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648271B -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48271B
CN106648271B CN201611226054.5A CN201611226054A CN106648271B CN 106648271 B CN106648271 B CN 106648271B CN 201611226054 A CN201611226054 A CN 201611226054A CN 106648271 B CN106648271 B CN 106648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ransistor
touch driving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60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48271A (zh
Inventor
黄志鹏
苏凌志
孙莹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60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48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4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48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和多个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阵列基板包括:第1~第N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奇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偶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连接在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和各触控驱动电极之间。该实施方式可以增加同时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驱动电极的条数,提高触控检测电极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检测功能。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 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屏根据其触控原理分为自容式触摸显示屏和互容式触摸显示屏。现有的互容式触摸显示屏通常利用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形成互电容,通过测量触摸时互电容中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触控点。
在上述互容式触摸显示屏进行触摸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集成电路向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检测电极传输的触控检测信号来确定是否存在触摸点。在集成电路向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驱动信号的过程中,通常是逐个扫描触控驱动电极以检测触摸点,为了提高触控检测面板的触摸精度,通常降低触控驱动电极沿其排布方向的宽度,这就降低了触控检测电极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从而降低了集成电路接收到的触控检测电极发送的信号的信息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和多个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阵列基板包括:第1~第N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奇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偶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连接在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和各触控驱动电极之间;触控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奇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偶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奇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分别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检测信号的触控驱动电路,以及将阵列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在两个触控检测期间内分别向奇数组和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检测信号,可以增加同一时间内接收触控信号的触控驱动电极的数量,在降低触控驱动电极的宽度的同时提高触控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触控显示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结构图。
图4和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工作时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架构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其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0以及集成电路11,其中,集成电路11经多道工序制作完毕后绑定于阵列基板10上。集成电路11包括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110以及多个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
阵列基板10包括显示区域A以及位于显示区域A周围的非显示区域。其中,在显示区域A上设置有多个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其中N为正整数。上述各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图1所示的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第一方向X可以为任意方向。多个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其中,奇数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中的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偶数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中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上述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可以向上述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中的一个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也可以分时向两个或者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阵列基板10还包括触控驱动控制电路101,触控驱动控制电路位于阵列基板10的非显示区域,同时触控驱动控制电路101设置于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以及各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之间。触控驱动控制电路101包括多个输出端1011,其中每一个触控驱动电极分别与触控驱动控制电路101的一个输出端1011连接,其中每一个输出端1011用于向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TX4、TX5、TX6、…TXN-1、TXN传输触控驱动信号或触控扫描信号。
上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101用于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施加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110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依次施加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施加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110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依次施加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
作为示例,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当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均处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状态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此时当触控扫描信号施加至TX4时,与TX4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TX3和TX5均处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状态;接着,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当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均处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状态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奇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此时当触控扫描信号施加至TX2时,与TX2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TX1和TX3均处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状态,从而根据两次触控检测期间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奇数组和偶数组时,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一一对应的向触控驱动电极传输触控驱动信号;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同时在触控驱动电极和集成电路之间设置触控驱动电路,集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可以分两个阶段分别向奇数组中的一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偶数组中的一个触控驱动电极传输触控驱动信号,这样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数量增多的同时,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并没有成比例增加,在提高触摸检测精度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可选地,在上述任意一子触控扫描阶段,上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110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与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111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为相同的信号。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200的触控驱动控制电路201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3…201N。每一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IN_1、第二输入端IN_2、第一输出端out1以及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输入端IN_1连接至多个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211的其中一个,第二输入端IN_2连接至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210,第一输出端out1连接至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第二输出端out2连接至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其中,上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5、…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6、…相邻。例如,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相邻,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3分别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4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的阵列基板20还包括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传输线202,上述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3…201N的各第二输入端IN_2分别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传输线202,上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传输线202连接至集成电路21的触控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端210,并将触控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端210输出的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上述各第二输入端IN_2。通过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划分为多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并且分别通过独立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将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传输至各触控驱动电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结合图3至图6详细描述驱动电路中的每一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结构及其与阵列基板上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
请继续看考图3,其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触控驱动控制单元300包括第一开关模块31以及第二开关模块32,其中,第一开关模块31的输出端与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32的输出端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电连接。其中第一开关模块31包括第一控制端SW1以及第二控制端SW2,第二开关模块32包括第三控制端SW3以及第四控制端SW4。第一开关模块31与第二开关模块32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其中第一开关模块3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模块32的第四输入端电连接,并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300的第一输入端IN_1,第一开关模块31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开关模块32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并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300的第二输入端IN_2。
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第一控制端SW1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图2中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211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同时第三控制端SW3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图2中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210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第二控制端SW2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图2中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210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同时第四控制端SW4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图2中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211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可选地,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和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请继续参看图4,其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开关模块41包括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二晶体管M2,其中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输入端IN_1,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输出端out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至图3中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SW1;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输入端IN_2,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输出端out1,也即是说,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二晶体管M2均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输出端out1,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图3中第一开关模块31的第二控制端SW2。第一晶体管M1响应于第一控制端SW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或关断,在第一晶体管M1导通时将第一输入端IN_1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TX1;第二晶体管M2响应于第二控制端SW2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或关断,在第二晶体管M2导通时将第二输入端IN_2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TX1。
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M3以及第四晶体管M4,其中,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输入端IN_2,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输出端out2,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至图3中第二开关单元32的第三控制端SW3;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一输入端IN_1,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极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输出端out2,也即是说,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输出端均连接至触控驱动控制单元400的第二输出端out2,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至第四控制端SW4。第三晶体管M3响应于第三控制端SW3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或关断,在第三晶体管M3导通时将第二输入端IN_2输入的触控驱动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TX2;第四晶体管M4响应于第四控制端SW4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或关断,在第四晶体管M4导通时将第一输入端IN_1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TX1。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以及第四晶体管M4均为NMOS管或者PMOS管。在此情况下,需要两条开关控制信号线SW_1以及SW_2来传输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如图4所示。在图4中,控制信号线SW_1用于同时向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线SW_2用于同时向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提供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为NMOS管,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为PMOS管,或者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为NMOS管,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为PMOS管。由于NMOS管与PMOS管的导通信号反向,这样一来,在触控显示面板中只需设置一条控制信号线来实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传输。如图5所示,控制信号线SW_3用于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向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向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提供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晶体管的类型来设置控制信号线的条数,可以提高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地灵活性。例如:当需要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时,可以选择使用一条控制信号线分时向不同类型的晶体管传输信号;当需要开关管类型保持一致时,可以选择两条控制信号线来传输控制信号。
请继续参考图6,其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图。如图6所示,在图6中,触控驱动控制单元600的第一开关模块61还包括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六晶体管M6,其中,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端SW2,也即是说,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五晶体管M5之间构成CMOS传输门C1,用于传输第一输入端IN_1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控制端SW1,也即是说,第一晶体管M1与六晶体管M6构成CMOS传输门C2,用于传输第二输入端IN_2输入的触控驱动信号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
触控驱动控制单元600的第二开关模块62还包括第七晶体管M7以及第八晶体管M8,其中,第七晶体管M7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第七晶体管M7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至第四控制端SW4,也即是说,第三晶体管M3与第七晶体管M7之间构成CMOS传输门C3,用于传输第二输入端IN_2输入的触控驱动信号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第八晶体管M8的第一极连接至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第八晶体管M8的第二极连接至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极,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连接至第三控制端SW3,也即是说,第八晶体管M8与第四晶体管M4之间构成CMOS传输门C4,用于传输第一输入端IN_1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可选地,本实施例需要第一控制信号线SW_4以及第二控制信号线SW_5传输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
从图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通过设置多个CMOS传输门传输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以及触控扫描信号,由于CMOS传输门具有低导通电阻以及高截止电阻,具有较大的传输电流以及较快的开关速度,从而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精度。
请继续参考图7,其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工作时序图。结合图2与图6,对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图7中,IN_1_1、IN_1_2…IN_N分别表示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_1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IN_2表示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控驱动信号,SW_4表示第一控制信号线SW_4向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端SW1以及第三控制端SW3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SW_5表示第二控制信号线SW_5向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SW2以及第四控制端SW4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TX1、TX2、TX3、TX4…TXN-1、TXN分别表示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N-1以及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N接收到的触控驱动信号。为了便于阐述,假设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以及第四晶体管M4为NMOS管,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以及第八晶体管M8为PMOS晶体管;假设如图2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个数为偶数个。
在第一时间段T71,即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分别向第一控制信号线SW_4传输低电平信号、向第二控制信号线SW_5传输高电平信号,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如图6所示的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第六晶体管M6以及第八晶体管M8导通。集成电路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向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_2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驱动信号IN_2经过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第二CMOS传输门C2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N-1,此时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TX3…TXN-1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触控驱动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集成电路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分时向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_1输入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一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1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1的第四CMOS传输门C4传输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此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接收到触控扫描信号IN_1_1,在第二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2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2的第四CMOS传输门C4传输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4,此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4接收到触控扫描信号IN_1_2,在第N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N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N的第四CMOS传输门C4传输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N,此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N接收到触控扫描信号IN_1_N。
在第二时间段T72,即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分别向第一控制信号线SW_4传输高电平信号、向第二控制信号线SW_5传低高电平信号,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如图6所示的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七晶体管M7导通。集成电路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向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_2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该触控驱动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触控驱动信号IN_2经过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的第三CMOS传输门C3传输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N,此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X2、TX4…TXN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集成电路的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分时向触控驱动控制单元2011、2012、…201N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_1输入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一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1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1的CMOS传输门C1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此时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1接收到第一子触控扫描信号IN_1_1,在第二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2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2的第一CMOS传输门C1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3,此时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3接收到触控扫描信号IN_1_2,在第N子触控扫描阶段,触控扫描信号IN_1_N经过触控驱动单元201N的第一CMOS传输门C1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N,此时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XN接收到触控扫描信号IN_1_N。
第三时间段T73与第四时间段T74的工作时序分别为第一时间段T71和第二时间段T72的工作时序的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意子触控扫描阶段内,触控扫描信号IN_1与触控驱动信号IN_2为相同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在工作在多个周期内,其中每一周期均为上述第一时间段T71以及第二时间段T72的重复。
请继续参看图8,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架构图。
如图8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800中,触控显示面板800包括阵列基板81和与阵列基板8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82,其中,阵列基板81可以为上述结合图1至图6描述的阵列基板。阵列基板81上可以包括数据线(未示出)、多个触控驱动电极811,各触控驱动电极811沿第一方向x延伸。
彩膜基板82上设有第二触控电极821,第二触控电极821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
可选地,触控驱动电极811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触控电极821为条状触控电极,其延伸方向与触控驱动电极81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8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83以及驱动电路84,彩膜基板82上可以设有触控信号线822,第二触控电极821通过触控信号线822电连接至柔性电路板83,柔性电路板83与集成电路84电连接,由此,彩膜基板82上与各第二触控电极821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822汇聚并电连接至柔性电路板83之后,通过柔性电路板83与集成电路84电连接,使得集成电路84可以接收第二触控电极821返回的信号。
请继续参看图9,其示意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900,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上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该触控驱动电极可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其中奇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偶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900包括:
步骤901,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奇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具体地,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检测阶段时,向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均处于接收触控信号的状态;此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分别向偶数组中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即,对于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逐个扫描,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内接收到触控信号。
步骤902,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偶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奇数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具体地,向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偶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均处于接收触控信号的状态;此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分别向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即,对于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逐个扫描,奇数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内接收到触控信号。
可选地,在任意一个子触控扫描阶段,上述触控驱动信号与上述触控扫描信号相同。
进一步地,若上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各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上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上述第一输出端向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上述第二输出端分多个子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上述第一输出端向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上述第二输出端分多个子扫描阶段向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一触控驱动电极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相邻。
更进一步地,若上述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与上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开关模块以及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控制端以及第四控制端,上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第一控制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第三控制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第二控制端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第四控制端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本申请提供的驱动方法,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分成奇数组合偶数组,同时向其中一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并分时向另外一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增加了同一时间内接收触控信号的触控驱动电极的条数,有利于提高触控检测电极输出的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触控显示精度。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000,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能用于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终端、便携电话终端、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等各种装置。具体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中提到的触控显示面板。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8)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和多个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第1~第N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
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所述奇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偶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
触控驱动控制电路,所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连接在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和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之间;
所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所述奇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施加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所述偶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
所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所述偶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施加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所述奇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扫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任一所述子触控扫描阶段,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相同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
各所述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触控扫描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开关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控制端和第四控制端;
在所述第一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一控制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三控制端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在所述第二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二控制端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四控制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控制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控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均为NMOS管或均为PMOS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为N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为PMOS管,或者,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为P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为NMOS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五晶体管以及第六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端;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七晶体管以及第八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控制端;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控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以及第八晶体管为PMOS管或NMOS管;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以及第八晶体管均为PMOS管;或者,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以及第八晶体管均为NMOS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条状的触控感测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15.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划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所述奇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第奇数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偶数组包括第1~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第偶数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所述奇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所述偶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第二触控检测期间,同时向所述偶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分多个子触控扫描阶段向所述奇数组中的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依次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所述子触控扫描阶段,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与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控制电路,所述触控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各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一输出端向所述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提供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在第二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一输出端向所述奇数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偶数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提供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相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开关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控制端和第四控制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一控制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三控制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在所述第二触控检测期间,所述第二控制端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四控制端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扫描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CN201611226054.5A 2016-12-27 2016-12-27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6648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054.5A CN106648271B (zh) 2016-12-27 2016-12-27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054.5A CN106648271B (zh) 2016-12-27 2016-12-27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271A CN106648271A (zh) 2017-05-10
CN106648271B true CN106648271B (zh) 2019-06-14

Family

ID=5883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6054.5A Active CN106648271B (zh) 2016-12-27 2016-12-27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4827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536A (zh) * 2010-10-29 2012-05-1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具有集成触摸屏面板的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97819A (zh) * 2013-03-29 2013-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20901A (zh) * 2014-03-05 2014-09-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扫描方法
CN104699354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94485A (zh) * 2015-08-04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互电容触控单元、触控液晶面板及驱动方法
US9245490B1 (en) * 2014-12-24 2016-01-2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ata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536A (zh) * 2010-10-29 2012-05-1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具有集成触摸屏面板的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97819A (zh) * 2013-03-29 2013-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20901A (zh) * 2014-03-05 2014-09-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扫描方法
US9245490B1 (en) * 2014-12-24 2016-01-2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ata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CN104699354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94485A (zh) * 2015-08-04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互电容触控单元、触控液晶面板及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271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2266B1 (ko) 터치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03449B1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933905B2 (en)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CN106527834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575301B (zh) 阵列基板的信号线检测方法
CN11068803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7512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845910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21275B (zh) 栅极驱动器和使用其的具有内嵌式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09979396A (zh) 栅极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288261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08862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
CN11071666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08341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406623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502456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522065B2 (en) Transmitting electrode scan driving unit,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array substrate
CN10665296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应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KR20190075640A (ko)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표시패널
CN108255342B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612682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ame
US20110273424A1 (en) Display panel data driv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12835474B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95978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041B (zh)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