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10164B -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0164B
CN106510164B CN201610940987.4A CN201610940987A CN106510164B CN 106510164 B CN106510164 B CN 106510164B CN 201610940987 A CN201610940987 A CN 201610940987A CN 106510164 B CN106510164 B CN 106510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case
user
distance
road wheel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09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10164A (zh
Inventor
谢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09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0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1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42Devices for identifying luggage; Means for attaching sam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2Target-seek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本公开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控制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相应操作,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提高了行李箱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上班族经常需要出差,很多家庭喜好外出旅游,在出差或旅游的时候,经常在携带一个或多个行李箱,以及手中或者肩上背负其他行李或物品的情况下,办理购票、取票、检票、安检、登机、入住等事宜,这时置于旁边无人照看的行李箱有可能会由于地面条件不良或者他人碰撞出现滑动的情况,这就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可选地,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地,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三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四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认证子模块,被配置为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可选地,所述认证子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第一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地,所述认证子模块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第七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第三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装置,设置有马达,其中,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在用户和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马达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在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一预设操作,由此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实现了对行李箱行动轮的相应控制,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使得对行李箱的控制更具智能性和便捷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102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301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301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步骤S601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获取模块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认证子模块的框图。
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认证子模块的框图。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获取模块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第一判断子模块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适用于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在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一预设操作,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使得对行李箱的控制更具智能性和便捷性。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2:
在步骤S101中,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102中,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可选的,上述步骤可以通过行李箱执行,也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如,手机等)执行,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第三方设备执行。
可选的,行李箱行动轮所执行的预设操作可以包括:行动轮从解锁状态调整为锁定状态(或称为将行动轮锁定);行动轮从锁定状态调整为解锁状态(或称为将行动轮解锁)。
可选的,上述的预设条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例如,可以是距离小于1米,或者,距离大于0.2米等。其中,当用户和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的预设条件时,可以对应控制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不同的预设操作。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在所述距离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一预设操作,进而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实现了对行李箱行动轮的相应控制,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使得对行李箱的控制更具智能性和便捷性。
可选的,上述的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进行表征。其中,该便携式设备可以包括: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项链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S101。安置在行李箱上的蓝牙模块检测周围发射蓝牙信号的设备,并判断这些设备的ID是否有预设设备的ID(即用户便携式设备的ID),若有,则确定可以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确定用户位置。进而,可以建立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蓝牙模块和行李箱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然后基于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行李箱与用户便携式设备之间的距离。该方式,不需要对用户(或者用户便携式设备)、行李箱分别进行对位,而只需要通过蓝牙信号的强度确定二者的相对距离,获取方式简易,便于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01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201-S203完成:
在步骤S201中,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S202中,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203中,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由获得的用户便携式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准确获取用户便携性设备和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其中,可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借助卫星定位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行李箱上安装的智能设备借助卫星定位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获取行李箱的位置信息,根据用户便携式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计算得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在行李箱和用户便携式设备上分别设置WiFi模块,通过WiFi模块分别获取各自的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用户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仅为示例,本公开对其不作具体限定,所有可行的获取用户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1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完成: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通过人体感应技术、红外测距技术或者图像采集技术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比如,可以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多幅用户图像,并根据采集到的多幅用户图像中预设目标图像部分的变化借助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来得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实现简单快捷地得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进而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102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301-S302完成:
在步骤S301中,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S302中,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用户通过身份认证且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后,才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由此,能够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避免出现误判断,进而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301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401-S403完成:
在步骤S401中,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在步骤S402中,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在步骤S403中,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服装鞋帽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由将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与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其中,可通过WIFI、移动通信网络、蓝牙、红外、NFC等无线通信方式对于用户便携式设备身份信息与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例如,可判断二者是否相同),进而起到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只有当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时,行李箱的行动轮才执行预设操作,进而避免出现误判断,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的技术效果。
其中,可在用户便携式设备上以及行李箱中均预先存储对方的身份信息,在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若行李箱获取到的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与之前存储的身份信息相匹配,则可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即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301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501-S503完成:
在步骤S501中,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在步骤S502中,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在步骤S503中,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由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行李箱预先存储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进而起到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而避免出现误判断,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的技术效果。
其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信息、虹膜信息等生物特征信息。以人脸信息为例,行李箱可预先存储用户本人的人脸图像,在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若行李箱获取到的用户人脸图像与之前存储的用户人脸图像相匹配,则可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即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101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601-S602完成:
在步骤S601中,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在步骤S602中,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行李箱行动轮预设操作执行步骤,具体地,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进行常规判断步骤,即在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但当所述行李箱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无论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有多近,行李箱的行动轮都不会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由此,能够实现减少行李箱行动轮误操作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601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701-S702完成:
在步骤S701中,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在步骤S702中,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由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来确定所述行李箱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进而起到准确判断行李箱状态,进而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当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认为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此时行李箱行动轮进行常规的判断及操作流程,但如果行李箱放置在置物架上,其行动轮悬空,即认为所述行李箱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无论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有多近,行李箱行动轮都不会执行所述预设操作。其中,可以通过安装在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等设备来判断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或着地,或者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行李箱上的陀螺仪等设备来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进而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2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完成:
当所述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小于一较小或者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相等的第一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靠近行李箱,用户存在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因此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当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较大或者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相等的第二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远离行李箱,用户目前没有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因此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进而起到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控制行李箱行动轮的锁定或解锁,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的技术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二距离阈值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公开对其具体取值不作具体限定。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其中:
获取模块8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控制模块802,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可选的,上述模块可以安置在行李箱中,也可以安置在用户终端(如,手机等)中,另外,也可以安置在其他第三方设备中。
可选的,行李箱行动轮所执行的预设操作可以包括:行动轮从解锁状态调整为锁定状态(或称为将行动轮锁定);行动轮从锁定状态调整为解锁状态(或称为将行动轮解锁)。
可选的,上述的预设条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例如,可以是距离小于1米,或者,距离大于0.2米等。其中,当用户和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的预设条件时,可以对应控制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不同的预设操作。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控制装置,通过配置获取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在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可以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实现了对行李箱行动轮的相应控制,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使得对行李箱的控制更具智能性和便捷性。
可选的,上述的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进行表征。其中,该便携式设备可以包括: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项链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可以把所述获取模块801配置为安置在行李箱上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检测周围发射蓝牙信号的设备,并判断这些设备的ID是否有预设设备的ID(即用户便携式设备的ID),若有,则确定可以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确定用户位置。进而,可以建立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蓝牙模块和行李箱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然后基于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行李箱与用户便携式设备之间的距离。该方式,不需要对用户(或者用户便携式设备)、行李箱分别进行对位,而只需要通过蓝牙信号的强度确定二者的相对距离,获取方式简易,便于操作。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还可以把所述获取模块801配置成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901、计算子模块902和第一确定子模块903,其中:
第一获取子模块901,被配置为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计算子模块9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第一确定子模块90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图9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中获取模块801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可由获得的用户便携式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准确获取用户便携性设备和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其中,可通过用户便携式设备借助卫星定位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获取用户便携式的位置信息,通过行李箱上安装的智能设备借助卫星定位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获取行李箱的位置信息,根据用户便携式的位置信息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计算得到用户便携式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在行李箱和用户便携式设备上分别设置WiFi模块,通过WiFi模块分别获取各自的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用户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仅为示例,本公开对其不作具体限定,所有可行的获取用户和行李箱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还可以把所述获取模块801配置成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第三获取子模块和/或第四获取子模块,其中: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第三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第四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可通过人体感应技术、红外测距技术或者图像采集技术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比如,可以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多幅用户图像,并根据采集到的多幅用户图像中预设目标图像部分的变化借助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来得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简单快捷地得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进而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可以把所述控制模块802配置成包括认证子模块1001和第一控制子模块1002,其中:
所述认证子模块1001,被配置为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1002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图10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通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用户通过身份认证且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后,才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由此,能够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避免出现误判断,进而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可以把所述认证子模块1001配置成包括第五获取子模块1101、第一检测子模块1102和第二确定子模块1103,其中:
第五获取子模块11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第一检测子模块1102,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第一确定子模块1103,被配置为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服装鞋帽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11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中认证子模块1001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可由将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与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其中,可通过WIFI、移动通信网络、蓝牙、红外、NFC等无线通信方式对于用户便携式设备身份信息与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例如,可判断二者是否相同),进而起到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只有当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时,行李箱的行动轮才执行预设操作,进而避免出现误判断,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的技术效果。
其中,可在用户便携式设备上以及行李箱中均预先存储对方的身份信息,在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若行李箱获取到的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与之前存储的身份信息相匹配,则可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即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还可以把所述认证子模块1001配置成包括第六获取子模块1201、第二检测子模块1202和第三确定子模块1203,其中:
第六获取子模块12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检测子模块1202,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第三确定子模块1203,被配置为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图12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中认证子模块1001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可由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行李箱预先存储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进而起到准确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而避免出现误判断,准确控制行李箱行动轮执行正确操作的技术效果。
其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信息、虹膜信息等生物特征信息。以人脸信息为例,行李箱可预先存储用户本人的人脸图像,在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若行李箱获取到的用户人脸图像与之前存储的用户人脸图像相匹配,则可判断靠近行李箱的人为用户本人,即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还可以把所述获取模块801配置成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1301和第七获取子模块1302,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1301,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第七获取子模块1302,被配置为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信。
图13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通过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行李箱行动轮预设操作执行步骤,具体地,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进行常规判断步骤,即在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但当所述行李箱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无论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有多近,行李箱的行动轮都不会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由此,能够实现减少行李箱行动轮误操作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可以把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1301配置成包括第二判断子模块1401和第四确定子模块1402,其中:
第二判断子模块1401,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第四确定子模块1402,被配置为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图14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中判断模块1301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可由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来确定所述行李箱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进而起到准确判断行李箱状态,进而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当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认为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此时行李箱行动轮进行常规的判断及操作流程,但如果行李箱放置在置物架上,其行动轮悬空,即认为所述行李箱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无论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有多近,行李箱行动轮都不会执行所述预设操作。其中,可以通过安装在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等设备来判断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或着地,或者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行李箱上的陀螺仪等设备来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进而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上述公开的行李箱控制装置可以把所述控制模块802配置成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1501和第三控制子模块1502,其中:
第二控制子模块1501,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第三控制子模块1502,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图15是上述行李箱控制装置中控制模块802的框图。通过配置成这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当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小于一较小或者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相等的第一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靠近行李箱,用户存在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因此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当所述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较大或者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相等的第二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远离行李箱,用户目前没有操作行李箱行动轮的需求,因此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进而起到根据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自动控制行李箱行动轮的锁定或解锁,无需人为手动去解锁或者锁定行李箱行动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的技术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二距离阈值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公开对其具体取值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设置有马达,其中,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在用户和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马达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可通过马达为行李箱行动轮提供动力,以实现行李箱行动轮执行解锁或锁定等预设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行李箱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例如,装置1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装置1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602,存储器1604,电源组件1606,多媒体组件1608,音频组件1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612,传感器组件1614,以及通信组件1616。
处理组件1602通常控制装置1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608和处理组件1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606为装置1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在所述装置1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604或经由通信组件1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612为处理组件1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614可以检测到装置1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检测装置1600或装置1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600的处理器1620执行以完成上述行李箱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6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600能够执行上述的行李箱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行李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或者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李箱上的陀螺仪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朝下放置,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7.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认证子模块,被配置为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第七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安装在所述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或者
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安装在所述行李箱上的陀螺仪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朝下放置,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分别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和所述行李箱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便携式设备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用户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人体感应器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三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红外测距仪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四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设置于行李箱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图像,并根据用户图像的变化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子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便携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第一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出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身份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子模块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出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行李箱对应的预设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用户通过身份认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解锁;和/或
第三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行动轮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13.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马达,其中,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在用户和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马达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马达具体用于: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所述马达具体还用于:
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或者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李箱上的陀螺仪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朝下放置,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14.一种行李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当所述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距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用户通过身份认证时,控制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
所述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行李箱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动轮上的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全部接触地面;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全部接触地面,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或者
通过安装在所述行李箱上的陀螺仪判断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是否朝下放置;若所述行李箱的行动轮朝下放置,则确定所述行李箱处于工作状态。
1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610940987.4A 2016-10-25 2016-10-25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10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987.4A CN106510164B (zh) 2016-10-25 2016-10-25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987.4A CN106510164B (zh) 2016-10-25 2016-10-25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0164A CN106510164A (zh) 2017-03-22
CN106510164B true CN106510164B (zh) 2019-02-12

Family

ID=5829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0987.4A Active CN106510164B (zh) 2016-10-25 2016-10-25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0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731A (zh) * 2017-04-21 2017-07-28 浙江汉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旅行箱系统运行平台
CN108600202B (zh) * 2018-04-11 2020-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9904B (zh) * 2018-05-31 2020-11-13 陈忠 一种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
CN109141593A (zh) * 2018-06-19 2019-01-04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智能旅行箱重量和压力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33781A (zh) * 2018-07-04 2018-12-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97143A (zh) * 2019-01-11 2019-04-09 滨州学院 安检分流车、安检系统和安检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35333U (zh) * 2015-05-29 2015-09-16 李思成 自动行走式智能旅行箱
CN105455365A (zh) * 2015-11-19 2016-04-06 宁波江东士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旅行箱
CN205337945U (zh) * 2015-12-14 2016-06-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CN205568121U (zh) * 2016-04-26 2016-09-14 武汉大学 一种自适应智能拉杆箱
CN205757783U (zh) * 2016-06-24 2016-12-07 周晓莎 行走式行李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35333U (zh) * 2015-05-29 2015-09-16 李思成 自动行走式智能旅行箱
CN105455365A (zh) * 2015-11-19 2016-04-06 宁波江东士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旅行箱
CN205337945U (zh) * 2015-12-14 2016-06-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CN205568121U (zh) * 2016-04-26 2016-09-14 武汉大学 一种自适应智能拉杆箱
CN205757783U (zh) * 2016-06-24 2016-12-07 周晓莎 行走式行李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0164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0164B (zh) 行李箱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191564B2 (en) 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4850828B (zh) 人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631403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EP3886058A1 (en) Hotel room door check-in
CN104615240B (zh) 终端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6471860B (zh) 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CN107786743A (zh) 防止终端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24924A (zh) 活体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JP2007249585A (ja) 認証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認証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認証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1127509B (zh)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82028A (zh) 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30062A (zh) 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50210B (zh) 控制车辆解除锁定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56071A (zh) 设置屏幕密码、解锁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3982B (zh) 确定对象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71164A (zh) 脸型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7766820A (zh) 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6357934A (zh) 锁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63903A (zh) 人脸关键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991309A (zh) 终端模式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9670287A (zh) 智能终端解锁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20628B (zh) 闪光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0610354A (zh) 用于无人商店的物品结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886284A (zh) 人物属性信息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