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9028A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69028A CN106469028A CN201610826085.8A CN201610826085A CN106469028A CN 106469028 A CN106469028 A CN 106469028A CN 201610826085 A CN201610826085 A CN 201610826085A CN 106469028 A CN106469028 A CN 1064690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 interface
- data
-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7—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7—Graphical ident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人们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快,如何将旧手机中的用户数据(例如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重要的聊天记录和文档,连过的所有Wi-Fi密码等)快捷高效的转移到新手机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有部分手机支持数据快速转存,如手机搬家功能,手机搬家是将一台手机中的数据迁移到另一台手机上。现有技术中,旧手机在解锁后就可以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台手机上,但上述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容易造成数据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以期提升移动终端的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单元组成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构架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构架示意图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网络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如图所示,本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S101、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是: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Bluetooth)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可以理解的,上述两种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在不使用公用网络的情况下实现数据迁移,可以进一步提升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S102、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S103、所述第一终端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
S104、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S105、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所述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S201、第一终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
S202、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S203、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其中,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步骤S204至S210;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步骤S206至S210。
S204、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S205、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S206、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S207、所述第一终端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
S208、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
S209、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S210、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与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S301、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S302、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其中,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步骤S305至S309;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步骤S303至S309。
S303、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S304、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S305、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S306、所述第一终端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
S307、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
S308、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S309、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通信单元401、显示单元402、迁移单元403,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401,用于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单元402,用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所述迁移单元403,用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402,具体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检测单元404,在所述通信单元4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显示单元402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之前,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触发单元405,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404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触发所述显示单元402执行所述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的操作;
设置单元406,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可选的,所述迁移单元403,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所描述的移动终端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呈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应当理解为尽可能最宽的含义,用于实现各个“单元”所描述功能的对象例如可以是集成电路ASIC,单个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芯片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举例来说,上述所述通信单元4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的功能可以由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来实现,具体可以通过处理器101通过调用存储器102中的可执行程序代码,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和通信总线104;其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通信接口103通过通信总线1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101通过通信接口103控制与外部蜂窝网的无线通信;通信接口103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存储器10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随机存取存贮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外部存储器,存储器102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可执行程序代码能够引导处理器101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具体披露的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处理器1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101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处理器101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得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得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之前,还可以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若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所述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的步骤;若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所述处理器101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
所述处理器101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直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第一终端首先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然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最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才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可见,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只有鉴权通过后,才会执行数据迁移操作,从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此外,上述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还用于执行上述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数据迁移方法的相关步骤。如执行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步骤,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7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7,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7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10可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控制指令获取功能、音频流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全局音效实例、全局音效参数、应用层级音效实例、应用层级音效参数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生成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指纹识别模组931,可采集用户在其上的指纹数据。可选的,指纹识别模组931可包括光学式指纹模块、电容式指纹模块以及射频式指纹模块。以指纹识别模组931为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为例,具体包括感应电极(异常感应电极和正常感应电极)和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如放大电路、噪声抑制电路、模数转化电路,等等)。除了指纹识别模组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屏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941。虽然在图7中,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该手机的结构实现。
前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单元功能可以基于该手机的结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执行所述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显示单元,用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所述鉴权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第一鉴权信息;
迁移单元,用于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鉴权信息与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匹配时,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扫描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并基于所述热点标识和所述密码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的热点标识和所述热点标识对应的密码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NFC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检测单元,在所述通信单元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显示单元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之前,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
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则触发所述显示单元执行所述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鉴权界面的操作;
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不存在所述预存的第二鉴权信息,显示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讯录、隐私多媒体数据、浏览器隐私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和聊天记录;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基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无线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26085.8A CN106469028B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PCT/CN2017/092249 WO2018049884A1 (zh) | 2016-09-14 | 2017-07-07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26085.8A CN106469028B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9028A true CN106469028A (zh) | 2017-03-01 |
CN106469028B CN106469028B (zh) | 2019-04-16 |
Family
ID=58230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26085.8A Active CN106469028B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69028B (zh) |
WO (1) | WO2018049884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9884A1 (zh) * | 2016-09-14 | 2018-03-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CN110706380A (zh) * | 2019-09-27 | 2020-01-17 |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快速克隆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064599A (zh) * | 2019-11-26 | 2020-04-24 | 黎剑猛 | 一种监控插件迁移的方法及系统 |
CN113515498A (zh) * | 2020-04-10 | 2021-10-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36082A (zh) * | 2020-06-23 | 2021-12-24 |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8910B (zh) * | 2020-12-30 | 2023-04-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2238A (zh) * | 2014-05-29 | 2015-05-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981027A (zh) * | 2014-05-12 | 2015-10-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应用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5282824A (zh) * | 2014-06-03 | 2016-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通信的文件分享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
CN105491113A (zh) * | 2015-11-25 | 2016-04-1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迁移方法、装置及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9028B (zh) * | 2016-09-14 | 2019-04-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6
- 2016-09-14 CN CN201610826085.8A patent/CN106469028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07 WO PCT/CN2017/092249 patent/WO201804988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1027A (zh) * | 2014-05-12 | 2015-10-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应用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4602238A (zh) * | 2014-05-29 | 2015-05-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282824A (zh) * | 2014-06-03 | 2016-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通信的文件分享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
CN105491113A (zh) * | 2015-11-25 | 2016-04-1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迁移方法、装置及终端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9884A1 (zh) * | 2016-09-14 | 2018-03-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CN110706380A (zh) * | 2019-09-27 | 2020-01-17 |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快速克隆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064599A (zh) * | 2019-11-26 | 2020-04-24 | 黎剑猛 | 一种监控插件迁移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064599B (zh) * | 2019-11-26 | 2022-09-06 | 山东龙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插件迁移的方法及系统 |
CN113515498A (zh) * | 2020-04-10 | 2021-10-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36082A (zh) * | 2020-06-23 | 2021-12-24 |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9028B (zh) | 2019-04-16 |
WO2018049884A1 (zh) | 2018-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9028A (zh)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778175B (zh) | 一种界面锁定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6454805A (zh)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071147B (zh) |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设备 | |
CN107302628B (zh) | 应用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203035A (zh) | 一种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172266A (zh) |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83413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和相关介质产品 | |
CN105653220B (zh) | 一种远程控制中的屏幕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52291A1 (en) |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 |
CN10655036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30280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681161A (zh) | 一种添加好友账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302653A (zh) | 一种门禁终端的控制权限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4901805A (zh) |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502826A (zh) | 数据备份及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50686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681860A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装置 | |
CN106708633B (zh) | 加快终端WiFi工作站模式关闭速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445743A (zh) | 数据备份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648455A (zh)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272985B (zh) | 通知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569916A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529256A (zh) | 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092819B (zh) | 一种指纹录入检验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