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9146A - 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背板和包含该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背板和包含该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9146A CN106409146A CN201511022152.2A CN201511022152A CN106409146A CN 106409146 A CN106409146 A CN 106409146A CN 201511022152 A CN201511022152 A CN 201511022152A CN 106409146 A CN106409146 A CN 1064091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formation
- backboard
- display device
- flat for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9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41000272168 Lar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 Diol est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Tere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O)=O)C=C1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indium;tin;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In].[Sn]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8134 Al-Mg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67 Al—Mg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84 Nom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benzocyclobut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2=C1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Natural products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hydroxyacet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OCC=O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63 nom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7756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KUCOHFSKRZZVRO-UHFFFAOYSA-N terephthal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C1=CC=C(C=O)C=C1 KUCOHFSKRZZV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81—Reinforcement details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2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 H01L27/122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with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not belonging to the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e.g. InGaZnO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板,其附接至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包括硬层和分别附接至硬层的下和上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软层,其中硬层在中心部分和第一边缘部分中具有距基准线的距离差。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29日在韩国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07151号的权益,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背板和包含该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防止在折叠展开操作期间的损坏。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于显示视觉图像的显示装置也在发展。开发并使用了平板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
总的来说,LCD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又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和在其间的液晶层。液晶层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感应的电场来驱动以显示图像。
OLED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其间的有机发光层,且分别来自阳极和阴极的空穴和电极被结合,并在有机发光层中发射光以显示图像。
近来,增加了对使用柔性基板制造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需求。可折叠显示装置可被折叠为便携的并可被展开以显示图像。即,通过可折叠显示装置,可提供大尺寸的图像显示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便携性。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如图1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20、背板30和覆盖窗口40。显示面板20包括柔性基板22、柔性基板22上的显示部分24。例如,柔性基板22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
当显示面板20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时,显示部分24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薄膜晶体管(TFT)。该发光二极管可包括连接到TFT的阳极、在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和在有机发光层上的阴极。另外,用于防止湿气渗透的封装膜可覆盖发光二极管。
另一方面,当显示面板20是液晶面板时,显示部分24包括在柔性基板22上的薄膜晶体管(TFT)、连接到TFT的像素电极、面向柔性基板22的反基板、在柔性基板22或反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和在柔性基板22和反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显示面板20可进一步包括背光单元。
通过附接至柔性基板22的下表面的载体基板(未示出),诸如TFT之类的元件形成在柔性基板22上,并释放该载体基板以得到柔性显示面板20。
在柔性显示面板20中,由于柔性基板22太薄,所以将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0的背板30布置在柔性基板22的下面。例如,背板30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并可通过粘合层32附接至显示面板20。
覆盖窗口40附接至显示面板20的上侧。通过覆盖窗口40防止由外部碰撞在显示面板20上的损坏。虽然未示出,但该覆盖窗口40可通过粘合层附接至显示面板20。
在现有技术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使用具有约100微米的PET膜作为背板30。当重复可折叠显示装置10的折叠和展开操作时,在背板30中会出现塑性变形,使得折叠的显示装置难以恢复到其原始形状。
即,如图2A和2B所示,因为在PET膜的背板30(图1的)中存在塑性变形问题,所以可折叠显示装置10的折叠和展开操作会有限制。即,会使可折叠显示装置10的折叠和展开特性恶化。图2A示出了塑性变形的背板30,以使得当外力移除时背板30不会回到原始形状。图2B示出了在反复折叠和展开之后背板30的塑性变形的结果,其中中心部分54向下塑性变形且两翼部分52向上塑性变形。
通过减小背板30的厚度,可降低在背板30中的塑性变形问题。然而,会降低具有减小厚度的背板30的弹性恢复能量,使得折叠显示装置的恢复时间增加。
发明内容
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显示面板和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该背板附接至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增强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弹性。该背板包括具有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一材料的第一层、具有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二材料的第二层,和具有高于第一弹性模量和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三弹性模量的第三材料的非平坦层。非平坦层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凹顶面和预定曲率半径的凸底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具有朝着非平坦层的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分,和连接到第一倾斜部分并朝着该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分,其中背板沿该中心线弯曲。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包括具有凹顶面和凸底面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每个边缘部分都连接到中间部分的边缘,且每个边缘部分都具有凸顶面和凹底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部分的凹顶面和凸底面是弯曲的,且每个边缘部分的凸顶面和凹底面都是弯曲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部分的凹顶面和凸底面包括多个平表面,且每个边缘部分的凸顶面和凹底面包括多个平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具有平顶面和凸底面,该平顶面固定到显示面板且该凸底面固定到非平坦层的顶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具有轮廓与非平坦层的顶面的轮廓相匹配的底面,且第二层具有轮廓与非平坦层的底面的轮廓相匹配的顶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在非平坦层的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在非平坦层的第一位置具有第一厚度,且在非平坦层的第二位置具有第二厚度,第二厚度不同于第一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平坦层是弯曲的,或者朝着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背板的非平坦层的塑性变形引起的形状弯曲。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将附图并入本文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描述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则。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2A和2B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背板的塑性变形问题的图。
图3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3B是根据图3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4A和4B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5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5B是根据图5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6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6B是根据图6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7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7B是根据图7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3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且图3B是根据图3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如图3A和3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布置在显示面板110下面的并包括第一软层182、硬层184和第二软层186的背板180,和布置在显示面板110上的覆盖窗口190。显示面板110包括柔性基板112和在柔性基板112上的显示部分114。例如,柔性基板112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
在柔性基板112上执行形成显示部分114的工艺,同时将柔性基板112附接至载体基板(未示出),诸如玻璃基板。在形成显示部分114的工艺之后,分离或释放载体基板和柔性基板112,以获得显示面板110。
如图3A和3B所示,硬层184的中心部分183向下弯曲。如图2B所示,向下塑性变形往往会沿着背盖30的中心部分出现。因此,硬层184在中心部分183中预先形成向下的弯曲,以防止向下塑性变形发生。
图4A和4B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横截面图。如图4A所示,显示面板11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面板。
缓冲层120形成在柔性基板112上,薄膜晶体管(TFT)Tr形成在缓冲层120上。缓冲层120可以省略。
半导体层122形成在缓冲层120上。半导体层122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或多晶硅。当半导体层122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时,可将光遮蔽图案(未示出)形成在半导体层122的下面。通过光遮蔽图案遮蔽或阻挡到半导体层122的光,使得可防止半导体层122的热降解。另一方面,当半导体层122包括多晶硅时,可将杂质掺杂到半导体层122的两侧中。
栅极绝缘层124形成在半导体层122上。栅极绝缘层124可由无机绝缘材料诸如氧化硅或氮化硅形成。
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的栅极电极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4上以对应于半导体层122的中心。
在图4A中,栅极绝缘层124形成在柔性基板112的整个表面上。可选择地,可将栅极绝缘层124图案化以具有与栅极电极130相同的形状。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层间绝缘层132,形成在包括栅极电极130的柔性基板112的整个表面上。层间绝缘层132可由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或氮化硅,或有机绝缘材料例如苯并环丁烯或光压克力形成。
层间绝缘层132包括暴露半导体层122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接触孔134和136。第一和第二接触孔134和136位于栅极电极130的两侧以与栅极电极130分开。
在图4A中,第一和第二接触孔134和136延伸到栅极绝缘层124中。可选择地,当图案化栅极绝缘层124以具有与栅极电极130相同的形状时,在栅极绝缘层124中可以没有第一和第二接触孔134和136。
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的源极电极140和漏极电极142形成在层间绝缘层132上。源极电极140和漏极电极142相对于栅极电极130彼此分开,并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134和136与半导体层122的两侧接触。
半导体层122、栅极电极130、源极电极140和漏极电极142构成了TFT Tr,且该TFT Tr充当为驱动元件。
在图4A中,栅极电极130、源极电极140和漏极电极142位于半导体层122上方。即,该TFT Tr具有共面结构。可选择地,在TFT Tr中,栅极电极位于半导体层下面,且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可位于半导体层上方,使得TFT Tr可具有倒置交错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层可包括非晶硅。
虽然没有示出,但栅极线和数据线布置在柔性基板112上或柔性基板112上方并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此外,电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开关元件可布置在柔性基板112上。开关元件电连接到作为驱动元件的TFT Tr。
此外,平行于栅极线或数据线并与栅极线或数据线隔开的电源线,可形成在柔性基板112上或柔性基板112上方。此外,在一帧期间保持TFT Tr的栅极电极130的电压的存储电容器可进一步形成在柔性基板112上。
形成钝化层150以覆盖TFT Tr,该钝化层150包括暴露TFT Tr的漏极电极142的漏极接触孔152。
通过漏极接触孔152连接到TFT Tr的漏极电极142的第一电极160分离地形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第一电极160可以是阳极,并可由具有相对高的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一电极16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形成。
当显示面板110以顶部发射型操作时,可将反射电极或反射层形成在第一电极160下面。例如,反射电极或反射层可由铝-钯-铜(APC)合金形成。
覆盖第一电极160的边缘的堤层166形成在钝化层150上。像素区域中的第一电极160的中心通过堤层166的开口暴露出来。
有机发光层162形成在第一电极160上。有机发光层162可具有由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材料层的单层结构。可选择地,为了提高发光效率,有机发光层162可具有包括顺序叠置在第一电极160上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的多层结构。
第二电极164形成在包括有机发光层162的柔性基板112上方。第二电极164位于显示区域的整个表面。第二电极164可以是阴极,并可由具有相对低的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二电极164可由铝(Al)、镁(Mg)或Al-Mg合金形成。
第一电极160、有机发光层162和第二电极164构成了发光二极管D。封装膜170形成在发光二极管上,以防止湿气进入发光二极管D。
封装膜170可具有第一无机层172、有机层174和第二无机层176的三层结构。然而,它不限于此。
偏光板(未示出)可布置在封装膜170上以减少环境光反射。偏光板可以是圆形偏振膜。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可使用液晶面板210作为显示面板110。液晶面板21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和在其间的包括液晶分子262的液晶层260。
第一缓冲层220形成在第一柔性基板212上,TFT Tr形成在第一缓冲层212上。第一缓冲层220可以省略。
栅极电极222形成在第一缓冲层220上,栅极绝缘层224形成在栅极电极222上。此外,连接到栅极电极222的栅极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一缓冲层220上。
对应于栅极电极222的半导体层226形成在栅极绝缘层224上。半导体层226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可选择地,半导体层可包括本征非晶硅的有源层和掺杂非晶硅的欧姆接触层。
彼此分开的源极电极230和漏极电极232形成在半导体层226上。此外,形成数据线(未示出),其电连接到源极电极230并与栅极线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
栅极电极222、半导体层226、源极电极230和漏极电极232构成了TFT Tr。
钝化层234形成在TFT Tr上,该钝化层234包括暴露漏极电极232的漏极接触孔236。
通过漏极接触孔236连接到漏极电极232的像素电极240,和与像素电极240交替布置的公共电极242,形成在钝化层234上。
第二缓冲层252形成在第二柔性基板250上,遮蔽非显示区诸如TFT Tr、栅极线和数据线的黑色矩阵254,形成在第二缓冲层252上。此外,对应于像素区域的彩色滤光层256形成在第二缓冲层252上。第二缓冲层252和黑色矩阵254可以省略。
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以其间的液晶层260附接。液晶层260的液晶分子262由像素和公共电极240和242之间的电场来驱动。
虽然没有示出,但第一和第二取向层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上方以与液晶层260相邻。此外,具有垂直传输轴的第一和第二偏光板,可附接至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中每一个的外侧。此外,柔性背光单元可布置在第一柔性基板212下面以提供光。
再次参考图3A和3B,背板180布置在显示面板110下面,使得显示面板110由背板180来支撑。例如,背板180可使用粘合层(未示出)附接至柔性基板112。
背板180包括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和在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之间的硬层184。即,背板180具有三层结构。
可选择地,背板180可进一步包括另一软层和/或另一硬层。例如,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和硬层184中的至少一层可具有包括两种不同材料层的双层结构。
硬层184包括杨氏模量值(即,弹性模量值)大于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的杨氏模量值的材料。也就是说,硬层184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高的硬度。例如,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中的每层都可具有约1MPa到约20MPa的模量值,和硬层184可具有约10GPa至约100GPa的模量值。
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中的每层都可由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聚芳酰胺(PA)、橡胶和硅(Si)中的一种形成。硬层184可由金属(例如,不锈钢(SUS))或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PV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
第二软层186比第一软层182和硬层184更靠近显示面板110。即,第二软层186位于显示面板110和硬层184之间。
第一软层182的下表面的182a是平的,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具有弯曲形状。即,相对于水平面,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有向下凹的形状。
因此,第一软层182在中心部分具有第一厚度t1,在边缘部分具有大于第一厚度t1的第二厚度t2。
由于第一软层182在显示装置100的底部,所以优选第一软层182的下表面182a是平的。然而,下表面182a的形状不限于此。
硬层184布置在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上并具有弯曲的形状。即,硬层184的中心部分和硬层184的边缘部分与基准线例如第一软层182的下表面182a具有距离差。硬层184的中心部分可具有距基准线的第一距离,且硬层184的边缘部分可具有距基准线的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相对于水平面,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具有向下凸的形状。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和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可具有基本相等的曲率。因此,硬层184的整个下表面184a和第一软层182的整个上表面182b可相互接触。
相对于水平面,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具有向下凹的形状。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和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可具有相等的曲率,使得硬层184在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可具有基本均匀的第三厚度t3。
可选择地,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和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可具有曲率差,使得硬层184可具有厚度偏差。换句话说,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具有沿第一方向,即向第一软层182的第一曲率,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具有沿第一方向的不同于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第二软层186位于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上。第二软层186的上表面186b是平的,且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具有弯曲的形状。换句话说,相对于水平面,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具有向下凸的形状。因此,第二软层186在中心部分具有第四厚度t4,在边缘部分具有小于第四厚度t4的第五厚度t5。
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可具有与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基本相等的曲率。因此,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和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可完全接触。
在图3B中,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硬层184的下和上表面184a和184b和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具有相等的曲率。可选择地,第一软层182的上表面182b和硬层184的下表面184a可具有第一曲率,硬层184的上表面184b和第二软层186的下表面186a可具有不同于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硬层184具有相对较薄的厚度,使得背板1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换句话说,硬层184的第三厚度t3小于在第一软层182的边缘部分的第二厚度t2和在第二软层186的中心部分的第四厚度t4。
由于第二软层186是背板180的最上面的元件,所以优选第二软层186的上表面186b是平的。然而,第二软层186的上表面186b的形状不限于此。
由于背板180包括具有高模量值的硬层184,所以背板180具有背板180的高恢复力。因此,尽管降低了厚度,但提高了背板180的恢复性能。
然而,当背板180具有单层高模量值材料时,折叠应力集中在背板180上,使得存在背板180的恢复即展开操作的问题。即,由于由高模量值材料形成的硬层184的弹性变形区域是狭窄的,所以在折叠操作之后,硬层184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折叠后将不展开背板180,相反保持展开形状。
然而,背板180不仅包括硬层184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且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中的每层都具有厚度偏差。即,硬层184具有弯曲的形状,使得折叠应力减少且背板180的恢复性能提高。
例如,当折叠可折叠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的长度增加,使得折叠应力集中在背板的中心部分上。然而,由于与平面配置相比,硬层184具有增加长度的弯曲形状,所以弯曲应力分布在硬层184的更宽的区域上。因此,减少了在硬层184的中心部分的折叠应力,并提高了背板180的恢复性能。
此外,背板180由于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的配置而具有平的底面和平的顶面,确保了与其他元件的组合和制造工艺的稳定性。
覆盖窗口190保护显示面板110免受外部碰撞,并防止显示面板110上的损坏(例如,划痕)。覆盖窗口190可以省略。
虽然未示出,但可将触摸屏布置在显示面板110和覆盖窗口190之间。另一方面,包括背板1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其中硬层184具有向下弯曲的形状)向着显示面板110折叠。可选择地,当向着背板180折叠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时,背板180的硬层184可具有向上弯曲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软层182在中心部分中具有大于边缘部分的厚度,第二软层186在边缘部分中具有大于中心部分的厚度。
如上所述,由于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包括背板180,其中该背板180包括具有弯曲形状的硬层184和附接至硬层184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软层182和186,所以增加了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恢复力。因此,提供了具有增强的折叠和展开性能的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
图5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图5B是根据图5A的实施例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如图5A和5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面板310、背板380,和布置在显示面板310上的覆盖窗口390。背板380布置在显示面板310下面,并包括第一软层382、硬层384和第二软层386。
显示面板310包括柔性基板312和在柔性基板312上的显示部分314。例如,柔性基板312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显示面板31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或液晶面板。
当使用显示面板310作为发光二极管面板时,如图4A所示,显示面板310可包括作为驱动元件的TFT Tr和发光二极管D。另一方面,当显示面板310是液晶面板时,如图4B所示,显示面板310可包括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在其间的液晶层260、像素电极240和公共电极242。
再次参考图5A和5B,背板380布置在显示面板310下面,使得显示面板310由背板380来支撑。例如,背板380可使用粘合层(未示出)附接至柔性基板312。
背板380包括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和在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之间的硬层384。即,背板380具有三层结构。
可选择地,背板380可进一步包括另一软层和/或另一硬层。例如,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和硬层384中的至少一层可具有包括两种不同材料层的双层结构。
硬层384包括模量值大于第一和第二软层382、386的模量值的材料。除了硬层384的形状之外,硬层384与硬层184实质上相同。同样,第一和第二软层382、386与第一和第二软层182、186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本文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对硬层384、第一软层382和第二软层386的性能和材料的详细描述。
第一软层382的下表面382a是平的,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具有第一“V”形。因此,第一软层382在中心部分具有第一厚度t1,在边缘部分具有大于第一厚度t1的第二厚度t2。
由于第一软层382在显示装置300的底部,所以优选第一软层382的下表面382a是平的。然而,下表面382a的形状不限于此。
硬层384布置在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上,并具有第二“V”形。即,硬层384的中心部分和硬层384的边缘部分具有距基准线例如第一软层382的下表面382a的距离差。硬层384的中心部分可具有距基准线的第一距离,硬层384的边缘部分可具有距基准线的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可具有相同的内角。即,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具有第一内角θ1,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具有等于第一内角θ1的第二内角θ2。因此,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和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完全接触。
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具有第三“V”形。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具有与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相同的内角,使得硬层384在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中具有基本均匀的厚度,即第三厚度t3。即,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具有实质上上等于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的第二内角θ2的第三内角θ3。
可选择地,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可具有不同的内角,使得硬层384中可能有厚度偏差。
第二软层386位于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上。第二软层386的上表面386b是平的,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具有第四“V”形。因此,第二软层386在中心部分具有第四厚度t4,在边缘部分具有小于第四厚度t4的第五厚度t5。
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具有与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实质上相同的内角。即,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具有实质上等于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的第三内角θ3的第四内角θ4。因此,第二软层386的整个下表面386a和硬层384的整个上表面384b彼此接触。
在图5中,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硬层的下和上表面384a和384b和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具有相同的内角。
可选择地,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可具有相同的内角,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和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可具有相同的内角,该相同的内角不同于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的内角。
另外,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可具有如图5B的“V”形,而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和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可具有如图3B所示的弯曲形状。可选择地,第一软层382的上表面382b和硬层384的下表面384a可具有如图3B的弯曲形状,而硬层384的上表面384b和第二软层386的下表面386a可具有如图5B所示的“V”形。
硬层384具有相对较薄的厚度,使得背板3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换句话说,硬层384的第三厚度t3小于在第一软层382的边缘部分的第二厚度t2和在第二软层386的中心部分的第四厚度t4。
由于第二软层386是背板380的最上面的元件,所以优选第二软层386的上表面386b是平的。然而,第二软层386的上表面386b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背板380包括具有高模量值的硬层384,且分别附接至硬层384的下和上表面384a和384b的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具有厚度偏差。即,硬层384具有“V”形,使得背板380的折叠应力减少和背板380的恢复性能提高。
此外,背板380具有由于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而产生的平的底面和平的顶面,确保了与其他元件的组合和制造工艺的稳定性。
覆盖窗口390保护显示面板310免受外部碰撞,并防止显示面板310上的损坏例如划伤。覆盖窗口390可以省略。
虽然未示出,但可将触摸屏布置在显示面板310和覆盖窗口390之间。
另一方面,其中硬层384具有“V”形的包括背板3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向显示面板310折叠。如上参考图2所示,向下的塑性变形趋向于会沿着后盖的中心部分出现。因此,硬层384在中心预先形成“V”形,以防止向下塑性变形发生。由于中心部分预先形成向下的形状,所以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后盖380,硬层384的中心部分不太可能经历进一步的塑性变形。
可选择地,当可折叠显示装置300向背板380折叠时,背板380的硬层384可具有倒“V”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软层382在中心部分中可具有大于边缘部分的厚度,第二软层386在边缘部分中可具有大于中心部分的厚度。
如上所述,由于可折叠显示装置300包括背板380,其中该背板380包括具有“V”形的硬层384和附接至硬层384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软层382和386,所以增加了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恢复力。因此,提供了具有增强的折叠和展开性能的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
图6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图6B是根据图6A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如6A和6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包括显示面板410、背板480,和布置在显示面板410上的覆盖窗口490。背板480布置在显示面板410下面,并包括第一软层482、硬层484和第二软层486。
显示面板410包括柔性基板412和在柔性基板412上的显示部分414。例如,柔性基板412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显示面板41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或液晶面板。
当显示面板410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时,如图4A所示,显示面板410可包括作为驱动元件的TFT Tr和发光二极管D。另一方面,当显示面板410是液晶面板时,如图4B所示,显示面板410可包括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在其间的液晶层260、像素电极240和公共电极242。
再次参考图6A和6B,背板480布置在显示面板410下面,使得显示面板410由背板480来支撑。例如,背板480可使用粘合层(未示出)附接至柔性基板412。
背板480包括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和在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之间的硬层484。即,背板480具有三层结构。
可选择地,背板480可进一步包括另一软层和/或另一硬层。例如,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和硬层484中的至少一层可具有包括两种不同材料层的双层结构。
硬层484包括模量值大于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的模量值的材料。除了硬层484的形状以外,硬层484与硬层184实质上相同。同样,第一和第二软层482、486与第一和第二软层182、186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本文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对硬层484、第一软层482和第二软层486的性能和材料的详细描述。
第二软层486比第一软层482和硬层484更靠近显示面板410。即,第二软层486布置在显示面板410和硬层484之间。
第一软层482的下表面482a是平的,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具有弯曲的形状。即,相对于水平面,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在中心部分CP中具有向下凹的形状,在第一边缘部分EP1中具有向上凸的形状。
因此,第一软层482在中心部分CP具有第一厚度,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大于第一厚度t1的第二厚度t2,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外侧的第二边缘部分EP2具有小于第二厚度t2的第三厚度t3。
由于第一软层482在显示装置400的底部,所以优选第一软层482的下表面482a是平的。然而,下表面482a的形状不限于此。
硬层484布置在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上并具有弯曲的形状。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在中心部分CP具有向下凸的形状,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向上凹的形状。
即,在中心部分CP中,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具有沿第一方向,即向第一软层482的方向的第一曲率,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等于或不同于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此外,在第一边缘部分EP1中,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即向第二软层486的方向的第三曲率,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具有沿第二方向的、等于或不同于第三曲率的第四曲率。
换句话说,硬层484具有距基准线,例如第一软层482的下表面482a的距离差。例如,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中硬层484距基准线的距离可以小于在第一边缘部分EP1中硬层484距基准线的距离。
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和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可具有基本相同的曲率。因此,硬层484的整个下表面484a和第一软层482的整个上表面482b可彼此接触。
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在中心部分CP具有向下凹的形状,和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向上凸的形状。
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和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可具有相同的曲率,使得硬层484在中心部分CP和第一和第二边缘部分EP1和EP2可具有基本均匀的第四厚度t4。
可选择地,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和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可具有曲率差,使得硬层484可具有厚度偏差。
第二软层486位于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上。第二软层486的上表面486b是平的,和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具有弯曲的形状。
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在中心部分CP具有向下凸的形状,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向上凹的形状。因此,第二软层486在中心部分CP具有第五厚度t5,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小于第五厚度t5的第六厚度t6,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外侧的第二边缘部分EP2具有大于第六厚度t6的第七厚度t7。
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可与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曲率。因此,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和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可在其整个表面上接触。
在图6B中,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硬层484的下和上表面484a和484b和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具有相同的曲率。可选择地,第一软层482的上表面482b和硬层484的下表面484a可具有第一曲率,硬层484的上表面484b和第二软层486的下表面486a可具有不同于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硬层484具有相对较薄的厚度,使得背板4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换句话说,硬层484的第四厚度t4小于在第一软层482的第一边缘部分EP1的第二厚度t2和在第二软层486的中心部分CP的第五厚度t5。
由于第二软层486是背板480的最上面的元件,所以优选第二软层486的上表面486b是平的。然而,第二软层486的上表面486b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背板480包括具有高模量值的硬层484和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分别附接至硬层484的下和上表面484a和484b并具有厚度偏差。即,硬层484具有波浪形状或锯齿形状,使得背板480的折叠应力减少了和背板4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
换句话说,由于硬层484在中心部分CP具有向下弯曲的形状,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向上弯曲的形状,所以进一步减小了通过折叠操作使硬层484的中心部分CP的长度的增加。因此,进一步减小了硬层484的中心部分CP上的折叠应力,并进一步提高了背板480的恢复性能。
此外,背板480具有由于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而产生的平的底面和平的顶面,确保了与其他元件的组合和制造工艺的稳定性。
覆盖窗口490保护显示面板410免受外部碰撞,并防止显示面板410上的损坏例如划伤。覆盖窗口490可以省略。
虽然未示出,但可将触摸屏布置在显示面板410和覆盖窗口490之间。
另一方面,包括背板4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向显示面板410折叠,其中硬层484在折叠区域的中心部分CP具有向下弯曲的形状。
可选择地,当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向背板480折叠时,背板480的硬层484在中心部分CP可具有向上弯曲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硬层484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可具有向下弯曲的形状。此外,第一软层482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中可具有大于第一边缘部分EP1的厚度,第二软层486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中可具有小于第一边缘部分EP1的厚度。
如上所述,由于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包括背板480,其中背板480包括具有弯曲的形状即波浪形状或锯齿形状的硬层484,和附接至硬层484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软层482和486,所以增加了可折叠显示装置400的恢复力。因此,提供了具有增强的折叠和展开性能的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如上参考图2B所示,向下的塑性变形趋向于沿着后盖的中心部分出现。因此,硬层484预先形成向下弯曲的中心,以防止向下塑性变形发生。由于中心部分预先形成向下的形状,所以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后盖480,硬层484的中心部分不太可能经历进一步的塑性变形。
图7A是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图7B是图7A的背板的示意横截面图。
如图7A和7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500包括显示面板510、背板580,和布置在显示面板510上的覆盖窗口590。背板580布置在显示面板510下面,并包括第一软层582、硬层584和第二软层586。
显示面板510包括柔性基板512和在柔性基板512上的显示部分514。例如,柔性基板512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显示面板51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或液晶面板。
当显示面板510是发光二极管面板时,如图4A所示,显示面板510可包括作为驱动元件的TFT Tr和发光二极管D。另一方面,当显示面板510是液晶面板时,如图4B所示,显示面板510可包括第一和第二柔性基板212和250、在其间的液晶层260、像素电极240和公共电极242。
再次参考图7A和7B,背板580布置在显示面板510下面,使得显示面板510由背板580来支撑。例如,背板580可使用粘合层(未示出)附接至柔性基板512。
背板580包括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和在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之间的硬层584。即,背板580具有三层结构。
另外,背板580可进一步包括另一软层和/或另一硬层。例如,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和硬层584中的至少一层可具有包括两种不同材料层的双层结构。
硬层584包括模量值大于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的模量值的材料。除了硬层584的形状之外,硬层584与硬层184实质上相同。同样,第一和第二软层582、586与第一和第二软层182、186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本文中为了简洁起见,将省略对硬层584、第一软层582和第二软层586的性能和材料的详细描述。
第二软层586比第一软层582和硬层584更靠近显示面板510。即,第二软层586位于显示面板510和硬层584之间。
第一软层582的下表面582a是平的,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具有鸥形的形状。即,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在中心部分CP具有“V”形,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倒“V”形。
因此,第一软层582在中心部分CP具有第一厚度,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大于第一厚度t1的第二厚度t2,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外侧的第二边缘部分EP2具有小于第二厚度t2的第三厚度t3。
由于第一软层582在显示装置500的底部,所以优选第一软层582的下表面582a是平的。然而,下表面582a的形状不限于此。
硬层584布置在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上并具有鸥形的形状。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在中心部分CP具有“V”形,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倒“V”形。
换句话说,硬层584具有距基准线例如第一软层582的下表面582a的距离差。例如,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中硬层584距基准线的距离可以小于在第一边缘部分EP1中硬层584距基准线的距离。
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即,在中心部分CP和第一边缘部分EP1中,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的内角可以等于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的内角(θ1=θ2,θ5=θ6)。因此,硬层584的整个下表面584a和第一软层582的整个上表面582b可彼此接触。
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相同的鸥形的形状。即,在中心部分CP和第一边缘部分EP1中,硬层584的下和上表面584a和584b的每一个的内角可以相等(θ2=θ3,θ6=θ7)。因此,硬层584在中心部分CP和第一和第二边缘部分EP1和EP2可具有基本均匀的第四厚度t4。
可选择地,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内角差,使得硬层584可具有厚度偏差。
第二软层586位于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上。第二软层586的上表面586b是平的,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具有鸥形的形状。因此,第二软层586在中心部分CP具有第五厚度,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小于第五厚度t5的第六厚度t6,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外侧的第二边缘部分EP2具有大于第六厚度t6的第七厚度t7。
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与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可具有基本相同的内角。即,在中心部分CP和第一边缘部分EP1的每一个中,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的内角可以等于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的内角(θ4=θ3,θ8=θ7)。因此,第二软层586的整个下表面586a和硬层584的整个上表面584b可彼此接触。
在图7B中,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硬层584的下和上表面584a和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具有相同的内角。可选择地,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相同的内角,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可具有与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不同的内角(θ1=θ2,θ5=θ6,θ3=θ4,θ7=θ8,θ1≠θ3,θ5≠θ7)。
此外,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如图7B的鸥形的形状,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可具有如图6B的波浪形状或锯齿形状。可选择地,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和硬层584的下表面584a可具有如图6B的波浪形状或锯齿形状,硬层584的上表面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可具有如图7B的鸥形的形状。
此外,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硬层584的下和上表面584a和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中的每一个,如图7B在中心部分CP具有角形状即“V”形,如图6B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弯曲形状。可选择地,第一软层582的上表面582b、硬层584的下和上表面584a和584b和第二软层586的下表面586a的每一个,如图6B在中心部分CP具有弯曲形状,如图7B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角形状即“V”形。
硬层584具有相对薄的厚度,使得背板5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换句话说,硬层584的第四厚度t4小于在第一软层582的第一边缘部分EP1的第二厚度t2和在第二软层586的中心部分CP的第五厚度t5。
由于第二软层586是背板580的最上面的元件,所以优选第二软层586的上表面586b是平的。然而,第二软层586的上表面586b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背板580包括具有高模量值的硬层584和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分别附接至硬层584的下和上表面584a和584b并具有厚度偏差。即,硬层584具有鸥形的形状,使得背板580的折叠应力减少了和背板580的恢复性能提高了。
换句话说,由于硬层584在中心部分CP具有“V”形,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具有倒“V”形,所以进一步减小了通过折叠操作硬层584的中心部分CP的长度的增加。因此,进一步减小了硬层584的中心部分CP上的折叠应力,并进一步提高背板580的恢复性能。
如上参考图2B所示,向下的塑性变形趋向于沿着后盖的中心部分出现。因此,硬层584在中心预先形成“V”形,以防止向下塑性变形发生。由于中心部分预先形成向下的形状,所以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后盖580,硬层584的中心部分不太可能经历进一步的塑性变形。
此外,背板580具有由于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而产生的平的底面和平的顶面,确保了与其他元件的组合和制造工艺的稳定性。
覆盖窗口590保护显示面板510免受外部碰撞,并防止显示面板510上的损坏例如划伤。覆盖窗口590可以省略。
虽然未示出,但可将触摸屏布置在显示面板510和覆盖窗口590之间。
另一方面,包括背板5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500向显示面板510折叠,其中硬层584在折叠区域的中心部分CP具有“V”形。
可选择地,当可折叠显示装置500向背板580折叠时,背板580的硬层584在中心部分CP可具有倒V”形,在第一边缘部分EP1可具有“V”形。此外,第一软层582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可具有大于第一边缘部分EP1的厚度,第二软层586在中心部分CP和第二边缘部分EP2可具有小于第一边缘部分EP1的厚度。
如上所述,由于可折叠显示装置500包括包含具有鸥形的形状的硬层584的背板和附接至硬层584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软层582和586,所以增加了可折叠显示装置500的恢复力。因此,提供了具有优良的折叠和展开性能的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500。
Claims (20)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和
背板,所述背板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增强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弹性,所述背板包括:
具有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一材料的第一层,
具有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二材料的第二层,和
具有高于第一弹性模量和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三弹性模量的第三材料的非平坦层,所述非平坦层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凹顶面和所述预定曲率半径的凸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具有朝着所述非平坦层的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分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倾斜部分并朝着所述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分,所述背板沿所述中心线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包括:
具有凹顶面和凸底面的中间部分;和
边缘部分,每个边缘部分都连接到所述中间部分的边缘,且每个边缘部分都具有凸顶面和凹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部分的凹顶面和凸底面是弯曲的,且每个边缘部分的凸顶面和凹底面都是弯曲的。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部分的凹顶面和凸底面包括多个平表面,且每个边缘部分的凸顶面和凹底面包括多个平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平顶面和凸底面,所述平顶面固定到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凸底面固定到所述非平坦层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轮廓与所述非平坦层的顶面的轮廓相匹配的底面,且所述第二层具有轮廓与所述非平坦层的底面的轮廓相匹配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在所述非平坦层的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在所述非平坦层的第一位置具有第一厚度,且在所述非平坦层的第二位置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不同于所述第一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平坦层是弯曲的,或者朝着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背板由非平坦层的塑性变形引起的形状弯曲。
13.一种附接至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增强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弹性的背板,所述背板包括:
具有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一材料的第一层,
具有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二材料的第二层,和
具有高于第一弹性模量和第二弹性模量的第三弹性模量的第三材料的非平坦层,所述非平坦层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凹顶面和所述预定曲率半径的凸底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具有朝着所述非平坦层的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分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倾斜部分并朝着所述非平坦层的所述中心线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分,所述背板沿所述中心线弯曲。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包括:
具有凹顶面和凸底面的中间部分;和
边缘部分,每个边缘部分都连接到所述中间部分的边缘,且每个边缘部分都具有凸顶面和凹底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平顶面和凸底面,所述平顶面固定到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凸底面固定到所述非平坦层的顶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轮廓与所述非平坦层的顶面的轮廓相匹配的底面,且所述第二层具有轮廓与所述非平坦层的底面的轮廓相匹配的顶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非平坦层在所述非平坦层的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背板,其中所述非平坦层是弯曲的,或者朝着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背板由非平坦层的塑性变形引起的形状弯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107151A KR102366421B1 (ko) | 2015-07-29 | 2015-07-29 |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백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
KR10-2015-0107151 | 2015-07-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9146A true CN106409146A (zh) | 2017-02-15 |
CN106409146B CN106409146B (zh) | 2019-04-12 |
Family
ID=5788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1022152.2A Active CN106409146B (zh) | 2015-07-29 | 2015-12-30 | 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背板和包含该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603241B2 (zh) |
KR (1) | KR102366421B1 (zh) |
CN (1) | CN106409146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87586A (zh) * | 2018-07-18 | 2018-12-2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面板 |
CN109584720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211497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10579907A (zh) * | 2019-09-26 | 2019-12-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853517A (zh) * | 2019-11-21 | 2020-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445793A (zh) * | 2019-01-16 | 2020-07-2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1462626A (zh) * | 2019-01-22 | 2020-07-2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WO2021036178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设备 |
CN114694501A (zh) * | 2020-12-28 | 2022-07-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37269B2 (en) * | 2014-12-02 | 2017-12-05 | HGST, Inc. | Deposition method for planar surfaces |
US10712892B2 (en) * | 2017-04-26 | 2020-07-14 | Sensel, Inc. | Pre-loading a resistive touch sensor device via lamination of differently curved surfaces |
KR101888451B1 (ko) | 2017-08-31 | 2018-08-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착제 및 이를 적용한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
KR102471758B1 (ko) | 2017-12-11 | 2022-11-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01004B1 (ko) * | 2018-06-28 | 2023-11-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시블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KR102602157B1 (ko) * | 2018-06-29 | 2023-11-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KR102720299B1 (ko) * | 2018-11-28 | 2024-10-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KR102658428B1 (ko) * | 2018-11-29 | 2024-04-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딩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00070899A (ko) * | 2018-12-10 | 2020-06-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
KR20210048020A (ko) | 2019-10-22 | 2021-05-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KR20210061604A (ko) | 2019-11-20 | 2021-05-2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용 기판 |
KR20220001255A (ko) * | 2020-06-29 | 2022-01-0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탄성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2510167B (zh) * | 2020-12-18 | 2023-08-15 | 重庆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25777A1 (en) * | 2004-12-14 | 2006-06-15 |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 Rear-viewable reflective display |
CN101821648A (zh) * | 2007-10-08 | 2010-09-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光学器件、用于形成光学器件的材料、用于显示器的背光、显示器和制造器件或材料的方法 |
KR20100110968A (ko) * | 2009-04-06 | 2010-10-14 | (주)케이제이 프리테크 | 플렉시블한 엘씨디용 백라이트유니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202153541U (zh) * | 2011-08-18 | 2012-02-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13143B2 (en) * | 2008-02-26 | 2014-08-19 | Time Warner Enterprise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usiness-based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
TWI379261B (en) * | 2008-05-16 | 2012-12-11 | Au Optronics Corp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WO2010125976A1 (ja) * | 2009-04-30 | 2010-11-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113289B1 (ko) * | 2010-03-04 | 2012-02-24 | 주식회사 토비스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중 영상 표시 장치 |
KR101809659B1 (ko) * | 2011-10-14 | 2017-1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876540B1 (ko) * | 2011-12-28 | 2018-07-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및 가요성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ES2640374T3 (es) * | 2012-01-25 | 2017-11-02 | Glenmark Generics Limited | Proces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fingolimod |
KR101319543B1 (ko) * | 2012-05-17 | 2013-10-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1910111B1 (ko) * | 2012-08-28 | 2018-10-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
KR102097150B1 (ko) * | 2013-02-01 | 2020-04-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KR102080011B1 (ko) * | 2013-06-13 | 2020-02-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039496B1 (ko) * | 2013-08-19 | 2019-1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
KR102206376B1 (ko) * | 2013-09-24 | 2021-01-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315659B1 (ko) * | 2013-11-27 | 2021-10-2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 장치 |
KR102207252B1 (ko) * | 2013-12-30 | 2021-01-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 이를 채용한 접철식 전자 기기, 및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
JP2015149467A (ja) * | 2014-01-10 | 2015-08-20 | 株式会社Joled |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
KR102130735B1 (ko) * | 2014-09-03 | 2020-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2015
- 2015-07-29 KR KR1020150107151A patent/KR10236642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12-28 US US14/979,561 patent/US9603241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2-30 CN CN201511022152.2A patent/CN106409146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03 US US15/424,680 patent/US1052435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25777A1 (en) * | 2004-12-14 | 2006-06-15 |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 Rear-viewable reflective display |
CN101821648A (zh) * | 2007-10-08 | 2010-09-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光学器件、用于形成光学器件的材料、用于显示器的背光、显示器和制造器件或材料的方法 |
KR20100110968A (ko) * | 2009-04-06 | 2010-10-14 | (주)케이제이 프리테크 | 플렉시블한 엘씨디용 백라이트유니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202153541U (zh) * | 2011-08-18 | 2012-02-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器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4720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US11016335B2 (en) | 2017-09-28 | 2021-05-25 | Lg Display Co., Ltd. | Polarizing pl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9584720B (zh) * | 2017-09-28 | 2021-05-1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CN109087586A (zh) * | 2018-07-18 | 2018-12-2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面板 |
CN111445793B (zh) * | 2019-01-16 | 2024-08-13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1445793A (zh) * | 2019-01-16 | 2020-07-2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1462626A (zh) * | 2019-01-22 | 2020-07-2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0211497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WO2021036178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设备 |
CN110579907A (zh) * | 2019-09-26 | 2019-12-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579907B (zh) * | 2019-09-26 | 2021-07-2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853517A (zh) * | 2019-11-21 | 2020-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694501A (zh) * | 2020-12-28 | 2022-07-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4694501B (zh) * | 2020-12-28 | 2024-07-3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70015599A (ko) | 2017-02-09 |
US10524358B2 (en) | 2019-12-31 |
US20170034906A1 (en) | 2017-02-02 |
KR102366421B1 (ko) | 2022-02-23 |
US9603241B2 (en) | 2017-03-21 |
CN106409146B (zh) | 2019-04-12 |
US20170150599A1 (en) | 2017-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9146A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背板和包含该背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 |
KR102680552B1 (ko) | 커버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 |
CN106252378B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背板 | |
CN10695294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9710090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TWI614593B (zh) | 折疊式顯示裝置 | |
US9184409B2 (en) |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in an in-cell structure having a touch electrode array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0444678A (zh) | 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撑膜结构 | |
CN107025851A (zh) | 显示装置 | |
KR102423407B1 (ko) |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 |
US1121763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20210086284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210012830A (ko)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KR102600186B1 (ko) | 측변 구부림 구조를 갖는 곡면 표시장치 | |
KR102392989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CN108539035B (zh) | 显示设备 | |
KR102633413B1 (ko) | 측변 구부림 구조를 갖는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
US1209437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220069276A (ko)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