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8687A -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58687A CN106358687A CN201610756078.5A CN201610756078A CN106358687A CN 106358687 A CN106358687 A CN 106358687A CN 201610756078 A CN201610756078 A CN 201610756078A CN 106358687 A CN106358687 A CN 1063586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branch
- hylocereus undatuss
- weight
- soil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substances of unknown or undetermined composition, e.g. substanc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the mode of a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substances of unknown or undetermined composition, e.g. substanc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the mode of action
- A01N61/02—Mineral oils; Tar oils; Tar; Distillates, extracts or conversion produc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38—Solanaceae [Potato family], e.g. nightshade, tomato, tobacco or chilli pepper
- A01N65/385—Tobacco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8—Organic fertilisers containing added bacterial cultures, mycelia or the lik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整地;步骤二、支架搭建:在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同行的水泥柱顶端通过钢丝绳串联,任一水泥柱的中部传设有一个钢筋,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水线连接;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种植地中起垅,并将火龙果苗栽种在垅的中心处;步骤四、田间管理:定型修建;留草生长;疏花。通过在种植地中搭建支架,按照排式种植方式栽种火龙果苗,保证火龙果整个生长时期充足的阳光,并对火龙果进行定型剪枝、留草生产和疏花的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最终收获高品质,高产量的火龙果;本发明经济效益较高,为火龙果大规模的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物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火龙果可以适合多种土质,平地、水田、山坡或者旱地均可栽培,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佳,聚气生根、生命力强壮。火龙果因其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在近年来日益成为了备受好评的水果。火龙果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投入、多年收益,且病虫害少,粗生易长,生长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故也被称作21世纪最佳经济作物。
现有的火龙果种植技术中多采用柱式种植方法,该方法存在种植密度过高,导致火龙果的养分不足,光照不充分,从而降低火龙果的产率和品质;目前火龙果种植地中多以施用化肥为主,使用大量的化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还降低火龙果的甜度和口感;另一方面,果农一味的追求火龙果的产量,单个枝条上保留过多的花蕾和果实,导致火龙果营养严重不足,使得收获的火龙果个头较小,品质较低,不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火龙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在种植地中搭建支架,按照排式种植方式栽种火龙果苗,保证火龙果整个生长时期充足的阳光,并对火龙果进行定型剪枝、留草生产和疏花的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最终收获高品质,高产量的火龙果;本发明经济效益较高,为火龙果大规模的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得火龙果种植地;
步骤二、支架搭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用钢丝绳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钢筋,任一所述钢筋与所述钢丝绳垂直,所述钢筋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2~15天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钢筋的粗为0.8cm,长为8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所述水泥柱的柱高为1.8~2.0m,埋入土的深度为50~7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步骤四还包括喷剂:在火龙果幼龄树生长期,叶片达8~12片时,向叶片表面喷施生长剂,所述生长剂为1%整形素与5%乙烯利的混合溶液,喷洒10g/株。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步骤四还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后每隔1~2个月喷洒一次生物杀虫剂,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份的丝瓜叶、2~3份的苦皮藤、2~4份的除虫菊、1~4份的烟草、4~8份的茶树根、5~7份的花椒、0.8~1.2份的食用盐、0.2~0.4份的煤油和7~13份的淘米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步骤一具体为: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20~30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10~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4~5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20~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10~20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即得整地后的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5~9重量份的鱼鳞、1~3重量份的鱼头、2~5重量份的虾头、0.4~0.8重量份的蟹壳和7~13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0~20重量份的牛粪和15~28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8~40℃下密封发酵10~12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4~25重量份的猪粪和13~27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0~36℃下敞口发酵18~22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重量份醋糟发酵物、10~20重量份香菇菌渣、10~20重量份甘蔗淤泥、10~20重量份豆渣、3~5重量份玉米秸秆、10~15重量份硅藻土、10~15重量份腐叶土、以及1~2重量份草木灰。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步骤三中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火龙果栽培方法是包括支架搭建、起垅种植和田间管理一套精细化的种植方法;搭建稳固的支架,并采用排式种植能够保证火龙果植株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透气性;定型修剪的田间管理遵循枝条生长规律、方便管理、空间利用率高;疏花的田间管理,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保留高品质的果实,提高火龙果的品质;留草生长的田间管理保留了火龙果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原则,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润,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剪下的杂草埋入土中是很好的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火龙果果实膨大,达到高产;
2、挖取田地的土壤分层进行拌料,并重新填回土层,改善火龙果种植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改变土壤结构、蓬松土壤、保水保肥;表层土与腐熟肥料拌匀的第一土层和中层土与菌丝液拌匀的第二土层,间隔平铺于田地中,疏松的表层土填便于火龙果的细根和根毛生长,菌丝液在富含腐熟肥料的土壤中继续生长,并吸取其下部土壤中的营养传递至上部土壤中,为火龙果的整个生长期持续的提高充足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菌丝液中的各种菌种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氨、铵盐等物质,提供火龙果生长所需的各种必要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各种菌丝的存在还能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而改善土壤结构,可以预防病虫害,菌丝的存在使得土壤能够产生多种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以提高多种肥料在土壤中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同时改善土壤的酸碱性,使土壤呈微酸性,为火龙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底层土与土壤改良剂拌匀后平铺于最上层,较湿润的底层土放在上方,便于根系吸水和土壤保墒,拌入的土壤改良剂改善种植地的表面土壤的透气吸水性;
3、喷施生物杀虫剂,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能够很好的消灭和预防田间的各种病虫害,煤油能够加强药的渗透力和增强药剂的沾着力,从而提高生物杀虫剂的药效。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二搭建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20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4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2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10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得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5重量份的鱼鳞、1重量份的鱼头、2重量份的虾头、0.4重量份的蟹壳和7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0重量份的牛粪和15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8℃下密封发酵10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4重量份的猪粪和13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0℃下敞口发酵18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重量份醋糟发酵物、10重量份香菇菌渣、10重量份甘蔗淤泥、10重量份豆渣、3重量份玉米秸秆、10重量份硅藻土、10重量份腐叶土、以及1重量份草木灰;
步骤二、支架搭建:如图1所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1,所述水泥柱1的柱高为1.8m,埋入土的深度为50cm;用钢丝绳2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1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1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粗为0.8cm,长为80cm钢筋3,任一所述钢筋3与所述钢丝绳2垂直,所述钢筋3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1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4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3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4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2的长度达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2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2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4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4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2天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喷剂:在火龙果幼龄树生长期,叶片达8片时,向叶片表面喷施生长剂,所述生长剂为1%整形素与5%乙烯利的混合溶液,喷洒10g/株;
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后每隔1个月喷洒一次生物杀虫剂,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份的丝瓜叶、2份的苦皮藤、2份的除虫菊、1份的烟草、4份的茶树根、5份的花椒、0.8份的食用盐、0.2份的煤油和7份的淘米水。
<实施例2>
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30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5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20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得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9重量份的鱼鳞、3重量份的鱼头、5重量份的虾头、0.8重量份的蟹壳和13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20重量份的牛粪和28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40℃下密封发酵12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25重量份的猪粪和27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6℃下敞口发酵22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重量份醋糟发酵物、20重量份香菇菌渣、20重量份甘蔗淤泥、20重量份豆渣、5重量份玉米秸秆、15重量份硅藻土、15重量份腐叶土、以及2重量份草木灰;
步骤二、支架搭建:如图1所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1,所述水泥柱1的柱高为2.0m,埋入土的深度为70cm;用钢丝绳2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1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1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粗为0.8cm,长为80cm钢筋3,任一所述钢筋3与所述钢丝绳2垂直,所述钢筋3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1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4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3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4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5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2的长度达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2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2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4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4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5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喷剂:在火龙果幼龄树生长期,叶片达12片时,向叶片表面喷施生长剂,所述生长剂为1%整形素与5%乙烯利的混合溶液,喷洒10g/株;
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后每隔2个月喷洒一次生物杀虫剂,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份的丝瓜叶、3份的苦皮藤、4份的除虫菊、4份的烟草、8份的茶树根、7份的花椒、1.2份的食用盐、0.4份的煤油和13份的淘米水。
<实施例3>
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25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2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4.5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25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15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得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7重量份的鱼鳞、2重量份的鱼头、4重量份的虾头、0.6重量份的蟹壳和10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5重量份的牛粪和22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9℃下密封发酵11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20重量份的猪粪和20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3℃下敞口发酵20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重量份醋糟发酵物、15重量份香菇菌渣、15重量份甘蔗淤泥、15重量份豆渣、3~5重量份玉米秸秆、13重量份硅藻土、13重量份腐叶土、以及1.5重量份草木灰;
步骤二、支架搭建:如图1所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1,所述水泥柱1的柱高为1.9m,埋入土的深度为60cm;用钢丝绳2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1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1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粗为0.8cm,长为80cm钢筋3,任一所述钢筋3与所述钢丝绳2垂直,所述钢筋3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1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4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3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4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4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2的长度达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2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2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4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4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4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喷剂:在火龙果幼龄树生长期,叶片达10片时,向叶片表面喷施生长剂,所述生长剂为1%整形素与5%乙烯利的混合溶液,喷洒10g/株;
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后每隔1.5个月喷洒一次生物杀虫剂,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份的丝瓜叶、2.5份的苦皮藤、3份的除虫菊、3份的烟草、6份的茶树根、6份的花椒、1.0份的食用盐、0.3份的煤油和10份的淘米水。
<实施例4>
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
步骤二、支架搭建:如图1所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1,所述水泥柱1的柱高为1.9m,埋入土的深度为60cm;用钢丝绳2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1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1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粗为0.8cm,长为80cm钢筋3,任一所述钢筋3与所述钢丝绳2垂直,所述钢筋3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1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4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3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4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4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2的长度达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2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2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4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4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4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实施例5>
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25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2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4.5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25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15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得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7重量份的鱼鳞、2重量份的鱼头、4重量份的虾头、0.6重量份的蟹壳和10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5重量份的牛粪和22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9℃下密封发酵11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20重量份的猪粪和20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3℃下敞口发酵20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重量份醋糟发酵物、15重量份香菇菌渣、15重量份甘蔗淤泥、15重量份豆渣、3~5重量份玉米秸秆、13重量份硅藻土、13重量份腐叶土、以及1.5重量份草木灰;
步骤二、支架搭建:如图1所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1,所述水泥柱1的柱高为1.9m,埋入土的深度为60cm;用钢丝绳2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1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1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粗为0.8cm,长为80cm钢筋3,任一所述钢筋3与所述钢丝绳2垂直,所述钢筋3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1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4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3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4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4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2的长度达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2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2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4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4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4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4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实施例6>
一种火龙果栽培方法,选择与实施例3基质相似的田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和同批次的火龙果苗,采用常规的柱式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对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1~6的种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种植情况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较实施例6的常规栽培方法,火龙果的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尤其是实施例3的亩产量高达3235kg;这说明对本发明通过搭建支架,按照排式种植方式在中火龙果苗,保证火龙果整个生长时期充足的阳光,并对火龙果进行定型剪枝、留草生产和疏花的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最终收获高品质,高产量的火龙果;
其中,实施例5的种植效果优于实施例4的种植效果,实施例3的种植效果又优于实施例5的种植效果,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田间管理中没有喷剂和病虫害的防治,而实施例4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火龙果的种植地没有对土壤挖起、拌料和回填,这说明田地进行挖起土壤、分层土壤拌料和重新回填土壤的处理,为火龙果的整个生长期持续的提高充足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田间管理增加喷剂和病虫害防治步骤,提高火龙果的预防病虫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火龙果的产量,降低发病率,得到优质火龙果。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选择利于排灌的、比较平坦或者缓坡田地进行整地,得火龙果种植地;
步骤二、支架搭建:在所述种植地中埋设多个水泥柱,用钢丝绳将位于同行的多个水泥柱的顶端串联,任一所述水泥柱的中部穿设有一个水平钢筋,任一所述钢筋与所述钢丝绳垂直,所述钢筋的两端与其所在的水泥柱等距,位于同行的相邻的两个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水平的水线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筋和位于其之间的两个水线形成水平的方框形结构;
步骤三、起垅与种植:在每个所述钢线正下方按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起垅,任一所述垅沿其对应的钢线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垅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种植火龙果苗,苗间距为30cm;
步骤四、田间管理:
定型修剪:待火龙果的主枝长到超过钢丝绳30cm时,打顶,并将超过钢丝绳的枝条弯下来绑在钢丝绳绑上;当一级分枝顶部长到水线时,对一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上;当二级分枝长到水线时,对二级分枝摘心并将其固定在水线上至长出三级分枝;其中,火龙果的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均保留三个,掐去多余的枝分枝;
留草生长:火龙果定植12个月后,保留种植地中长势不高于50cm、茎叶多的、浅根、根须不发达的田间杂草,当杂草超过50cm后,割除杂草上部保留杂草根系,并将割除部分并埋入种植地的土壤中;
疏花:待火龙果枝条上长出花蕾后,进行第一次疏花,每个枝条上保留一个花蕾;12~15天后,进行第二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蕾,保留肥厚、健壮的花蕾;开花后的3天进行第三次疏花,疏除三分之一的花朵,保留健全的花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粗为0.8cm,长为80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柱的柱高为1.8~2.0m,埋入土的深度为50~7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还包括喷剂:在火龙果幼龄树生长期,叶片达8~12片时,向叶片表面喷施生长剂,所述生长剂为1%整形素与5%乙烯利的混合溶液,喷洒10g/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后每隔1~2个月喷洒一次生物杀虫剂,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份的丝瓜叶、2~3份的苦皮藤、2~4份的除虫菊、1~4份的烟草、4~8份的茶树根、5~7份的花椒、0.8~1.2份的食用盐、0.2~0.4份的煤油和7~13份的淘米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为:将田地地表至地表下1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表层土,向所述表层土中拌入其重量20~30倍量的腐熟基肥,得第一土层;将地表下10~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中层土,向所述中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4~5倍量的菌丝液,得第二土层;将地表下20~30cm之间的土挖出作为底层土,向所述底层土中拌入其重量的10~20倍量的土壤改良剂,得第三土层;将所述第一土层和所述第二土层分别均分为两等份,将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一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一土层、第二等份的所述第二土层和所述第三土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回田地中,即得整地后的火龙果种植地;
其中,所述腐熟基肥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5~9重量份的鱼鳞、1~3重量份的鱼头、2~5重量份的虾头、0.4~0.8重量份的蟹壳和7~13重量份的鸡蛋壳混合并粉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均分为两等份,向第一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0~20重量份的牛粪和15~28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8~40℃下密封发酵10~12h,得第一发酵物,向第二等份的所述混合料中加入14~25重量份的猪粪和13~27重量份的沼泽液混合均匀后,于30~36℃下敞口发酵18~22h,得第二发酵物,将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所述第二发酵物充分混合进行高温灭菌消毒,即得;
所述菌丝液为质量比为1:2:1.4:2.3:1.2:1.5的放线菌、光合成菌、酵母菌、乳酸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丝混合制得;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重量份醋糟发酵物、10~20重量份香菇菌渣、10~20重量份甘蔗淤泥、10~20重量份豆渣、3~5重量份玉米秸秆、10~15重量份硅藻土、10~15重量份腐叶土、以及1~2重量份草木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火龙果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种植后用细粪土覆盖种植穴,淋定根水,然后用稻草覆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6078.5A CN1063586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6078.5A CN1063586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58687A true CN106358687A (zh) | 2017-02-01 |
Family
ID=57901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56078.5A Pending CN1063586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58687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71721A (zh) * | 2017-08-17 | 2017-11-24 | 安徽鹏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火龙果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 |
CN107473799A (zh) * | 2017-10-17 | 2017-12-15 | 桐梓县佳隆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蒜苗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80506A (zh) * | 2018-01-04 | 2018-05-04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促进火龙果果实膨大的种植方法 |
CN110352830A (zh) * | 2019-07-24 | 2019-10-22 | 浙江东润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树枝废料作营养土的配置方法 |
CN110540440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间作用的酵素生物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959475A (zh) * | 2019-10-09 | 2020-04-07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一种火龙果园间作辣椒与无藤南瓜的方法 |
CN111247896A (zh) * | 2020-03-17 | 2020-06-09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草本中药材连作障碍快速生态修复方法及其有机修复剂 |
CN114557242A (zh) * | 2022-03-21 | 2022-05-31 | 莫梅 | 一种火龙果周年产期调节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87707A (zh) * | 2011-12-18 | 2012-06-13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
CN102948305A (zh) * | 2011-08-17 | 2013-03-06 | 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火龙果优质高产的大棚栽培方法及大棚结构 |
CN104737743A (zh) * | 2015-03-03 | 2015-07-01 | 广西金红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的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
CN104838877A (zh) * | 2015-06-01 | 2015-08-19 | 福安市庄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火龙果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
CN105393889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香榧栽培自然生草法 |
CN105850587A (zh) * | 2016-04-29 | 2016-08-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火龙果连排式栽培架及火龙果标准化的栽培方法 |
-
2016
- 2016-08-29 CN CN201610756078.5A patent/CN1063586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8305A (zh) * | 2011-08-17 | 2013-03-06 | 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火龙果优质高产的大棚栽培方法及大棚结构 |
CN102487707A (zh) * | 2011-12-18 | 2012-06-13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
CN104737743A (zh) * | 2015-03-03 | 2015-07-01 | 广西金红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的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
CN104838877A (zh) * | 2015-06-01 | 2015-08-19 | 福安市庄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火龙果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
CN105393889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香榧栽培自然生草法 |
CN105850587A (zh) * | 2016-04-29 | 2016-08-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火龙果连排式栽培架及火龙果标准化的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天柱: "《南果北种技术》", 30 June 201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71721A (zh) * | 2017-08-17 | 2017-11-24 | 安徽鹏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火龙果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 |
CN107473799A (zh) * | 2017-10-17 | 2017-12-15 | 桐梓县佳隆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蒜苗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80506A (zh) * | 2018-01-04 | 2018-05-04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促进火龙果果实膨大的种植方法 |
CN110352830A (zh) * | 2019-07-24 | 2019-10-22 | 浙江东润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树枝废料作营养土的配置方法 |
CN110352830B (zh) * | 2019-07-24 | 2021-08-27 | 浙江东润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树枝废料作营养土的配置方法 |
CN110540440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间作用的酵素生物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959475A (zh) * | 2019-10-09 | 2020-04-07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一种火龙果园间作辣椒与无藤南瓜的方法 |
CN111247896A (zh) * | 2020-03-17 | 2020-06-09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草本中药材连作障碍快速生态修复方法及其有机修复剂 |
CN114557242A (zh) * | 2022-03-21 | 2022-05-31 | 莫梅 | 一种火龙果周年产期调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81679B (zh) | 一种油茶、香榧幼林套种方法 | |
CN106358687A (zh) | 火龙果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2763551B (zh) | 一种藤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 |
CN101194584B (zh) | 柠檬栽培方法 | |
CN107343445A (zh) | 铁皮石斛松树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 | |
CN107567935A (zh) | 一种猕猴桃的种植工艺 | |
CN105850686B (zh) | 淮山气雾栽培悬空结薯的方法 | |
CN107691091A (zh) | 一种葡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控制栽培方法 | |
CN106212188B (zh) |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 |
CN105075625A (zh) |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 |
CN102197751A (zh) | 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 | |
CN106105951A (zh) | 一种水平直线养拳栽培大棚果桑的方法 | |
CN105359921A (zh) | 番茄树和蚯蚓配合种植养殖方法 | |
CN105027945A (zh) |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 |
CN109076910A (zh) | 一种覆盖地膜的魔芋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804070B (zh) | 一种金线莲栽培辅助材料和返天然栽培方法 | |
CN104145775A (zh) | 一种杂交番荔枝y字形架式栽培方法 | |
CN107409670A (zh) | 一种烟草漂浮育苗拔株膜下移栽方法 | |
CN107006249A (zh) | 一种高效星油藤栽培方法 | |
CN107135756A (zh) | 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 | |
CN106857168A (zh) |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 |
CN104206221A (zh) | 一种桂花梨改良y字形架式栽培方法 | |
CN106665077A (zh) | 一种有机茶园下有机种植滇重楼的方法 | |
CN106358773A (zh) | 核桃树“主干型”树形的培育方法 | |
CN103430743B (zh) |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