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
背景技术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体育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调节心理、娱悦身心、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许多人利用早晚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愿望,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腿部锻炼的还比较少。
现有的腿部按摩装置,其结构一般都较为简单,只能通过按摩头实现简单按摩,按摩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该小腿揉搓按摩器具有多种按摩动作,按摩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腿搓揉按摩器,包括底座、主体背壳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具有容纳小腿和脚部的容置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小腿按摩机构,该小腿按摩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背壳上的马达组件、通过马达组件带动而转动的按摩轮轴以及固定在按摩轮轴上的按摩轮;所述小腿按摩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主体背壳上的腿部支撑架,该腿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按摩气袋。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腿部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构成,小腿可放置于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按摩气袋由左侧按摩气袋和右侧按摩气袋构成,且分别固定在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上,主体外壳内部还设有用于对左侧按摩气袋和右侧按摩气袋充气的气泵。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按摩轮轴上还设置有偏心凸轮装置,该偏心凸轮装置上连有滑动连接杆,所述滑动连接杆固定安装有随滑动连接杆来回运动的按摩头;所述的腿部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的滑动连接杆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按摩轮轴的中部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马达组件具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两边的按摩轮轴上均设置有按摩轮;所述按摩轮由按摩轮内盖和按摩轮外盖组成,且按摩轮内盖和按摩轮外盖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偏心的凸块,所述偏心凸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按摩轮内盖的凸块上的凸轮内盖、固定在按摩轮外盖的凸块上的凸轮外盖。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滑动连接杆包括两个右侧滑动连接杆和两个左侧滑动连接杆,
其中一个右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右侧的按摩轮外盖上的偏心凸块上,另一个右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右侧的按摩轮内盖上的偏心凸块上;
其中一个左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左侧的按摩轮外盖上的偏心凸块上,另一个左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左侧的按摩轮内盖上的偏心凸块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足底按摩机构,该足底按摩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的壳体、固定在壳体上的马达组件、通过马达组件驱动而转动的足部按摩轮组件。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足底按摩轮组件包括转动主轴、固定在转动主轴上的传动齿轮、以及固定在转动主轴两端的足底按摩轮,所述马达组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足底按摩轮上设有偏心凸块,该偏心凸块上设置有通过偏心凸块带动的足底滑动按摩组件。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对称的足部气袋和足后跟气袋。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底座由底座面壳与底座底壳构成,底座面壳与底座底壳之间设有电源PCB板,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主体外壳上设置有按键面壳,按键面壳下方设有一按键PCB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小腿放在左侧按摩气袋和右侧按摩气袋之间,此时按摩轮的转动和按摩头的来回运动,可对小腿内部起到按摩作用,同时滑动连接杆带动腿部支撑架来回运动,由于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分别固定在一滑动连接杆上,因此左侧按摩气袋与右侧按摩气袋并不一致,当左侧按摩气袋向上运动时,右侧按摩气袋即向下运动,通过此种运动方式,实现对小腿侧边的揉搓按摩,结合按摩轮和按摩头的按摩作用,另外,还能够实现对足底进行按摩,同时足部气袋和足后跟气袋起到按摩时的缓冲作用,提升了对足底按摩时的舒适度,结合上述的对小腿的按摩作用,本发明的此种搓揉按摩器,具有多种按摩动作,相对于现有的腿部按摩器,其按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3、图4、图5为本发明的小腿按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小腿按摩机构的按摩轮轴与按摩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足底按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足底按摩机构的足底按摩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小腿搓揉按摩器,用于对小腿、足底实现按摩。具体的,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此种小腿搓揉按摩器包括底座10、主体背壳20以及固定在底座10上的主体外壳30,主体外壳30包括主体主体左壳301、主体右壳302以及主体面壳303,主体左壳301上设置有左壳扶手304、左壳扶手扣位305,主体右壳302上设置有右壳扶手306、右壳扶手扣位307;主体面壳303上设置有按键面壳3030,按键面壳3030下方设有一按键PCB板3031,主体面壳303上还设有钢丝固定左圈3032和钢丝固定右圈3033。底座10由底座面壳101与底座底壳102构成,底座面壳101与底座底壳102之间设有电源PCB板,底座10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
进一步的,结合图1、图2,主体外壳30内具有容纳小腿和脚部的容置腔308,容置腔308内设置有小腿按摩机构40,结合图4至图7所示,我们对小腿按摩机构4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小腿按摩机构40包括固定在主体背壳20上的马达组件401、通过马达组件401带动而转动的按摩轮轴402以及固定在按摩轮轴402上的按摩轮403,马达组件401包括一马达盖4010;所述小腿按摩机构40还包括来回运动的腿部支撑架404,该腿部支撑架404上设置有按摩气袋405。在本实施例中,腿部支撑架404由左侧支撑架4041和右侧支撑架4042构成,结合图3,小腿可放置于左侧支撑架4041和右侧支撑架4042之间;按摩气袋由左侧按摩气袋4051和右侧按摩气袋4052构成,且分别固定在左侧支撑架4041和右侧支撑架4042上,主体外壳30内部还设有用于对左侧按摩气袋4051和右侧按摩气袋充气4052的气泵50。
结合图5、图6所示,按摩轮轴402的中部固定有传动齿轮406,所述马达组件401具有与传动齿轮406啮合的小齿轮,所述传动齿轮406两边的按摩轮轴402上均设置有按摩轮403;结合图6,按摩轮403由按摩轮内盖4031和按摩轮外盖4032组成,且按摩轮内盖4031和按摩轮外盖4032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偏心的凸块4033。按摩轮轴402上还设置有偏心凸轮装置407,该偏心凸轮装置407上连有滑动连接杆408,所述滑动连接杆408固定安装有随滑动连接杆408来回运动的按摩头409,所述的腿部支撑架404固定在所述的滑动连接杆408上;偏心凸轮装置407包括固定在按摩轮内盖4031的凸块上的凸轮内盖4071、固定在按摩轮外盖4032的凸块上的凸轮外盖4072。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滑动连接杆408包括两个右侧滑动连接杆和两个左侧滑动连接杆,其中一个右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右侧的按摩轮外盖上的偏心凸块上,另一个右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右侧的按摩轮内盖上的偏心凸块上;其中一个左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轴左侧的按摩轮外盖上的偏心凸块上,另一个左侧滑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按摩轮左侧的按摩轮内盖上的偏心凸块上。
通过上述的结构,结合图3,将小腿80放在左侧按摩气袋4051和右侧按摩气袋4052之间,此时按摩轮403的转动和按摩头409的来回运动,可对小腿内部起到按摩作用,同时滑动连接杆408带动腿部支撑架404来回运动,由于左侧支撑架4041和右侧支撑架4042分别固定在一滑动连接杆408上,因此左侧按摩气袋4051与右侧按摩气袋4052并不一致,当左侧按摩气袋4051向上运动时,右侧按摩气袋4052即向下运动,通过此种运动方式,实现对小腿侧边的揉搓按摩,结合按摩轮403和按摩头409的按摩作用,因此本发明能实现对小腿的多种按摩作用,其按摩效果良好。
另外,结合图1、图7所示,容置腔308内还设置有足底按摩机构60,该足底按摩机构60包括固定在底座10的壳体601、固定在壳体601上的马达组件602、通过马达组件602驱动而转动的足部按摩轮组件603,参照图8所示,足底按摩轮组件603包括转动主轴6031、固定在转动主轴6031上的传动齿轮6032、以及固定在转动主轴6032两端的足底按摩轮6033,所述马达组件602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6032啮合的小齿轮,足底按摩轮6033上设有偏心凸块6034,该偏心凸块6034上设置有通过偏心凸块6034带动的足底滑动按摩组件604。进一步的,容置腔308内还设有对称的足部气袋605和足后跟气袋606,足部气袋605下方设有一足底布套压条607,两足部气袋605之间设有一电磁阀608,通过该电磁阀608控制气泵50的动作。通过此结构,本发明能够对足底进行按摩,同时足部气袋605和足后跟气袋606起到按摩时的缓冲作用,提升了对足底按摩时的舒适度,结合上述的对小腿的按摩作用,本发明的此种搓揉按摩器,具有多种按摩动作,相对于现有的腿部按摩器,其按摩效果更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