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304271B -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4271B
CN106304271B CN201510316287.3A CN201510316287A CN106304271B CN 106304271 B CN106304271 B CN 106304271B CN 201510316287 A CN201510316287 A CN 201510316287A CN 106304271 B CN106304271 B CN 106304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lane
terminal device
radio access
business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62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4271A (zh
Inventor
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3162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1750 priority patent/WO201619777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包括:在提供业务时,根据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通过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通过该数据承载向终端设备提供业务。在接受业务时,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采用本发明,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同时由不同的接入技术网络来传输,做到用户业务跟提供业务的网络技术的最优匹配。

Description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图1为双连接RRC协议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谓双连接架构,指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同时与两个基站有无线链路(即Uu接口),其中仅有一个基站中有此UE专用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实体,称为MeNB(Master eNB,主基站);另一个基站没有此UE专用的RRC实体,称为SeNB(Secondary eNB,辅基站)。在MeNB基站下,可以有一组小区为UE提供资源用于网络服务,这组服务小区称为MCG(Master CellGroup,主小区组);同时,在SeNB基站下,也有一组小区为UE提供无线资源用于网络服务,这组服务小区称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
由于仅在主控基站MeNB中有UE专用的RRC实体,因此RRC连接只在UE与MCG之间存在,而在UE与SCG之间没有RRC连接。传输RRC信令消息的信令承载SRB(Signalling Radio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只能在UE跟MeNB之间建立。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在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论是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双连接架构,还是LTE/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聚合架构,一个用户终端只能同一个接入节点建立无线控制面连接RRC,即使在双连接架构下,UE也仅能跟MeNB建立RRC连接,网络不支持UE同时与多个RAT(Radio AccessTechnique,无线接入技术)设备接入节点建立RRC连接。为了使不同RAT接入节点之间要能进行协调和数据传输,这要求不同RAT设备间需建立接口,并使用标准协议进行通讯。这就要求所有RAT接入节点都要进行升级,而这将会增加运营商的网络成本。
另外,现有一些双模终端设备可以跟网络建立两条控制连接,但这些双模终端设备从逻辑功能上相当于两个独立的UE实体,其中每个UE仅能跟网络建立一条控制面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用以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无线接入网络存在的环境下,且在有多种业务时,为每个业务确定一个合适的无线接入网络来提供业务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法包括:
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的承载参数;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较佳地,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较佳地,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是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确定的: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较佳地,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较佳地,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进一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
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是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发送的。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设备,包括:
业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承载参数;
网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用于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较佳地,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各业务对应的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对应的业务。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控制面连接指示模块,用于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网络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较佳地,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进一步包括:激活标识模块,用于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较佳地,激活标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设备,包括: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较佳地,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较佳地,控制面连接指示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终端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接收。
较佳地,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进一步用于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测量报告模块,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网络侧的技术方案中,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选择与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选择后,通过控制面连接为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指示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可见,由于本方案是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选择与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所以用户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同时由不同的接入技术网络来传输,做到用户业务跟提供业务的网络技术的最优匹配。
另外,由于每个控制面连接都是连接到不同的接入技术网络,各接入网络的控制面连接之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各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之间也不需要交互协商,也就意味着各接入网络接入节点之间无需建立接口,也不需要引入新的接口协议规范,因此无需升级现有的接入网络设备,或仅需很小的信令增强即可,无需引入复杂的功能特性。也容易理解,当每一个接入网络建立过控制面连接后,仅需保留该控制面连接的上下文等信息,便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激活或者去激活相应无线接入网络的控制面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双连接RRC协议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连接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控制连接建立过程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在线视频业务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业务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活与去激活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TE中双业务时的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承载聚合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未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引入,会出现多种无线接入技术长期共存的现象,如5G、4G LTE、WiFi等,如何协同使用各种无线技术,提升网络整体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是多RAT协同技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可以同时通过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业务,并能够基于用户所接受的业务类型和特点,智能地选择合适的接入技术。另外,要求用户在多个接入网络间的无缝切换,确保在用户移动过程中吞吐量不降低,业务不中断。但是用户以及业务网络无需感知这个过程。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案,以及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案,方案中,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运营商同时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业务,并实现多种无线接入技术间的无缝切换。下面进行说明。
在说明过程中,将分别从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侧的实施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实际上,当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分开实施时,其也各自解决终端设备侧、接入节点侧的问题,只是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2为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的承载参数;
步骤202、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步骤203、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步骤204、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中,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确定的: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下面还将通过各实例对如何确定与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步骤302、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该测量报告是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与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下面还将通过各实例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可同时跟多个RAT建立多个RRC连接,其中每个RAT建立一条控制面连接,不同RAT间的控制面连接彼此独立,网络通过每个RAT的控制面连接控制和管理该RAT的数据承载,以及RAT特定的配置参数。实施中,RAT包括但不限于LTE系统,5G系统等。为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案的实施,下面对可能的实施环境举一例进行说明。
图4为多连接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新一代无线通讯系统(5G)的一种架构中,有一个集中控制实体,称为LCC(Local Control Center,本地控制中心),和一个集中数据实体,称为LDC(Local Data Center,本地数据中心),LCC和LDC都连接-到核心网,LDC还连接到Internet。
LCC,用于管理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LDC,用于根据LCC的指示为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在该数据承载上传输业务数据。在本例中,管理控制面连接的网络侧设备与管理数据承载的网络侧设备分别由LCC与LDC负责,但是,实施中,控制面连接管理与数据承载管理只是功能上的划分,因此LCC与LDC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在一个物理实体设备上。
下面结合实例对具体的实施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中,在终端设备侧,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在网络侧设备上,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是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侧,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
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是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将以LCC、LDC为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为UE为例,说明在两个RAT之间为UE的业务选择一个与其相适应的RAT,并进行业务的实施方式。例中,UE将分别与RAT1、RAT2建立控制面连接,其中RAT2的控制面连接是根据RAT1的控制面连接的指示来建立的,数据承载是通过RAT2建立的,并通过RAT2提供业务。
图5为多控制连接建立过程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基于用户的业务要求,UE跟RAT1建立RRC连接,具体实施中,RAT1可以是4G LTE,也可以是5G系统;
步骤502、RAT 1的接入节点跟LCC,以及LCC跟CN(Core Network,核心网)之间建立该UE特定的控制面连接(或称为信令连接);
步骤503、RAT1的接入节点为UE设置测量配置;
步骤504、UE跟核心网之间进行鉴权和认证;
步骤505、LCC为UE创建上下文,包含RAT1控制面连接信息;
步骤506、UE上报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包括RAT1小区的测量结果,以及对其它RAT邻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507、UE发起新业务,向网络发送业务承载资源修改请求,要求网络为该业务分配适合的承载资源;
步骤508、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本例中,LCC根据所请求业务承载的QoS参数,UE上报的测量结果(包括RAT1小区的无线信号测量结果,及RAT2小区的无线信号测量结果),以及LCC控制的各RAT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选择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为该业务提供数据传输,例中选择的是RAT2;
步骤509、LCC指示UE接入到RAT2,这条消息是通过RAT1的接入节点发送到UE的,消息中可以包含LCC希望UE接入的RAT2小区的系统信息,如物理信道配置,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等;
步骤510、根据网络侧LCC的指示,UE跟RAT2的接入节点建立RRC连接;
步骤511、RAT 2的接入节点跟LCC以及LCC跟CN之间建立该UE的控制面连接(或称为信令连接);
步骤512、RAT2的接入节点为UE设置测量配置;
步骤513、LCC更新UE的上下文,保存RAT1控制面连接和RAT2控制面连接信息;
步骤514、LCC分别与RAT2接入节点和LDC进行信令交互,为UE建立该业务的专用数据承载;
步骤515、RAT2接入节点跟UE之间建立无线数据承载;
步骤516、承载建立完成后,UE经RAT2的接入节点跟LDC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实施例2
本例中,将说明实施例1的情况下,UE发起实时在线视频业务的实施,例中RAT1为LTE网络,RAT2为5G网络,RAT1的接入节点为LTE macro eNB,RAT2的接入节点为5G node。例中,UE首先经LTE macro eNB跟网络建立一条控制面连接,之后经5G node跟网络建立另一条控制面连接。
图6为实时在线视频业务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可以如下:
1)UE在LTE网络和5G网络的共同覆盖下,UE跟LTE macro eNB建立RRC连接;
2)macro eNB跟LCC建立此UE的控制面连接;
3)UE跟核心网进行鉴权和认证;
4)LCC为UE创建上下文;
5)UE上报测量报告,其中包括当前和相邻LTE小区的无线信号质量测量结果,以及周围5G小区的无线信号质量测量结果;
6)UE发起实时在线视频的业务,向网络发送业务承载资源修改请求;
7)LCC本地控制中心根据用户业务承载QoS及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障比特速率)等参数,发现该业务的保障比特速率超过网络预先设定的对应于5G系统的阈值,因此决定5G网络最适合传输此类业务,检查UE上报的测量结果,有一个5G小区信号质量满足阈值,选择5G小区为该业务提供数据传输;
8)LCC通过UE当前LTE系统的控制面连接指示UE接入到指定的5G小区,这条信令消息包含LCC指定的5G小区的系统信息,如物理信道配置,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等;
9)收到网络的指示,UE基于信令消息中的5G小区配置信息,接入到指定的5G接入节点,并建立5G网络的RRC连接;
10)5G接入节点跟LCC以及LCC跟CN之间建立该UE特定的控制面连接;
11)LCC更新UE的上下文,记录UE通过LTE接入的控制面连接和通过5G系统接入的控制面连接,LTE服务小区及5G服务小区的标识、频点、安全上下文信息以及测量配置信息等;
12)LCC分别向5G接入节点和LDC触发信令消息,为UE建立5G专用数据承载;
13)5G接入节点通过5G RRC连接指示UE建立无线数据承载;
14)UE通过5G接入节点和LDC建立的数据承载传输实时视频业务数据。
实施例3
前述实施例1、2中,是在RAT1不存在控制面连接情况下的实施,但若RAT1存在控制面连接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AT1的控制面连接指示建立RAT2的控制面连接,例如,UE首先经5G node跟网络建立一条控制面连接,然后经LTE macro eNB跟网络建立另一条控制面连接。
本实施例跟实施例1流程相似,区别在于UE先经5G node跟网络建立第一条控制面连接,在用户发起业务后,LCC决定由LTE网络传输业务,然后UE依据网络的指示通过LTEmacro小区跟LCC以及CN建立第二条控制面连接,网络为UE建立经过LTE macro eNB到LDC的专用数据承载,在此承载上传输业务数据。
实施例4
本例将说明UE发起两个业务,分别通过两个RAT的数据路径传输的实施。
实施中,在网络侧设备上,若存在第一控制面连接与第二控制面连接时,可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其中,第一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第二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
在终端设备上,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则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接收指示。
并且,实施中,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可以是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确定的: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本例中,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亦即用户喜好。
图7为双业务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2,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可以如下:
1)在实施例2的数据路径1传输实时在线视频业务的基础上,UE又发起了VOIP(Voice over IP,基于IP的语音传输)业务;
2)LCC根据该业务的QoS参数,QCI(QoS Class Indicator,QoS等级指示)值为1,检查用户喜好(可以是签约信息的一部分),对于QCI为1的业务,用户希望由LTE系统传输,因此LCC决定由LTE网络提供业务传输;
3)LCC与LTE macro eNB以及LDC进行信令交互,为此UE建立一条新的数据承载或者修改已有的数据承载,并设置传输路径2;
4)当LTE系统中的承载新建或修改完成后,UE通过该承载对应的数据路径2传输VOIP业务。
LCC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例5
本例将说明随着UE移动,5G控制面连接切换到另一个5G接入节点的实施。
图8为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如下:
1)随着UE移动,移出5G接入节点1范围,进入5G接入节点2覆盖区域;
2)基于UE的测量报告,网络将5G控制面连接及数据路径切换到接入节点2,于此同时,LTE控制面连接保持不变。
也即,在保持了RAT2的控制面连接,也保持了RAT1的控制面连接时,可以在RAT1、RAT2中确定与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并且,继续保持两个控制面连接。
实施例6
本例将说明随着UE移动,5G控制面连接被去激活,以及被重新激活的实施,也即,实施中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具体的,可以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图9为激活与去激活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2、5,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可以如下:
基于实施例1、2,随着UE移出5G覆盖范围,UE上报的测量结果显示5G系统的信号变差,而LTE信号保持较好的质量,则LCC将5G控制面连接及数据承载去激活,实施中的去激活是指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相应的上下文信息仍然保留,但标志为不可使用。
随后,LCC指示LTE macro eNB为UE建立业务的数据承载,然后通知LDC将数据传输路径切转到LTE macro eNB。之后,当UE又移动到5G覆盖范围内,UE上报的测量结果显示5G系统的信号变好,LCC重新激活原来的5G控制面连接及数据承载,例中的激活是指原有的控制面连接/数据承载上下文信息不变,重新被标志为可使用,然后通知LDC将数据传输路径切转到5G接入节点。
实施例7
本例将说明在5G控制连接保持的同时,LTE macro eNB和LTE pico eNB为UE提供双连接的实施。
图10为LTE中双业务时的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2,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如下:
1)在实施例2的数据路径1传输实时在线视频业务的基础上,UE又发起了FTP业务;
2)LCC基于业务特点,判断由LTE网络提供业务传输,检查UE上报的测量报告,发现有LTE pico小区信号满足阈值;
3)LCC与LDC信令交互,为此UE建立一条新的数据承载和路径;
4)LCC指示macro eNB由pico eNB独自或者macro eNB和pico eNB共同为该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5)macro eNB收到指示,使用现有LTE双连接技术,跟pico eNB协调,为UE建立非分离或分离无线数据承载;
6)UE通过建成的数据承载传输FTP业务数据。
实施例8
本例将说明在5G控制面连接保持的同时,LTE macro eNB和WiFi AP为UE提供数据承载聚合的实施。
图11为数据承载聚合时多控制连接实施网络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实施例1、2、7,在该网络环境下,实施流程如下:
实施例8跟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在UE发起FTP业务后,LTE宏基站跟WiFi AP为UE提供数据承载聚合,操作流程相同。
数据传输路径2从LDC到macro eNB,从macro eNB开始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通过LTE空口直接到UE,另一个分支是由macro eNB通过接入节点间接口到WiFi AP,再通过WiFi空口到UE。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设备、以及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设备,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法、以及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2为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备中可以包括:
业务确定模块1202,用于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承载参数;
网络确定模块1203,用于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1204,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1205,用于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中,网络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用于通过各业务对应的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对应的业务。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控制面连接指示模块1206,用于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接收模块1207,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网络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1208,用于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实施中,数据承载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若存在第一控制面连接与第二控制面连接时,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其中,第一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第二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网络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进一步包括:激活标识模块1209,用于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实施中,激活标识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网络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实施中,以图4的架构为例,可以将上述功能模块布局为:
接收模块1201、业务确定模块1202、网络确定模块1203、控制面连接指示模块1206、控制面连接请求接收模块1207、网络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1208、激活标识模块1209其中之一或者其组合位于LCC;
数据承载模块1204和/或业务提供模块1205位于LDC。
显然,根据网络结构的不同,还可以按照需要将上述模块布局于不同的网络侧设备实体上,而不仅限于图4的LCC、LDC的布局方案,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知晓的。
图13为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备中可以包括: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130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1303,用于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还可以进一步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控制面连接指示接收模块1304,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1305,用于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终端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1306,用于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接收。
实施中,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存在第一控制面连接与第二控制面连接,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接收,其中,第一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第二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测量报告模块1301,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图14为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网络侧设备中包括:
处理器1400,用于读取存储器14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承载参数;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收发机1410,用于在处理器14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所述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中,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实施中,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是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实施中,若存在第一控制面连接与第二控制面连接时,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其中,第一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第二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实施中,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确定的: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其中,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4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20可以存储处理器1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5为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1500,用于读取存储器1520中的程序,执行收发机需要的数据处理过程。
收发机1510,用于在处理器15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实施中,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进一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
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是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发送的。
实施中,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存在第一控制面连接与第二控制面连接时,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是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其中,第一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第二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其中,在图1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5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20可以存储处理器1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多RAT共同覆盖并且各RAT核心网逻辑实体融合的场景下,UE可同时跟多个RAT建立多个控制面连接,其中每个RAT有一条控制面连接,不同RAT间的控制面连接彼此独立,网络通过每个RAT的控制面连接管理和控制该RAT的数据承载的建立、维护和去激活,以及RAT特定的配置参数。网络可以根据每个RAT无线信号质量,动态地激活和去激活控制每个控制面连接。具体提供的方案包括:
UE可同时通过多个RAT跟移动通信网络建立多条控制面连接,每个RAT有一条控制面连接,不同RAT间的控制面连接彼此独立,网络可以动态地激活和去激活每个控制面连接;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每个RAT的控制面连接管理和控制该RAT用户面的数据承载的建立、修改、维护、激活和去激活;
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和/或用户喜好,和/或UE上报的测量结果,和/或UE所在区域的各RAT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等,选择适合于用户所请求业务的无线接入技术,并指示UE发起建立该RAT的控制面连接;
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UE上报的测量结果,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活每个RAT控制面连接;去激活是指所述控制面连接的上下文信息保留,但标志为不可使用,激活是指所述控制面连接的上下文信息不变,被标志为可以使用;进一步的,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每个RAT系统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活每个RAT控制面连接;
所述测量结果可以包括LTE小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或质量,以及小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或质量等;
网络侧设备指示UE建立第二RAT控制面连接的指示消息可以通过第一RAT控制面连接的空口发送,指示消息中可以包含网络指定的第二RAT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物理层配置、随机接入配置等;
不同RAT控制面连接彼此互不影响,在任何一个RAT上,网络都可以支持双连接功能,以及LTE或5G系统跟WLAN的聚合功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网络可以智能地选择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以适用用户的业务要求,用户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同时由不同的接入技术网络来传输,做到用户业务跟提供业务的网络技术的最优匹配。
可以做到不同RAT的控制平面之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涉,4G、5G和WLAN的网络接入节点之间不需要交互协商,也就意味着各RAT接入节点之间无需建立接口,也不需要引入新的接口协议规范,因此无需升级现有的4G和WLAN网络设备,或仅需很小的信令增强即可,无需引入复杂的功能特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的承载参数;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是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确定的: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6.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进一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
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是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10.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承载参数;
网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用于通过该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控制面连接指示模块,用于若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控制面连接时,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建立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控制面连接请求,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指示建立RRC连接后,由第二接入节点发起的;
网络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业务,根据每一个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每一个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控制面连接,为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建立数据承载;
业务提供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各业务对应的数据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对应的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各业务的承载参数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各业务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进一步包括:激活标识模块,用于若存在通过该不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将该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激活标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各无线接入网络的负荷,和/或运营商的策略,将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和/或数据承载标识为不可用或可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13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接收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网络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在各无线接入网络中确定与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相适应的无线接入网络:
测量报告、业务的数据承载的QoS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用户预设的接入策略、各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状况。
15.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接受业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根据指示通过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控制面连接指示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若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控制面连接是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的控制面连接,建立数据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且未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时,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第二控制面连接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连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
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指示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终端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控制面连接;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建立数据承载的指示时,通过第二控制面连接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数据承载指示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的针对每一个业务建立相应的数据承载的指示;
数据承载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无线接入网络,根据指示通过该无线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承载,并通过该数据承载接受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业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控制面连接请求模块进一步用于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发起RRC连接请求;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节点反馈的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一接入节点建立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面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16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测量报告模块,用于通过控制面连接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对其能接入的各无线接入网络进行测量的测量报告。
CN201510316287.3A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6304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6287.3A CN106304271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6/081750 WO2016197779A1 (zh) 2015-06-10 2016-05-11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6287.3A CN106304271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4271A CN106304271A (zh) 2017-01-04
CN106304271B true CN106304271B (zh) 2019-09-17

Family

ID=5750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6287.3A Active CN106304271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4271B (zh)
WO (1) WO2016197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7010B (zh) * 2016-12-20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管理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8282316B (zh) 2017-01-06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42860A (zh) * 2017-01-06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US10609753B2 (en) * 2017-01-26 2020-03-31 Ht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switch between two different base stations
US10785694B2 (en) * 2017-05-09 2020-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network functions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upporting the handing 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UE, from a first type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to a second type of RAT
US11343694B2 (en) * 2017-05-19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ons to provide a network icon in non-standalone mode
US11317449B2 (en) * 2017-09-05 2022-04-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475384B (zh) * 2018-05-11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740470B (zh) 2018-07-20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58974B (zh) * 2018-08-23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42B (zh) * 2011-10-13 2016-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选择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03546898B (zh) * 2012-07-11 2017-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分信令来源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9955403B2 (en) * 2012-12-20 2018-04-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CN104349342B (zh) * 2013-08-01 2019-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7779A1 (zh) 2016-12-15
CN106304271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4271B (zh)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3634852B (zh) D2d通信的资源协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100816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6283099B2 (ja) スモールセル切り替え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0582381B2 (en) Implement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ing in a mobile network
CN104053163B (zh) 一种基于计算处理的异构无线网络的组网方法
CN104023355B (zh) 基于集中控制和内容分发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CN106332233B (zh) 一种终端、基站、小区接入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4684104B (zh)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系统和设备
CN104038971B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78793A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CN108811011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4106284B (zh) Ran共享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访问
CN108024253A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终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CN109792600A (zh) 本地运营商的服务提供
CN106559916A (zh)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1296481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38967A (zh)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113881B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07371205A (zh) 基站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KR20130020919A (ko) 무선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7666672A (zh) 鲁棒性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11352A (zh) 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284150A (zh)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CN104823485B (zh) 一种双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