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292854B -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2854B
CN106292854B CN201510292087.9A CN201510292087A CN106292854B CN 106292854 B CN106292854 B CN 106292854B CN 201510292087 A CN201510292087 A CN 201510292087A CN 106292854 B CN106292854 B CN 106292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noumenon
coil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2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2854A (zh
Inventor
高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20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2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2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2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电感式传感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子设备的模式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除了传统笔记本的开、关两种形态之外,为了迎合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目前的笔记本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使用形态。例如,与传统的屏幕仅能在0-180°翻转不同,目前的笔记本的屏幕可以在0-180°翻转,并进而可以呈现更多的使用形态。例如,屏幕可以向后翻转360°,与D面合在一起,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或者,例如,屏幕可以向后翻转300°,以键盘倒扣在支撑面上的站立方式向用户呈现内容。通常这种使用形态适用于讲解方案的场景。又或者,例如,屏幕可以向后翻转300°,以帐篷式扣在支撑面上的方式向用户呈现内容。通常这种使用形态适用于观看视频、照片等的场景。
根据不同使用形态的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做出不同的系统设置和应用设置。进而,需要能够自动地检测设备处于何种使用形态。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在笔记本的底座(Base)和面板(Panel)分别设置两个重力传感器(Gsensor),通过检测底座与面板的夹角来判断设备处于何种使用形态。同时利用两颗霍尔传感器(Hall Sensor)来增强检测的正确性。
然而,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使用的传感器数量比较多,从而成本较高。而且,当将笔记本像书本一样打开放置在支撑面上时,由于Gsensor的测量原理导致Gsensor会失效从而无法正确体现哪种模式。同时,由于霍尔传感器需要配合磁铁使用,因此会出现磁铁影响系统设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期望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进行智能感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电感式传感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第一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以及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角度。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第二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检测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重力传感单元,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重力传感单元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和所述第二导电性材料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系统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系统状态,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出的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系统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以及电感式传感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进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以及基于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第一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并且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第二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并且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在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关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系统状态,在确定出的所述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首先能够显著地降低成本,即:至少可以节省一个Gsensor、两个Hall Sensor和两个磁铁;并且,设计简单,不会对系统造成其他影响;此外,电感式传感单元的功耗低,可以有效地节省系统功耗;最后,没有失效情况,检测效果准确,用户体验高。
附图说明
图1A-图1E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的五种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总的发明构思的电子设备的概要。总的来说,电子设备在结构上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二本体通过机械结构(如,转轴、折页)与第一本体可旋转地连接。为了便于理解,电子设备的一种示例为笔记本电脑,其中第一本体为笔记本电脑的底座部分,而第二本体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面板部分。当然,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任何具有笔记本电脑类似结构的其他电子设备都可以适当地应用于本发明,只要该电子设备也需要区分不同的使用模式,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
此外,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感式传感单元。如下文中所述,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分布地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内,即其中的某些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中,而其他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中,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电感式传感单元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电感式传感单元是用于近距离定位金属物体的通用方式。电感式传感单元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2)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3)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0.05%~0.1%。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
并且,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一般而言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用于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总的构思的控制方法的概要为:首先,通过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另外,为了便于下面的描述,这里首先参照图1A到图1E列举几种可能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图1A示出了电子设备的关闭式。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角度为0°。在此使用模式下,电子设备通常处于关闭或待机状态。图1B示出了笔记本式(Notebook)。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角度为0°~180°。该使用模式适用于用户的日常工作、打字等。图1C示出了帐篷式(Watch)。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角度为180°~360°。该使用模式适用于用户观看视频、照片等。图1D示出了平板电脑式(Tablet)。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角度为360°。该使用模式适用于用户进行触控应用。图1E示出了立式(Stand)。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角度为180°~360°。该使用模式适用于用户讲解方案。当然,对于电子设备来说,还可能存在更多种不同的使用模式。图1A-1E中的使用模式仅为示例,并且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总之,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是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的不同模式的方案,可以准确地判断不同的使用模式。与使用两个Gsensor和两个Hall Sensor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方案设计简单且节省成本。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侧视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2,其中第二本体202例如通过机械结构(如,转轴、折页)与第一本体201可旋转地连接。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电感式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线圈203、第一导电性材料204和检测单元205。
如图2所示,第一线圈203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201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201的第一表面(图2中图示为C面)放置。
第一导电性材料204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202中,靠近所述第二本体202的第一表面(图2中图示为B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203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202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201转动到不同角度时,由于第一线圈203与第一导电性材料204之间的电磁感应,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线圈203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具体来讲,这里的电气特性包括电感特性、电流特性和电压特性。也就是说,在第二本体相对于第一本体从合盖状态0°旋转到180°的过程中,第一线圈103的电感、流经其电流以及其两端的电压均发生变化。
检测单元205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201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线圈203的电气特性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二本体202与所述第一本体201的相对角度,进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感式传感单元能够准确地检测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从0°到180°的变化,例如在上文中所述的关闭式与笔记本式之间进行区分。
并且,电子设备200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206,用于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这里所述的设置控制只要是指针对电子设备的键盘、触摸板等外设的设置控制。例如,设置控制包括:键盘的关闭/开启、触摸板的关闭/开启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301,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然后,在步骤S302,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接下来,在步骤S303,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最后,在步骤S304,基于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第二实施例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侧视图。如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电子设备200同样包括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2,其中第二本体202例如通过机械结构(如,转轴、折页)与第一本体201可旋转地连接。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电感式传感单元除了包括:第一线圈2031、第一导电性材料2041和检测单元205之外,还进一步包括:第二线圈2032、第二导电性材料2042
第二线圈2032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201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201的第二表面(图3中图示为D面)放置。这里,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201的第二表面是与第一本体201的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
第二导电性材料2042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202中,且靠近所述第二本体202的第二表面(图3中图示为A面)放置,这里,如图3所示,第二本体202的第二表面是与第二本体202的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二线圈203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202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201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二线圈2032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检测单元205进一步检测所述第二线圈2032的电气特性变化,即,所述检测单元205基于第一线圈2031的电气特性变化和第二线圈2032的电气特性变化来确定所述第二本体202与所述第一本体201的相对角度。
例如,当电子设备从笔记本式旋转到平板电脑式的过程中,电感式传感单元可以检测C、D面两侧电感变化,从而判断电子设备处于何种模式。当电子设备从合盖状态0°开始旋转到180°时,电感式传感单元检测到C面的电感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当电子设备从180°旋转到360°时,电感式传感单元检测到D面的电感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可以判断电子设备处于何种模式。
例如,导电性材料可以是铜片。另外,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2041和所述第二导电性材料2042可以具有相同的特性。当然,可替代地且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2041和所述第二导电性材料2042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不同的导电性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或者,相同的导电性材料也可以由于其具体形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通过使A面、B面的材料特性不同,可以在线圈位置不同的基础上更加精确地获得指示第一本体201与第二本体202角度的电气特性变化结果。
可见,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在D面和A面分别增加一组线圈和导电性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以检测更大角度范围内的使用模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图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501,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然后,在步骤S502,检测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接下来,在步骤S503,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然后,在步骤S504,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最后,在步骤S505,基于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第三实施例
如上文中所述,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电感式传感单元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201与第二本体202之间的角度,进而确定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但是,当电子设备处于帐篷式和立式的使用模式时,第一本体201与第二本体202之间的角度均为180°~360°。因此,仅通过电感式传感单元难以在这两种使用模式之间进行区分。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如图6所示,除了电感式传感单元200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重力传感单元207,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206在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200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重力传感单元207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可见,在第三实施例中,尽管比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多采用了一个重力传感单元(Gsensor),但是能够在更多的使用模式之中进行区分。并且,即使这样,与采用两个重力传感单元和两个霍尔传感器的现有技术相比,仍然具有更低的成本。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图6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701,通过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接下来,在步骤S702,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
然后,在步骤S703,在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关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具体来讲,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如果确定出的相对角度在180°~360°之间,则进一步基于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为帐篷式还是立式。
最后,在步骤S704,基于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第四实施例
在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仅通过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的使用模式或者电感式传感单元和重力传感单元确定的使用模式来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然而,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系统状态来进行这样的设置控制。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如图8所示,
具体来讲,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不同,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系统状态检测单元208,用于检测系统状态。一般而言,所述系统状态检测单元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
所述控制单元206在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200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系统状态检测单元208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系统状态可以包括休眠、关机等。例如,当使用模式为平板电脑式且系统状态为休眠时,关闭键盘但保持触摸板开启,而当使用模式为平板电脑式且系统状态为关机时,可以关闭键盘和触摸板。
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之间切换时,设置控制可以包括对键盘和触摸板的开启和关闭,也可以包括向用户发送提示在当前使用模式下更宜使用哪些应用的提示信息,也可以包括显示变换,如当从笔记本式切换到平板电脑式时,自动将显示全屏,等等。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图8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901,通过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接下来,在步骤S902,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然后,在步骤S903,检测系统状态。
最后,在步骤S904,在确定出的所述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其他修改示例
在上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一线圈位于第一本体而第一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二本体的情况。然而,二者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本体而第一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一本体。同样地,在第二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一线圈位于第一本体而第一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二本体且第二线圈位于第一本体而第二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二本体的情况。然而,二者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本体而第一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一本体且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本体而第二导电性材料位于第一本体。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示出了重力传感单元位于第二本体中以通过检测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来在立式和帐篷式之间进行区分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重力传感单元放置于第一本体中以通过检测第一本体的放置方向来在立式和帐篷式之间进行区分。
迄今为止,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首先能够显著地降低成本,即:至少可以节省一个Gsensor、两个Hall Sensor和两个磁铁;并且,设计简单,不会对系统造成其他影响;此外,电感式传感单元的功耗低,可以有效地节省系统功耗;最后,没有失效情况,检测效果准确,用户体验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软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电感式传感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角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其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
第一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以及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感式传感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
第二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检测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
重力传感单元,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重力传感单元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性材料和所述第二导电性材料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
系统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系统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出的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所述系统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6.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以及电感式传感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进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以及
基于确定的所述使用模式,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其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第一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
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电气特性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感式传感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线圈,容纳于所述第一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第二导电性材料,容纳于所述第二本体中,且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放置,且放置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
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气特性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
在确定的相对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关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放置方向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系统状态,
在确定出的所述使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检测出的系统状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设置控制。
CN201510292087.9A 2015-06-01 2015-06-01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292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087.9A CN106292854B (zh) 2015-06-01 2015-06-01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087.9A CN106292854B (zh) 2015-06-01 2015-06-01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854A CN106292854A (zh) 2017-01-04
CN106292854B true CN106292854B (zh) 2019-06-25

Family

ID=5765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087.9A Active CN106292854B (zh) 2015-06-01 2015-06-01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2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81644B1 (en) * 2019-02-12 2019-11-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Flip position detection
CN110196619A (zh) * 2019-05-28 2019-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电子设备及折叠角度确定方法
CN110398197B (zh) * 2019-07-31 2021-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KR20220164285A (ko) * 2021-06-04 2022-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639A (zh) * 2012-03-02 2013-11-27 微软公司 传感器融合算法
CN104218936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电容识别原理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开合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9539B2 (ja) * 2012-09-07 2016-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639A (zh) * 2012-03-02 2013-11-27 微软公司 传感器融合算法
CN104218936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电容识别原理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开合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854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Elastic‐beam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high‐performance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Sensitive scale, acceleration/force/vibration sensor, and intelligent keyboard
CN106292854B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Jing et al. Self-powered thin-film motion vector sensor
CN106020559B (zh) 压力感应检测装置、电子设备与触摸显示屏
EP2606411B1 (en) Magnetic sensing user interface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10466803B1 (en) Magnetic sensing user interface devi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778777B2 (en) Electromagnetic input device and coil detection circuit thereof
US20070074915A1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U201028467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ive sensing
JP201607604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10024689B2 (en) Using magnets to detect a state of a cover
Wang et al. Triboelectric flow sensor with float–cone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pneumatic system monitoring
Widiatmoko et al. Measurement of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using a computer microphone port
Wang et al. Developing passive MEMS DC/AC current sensor applicable to two-wire appliances with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TW201631448A (zh) 電子裝置
KR101554509B1 (ko) 대전체의 정전하 감지기 및 그 측정 장치
KR20130107886A (ko) 디지타이저
CN102445220A (zh) 磁悬浮装置中悬浮物位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1243380U (zh) 一种低成本无源跌倒检测传感器
CN100517201C (zh) 触摸式感应装置
CN106020578A (zh) 单个接收器超不活跃模式
KR101381568B1 (ko) 자기력을 이용한 사물 센싱 방법 및 장치
Wang et 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ir gap characteristics of permanent magnet low‐resistance belt conveyor
CN204925917U (zh) 电子装置
CN104598156B (zh)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