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3097A - 粘着剂及粘着片 - Google Patents
粘着剂及粘着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33097A CN106133097A CN201480077600.6A CN201480077600A CN106133097A CN 106133097 A CN106133097 A CN 106133097A CN 201480077600 A CN201480077600 A CN 201480077600A CN 106133097 A CN106133097 A CN 1061330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hyl
- sticker
- agent layer
- adhering agent
- poly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93/00—Adhesive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J193/04—Ros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粘着剂由粘着性组合物交联而成,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其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8~30质量%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单体;及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且该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为30~95%。这种粘着剂的抗起泡性及段差追随性这两者优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用于触摸面板等的粘着剂及粘着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具备使用显示体模组的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成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也逐渐增加,所述显示体模组具有液晶元件、发光二极体(LED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元件等。
在如所述的上显示器中,通常在显示体模组的表面侧设有保护面板。随着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轻量化,上述保护面板逐渐由以往的玻璃板变更为丙烯酸板和聚碳酸酯板等塑料板。
在此,在保护面板与显示体模组之间设有空隙,以使在保护面板通过外力而变形时,变形的保护面板也不会碰撞到显示体模组。
然而,若存在如上述空隙也即空气层,则由保护面板与空气层的折射率差、以及空气层与显示体模组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光的反射损失增大,存在显示器的画质下降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通过用粘着剂层填补保护面板与显示体模组之间的空隙来提高显示器的画质。但是,有时边框状的印刷层在保护面板的显示体模组侧以段差形态存在。若粘着剂层不追随该段差,则粘着剂层会在段差附近翘起,由此产生光的反射损失。因此,对上述粘着剂层要求段差追随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专利文献1中,作为填补保护面板与显示体模组之间的空隙的粘着剂层,公开有一种在25℃、1Hz下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G’)为1.0×105Pa以下,且胶凝部分为40%以上的粘着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70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欲通过减小粘着剂层中的常温时的储存弹性模量来提高段差追随性。然而,若如上所述减小常温时的储存弹性模量,则高温时的储存弹性模量过度下降,会在耐久条件下发生问题。例如,当施加高温高湿条件时,会发生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或者从作为保护面板的塑料板产生漏气而产生气泡、翘起、剥落等起泡的问题。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抗起泡性而使粘着剂层变坚硬,则段差追随性下降。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为提供一种抗起泡性及段差追随性这两者优异的粘着剂及粘着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剂,其由粘着性组合物交联而成,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其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8~30质量%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单体;及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其特征在于,该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为30~95%(发明1)。
上述发明(发明1)中,通过基于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润湿性提高效果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反应性官能基及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相互作用,粘着剂相对于被粘物的密合性得到提高,抗起泡性优异。并且,无需为了提高抗起泡性而使上述粘着剂变坚硬,并且,通过胶凝部分在上述范围内,由该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的段差追随性也优异。
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作为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的硬单体(发明2)。
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发明3)。
上述发明(发明1~3)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万~120万(发明4)。
上述发明(发明1~4)中,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优选还含有交联剂(C)(发明5)。
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片剥离片;及粘着剂层,其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所述粘着剂层由所述粘着剂(发明1~5)构成(发明6)。
上述发明(发明6)中,优选所述粘着剂层配置于两个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之间、或配置于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与覆盖材料或显示体模组之间(发明7)。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着剂及粘着片的抗起泡性及段差追随性这两者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粘着片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触摸面板的一个构成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粘着剂〕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由粘着性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而成,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其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8~30质量%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单体(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及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且该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为30~95%。粘着性组合物P中优选还含有交联剂(C)。
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其他类似术语也相同。并且,“聚合物”中还包含“共聚物”的概念。
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在常温下为液体。由含有所述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而成的粘着剂,其润湿性得到提高,且相对于被粘物的粘附性得到提高。并且,通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如上所述含有较多的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产生该反应性官能基和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相互作用,从而相对于被粘物的密合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由该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抗起泡性优异。并且,无需为了提高抗起泡性而使上述粘着剂变坚硬,并且,通过胶凝部分在上述范围内,由该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的段差追随性也优异。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通常能够兼顾平衡抗起泡性和段差追随性。
因而,作为一例,当将由上述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贴附于塑料板的存在段差的一侧的面时,由于粘着剂层追随该段差,因此在段差附近没有翘起或气泡等。并且,即使将上述粘着剂层和上述塑料板的层叠体置于耐久条件下,也可以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等,并且即使从塑料板产生漏气,也可以抑制产生气泡、翘起、剥落等起泡。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而含有的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可较优选地举出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单体(含羟基单体)、在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含羧基单体)、在分子内具有氨基的单体(含氨基单体)等。其中,优选含羟基单体及含羧基单体,特别优选含羟基单体。通过使用含羟基单体,特别是通过组合使用含羟基单体和后述的作为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所得到的粘着剂抗起泡性更加优异。
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可例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等。其中,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羟基与交联剂(C)的反应性以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性方面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含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烯属不饱和羧酸。其中,从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羧基与交联剂(C)的反应性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含氨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氨基乙酯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如上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8~30质量%的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若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的含量小于8质量%,则难以产生与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相互作用,所得到的粘着剂抗起泡性较差。另一方面,若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的含量超过30质量%,则无法得到所希望的粘着性。
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含有含羟基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时,其含量优选为10~25质量%,特别优选15~20质量%。并且,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含有含羧基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时,其含量优选为8~25质量%,特别优选10~15质量%。
在此,若将触摸面板等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则水分浸入粘着剂层中,当触摸面板等恢复为常温时,具有粘着剂层白化而透明性下降的“湿热白化”的问题。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上述范围含有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则规定量的反应性官能基会残留于粘着剂层中。反应性官能基通常是亲水性基团,若规定量的这种亲水性基团存在于粘着剂层中,则即使在粘着剂层置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情况下,与该高温高湿条件下浸入粘着剂层中的水分的相容性也良好,其结果,粘着剂层的白化得到抑制,粘着剂层耐湿热白化性优异。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由此,所得到的粘着剂能够显现较优选的粘着性。另外,后述的硬单体从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除去。
作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其中,从进一步提高粘着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通过(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能够使所得到的粘着剂的介电常数减小,且能够提高触摸面板的响应精度。另外,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30~9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40~75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50~65质量%。
并且,(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作为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以上的硬单体。通过含有上述硬单体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单体单元,所得到的粘着剂的内聚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抗起泡性更加优异。特别是当使用(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单体单元时,具有内聚力降低的倾向,因此优选使用上述硬单体。作为上述硬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75~200℃,特别优选80~180℃。
作为上述硬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Tg105℃)、丙烯酸异冰片酯(Tg94℃)、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Tg180℃)、丙烯酰吗啉(Tg145℃)、丙烯酸金刚烷酯(Tg115℃)、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Tg141℃)、二甲基丙烯酰胺(Tg89℃)、丙烯酰胺(Tg165℃)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硬单体中,从防止对粘着性和透明性等其他特性的不良影响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硬单体的性能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及丙烯酰吗啉,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10~45质量%的上述硬单体,特别优选含有15~30质量%。通过含有10质量%以上的上述硬单体,能够预料基于该单体单元的抗起泡性的改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硬单体设为45质量%以下的含量,防止(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除此以外的单体单元的相对不足,能够使所得到的粘着剂粘着性及段差追随性优异。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根据需要也可含有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其他单体。作为其他单体,为了不损害含反应性官能基单体的作用而优选不含有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基的单体。作为所述其他单体,例如可例举(甲基)丙烯酸甲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等具有脂肪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丙酯等具有非交联性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该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形态可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为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万~120万,特别优选30万~90万,进一步优选40万~70万。另外,本说明书中重均分子量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而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值。
通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如上所述在比较低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抗起泡性及段差追随性这两者优异的粘着剂。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小于20万,则抗起泡性有可能恶化,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20万,则段差追随性有可能恶化。
另外,粘着性组合物P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2)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
本实施方式中的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指熔点为20℃以下的松香酸酯。由此,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在常温下成为液体,可以发挥所述的润湿性提高作用及基于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反应性官能基的相互作用的粘附性提高效果,从而实现优异的抗起泡性。从这种观点考虑,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熔点优选为0℃以下。
作为具有如上述熔点的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例如可以使用Arakawa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的“PINE CRYSTAL ME-G”(商品名)等。另外,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粘着性组合物P中的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5~25质量份,特别优选7~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10~15质量份。通过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可以发挥上述密合性提高效果,所得到的粘着剂抗起泡性优异。并且,通过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的含量为25质量份以下,所得到的粘着剂内聚力较优选,所得到的粘着剂具有耐久性。
(3)交联剂(C)
粘着性组合物P中优选还含有交联剂(C)。若对粘着性组合物P进行加热等,则交联剂(C)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反应性官能基发生反应。由此,(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通过交联剂(C)交联,所得到的粘着剂的内聚力得到提高,抗起泡性更加优异。
作为交联剂(C),只要是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基反应者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肼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恶唑啉类交联剂、金属醇盐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铵盐类交联剂等。上述中,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基为羟基时,优选使用与羟基的反应性优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基为羧基时,优选使用与羧基的反应性优异的环氧类交联剂。另外,交联剂(C)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至少包含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式聚异氰酸酯等、以及它们的缩二脲物、异氰脲酸酯物、以及作为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等含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加合物等。其中,从与羟基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特别是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
粘着性组合物P中的交联剂(C)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10质量份,特别优选0.0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02~1质量份。
通过交联剂(C)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不会阻碍所得到的粘着剂的段差追随性而能够提高抗起泡性。
(4)各种添加剂
粘着性组合物P中,根据需要能够添加通常用作丙烯酸类粘着剂的各种添加剂,例如,硅烷偶联剂、折射率调整剂、防静电剂、增粘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填充剂等。
(5)粘着性组合物的制备
粘着性组合物P能够通过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并在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加入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且根据需要加入交联剂(C)及添加剂来制备。
通过利用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法来聚合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混合物,从而能够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根据需要,使用聚合引发剂并通过溶液聚合法等能够进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作为聚合溶剂,例如可例举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苯、丙酮、己烷、甲乙酮等,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例举偶氮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也可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偶氮类化合物,例如,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羧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羟甲基丙腈)、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等。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例举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苯甲酸酯、枯烯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过氧二碳酸酯、二正丙基过氧二碳酸酯、二(2-乙氧基乙基)过氧二碳酸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丙酰、过氧化二乙酰等。
另外,在上述聚合工序中,通过添加2-巯基乙醇等链转移剂,能调节所获得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得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之后,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溶液中添加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且根据需要添加交联剂(C)、添加剂及稀释溶剂并充分混合,由此得到用溶剂稀释的粘着性组合物P(涂布溶液)。
作为上述稀释溶剂,可使用例如己烷、庚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甲醇、乙醇、丙醇、丁醇、1-甲氧基-2-丙醇等醇,丙酮、甲乙酮、2-戊酮、异佛尔酮、环己酮等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溶剂等。
作为如此制备的涂布溶液的浓度、粘度,只要在可涂布的范围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根据状况能够适当地进行选定。例如,使粘着性组合物P的浓度成为10~60质量%而进行稀释。另外,当获得涂布溶液时,稀释溶剂等的添加并非必要条件,若粘着性组合物P为可涂布的粘度等,则也可不添加稀释溶剂。该情况下,粘着性组合物P成为直接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溶剂作为稀释溶剂的涂布溶液。
(6)粘着剂的制备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通过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而构成。粘着性组合物P的交联通常通过加热处理而进行。另外,利用使粘着性组合物P的稀释溶剂等挥发时的干燥处理来可兼作所述加热处理。
当进行加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优选为50~150℃,特别优选70~120℃。并且,加热时间优选为30秒~10分钟,特别优选50秒~2分钟。加热处理之后,根据需要,也可设置成常温(例如,23℃、50%RH)且1~2周左右的养护期间。当需要该养护期间的情况下,在养护期间经过之后形成粘着剂,而不需要养护期间的情况下,在加热处理结束后形成粘着剂。
通过上述加热处理(及养护),(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充分交联,从而能够发挥优异的抗起泡性。
(7)胶凝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为30~95%,优选40~80%,特别优选45~70%。若胶凝部分小于30%,则粘着剂的内聚力不足,从而抗起泡性下降。另一方面,若胶凝部分超过95%,则粘着力变得过低,从而耐久性下降或者段差追随性能下降。另外,胶凝部分的测定方法如后述的试验例所示。
〔粘着片〕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由两片剥离片12a、12b和以与该两片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夹持于该两片剥离片12a、12b中的粘着剂层11构成。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指在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面,包括实施剥离处理的面以及即使未实施剥离处理也可显示剥离性的面中的任一种。
(1)粘着剂层
粘着剂层11由所述粘着剂构成,由通过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而构成的粘着剂构成。
粘着剂层11的厚度(以JIS K7130为基准测定的值)取决于段差高度,优选10~400μm,特别优选20~300μm,进一步优选50~250μm。由于粘着剂层11的厚度为10μm以上,因此可发挥良好的段差追随性,并且由于粘着剂层11的厚度为400μm以下,因此加工性良好。另外,粘着剂层11可以以单层形成,也可层叠多层而形成。
(2)剥离片
作为剥离片12a、12b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塑料薄膜。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离聚物树脂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氟树脂薄膜等。并且,也可以使用它们的交联薄膜。另外,还可以是它们的层叠薄膜。
上述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特别是与粘着剂层11接触的面)优选被实施剥离处理。作为使用于剥离处理的剥离剂,例如,可例举醇酸类、硅酮类、氟类、不饱和聚酯类、聚烯烃类、蜡类等剥离剂。另外,剥离片12a、12b中,优选将一方剥离片设为剥离力较大的重剥离型剥离片,将另一方剥离片设为剥离力较小的轻剥离型剥离片。
关于剥离片12a、12b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通常为20~150μm左右。
(3)粘着片的制备
作为粘着片1的一个制备例,在一个剥离片12a(或12b)的剥离面涂布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在形成涂布层之后,使另一个剥离片12b(或12a)的剥离面重合于该涂布层。当需要养护期间的情况下,事先设置养护期间,当不需要养护期间的情况下,上述涂布层直接成为粘着剂层11。由此,可获得上述粘着片1。关于加热处理以及养护的条件如同所述。
作为粘着片1的其他制备例,在一个剥离片12a的剥离面涂布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形成涂布层,从而获得带涂布层的剥离片12a。并且,在另一剥离片12b的剥离面涂布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形成涂布层,从而获得带涂布层的剥离片12b。然后,将带涂布层的剥离片12a与带涂布层的剥离片12b以两个涂布层彼此接触的方式进行贴合。当需要养护期间的情况下,事先设置养护期间,当不需要养护期间的情况下,上述层叠的涂布层直接成为粘着剂层11。由此,可获得上述粘着片1。依据该制备例,即使于粘着剂层11较厚的情况下也可稳定地进行制备。
作为涂布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的方法,例如能够利用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辊涂布法、刮板涂布法、模具涂布法、凹版涂布法等。
(4)雾度值
本实施方式中的粘着剂层11的雾度值(按照JIS K7136:2000测定的值)优选为3%以下,特别优选2%以下,进一步优选1%以下。若雾度值为3%以下,则透明性非常高且适合于光学用途。
(5)总光线透过率
本实施方式中的粘着剂层11的总光线透过率(按照JIS K7105:1981测定的值)优选为90%以上,特别优选95%以上,进一步优选98%以上。若总光线透过率为98%以上,则透明性非常高且适合于光学用途。
(6)粘着片的使用
通过使用上述粘着片1,能够制备例如图2所示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触摸面板2构成为具备:显示体模组3;第一薄膜传感器5a,其经由粘着剂层4a层叠于显示体模组3上;第二薄膜传感器5b,其经由粘着剂层4b层叠于第一薄膜传感器5a上;覆盖材料6,其经由粘着剂层11层叠于第二薄膜传感器5b上。
上述触摸面板2中的粘着剂层11为上述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
作为上述显示体模组3,例如可例举液晶(LCD)模组、发光二极体(LED)模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模组、电子纸等。
粘着剂层4a、4b可通过上述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形成,也可通过其他粘着剂或粘着片形成。后者的情况下,作为构成粘着剂层4的粘着剂,可例举丙烯酸类粘着剂、橡胶类粘着剂、硅酮类粘着剂、聚氨酯类粘着剂、聚酯类粘着剂、聚乙烯醚类粘着剂等,其中,优选丙烯酸类粘着剂。
第一薄膜传感器5a以及第二薄膜传感器5b通常分别由基材薄膜51和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52构成。作为基材薄膜51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丙烯酸薄膜、聚碳酸酯薄膜等。
作为透明导电膜52,例如可例举铂、金、银、铜等金属,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锌、二氧化锌等氧化物,锡掺杂氧化铟(ITO)、氧化锌掺杂氧化铟、氟掺杂氧化铟,锑掺杂氧化锡,氟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锌等复合氧化物,硫族化物、六硼化镧、氮化钛、碳化钛等非氧化化合物等,其中,优选由锡掺杂氧化铟(ITO)构成。
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透明导电膜52以及第二薄膜传感器5b的透明导电膜52,通常,一方构成X轴方向的电路图案,另一方构成Y轴方向的电路图案。
图2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薄膜传感器5b的透明导电膜52位于第二薄膜传感器5b的上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位于第二薄膜传感器5a的下侧。并且,图2中,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透明导电膜52位于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上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位于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下侧。
覆盖材料6通常以玻璃板或塑料板作为主体。作为玻璃板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例举化学强化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钠钙玻璃、含钡锶玻璃、硅铝酸盐玻璃酸、铅玻璃、硼硅酸玻璃、钡硼硅酸盐玻璃等。作为塑料板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例举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构成的丙烯酸板、聚碳酸酯板等。
另外,上述玻璃板或塑料板的单面或两面,可设置硬涂层、防反射层、防眩层等功能层,也可层叠硬涂膜、防反射膜、防眩膜等光学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覆盖材料6在粘着剂层11侧的面具有段差,具体而言,具有因印刷层7的有无而形成的段差。印刷层7一般于覆盖材料6中的粘着剂层11侧以框状形成。
构成印刷层7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印刷用的公知材料。印刷层7的厚度,也即段差高度优选为3~45μm,更优选为5~35μm,特别优选为7~25μm,进一步优选为7~15μm。
并且,印刷层7的厚度(段差高度)优选为粘着剂层11的厚度的3~30%,特别优选为3.2~20%,进一步优选为3.5~15%。由此,粘着剂层11容易追随因印刷层7而形成的段差,可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浮起或气泡等。
以下,对上述触摸面板2的制备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从粘着片1剥离一个剥离片12a,将露出的粘着剂层11以与第二薄膜传感器5b的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52接触的方式与该第二薄膜传感器5b贴合。另一方面,将设置于剥离片上的粘着剂层4b以与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52接触的方式与该第一薄膜传感器5a贴合。
并且,剥离残留于粘着剂层4b上的剥离膜,以露出的粘着剂层4b和上述第二薄膜传感器5b中的与层叠有粘着剂层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第二薄膜传感器5b的基材薄膜51的露出面)接触的方式贴合两者。由此,得到由剥离片12b、粘着剂层11、第二薄膜传感器5b、粘着剂层4b及第一薄膜传感器5a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接着,在上述层叠体的第一薄膜传感器5a侧的面(第一薄膜传感器5a的基材薄膜51的露出面)贴合设置于剥离片上的粘着剂层4a。接着,从上述层叠体剥离另一个剥离片12b,对露出的粘着剂层11以覆盖材料6的印刷层7侧与该粘着剂层11接触的方式贴合该覆盖材料6。由此,得到由覆盖材料6、粘着剂层11、第二薄膜传感器5b、粘着剂层4b、第一薄膜传感器5a、粘着剂层4a及剥离片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体。
最后,从上述构成体剥离剥离片,并以露出的粘着剂层4a与显示模组3接触的方式,将该构成体贴合于显示模组3。由此,可制备出图2所示的触摸面板2。
当在上述工序中将粘着剂层11和覆盖材料6贴合时,由于粘着剂层11的段差追随性优异,因此难以在由印刷层7产生的段差与粘着剂层11之间形成空隙,粘着剂层11能够填补该段差。并且,即使在触摸面板2置于高温高湿条件时,也可以防止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翘起、剥落等。
并且,当覆盖材料6为塑料板时,即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从该塑料板产生漏气,由于上述粘着剂层11的抗起泡性优异,因此也可以抑制产生气泡、翘起、剥落等起泡。
另外,由于上述粘着剂层11的耐湿热白化性优异,因此触摸面板2置于高温高湿条件之后,恢复为常温时的白化得到抑制。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并非为限定本发明而记载。从而,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各要素旨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或等同物。
例如,也可省略粘着片1中的剥离片12a、12b中的任一个。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等。
〔实施例1〕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
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6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质量份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20质量份共聚,从而制备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后述方法测定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分子量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60万。
2.粘着性组合物的制备
混合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值;以下相同)、作为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增粘剂)的松香酸酯类化合物(Arakawa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产品名“PINE CRYSTAL ME-G”)10质量份、以及作为交联剂(C)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TOYOCHEM Co.,Ltd.制,产品名“BHS8515”)0.25质量份并充分搅拌,并且用甲乙酮稀释,由此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36质量%的粘着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
在此,将该粘着性组合物的添加配比示于表1。另外,表1所记载的略号等的详细内容如下。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BA:丙烯酸正丁酯
AA:丙烯酸
MA:丙烯酸甲酯
[交联剂(C)]
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TOYOCHEM Co.,Ltd.制,产品名“BHS8515”)
环氧类:1,3-双(N,N-二缩水甘油氨基甲基)环己烷(TAISEI KAYAKU CO.,Ltd.制,产品名“TC-5”)
3.粘着片的制备
以使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5μm的方式,用刮刀涂布机,将所获得的粘着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涂布于用硅酮类剥离剂来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单面进行剥离处理的重剥离型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产品名称“SP-PET752150”)的剥离处理面之后,在90℃下加热处理1分钟,从而形成涂布层。同样地,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5μm的方式,用刮刀涂布机,将所获得的粘着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涂布于用硅酮类剥离剂来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单面进行剥离处理的轻剥离型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产品名称“SP-PET382120”)的剥离处理面之后,在90℃下加热处理1分钟,从而形成涂布层。
其次,将上述所获得的带涂布层的重剥离型剥离片和上述所获得的带涂布层的轻剥离型剥离片,以两个涂布层彼此接触的方式进行贴合,并在23℃、50%RH的条件下养护7天,由此,制作出由重剥离型剥离片/粘着剂层(厚度:50μm)/轻剥离型剥离片的构成而构成的粘着片。另外,粘着剂层的厚度为以JIS K7130为依据并使用恒压厚度测定器(TECLOCKCompany Inc.制,产品名称“PG-02”)测定的值。
〔实施例2~3、比较例1~4〕
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各单体的比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Mw)、增粘剂的种类及添加量、以及交联剂(C)的种类及添加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粘着片。
在此,所述重均分子量(Mw)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于以下条件测定(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测定条件>
·GPC测定装置:Tosoh Corporation制,HLC-8020
·GPC柱(按以下顺序通过):Tosoh Corporation制
TSK guard column HXL-H
TSK gel GMHXL(×2)
TSK gel G2000HXL
·测定溶剂:四氢呋喃
·测定温度:40℃
〔试验例1〕(胶凝部分的测定)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得到的粘着片裁剪为80mm×80mm的尺寸,将其粘着剂层包在聚酯制网(网眼尺寸200)中,通过精密天平秤取其质量,减去上述网单独的质量,由此计算粘着剂本身的质量。将此时的质量设为M1。
接着,在室温下(23℃),在乙酸乙酯中浸渍24小时包在上述聚酯制网中的粘着剂。其后,取出粘着剂,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风干24小时,进一步在80℃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干燥后,通过精密天平秤取其质量,减去上述网单独的质量,由此计算粘着剂本身的质量。将此时的质量设为M2。以(M2/M1)×100表示胶凝部分(%)。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2〕(抗起泡性评价)
用一面设有由锡掺杂氧化铟(ITO)构成的透明导电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OIKE&Co.,Ltd.制,ITO薄膜,厚度:125μm)的透明导电膜和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的丙烯酸板(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制,IUPILON SHEET MR200,厚度:1mm)夹住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粘着片的粘着剂层,从而得到层叠体。
在50℃、0.5MPa的条件下,对所得到的层叠体进行30分钟高压釜处理之后,在常压、23℃、50%RH下放置24小时。接着,在85℃、85%RH的耐久条件下保管72小时。其后,目视确认在粘着剂层中是否有气泡、翘起或剥落,通过以下基准对抗起泡性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完全没有气泡、翘起及剥落。
○:仅产生直径为0.1mm以下的气泡。
×:产生直径超过0.1mm的气泡、翘起或剥落。
〔试验例3〕(段差追随性评价)
(a)评价用样品的制作
在玻璃板(NSG Precision Co,Ltd.制,产品名“Corning glass Eagle XG”,纵90mm×横50mm×厚度0.5mm)的表面上,以使涂布厚度成为5μm、10μm、15μm及20μm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以边框状(外形:纵90mm×横50mm,宽度5mm)丝网印刷紫外线固化型油墨(Teikoku Printing Inks Mfg.Co.,Ltd.制,产品名“POS-911墨”)。接着,照射紫外线(80W/cm2,两个金属卤化物灯,灯高度15cm,带速10~15m/分钟),使印刷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制作出具有由印刷产生的段差(段差的高度:5μm、10μm、15μm及20μm中的任意一个)的带段差玻璃板。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得到的粘着片剥下轻剥离型剥离片,将露出的粘着剂层贴合于具有易粘接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TOYOBO Co.,Ltd.制,PET A4300,厚度:100μm)的易粘接层上。接着,剥下重剥离型剥离片,使粘着剂层露出。并且,使用层压机(FUJIPLA Inc.制,产品名“LPD3214”),以粘着剂层覆盖边框状的整个印刷面的方式将上述层叠体层压于各带段差玻璃板上,将此作为评价用样品。
(b)评价用样品的评价
在50℃、0.5MPa的条件下,对所得到的评价用样品进行30分钟高压釜处理之后,在常压、23℃、50%RH下放置24小时。接着,在85℃、85%RH的湿热条件下保管72小时之后,对段差追随性进行评价。段差追随性依据印刷段差是否完全被粘着剂层填补来进行判断,当在印刷段差与粘着剂层的表面观察到间隙或气泡等时,判断为未能追随印刷段差。在此,段差追随性按照下述基准,作为段差追随率(%)来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段差追随率(%)={(以没有间隙或气泡的状态填补的印刷段差的高度(μm))/(粘着剂层的厚度:50μm)}×100
◎:段差追随率为40%
○:段差追随率为10%~30%
×:段差追随率小于10%
〔试验例4〕(光学特性的测定)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粘着片的粘着剂层,按照JIS K7361-1:1997,使用雾度测定仪(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NDH-2000)测定雾度值(%)及总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
[表1]
[表2]
由表2可知,实施例中得到的粘着片的段差追随性及抗起泡性中的任意一者均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粘着剂及粘着片例如可适用于触摸面板中的显示体模组与具有段差的覆盖材料、尤其是与塑料板的贴合。
附图标记说明
1:粘着片;11:粘着剂层;12a、12b:剥离片;2:触摸面板;3:显示体模组;4a、4b:粘着剂层;5a:第一薄膜传感器;5b:第二薄膜传感器;51:基材薄膜;52:透明导电膜;6:覆盖材料;7:印刷层。
Claims (7)
1.一种粘着剂,其由粘着性组合物交联而成,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含有: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8~30质量%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单体;及
松香酸酯类增粘性液体(B),
所述粘着剂的特征在于,
胶凝部分为3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作为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的硬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120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着性组合物中还含有交联剂(C)。
6.一种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两片剥离片;及
粘着剂层,其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
所述粘着剂层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着剂层配置于两个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之间、或配置于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与覆盖材料或显示体模组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59583 WO2015151209A1 (ja) | 2014-03-31 | 2014-03-31 |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33097A true CN106133097A (zh) | 2016-11-16 |
CN106133097B CN106133097B (zh) | 2018-03-20 |
Family
ID=5423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7600.6A Active CN106133097B (zh) | 2014-03-31 | 2014-03-31 | 粘着剂及粘着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45568B2 (zh) |
KR (1) | KR102245863B1 (zh) |
CN (1) | CN106133097B (zh) |
TW (1) | TWI668281B (zh) |
WO (1) | WO201515120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7586A (zh) * | 2020-01-21 | 2020-05-22 |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465667A (zh) * | 2017-12-15 | 2020-07-28 |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 用于粘合织物材料的粘合胶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71171B1 (ko) * | 2020-09-29 | 2022-03-07 |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 자외선 경화 탈착형 접착 조성물 |
JP7558047B2 (ja) | 2020-12-02 | 2024-09-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スペーサ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0198A (zh) * | 2005-07-21 | 2007-01-2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剂组合物、双面粘合片、粘合方法和便携式电子器件 |
CN101812274A (zh) * | 2009-02-23 | 2010-08-2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用于切断层压陶瓷片的热剥离型压敏粘合片和用于切断加工层压陶瓷片的方法 |
CN102061137A (zh) * | 2009-11-16 | 2011-05-18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34261A1 (de) * | 2001-07-18 | 2003-01-30 | Basf Ag | Stabilisatoren enthaltende UV-vernetzbare Schmelzhaftklebstoffe |
JP2008274243A (ja) * | 2007-03-30 | 2008-11-13 | Dic Corp |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lcdモジュール |
KR101182075B1 (ko) * | 2007-09-07 | 2012-09-11 |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
JP5649274B2 (ja) * | 2007-11-07 | 2015-01-07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偏光板用粘着剤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 |
JP2010097070A (ja) | 2008-10-17 | 2010-04-30 | Nitto Denko Corp |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
JP5584439B2 (ja) * | 2009-07-21 | 2014-09-03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TWI447192B (zh) * | 2010-11-24 | 2014-08-01 | Lg Hausys Ltd | 觸控面板用黏結劑組合物、黏結薄膜及觸控面板 |
JP5732436B2 (ja) * | 2012-06-11 | 2015-06-10 |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2014
- 2014-03-31 KR KR1020167029617A patent/KR1022458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3-31 JP JP2016511228A patent/JP6145568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3-31 CN CN201480077600.6A patent/CN10613309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31 WO PCT/JP2014/059583 patent/WO201515120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
- 2015-03-31 TW TW104110395A patent/TWI66828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0198A (zh) * | 2005-07-21 | 2007-01-2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剂组合物、双面粘合片、粘合方法和便携式电子器件 |
CN101812274A (zh) * | 2009-02-23 | 2010-08-2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用于切断层压陶瓷片的热剥离型压敏粘合片和用于切断加工层压陶瓷片的方法 |
CN102061137A (zh) * | 2009-11-16 | 2011-05-18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5667A (zh) * | 2017-12-15 | 2020-07-28 |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 用于粘合织物材料的粘合胶带 |
CN111465667B (zh) * | 2017-12-15 | 2022-10-21 |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 用于粘合织物材料的粘合胶带 |
CN111187586A (zh) * | 2020-01-21 | 2020-05-22 |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87586B (zh) * | 2020-01-21 | 2021-07-20 |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140778A (ko) | 2016-12-07 |
WO2015151209A1 (ja) | 2015-10-08 |
TWI668281B (zh) | 2019-08-11 |
CN106133097B (zh) | 2018-03-20 |
JPWO2015151209A1 (ja) | 2017-04-13 |
JP6145568B2 (ja) | 2017-06-14 |
TW201546216A (zh) | 2015-12-16 |
KR102245863B1 (ko) | 2021-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96781B2 (ja)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TWI618767B (zh) |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 |
TWI642739B (zh) | Touch panel | |
CN112961610B (zh) |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以及压敏粘合片 | |
JP6484484B2 (ja) |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 |
JP5789350B1 (ja)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
TWI570203B (zh) | Adhesive compositions, adhesives, and adhesive sheets | |
CN106433523A (zh) |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及显示体 | |
TWI727920B (zh) | 黏著片 | |
WO2015155844A1 (ja)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
CN106133100A (zh) |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及粘着片 | |
CN108690519A (zh) |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及显示体 | |
KR20140103045A (ko) | 점착성 조성물, 점착제 및 점착시트 | |
TW201704397A (zh) | 黏著片及顯示體 | |
KR20160138101A (ko) | 양면 점착 시트 | |
CN108690537A (zh) |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及压敏粘合片 | |
CN106133097B (zh) | 粘着剂及粘着片 | |
JP6368410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JP6290466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934443B2 (ja) |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WO2017002218A1 (ja)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