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5633A -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45633A CN106045633A CN201610531954.4A CN201610531954A CN106045633A CN 106045633 A CN106045633 A CN 106045633A CN 201610531954 A CN201610531954 A CN 201610531954A CN 106045633 A CN106045633 A CN 1060456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t
- days
- bed
- taeniam
- s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1/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potassiu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竹荪的方法,所述的培养料由下述组分组成:板栗壳60‑70%,木屑15‑18%,麸皮8‑10%,草木灰3‑5%,石灰粉1‑2%,石膏粉1‑2%;栽培竹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田块选择及处理;②培养料前期处理;③播种及发菌期管理;本发明以废弃板栗壳替代目前所用的竹木屑、棉籽壳及多种农作物秸秆来栽培竹荪,每吨板栗壳成本比现有竹木屑、棉籽壳及多种农作物秸秆低80%以上,可大大降低栽培成本,同时又处理消化了废弃板栗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为竹林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野生时多生长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质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黄泥土等。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大多竹荪都采用人工栽培,一般用竹木屑、棉籽壳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及少量无机盐等作为培养料,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即可栽培。由于竹荪营养价值高,栽培成本也很高,市场售价达200-300元/500g。如何降低成本,扩大产量,是本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废弃板栗壳替代目前所用的竹木屑、棉籽壳及多种农作物秸秆来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本方法所栽培的竹荪生物转化率高,每吨板栗壳成本比现有竹木屑、棉籽壳及多种农作物秸秆低80%以上,可大大降低栽培成本,同时又处理消化了废弃板栗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本发明的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由下述组分组成:板栗壳60-70%,木屑15-18%,麸皮8-10%,草木灰3-5%,石灰粉1-2%,石膏粉1-2%,所述培养料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培养料优选用量为:板栗壳67%,木屑16%,麸皮10%,草木灰3%,石灰粉2%,石膏粉2%。
所述的板栗壳是提取棕色素后的废弃物料。
本发明利用所述的栽培竹荪的培养料栽培竹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田块选择及处理:
每年3月份开始播种前,选择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块作为竹荪栽培地,播种前提前20~30天清除田块的稻草根,翻犁成畦田并暴晒5-7天;畦田四周要挖排水沟,沟宽20-30cm,深30-40cm;播种前以500倍水稀释多菌灵喷洒,同时每亩撒25-30kg石灰杀虫、杀菌;
②培养料前期处理:
按配方量取板栗壳、木屑提前用水淋湿浸泡1-2天,让其充分吸水软化,再与辅料麸皮,草木灰,石灰粉,石膏粉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将培养料堆积成高1-1.5米,料面打孔成梅花桩型,打通到底成透气洞;2-3天料堆内部温度可达60-70℃;翻料后继续堆积发酵,3-5天再翻料一次,15至20天后,翻开料堆看到培养料表面有白色状菌丝表明培养料已发酵好;
③播种及发菌期管理:
⑴播种:播种前安排好畦床,畦床宽80cm,床与床之间留宽20~30厘米的通道,将已发酵好的培养料铺在畦床上,厚度为5-10cm,采取一层培养料、一层竹荪菌种,菌种上再覆盖一层培养料的方式铺成料床,菌种采取穴播法,每亩畦田铺放培养料5000-6000公斤,菌种每亩用量在350-500公斤,一边铺料,一边播种;最后将床与床之间通道的泥土挖上来覆盖在料床上,覆盖土层为3-5cm厚,整理成龟背状;通道取土后形成20-30cm的畦沟,畦沟可防止积水。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芒草、稻草、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切成小段,铺盖在覆土层上,覆盖厚度为1-2cm;
⑵控温控湿:覆土播种后20~30天,当菌丝吃料达80%,在畦床上搭建遮阴棚;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3~26℃;当畦床表面土干燥时,需进行人工淋水,要淋透整个土层,防止表湿里干;
④出菇管理:
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50~65天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控制温度20℃以上,再培养10~15天即可长菇蕾,此时需保持湿度80~90%;常温下,20-25天菇蕾伸长膨大形成菌蛋至破壳;4-6小时菌裙完全展开即子实体成熟并见菌网形成;当菌裙完全展开时立即采收,以防菌裙与菌盖自行分离脱落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剥离菌盖和菌托,及时脱水烘干;间隔20天又可采收一次,一共采收4次,至10月中旬结束;每平方米产干品达150-200g。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变废为宝,改善环境,本发明所使用的板栗壳是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完棕色素后的废弃物,每年多达上千吨。这些废弃的板栗壳若不能妥善处理,既污染环境,又需要很大的场地存放。经检测,板栗壳提取色素后,其粗纤维可达到20%以上,灰分大于1.8g/100g,蛋白质含量大于3.0%,铁含量大于30µg/100g,钙含量大于18g/100g,锌含量大于7.4mg/g。以废弃的板栗壳为主,再加上木屑,麸皮,草木灰,石灰粉,石膏粉配合在一起作为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可提供竹荪生长需要的木质素、纤维素、氮源和无机物,竹荪菌丝体生长旺盛,外观形态良好,生物转化率高,每平方米可产竹荪150-200g(干品),高于行业水平。
2.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竹荪大多使用竹木屑、植物秸秆、棉籽壳等作为主要培养料。其中竹木屑600-700元/吨,植物秸秆500-600元/吨,棉籽壳1500-1800元/吨,一般竹荪每亩需竹木屑、植物秸秆、棉籽壳5-6吨;而本发明使用废弃板栗壳作为主要培养料,节约了投入,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由于废弃板栗壳可能滋生各种杂菌,用前必须进行处理。本发明先将板栗壳及木屑提前用水浸泡,让其充分吸水软化,再与麸皮,草木灰,石灰粉,石膏粉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将培养料堆积成高1-1.5米,料面打孔成梅花桩型,打通到底成透气洞;2-3天料堆内部温度可达60-70℃;翻料后继续堆积发酵,3-5天再翻料一次,15至20天后,翻开料堆看到培养料表面有白色状菌丝表明培养料已发酵好。经过这样的处理,既可以灭除杂菌,又可以让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发酵后更易被吸收。实验证明,若不经过这样的处理直接将培养料投入使用,容易产生病虫害,转化率也较低。而经过处理以后,竹荪菌丝体生长非常旺盛,转化率可提高10-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① 田块选择及处理:3月份开始播种前,选择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块作为竹荪栽培地,播种前提前20~30天清除田块的稻草根,翻犁成畦田并暴晒5-7天;畦田四周要挖排水沟,沟宽20-30cm,深30-40cm;播种前以500倍水稀释多菌灵喷洒,同时每亩撒25-30kg石灰杀虫、杀菌;
② 培养料前期处理:取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完棕色素后的废弃板栗壳6700kg、木屑1600kg,淋水浸泡1-2天,让其充分吸水软化,再与麸皮1000kg,草木灰300kg,石灰粉200kg,石膏粉200kg拌匀堆积,含水量控制在60-65%。将培养料堆积成高1-1.5米,料面打孔成梅花桩型,打通到底成透气洞;2-3天料堆内部温度可达60-70℃;翻料后继续堆积发酵,3-5天再翻料一次,15至20天后,翻开料堆看到培养料表面有白色状菌丝说明培养料已发酵好;
③播种及发菌期管理:
⑴播种:播种前安排好畦床,畦床宽80cm,床与床之间留宽20~30厘米的通道,将已发酵好的培养料铺在畦床上,厚度为5-10cm,采取一层培养料、一层竹荪菌种,菌种上再覆盖一层培养料的方式铺成料床,菌种采取穴播法;每亩畦田铺放培养料5000-6000公斤,菌种每亩用量在350-500公斤,一边铺料,一边播种;最后将床与床之间通道的泥土挖上来覆盖在料床上,覆盖土层为3-5cm厚,整理成龟背状;通道取土后形成20-30cm的畦沟,畦沟可防止积水。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芒草、稻草、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切成小段,铺盖在覆土层上,覆盖厚度为1-2cm;
⑵控温控湿:覆土播种后20~30天,当菌丝吃料达80%,在畦床上搭建遮阴棚;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3~26℃;当畦床表面土干燥时,需进行人工淋水,要淋透整个土层,防止表湿里干;
④出菇管理:
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50~65天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控制温度20℃以上,再培养10~15天即可长菇蕾,此时需保持湿度80~90%;常温下,20-25天菇蕾伸长膨大形成菌蛋至破壳;4-6小时菌裙完全展开即子实体成熟并见菌网形成;当菌裙完全展开时立即采收,以防菌裙与菌盖自行分离脱落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剥离菌盖和菌托,及时脱水烘干;间隔20天又可采收一次,一共采收4次,至10月中旬结束;每平方米产干品达196g。
本公司所用的竹荪菌种购自福建古田县为民食用菌研究所。
Claims (4)
1.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组成:板栗壳60-70%,木屑15-18%,麸皮8-10%,草木灰3-5%,石灰粉1-2%,石膏粉1-2%,所述培养料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组成为板栗壳67%,木屑16%,麸皮10%,草木灰3%,石灰粉2%,石膏粉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栗壳是提取棕色素后的废弃物料。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栽培竹荪的培养料栽培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①田块选择及处理:
每年3月份开始播种前,选择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块作为竹荪栽培地,播种前提前20~30天清除田块的稻草根,翻犁成畦田并暴晒5-7天;畦田四周要挖排水沟,沟宽20-30cm,深30-40cm;播种前以500倍水稀释多菌灵喷洒,同时每亩撒25-30kg石灰杀虫、杀菌;
②培养料前期处理:
按配方量取板栗壳、木屑提前用水淋湿浸泡1-2天,让其充分吸水软化,再与辅料麸皮,草木灰,石灰粉,石膏粉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将培养料堆积成高1-1.5米,料面打孔成梅花桩型,打通到底成透气洞;2-3天料堆内部温度可达60-70℃;翻料后继续堆积发酵,3-5天再翻料一次,15至20天后,翻开料堆看到培养料表面有白色状菌丝表明培养料已发酵好;
③播种及发菌期管理:
⑴播种:播种前安排好畦床,畦床宽80cm,床与床之间留宽20~30厘米的通道,将已发酵好的培养料铺在畦床上,厚度为5-10cm,采取一层培养料、一层竹荪菌种,菌种上再覆盖一层培养料的方式铺成料床,菌种采取穴播法,;每亩畦田铺放培养料5000-6000公斤,菌种每亩用量在350-500公斤,一边铺料,一边播种;最后将床与床之间通道的泥土挖上来覆盖在料床上,覆盖土层为3-5cm厚,整理成龟背状;通道取土后形成20-30cm的畦沟,畦沟可防止积水;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芒草、稻草、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切成小段,铺盖在覆土层上,覆盖厚度为1-2cm;
⑵控温控湿:覆土播种后20~30天,当菌丝吃料达80%,在畦床上搭建遮阴棚;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3~26℃;当畦床表面土干燥时,需进行人工淋水,要淋透整个土层,防止表湿里干;
④出菇管理:
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50~65天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控制温度20℃以上,再培养10~15天即可长菇蕾,此时需保持湿度80~90%;常温下,20-25天菇蕾伸长膨大形成菌蛋至破壳;4-6小时菌裙完全展开即子实体成熟并见菌网形成;当菌裙完全展开时立即采收,以防菌裙与菌盖自行分离脱落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剥离菌盖和菌托,及时脱水烘干;间隔20天又可采收一次,一共采收4次,至10月中旬结束;每平方米产干品达150-200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31954.4A CN106045633A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31954.4A CN106045633A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45633A true CN106045633A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718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31954.4A Pending CN106045633A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45633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3322A (zh) * | 2016-11-14 | 2017-05-10 | 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栽培基质 |
CN106718061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
CN106748070A (zh) * | 2016-12-09 | 2017-05-31 |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竹荪培养料 |
CN106747788A (zh) * | 2016-12-07 | 2017-05-31 | 河池市技术开发中心 | 一种竹荪栽培用培养料 |
CN107371796A (zh) * | 2017-07-28 | 2017-11-24 | 广西味豪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发菌管理方法 |
CN107382393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合肥果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栽培技术 |
CN107484546A (zh) * | 2017-07-28 | 2017-12-19 | 广西味豪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大田种植方法 |
CN107667774A (zh) * | 2017-08-04 | 2018-02-09 | 林燕 | 一种竹荪的人工栽培方法 |
CN108901593A (zh) * | 2018-07-24 | 2018-11-30 | 贵州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方法 |
CN109076876A (zh) * | 2018-06-28 | 2018-12-25 | 江山市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 | 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 |
CN109197384A (zh) * | 2018-09-14 | 2019-01-15 | 姚光亮 | 高效竹荪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8328A (zh) * | 2012-10-30 | 2013-03-06 |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一种果园套种竹荪的方法 |
CN104109019A (zh) * | 2014-07-22 | 2014-10-22 |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栗树枝屑为原料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75679A (zh) * | 2015-09-18 | 2015-11-25 | 德化县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 |
CN105110960A (zh) * | 2015-09-10 | 2015-12-02 |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酒糟为主料的竹荪菌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7-08 CN CN201610531954.4A patent/CN10604563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8328A (zh) * | 2012-10-30 | 2013-03-06 |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一种果园套种竹荪的方法 |
CN104109019A (zh) * | 2014-07-22 | 2014-10-22 |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栗树枝屑为原料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10960A (zh) * | 2015-09-10 | 2015-12-02 |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酒糟为主料的竹荪菌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75679A (zh) * | 2015-09-18 | 2015-11-25 | 德化县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3322A (zh) * | 2016-11-14 | 2017-05-10 | 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栽培基质 |
CN106747788A (zh) * | 2016-12-07 | 2017-05-31 | 河池市技术开发中心 | 一种竹荪栽培用培养料 |
CN106748070A (zh) * | 2016-12-09 | 2017-05-31 |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竹荪培养料 |
CN106718061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
CN107371796A (zh) * | 2017-07-28 | 2017-11-24 | 广西味豪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发菌管理方法 |
CN107484546A (zh) * | 2017-07-28 | 2017-12-19 | 广西味豪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大田种植方法 |
CN107667774A (zh) * | 2017-08-04 | 2018-02-09 | 林燕 | 一种竹荪的人工栽培方法 |
CN107382393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合肥果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竹荪的栽培技术 |
CN109076876A (zh) * | 2018-06-28 | 2018-12-25 | 江山市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 | 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 |
CN108901593A (zh) * | 2018-07-24 | 2018-11-30 | 贵州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方法 |
CN109197384A (zh) * | 2018-09-14 | 2019-01-15 | 姚光亮 | 高效竹荪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45633A (zh) | 一种栽培竹荪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 |
CN101843195B (zh) | 桑枝竹荪生产方法 | |
CN103548562B (zh) |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314785B (zh) | 一种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3733883B (zh) | 一种在叶用桑园中简易造阴套种桑枝竹荪的栽培方法 | |
CN102972209A (zh) |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2523936A (zh) | 一种利用香蕉秆、茎叶作基质露天栽培竹荪的方法 | |
CN104920068A (zh) |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 | |
CN101455161B (zh) | 北方半熟料开放式香菇生产方法 | |
CN103444439B (zh) | 金鞭口蘑的覆土栽培方法 | |
CN103583225A (zh) |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3238454A (zh) | 一种草莓种植方法 | |
CN107396751B (zh) |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4620856A (zh) | 一种桑枝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
CN107371814A (zh)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5230347A (zh) | 一种茶园大球盖菇套作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4641942A (zh) |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 |
KR20190120554A (ko) | 동충하초의 인공재배방법 | |
CN104885745A (zh) | 一种桔梗与豇豆的套种方法 | |
CN104541963A (zh) |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 |
CN102860218B (zh) | 草原白蘑野外栽培方法 | |
CN102948328A (zh) | 一种果园套种竹荪的方法 | |
CN103270889B (zh) | 一种秀珍菇畦床生料覆土栽培技术 | |
CN105940953A (zh) | 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5638236A (zh) | 一种桑枝种植长根菇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