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7731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7731A CN105937731A CN201610059921.4A CN201610059921A CN105937731A CN 105937731 A CN105937731 A CN 105937731A CN 201610059921 A CN201610059921 A CN 201610059921A CN 105937731 A CN105937731 A CN 105937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heat elements
- conducting
- reflector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21V29/505—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of refl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transformers, impedances or power supply units, e.g. a transformer with a rectifi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反射体及导热部件。上述光源具有发光元件。上述反射体被设置为包围上述光源。上述导热部件被设置于上述反射体的外侧。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热性接合。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2015年3月5日申请的在先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5-043479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为基础,并且要求该优先权的利益,在先申请的内容整体通过引用而包含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光源使用了发光二极管的投光灯等的照明装置被实用化。光源使用了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寿命能够延长,而且耗电也能够减少。然而,在这种照明装置中,要求提高在光源等中产生的热的散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使散热性提高的照明装置。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反射体及导热部件。上述光源具有发光元件。上述反射体被设置为包围上述光源。上述导热部件被设置于上述反射体的外侧。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热性接合。
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使散热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方式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方式的图。
图10(a)至图10(c)是表示照明装置的散热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同一部分或者类似部分。附图是示意性的或者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与现实中的相同。而且,即使在表示相同部分的情况下,也存在互相的尺寸、比率根据附图而不同地进行表示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热性接合”是指,在成为对象的要素间,通过导热、对流、辐射(放射)中的至少一种来传导热。热性接合不限于对象的要素彼此互相接触的状态,也可以是在成为对象的要素间介入存在其他的要素的状态。在要素彼此的接触状态及非接触状态的任一状态中,热性接合没必要在成为对象的要素的区域整个区域中进行,只要在至少一部分进行即可。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设置于某处”,除了直接接触地设置的情况以外,也包括中间插入其他的要素而设置的情况。而且,所谓的“相对设置”,除了在上方或者下方直接接触设置的情况以外,也包括中间插入其他的要素而设置的情况。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的立体图。图2(a)是上述照明装置的侧视图,图2(b)是从光源侧观看的上述照明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从照明装置1的侧面观看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图。图4是在光源的附近配置的部件的放大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而且,图5的箭头a1至a3表示热传导的方向。
如图1及图2(a)、图2(b)所示,在照明装置1中设置有主体部10、电源部20、及安装部30。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被使用于对看板等进行照明或对建筑物进行演出照明所用的投光灯等。而且,也可以将照明装置1配置多个并使用于球场等的照明设备。
如图3至图5所示,主体部10具有框体11、光源12、反射体13(反射器)、散热部件14、导热部件15以及盖体16。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是光的照射方向。
框体11例如能够由铝或压铸铝等散热性好的材料形成。框体11具有底面部11a、侧壁部11b及多个散热片11c。
底面部11a例如由包括金属的大致圆形状的平板形成。底面部11a具有第1面11a1及第2面11a2。第2面11a2是与第1面11a1相反一侧的面。而且,在底面部11a设置有用于将电源部20与光源12电连接的布线孔(未图示)。
侧壁部11b从底面部11a的第1面11a1的周缘向光的照射方向设置。侧壁部11b例如具有遍及底面部11a的第1面11a1的周缘而连续的框形状。
在被底面部11a和侧壁部11b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光源12、反射体13、散热部件14及导热部件15。
多个散热片11c从底面部11a的第2面11a2向与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多个散热片11c例如从第2面11a2突出而设置。如图5的箭头a1所示,在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传递到多个散热片11c,并从多个散热片11c向外部散出。
光源12设置于底面部11a的第1面11a1。光源12具有基板12a、发光元件12b及波长变换部12c。光源12也可以具有在波长变换部12c上设置的配光用的透镜。
光源12的数量是任意的,能够根据照明装置1的用途、发光元件12b的大小等来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2的数量是7个,在各光源12中,发光元件12b及波长变换部12c设置于基板12a上。
作为光源12,能够使用将发光元件12b直接安装在基板12a上的COB(Chip On Board)方式。作为光源12,也可以使用将多个SMD(Surface Mount Device)类型的光源零件安装于基板12a的部件。
基板12a能够由具有绝缘性、热膨胀少、而且散热性及耐热性好的材料形成。基板12a例如能够将陶瓷、金属、陶瓷与金属(例如,铜合金等)的复合陶瓷、环氧玻璃等作为基材而形成。作为陶瓷,例如能够例示氧化铝(Al2O3)、氮化铝(AlN)、氮化硅(SiN)、滑石(MgO·SiO2)、锆石(ZrSiO4)等。但是,基板12a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材料。
基板12a例如隔着接合部17a设置于散热部件14。将基板12a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合的接合部17a例如是包含金属材料的接合剂。接合部17a是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接合剂、例如铅(Pb)与锡(Sn)的合金焊料。作为接合部17a,可以使用包含银(Ag)、铜(Cu)的无铅焊料等。
而且,基板12a例如通过用螺钉18a将其端部固定而被安装于散热部件14。
发光元件12b例如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所谓的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12b设置于基板12a。作为发光元件12b,能够利用经由在连接侧的面上设置的凸部(突起)而安装(倒装片安装)的元件、使用引线结合法安装的元件。
而且,设置于基板12a的发光元件12b的数量是任意的,能够根据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决定。例如,在使用了COB方式作为光源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引线结合法将安装于基板12a的多个发光元件12b串联地电连接。
波长变换部12c设置于发光元件12b。波长变换部12c例如设置为覆盖发光元件12b。波长变换部12c包含通过从发光元件12b照射的一次光来激励的荧光体。
波长变换部12c例如能够采用在具有透光性的有机物、无机物之中分散有粒子状的荧光体的部件。例如,波长变换部12c能够采用在以硅为主成分的树脂等中分散粒子状的荧光体的部件。
包含于波长变换部12c的荧光体例如能够采用包含从由硅(Si)、铝(Al)、钛(Ti)、锗(Ge)、磷(P)、硼(B)、钇(Y)、碱土族元素、硫化物元素、稀土族元素、氮化物元素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荧光体。
例如,在发光元件12b是蓝色发光二极管,且荧光体层中包含的荧光体是发出黄色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情况下,通过从发光元件12b照射的蓝色的光,而从荧光体放射出黄色的荧光。并且,蓝色的光与黄色的光混合,从而从光源12照射白色的光。另外,荧光体并不限定于发出黄色的荧光的荧光体,能够根据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适当变更以获得所期望的发光色。
反射体13设置为包围光源12。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有7个光源12的情况下,以包围各光源12的方式设置有7个反射体13。例如,反射体13的形状在投影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为圆环状,且为从光源12侧向盖体16侧逐渐变大的抛物面状。而且,反射体13的形状例如是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等的筒状,在反射体13的开口13o1内设置有光源12。
反射体13例如具有镜面反射性。例如,通过在反射体13的内壁面(反射面)设置银(Ag)或铝(Al)等的薄膜,反射体13具有镜面反射性。反射体13具有镜面反射性时,从光源12照射的光被内壁面镜面反射。而且,反射体13也可以具有扩散反射性。例如,通过在反射体13的内壁面设置微细的凹凸构造、或氧化镁等的白色扩散反射涂料,反射体13具有扩散反射性。反射体13具有扩散反射性时,从光源12照射的光被内壁面扩散反射。
在反射体13的盖体16侧的端部13t1设置有突出部13p。如前所述,在反射体13的形状是圆环状的情况下,突出部13p在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沿圆周而设置。例如,反射体13的突出部13p与框体11的底面部11a及侧壁部11b的至少一方通过固定部件(未图示)等连结,从而反射体13被收容固定于框体11内。
反射体13的光源12侧的端部13t2不与光源12的基板12a直接接触。例如,在端部13t2与基板12a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能够使光源12与反射体13绝缘。在端部13t2与基板12a之间也可以设置有硅(Si)等的薄膜。当在端部13t2与基板12a之间设置薄膜时,能够使光源12与反射体13绝缘,能够抑制端部13t2与基板12a之间的漏光。
而且,通过使端部13t2与基板12a不直接接触,在反射体13受到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的情况下,振动、冲击难以从反射体13传递到光源12。由此,能够保护光源12免于振动、冲击。
散热部件14设置于框体11的底面部11a与光源12的基板12a之间。散热部件14例如具有矩形状。散热部件14例如是散热器,通过位于发热体即光源12与散热器即散热片11c之间,从而能够提高散热片11c上的散热效率。
散热部件14能够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形成。散热部件14例如能够由铝(Al)、铜(Cu)等纯金属及合金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由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滑石(MgO·SiO2)等导热率高的无机材料、高导热性树脂等有机材料等形成。
散热部件14例如隔着接合部19设置于框体11的底面部11a(第1面11a1)。将散热部件14与底面部11a接合的接合部19例如是包括金属材料的接合剂。接合部19例如是包括银、铜的硅等的润滑剂(grease)。
而且,散热部件14例如通过用螺钉18b将其端部固定,从而被安装于底面部11a。
盖体16被安装于框体11。例如,通过使侧壁部11b的凹状的端部与盖体16的外缘嵌合,盖体16被安装于框体11。主体部10通过将盖体16安装于框体11,而作为能够用所期望的配光角进行照射的照明装置(例如,窄角型投光灯、中角型投光灯或宽角型投光灯)发挥功能。
盖体16覆盖反射体13的开口13o2。反射体13的开口13o2被盖体16覆盖,从而设置于开口13o1内的光源12受保护而免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
盖体16也可以热结合于反射体13。例如,盖体16能够与反射体13的端部13t1接触。通过使盖体16与端部13t1接触,传递到反射体13的热通过导热而传递到盖体16,并从盖体16向外部散出。而且,盖体16也可以与反射体13的端部13t1及突出部13p这两者接触。通过使盖体16与端部13t1及突出部13p这两者接触,能够增加反射体13与盖体16的接触面积,所以热容易从盖体16散出。
盖体16例如由透光性的玻璃等形成。例如,盖体16是玻璃板。盖体16保护光源12免受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能够使用能够将来自反射体13的热散出的任一种材料。
电源部20向光源12供给电源。例如,电源部20安装并固定于主体部10及安装部30的至少一方。电源部20也可以不固定于主体部10、安装部30。
安装部30是将框体11安装于构造物等的被安装部(未图示)的部件。
以下,对导热部件15进行详细地说明。
导热部件15设置于散热部件14。在散热部件14具有矩形状的情况下,导热部件15沿着散热部件14的对置的2条边而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
导热部件15例如具有板状。在导热部件15具有板状的情况下,导热部件15的反射体13侧的端部15t1是从一方的侧面观看时具有倾斜的形状,而且是从另一方的侧面观看时具有圆弧的形状。导热部件15的散热部件14侧的端部15t2是在从一方的侧面及另一方的侧面的任一侧面观看时都具有直线的形状。在此,所谓的一方的侧面,是与另一方的侧面垂直地存在的侧面。
而且,端部15t1的形状在投影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具有梯形状。端部15t2的形状在投影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具有矩形状。
导热部件15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形成。导热部件15例如由铝(Al)、铜(Cu)等纯金属及合金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能够由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滑石(MgO·SiO2)等导热率高的无机材料、高导热性树脂等有机材料等形成。
导热部件15例如能够使用热管形成。热管是在由铝(Al)或铜(Cu)等的合金形成的管中封入了挥发性的液体作为工作液的部件。在高温侧被加温的流体蒸发并向低温侧移动并被凝结。被凝结后的流体通过毛细管作用而向高温侧返回。通过这种循环使热从高温侧向低温侧移动。
导热部件15例如通过用接合部17b将端部15t2接合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从而被设置在散热部件14上。将导热部件15的端部15t2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合的接合部17b例如是包含金属材料的接合剂。接合部17b是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接合剂,例如是铅(Pb)与锡(Sn)的合金焊料。作为接合部17b,可以使用包含银(Ag)、铜(Cu)的无铅焊料等。而且,也可以使用接合部17b将导热部件15的端部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合。
导热部件15热性接合于反射体13及散热部件14。例如,导热部件15的端部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例如,外壁面的一部分)接触,导热部件15的端部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由此,如图5的箭头a2、a3所示,在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热传导从散热部件14传递到导热部件15后,从导热部件15传递到反射体13。
例如,导热部件15与反射体13的端部13t2之间的距离比导热部件15与反射体13的端部13t1之间的距离短。在这样设置导热部件15时,能够缩短光源12与导热部件15之间的距离,能够易于将热传递到导热部件15。由此,能够谋求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
在此,所谓的要素间的距离,意味着在成为对象的要素间的在任一坐标轴的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在将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的情况下,要素间的距离相当于Z轴方向的距离。而且,要素间的距离相当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即,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距离。
如前所述,导热部件15沿着散热部件14的对置的2条边配置于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而且,导热部件15具有板状,并热性接合于反射体13及散热部件14。
在这样对照明装置1设置导热部件15时,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热传导而从散热部件14传递到导热部件15后,从导热部件15向反射体13传递。由此,能够谋求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
导热部件15不限于如前所述的配置、形状等,能够采用使热量向反射体13传递并散热的各种配置、形状等。
以下,针对导热部件15的配置、形状等,示出其他的方式。
图6至图9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方式的图。
图6至图9都与图4同样地,是将在光源的附近配置的部件放大表示的图。
如图6所示,导热部件115在散热部件14具有矩形状的情况下,沿着散热部件14的4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而且,导热部件115被设置为,在端部1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触,在端部1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而且,导热部件115具有板状。
如本方式那样,当沿着散热部件14的4条边在散热部件14上配置导热部件115时,能够增加导热部件115的端部115t1、115t2与反射体13及散热部件14的接触面积。导热部件115的端部115t1、115t2与反射体13及散热部件14热性接合的比率变高。由此,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热传导而易于经由导热部件115从散热部件14向反射体13传递。
导热部件115也可以沿着散热部件14的1条边或者3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即,导热部件115只要沿着散热部件14的至少1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即可。而且,导热部件115也可以不沿着散热部件14的边配置。例如,导热部件115能够在基板12a的周缘与散热部件14的周缘之间配置至少1个。
如图7所示,导热部件215在散热部件14具有矩形状的情况下,沿着散热部件14的整周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设置成包围反射体13的一部分。而且,导热部件215设置为,在端部2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触,并在端部2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
导热部件215例如是环状体。反射体13的一部分设置于环状体的开口内。而且,导热部件215的端部215t1在投影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具有圆环状。导热部件215的端部215t2在投影于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具有四棱环状。
如本方式那样,在以包围反射体13的一部分的方式,沿着散热部件14的整周在散热部件14上配置导热部件215时,能够增加导热部件215的端部215t1、215t2与反射体13及散热部件14的接触面积。导热部件215的端部215t1、215t2与散热部件14及反射体13热性接合的比率变高。由此,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热传导而易于经由导热部件215从散热部件14向反射体13传递。
导热部件15的形状不限于前述的形状,导热部件15能够使用各种形状形成。例如,如图8所示,导热部件315能够具有圆柱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导热部件315沿着矩形状的散热部件14的对置的2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而且,导热部件315设置为,在端部3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触,在端部3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
而且,如图9所示,导热部件415也可以具有四棱柱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导热部件415沿着矩形状的散热部件14的对置的2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而且,导热部件415设置为,在端部4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触,在端部4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导热部件415也可以具有四棱柱状以外的多棱柱状。
通过图6至图9,关于导热部件15的配置、形状等示出了各种方式。除此以外,也能够将导热部件15设置为使与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热部件15的宽度随着从散热部件14向反射体13而逐渐减少。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导热部件15设置为与反射体13热性接合。在这样在照明装置1中设置导热部件15时,能够谋求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由此,能够谋求提高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
以下,对成为发现上述那样的条件的基础的解析结果进行说明。
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表示照明装置的散热性的热流体解析结果的温度等值线图。在图10(a)至图10(c)中示出了上述照明装置的主体部的温度分布。
在图10(a)至图10(c)中,示出了主体部的内部的温度分布,其内部对应于图3的主体部的内部。而且,温度分布以单调颜色的浓淡表示,以温度越高则单调颜色越淡、温度越低则单调颜色越浓的方式进行显示。图10(a)~图10(c)的位置点A表示光源12所在的点或部位。图10(a)~图10(c)的位置点B表示盖体16所在的点或部位。温度范围是25度到100度的范围。
以下,对图10(a)至图10(c)中的照明装置的主体部的构成进行叙述。
在图10(a)至图10(c)中,主体部10具有框体11、光源12、反射体13、散热部件14及盖体16。光源12及反射体13的数量分别为7个。
在图10(a)中,主体部10未设置导热部件15。在图10(b)及图10(c)中,主体部10设置有导热部件15。
在图10(b)及图10(c)中,导热部件15以与光源12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在反射体13与散热部件14之间。具体而言,如图3及图4所示,导热部件15沿着散热部件14的对置的2条边配置在散热部件14上,并沿从光源12向盖体16的方向立设。而且,导热部件15设置为,在端部15t1与反射体13的一部分接触,在端部15t2经由接合部17b与散热部件14的一部分接触。
在图10(b)中,盖体16与反射体13(端部13t1)不接触。在图10(c)中,盖体16与反射体13(端部13t1)接触。
即,图10(a)中的照明装置的主体部是参考例的照明装置的主体部,图10(b)及图10(c)中的照明装置的主体部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的主体部10。
在对图10(a)的温度分布和图10(b)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a)中,位置点A的温度高。即,图10(a)中的光源12附近的温度高。图10(a)的位置点A的温度是88.6度,图10(b)的位置点A的温度是87.5度。
在对图10(a)的温度分布和图10(b)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b)中,位置点B的温度高。即,图10(b)中的盖体16附近的温度高。图10(a)的位置点B的温度是44.0度,图10(b)的位置点B的温度是50.0度。
根据图10(a)及图10(b)的温度分布,对以与反射体13热性接合的方式设置导热部件15的情况和未设置导热部件15的情况进行比较,能够降低光源12附近的温度并提高盖体16附近的温度。在设置导热部件15时,光源12附近的温度降低1度左右。
可知,通过设置导热部件15,从而形成从光源12向反射体13的导热路径,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具体而言,可知从光源12向反射体13导热的比例增加4%左右。由此,可知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提高。
而且,在对图10(a)的温度分布和图10(c)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a)中,位置点A的温度高。即,图10(a)中的光源12附近的温度高。在对图10(b)的温度分布和图10(c)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b)中,位置点A的温度高。即,图10(b)中的光源12附近的温度高。图10(c)的位置点A的温度是86.6度。
在对图10(a)的温度分布和图10(c)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c)中,位置点B的温度高。即,图10(c)中的盖体16附近的温度高。在对图10(b)的温度分布和图10(c)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时,在图10(c)中,位置点B的温度高。即,图10(c)中的盖体16附近的温度高。图10(c)的位置点B的温度是65.0度。
根据图10(a)及图10(c)的温度分布,对以与光源12及反射体13上热性接合的方式设置导热部件15的情况和未设置导热部件15的情况进行比较,能够降低光源12附近的温度并提高盖体16附近的温度。根据图10(b)及图10(c)的温度分布,使盖体16与反射体13接触时,与使盖体16与反射体13不接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光源12附近的温度并能够提高盖体16附近的温度。在使盖体16与反射体13接触并且设置导热部件15时,光源12附近的温度降低2度左右。
可知,通过设置导热部件15,从而形成从光源12向反射体13的导热路径,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具体而言,可知从光源12向反射体13导热的比例增加4%左右。而且,可知,在使盖体16与反射体13接触时,从光源12经由导热部件15向反射体13传递的热容易从盖体16散出。由此,可知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提高。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中的散热。
光源12产生的热的大部分,由于热传导而经由散热部件14传递到多个散热片11c,并从多个散热片11c向外部散出。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辐射和对流而传递到底面部11a及侧壁部11b,并从底面部11a及侧壁部11b向外部散出。
而且,光源12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由于热传导而经由散热部件14向导热部件15传递。然后,传递到导热部件15的热由于热传导向反射体13传递并从反射体13向外部散出。在盖体16与反射体13接触的情况下,传递到导热部件15的热从反射体13向外部散出,并且由于热传导从反射体13向盖体16传递并从盖体16向外部散出。
在此,通常,通过增加平均单位面积的光源的数量或增加各光源中流通的电流,增加照明装置的光输出。由此,光源的发热密度增加或在光源附近伴随热扩散的热阻抗增加。热阻抗的增加使照明装置内(例如,主体部内)的温度上升。照明装置内高温化从而导致发光元件等的寿命缩短、光束降低。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导热部件15设置为与反射体13热性接合。在这样在照明装置1上设置导热部件15时,能够谋求提高从反射体13侧的散热性。由此,能够谋求提高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
在这样在照明装置1设置导热部件15时,能够不改变照明装置1的大小而减少热阻抗。由此,能够提供抑制由高温化引起的发光元件等的寿命缩短、光束降低且高性能的照明装置。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谋求散热性的提高的高性能的照明装置。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无意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光源,具有发光元件;
反射体,被设置为包围上述光源;以及
导热部件,被设置于上述反射体的外侧,并与上述反射体热性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反射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筒状,
上述光源设置于在上述反射体的一端部形成的开口内,
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一端部之间的距离,比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盖体,该盖体将在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形成的上述开口覆盖,并与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与上述导热部件热性接合的大致矩形状的散热部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散热部件的至少一边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板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散热部件的对置的2条边设置在上述散热部件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散热部件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板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散热部件的4条边设置在上述散热部件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散热部件接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是环状体,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散热部件的整周设置在上述散热部件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散热部件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反射体的一部分设置在上述导热部件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多棱柱状或者圆柱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散热部件的对置的2条边设置在上述散热部件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散热部件接触。
1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光源,具有发光元件;反射体,被设置为包围上述光源;导热部件,被设置于上述反射体的外侧,并与上述反射体热性接合;以及框体,收纳上述光源、上述反射体及上述导热部件,以及
电源部,对上述光源供给电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主体部具有与上述导热部件热性接合的大致矩形状的第1散热部,
上述框体具有:底面部,具有第1面及作为与上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侧壁部,设置于上述第1面的周缘;以及第2散热部,设置于上述第2面,
上述光源、上述反射体、上述导热部件及上述第1散热部设置于被上述第1面和上述侧壁部包围的区域,
上述反射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筒状,
上述光源设置于在上述反射体的一端部形成的上述开口内,
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一端部之间的距离,比上述导热部件与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盖体,该盖体将在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形成的上述开口覆盖,并与上述反射体的另一端部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板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第1散热部的对置的2条边设置在上述第1散热部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第1散热部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板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第1散热部的4条边设置在上述第1散热部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第1散热部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是环状体,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第1散热部的整周设置在上述第1散热部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第1散热部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反射体的一部分设置在上述导热部件内。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具有多棱柱状或者圆柱状,
上述导热部件沿着上述第1散热部的对置的2条边设置在上述第1散热部上,
上述导热部件的一端与上述反射体的侧面接触,
上述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经由接合部与上述第1散热部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上述导热部件包含铝及铜的至少一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43479A JP2016162725A (ja) | 2015-03-05 | 2015-03-05 | 照明装置 |
JP2015-043479 | 2015-03-0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7731A true CN105937731A (zh) | 2016-09-14 |
Family
ID=5684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59921.4A Pending CN105937731A (zh) | 2015-03-05 | 2016-01-28 | 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258610A1 (zh) |
JP (1) | JP2016162725A (zh) |
CN (1) | CN10593773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20790U (zh) * | 2015-12-17 | 2016-04-21 | Morningrich Technology Co Ltd | 散熱基材及運用該散熱基材之外殼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4963A (zh) * | 2010-09-30 | 2011-03-30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跑道入口翼排灯及助航照明系统 |
CN102095151A (zh) * | 2011-01-20 | 2011-06-15 | 华南理工大学 | 具有混合配光系统的led汽车远光灯具 |
CN102252283A (zh) * | 2011-07-13 | 2011-11-23 | 浙江寰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的散热结构 |
CN102278635A (zh) * | 2011-08-09 | 2011-12-14 |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ed照明灯具 |
CN203036430U (zh) * | 2012-10-19 | 2013-07-03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 |
JP2014099334A (ja) * | 2012-11-14 | 2014-05-29 | Kitakyushu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Led投光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4924B1 (en) * | 1998-11-05 | 2001-08-14 |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 Surface mountable LED package |
JP4100946B2 (ja) * | 2002-03-27 | 2008-06-1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US20070001177A1 (en) * | 2003-05-08 | 2007-01-04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Integrated light-emitting diode system |
JP2006202612A (ja) * | 2005-01-20 | 2006-08-03 | Momo Alliance Co Ltd |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DE102005029671A1 (de) * | 2005-06-22 | 2006-12-28 | Arnold & Richter Cine Technik Gmbh & Co. Betriebs Kg | Kühlsystem für einen Scheinwerfer |
CN100572908C (zh) * | 2006-11-17 | 2009-12-23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JP4737051B2 (ja) * | 2006-11-28 | 2011-07-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
US9109760B2 (en) * | 2011-09-02 | 2015-08-18 | Soraa, Inc. | Accessories for LED lamps |
JP2014096254A (ja) * | 2012-11-08 | 2014-05-22 | Kobe Steel Ltd | 車載ledランプ用ヒートシンク |
JP2014130777A (ja) * | 2012-12-28 | 2014-07-10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照明装置 |
JP2014179303A (ja) * | 2013-03-15 | 2014-09-25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照明器具 |
-
2015
- 2015-03-05 JP JP2015043479A patent/JP2016162725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1-28 CN CN201610059921.4A patent/CN10593773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2-10 US US15/040,575 patent/US2016025861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4963A (zh) * | 2010-09-30 | 2011-03-30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跑道入口翼排灯及助航照明系统 |
CN102095151A (zh) * | 2011-01-20 | 2011-06-15 | 华南理工大学 | 具有混合配光系统的led汽车远光灯具 |
CN102252283A (zh) * | 2011-07-13 | 2011-11-23 | 浙江寰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的散热结构 |
CN102278635A (zh) * | 2011-08-09 | 2011-12-14 |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ed照明灯具 |
CN203036430U (zh) * | 2012-10-19 | 2013-07-03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 |
JP2014099334A (ja) * | 2012-11-14 | 2014-05-29 | Kitakyushu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Led投光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162725A (ja) | 2016-09-05 |
US20160258610A1 (en) | 2016-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03894B (zh) | 发光模块、灯、照明器和显示装置 | |
CN102803842B (zh) | 热管理设备 | |
Lai et al. | Liquid cooling of bright LED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
CN103732976B (zh) | 照明装置 | |
JP5186875B2 (ja) | 照明ユニット | |
KR102071338B1 (ko) | 광원으로부터의 열을 전달하기 위한 반사기를 갖는 전기 램프 | |
CN103797597A (zh) | 发光模块、灯、照明器和显示装置 | |
CN105579763B (zh) | 自冷却光源 | |
CN102454907B (zh) | 发光二极管灯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563111B (zh) | 包括导热体的发光模块、灯和灯具 | |
TW200423431A (en) |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 |
CN203147316U (zh) | 灯及照明装置 | |
CN102884369A (zh) | 具有配备发光元件和远程发光材料的照明条的照明单元 | |
TW201326663A (zh) | 用於led燈泡之led封裝件 | |
CN102654252A (zh) | 透镜以及照明装置 | |
CN102575819A (zh) | 附灯头的灯以及照明器具 | |
CN109937326A (zh) |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 |
KR101324700B1 (ko) | 이중실링된 방수용 투광등 및 그 방법 | |
CN102159886A (zh) | 具有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 | |
CN109386815A (zh) | 车辆用灯具 | |
JP2011228255A (ja) |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 |
US20120195054A1 (en) | Heat sink for an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7120589A (zh) | 车辆用灯具单元 | |
CN105937731A (zh) | 照明装置 | |
CN106439505A (zh) | 发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