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409B -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4409B CN105554409B CN201510943460.2A CN201510943460A CN105554409B CN 105554409 B CN105554409 B CN 105554409B CN 201510943460 A CN201510943460 A CN 201510943460A CN 105554409 B CN105554409 B CN 1055544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val
- luminance
- illumination intensity
- change direction
- supplementary ligh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8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60 circadia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557 luminan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因前端设备自身红外灯而导致的昼夜反复切换问题,确保前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昼夜切换是前端设备(如模拟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编码器等)的一项基本功能,通常要求具有如下效果:当环境的光照强度(简称照度)较高时,启用IR(InfraredRadiation,红外线)滤片,过滤环境中的红外光;当环境的光照强度较低时,移除IR滤片,接收环境中的红外光,并开启前端设备自带的红外灯,从而大幅提升环境的光照强度。进一步的,前端设备通过获取光照强度,可以在光照强度较高时,自动启用IR滤片,在光照强度较低时,自动移除IR滤片,并开启前端设备自带的红外灯,从而实现自动昼夜切换。
但是,在自动昼夜切换过程中,随着环境变暗,光照强度较低,前端设备会自动移除IR滤片,并开启红外灯。在一些场景较小或反光较强的环境下,红外灯一旦打开,则光照强度会变高,导致前端设备会启用IR滤片,并关闭红外灯。在关闭红外灯之后,光照强度又变低,前端设备会自动移除IR滤片,并开启红外灯,如此反复处理,极大的影响了图像效果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并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
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所述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具体包括: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三区间;当使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
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
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针对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所述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如果所述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本发明提供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具体包括:
红外反复检测模块,用于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并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通知亮度容忍模块确定第二区间;
亮度容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则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中,针对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所述亮度容忍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中,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三区间;当使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所述亮度容忍模块,还用于针对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果所述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通知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动昼夜切换过程中,当发生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情况时,前端设备可以及时发现该情况,并将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一区间调整为第二区间,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由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因此即使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也会位于第二区间,从而解决因前端设备自身红外灯而导致的昼夜反复切换的问题,能够满足各个场景的昼夜切换需求,确保前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亮度关系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曝光控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昼夜切换阈值判断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前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如模拟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编码器等)上,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并在该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步骤102,针对在该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该第一区间时,则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其中,第一区间可以为[光照强度值1,光照强度值2],光照强度值1为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光照强度值2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区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该第一区间就是现有的前端设备使用的用于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区间。例如,当环境的光照强度较高(即大于光照强度值2)时,则前端设备启用IR滤片,过滤环境中的红外光;当环境的光照强度较低(即小于光照强度值1)时,则前端设备移除IR滤片,接收环境中的红外光,并开启前端设备自带的红外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具体的,当红外灯关闭时,则前端设备可以开启红外灯,当红外灯开启,且红外灯的补光亮度较低时,则前端设备可以增加补光亮度。或者,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具体的,前端设备可以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或者关闭红外灯。
步骤103,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如对调节计数器+1);如果是,则将调节计数器的反复调节次数清0。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具体的,前端设备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中,每次检测到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如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导致的增加补光亮度,或者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导致的降低补光亮度,均会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继而对调节计数器+1或者将调节计数器清0。
前端设备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中,还会实时监测反复调节次数(即调节计数器的数值),当反复调节次数达到预设阈值N时,执行步骤104。其中,预设阈值N是前端设备能够容忍的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次数,预设阈值N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可以较小,但不宜较大,如预设阈值N的取值为5。进一步的,当反复调节次数达到预设阈值N时,还可以将调节计数器的反复调节次数清0,以免干扰下一次判断。
考虑到自动昼夜切换过程中,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原因是:前端设备自身的红外灯对自动昼夜切换的影响,受到前端设备自身的红外灯影响,导致测量到的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出现偏差,在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和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之间反复切换。因此,要解决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问题,首先要检测出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原因是否为前端设备自身的红外灯影响。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每次检测到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均会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继而对调节计数器+1或者将调节计数器清0,当反复调节次数达到预设阈值N时,则认为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原因是前端设备自身的红外灯影响,执行后续步骤,以避免前端设备自身的红外灯影响,继而避免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问题。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每次检测到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均会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继而对调节计数器+1或者将调节计数器清0的过程,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前端设备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如果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则执行步骤2;如果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则执行步骤5。
步骤2、前端设备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判断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如果是,则前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3;如果否,则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将调节计数器清0,并返回步骤1。
步骤3、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对调节计数器+1,并判断调节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N;如果是,则前端设备执行步骤4;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4、前端设备将调节计数器的反复调节次数清0,并执行步骤104。
步骤5、前端设备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判断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如果是,则前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6;如果否,则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将调节计数器清0,并返回步骤1。
步骤6、前端设备确定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对调节计数器+1,并判断调节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N;如果是,则前端设备执行步骤4;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104,在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该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通过实时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该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果否,则等待下次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其中,在前端设备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中,需要使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并使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其中,第二区间可以为[光照强度值3,光照强度值4],光照强度值3为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光照强度值4为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而且,光照强度值3小于光照强度值1,光照强度值4大于光照强度值2。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该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该第三区间。当使用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其中,该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并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在实际应用中,反复调节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一般发生在环境本身的光照强度很低(如夜间),需要基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额外提供光照强度的场景。因此,在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时,需要保证在红外灯开启,并对环境提供补光处理时,当前光照强度不会大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基于此,为了确定出第二区间,首先要确定出稳定的当前光照强度,即当前光照强度不会由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反复变化而变化。
目前,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原因是:红外灯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反复调整,红外灯在打开状态的不同补光亮度之间反复调整。进一步的,红外灯在打开状态的不同补光亮度之间反复调整的原因是:受红外灯自身电气特性的影响,需要电压达到一定值才能开启红外灯,此电压值一般为红外灯的最高补光亮度所需电压值的20%左右,故红外灯的最低补光亮度的开启与关闭之间会存在跳变。而且,在红外灯的开启状态下,各补光亮度区间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跳变,如果此跳变导致当前光照强度始终在第一区间上下调整,即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或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就会导致红外灯在打开状态的不同补光亮度之间反复调整。
基于此,为了确定出稳定的当前光照强度,则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不能反复变化,即不会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反复调整,也不会在打开状态的不同补光亮度之间反复调整。为了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先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第三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是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无论是白天光照强度很高的场景,还是夜间基于红外灯的场景,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均不超过第三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这样,在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第三区间,因此不会反复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即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不会反复变化。
进一步的,当使用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t秒之后,则认为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已经稳定下来,此时得到的当前光照强度就是稳定的当前光照强度,t秒的取值可以根据经验任意设置,如10秒。
进一步的,在得到稳定的当前光照强度之后,则可以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并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该平均亮度值与该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并确定该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该平均亮度值与该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其中,该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
以图2所示的亮度关系图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图2中,亮度值1为原亮度区间(即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亮度值2为原亮度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即原亮度区间为[亮度值1,亮度值2]。原亮度区间的原容忍值为(亮度值2-亮度值1)/2,亮度区间平均亮度(即平均亮度值)为(亮度值2+亮度值1)/2。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新亮度区间(即第二区间)的新容忍值(即光照强度容忍值)为(当前光照强度-亮度区间平均亮度)+设定数值△b,并可以确定新亮度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亮度值4,且亮度值4=亮度区间平均亮度与新容忍值之和,并确定新亮度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亮度值3,且亮度值3=亮度区间平均亮度与新容忍值之差。
在上述过程中,设定数值△b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任意设置。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设定数值△b的范围选择宜小不宜大,其原因是:设定数值△b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当前光照强度包含在新亮度区间(即第二区间),以此停止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反复变化,因此,设定数值△b的取值为正值即可,其大小主要为保证环境细微调整(如环境稍微变亮一些)时,当前光照强度不至于突破新亮度区间,即仍然位于新亮度区间。但是,如果设定数值△b的取值过大,就会导致新亮度区间的范围过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区间之后,针对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果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返回步骤102,重新执行上述流程,与上述流程不同的是,由于当前是使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因此是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二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之后的处理与上述流程相同,即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在上面的过程已经分析到:当环境本身的光照强度很低(如夜间),需要基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额外提供光照强度,在红外灯开启,并对环境提供补光处理时,当前光照强度不会大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因此,针对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的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环境本身的光照强度可能已经变高(如从夜间恢复到白天),如果此时红外灯是关闭状态,则说明环境本身的光照强度已经超出了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如当前环境为白天),后续不再需要开启红外灯,也不会发生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问题,因此将第二区间恢复为第一区间,并恢复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此外,当检测到的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如果此时红外灯是开启状态,说明红外灯在反复变化,上述确定的第二区间不合适,此时返回步骤102,重新执行上述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区间之后,针对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说明开启红外灯进行曝光处理时,当前光照强度已经无法满足图像的采集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进行曝光处理,以采集更好的图像。
如图3所示,为曝光控制的示意图,昼夜切换与曝光调整密切相关。在图3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环境照度(即光照强度)逐渐增加的过程。在环境照度最低的第一阶段,同时开启增益调节、红外灯调节、快门调节。在环境照度居中的第二阶段,同时开启红外灯调节、快门调节。在环境照度最高的第三阶段,只开启快门调节。针对只开启快门调节的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针对同时开启红外灯调节和快门调节的过程,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上述实施例中只介绍了开启红外灯调节的处理。当开启红外灯进行曝光处理时,如果当前光照强度已经无法满足图像的采集需求,则还可以开启增益调节进行曝光处理,增益调节是指当环境的光照强度较低时,则可以增加信号强度,当环境的光照强度较高时,则可以降低信号强度。
在开启增益调节进行曝光处理之后,则可以使用增益调节的信息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分别设置彩转黑阈值和黑转彩阈值。如图4所示的昼夜切换阈值判断模型,通常要求黑转彩阈值a小于彩转黑阈值b,使两者存在一定间隔以应对昼夜反复切换。具体的,当前端设备的增益小于黑转彩阈值a时,则说明环境的光照强度变高,启用IR滤片,过滤环境中的红外光。当前端设备的增益大于彩转黑阈值b时,则说明环境的光照强度较低,移除IR滤片,接收环境中的红外光,并开启前端设备自带的红外灯,提高前端设备的增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动昼夜切换过程中,当发生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反复变化的情况时,前端设备可以及时发现该情况,并将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一区间调整为第二区间,在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由于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因此即使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也会位于第二区间,从而解决因前端设备自身红外灯而导致的昼夜反复切换的问题,能够满足各个场景的昼夜切换需求,确保前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该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可以应用在前端设备上。其中,该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的前端设备的处理器,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所在的前端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5所示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外,前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前端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的结构图,所述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应用在前端设备上,所述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具体包括:
红外反复检测模块11,用于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通知亮度容忍模块确定第二区间;
亮度容忍模块12,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中,针对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在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所述亮度容忍模块12,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中,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三区间;当使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所述亮度容忍模块12,还用于针对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果所述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通知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并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
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其中,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三区间;当使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其中,所述第三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是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光照强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具体包括:
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
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
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
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所述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如果所述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5.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体包括:
红外反复检测模块,用于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一区间,并在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发生变化时,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如果否,则更新反复调节次数;判断当前的反复调节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通知亮度容忍模块确定第二区间;
亮度容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利用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并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其中,所述亮度容忍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区间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的过程中,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三区间,以使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时,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三区间;当使用所述第三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时间已经持续设定时间之后,则确定当前光照强度;确定光照强度容忍值为(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平均亮度值)+设定数值,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2;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和,确定第二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为平均亮度值与光照强度容忍值之差;
其中,所述第三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是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光照强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一区间时,调整红外灯的补光亮度的过程中,针对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小光照强度值时,则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当检测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光照强度值时,则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判断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增加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或者,如果获知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并且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为降低红外灯的补光亮度,则确定所述本次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与所述上一次的补光亮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容忍模块,还用于针对在所述第二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的过程,当检测到当前光照强度不位于所述第二区间时,则判断红外灯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红外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恢复在所述第一区间进行昼夜切换检测;如果所述红外灯未处于关闭状态,则通知所述红外反复检测模块重新确定光照强度的第二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43460.2A CN105554409B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43460.2A CN105554409B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4409A CN105554409A (zh) | 2016-05-04 |
CN105554409B true CN105554409B (zh) | 2018-01-16 |
Family
ID=55833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43460.2A Active CN105554409B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544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89164B (zh) * | 2017-01-10 | 2020-07-03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红外补光灯的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3132718B (zh) * | 2021-04-20 | 2022-05-24 | 深圳市多酷科技有限公司 | 日夜型摄像装置切换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8102527A (zh) * | 2024-04-22 | 2024-05-28 | 广东省旭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光源的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19680B1 (en) * | 2003-07-08 | 2009-11-17 | Bingle Robert L | Vehicular imaging system with selective infrared filtering and supplemental illumination |
CN101872106A (zh) * | 2010-05-21 | 2010-10-27 | 深圳市艾威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 |
CN101917794A (zh) * | 2010-06-28 | 2010-12-15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摄像机的红外灯功率自适应量化调整电路及方法 |
US7911528B2 (en) * | 2005-04-27 | 2011-03-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CN102148929A (zh) * | 2010-02-10 | 2011-08-10 | 索尼公司 | 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102572285A (zh) * | 2012-02-08 | 2012-07-11 | 深圳市黄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Ccd摄像机的日夜模式转换方法 |
CN102842025A (zh) * | 2011-06-25 | 2012-12-26 | 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图像的检测场景判断方法及装置 |
CN102843518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红外灯光强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428439A (zh) * | 2013-08-22 | 2013-12-04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成像设备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491313A (zh) * | 2013-10-09 | 2014-01-01 | 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补光灯自动控制方法 |
CN103488026A (zh) * | 2013-09-05 | 2014-01-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节摄像头补光灯亮度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533252A (zh) * | 2013-09-30 | 2014-01-22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昼夜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253976A (zh) * | 2014-09-03 | 2014-12-31 | 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摄像机滤光系统和方法 |
CN105049731A (zh) * | 2015-08-26 | 2015-1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摄像装置及其摄录模式切换方法 |
-
2015
- 2015-12-16 CN CN201510943460.2A patent/CN1055544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19680B1 (en) * | 2003-07-08 | 2009-11-17 | Bingle Robert L | Vehicular imaging system with selective infrared filtering and supplemental illumination |
US7911528B2 (en) * | 2005-04-27 | 2011-03-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CN102148929A (zh) * | 2010-02-10 | 2011-08-10 | 索尼公司 | 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101872106A (zh) * | 2010-05-21 | 2010-10-27 | 深圳市艾威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红外摄像机及其智能调节红外光强度的方法 |
CN101917794A (zh) * | 2010-06-28 | 2010-12-15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摄像机的红外灯功率自适应量化调整电路及方法 |
CN102842025A (zh) * | 2011-06-25 | 2012-12-26 | 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图像的检测场景判断方法及装置 |
CN102572285A (zh) * | 2012-02-08 | 2012-07-11 | 深圳市黄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Ccd摄像机的日夜模式转换方法 |
CN102843518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红外灯光强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428439A (zh) * | 2013-08-22 | 2013-12-04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成像设备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488026A (zh) * | 2013-09-05 | 2014-01-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节摄像头补光灯亮度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533252A (zh) * | 2013-09-30 | 2014-01-22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昼夜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91313A (zh) * | 2013-10-09 | 2014-01-01 | 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补光灯自动控制方法 |
CN104253976A (zh) * | 2014-09-03 | 2014-12-31 | 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摄像机滤光系统和方法 |
CN105049731A (zh) * | 2015-08-26 | 2015-1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摄像装置及其摄录模式切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4409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51490B (zh) | 曝光方法、装置及摄像设备 | |
CN103945201B (zh) | 一种IR-Cut滤光片切换方法、装置和摄像机 | |
US962868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lash | |
US8710746B2 (en) |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 |
CN106210334B (zh) | 一种智能闪光灯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US20050157203A1 (en) | Flicker detecting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
CN108401116B (zh) | 摄像模式切换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9929808B2 (en) | High-dynamic-range coded light detection | |
CN111432143B (zh) | 摄像头模组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 |
JP2017510348A5 (zh) | ||
CN103096124B (zh) | 一种辅助对焦方法及装置 | |
CN113452970B (zh) | 用于评定夜晚模式图像获得期间的环境光的方法 | |
CN105554409B (zh) | 一种昼夜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
US9813624B2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infrared light reduction sec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3702038A (zh) |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进行自动昼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50054987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JP2009017474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KR20200033756A (ko) |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플리커(flicker) 완화 및 감소된 모션 블러(motion blur)를 갖는 이미지 센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 |
CN117676323A (zh) |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 |
CN112153302B (zh) | 红外光源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JP7103839B2 (ja) |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03440658B (zh) | 自动去除照片紫边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991936B (zh) | 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 | |
JP2005094558A (ja) | 撮像装置 | |
KR100518298B1 (ko) | 영상신호가 없는 구간에서의 밝기 측정을 이용한 감시카메라의 주간/야간모드 동작장치 및 동작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