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4312B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44312B CN105544312B CN201610064759.5A CN201610064759A CN105544312B CN 105544312 B CN105544312 B CN 105544312B CN 201610064759 A CN201610064759 A CN 201610064759A CN 105544312 B CN105544312 B CN 1055443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pile
- embankment
- stake
- reinforced concrete
- p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00—General structure of permanent way
- E01B2/006—Deep foundation of tra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包括外侧桩和内侧桩,外侧桩和内侧桩布置的区域为路堤所覆盖的区域,其中,路堤包括路堤顶面和路堤顶面两侧的路堤边坡,在路堤横截面上、自路堤边坡的边缘至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的距离为A;外侧桩布置的区域是自两侧的路堤边坡向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延伸至1/5A至3/4A处所占的区域;剩余的区域是内侧桩的布置区域;外侧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内侧桩采用素混凝土桩。解决了传统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外侧桩基容易在较大弯矩下发生脆性断裂,从而导致内部桩体依次发生脆性断裂,进而导致路堤失稳、承载力大大降低的工程问题,同时解决了纯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造价较高,不经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和素混凝土桩的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属于土建地基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路堤的建设速度以及沉降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沿海地区,上层土大都为饱和软粘土,土体的抗剪程度较低,排水能力较差,因而路堤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为适应快速建设及沉降控制的要求,刚性桩复合地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素混凝土桩具有抗压承载力高,弹性模量大,造价相对低廉,施工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其抗弯承载力较低,容易在弯曲荷载作用下因为拉应力超过其极限拉应力进而产生脆性断裂,导致其迅速丧失承载力,进而导致路堤的失稳破坏,钢筋混凝土桩具有很高的抗弯承载力及延性,当其因较大的弯曲荷载导致拉应力达到极限拉应力时,可进入塑性并且继续承载,安全性较高,但是价格相对昂贵。
在路堤填筑及使用过程中,随着路堤的不断增高以及路堤上的荷载不断增大,各桩的受力也不断增大,其中内侧桩以承受竖向轴力为主,外侧桩承受轴力相对较小,但其承受较大弯矩,在较大弯矩及较小轴力的共同作用下,外侧桩内侧部分首先接近其极限抗拉强度,而此时内侧桩的承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外侧桩因抗拉强度达到极限抗拉强度发生脆性的弯曲破坏,当其破坏后,内力迅速减小,对土体的约束作用迅速减弱,土体运动导致发生与内部土体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受力增大进而发生脆性的弯曲破坏,如此往复,各桩自外向内发生依次连续的弯曲破坏,最终导致路堤失稳,造成巨大人员、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如何在建设刚性桩复合地基时,提高路堤抵抗连续破坏的能力并且控制成本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其外侧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力,可以抵抗第一根桩脆性弯曲破坏的发生,其内侧桩采用造价相对低廉的素混凝土桩,从而在不降低安全性的情况下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包括外侧桩和内侧桩,所述外侧桩和内侧桩布置的区域为路堤所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路堤包括路堤顶面和路堤顶面两侧的路堤边坡,在路堤横截面上、自路堤边坡的边缘至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的距离为A;所述外侧桩布置的区域是自两侧的路堤边坡向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延伸至1/5A至3/4A处所占的区域;剩余的区域是内侧桩的布置区域;所述外侧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所述内侧桩采用素混凝土桩。
进一步讲,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桩及所述素混凝土桩的桩径为300~8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之间、所述素混凝土桩之间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与所述素混凝土桩之间的桩距均为1.5~3m。
所有钢筋混凝土桩和素混凝土桩的桩顶与地基土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地基土上面铺设有20~30cm厚的褥垫层。若所述地基土的下面是硬土层,则所有钢筋混凝土桩和素混凝土桩的底位于硬土层的顶面或者嵌入硬土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复合地基解决了传统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外侧桩基容易在较大弯矩下发生脆性断裂,从而导致内部桩体依次发生脆性断裂,进而导致路堤失稳、承载力大大降低的工程问题,同时解决了纯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造价较高,不经济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复合地基中的外侧桩采用的是具有较高抗弯承载力的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抵抗第一根桩脆性弯曲破坏的发生,因而,内侧桩不必拥有太高的抗弯承载力,所以采用造价相对低廉的素混凝土桩可以在不降低安全性的情况下满足经济性的要求。本发明复合地基在路堤边坡以下范围内的桩基本上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而路堤顶面以下范围内的桩基本上是采用素混凝土桩,各桩之间的桩距为1.5m到3m,各桩桩顶位于路堤底面处,若地基区域具有硬土层,各桩桩底抵在硬土层或嵌入硬土层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嵌固作用。
本发明复合地基具有施工简单、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地基的竖向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地基的平面图;
图中:1-路堤,2-地基土,3-硬土层,4-钢筋混凝土桩,5-素混凝土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包括外侧桩和内侧桩,所述外侧桩和内侧桩布置的区域为路堤1所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路堤1包括路堤顶面和路堤顶面两侧的路堤边坡,在路堤横截面上、自路堤边坡的边缘至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的距离为A,所述外侧桩布置的区域是自两侧的路堤边坡向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延伸至1/5A(五分之一A)至3/4A(四分之三A)处所占的区域;剩余的区域是内侧桩的布置区域;所述外侧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4,所述内侧桩采用素混凝土桩5,钢筋混凝土桩4具有很高的延性及抗弯承载力,素混凝土桩5具有较高的刚度及竖向承载力,在路堤坡面以下的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桩4,路堤以下的其余位置设置素混凝土桩5,可以较好地抵抗连续破坏的发生,提高了路堤的承载力,并且节省了一定的工程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及所述素混凝土桩5的桩径为300~8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之间、所述素混凝土桩5之间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与所述素混凝土桩5之间的桩距均为1.5~3m。所有钢筋混凝土桩4和素混凝土桩5的桩顶与地基土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地基土2上面铺设有20~30cm厚的褥垫层。若所述地基土2的下面是硬土层3,则所有钢筋混凝土桩4和素混凝土桩5的底位于硬土层3的顶面或者嵌入硬土层3。
本发明复合地基外侧的钢筋混凝土桩具有很高的抗弯承载力,并且在其达到极限拉应变后具有很高的延性,在进入塑性后,不会发生脆性断裂也不会突然丧失抗弯及竖向承载力,大大提高了外部桩体的抗弯承载力及安全性,避免了因局部桩体弯曲破坏导致的各桩连续破坏,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抵抗连续破坏的能力,大大提高路堤的安全性,同时,在路堤内侧的桩体承受弯矩较小、以承受竖向轴力为主,在该部位使用造价相对便宜的素混凝土桩,其具有很高的抗压承载力及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地承担竖向荷载、控制竖向变形,因而可在控制路堤沉降的基础上有效地节约造价。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包括外侧桩和内侧桩,所述外侧桩和内侧桩布置的区域为路堤(1)所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路堤(1)包括路堤顶面和路堤顶面两侧的路堤边坡,在路堤横截面上、自路堤边坡的边缘至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的距离为A,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桩布置的区域是自两侧的路堤边坡向路堤横截面宽度中心线延伸至1/5A至3/4A处所占的区域;剩余的区域是内侧桩的布置区域;所述外侧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4),所述内侧桩采用素混凝土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及所述素混凝土桩(5)的桩径为300~8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之间、所述素混凝土桩(5)之间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桩(4)与所述素混凝土桩(5)之间的桩距均为1.5~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有钢筋混凝土桩(4)和素混凝土桩(5)的桩顶与地基土(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地基土(2)上面铺设有20~30cm厚的褥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土(2)的下面是硬土层(3),所有钢筋混凝土桩(4)和素混凝土桩(5)的底位于硬土层(3)的顶面或者嵌入硬土层(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4759.5A CN105544312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4759.5A CN105544312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4312A CN105544312A (zh) | 2016-05-04 |
CN105544312B true CN105544312B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582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64759.5A Active CN105544312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443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9394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天津大学 | 复合桩‑水泥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CN106758624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天津大学 | 钢筋混凝土桩‑水泥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0469A (zh) * | 2011-08-02 | 2012-04-04 |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咬合桩圆桶型基础及其建造方法 |
CN102561384A (zh) * | 2012-01-31 | 2012-07-11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钢抱箍桁架式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
DE102012201281A1 (de) * | 2011-02-08 | 2012-08-09 | Otto Drexler | Stahlbeton-Rammpfahlfundament |
CN103726673A (zh) * | 2014-01-27 | 2014-04-16 | 龚金京 | 后生根新型复合桩基础 |
CN205347889U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天津大学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10064759.5A patent/CN1055443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201281A1 (de) * | 2011-02-08 | 2012-08-09 | Otto Drexler | Stahlbeton-Rammpfahlfundament |
CN102400469A (zh) * | 2011-08-02 | 2012-04-04 |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咬合桩圆桶型基础及其建造方法 |
CN102561384A (zh) * | 2012-01-31 | 2012-07-11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钢抱箍桁架式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
CN103726673A (zh) * | 2014-01-27 | 2014-04-16 | 龚金京 | 后生根新型复合桩基础 |
CN205347889U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天津大学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4312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43656A (zh) | 一种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面膜防渗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023501U (zh) | 一种用于土石坝的除险加固防渗处理结构 | |
CN203373705U (zh) | 生态护坡 | |
CN106758624A (zh) | 钢筋混凝土桩‑水泥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
CN204401387U (zh) | 一种基于xps保温板与护坡道的季冻区防冻胀路基结构 | |
CN202969393U (zh) | 一种公路高填方涵洞的加筋减载结构 | |
CN203346750U (zh) | 一种深厚层松软土地区的长短桩桩筏结构路基 | |
CN207130539U (zh) | 一种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加固结构 | |
CN106245595B (zh) | 一种防渗墙式下部防渗系统可维修的面板坝 | |
WO2022237082A1 (zh) | 一种软岩路基纵向裂缝病害处治方法 | |
CN203129095U (zh) | 一种用于堆石坝的复合防渗面板结构 | |
CN103526721A (zh) | 一种透水桩基丁坝 | |
CN112195703B (zh) | 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稳定性控制的计算方法 | |
CN106120662B (zh) | 一种局部高模量堆石面板坝 | |
CN105544312B (zh)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
CN209227507U (zh) | 处治超高填方软弱地基的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 | |
CN105975720B (zh) | 一种混合式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厚度设计方法 | |
CN205576637U (zh) | 一种处理临近既有线软土地基的路基结构 | |
CN205347889U (zh) | 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分区组合式复合地基 | |
CN206529660U (zh) | 一种隔水路基结构 | |
CN205776154U (zh) |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 | |
CN205934862U (zh) | 一种局部高模量堆石面板坝结构 | |
CN106012735B (zh) | 适用于倒装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厚度设计方法 | |
CN203530921U (zh) | 一种透水桩基丁坝 | |
CN207017169U (zh) | 一种高填路堤涵洞减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00350 District,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Haihe Education Park, 135 beautiful road, Beiyang campus of Tianjin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Tianji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00072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Wei Jin Road No. 9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