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2110A -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2110A CN105292110A CN201510658813.4A CN201510658813A CN105292110A CN 105292110 A CN105292110 A CN 105292110A CN 201510658813 A CN201510658813 A CN 201510658813A CN 105292110 A CN105292110 A CN 105292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oasting mode
- driving engine
- speed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40—Controlling the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prime movers, e.g. for transition between prime m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8—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drivers or passengers
- B60W40/09—Driving style or behaviou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B60W40/105—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60W2050/143—Alarm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60W2050/146—Display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510/1005—Transmission ratio engag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0—Accelerator pedal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2—Brake pedal posi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4—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滑行工况运行参数;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获取挡位变更参数;根据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获取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确定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并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节油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全世界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都非常重视,对于汽车的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汽车中应用了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内燃机和驱动电机协同驱动汽车发动机工作,能够显著地降低整车油耗并减少废气排放。
自动变速和手动变速的混合动力汽车通常具有在车速为零时控制发动机停机或断油的能力,例如在停车等红灯的过程中,当汽车中的混合动力控制装置得知车速为零时,控制发动机停机,或者切断发动机的燃油供给,待汽车重新启动后,再驱动发动机工作以及恢复燃油供给,达到节油的效果。
另外,自动变速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具备在汽车滑行过程中控制发动机停机或断油的能力,并且在退出滑行工况时自动调节挡位至与车速相匹配,能够进一步降低油耗。但对于手动变速的混合动力汽车而言,由于在滑行工况的前后,车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滑行工况后的挡位不再与当前车速相匹配,需要依靠驾驶员手动进行换挡,这对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手动变速的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还不具有这个能力,节油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节油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滑行工况运行参数;
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获取挡位变更参数;
根据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
获取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确定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并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所述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包括:
获取变速器挡位状态;
判断变速器挡位状态是否为空挡状态;
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停机模式;
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不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
判断所述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电量下限值;
当判断出所述剩余电量大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且控制驱动电机进入助力运行模式;
当判断出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且控制驱动电机进入电池充电模式。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滑行工况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以及车速;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包括:
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和制动踏板状态是否均为松开状态且车速是否不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包括:
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为踩下状态,或车速是否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包括:油门开度和车速;根据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包括:
在换挡策略规则中查找与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对应的挡位,作为最佳挡位;
提示驾驶员分离离合器;
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包括:车速和最佳挡位。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所述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包括:
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转速是否小于怠速;
当判断出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怠速,则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发动机,并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当判断出诉讼当前转速大于或等于怠速,则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在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之后,还包括:
提示驾驶员结合离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将发动机调整至停运行模式,即:停止发动机转动或停止对发动机喷油,依靠汽车自身的惯性保持汽车持续行驶,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节油效果;并判断当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根据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将发动机驱动至达到与最佳挡位匹配的目标转速,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配合实现最优的运行效果,降低发动机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中即将退出滑行工况时进行换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中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和输出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2-显示屏;3-空挡开关;
4-动力电池;5-驱动电机;6-发动机;
7-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适用于配有手动变速器的汽车,能够在汽车进入滑行工况时停止发动机燃油供给,也就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在汽车退出滑行工况之后能够及时提示驾驶员调整挡位以与发动机转速相匹配,以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高压(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60V)的混合动力系统,还适用于低压(工作电压小于60V)的混合动力系统,而对于搭载12V/24V智能发电机的系统同样适用。而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至发动机曲轴带轮的结构,还适用于驱动电机直接固定在发动机飞轮端的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是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结构,包括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显示屏2、空挡开关3、动力电池4、驱动电机5、发动机6、变速器7等。其中,显示屏2用于提示驾驶员驾驶状态参数,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电连接。空挡开关3设置在变速器7上,用于检测变速器7是否处于空挡状态。
动力电池4与驱动电机5连接,可向驱动电机5供电,或驱动电机5对动力电池4充电。驱动电机5与发动机6有两种连接方式:
其一,如图1所示,驱动电机5集成设置在发动机6轮系上,即:驱动电机5通过皮带实现与发动机6的动力耦合。
其二,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5集成在发动机6的输出端,具体与发动机6的飞轮连接,实现驱动电机5与发动机6的动力耦合。
上述显示屏2是通过界面显示的方式提示驾驶员,当然也可以采用扬声器等音频设备用声音的方式提示驾驶员,或者采用显示屏2和音频设备相结合的方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可以由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来执行,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0、获取滑行工况运行参数。
步骤20、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步骤30、当判断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
上述三个步骤的功能是实现在汽车运行在滑行工况时,将发动机停运行,也即停止发动机转动或停止对发动机喷油,依靠汽车自身的惯性保持汽车持续行驶,以减少燃油消耗。
具体的,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滑行工况,可以对滑行工况运行参数进行获取和判断。其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可以为: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以及车速。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具体可以为: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和制动踏板状态是否均为松开状态且车速是否不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即:当油门踏板状态为松开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也为松开状态、并且车速不为零时,视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而当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中的任一个处于踩下状态或车速为零,则视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不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上述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以及车速为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可用于判断滑行工况的几个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参数对滑行工况进行判断。对于上述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以及车速三个参数,可以通过在相应的机械构件上设置传感器进行检测,或者直接利用汽车内部已有的传感器进行检测。
当判断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即:将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停运行模式,该模式可以使发动机停止转动或停止喷油。若滑行工况运行参数不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则返回重新对滑行工况运行参数进行获取和判断。在汽车滑行过程中保持发动机工作于停运行模式,并且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40、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对于上述包括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车速三个参数在内的滑行工况运行参数,判断其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具体可以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为踩下状态,或车速是否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即:当油门踏板状态为踩下状态,或制动踏板状态为踩下状态,或车速为零,则视为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当油门踏板状态仍为松开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仍为松开状态、且车速不为零,则视为不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仍然处于滑行工况。
步骤50、当判断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获取挡位变更参数。
步骤60、根据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
步骤50和步骤60的目的是根据汽车在退出滑行工况时的运行状态确定出适合该运行状态的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具体的,挡位变更参数可以为:油门开度和车速。通常,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门开度和车速需要与变速器7的挡位相匹配,挡位需根据油门开度和车速的增大而提高,才能确保发动机转速与变速器7相结合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避免发动机磨损。挡位与油门开度和车速的关系即作为换挡策略规则,该关系可以作为一个表格存储在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中。
由于汽车在滑行工况中是依靠汽车惯性进行滑行,受道路摩擦力的影响,车速会降低。退出滑行工况意味着重新启动发动机,则必须将变速器7的挡位调整至与当前车速相匹配的挡位,称之为最佳挡位。
获取油门开度和车速作为挡位变更参数,在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中查找与油门开度和车速对应的挡位,作为最佳挡位,并通过显示屏2或其它音频设备提示驾驶员分离离合器,然后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
步骤70、获取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
步骤80、根据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确定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并驱动发动机达到目标转速。
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可以为车速和最佳挡位,然后根据车速和最佳挡位计算得到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并驱动发动机达到目标转速,以使发动机转速与最佳挡位相匹配,实现最优运行效果。
发动机是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ManagementSystem,简称:EMS)进行管理的,EMS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连接,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向EMS发送目标转速,通过EMS将发动机的转速调整至目标转速。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将发动机调整至停运行模式,即:停止发动机转动或停止对发动机喷油,依靠汽车自身的惯性保持汽车持续行驶,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节油效果;并判断当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根据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将发动机驱动至达到与最佳挡位匹配的目标转速,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配合实现最优的运行效果,降低发动机磨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是对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的实现方式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获取滑行工况运行参数。
步骤20、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上述两个步骤的实现方式可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1、当判断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获取变速器挡位状态。
可通过设置在变速器7中的空挡开关3来检测变速器7的挡位状态。
步骤302、判断变速器挡位状态是否为空挡状态。
步骤303、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停机模式。
当判断出变速器7挡位状态为空挡状态,则视为滑行模式,控制发动机至停机模式,即:控制发动机停机,使得发动机的转速迅速降为零。
步骤304、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不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
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即:停止对发动机喷油,但发动机仍然在转动。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还控制驱动电机处于自由状态,既不提供制动力矩,也不提供驱动力矩。
其中,上述步骤304还可以采用下面的实现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汽车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41、获取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
步骤3042、判断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电量下限值。
步骤3043、当判断出剩余电量大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
步骤3044、控制驱动电机进入助力运行模式。
当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电量下限值时,视为带挡滑行助力模式,直接控制发动机断油,然后控制驱动电机产生助力驱动发动机,以补偿发动机在断油过程中所增加的摩擦阻力,使得在整车及传动系统的拖动下,发动机仍维持转速。驱动电机由电机力矩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电机力矩控制系统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连接,接收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发来的控制信号。
步骤3045、当判断出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
步骤3046、控制驱动电机进入电池充电模式。
当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电量下限值时,视为带挡滑行充电模式,直接控制发动机断油,在整车及传动系统的拖动下,发动机仍维持转速。除了控制发动机断油之外,还需控制驱动电机进入发电模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具体可通过在制动发动机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对挡位状态进行判断,当处于空挡时,控制发动机停机;当不处于空挡时,控制发动机断油;并且在不处于空挡时还对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判断,在电量足够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电机对发动机产生助力驱动,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除了具备实施例一所具备的有益效果之外,还能够较好地利用驱动电机于发动机之间的配合和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之间的配合,以使汽车实现最优的运行效果,降低发动机磨损。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退出滑行工况之后的步骤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中即将退出滑行工况时进行换挡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即将退出滑行工况时进行换挡的方法包括:
步骤901、判断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步骤901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40,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2、当判断出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获取挡位变更参数。
其中,挡位变更参数可以包括:油门开度和车速。
然后,根据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903、在换挡策略规则中查找与油门开度和车速对应的挡位,作为最佳挡位。
例如当油门开度为30%,车速为30Km/h时,对应的最佳挡位为3挡。
步骤904、提示驾驶员分离离合器。
步骤905、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最佳挡位。
然后执行步骤906。
步骤906、获取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
步骤906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70。在步骤906之后执行步骤907。
步骤907、根据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确定发动机的目标转速。
步骤907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80,此处不再赘述。在步骤907之后,需驱动发动机达到目标转速,具体可采用如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步骤908、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转速是否小于怠速。
步骤909、当判断出当前转速小于怠速,则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发动机,并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步骤910、当判断出当前转速大于或等于怠速,则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进一步的,在驱动发动机达到目标转速之后(也即:在步骤909或910之后),还包括:
步骤911、提示驾驶员结合离合器。
使得汽车完全退出滑行模式,恢复正常行驶。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提示驾驶员更换最佳挡位,并将发动机驱动至目标转速,与最佳挡位相匹配,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配合实现最优的运行效果,降低发动机磨损,并达到了节约燃油的效果。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可对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进行软件和/或硬件的改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中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和输出示意图。如图7所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的输入信号包括:车速、发动机管理系统提供的发动机转速、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挡位状态等。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的输出信号包括:最佳挡位、目标转速和驱动电机控制信号,其中,最佳挡位是提供给显示屏2或音频设备的;目标转速是供给发动机管理系统的,驱动电机控制信号是提供给电机力矩控制系统。
而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1内部,设置有滑行模式进入、滑行模式控制及滑行模式退出三个部分,滑行模式进入部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和步骤20,滑行模式控制部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至步骤304,滑行模式退出部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901至步骤911。上述三个滑行模式可通过软件实现,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由技术人员根据熟知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滑行工况运行参数;
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时,获取挡位变更参数;
根据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
获取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确定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并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发动机停运行模式,包括:
获取变速器挡位状态;
判断变速器挡位状态是否为空挡状态;
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停机模式;
当判断出变速器挡位状态不为空挡状态,则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发动机至断油模式,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
判断所述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电量下限值;
当判断出所述剩余电量大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且控制驱动电机进入助力运行模式;
当判断出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电量下限值时,则控制发动机断油,且控制驱动电机进入电池充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滑行工况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以及车速;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包括:
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和制动踏板状态是否均为松开状态且车速是否不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进入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滑行工况运行参数是否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包括:
判断油门踏板状态、制动踏板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为踩下状态,或车速是否为零,若是,则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滑行工况退出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包括:油门开度和车速;根据所述挡位变更参数和预设的换挡策略规则确定最佳挡位并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包括:
在换挡策略规则中查找与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对应的挡位,作为最佳挡位;
提示驾驶员分离离合器;
提示驾驶员将挡位更换至所述最佳挡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转速变更参数包括:车速和最佳挡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包括:
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转速是否小于怠速;
当判断出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怠速,则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发动机,并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当判断出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或等于怠速,则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将发动机拖至目标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发动机达到所述目标转速之后,还包括:
提示驾驶员结合离合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58813.4A CN105292110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58813.4A CN105292110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2110A true CN105292110A (zh) | 2016-02-03 |
CN105292110B CN105292110B (zh) | 2017-11-28 |
Family
ID=5519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58813.4A Active CN105292110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92110B (zh)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66401A (zh) * | 2016-06-20 | 2016-09-2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滑行停机节油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314435A (zh) * | 2016-08-29 | 2017-01-11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匹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节能行驶控制方法 |
CN106545423A (zh) * | 2016-10-31 | 2017-03-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混合动力汽车 |
CN107344549A (zh) * | 2017-05-24 | 2017-11-1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手动挡车型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 |
CN108382389A (zh) * | 2018-02-23 | 2018-08-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方法及系统 |
CN108698610A (zh) * | 2016-02-15 | 2018-10-23 | 康明斯公司 | 驾驶行为评估与纠正系统 |
CN108860128A (zh) * | 2018-04-03 | 2018-11-23 | 珠海和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运行控制方法 |
CN109080637A (zh) * | 2018-09-25 | 2018-12-25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减速工况车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9100160A (zh) * | 2018-09-25 | 2018-12-2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试验的车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9383488A (zh) * | 2017-08-08 | 2019-02-2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动车辆滑行停机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N110329278A (zh) * | 2019-06-26 | 2019-10-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驾驶引导方法及显示系统 |
CN110723205A (zh) * | 2019-11-21 | 2020-01-24 | 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转向油泵控制方法、转向油泵控制系统和汽车 |
CN110920615A (zh) * | 2019-12-17 | 2020-03-2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退出车辆航行功能的方法 |
CN110920405A (zh) * | 2019-10-31 | 2020-03-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汽车 |
CN111086499A (zh) * | 2019-09-30 | 2020-05-01 |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645686A (zh) * | 2020-06-05 | 2020-09-11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力恢复控制方法、装置及48v驱动系统 |
CN112224188A (zh) * | 2020-09-29 | 2021-01-15 |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
CN113044039A (zh) * | 2021-05-13 | 2021-06-29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挡位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4278726A (zh) * | 2021-12-24 | 2022-04-05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降低车辆滑行过程油耗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877066A (zh) * | 2022-05-10 | 2022-08-0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变速箱运行的控制方法、自动变速箱和车辆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0279A (zh) * | 2010-03-10 | 2010-10-2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挡位信息显示及换挡提醒方法 |
JP2011079478A (ja) * | 2009-10-09 | 2011-04-21 | Jatco Ltd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CN102529948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断油滑行换挡控制方法 |
CN102556045A (zh) * | 2010-12-31 | 2012-07-1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断油滑行换挡控制方法 |
CN102848899A (zh) * | 2011-06-28 | 2013-01-0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JP5716534B2 (ja) * | 2011-05-19 | 2015-05-1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US20160068151A1 (en) * | 2014-09-05 | 2016-03-10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asting torque of hybrid vehicle |
-
2015
- 2015-10-12 CN CN201510658813.4A patent/CN1052921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79478A (ja) * | 2009-10-09 | 2011-04-21 | Jatco Ltd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CN101870279A (zh) * | 2010-03-10 | 2010-10-2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挡位信息显示及换挡提醒方法 |
CN102529948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断油滑行换挡控制方法 |
CN102556045A (zh) * | 2010-12-31 | 2012-07-1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断油滑行换挡控制方法 |
JP5716534B2 (ja) * | 2011-05-19 | 2015-05-1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CN102848899A (zh) * | 2011-06-28 | 2013-01-0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US20160068151A1 (en) * | 2014-09-05 | 2016-03-10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asting torque of hybrid vehicle |
Cited B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8610A (zh) * | 2016-02-15 | 2018-10-23 | 康明斯公司 | 驾驶行为评估与纠正系统 |
CN105966401B (zh) * | 2016-06-20 | 2019-02-1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滑行停机节油控制方法 |
CN105966401A (zh) * | 2016-06-20 | 2016-09-2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滑行停机节油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314435A (zh) * | 2016-08-29 | 2017-01-11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匹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节能行驶控制方法 |
CN106545423A (zh) * | 2016-10-31 | 2017-03-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混合动力汽车 |
CN107344549A (zh) * | 2017-05-24 | 2017-11-1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手动挡车型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 |
CN107344549B (zh) * | 2017-05-24 | 2019-12-1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手动挡车型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 |
CN109383488B (zh) * | 2017-08-08 | 2020-10-20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动车辆滑行停机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N109383488A (zh) * | 2017-08-08 | 2019-02-2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动车辆滑行停机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N108382389A (zh) * | 2018-02-23 | 2018-08-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方法及系统 |
CN108382389B (zh) * | 2018-02-23 | 2020-01-14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方法及系统 |
CN108860128A (zh) * | 2018-04-03 | 2018-11-23 | 珠海和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运行控制方法 |
CN109100160A (zh) * | 2018-09-25 | 2018-12-2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试验的车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9080637A (zh) * | 2018-09-25 | 2018-12-25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减速工况车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329278A (zh) * | 2019-06-26 | 2019-10-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驾驶引导方法及显示系统 |
CN110329278B (zh) * | 2019-06-26 | 2021-09-14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驾驶引导方法及显示系统 |
CN111086499B (zh) * | 2019-09-30 | 2021-02-26 |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086499A (zh) * | 2019-09-30 | 2020-05-01 |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920405A (zh) * | 2019-10-31 | 2020-03-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汽车 |
CN110723205A (zh) * | 2019-11-21 | 2020-01-24 | 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转向油泵控制方法、转向油泵控制系统和汽车 |
CN110920615A (zh) * | 2019-12-17 | 2020-03-2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退出车辆航行功能的方法 |
CN111645686B (zh) * | 2020-06-05 | 2021-10-2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力恢复控制方法、装置及48v驱动系统 |
CN111645686A (zh) * | 2020-06-05 | 2020-09-11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力恢复控制方法、装置及48v驱动系统 |
CN112224188A (zh) * | 2020-09-29 | 2021-01-15 |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
CN112224188B (zh) * | 2020-09-29 | 2021-06-18 |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
CN113044039A (zh) * | 2021-05-13 | 2021-06-29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挡位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3044039B (zh) * | 2021-05-13 | 2023-01-03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挡位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4278726A (zh) * | 2021-12-24 | 2022-04-05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降低车辆滑行过程油耗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877066A (zh) * | 2022-05-10 | 2022-08-0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变速箱运行的控制方法、自动变速箱和车辆 |
CN114877066B (zh) * | 2022-05-10 | 2024-05-17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变速箱运行的控制方法、自动变速箱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2110B (zh) | 2017-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92110A (zh) | 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
EP2928744B1 (en)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US10696151B2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ommercial vehicle powertrain electrification | |
US10525968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rive device of a hybrid vehicle and hybrid vehicle | |
CN108349369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设备的运行和混合动力车辆 | |
CN1982135B (zh) | 用于控制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停止的控制装置 | |
CN108349484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运行和混合动力车辆 | |
EP3535151B1 (en) | Transmission mounted electrical charging system with engine off coasting and dual mode hvac | |
US9162665B2 (en) | Kick-down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103269926B (zh) | 用于启动在配备有混合驱动部的车辆特别是工业或商用车辆中的巡航控制功能的方法 | |
CN108068807B (zh) | 用于混合电动车辆的自动巡航控制方法 | |
US10336334B2 (en) | Regenerative braking downshift control using predictive information | |
KR101786692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엔진 클러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4417345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WO2015032324A1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4417346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4417544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4417543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4417523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6240336B (zh) | 一种插电式双电机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 |
JP2012224238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
US8757307B2 (en) | Braking strategy for a hybrid drive of a vehicle | |
JP2007230431A (ja) | 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 |
CN106853821B (zh) | 混合动力汽车、hcu及其对怠速控制的方法 | |
CN106808993B (zh) | 一种基于amt的isg动力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