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2166A -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2166A CN105142166A CN201510377535.5A CN201510377535A CN105142166A CN 105142166 A CN105142166 A CN 105142166A CN 201510377535 A CN201510377535 A CN 201510377535A CN 105142166 A CN105142166 A CN 105142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signal
- smart mobile
- phone card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ZHBXLZQQVCDGPA-UHFFFAOYSA-N 5-[(1,3-dioxo-2-benzofuran-5-yl)sulfonyl]-2-benzofuran-1,3-di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O)C2=CC(S(=O)(=O)C=2C=C3C(=O)OC(C3=CC=2)=O)=C1 ZHBXLZQQVCDGP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产品布局更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卡双通(DualSIMdualactive,DSDA)是指智能手机的一个卡在通话或者上网时,智能手机的另一个卡也可以使用,如可以被呼入。
现有的DSDA方案主要是采用两套无线电收发机(transceiver)设计:一套transceiver用于传输一个卡的信号,另一套transceiver用于传输另一个卡的信号,以保证智能手机的两个卡的信号能够互不干扰,快速传输。但由于采用两套transceiver实现DSDA,因此需要采用较多的射频器件,从而不仅增加了物料成本,也给产品设计中的ID、结构、天线、PCB布局布线都带来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方法需要两套无线电收发机才能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单元,用于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无需采用两套无线电收发机,就能够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因此不仅节省了物料成本,而且也使得产品的PCB布局更方便。并且,由于载波聚合后的带宽将变宽,因此,能够保证以较高的传输速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11,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其中,无线电收发机只有一套,其至少能够同时支持上行双载波聚合和下行双载波聚合,该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的个数至少为2个。
在该步骤中,若需要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并采用聚合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由于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因此,增大了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其中,该步骤中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之前,包括:
检测双卡双通开关是否打开,以便在双卡双通开关打开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当双卡双通开关没有打开时,不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硬件通路上行双路和下行双路均被第一智能手机卡占有,此时,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各个频段得到的宽带仅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极大地提高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其中,这里传输的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第一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由于在智能手机设置双卡双通开关,因此,便于用户选择高速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或者选择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增加了选择范围,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步骤S12,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在该步骤,由于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的个数至少为2个,因此,可将载波聚合技术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部分宽带用于继续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剩余部分宽带用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这样,只需采用一套无线电收发机,并结合载波聚合技术就能够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具体包括:
A1、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确定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其中,这里的取整包括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以保证在同一个频段内只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或只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减少了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干扰。
A2、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上述A1和A2中,由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部分宽带的大小等于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因此,使得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大小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大小基本相同,从而既保证了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也保证了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A2,所述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具体包括:
A21、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并选出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具体地,获取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各个频段对应的信号功率,通过比较获取的各个频段对应的信号功率来选出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
A22、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且包括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上述A21和A22中,若释放包括信号功率最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保留信号功率较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若释放包括信号功率较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保留信号功率最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以便保证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都能够顺利传输。进一步地,由于与数据流信号相比,用户对语音流信号是否顺利传输更敏感,因此,为了保证语音流信号的顺利传输,在步骤A21之前,包括:判断需要传输的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是否为语音流信号,以便在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时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
可选地,若通过载波聚合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且检测的第二智能手机卡需要传输的信号也为语音流信号,则在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之后,包括:
在通话界面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
当第一智能手机卡有来电(需要传输的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时,第一智能手机卡通过LTE语音(VoiceoverLTE,VoLTE)进行LTE语音通话,这时如果第一智能手机卡也有来电(需要传输的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则会释放被第一智能手机卡占用的一部分宽带,并用释放的部分宽带接入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再在通话界面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由于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因此,便于用户选择是否接入新通话。当然,若无线收发电机支持的频段的个数大于等于3,则在第二智能手机卡有来电信号以及第一智能手机卡有来电信号时,第二智能手机卡的数据流信号或者第二智能手机卡的数据流信号仍可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得到的宽带传输。即则可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得到的部分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以及,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得到的其余部分宽带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或数据流信号;或者,可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得到的部分宽带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以及,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得到的其余部分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或数据流信号。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由于无需采用两套无线电收发机,就能够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因此不仅节省了物料成本,而且也使得产品的PCB布局更方便。并且,由于载波聚合后的带宽将变宽,因此,能够保证以较高的传输速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可应用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检测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单元21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22,其中:
检测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单元21,用于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其中,无线电收发机只有一套,其至少能够同时支持上行双载波聚合和下行双载波聚合,该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的个数至少为2个。
具体地,若需要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并采用聚合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由于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因此,增大了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其中,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信号传输模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双卡双通开关是否打开,以便在双卡双通开关打开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当双卡双通开关没有打开时,不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硬件通路上行双路和下行双路均被第一智能手机卡占有,此时,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聚合各个频段得到的宽带仅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极大地提高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其中,这里传输的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包括第一智能手机卡的语音流信号和数据流信号。由于在智能手机设置双卡双通开关,因此,便于用户选择高速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或者选择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增加了选择范围,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22,用于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22包括:
释放宽带大小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确定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其中,这里的取整包括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以保证在同一个频段内只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或只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从而减少了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干扰。
宽带释放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上述释放宽带大小确定模块和宽带释放模块中,由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部分宽带的大小等于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因此,使得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大小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大小基本相同,从而既保证了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也保证了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传输速度。
可选地,所述宽带释放模块包括:
信号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并选出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
宽带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且包括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上述信号功率检测模块和宽带选择模块中,若释放包括信号功率最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保留信号功率较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若释放包括信号功率较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则保留信号功率最强的频段的宽带用于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以便保证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都能够顺利传输。进一步地,由于与数据流信号相比,用户对语音流信号是否顺利传输更敏感,因此,为了保证语音流信号的顺利传输,所述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信号类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传输的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是否为语音流信号,以便在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时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
可选地,所述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新通话提示单元,用于在通话界面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
由于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因此,便于用户选择是否接入新通话。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由于无需采用两套无线电收发机,就能够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因此不仅节省了物料成本,而且也使得产品的PCB布局更方便。并且,由于载波聚合后的带宽将变宽,因此,能够保证以较高的传输速度同时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和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具体包括:
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确定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
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具体包括:
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并选出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
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且包括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过载波聚合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为语音流信号,且检测的第二智能手机卡需要传输的信号也为语音流信号,则在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之后,包括:
在通话界面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之前,包括:
检测双卡双通开关是否打开,以便在双卡双通开关打开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6.一种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单元,用于在通过载波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传输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设置至少两个智能手机卡:第一智能手机卡和第二智能手机卡;
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释放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的部分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传输单元包括:
释放宽带大小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出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时,确定取整聚合无线电收发机支持的频段得到的宽带的一半对应的大小;
宽带释放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释放模块包括:
信号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电收发机支持各个频段的信号功率,并选出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
宽带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宽带的大小,释放相应大小且包括信号功率最强或较强的频段的传输所述第一智能手机卡的信号的宽带,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新通话提示单元,用于在通话界面显示是否暂停当前通话并接入新通话的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传输模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双卡双通开关是否打开,以便在双卡双通开关打开时检测是否需要传输第二智能手机卡的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7535.5A CN10514216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7535.5A CN10514216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2166A true CN105142166A (zh) | 2015-12-09 |
CN105142166B CN105142166B (zh) | 2018-09-14 |
Family
ID=5472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775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4216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4216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0239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WO2020248733A1 (zh) * | 2019-06-10 | 2020-12-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36844A1 (en) * | 2010-11-09 | 2014-02-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Power control for ack/nack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731889A (zh) * | 2012-10-16 | 2014-04-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40169216A1 (en) * | 2012-12-14 | 2014-06-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ynamic Mapping of Modem Capabilities |
WO2014100048A1 (en) * | 2012-12-17 | 2014-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eiver calibration with lo signal from inactive receiver |
CN103916986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及其多模多待方法 |
-
2015
- 2015-06-30 CN CN201510377535.5A patent/CN1051421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36844A1 (en) * | 2010-11-09 | 2014-02-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Power control for ack/nack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731889A (zh) * | 2012-10-16 | 2014-04-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40169216A1 (en) * | 2012-12-14 | 2014-06-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ynamic Mapping of Modem Capabilities |
WO2014100048A1 (en) * | 2012-12-17 | 2014-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eiver calibration with lo signal from inactive receiver |
CN103916986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及其多模多待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0239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CN108513718A (zh) * | 2016-12-30 | 2018-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CN108513718B (zh) * | 2016-12-30 | 2020-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WO2020248733A1 (zh) * | 2019-06-10 | 2020-12-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EP3982696A4 (en) * | 2019-06-10 | 2022-08-10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WO-CARD UE DATA TRANSMISSION, STORAGE MEDIA AND USER EQUIPMENT |
JP2022536152A (ja) * | 2019-06-10 | 2022-08-12 | スプレッドトラム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シャンハ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デュアルsim・ue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記憶媒体、ならびにユーザ機器 |
JP7331152B2 (ja) | 2019-06-10 | 2023-08-22 | スプレッドトラム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シャンハ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デュアルsim・ue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記憶媒体、ならびにユーザ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2166B (zh) | 2018-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5189B (zh) | 双卡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5354093A (zh) | 内存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2291759B (zh) | 接收能力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6230492B (zh) |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EP3146768B1 (en) | Out-of-band acknowledg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JP2017520221A (ja) | Usb標準aコネクタを介したベースバンドpd通信 | |
CN105162491A (zh) | 天线及其传输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 | |
CN105517129B (zh) | 一种通信终端中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 |
CN108810944A (zh) | 上行载波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2622643A (zh) | 一种能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数码卡 | |
CN105827271A (zh)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通信装置 | |
CN102647527A (zh) | 一种智能通信终端及其服务运行方法、装置 | |
CN105142167A (zh) | Svlte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6549743A (zh) | 分量载波链路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468358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智能呼叫转移方法 | |
CN105142166A (zh) | 智能手机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3687056A (zh) |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无线连接建立方法 | |
US9713083B2 (en) | LTE advanced service indicator | |
CN105872980A (zh) | 一种扫描无线网络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404038A (zh) | 接收分集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终端 | |
CN107086872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频段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2260710B (zh) | 用于配置射频前端开关的方法、射频前端开关及通信设备 | |
CN105511587A (zh) |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114300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 |
CN106899315A (zh) |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41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