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50177A -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177A
CN105050177A CN201510160205.0A CN201510160205A CN105050177A CN 105050177 A CN105050177 A CN 105050177A CN 201510160205 A CN201510160205 A CN 201510160205A CN 105050177 A CN105050177 A CN 105050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message
user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02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亚
蔡宜学
简均哲
林烜立
刘舒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505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基地台以及第一使用者装置。基地台用以广播预先授权设定。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并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Description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中,使用者装置可利用预先授权设定直接听取基地台的资源同步信息,以完成资源同步。
背景技术
于习知的直接通讯系统中,当使用者装置欲进行直接通讯前,其须先向基地台发送资源同步要求,而基地台于接收使用者装置的资源同步要求后,将据以配置可用的网络资源与使用者装置,使使用者装置后续直接通讯的进行。
而为使通讯范围较小使用者装置得与基地台同步,除了大量布建基地台增加网络覆盖范围以接收使用者装置的资源同步要求外,亦可使用中继节点的方式间接完成同步。
惟前述方式除可能造成硬件成本大幅上升外,不同中继节点用以进行资源同步所发送的同步信号将可能导致网络资源浪费。更者,当使用者装置欲透过不同中继节点进行同步时,将因为使用者装置无法得知不同中继节点的同步来源,导致使用者装置无法准确地与单一来源进行主要资源同步。
因此,如何改良习知直接通讯网路的缺点,以低硬件布建成本、高网络资源利用度以及高资源同步准确率完成资源同步通讯,乃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基地台以及第一使用者装置。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包含:(a)令基地台广播预先授权设定;(b)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c)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d)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基地台以及第一使用者装置。基地台用以广播预先授权设定。使用者装置用以:接收预先授权设定;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A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1B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地台的方块图;
图1C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方块图;
图2系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6系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7系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8系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9系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系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系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系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2、3、4、5、6长期演进网络系统
11基地台
110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111收发单元
112中继通知消息
113处理单元
114中继节点清单
116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118资源重配置消息
13第一使用者装置
130、132、134通讯消息
131收发单元
133处理单元
138中继要求消息
15第二使用者装置
17、47、57第三使用者装置
170探索信号
A第一通讯区域
B第二通讯区域
PS预先授权设定
S701~S120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透过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的内容。须说明者,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有关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本案所请求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除此之外,于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以下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请参考图1A~1C。图1A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1的示意图。直接通讯网络系统1包含一基地台11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13。图1B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地台11的方块图。基地台11包含一收发单元111以及一处理单元113。图1C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方块图。第一使用者装置13包含一收发单元131以及一处理单元133。元件间的互动将于下文中予以进一步阐述。
首先,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透过收发单元111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PS,而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据以接收预先授权设定PS。其中,预先授权设定PS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13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1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据此,第一使用者装置13可合法收听基地台11的消息。
接着,当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透过收发单元111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0时,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便可接收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0,而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便可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0确认可用的网络资源,并据以透过收发单元131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15进行直接通讯。
如此一来,即便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透过收发单元131判断其与基地台11的通讯状态系为非对称式通讯(即仅能接收基地台11的消息而无法传送消息至基地台11),第一使用者装置13亦可在无须发送资源同步相关信号至基地台11的情况下,与单一资源同步来源(即基地台11)完成资源同步。
请参考图2,其系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2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二实施例主要用以说明当第一使用者装置13完成资源同步后,若其欲传送消息至基地台11的处理方式。
具体而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2更包含一第三使用者装置17,其主要系为一中继节点。而第三使用者装置17将于直接通讯网络系统2中传送一探索信号170,用以通知周遭的使用者装置中继节点的存在。
据此,当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接收第三使用者装置17的探索信号170后,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便可据以判断第三使用者装置17为中继节点,并透过收发单元131将欲与基地台11通讯的一通讯消息130经由第三使用者装置17传送至基地台11。
须特别说明者,于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三使用者装置17为一般使用者装置时,可先由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判断一时间周期(未绘示)内未接获第一使用者装置的任何消息(如控制消息或量测消息),随后处理单元113再据以透过收发单元111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112至第三使用者装置17,以通知第三使用者装置17作为中继节点,使后续第一使用者装置13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17与基地台11通讯。
请参考图3,其系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3的示意图。其中,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三实施例主要用以说明基地台11如何根据回报信息,重新配置第一使用者装置13用以直接通讯的网络资源。
具体而言,通讯消息130更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未绘示),其主要系用以回报第一使用者装置13与第二使用者装置15间的网络通讯状态。据此,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根据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判断第一使用者装置13与第二使用者装置15间所用的网络资源是否需调整,并进一步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118。
接着,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便透过收发单元111,将资源重配置消息118传送至第一使用者装置13。而当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接收资源重配置消息118后,处理单元133便可根据资源重分配消息118,透过收发单元131重新以更新后的网络资源与第二使用者装置15进行直接通讯。
请参考图4,其系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4的示意图。其中,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四实施例主要用以说明第一使用者装置13如何自行决定中继节点的方式。
具体而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4更包含一第三使用者装置47。当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判断一时间周期(未绘示)内收发单元131未与基地台11连接后,便透过收发单元131直接传送一中继要求消息138至第三使用者装置47,用以要求第三使用者装置47作为一中继节点。
随后,当第三使用者装置47根据中继要求消息138开启中继功能后,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便可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47传送一通讯消息134至基地台11。
请参考图5,其系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5的示意图。其中,第五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五实施例主要用以说明当第一使用者装置13完成资源同步后,基地台11如何进一步通知第一使用者装置13用以上传数据的适当中继节点。
首先,在中继节点可与基地台11连接的情况下,基地台11可判断中继节点于直接通讯网络系统5的位置,而由于基地台11可利用3DBeam-forming的技术,针对不同的方向或距离发送相关消息,因此,基地台11便可针对不同的方向或距离发送相应于该方向或距离内的中继节点清单。
据此,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针对第一使用者装置13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114。其中,中继节点清单114主要系与第一使用者装置13邻近的中继节点,于第五实施例中,中继节点清单114主要系记录一第三使用者装置57为第一使用者装置13邻近的中继节点。
接着,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便透过收发单元111,针对第一使用者装置13广播中继节点清单114。而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便可于收发单元131接收基地台11广播的中继节点清单114后,根据中继节点清单114判断第三使用者装置57系为中继节点,并透过收发单元131,经由第三使用者装置57传送一通讯消息132至基地台11。
须特别说明者,前述本发明技术主要系强调利用使用者装置的位置通知其邻近的中继节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轻易理解如何利用3DBeam-forming的技术判断使用者装置的位置,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其系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6的示意图。其中,第六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六实施例主要用以说明第一使用者装置13与不同网络区块的使用者装置的直接通讯。
详细来说,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可进一步针对第一使用者装置13所处的第一方向、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透过收发单元111广播预先授权设定PS。其中,预先授权设定PS可进一步包含第一使用者装置13所处的一第一通讯区域A的相关信息,而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便于第一通讯区域A接收预先授权设定PS。
接着,基地台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进一步透过收发单元111,针对第一通讯区域A广播第一通讯区域A专属使用的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6,而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收发单元131便可于第一通讯区域A内收听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6。
据此,第一使用者装置13的处理单元133便可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116,于第一通讯区域A内与第二使用者装置15进行直接通讯。其中,于第六实施例中,第二使用者装置15位于一第二通讯区域B内,并利用基地台11给予的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未绘示)与第一使用者装置13于不同的基地台网络区块进行直接通讯。
本发明的一第七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7。第七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七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701,令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702,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其中,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
接着,执行步骤S703,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704,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最后,执行步骤S7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本发明的一第八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8。第八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八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801,令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第一使用者装置与基地台的一通讯状态系为非对称式通讯。执行步骤S802,令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803,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同样地,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
接着,执行步骤S804,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8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806,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随后,执行步骤S807,令基地台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接获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消息。执行步骤S808,令基地台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中继通知消息系用以通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中继节点。执行步骤S809,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
执行步骤S810,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探索信号,判断第三使用者装置系为中继节点。最后,执行步骤S811,令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基地台。如此一来,第一使用者装置亦可透过中继节点的设置与基地台进行通讯。
本发明的一第九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9。第九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九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901,令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902,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其中,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
接着,执行步骤S903,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904,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9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随后,执行步骤S906,令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与基地台连接。执行步骤S907,令第一使用者装置发送一中继要求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中继要求消息系用以要求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最后,执行步骤S908,令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基地台。
本发明的一第十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10。第十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十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1001,令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1002,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其中,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
接着,执行步骤S1003,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1004,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10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执行步骤S1006,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执行步骤S1007,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探索信号,判断第三使用者装置系为一中继节点。执行步骤S1008,令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基地台。
随后,执行步骤S1009,令基地台根据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执行步骤S1010,令基地台将资源重配置消息传送至第一使用者装置。最后,执行步骤S1011,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资源重配置消息与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本发明的一第十一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11。第十一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1101,令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1102,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同样地,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执行步骤S1103,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接着,执行步骤S1104,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收听基地台广播的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执行步骤S11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执行步骤S1106,令基地台针对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
随后,执行步骤S1107,令基地台广播中继节点清单。执行步骤S1108,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基地台广播的中继节点清单。执行步骤S1109,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系为一中继节点。最后,执行步骤S1110,令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基地台。
本发明的一第十二实施例系为一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12。第十二实施例的方法系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S1201,令基地台针对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预先授权设定。执行步骤S1202,令第一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预先授权设定。同样地,预先授权设定主要系包含允许第一使用者装置收听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相应消息的合法授权信息。执行步骤S1203,令基地台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接着,执行步骤S1204,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预先授权设定,于第一通讯区域内收听第一资源同步消息。最后,执行步骤S1205,令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于第一通讯区域内与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其中,第二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二通讯区域内利用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与第一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主要系透过预授权设定,让使用者装置得以在非对称通讯的状况下,直接收听基地台的资源同步消息,藉以完成资源同步,使后续与其它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如此一来,将可在现有硬件架构下,以低硬件布建成本、高网络资源利用度以及高资源同步准确率完成资源同步通讯。
惟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0)

1.一种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该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使用者装置,该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包含:
(a)令该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
(b)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c)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收听该基地台广播的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d)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前更包含:
(a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与该基地台的一通讯状态为非对称式通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e)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与该基地台连接;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步骤(e)后,发送一中继要求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要求消息用以要求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g)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e)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探索信号,判断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g)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前更包含:
(e1)令该基地台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接获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消息;
(e2)令该基地台于步骤(e1)后,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至该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通知消息用以通知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该中继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步骤(g)后更包含:
(g1)令该基地台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
(g2)令该基地台将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传送至该第一使用者装置;
(g3)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e)令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
(g)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h)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更包含:
(a1)令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
其中,步骤(b)更包含:
(b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其中,步骤(c)更包含:
(c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其中,步骤(d)更包含:
(d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其中,该第二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二通讯区域内利用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9.一种用于一基地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该基地台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该直接通讯网络系统更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装置,该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包含:
(a)令该基地台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b)令该基地台于步骤(a)后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并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c)令该基地台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接获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消息;
(d)令该基地台于步骤(c)后,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通知消息用以通知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c)令该基地台透过一第三使用者装置接收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一通讯消息,其中,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
(d)令该基地台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
(e)令该基地台将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传送至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c)令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
(d)令该基地台广播该中继节点清单,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并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e)令该基地台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接收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一通讯消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更包含:
(a1)令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其中,步骤(b)更包含:
(b1)令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通讯区域广播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14.一种用于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该直接通讯网络系统更包含一基地台,该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包含:
(a)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一预先授权设定;
(b)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收听该基地台广播的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c)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前更包含:
(a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与该基地台的一通讯状态为非对称式通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d)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与该基地台连接;
(e)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步骤(d)后,发送一中继要求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要求消息用以要求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d)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
(e)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探索信号,判断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该基地台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步骤(f)后更包含:
(f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自该基地台接收该资源重配置消息;
(f2)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该资源同步通讯方法更包含:
(d)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
(e)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f)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源同步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步骤(a)更包含:
(a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其中,步骤(b)更包含:
(b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其中,步骤(c)更包含:
(c1)令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其中,该第二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二通讯区域内利用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21.一种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包含:
一基地台,用以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以及
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用以:
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收听该基地台广播的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判断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与该基地台的一通讯状态为非对称式通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
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与该基地台连接;
发送一中继要求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要求消息用以要求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
接收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
根据该探索信号判断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更用以:
判断一时间周期内未接获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消息;
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至该第三使用者装置,该中继通知消息用以通知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该中继节点。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该基地台更用以:
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
将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传送至该第一使用者装置;
其中,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更用以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的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
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
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更用以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更用以:
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其中,该第二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二通讯区域内利用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29.一种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基地台,该直接通讯网络系统更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装置,该基地台包含:
一收发单元;以及
一处理单元,用以:
透过该收发单元广播一预先授权设定,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透过该收发单元广播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并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判断一时间周期内该收发单元未接获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消息,并透过该收发单元发送一中继通知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该中继通知消息用以通知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收发单元更用以:
透过一第三使用者装置接收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一通讯消息,其中,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
其中,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
透过该收发单元将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传送至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
透过该收发单元广播该中继节点清单,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并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收发单元,自该第三使用者装置接收该第一使用者装置的一通讯消息。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透过该收发单元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使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针对该第一通讯区域,透过该收发单元广播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34.一种用于一直接通讯网络系统的第一使用者装置,该直接通讯网络系统更包含一基地台,该第一使用者装置包含:
一收发单元;以及
一处理单元,用以:
透过该收发单元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一预先授权设定;
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透过该收发单元收听该基地台广播的一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透过该收发单元与一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透过该收发单元,判断该第一使用者装置与该基地台的一通讯状态为非对称式通讯。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判断一时间周期内该收发单元未与该基地台连接;
透过该收发单元发送一中继要求消息至一第三使用者装置,其中,该中继要求消息用以要求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作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透过该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三使用者装置的一探索信号;
根据该探索信号,判断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收发单元,经由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消息包含一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该基地台根据该直接通讯状态量测信息,决定一资源重配置消息,该收发单元更用以:
自该基地台接收该资源重配置消息;
其中,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根据该资源重配置消息,透过该收发单元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决定一中继节点清单,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透过该收发单元接收该基地台广播的该中继节点清单;
根据该中继节点清单判断一第三使用者装置为一中继节点;
透过该收发单元,经由该第三使用者装置传送一通讯消息至该基地台。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第一使用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针对该第一使用者装置所处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一距离及其组合其中之一,广播该预先授权设定,该处理单元更用以:
透过该收发单元于一第一通讯区域接收该预先授权设定;
根据该预先授权设定,透过该收发单元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收听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
根据该第一资源同步消息,透过该收发单元于该第一通讯区域内与该第二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其中,该第二使用者装置于一第二通讯区域内利用一第二资源同步消息与该第一使用者装置进行直接通讯。
CN201510160205.0A 2014-04-15 2015-04-07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Pending CN1050501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79510P 2014-04-15 2014-04-15
US61/979,510 2014-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177A true CN105050177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26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205.0A Pending CN105050177A (zh) 2014-04-15 2015-04-07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5154B2 (zh)
CN (1) CN105050177A (zh)
TW (1) TWI5802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575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近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20130184024A1 (en) * 2012-01-18 2013-07-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symmetric D2D Communication
WO2013170904A1 (en) * 2012-05-18 2013-11-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acilitating proximity services
CN103546986A (zh) * 2012-07-09 2014-01-2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装置间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9152A (ja) * 2000-06-14 2001-12-26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移動局装置、無線ゾーン割当て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I114682B (fi) * 2000-10-13 2004-11-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nopean signaloinnin toteuttamiseksi asymmetrisessä tietoliikenneyhteydessä
US20040048609A1 (en) * 2000-12-11 2004-03-11 Minoru Kosak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38221A4 (en) * 2003-06-20 2009-12-09 Fujitsu Ltd MOBILE W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69556A1 (en) * 2004-01-13 2005-07-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US7853204B2 (en) * 2004-10-21 2010-12-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relay mobil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680147B2 (en) * 2004-10-21 2010-03-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756314B2 (ja) * 2005-01-05 2011-08-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並びに基地局制御装置。
JP4713919B2 (ja) 2005-04-14 2011-06-2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4727371B2 (ja) * 2005-09-29 2011-07-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0987219B1 (ko) * 2007-06-29 201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449024B1 (ko) * 2008-03-14 2014-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 네트워크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과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을 위한 프레임포맷
CN102217352B (zh) * 2008-11-18 2016-04-2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中继
WO2010143894A2 (en) * 2009-06-10 2010-1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US20110051655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05028B1 (en) * 2009-11-27 2020-07-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1105695A2 (ko) * 2010-02-26 2011-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 및 전자기기의 동작 방법
US9113496B2 (en) * 2010-04-25 2015-08-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3098537B (zh) * 2010-09-14 2016-05-2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EP2663148A4 (en) * 2011-01-07 2017-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91942B2 (en) * 2011-03-09 2015-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group resources for M2M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977753B1 (fr) * 2011-07-06 2013-09-27 Cassidian Gestion de canaux frequentiels de communication asymetriques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WO2013025051A2 (ko) * 2011-08-17 201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포인트 그룹에 대한 셀간 간섭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9258692B2 (en) * 2012-03-30 2016-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ssisted peer discovery
KR101954657B1 (ko) * 2012-06-19 2019-05-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Wi-Fi P2P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 간 연결 방법 및 그 단말
US9265071B2 (en) * 2012-07-10 2016-02-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ignalling method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20140066118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floor requests in parallel with traffic channel setup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307575B2 (en) 2012-11-13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UE relay functions
EP2941038B1 (en) * 2012-12-30 2018-05-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90456B1 (en) * 2013-04-10 2015-10-21 Fujitsu Limited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210417B (zh) * 2013-05-10 2019-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网络外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9456330B2 (en) * 2013-08-09 2016-09-27 Alcatel Lucent Two-stage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procedures
EP3063914B1 (en) * 2013-10-31 2019-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20150215842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Alcatel Lucent Reques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9380549B2 (en) * 2014-03-27 2016-06-28 Apple Inc. Cellular network assisted proximity services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event framework for proximity requests/alerts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EP2925018B1 (en) * 2014-03-28 2019-08-28 Oticon Medical A/S Magnetic means assembly for bone conducting hearing aid
TWI575980B (zh) * 2014-04-14 2017-03-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長期演進網路系統及其群組通訊方法
US9876767B2 (en) * 2014-05-09 2018-01-23 Alcatel Lucent Secur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575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近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20130184024A1 (en) * 2012-01-18 2013-07-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symmetric D2D Communication
WO2013170904A1 (en) * 2012-05-18 2013-11-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acilitating proximity services
CN103546986A (zh) * 2012-07-09 2014-01-2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装置间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NSN: "D2D synchronization-with network coverage",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4BI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1903A (zh) 2015-11-01
US9585154B2 (en) 2017-02-28
TWI580223B (zh) 2017-04-21
US20150296504A1 (en)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61761B1 (en)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536234A (zh)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8064453B (zh) 邻区配置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093154A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220B (zh) 管理无线网络中的网络感知能力
CN108605259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961704B (zh) 一种转换通信方式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69526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及其资源分配方法、设备
KR20180048640A (ko) V2x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03824B (zh) 天线面板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3100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mbining cell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1901809A (zh) 一种定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091808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ystem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35036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516934A (zh) 设备感知能力的注册方法、设备感知的应用方法及装置
CN10633217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Fürst et al. Leveraging physical locality to integrate smart appliances in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ultrasound and bluetooth low energy
Mir et al. Investigation on cellular LTE C-V2X network serving vehicular data traffic in realistic urban scenarios
JP6322315B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50177A (zh) 直接通讯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同步通讯方法
CN115734386A (zh) 一种传输感知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09133A (zh) 设备到设备临近服务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TWI575980B (zh) 長期演進網路系統及其群組通訊方法
CN11134366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465067A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