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888B - 连接部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1888B CN104981888B CN201480008034.3A CN201480008034A CN104981888B CN 104981888 B CN104981888 B CN 104981888B CN 201480008034 A CN201480008034 A CN 201480008034A CN 104981888 B CN104981888 B CN 1049818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ended portion
- kink
- punching
- orthogonal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61619 Deform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095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77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0—Multiple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e.g. arrays 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4—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chassi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01G11/76—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or stacked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4—Switches in which only the opening movement or only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is effected by heating or cooling
- H01H37/76—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 H01H37/761—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with a fusible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8—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2—Connection only in paralle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5—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ntacts on the base
- H01H2085/2055—Connections to bus bars in an installation with screw in type fuses or knife blade fu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8—Normal resis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部件,其具有作为熔断部的熔断特性,并且对于由于振动等导致的蓄电元件和连接部件之间的三维方向的位移能够高效地吸收·分散应力。连接部件是对由多个蓄电元件构成的蓄电装置的各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具有:基板;以及多个连接部,其与各蓄电元件的电极连接,并且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从而断开与蓄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连接部是通过将基板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至少2个沿冲裁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并且,其中一个弯折部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弯折,另一个弯折部沿与冲裁方向正交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弯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而成的蓄电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与各蓄电元件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的汇流条(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设置有将多个圆筒形电池的各正极进行连接的正极汇流条、以及将各负极进行连接的负极汇流条。圆筒形电池的正负极与各汇流条是通过熔断部(断路器)连接的。作为熔断部使用导线,如果流过过电流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则由于发热等熔断而断开汇流条与圆筒形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连接。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21224号
在专利文献1中,在电池及汇流条之外使用单独的熔断部,汇流条和熔断部、以及圆筒形电池和熔断部必须分别连接。由于熔断部是汇流条之外的单独部件,所以存在难以确保允许汇流条和圆筒形电池之间的组装公差或振动位移等的接点的课题。
因此,需要对熔断部实施能应对组装公差或振动等位移产生的应力的对策。但是,虽然熔断部变细则易于吸收振动等的位移,但流过的电流量也变小,发热量增加且可流过的允许电流量也受限。另一方面,如果熔断部变粗而使流过的电流量增加,则虽然能够缓解发热增加及允许电流量的受限,但相反,难以吸收振动等的位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结部件,其对由多个蓄电元件构成的蓄电装置的各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该连接部件具有作为熔断部的熔断特性,并且对于由于振动等导致的蓄电元件和连接部件之间的三维方向上的位移能够高效地吸收·分散应力。
本申请的第1发明即连接部件是将由多个蓄电元件构成的蓄电装置的所述各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具有:基板;以及多个连接部,其与各蓄电元件的电极连接,并且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从而断开与蓄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连接部是通过将基板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至少2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冲裁方向弯折。并且一个弯折部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弯折,另一个弯折部沿与冲裁方向正交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弯折。
根据本申请的第1发明,与基板一体地形成的连接部具有沿冲裁方向弯折的至少2个弯折部。并且,上述至少2个弯折部分别沿均与冲裁方向正交且彼此正交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被弯折。因此,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各方向上作用的应力由于被沿厚度方向弯折的各弯折部的弯曲位移而吸收·分散,并且沿冲裁方向作用的应力由于连接部件整体沿厚度方向的位移而被吸收·分散。
由此,在具有作为断路器(熔断部)的熔断特性的同时,对于由于振动等导致的蓄电元件和连接部件之间的三维方向上的位移能够高效地吸收·分散应力。
连接部可以构成为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设置部;以及从第1延伸设置部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2延伸设置部。并且,至少2个弯折部可以分别沿第1延伸设置部及第2延伸设置部分别延伸设置的方向,在冲裁方向上弯折而形成。另外,该连接部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第3延伸设置部,其从第2延伸设置部开始沿第1方向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延伸的方向相反。
连接部也可以具有:第1延伸设置部,其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设置部,其从第1延伸设置部开始弯折,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3延伸设置部,其从第2延伸设置部开始弯折,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此时,其中一个弯折部的形成方式为:将第1延伸设置部与第2延伸设置部之间的弯曲部位,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平面沿第1方向弯折为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而形成。另外,另一个弯折部的形成方式为:将第2延伸设置部与第3延伸设置部之间的弯曲部位,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平面沿第2方向弯折为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而形成。此外,第3延伸设置部也可以从第2延伸设置部开始,沿与第1延伸设置部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也可以构成为,至少2个弯折部各自弯折的方向在冲裁方向上为同一朝向或者为不同朝向。
蓄电元件可以构成为长形的圆筒形的蓄电元件。多个蓄电元件可以以与配置在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正极或负极为同一朝向的方式排列配置。连接部件可以构成为与多个蓄电元件的各个负极连接。
能够构成具有通过上述连接部件而电气并联的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电池块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多个单电池的排列状态的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保持电池块的各个单电池的支架的正面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与单电池的负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汇流条的连接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汇流条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是表示从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到的连接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与单电池沿长度方向位移相应而连接部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与单电池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位移相应而连接部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与单电池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位移相应而连接部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汇流条的连接部的变形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的连接部的构成的图,是表示从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到的连接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汇流条的连接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汇流条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是表示从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到的连接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与单电池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位移相应而连接部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标号的说明
1:电池块(蓄电装置)
10:单电池(蓄电元件)
11:电池壳
12:正极端子
13:负极端子
20:支架
31、32:汇流条(连接部件)
31b、32b:连接部
321b、322b、323b、341b、342b、343b、344b:延伸设置部
331b、332b、351b、352b、353b: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至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电池块(相当于蓄电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电池块1具有多个单电池(相当于蓄电元件)10和收容多个单电池10的外壳100。外壳100具有外壳主体101及盖102。盖102固定在外壳主体101的上端部,对形成于外壳主体101上的开口部101a进行闭塞。外壳主体101及盖102例如可以由树脂形成。
收容于外壳100中的多个单电池10如图2所示进行配置。在图1及图2中,X轴、Y轴及Z轴是彼此正交的轴。此外,多个单电池10也可以以与图2所示的排列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单电池10的数量可以在考虑电池块1的所需输出等而适当地设定。
多个单电池10由支架20保持。如图1所示,支架20保持各单电池10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支架20如图3所示,具有与单电池10的数量对应的开口部21。多个单电池10在X-Y平面内排列配置。在图2的例子中,在Y方向上排列的5个单电池10的列和在Y方向上排列的4个单电池10的列,在X方向上排列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保持单电池10的中央部分,但也可以保持其它部分(例如单电池10的端部)。另外,也可以使用多个支架20保持多个单电池10。
在开口部21中插入单电池10,在开口部21及单电池10之间形成间隙中填充粘结剂。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通过在开口部21及单电池10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填充粘结剂,能够将单电池10固定在支架20上。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口部21及单电池10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设置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框来替代环氧树脂,在支架20中隔着树脂框插入单电池10并保持单电池10。
支架20例如可以由铝这种金属形成。通过用金属形成支架20,能够提高单电池10的散热性。单电池10由于充放电等会发热。如果用金属形成支架20,则能够使单电池10所产生的热容易地经由支架20释放,能够抑制单电池10的温度上升。此外,除了金属材料之外,使用导热性较高的树脂材料等形成的支架20也相同地能够提高单电池10的散热性。
支架20固定在外壳100上。将支架20固定在外壳100上的构造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构造。例如可以使用螺栓将支架20固定在外壳100上。
单电池10是所谓的圆筒形电池。即,单电池10沿Z方向延伸,X-Y平面上的单电池10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作为单电池10例如可以使用18650型电池。18650型电池是直径为18mm、长度为65.0mm的圆筒形电池,形成长条状。另外,单电池10可以使用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所谓的二次电池,也可以使用双电层电容(电容器)替代二次电池。
单电池10具有电池壳11和收容在电池壳11中的发电要素。发电要素是进行充放电的要素,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和配置在正极板及负极板之间的隔板。隔板中含有电解液。
发电要素的正极板与设置在Z方向上的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一端处的正极端子12电连接。正极端子12构成为凸面。发电要素的负极板与设置在Z方向上的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处的负极端子13电连接。负极端子13构成为平坦的面。正极端子12及负极端子13构成电池壳11。
多个单电池10中的各个正极端子12相对于支架20位于同一侧,如图1及图2所示,与汇流条31连接。汇流条31由例如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汇流条31具有与单电池10的各正极端子12接触的连接部31b,连接部31b与单电池10(正极端子12)的数量对应地设置。
连接部31b可以通过将一块板状部件31a进行冲压加工(冲裁加工或弯折加工等)而形成。连接部31b形成从板状部件31a朝向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2凸出的形状。连接部31b及正极端子12彼此熔接。
汇流条31(板状部件31a)在Z方向上相对于多个单电池10(正极端子12)隔着规定距离间隔配置。从板状部件31a沿Z方向凸出的连接部31b与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2连接。作为正极汇流条的汇流条31整体带有多个单电池10的各个正极的电荷。
汇流条31具有引线部31c,引线部31c通过形成于电池块1的盖102上的开口部102a凸出于外壳100的外部。引线部31c上固定有电池块1的正极端子P。
多个单电池10中的各负极端子13相对于支架20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与正极端子12相反一侧的电池壳11的底部侧,与汇流条32(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部件)连接。汇流条32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作为负极汇流条的汇流条32具有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接触的连接部32b。连接部32b与单电池10(负极端子13)的数量对应地设置,连接部32b及负极端子13彼此熔接。
另外,汇流条32具有引线部32c,引线部32c通过形成在盖102上的开口部102b,凸出于外壳100的外部。引线部32c上固定有电池块1的负极端子N。
本实施例的多个单电池10以使得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2(或负极端子13)的朝向为相同朝向的方式排列配置,通过将各个正极端子12分别与1个汇流条31(第1连接部件)连接,将单电池10的各个负极端子13分别与1个汇流条32(第2连接部件)连接,从而将多个单电池10电气并联连接。
此外,虽然举出将全部单电池10并联连接而构成电池块1(电池组)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电池块1也可以将并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10组成的电池组串联连接而构成。
另外,电池块1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上,作为用于使车辆行驶的动力源使用。具体地说,可以将多个电池块1电气串联连接而构成电池箱,并将电池箱搭载于车辆上。
下面,详细说明汇流条32(第2连接部件)。图4是表示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连接的汇流条32的整体结构的图。本实施例的汇流条32与汇流条31相同地,设置有与板状部件32a(相当于本发明的基板)一体地形成的、与多个单电池10对应的多个连接部32b,相对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隔着规定间隔配置(参照图1)。
本实施例的汇流条32上形成的连接部32b是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电连接的连接部,并作为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而断开与单电池10(负极端子13)之间的电连接的熔断部使用。
板状部件32a是将Z方向作为厚度(板厚)方向的平面状板材。如图4所示,将Z方向作为冲裁方向,在与单电池10(负极端子13)的排列位置对应的各位置处,隔着规定间隔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多个连接部32b。
图5是表示汇流条32的连接部32b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XYZ(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的汇流条32的连接部32b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5及图6所示,连接部32b构成为含有沿与冲裁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多个延伸设置部。在与冲裁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部321b从板状部件32a开始沿X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322b从延伸设置部321b开始弯折而沿Y方向延伸。另外,延伸设置部323b从延伸设置部322b开始弯折而沿X方向延伸,但其延伸方向与延伸设置部321b延伸的方向相反。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也可以通过将板状部件32a的区域S1~S4沿Z方向冲裁而形成。
延伸设置部321b是在Y方向上具有宽度D的板状的延伸设置部,一端(根部)与板状部件32a一体地形成。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在Y方向上隔着区域S1与板状部件32a分离。
延伸设置部322b是在X方向上具有宽度D的板状的延伸设置部,从延伸设置部321b的另一端开始向Y方向弯曲大约90度。沿Y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2b在X方向上隔着区域S2与板状部件32a分离。
延伸设置部323b是在Y方向上具有宽度D的板状的延伸设置部,从延伸设置部322b的另一端开始向X方向弯曲大约90度,与延伸设置部321b大致平行地沿X方向延伸。即,延伸设置部323b以与延伸设置部321b沿X方向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朝向,朝向延伸设置部321b的根部(朝向内侧)地沿X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323b在Y方向上隔着区域S3与板状部件32a分离,并且在X方向上隔着区域S4与板状部件32a分离。
在延伸设置部323b的前端,形成有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接触、通过熔接与负极端子13连接的接触部324b。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使接触部324b从延伸设置部323b朝向Y方向内侧形成为凸状的一个例子,但也可以根据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形成适当的任意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延伸设置部323b的前端直接作为接触部324b而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连接。此外,接触部324b也可以与各延伸设置部相比在X方向或Y方向上宽度更宽地形成。
如上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2b是通过对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电池壳11的底部)相同或较大的区域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并且,连接部32b的从板状部件32a开始延伸设置的多个延伸设置部,在被冲裁区域R中以负极端子13的中央部位为中心呈漩涡状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整体为“コ”字状的方式形成多个延伸设置部,在形成板状部件32a的连接部32b的区域R中,以延伸设置部321b作为基端而留下各延伸设置部的方式进行冲裁加工,在被冲裁的区域R内设置有与板状部件32a一体地形成的连接部32b。
此外,本实施例的延伸设置部323b以与延伸设置部321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上,从延伸设置部322b开始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使连接部32b的尺寸小型化(紧凑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形成“コ”字状的连接部32b,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也可以为仅由形成后述的弯折部的延伸设置部321b、322b所构成的L字状的连接部32b。
如图6所示,连接部32b从板状部件32a开始朝向负极端子13沿Z方向(冲裁方向)凸出而形成,本实施例的延伸设置部321b、322b上形成有沿冲裁方向弯折的弯折部331b、332b。弯折部331b可以是通过将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X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部331b在Y方向上具有与延伸设置部321b相同的宽度D,相对于延伸设置部322b在Z方向上形成落差。
具体地说,弯折部331b以如下弯折方式而形成:在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上,从宽度方向的弯折线P1开始,板厚面以朝向远离汇流条32的方向弯折,从弯折线P2开始,再弯折为板厚面接近汇流条32而与XY平面大致平行。该弯折加工可以与冲裁加工同时进行,也可以通过冲裁加工之外的单独工序进行。
弯折部332b可以通过将沿Y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Y方向弯折而形成。如图6所示,弯折部332b在X方向上具有与延伸设置部322b相同的宽度D,相对于延伸设置部323b在Z方向上形成落差。弯折部332b也与弯折部331b相同地以如下弯折方式而形成:在沿Y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2b上,从宽度方向的弯折线P3开始,板厚面以朝向远离汇流条32的方向弯折,从弯折线P4开始,再弯折为板厚面接近汇流条32而与XY平面大致平行。
在这里,说明弯折部331b、332b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各弯折部331b、332b是在板状的延伸设置部321b、322b的各个区域中,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折线(折线)P1~P4为基点将板厚面整体进行弯折而形成的。
即,弯折部331b通过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X方向将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向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图6的X-Z平面视图),弯折部332b通过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Y方向将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向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图6的Y-Z平面视图)。
因此,弯折部331b及弯折部332b沿冲裁方向弯折且向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正交的各个方向(X方向、Y方向)延伸。在这里,弯折部331b、332b在Z方向上,以向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所处的一侧凸出的方式向同一朝向弯折。
在电池块1中,对于单电池10(负极端子13)和汇流条32(连接部32b),由于流过电流而连接部32b产生热膨胀·热收缩,从而相对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发生位移、或由于振动等而发生位移。因此,伴随着上述位移而产生的XYZ方向的应力作用在连接部32b上。
图7是表示在汇流条32和单电池10之间的位置关系中,与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位移即Z方向位移对应而施加在连接部32b上的应力的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7所示,连接部32b整体具有与板状部件32a相同的厚度,并且板厚面面向Z方向。因此,对于Z方向上的单电池10和连接部32b之间的位移,连接部32b整体作为沿厚度方向变形的板簧起作用,对厚度方向上的应力进行吸收·分散。即,抑制在与板厚面正交的板材长度方向上的剪切力,在厚度方向上,连接部32b整体对沿Z方向作用的应力进行吸收·分散。
由此,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连接的连接部32b即使向远离汇流条32(板状部件32a)的方向位移(参照图7的上侧图),也不会在与连接部32b的冲压断裂面正交的方向作用应力,抑制了沿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的宽度方向的剪切力,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以沿厚度方向扩展的方式变形,吸收·分散应力。
另外,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连接的连接部32b在向接近汇流条32(板状部件32a)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参照图7的下侧图),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以接近厚度方向(变窄)的方式变形,吸收·分散应力。此时也是在应力不会从与连接部32b的冲压断裂面正交的方向作用的状态下,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作为板厚面的板簧起作用。
图8是表示在与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X方向(第1方向)上的位移对应而连接部32b进行应力的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8所示,例如在单电池10沿着在X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而向远离板状部件32a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在X方向上区域S4变宽、区域S2变窄的X方向的位移),弯折部331b以如下方式发生位移:在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位移的同时、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在Z方向上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位移。此时,针对单电池10沿X方向的位移,通过使弯折部331b以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角度变缓和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从而吸收·分散施加在延伸设置部321b上的应力,并且通过使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变形,从而吸收·分散应力。
另一方面,例如在单电池10沿着在X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而向接近板状部件32a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在X方向上区域S2变宽、区域S4变窄的X方向的位移),弯折部331b以如下方式发生位移:在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与XY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式位移的同时,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在Z方向上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位移。此时,针对单电池10沿X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通过使弯折部331b以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角度变陡的方式沿X方向收缩,从而吸收·分散施加在延伸设置部321b上的应力,并且通过使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变形,从而吸收·分散应力。
如上所述,弯折部331b相对于连接部32b沿X方向的位移而向Z方向的倾斜发生变化,以沿X方向延伸或收缩的方式进行位移。并且,弯折部331b的X方向的位移变换为延伸设置部321b在Z方向上的板厚面变形,延伸设置部321b整体在厚度方向上变形,通过连接部32b的X方向的位移而吸收·分散应力。此外,在针对X方向的位移而延伸设置部321b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沿Z方向位移时,延伸设置部322b能够在其厚度方向上整体沿Z方向变形,能够通过连接部32b沿X方向的位移而吸收·分散应力。
图9是表示单电池10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Y方向(第2方向)发生位移时连接部32b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9所示,例如在单电池10沿在Y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2b,以在Y方向上区域S3变窄的方式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弯折部332b以如下方式发生位移:以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位移,同时,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在Z方向上以远离汇流条32的方式位移。此时,针对单电池10沿Y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通过使弯折部332b以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角度变缓和的方式沿Y方向伸展,从而吸收·分散施加在延伸设置部322b上的应力,并且通过以使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远离汇流条32的方式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变形,从而吸收·分散应力。
一方,例如在单电池10沿在Y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2b,以在Y方向上区域S3变宽的方式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弯折部332b以如下方式发生位移:以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趋于与XY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式位移,同时,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在Z方向上以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位移。此时,针对单电池10沿Y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通过使弯折部332b的向Z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角度变陡的方式沿Y方向收缩,从而吸收·分散施加在延伸设置部322b上的应力,并且通过以使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接近汇流条32的方式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变形,从而吸收·分散应力。
如上所述,弯折部332b相对于连接部32b沿Y方向的位移而向Z方向的倾斜发生变化,以沿Y方向伸展或收缩的方式进行位移。并且,弯折部332b的Y方向的位移变换为延伸设置部322b在Z方向上的板厚面变形,延伸设置部322b整体在厚度方向上变形,针对连接部32b的Y方向的位移而吸收·分散应力。此外,在Y方向的位移时,延伸设置部321b可以在其厚度方向上整体沿Z方向变形,能够通过连接部32b沿Y方向的位移而吸收·分散应力。
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部331b通过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X方向而在厚度方向上弯折延伸设置部321b而形成,弯折部332b通过沿与冲裁方向正交的Y方向而在厚度方向上弯折延伸设置部322b而形成。弯折部331b及弯折部332b分别朝向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彼此正交的X方向、Y方向倾斜。
因此,相对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延伸设置部321b、322b分别在厚度方向上如板簧那样变形,利用连接部32b的板厚面对施加在连接部32b上的X方向、Y方向的应力吸收·分散。另外,对于冲裁方向的位移也可以利用连接部32b的板厚面吸收·分散应力。由此,能够抑制在连接部32b的冲压断裂面上作用剪切力,能够对由于振动等导致的单电池10和汇流条32之间的三维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高效地吸收·分散。
在这里,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2b如上述所示,具有作为熔断部的规定的熔断特性。因此,构成连接部32b的各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在各个方向上的宽度D可以设置为在流过作为熔断特性而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的尺寸。
例如,如果将宽度D设置得较宽,则难以熔断(与熔断特性相对的上限电流值变高),如果将宽度D设置地较窄,则易于熔断(与熔断特性相对的上限电流值变低)。通过如上所示使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的宽度D与熔断特性对应地变宽或变窄,从而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汇流条32,即:能够使连接部32b作为熔断部起作用,同时能够利用弯折部331b、332b吸收·分散与冲裁方向正交的各方向的应力,能够对由于振动等导致的单电池10和汇流条32之间的三维方向的位移而高效地吸收·分散应力。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2b的变形例的概略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的连接部32b的结构的图,是表示从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的连接部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变形例的连接部32b的弯折部331b及332b这2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在冲裁方向上为彼此互异的朝向。
具体地说,弯折部331b以如下弯折方式而形成:在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21b上,从宽度方向的弯折线P1开始,板厚面在Z方向上以接近外壳主体101的方向弯折,从弯折线P2开始,再弯折为板厚面接近汇流条32而与XY平面大致平行,其中,外壳主体101与位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侧的相反侧的汇流条32相比位于外侧。另一方面,弯折部332b以如下弯折方式而形成:从与板状部件32a相比位于更接近外壳主体101侧的延伸设置部321b开始,在Z方向上以接近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侧的方向弯折,成为与图5的例子相同的弯折方向。
在本变形例中,如上述所示,针对与冲裁方向正交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延伸设置部321b、322b分别以板厚面如板簧那样变形,并且,对于冲裁方向的位移也利用连接部32b的板厚面如板簧那样变形,从而连接部32b整体能够利用板厚面吸收·分散应力。
图10等所示的变形例例如可以根据Z方向上的外壳主体101与汇流条32之间的空间而使用(参照图1),与图5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小汇流条32和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之间的间隔。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设置部321b、322b分别沿X方向及Y方向形成,但也可以例如在从X方向及Y方向分别倾斜的各个方向上以使得弯折部331b、332b朝向彼此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延伸设置部321b、322b。即,弯折部331b、332b分别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各方向上彼此正交地延伸即可,可以并不分别沿X方向及Y方向设置。
另外,也可以形成其方向与延伸设置部323b的弯折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弯折部,构成在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上各自形成有弯折部的连接部32b。在此情况下,可以将3个弯折部中的至少2个弯折部以与冲裁方向正交且彼此正交的方式进行设置。另外,至少2个弯折部也可以构成为,分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321b和延伸设置部323b上、或延伸设置部322b和延伸设置部323b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以大致“コ”字状一体地形成,其弯曲部位形成大致90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弯折部331b、332b分别与冲裁方向正交且彼此正交,延伸设置部321b、322b、323b以任意角度弯曲,从而形成连接部32b。另外,弯曲部位也可以是例如带有弧形的曲线状弯曲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在作为负极汇流条的汇流条32上设置具有熔断部功能的连接部32b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在作为正极汇流条的汇流条31的连接部上。即,在电池块1中可以在正极汇流条及负极汇流条这两者或其中一个中应用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2b。
(实施例2)
图12至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汇流条32的连接部320b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3是表示汇流条32的连接部320b的结构的图,是表示从三维方向的各个方向观察的连接部的构成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汇流条32的连接部320b具有:延伸设置部341b,其沿Y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342b,其从延伸设置部341b开始向X方向弯曲而沿X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343b,其从延伸设置部342b开始向Y方向弯曲,以与延伸设置部341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沿Y方向延伸;以及延伸设置部344b,其从延伸设置部343b开始向X方向弯曲,以与延伸设置部342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沿X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341b、342b、343b、344b以延伸设置部341b为基端而从板状部件32a开始一体地形成。
延伸设置部341b从板状部件32a开始沿Y方向延伸设置,与板状部件32a隔着区域S1a,而板厚面大致平行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部342b、343b也设置为,隔着S1、S2,而以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另外,在延伸设置部344b的前端,与实施例1相同地形成有接触部345b,其与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接触,并通过熔接与负极端子13连接。
并且,本实施例的弯折部351b通过将延伸设置部341b及延伸设置部342b之间的弯曲的部位361b以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面开始弯折为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而形成。此时,弯折部351b以如下方式形成:在弯曲部位361b处,沿着在从X方向朝向Y方向倾斜的第1方向上延伸的弯折线P5、P6,以弯曲部位361b的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弯折。
弯折线P5和弯折线P6是分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341b及延伸设置部342b上的弯折线,弯折线P5相对于沿Y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41b的宽度方向向X方向倾斜地延伸,弯折线P6相对于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42b的宽度方向向Y方向倾斜地延伸。在弯曲部位361b中,上述弯折线P5、P6以直线状连续,形成沿第1方向延伸的弯折线。
弯折部351b以含有弯曲部位361b的角部361c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将弯曲部件361b以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弯折。根据如上所示的结构,在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折的弯折部351b处,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不配置板厚面。
本实施例的弯折部352b以如下方式形成:将延伸设置部342b及延伸设置部343b之间的弯曲部位362b从与冲裁方向正交的面开始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折。此时,弯折部352b在弯曲部位362b处,沿着在从Y方向朝向X方向倾斜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弯折线P7、P8,以弯曲部位362b的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弯折。第2方向是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弯曲部位361b的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
弯折线P7和弯折线P8是分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342b及延伸设置部343b上的弯折线,弯折线P7相对于沿X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42b的宽度方向向Y方向倾斜地延伸,弯折线P8相对于沿Y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343b的宽度方向向X方向倾斜地延伸。在弯曲部位362b中,上述弯折线P7、P8以直线状连续,形成沿第2方向延伸的弯折线。
另外,在弯折部352b中,也以含有弯曲部位362b的角部362c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将弯曲部件362b以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弯折。在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折的弯折部352b处,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不配置板厚面。
本实施例的弯折部351b、352b的板厚面与冲裁方向(Z方向)大致平行,在与Z方向正交的XY平面视图下,各板厚面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而彼此正交。
此外,在延伸设置部343b中,与实施例1所示的弯折部相同地,设置有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折线P9、P10为基点而将板厚面整体向Z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353b。延伸设置部343b、344b形成为经由弯折部353b而向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3侧凸出。
图14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的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对应而连接部320b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4所示,由于弯折部351b的板厚面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折,所以板厚面能够在XY平面上变形,能够与连接部320b在XY方向上的位移对应而吸收·分散应力。另外,弯折部352b也相同地,板厚面能够在XY平面上变形,能够与连接部320b在XY方向上的位移对应而吸收·分散应力。
即,本实施例的弯折部351b、352b的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折的弯曲部位361b、362b的板厚面,能够在与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各自变形,从而对由于振动等导致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进行吸收·分散。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弯曲部位361b、362b是在X方向上分离在不同的位置处而配置的,对于与负极端子13连接的接触部345b的位移而用于进行应力吸收·分散的板厚面进行变形的轴具有2个。因此,以弯曲部位361b、362b为中心而XY平面的旋转轨道可以绕2个轴进行。例如在仅由弯折部351b吸收·分散应力的情况下,仅允许一个以弯曲部位361b为中心的旋转轨道,如果利用弯折部352b而允许以弯曲部位362b为中心的另一个旋转轨道,则对于XY平面的整体位移,能够通过板厚面变形而对应力进行更高效地吸收·分散。
另外,对于冲裁方向的位移,也可以通过各延伸设置部341b、342b、343b、344b朝向Z方向的板厚面而吸收·分散,与实施例1相同地,对于由于振动等导致的单电池10和汇流条32之间的三维方向的位移所产生的应力,可以高效地吸收·分散。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延伸设置部343b以与延伸设置部341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而沿Y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延伸设置部344b以与延伸设置部342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而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使连接部320b的尺寸小型化(紧凑化)。
另外,如实施例1的变形例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20b中,也可以使得弯折部351b及352b这2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在与冲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成为彼此互异的朝向。
Claims (8)
1.一种连接部件(32),其将由多个蓄电元件(10)构成的蓄电装置(1)的所述各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板(32a);以及
多个连接部(32b),其与所述各蓄电元件的电极连接,并且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从而断开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连接部是通过将所述基板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具有:
至少2个弯折部(331b、332b、351b、352b),所述弯折部沿冲裁方向弯折;
第1延伸设置部(321b);以及
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延伸的第2延伸设置部(322b),
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向所述冲裁方向弯折,另一个所述弯折部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向所述冲裁方向弯折,
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的第1端部与所述基板一体地形成,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的第2端部与所述基板分离,
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的第2端部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基板分离,
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连接的位置、和基板之间,形成有所述至少2个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32b)还具有第3延伸设置部(323b),其从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322b)开始,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但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延伸的方向相反。
3.一种连接部件(32),其将由多个蓄电元件(10)构成的蓄电装置(1)的所述各蓄电元件进行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板(32a);以及
多个连接部(32b),其与所述各蓄电元件的电极连接,并且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熔断,从而断开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连接部(32b)是通过将所述基板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具有:
第1延伸设置部(341b),其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第2延伸设置部(342b),其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开始弯折,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第3延伸设置部(343b),其从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开始弯折,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
至少2个弯折部(331b、332b、351b、352b),所述弯折部沿冲裁方向弯折;
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向所述冲裁方向弯折,另一个所述弯折部沿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向所述冲裁方向弯折,
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351b)的形成方式为:将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与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之间的弯曲部位,从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平面沿所述第1方向弯折为与所述冲裁方向大致平行而形成,另一个所述弯折部(352b)的形成方式为:将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与所述第3延伸设置部之间的弯曲部位,从与所述冲裁方向正交的平面沿所述第2方向弯折为与所述冲裁方向大致平行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延伸设置部(343b),从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342b)开始,沿与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2个弯折部各自弯折的方向,在所述冲裁方向上为同一朝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2个弯折部各自弯折的方向,在所述冲裁方向上为不同朝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元件(10)是长形的圆筒形的蓄电元件,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以配置在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正极或负极为同一朝向的方式排列配置,
所述连接部件(32)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各个负极连接。
8.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具有: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部件(32);以及
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而电气并联的多个所述蓄电元件(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22787A JP6006134B2 (ja) | 2013-02-08 | 2013-02-08 | 接続部材 |
JP2013-022787 | 2013-02-08 | ||
PCT/JP2014/000346 WO2014122893A1 (ja) | 2013-02-08 | 2014-01-23 | 接続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1888A CN104981888A (zh) | 2015-10-14 |
CN104981888B true CN104981888B (zh) | 2018-04-10 |
Family
ID=5129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8034.3A Active CN104981888B (zh) | 2013-02-08 | 2014-01-23 | 连接部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63482B2 (zh) |
EP (1) | EP2955738B1 (zh) |
JP (1) | JP6006134B2 (zh) |
CN (1) | CN104981888B (zh) |
WO (1) | WO20141228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86438B2 (ja) | 2012-10-16 | 2018-02-28 | アンブリ・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電気化学エネルギー蓄積デバイスおよびハウジング |
US11211641B2 (en) | 2012-10-18 | 2021-12-28 | Ambri Inc.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10541451B2 (en) | 2012-10-18 | 2020-01-21 | Ambri Inc.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11721841B2 (en) | 2012-10-18 | 2023-08-08 | Ambri Inc.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11387497B2 (en) | 2012-10-18 | 2022-07-12 | Ambri Inc.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10270139B1 (en) | 2013-03-14 | 2019-04-23 | Ambri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ycling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9502737B2 (en) | 2013-05-23 | 2016-11-22 | Ambri Inc. | Voltage-enhance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WO2015042295A1 (en) * | 2013-09-18 | 2015-03-26 | Ambri Inc. | Unified structural an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for high temperature batteries |
CN105830247B (zh) | 2013-10-16 | 2019-04-26 | 安保瑞公司 | 用于高温反应性材料装置的密封件 |
JP6775109B2 (ja) * | 2014-11-04 | 2020-10-2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極部材および集電板、電池ブロック |
US10396405B2 (en) * | 2014-11-10 | 2019-08-27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Bus bar for a battery connector system |
DE102014017622A1 (de) * | 2014-11-27 | 2016-06-02 | Audi Ag | Verbindungselement, Stromsammeleinrichtung und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
US10181800B1 (en) | 2015-03-02 | 2019-01-15 | Ambri Inc. |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WO2016141354A2 (en) | 2015-03-05 | 2016-09-09 | Ambri Inc. | Ceramic materials and seals for high temperature reactive material devices |
TWI628887B (zh) * | 2015-05-11 | 2018-07-01 | 睿能創意公司 | 用於攜帶型多單元電能儲存裝置之電連接器 |
JP6376405B2 (ja) * | 2015-05-28 | 2018-08-22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KR102425797B1 (ko) | 2015-07-15 | 2022-07-2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JP6414018B2 (ja) * | 2015-10-29 | 2018-10-3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用バスバー |
PL3278381T3 (pl) * | 2015-11-24 | 2019-04-30 | Nordfels Gmbh | Szyna prądowa i moduł akumulatorowy z taką szyną prądową |
CN105449150A (zh) * | 2015-12-25 | 2016-03-30 |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汇流排 |
US9966586B2 (en) * | 2015-12-30 | 2018-05-08 |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 Integrated busbar and battery connec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s |
CN107068953A (zh) * | 2015-12-30 | 2017-08-18 |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车辆电池组的集成汇流条和电池连接 |
JP6360092B2 (ja) * | 2016-03-18 | 2018-07-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電池パック、および保護部材 |
JP6350592B2 (ja) * | 2016-05-24 | 2018-07-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用電池モジュール |
EP3282501B1 (de) * | 2016-08-08 | 2020-05-13 | Voltlabor GmbH | Batterie, batteriemodul für die batterie und stromschiene hierfür |
US11929466B2 (en) | 2016-09-07 | 2024-03-12 | Ambri Inc.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US10164225B2 (en) * | 2016-09-07 | 2018-12-25 |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 Battery system housing with busbar grid fixation |
CN108023054A (zh) * | 2016-11-03 | 2018-05-11 | 福建兴华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成组镍片连接结构 |
KR102085343B1 (ko) * | 2016-12-05 | 2020-03-0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원통형 이차전지 모듈 |
CN108155506A (zh) * | 2016-12-06 | 2018-06-12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件、连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
CN109937493B (zh) * | 2017-01-06 | 2021-10-2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
JP2020095778A (ja) * | 2017-03-31 | 2020-06-1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WO2018187777A1 (en) | 2017-04-07 | 2018-10-11 | Ambri Inc. | Molten salt battery with solid metal cathode |
DE102017208395A1 (de) * | 2017-05-18 | 2018-11-22 | Lion Smart Gmbh | Verfahren zum Anordnen eines Kontaktelements, Kontaktelement sowie Batteriestapel |
KR102332338B1 (ko) * | 2017-06-01 | 2021-11-2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JP6709757B2 (ja) * | 2017-06-20 | 2020-06-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構造 |
DE202017105488U1 (de) * | 2017-07-18 | 2018-10-24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Batteriezellenanordnung |
KR102437502B1 (ko) | 2017-07-27 | 2022-08-2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모듈 |
JP6955387B2 (ja) * | 2017-08-03 | 2021-10-27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JP7015842B2 (ja) * | 2017-10-05 | 2022-02-03 |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FR3073671B1 (fr) * | 2017-11-15 | 2021-11-12 | Pymco Tech | Bloc energetique constitue par un assemblage sans soudure d'une pluralite de cellules de batteries |
KR102328124B1 (ko) * | 2018-01-26 | 2021-11-17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전지 모듈 및 전지 모듈 어셈블리 |
KR102505612B1 (ko) | 2018-01-31 | 2023-03-0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JPWO2019167382A1 (ja) * | 2018-02-27 | 2021-02-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ンデンサ |
KR102378374B1 (ko) | 2018-06-18 | 2022-03-25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버스바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팩 |
EP3598529A1 (en) * | 2018-07-17 | 2020-01-22 | Tyco Electronics Belgium EC bvba | Connection member for connecting to a busbar of a battery, battery |
KR20200093334A (ko) * | 2019-01-28 | 2020-08-0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JP7062603B2 (ja) * | 2019-02-05 | 2022-05-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装置 |
US11742533B2 (en) * | 2019-04-18 | 2023-08-29 | Xing Power Inc. | Fluid-cooled battery system |
JP7370674B2 (ja) | 2020-02-27 | 2023-10-30 |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 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202211534A (zh) * | 2020-04-09 | 2022-03-16 | 南韓商Lg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包括模組匯流排之電池模組、包括其之電池組以及電子元件 |
DE102020207020A1 (de) | 2020-06-04 | 2021-12-09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Akkupack,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nakkupack, sowie elektrische Kontaktierungseinrichtun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8938A (zh) * | 2007-05-14 | 2008-11-19 | 广州市展辉电子有限公司 |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
CN101652880A (zh) * | 2007-02-09 | 2010-02-17 |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电池的汇流排 |
CN102272980A (zh) * | 2009-07-17 | 2011-12-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连接构件和使用该电池连接构件的电池模块 |
CN102696132A (zh) * | 2010-07-29 | 2012-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202564606U (zh) * | 2012-04-17 | 2012-11-28 | 苏州方林科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CN102881855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源装置及具备电源装置的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06440A (en) * | 1987-02-05 | 1989-02-21 | Cni | Lantern battery substitute |
JPH03149725A (ja) * | 1989-11-02 | 1991-06-26 | Kokonoe Denki Kk | 可溶遮断器 |
JP2996375B2 (ja) * | 1993-09-13 | 1999-12-27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の樹脂封止方法 |
JP3826657B2 (ja) * | 2000-03-10 | 2006-09-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ボックスユニット |
US7055812B2 (en) * | 2002-09-30 | 2006-06-06 | Bal Seal Engineering Co., Inc. | Canted coil springs various designs |
US7923144B2 (en) | 2007-03-31 | 2011-04-12 | Tesla Motors, Inc. | Tunable frangible battery pack system |
EP2183800B1 (en) * | 2007-07-16 | 2016-01-27 | LG Chem, Ltd. | Electrical connecting member for secondary battery |
JP5207533B2 (ja) * | 2008-09-05 | 2013-06-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複合型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ヒューズボ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412804B2 (ja) * | 2008-11-19 | 2014-02-1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
CN102103949B (zh) * | 2009-12-18 | 2015-01-14 | 庄嘉明 | 具连结缓冲结构的保险丝元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的电源模组 |
JP5486993B2 (ja) * | 2010-04-06 | 2014-05-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
KR101243546B1 (ko) * | 2011-03-02 | 2013-03-20 |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
JP5682067B2 (ja) * | 2011-03-31 | 2015-03-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ブロックの回路構成用バスバー、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ブロック、および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
US20120301762A1 (en) * | 2011-05-25 | 2012-11-29 | Imageworks Display And Marketing Group | Modular dry cell battery pack |
JP5185474B2 (ja) * | 2011-05-31 | 2013-04-1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板、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電池ブロック |
US9496544B2 (en) * | 2011-07-28 | 2016-11-15 | Lg Chem. Ltd. | Battery modules having interconnect members with vibration dampening portions |
-
2013
- 2013-02-08 JP JP2013022787A patent/JP60061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1-23 US US14/766,330 patent/US107634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3 CN CN201480008034.3A patent/CN104981888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3 EP EP14748635.1A patent/EP2955738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3 WO PCT/JP2014/000346 patent/WO20141228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2880A (zh) * | 2007-02-09 | 2010-02-17 |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电池的汇流排 |
CN101308938A (zh) * | 2007-05-14 | 2008-11-19 | 广州市展辉电子有限公司 |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
CN102272980A (zh) * | 2009-07-17 | 2011-12-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连接构件和使用该电池连接构件的电池模块 |
CN102696132A (zh) * | 2010-07-29 | 2012-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02881855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源装置及具备电源装置的车辆 |
CN202564606U (zh) * | 2012-04-17 | 2012-11-28 | 苏州方林科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1888A (zh) | 2015-10-14 |
JP6006134B2 (ja) | 2016-10-12 |
US20150380713A1 (en) | 2015-12-31 |
EP2955738A4 (en) | 2016-04-20 |
JP2014154337A (ja) | 2014-08-25 |
US10763482B2 (en) | 2020-09-01 |
EP2955738A1 (en) | 2015-12-16 |
EP2955738B1 (en) | 2018-08-22 |
WO2014122893A1 (ja) | 2014-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81888B (zh) | 连接部件 | |
CN104737328B (zh) | 电源装置以及具备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及蓄电装置、电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1395490B (zh) | 电压检测构件和使用该电压检测构件的蓄电池模块 | |
JP6775109B2 (ja) | 電極部材および集電板、電池ブロック | |
CN103597634B (zh) | 电池布线模块 | |
CN101997131B (zh) | 电池模块 | |
US20130017436A1 (en) | Power source apparatus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power source apparatus | |
CN108604658A (zh) | 电源装置、使用了该电源装置的车辆、汇流条以及使用了该汇流条的电池单元的电连接方法 | |
CN204067465U (zh) | 蓄电装置 | |
US11158910B2 (en) | Battery busbar | |
CN104241691A (zh) | 电池部件的改进结构 | |
CN102770985A (zh) | 柔性的电池连接器 | |
CN102290646A (zh) | 连接器、连接器与导线之间的耦接结构及其耦接方法 | |
CN101887986A (zh) | 可再充电电池 | |
KR20130081285A (ko) | 퓨즈판,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전지 블록 | |
CN105453302A (zh) | 蓄电模块 | |
CN109103400A (zh) | 汇流条结构 | |
CN103718329A (zh) | 用于蓄电池的电池单体以及蓄电池 | |
CN105870389B (zh) | 二次电池 | |
CN106797009A (zh) | 配线模块和蓄电模块 | |
KR101797693B1 (ko) |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 |
CN103493254B (zh) | 用于存储电能的存储单元 | |
KR20180102180A (ko) | 배선 모듈 | |
CN109980143A (zh) | 蓄电装置 | |
CN103633277B (zh) | 电芯连接件、电池电芯模块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机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