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6527B -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6527B CN104936527B CN201480005916.4A CN201480005916A CN104936527B CN 104936527 B CN104936527 B CN 104936527B CN 201480005916 A CN201480005916 A CN 201480005916A CN 104936527 B CN104936527 B CN 1049365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phragm
- blade
- mentioned
- ray
- photograph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50 repro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01 ra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A61B6/423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using matrix det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6—Diaphragms
-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1/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 G21K1/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 G21K1/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using variable diaphragms, shutters, chopp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包括:X射线管(131),在X射线焦点产生X射线;X射线平面检测器(153),检测从X射线管(131)产生并透过被检体的X射线;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包括:多个第1遮蔽板,沿着规定的方向从照射范围的两端侧限定所产生的X射线的上述照射范围;和至少一个第2遮蔽板,至少一部分能够在上述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中超过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的长度的中点而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与长尺寸摄影相关的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X射线平面检测器(FlatPanelDetector:以下,称为FPD)的X射线诊断装置有时执行对被检体的下肢以及全脊柱进行摄影的长尺寸摄影。如图20所示,长尺寸摄影例如存在三种摄影方式。
在图20所示的X射线管固定方式中,在执行长尺寸摄影的整个期间将X射线管固定。在X射线管固定方式中,FPD涵盖长尺寸摄影的对象部位的范围进行移动。此时,控制X射线可动光阑中的光阑开度,以使得被移动的FPD的区域与X射线照射范围一致。在X射线管固定方式中的长尺寸摄影中取得的多个医用图像以规定的重叠宽度结合。所结合的医用图像(以下,称为长尺寸图像)中的规定的重叠宽度的重叠的精度(以下,称为贴合精度)与后述的X射线管移动方式中的贴合精度相比较,为高精度。
在X射线管固定方式中,X射线可动光阑需要具有能够使沿着长轴方向限定X射线照射范围的多个光阑叶片(以下,称为长轴方向光阑叶片)独立地在长轴方向移动的机构(以下,称为独立移动机构)。即,在长轴方向光阑叶片连动地移动的以往型的X射线可动光阑中,存在不能执行X射线管固定方式的问题。此外,在以往的独立移动机构中,不能超过通过沿着最大照射范围(最大的X射线照射范围)中的长轴方向的长度的中点并沿着短轴方向的轴(以下,称为长轴中心轴),来移动长轴方向光阑叶片。因此,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长尺寸摄影的摄影范围是2个FPD部分。在超过2个FPD相应的长度的区域中,存在不能执行长尺寸摄影的问题。另外,在具有能够超过长轴中心轴进行移动的独立移动机构的X射线可动光阑中,存在长轴方向光阑叶片的长轴方向的长度变长,因此X射线可动光阑的大小变大的问题。即,存在不扩大X射线可动光阑的外形,不能使长轴方向光阑叶片超过长轴中心轴而移动,摄影范围被限定为2个FPD部分的问题。
在图20所示的X射线管移动方式中,伴随着沿着长轴方向的X射线管的移动,FPD进行移动。在X射线管移动方式中,能够以任意的个数(例如,三个FPD部分等)执行长尺寸摄影。然而,在X射线管移动方式中,X射线管的焦点位置移动,因此在通过长尺寸摄影进行摄影得到的多个医用图像中,存在贴合精度低的问题。贴合精度的降低由于在被检体与FPD之间的距离(PatiantImageDistance:以下,称为PID)中,在各个贴合面透过被拍摄体的X射线的方向不同而造成。
如图20所示,在X射线管旋转方式中,伴随着与X射线管的旋转对应的X射线照射范围的旋转,使FPD移动执行长尺寸摄影。X射线管旋转方式具有高于X射线管移动方式中的贴合精度,并且与X射线管固定方式相同程度的贴合精度。然而,需要使作为重物的X射线管以X射线管的焦点为中心,根据长尺寸摄影的摄影范围以及FPD的移动进行旋转的X射线管旋转机构。在X射线诊断装置中,X射线管旋转机构的附加的搭载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需要控制X射线管的精密的旋转。
另外,当由计算机放射成像(ComputtedRadiography:以下,称为CR)装置执行长尺寸摄影时,在对被检体进行摄影后,需要由读取机读取在具有光激发磷光体的成像板等X射线检测器中存储的X射线图像信息。即,在基于CR装置的长尺寸摄影中,与具有FPD的X射线诊断装置相比较,存在实时性差的问题。
以往,如图23所示,X射线可动光阑具有多个前面叶片和多个后面叶片。在X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连动地沿着X轴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在X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相对于通过照射范围的中心并与Y轴平行的轴对称地移动。另外,在Y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连动地沿着Y轴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在Y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相对于通过照射范围的中心并与X轴平行的轴对称地移动。通过这四片前面叶片的移动,来执行光阑动作。此外,在X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后面叶片连动于在X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的移动而沿着X轴方向来移动。在Y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后面叶片连动于在Y轴方向并列的两片前面叶片的移动而沿着Y轴方向来移动。由此,后面叶片遮蔽来自由焦点产生的二次电子的X射线(以下,称为焦点外X射线)。通过这些机构,存在多个前面叶片不能超过照射范围的中心来会聚照射范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小型化的X射线可动光阑,与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摄影相关的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包括:X射线管,在X射线焦点产生X射线;X射线平面检测器,检测从上述X射线管产生并透过被检体的X射线;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部,包括:多个第1遮蔽板,沿着规定的方向从照射范围的两端侧限定所产生的X射线的上述照射范围;和至少一个第2遮蔽板,至少一部分能够在上述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中超过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的长度的中点而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涉及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涉及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多个第1、第2光阑叶片与遮蔽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涉及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长尺寸摄影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多个第1、第2光阑叶片与第3光阑叶片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8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在图7中沿着第1中心轴与Z轴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9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长尺寸摄影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第1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在图10中的第1摄影中,X射线管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12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在图12中的第2摄影中,X射线管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14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第3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在图14中的第3摄影中,X射线管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中摄影次数为两次时,第1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在图17中的第1摄影中,X射线管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中摄影次数为两次时,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摄影处理,是表示在图18中的第2摄影中,X射线管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20涉及以往的长尺寸摄影,是表示长尺寸摄影的多个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与以往的长尺寸摄影中的X射线可动光阑相关的图。
图22是与以往的长尺寸摄影中的X射线可动光阑相关的图。
图23是以往的X射线可动光阑所涉及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X射线诊断装置、3…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11…高电压发生部、13…支承机构、15…睡台、16…摄影台、17…定位部、18…开度信息产生部、19…图像处理部、21…存储部、23…显示部、25…输入部、27…控制部、131…X射线管、133…X射线可动光阑部、135…光阑叶片配置部、137…开度信息显示部、151…顶板、153…X射线平面检测器(FPD)、155…检测器移动部、1331…第1光阑叶片、1333…第2光阑叶片、1335…遮蔽部、1337…第1遮蔽叶片、1339…第2遮蔽叶片、1341…第1移动机构、1343…第2移动机构、1351…第1光阑叶片、1353…第2光阑叶片、1355…第3光阑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构成要素,添加同一符号。重复说明只在必要时进行。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结构。本X射线诊断装置1具有高电压发生部11、支承X射线管131、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光阑叶片配置部135、以及开度信息显示部137的支承机构13、具有顶板151、X射线平面检测器(FlatPanelDetector:以下,称为FPD)153以及检测器移动部155的睡台15、定位部17、开度信息产生部18、图像处理部19、存储部21、显示部23、输入部25、以及控制部27。
高电压发生部11产生向后述的X射线管131供给的管电流和向X射线管131施加的管电压。高电压发生部11将分别适合X射线摄影以及X射线透视的管电流向X射线管131供给,将分别适合X射线摄影以及X射线透视的各个的管电压施加给X射线管131。具体而言,高电压发生部11在基于后述的控制部27的控制下,产生与X射线摄影条件对应的管电压和管电流。例如,在对被检体P的下肢以及脊柱进行摄影的长尺寸摄影中,如果由操作者按下后述的输入部25中的摄影开关,则向X射线管131施加与长尺寸摄影的条件对应的管电压,向X射线管131供给与X射线摄影条件对应的管电流。
支承机构13在后述的正交的3个轴上可移动地支承后述的X射线管131、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开度信息显示部137等。具体而言,支承机构13能够变更X射线管131中的X射线产生的焦点与后述的FPD153之间的距离(源像距(SourceImageDistance:以下,称为SID))地支承X射线管131、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光阑叶片配置部135、以及开度信息显示部137等。支承机构13在由后述的定位部17确定的管球位置配置X射线管131。支承机构13在后述的长尺寸摄影中,固定配置在管球位置的X射线管131。
X射线管131根据由高电压发生部11供给的管电流和由高电压发生部11施加的管电压,在X射线产生的焦点(以下,称为管球焦点)产生X射线。在管球焦点附近,产生来自由管球焦点产生的二次电子的X射线(以下,称为焦点外X射线)。以下,将管球焦点和由于焦点外X射线的产生而造成的点(以下,称为焦点外X射线产生点)统称为X射线焦点。所产生的X射线从X射线管131中的X射线放射窗来放射。以下,设通过管球焦点并与后述的FPD153垂直的轴称为Z轴。设与Z轴垂直,后述的顶板151的长轴方向(以下,称为第1方向)为X轴。设与Z轴和X轴垂直的轴(顶板151的短轴方向:以下,称为第2方向)为Y轴。
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被设置在X射线管131与设置在后述的顶板151上的FPD153之间。具体而言,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设置在X射线管131中的X射线放射窗的前面。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还被称为照射范围限定器。为了使由X射线管131产生的X射线不会不必要地辐射操作者所希望的摄影部位以外,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将最大口径的照射范围(以下,称为最大照射范围)会聚到规定的照射范围内。
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具有能够在第1方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多个第1光阑叶片、能够在第2方向移动的多个第2光阑叶片以及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遮蔽部。焦点外X射线例如是被第1、第2光阑叶片夹着的区域的外部中的X射线。第1、第2光阑叶片的各个由遮蔽通过X射线管131产生的X射线的铅构成。图2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结构的图。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第1光阑叶片a、第1光阑叶片b)在最大照射范围中能够超过沿着第1方向的长度的中点在第1方向移动。另外,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第2光阑叶片a、第2光阑叶片b)在最大照射范围中也可以超过沿着第2方向的长度的中点在第2方向移动。
遮蔽部1335具有能够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1331的移动而在第1方向移动的第1遮蔽叶片1337和能够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1333的移动而在第2方向移动的第2遮蔽叶片1339。遮蔽部1335相对于第1、第2光阑叶片设置在X射线焦点侧的位置。具体而言,遮蔽部1335被设置在X射线焦点与第1光阑叶片之间。遮蔽部1335具有多个第1遮蔽叶片1337(第1遮蔽叶片a、第1遮蔽叶片b)、多个第2遮蔽叶片1339(第2遮蔽叶片a、第2遮蔽叶片b)、多个第1移动机构1341(第1移动机构a、第1移动机构b)以及多个第2移动机构1343(第2移动机构a、第2移动机构b)。第1、第2遮蔽叶片的各个由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铅构成。
多个第1遮蔽叶片1337和多个第2遮蔽叶片1339具有遮蔽最大照射范围中除了规定的照射范围的范围中的焦点外X射线的尺寸和构造。第1移动机构a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a的移动,移动第1遮蔽叶片a。第1移动机构b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b的移动,移动第1遮蔽叶片b。第2移动机构a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a的移动,移动第2遮蔽叶片a。第2移动机构b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b的移动,移动第2遮蔽叶片b。
例如,第1移动机构1341和第2移动机构1343例如具有以X射线焦点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部分。另外,第1移动机构1341和第2移动机构1343例如也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来移动分别对应的遮蔽叶片。
第1遮蔽叶片1337例如经由轴,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1331的移动而在第1方向移动。第2遮蔽叶片1339例如经由轴,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1333的移动而在第2方向移动。第1遮蔽叶片1337是多个第1遮蔽板。多个第1遮蔽板沿着规定的方向从照射范围的两端侧来限定最大照射范围。第1光阑叶片1331是第2遮蔽板。第2遮蔽板在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最大照射范围的口径)中至少一部分能够超过沿着规定的方向的长度的中点,沿着规定的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第1遮蔽叶片1337也可以超过包含第1遮蔽叶片1337的平面中的第1中心轴,沿着第1方向移动。另外,第2遮蔽叶片1339也可以超过包含第2遮蔽叶片1339的平面中的第2中心轴,沿着第2方向移动。此外,遮蔽部1335在第1遮蔽叶片1337与第1光阑叶片1331之间,还可以具有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未图示的第3遮蔽叶片。
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为了降低对被检体P的被辐射剂量以及提高画质,具有插入到利用X射线锥内的多个滤波器(以下,称为附加滤波器)。附加滤波器还被称为X射线滤波器、过滤板、射束滤波器、辐射质量滤波器、或射束频谱滤波器。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在由后述的定位部17确定的第1、第2叶片位置,分别配置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具体而言,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具有用于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1叶片位置配置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的未图示的第1光阑叶片移动机构。第1光阑叶片移动机构将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的各个超过通过中点并沿着第2方向的轴(以下,称为第1中心轴)可滑动移动地支承。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具有用于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2叶片位置配置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的未图示的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沿着第2方向可滑动移动地支承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的各个。另外,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也可以将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的各个超过通过中点并沿着第1方向的轴(以下,称为第2中心轴)可滑动移动地支承。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以经由后述的输入部25的规定的操作为契机,将相对于第1中心轴非对称地配置的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相对于第1中心轴配置在对称的位置。另外,光阑叶片配置部135也可以以后述的长尺寸摄影的结束为契机,将相对于第1中心轴非对称地配置的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相对于第1中心轴配置在对称的位置。另外,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具有以最大照射范围为移动界限,限制第1光阑叶片1331以及第2光阑叶片1333的配置的功能。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在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中将第2遮蔽板配置在由后述的定位部17确定的第2遮蔽板的位置。
图3是表示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多个第1、第2光阑叶片与遮蔽部1335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多个第1光阑叶片1331由第1光阑叶片a和第1光阑叶片b构成。第1光阑叶片a以及第1光阑叶片b能够分别超过第1中心轴进行移动。如图3所示,多个第2光阑叶片1333由第2光阑叶片a和第2光阑叶片b构成。第2光阑叶片a以及第2光阑叶片b也可以分别超过第2中心轴进行移动。在图3中,X射线焦点不是点而具有大小(圆形形状)的情况是由于X射线焦点具有管球焦点和焦点外X射线产生点而造成。
第1遮蔽叶片a经由第1移动机构a,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a的移动而向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移动。第1遮蔽叶片b经由第1移动机构b,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b的移动而向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移动。第2遮蔽叶片a经由第2移动机构a,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a的移动而向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移动。第2遮蔽叶片b经由第2移动机构b,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b的移动而向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移动。
开度信息显示部137显示由后述的开度信息产生部18产生的开度信息。所谓开度信息例如是指与图3中的限定的照射范围对应的视野尺寸。开度信息显示部137例如显示与视野尺寸相关的纵横的尺寸。此时,所显示的尺寸的单位也可以是厘米、英寸等某一单位。
睡台15具有载置被检体P的顶板151(还称为卧位台)和在长尺寸摄影中移动后述的X射线平面检测器153的检测器移动部155。另外,睡台15也可以是透视睡台。在顶板151上载置被检体P。
FPD153与X射线管131对置,设置在后述的顶板151内。FPD153检测透过载置在顶板151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FPD153具有多个半导体检测元件。在半导体检测元件中存在直接转换形和间接转换形。所谓直接转换形是指将入射X射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形式。所谓间接转换形是指通过荧光体将入射X射线转换成光,将该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形式。伴随着X射线的入射而由多个半导体检测元件产生的电信号向未图示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以下,称为A/D转换器)输出。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A/D转换器将数字数据向未图示的前处理部输出。
未图示的前处理部对由FPD153输出的数字数据执行前处理。所谓前处理是指FPD153中的通道间的灵敏度不均匀的校正、以及与金属等X射线强吸收体导致的信号的极端降低或数据的脱落相关的校正等。被前处理后的数字数据向后述的图像处理部19输出。
检测器移动部155使FPD153移动到由后述的定位部17确定的检测器位置。具体而言,检测器移动部155在每次摄影中使FPD153移动到与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对应的多个检测器位置。
定位部17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以及检测器位置。具体而言,定位部17根据经由后述的输入部25输入的摄影长和FPD153的第1方向的长度,确定与长尺寸摄影相关的摄影次数。定位部17基于SID和与被检体相关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确定第2遮蔽板的位置。
以下,为了简化说明,设摄影次数为三次。定位部17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确定与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FPD153的检测器位置。具体而言,定位部17以具有沿着第1方向的规定的重叠宽度的方式,确定分别与三次摄影次数对应的三处检测器位置。所谓规定的重叠宽度例如是指将由长尺寸摄影产生的多个医用图像沿着第1方向连结而使用的宽度(与重叠宽度对应的宽度)。定位部17将所确定的多个检测器位置向检测器移动部155输出。
定位部17例如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第二次摄影中的FPD的中心位置(以下,称为FPD中心位置)和Z轴,来确定X射线管131的位置(以下,称为管球位置)。管球位置是在通过FPD中心位置并与Z轴平行的线段上配置管球焦点的位置。定位部17将管球位置向支承机构13输出。定位部17根据管球位置和FPD中心位置,确定SID。
另外,当摄影次数为偶数(例如,2n:n为自然数)时,定位部17将与第n次摄影对应的配置位置和与第n+1次摄影对应的配置位置之间的中点的位置确定为FPD中心位置。另外,当摄影次数为奇数(例如,2n+1:n为自然数)时,定位部17将第n次摄影中的检测器位置的中心位置确定为FPD中心位置。
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1次摄影(以下,称为第1摄影)对应的检测器位置(以下,称为第1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1摄影中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二次摄影(以下,称为第2摄影)对应的检测器位置(以下,称为第2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2摄影中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三次摄影(以下,称为第3摄影)对应的检测器位置(以下,称为第3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3摄影中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定位部17将与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第1叶片位置和第2叶片位置向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和后述的开度信息产生部18输出。
另外,定位部17也可以将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和第1、第2叶片位置向后述的存储部21输出。另外,在多次摄影的各个中,当SID发生变化时,定位部17还能够与SID的变化相匹配地确定第1、第2叶片位置,即光阑的开度。此时,定位部17根据SID的变化以及光阑的开度,确定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第1摄影以及第3摄影中的第1叶片位置相对于第1中心轴为非对称。另外,第2摄影中的第1叶片位置相对于第1中心轴为对称。
开度信息产生部18根据第1叶片位置和第2叶片位置,产生与第1至第3摄影的各个对应的开度信息。开度信息产生部18将所产生的开度信息向开度信息显示部137输出。
例如,开度信息产生部18根据第1遮蔽板以及第2遮蔽板的位置与X射线焦点的距离、SID、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限定的照射范围的口径,来计算FPD153上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光阑的口径在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与由第1光阑叶片1331、第2光阑叶片1333、遮蔽部1335限定的光阑的口径对应。开度信息产生部18将与计算出的照射范围对应的视野尺寸作为开度信息,向开度信息显示部137输出。
图像处理部19根据由未图示的前处理部输出的数字数据,对医用图像进行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19对分别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对应的多个医用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处理部19产生在第1方向连结与长尺寸摄影相关的多个医用图像的长尺寸图像。图像处理部19将所产生的长尺寸图像向后述的显示部23输出。
存储部21存储由图像处理部19产生的各种医用图像、长尺寸图像、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控制程序、诊断协议、从后述的输入部25发送来的操作者的指示、摄影条件、透视条件等各种数据组、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次数对应的多个检测器位置以及多个叶片位置、SID等。另外,存储部21也可以存储第1、第2叶片位置的各个相对于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各个和SID的对应表。此时,定位部17根据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各个、SID以及对应表,来确定第1、第2叶片位置。
另外,存储部21也可以存储X射线长尺寸摄影程序。所谓X射线长尺寸摄影程序是指使搭载于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计算机根据SID和长尺寸摄影的摄影长,确定第1、第2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在所确定的第1、第2叶片位置对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分别配置第1、第2光阑叶片,使FPD153在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中移动到所确定的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程序。
显示部23显示由图像处理部19产生的医用图像以及长尺寸图像。显示部23显示用于输入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范围、摄影长、摄影个数等长尺寸摄影条件、SID、X射线摄影的摄影条件、X射线透视的透视条件等的输入画面。
输入部25输入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范围、摄影长、摄影个数等长尺寸摄影条件、SID、X射线摄影的摄影条件、X射线透视的透视条件等。具体而言,输入部25将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示·命令·信息·选择·设定取入本X射线诊断装置1。虽然没有图示,但输入部25具有用于进行关心区域的设定的轨迹球、成为长尺寸摄影的执行以及摄影开始的契机的开关按钮、鼠标、键盘等。输入部25检测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的坐标,并将检测到的坐标向后述的控制部27输出。另外,输入部25也可以是被设计成覆盖显示画面的触摸屏。此时,输入部25检测按照电磁感应式、电磁应变式、感压式等坐标读取原理进行触摸指示的坐标,并将检测到的坐标向控制部27输出。
另外,输入部25具有用于将相对于第1中心轴非对称地配置的第1光阑叶片相对于第1中心轴对称地配置的按钮(以下,称为对称配置按钮)。当按下对称配置按钮后,输入部25将用于使第1光阑叶片相对于第1中心轴对称地配置的信号向光阑叶片配置部135输出。
控制部27具备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和存储器。控制部27按照从输入部25发送来的操作者的指示、摄影条件、透视条件等,为了执行X射线摄影以及透视而控制本X射线诊断装置1中的各部。控制部27按照从输入部25发送来的操作者的指示、长尺寸摄影条件,为了执行长尺寸摄影而控制本X射线诊断装置1中的各部。
具体而言,例如,当由操作者按下输入部25中与长尺寸摄影的执行相关的开关按钮,输入长尺寸摄影的摄影范围(摄影长)、SID等长尺寸摄影条件后,控制部27为了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确定第1、第2叶片位置以及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而控制定位部17。控制部27在开始长尺寸摄影之前,为了使X射线管131配置在管球位置而控制支承机构13。控制部27在长尺寸摄影中的每次摄影中,为了使FPD153移动到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而控制检测器移动部155。控制部27在长尺寸摄影中的每次摄影中,为了将第1,第2光阑叶片分别配置在第1、第2叶片位置而控制光阑叶片配置部135。
(长尺寸摄影功能)
所谓长尺寸摄影功能是指不移动X射线管131,而通过第1、第2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来执行长尺寸摄影的功能。具体而言,首先,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中的第1、第2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接着,在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次中,分别将第1、第2光阑叶片移动到第1、第2叶片位置。第1遮蔽叶片经由第1移动机构,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的移动,移动到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第2遮蔽叶片经由第2移动机构,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的移动,移动到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在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次中,将FPD153移动到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当FPD153的移动、第1、第2光阑叶片的配置、第1、第2遮蔽叶片的移动完成后,重复相对于被检体P的摄影。
以下,针对与长尺寸摄影功能相关的处理(以下,称为长尺寸摄影处理)进行说明。长尺寸摄影处理根据检查的目的,例如,以被检体P的脊柱或下肢为摄影对象来执行。
图4是表示长尺寸摄影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经由输入部25输入长尺寸摄影(步骤Sa1)。所谓长尺寸摄影的输入例如是指按下输入部25中的长尺寸摄影按钮。经由输入部25,输入长尺寸摄影条件(例如,长尺寸摄影的摄影长、SID等)。根据所输入的长尺寸摄影条件,确定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步骤Sa2)。以下,如上述那样,摄影次数说明为三次。根据SID和摄影次数,将与FPD153相关的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和第1、第2叶片位置分别与摄影次数建立对应来确定(步骤Sa3)。另外,第1、第2叶片位置,即,光阑的开度也可以在FPD153移动后确定。
在确定了第1、第2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之后,开始长尺寸摄影(步骤Sa4)。长尺寸摄影的开始例如是按下输入部25中的摄影开始按钮。以按下摄影开始按钮为契机,通过支承机构13,将X射线管131移动到管球位置。另外,X射线管131向管球位置的移动也可以由操作者来执行。将FPD153移动到与第1摄影相关的第1检测器位置(步骤Sa5)。
以按下摄影开始按钮为契机,将第1、第2光阑叶片分别移动到与第1摄影相关的第1、第2叶片位置(步骤Sa6)。此时,如图3所示,两片第1光阑叶片1331中的一个第1光阑叶片(例如,第1光阑叶片a)移动到第1叶片位置(第1光阑叶片a的移动界限地点)。另外,两片第1光阑叶片1331中的另一第1光阑叶片(例如,第1光阑叶片b)超过第1中心轴,移动到第1叶片位置(第1光阑叶片b的移动界限地点)。
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1331向第1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1遮蔽叶片1337(步骤Sa7)。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1333向第2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2遮蔽叶片1339(步骤Sa8)。通过步骤Sa7以及步骤Sa8中的处理,第1,第2遮蔽叶片移动到遮蔽焦点外X射线的位置。
当第1、第2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通过从高电压发生部11接受管电压的施加以及管电流的供给的X射线管131,产生X射线。由此,执行第1摄影(步骤Sa9)。直到与所确定的摄影次数相等的次数的摄影结束,重复步骤Sa5至步骤Sa9的处理(步骤Sa10)。
具体而言,当第1摄影结束后,FPD153移动到与第2摄影相关的第2检测器位置(步骤Sa5)。第1、第2光阑叶片分别移动到与第2摄影相关的第1、第2叶片位置(步骤Sa6)。此时,第1叶片位置相对于第1中心轴成为对称的位置。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1331向第1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1遮蔽叶片1337(步骤Sa7)。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1333向第2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2遮蔽叶片1339(步骤Sa8)。当第1、第2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执行第2摄影(步骤Sa9)。
当第2摄影结束后,FPD153移动到与第3摄影相关的第3检测器位置(步骤Sa5)。第1、第2光阑叶片分别移动到与第3摄影相关的第1、第2叶片位置(步骤Sa6)。此时,两片第1光阑叶片1331中的一个第1光阑叶片(例如,第1光阑叶片a)超过第1中心轴,移动到第1叶片位置(第1光阑叶片a的移动界限地点)。另外,两片第1光阑叶片1331中的另一个第1光阑叶片(例如,第1光阑叶片b)移动到第1叶片位置(第1光阑叶片b的移动界限地点)。连动于第1光阑叶片1331向第1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1遮蔽叶片1337(步骤Sa7)。连动于第2光阑叶片1333向第2叶片位置的移动,移动第2遮蔽叶片1339(步骤Sa8)。当第1、第2光阑叶片的移动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执行第3摄影(步骤Sa9)。X射线管131涵盖第1摄影至第3摄影,被固定在管球位置。以第3摄影的完成为契机,第1光阑叶片1331相对于第1中心轴移动到对称的位置。
产生分别与第1至第3摄影对应的第1至第3医用图像。产生使第1至第3医用图像沿着第1方向(长轴方向)以规定的重叠宽度结合的长尺寸图像(步骤Sa11)。所产生的长尺寸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3上(步骤Sa12)。另外,当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为两次时,与步骤Sa5至步骤Sa9相关的重复为两次。
(变形例)
与本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代替睡台15而使用摄影台16。即,在本变形例中,被检体P以立位载置在摄影台上。图5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检测器移动部155搭载在摄影台16上。检测器移动部155将X射线平面检测器153在沿着X轴的第1方向可移动地支承。
另外,本变形例中的长尺寸摄影功能与本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根据第1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使用能够超过第1中心轴移动的第1光阑叶片1331,在固定X射线管131的状态下,将X射线的照射范围限制为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另外,根据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使设置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遮蔽部1335的第1、第2遮蔽叶片分别连动于第1、第2光阑叶片而独立地移动。由此,在长尺寸摄影中,能够不需要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而遮蔽焦点外X射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减少焦点外X射线对被检体P造成的被辐射,在长尺寸摄影中产生的多个医用图像的结合(贴合),能够生成不存在几何学上的偏移,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图像。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不附加新的照射范围限制机构,并且不使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在第1方向增大,通过小型且轻型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以及SID,来限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长尺寸摄影中,不需要使作为重物的X射线管131旋转。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具有小型且轻型,控制也容易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能够产生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图像。
此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超过照射范围的中心进行光阑控制。另外,在接近X射线焦点的位置设置第1、第2遮蔽叶片,连动于第1、第2光阑叶片的移动,移动第1、第2遮蔽叶片,从而能够遮蔽焦点外X射线。由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具有更小型的形状,光阑控制变得更简便。
另外,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当由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实现X射线诊断装置1的技术思想时,例如设具有图1、图5的结构图中的点划线内的构成要素。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中的长尺寸摄影处理如以下那样。
首先,根据与被检体P相关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第1、第2叶片位置。当开始长尺寸摄影后,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第1、第2光阑叶片分别移动到第1、第2叶片位置。连动于第1、第2光阑叶片的移动,移动第1、第2遮蔽叶片。
接着,对被检体P进行摄影。直到与摄影次数相等的次数的摄影结束,重复第1,第2光阑叶片向与多次摄影对应的第1、第2叶片位置的移动以及第1、第2遮蔽叶片的移动和对被检体P进行摄影。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能够提供在长尺寸摄影中,遮蔽焦点外X射线,小型且轻型,控制也容易的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小型化的X射线可动光阑,与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摄影相关的X射线诊断装置1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移动X射线管131,而在相对于被检体的X射线摄影中,遮蔽X射线的辐射不合适的区域(例如与生殖功能相关的区域)。由此,能够减轻对操作者的负担,提高诊断效率。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针对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构成要素,添加相同的符号,重复说明只在必要是进行。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的结构的图。
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具有能够在第1方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第1遮蔽板)、能够在第2方向移动的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以及在最大照射范围中超过沿着第1方向的长度的中点能够在第1方向移动的第3光阑叶片1355(第2遮蔽板)。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各个由遮蔽通过X射线管131产生的X射线的铅构成。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以及第3光阑叶片1353。具体而言,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1叶片位置具有用于配置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的未图示的第1光阑叶片移动机构。第1光阑叶片移动机构沿着第1方向使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的各个滑动并可移动地支承。第1光阑叶片移动机构以不能超过第1中心轴进行移动的方式限制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各自的移动。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2叶片位置具有用于配置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的未图示的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沿着第2方向使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的各个滑动并可移动地支承。第2光阑叶片移动机构以不能超过第2中心轴进行移动的方式限制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各自的移动。
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3叶片位置具有用于配置第3光阑叶片的未图示的第3光阑叶片移动机构。第3光阑叶片移动机构超过第1中心轴使第3光阑叶片1355滑动并可移动地支承。光阑叶片配置部135在由定位部17确定的第2遮蔽板的位置在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中配置第2遮蔽板。
第1光阑叶片1331是多个第1遮蔽板。多个第1遮蔽板沿着规定的方向从照射范围的两端侧限定最大照射范围。第3光阑叶片1355是第2遮蔽板。第2遮蔽板至少一部分能够在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最大照射范围的口径)中超过沿着规定的方向的长度的中点,沿着规定的方向进行移动。
图7是表示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以及第3光阑叶片1355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如图7所示,多个第1光阑叶片1351具有第1光阑叶片a和第1光阑叶片b。第1光阑叶片a以及第1光阑叶片b分别不能超过第1中心轴进行移动。如图7所示,多个第2光阑叶片1353具有第2光阑叶片a和第2光阑叶片b。第2光阑叶片a以及第2光阑叶片b分别不能超过第2中心轴进行移动。第3光阑叶片1355能够超过第1中心轴沿着第1方向进行移动。
图8是表示在图7中沿着第1中心轴和Z轴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如图8所示,第1至第3光阑叶片具有沿着Z轴的层叠构造。
定位部17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第3叶片位置以及检测器位置。具体而言,定位部17根据经由输入部25输入的摄影长和FPD153的第1方向的长度,确定与长尺寸摄影相关的摄影次数。定位部17基于SID和与被检体相关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确定第2遮蔽板的位置。
以下,为了简化说明,设摄影次数为三次。定位部17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确定与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FPD153的检测器位置。具体而言,定位部17以具有沿着第1方向的规定的重叠宽度的方式,确定分别与三次摄影次数对应的三处检测器位置。所谓规定的重叠宽度例如是将由长尺寸摄影产生的多个医用图像沿着第1方向连结所使用的宽度(与重叠宽度对应的宽度)。定位部17将所确定的多个检测器位置向检测器移动部155输出。
定位部17例如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第二次摄影中的FPD中心位置和Z轴,确定管球位置。管球位置是在通过FPD中心位置并与Z轴平行的线段上配置管球焦点的位置。定位部17将管球位置向支承机构13输出。定位部17根据管球位置和FPD中心位置,确定SID。
另外,当摄影次数为偶数(例如,2n:n为自然数)时,定位部17将与第n次摄影对应的配置位置和与n+1次摄影对应的配置位置之间的中点的位置确定为FPD中心位置。另外,当摄影次数为奇数(例如,2n+1:n为自然数)时,定位部17将第n次摄影中的检测器位置的中心位置确定为FPD中心位置。
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1摄影对应的第1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1摄影中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2摄影对应的第2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定位部17根据与长尺寸摄影中的第3摄影对应的第3检测器位置和SID,确定第3摄影中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定位部17将与多次摄影的各个对应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输出至光阑叶片配置部135。
另外,定位部17也可以将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和第1至第3叶片位置输出至后述的存储部21。另外,在多次摄影的各个中,当SID发生变化时,定位部17也能够与SID的变化相匹配地确定第1至第3叶片位置,即,光阑的开度。此时,定位部17根据SID的变化以及光阑的开度,确定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另外,当在两次的摄影中执行长尺寸摄影时,定位部17确定用于使第3光阑叶片远离照射范围的第3叶片位置。
存储部21存储由图像处理部19产生的各种医用图像、长尺寸图像、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控制程序、诊断协议、从后述的输入部25发送来的操作者的指示、摄影条件、透视条件等各种数据组、与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次数对应的多个检测器位置以及多个叶片位置、SID等,另外,存储部21也可以存储第1至第3叶片位置的各个相对于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各个和SID的对应表。此时,定位部17根据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各个、SID以及对应表,确定第1至第3叶片位置。
另外,存储部21也可以存储X射线长尺寸摄影程序。所谓X射线长尺寸摄影程序是指使搭载于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计算机根据SID和长尺寸摄影的摄影长确定第1至第3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在所确定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的各个在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中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并在长尺寸摄影的每次摄影中使FPD153移动到所确定的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的程序。
例如,当由操作者按下与输入部25中的长尺寸摄影的执行相关的开关按钮,输入长尺寸摄影的摄影范围(摄影长)、SID等长尺寸摄影条件后,控制部27为了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确定第1至第3叶片位置以及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而控制定位部17。控制部27为了在开始长尺寸摄影之前,在管球位置配置X射线管131而控制支承机构13。控制部27在长尺寸摄影中的每次摄影中,为了将FPD153移动到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而控制检测器移动部155。控制部27在长尺寸摄影中的每次摄影中,为了在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而控制光阑叶片配置部135。
开度信息产生部18例如根据第1遮蔽板以及第2遮蔽板的位置与X射线焦点的距离、SID、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限定的照射范围的口径,计算FPD153上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光阑的口径在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与由第1光阑叶片1331、第2光阑叶片1335、第3光阑叶片1355限定的光阑的口径对应。开度信息产生部18将与计算出的照射范围对应的视野尺寸作为开度信息,向开度信息显示部137输出。
(长尺寸摄影功能)
所谓长尺寸摄影功能是指不移动X射线管131,而通过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来执行长尺寸摄影的功能。具体而言,首先,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各自中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接着,按照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个,在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在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次中,将FPD153移动到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当FPD153的移动以及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配置完成后,重复相对于被检体P的摄影。
以下,针对与上述长尺寸摄影功能相关的处理(长尺寸摄影处理)进行说明。长尺寸摄影处理根据检查的目的,例如,以被检体P的脊柱或下肢为摄影对象来执行。
图9是表示长尺寸摄影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经由输入部25输入长尺寸摄影(步骤Sb1)。所谓长尺寸摄影的输入例如是按下输入部25中的长尺寸摄影按钮。经由输入部25,输入长尺寸摄影条件(例如,长尺寸摄影的摄影长、SID等)。根据所输入的长尺寸摄影条件,确定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步骤Sb2)。以下,如上述那样,摄影次数说明为三次。根据SID和摄影次数,将与FPD153相关的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和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与摄影次数建立对应来确定(步骤Sb3)。
在确定第1至第3叶片位置和第1至第3检测器位置之后,开始长尺寸摄影(步骤Sb4)。长尺寸摄影的开始例如是按下输入部25中的摄影开始按钮。以按下摄影开始按钮为契机,通过支承机构13,将X射线管131移动到管球位置。另外,X射线管131向管球位置的移动也可以由操作者来执行。另外,第1至第3叶片位置、即,光阑的开度也可以在移动FPD153后确定。以按下摄影开始按钮为契机,将FPD153移动到与第1摄影相关的第1检测器位置(步骤Sb5)。接着,在与第1摄影相关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步骤Sb6)。
图10是表示第1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0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跨越第1中心轴的第3叶片位置。
接着,当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通过由高电压发生部11接受了管电压的施加以及管电流的供给的X射线管131,产生X射线。由此,执行第1摄影(步骤Sb7)。
图11是表示在图10中的第1摄影中,X射线管131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和FPD15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图11中的虚线表示第1摄影中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图11中的箭头表示朝向后述的第2摄影的第1光阑叶片a的移动方向、第3光阑叶片1355的移动方向、以及FPD153的移动方向。图11中的虚线表示第2摄影中的FPD的位置和X射线的照射范围。
直到与所确定的摄影次数相等的次数的摄影结束,重复步骤Sb5至步骤Sb7的处理(步骤Sb8)。具体而言,当第1摄影结束后,将FPD153移动到与第2摄影相关的第2检测器位置(步骤Sb5)。接着,在与第2摄影相关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步骤Sb6)。
图12是表示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2所示,第3光阑叶片远离第1光阑叶片a的上方。另外,第3光阑叶片也可以远离第1光阑叶片b的上面侧。
当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执行第2摄影(步骤Sb7)。
图13是表示在图12中的第2摄影中,X射线管131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与FPD15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图13中的虚线表示第2摄影中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图8中的箭头表示朝向后述的第3摄影的第1光阑叶片b的移动方向、第3光阑叶片1355的移动方向、以及FPD153的移动方向。图8中的虚线表示第3摄影中的FPD的位置与X射线的照射范围。
当第2摄影完成后,将FPD153移动到与第3摄影相关的第3检测器位置(步骤Sb5)。接着,在与第3摄影相关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第1至第3光阑叶片(步骤Sb6)。
图14是表示第3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4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跨越第1中心轴的第3叶片位置。
当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配置和FPD153的移动完成后,执行第3摄影(步骤Sb7)。
图15是表示在图14中的第3摄影中,X射线管131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与FPD15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如图11、图13、图15所示,X射线管131涵盖第1摄影至第3摄影,被固定在管球位置。
如图10以及图14所示,当通过第1光阑叶片a和第1光阑叶片b,不能限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时,通过第3光阑叶片1355来限定照射范围。另外,当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片数为两片时,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第1光阑叶片a或第1光阑叶片b的上面侧。
产生分别与第1至第3摄影对应的第1至第3医用图像。产生将第1至第3医用图像沿着第1方向(长轴方向)以规定的重叠宽度结合的长尺寸图像(步骤Sb9)。所产生的长尺寸图像被显示在显示部23(步骤Sb10)。
当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为两次时,使用以下的图16至图19说明第1摄影、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图16是表示当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为两次时,第1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6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第1光阑叶片a的上面侧。
图17是表示在图16中的第1摄影中,X射线管131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与FPD15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如图17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第1光阑叶片a的上面侧,远离照射范围。
图18是表示当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为两次时,第2摄影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8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第1光阑叶片a的上面侧。
图19是表示在图18中的第2摄影中,X射线管131与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中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与FPD15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如图16至图19所示,第3光阑叶片1355被配置在第1光阑叶片a的上面侧,远离照射范围。
(变形例)
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代替睡台15而使用摄影台16。即,在本变形例中,被检体P以站立位载置在摄影台上。
检测器移动部155搭载在摄影台16上。检测器移动部155将X射线平面检测器153在沿着X轴的第1方向可移动地支承。
另外,本变形例中的长尺寸摄影功能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根据第2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使用能够超过第1中心轴进行移动的第3光阑叶片1355,在固定X射线管131的状态下,能够限制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各自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即,根据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使设置在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的内部的第3光阑叶片连动于第1、第2光阑叶片而独立地在第1方向滑动。因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生成在长尺寸摄影中产生的多个医用图像的结合(贴合)中,不会发生几何学的偏移而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图像。
因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不附加新的照射范围限制机构,并且不使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在第1方向变大,而能够通过小型且轻型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次数以及SID,来限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另外,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长尺寸摄影中,不需要使作为重物的X射线管131旋转。因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具有小型且轻型,控制也容易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133,生成贴合精度良好的长尺寸图像。
另外,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当通过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来实现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技术思想时,例如将具有图1、图5的结构图中的点划线内的构成要素。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中的长尺寸摄影处理如以下那样。
首先,根据与被检体P相关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SID,确定分别与第1至第3光阑叶片对应的第1至第3叶片位置。如果开始长尺寸摄影,则根据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各个,将第1至第3光阑叶片分别配置在第1至第3叶片位置。
接着,对被检体P进行摄影。直到与摄影次数相等的次数的摄影结束,重复与多次摄影对应的第1至第3光阑叶片向第1至第3叶片位置的配置和对被检体P的摄影。
因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提供一种在长尺寸摄影中,小型且轻型,控制也容易的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具有能够小型化的X射线可动光阑,并且与贴合精度优异的长尺寸摄影相关的X射线诊断装置1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3。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移动X射线管131,而在相对于被检体的X射线摄影中,遮蔽X射线的辐射不合适的区域(例如与生殖功能相关的区域)。由此,能够减轻对操作者的负担,提高诊断效率。
此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功能还能够通过将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安装在工作站等计算机中,并将该程序在存储器上展开来实现。此时,能够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能够存储在磁盘(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并发布。
本发明并不原封不动地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可以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将其具体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若干构成要素。进而,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
Claims (2)
1.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X射线管,产生X射线;
X射线平面检测器,检测从上述X射线管产生并透过被检体的X射线;
X射线可动光阑部,包括:多个第1光阑叶片,针对第1方向限定上述X射线的照射范围,能够分别独立地沿着上述第1方向移动;多个第2光阑叶片,针对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限定上述照射范围;和第3光阑叶片,进一步限定上述照射范围,该第3光阑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中,超过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的中点,能够独立于上述第1光阑叶片、第2光阑叶片而在上述第1方向上移动;
定位部,基于上述X射线管的焦点与上述X射线平面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和上述被检体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根据固定上述X射线管而执行的上述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次,确定分别与上述第1光阑叶片、上述第2光阑叶片以及上述第3光阑叶片对应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以及第3叶片位置和与根据上述摄影而限定的照射范围对应的上述X射线平面检测器的检测器位置;
光阑叶片配置部,在每次上述摄影中在所确定的上述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以及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上述第1光阑叶片至上述第3光阑叶片;以及
检测器移动部,在每次上述摄影中将上述X射线平面检测器移动到所确定的上述检测器位置。
2.一种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1光阑叶片,针对第1方向限定针对被检体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能够分别独立地沿着上述第1方向移动;
多个第2光阑叶片,针对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限定上述照射范围;
第3光阑叶片,进一步限定上述照射范围,该第3光阑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照射范围的最大口径中,超过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的中点,能够独立于上述第1光阑叶片、第2光阑叶片而在上述第1方向上移动;
定位部,基于与上述被检体相关的长尺寸摄影中的摄影长和X射线管的焦点与X射线平面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上述X射线管而执行的上述长尺寸摄影中的多次摄影的每一次,确定分别与上述第1光阑叶片、上述第2光阑叶片以及上述第3光阑叶片对应的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以及第3叶片位置;以及
光阑叶片配置部,在每次上述摄影中在所确定的上述第1叶片位置、第2叶片位置以及第3叶片位置分别配置上述第1光阑叶片、上述第2光阑叶片以及上述第3光阑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24743 | 2013-02-12 | ||
JP2013024743A JP6162421B2 (ja) | 2013-02-12 | 2013-02-12 | X線可動絞り装置、およびx線診断装置 |
PCT/JP2014/053070 WO2014126053A1 (ja) | 2013-02-12 | 2014-02-10 | 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x線可動絞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6527A CN104936527A (zh) | 2015-09-23 |
CN104936527B true CN104936527B (zh) | 2018-04-17 |
Family
ID=5135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5916.4A Active CN104936527B (zh) | 2013-02-12 | 2014-02-10 |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62421B2 (zh) |
KR (1) | KR101701660B1 (zh) |
CN (1) | CN104936527B (zh) |
WO (1) | WO20141260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87394B2 (ja) * | 2016-01-18 | 2020-04-22 |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検出器 |
JP2017153591A (ja) * | 2016-02-29 | 2017-09-07 |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X線診断装置 |
JP6843544B2 (ja) * | 2016-08-03 | 2021-03-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9350094A (zh) * | 2018-12-07 | 2019-02-19 | 余姚德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射线影像可用性分析机构 |
KR102548631B1 (ko) * | 2021-09-29 | 2023-06-27 | 국립암센터 | 방사선 조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사선 조사 방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5423A (zh) * | 2003-12-29 | 2005-07-06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准直器、x射线照射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 |
CN101406399A (zh) * | 2007-09-25 | 2009-04-15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 |
CN101953691A (zh) * | 2009-07-14 | 2011-01-26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照射区域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74761B2 (ja) * | 2000-09-08 | 2010-06-09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X線透視撮影台 |
JP2006141904A (ja) * | 2004-11-25 | 2006-06-08 | Hitachi Medical Corp | X線撮影装置 |
JP2006288554A (ja) | 2005-04-07 | 2006-10-26 | Toshiba Corp | X線診断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 |
JP5279672B2 (ja) * | 2009-09-28 | 2013-09-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撮影制御方法 |
-
2013
- 2013-02-12 JP JP2013024743A patent/JP61624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2-10 WO PCT/JP2014/053070 patent/WO201412605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10 CN CN201480005916.4A patent/CN10493652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2-10 KR KR1020157019813A patent/KR10170166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5423A (zh) * | 2003-12-29 | 2005-07-06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准直器、x射线照射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 |
CN101406399A (zh) * | 2007-09-25 | 2009-04-15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 |
CN101953691A (zh) * | 2009-07-14 | 2011-01-26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照射区域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701660B1 (ko) | 2017-02-01 |
JP2014151067A (ja) | 2014-08-25 |
WO2014126053A1 (ja) | 2014-08-21 |
CN104936527A (zh) | 2015-09-23 |
JP6162421B2 (ja) | 2017-07-12 |
KR20150100824A (ko) | 2015-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36527B (zh) |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装置 | |
JP6647819B2 (ja) | X線診断装置、医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医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JP2021000540A (ja) |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スキャン計画設定支援装置、医用画像診断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6109650B2 (ja) | X線診断装置、被曝管理装置、散乱線線量分布形成方法、および散乱線線量分布形成プログラム | |
CN103889331B (zh) |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 |
TWI728202B (zh) | 電腦斷層系統的造影方法 | |
JP2022000252A (ja) | 医療画像診断のためのx線撮影装置 | |
JP6297307B2 (ja) | 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線量分布表示方法 | |
JP2009022601A (ja) | X線画像撮影装置 | |
JP2018114274A (ja) |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像システムの造影方法 | |
JPWO2019008620A1 (ja) | X線ct装置 | |
JP6750310B2 (ja) | タルボ撮影装置 | |
CN104023642B (zh) |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用床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 |
JP5442363B2 (ja) | X線ct装置 | |
JP2023088704A (ja) | 放射線撮影装置、画像生成方法、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359278B2 (ja) |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 |
JP7345292B2 (ja) | X線トモシンセシス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4115716A1 (ja) |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ガントリ移動位置決定方法 | |
JP5138279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 |
CN103458792B (zh)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以及重构处理方法 | |
JP2017029391A (ja) |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334853B2 (ja) | X線診断装置 | |
JP2017221501A (ja) | マンモグラフィ装置 | |
JP2014151068A (ja) |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ガントリ移動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ガントリ移動位置決定プログラム | |
JP5634539B2 (ja) | X線画像撮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1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