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411B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411B CN104811411B CN201410037860.2A CN201410037860A CN104811411B CN 104811411 B CN104811411 B CN 104811411B CN 201410037860 A CN201410037860 A CN 201410037860A CN 104811411 B CN104811411 B CN 1048114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range
- communication standard
- terminal
- standard frequency
- network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79 polyme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1—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involving interference determination or cancel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基站对不能够同时支持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上行和下行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TDD‑FDD载波聚合的方案,导致较大上下行干扰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在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终端根据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TDD频段和FDD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相比,在LTE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中,需要使用更宽的频段。为了将各频段的频率资源整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在LTE-A系统中,通过采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降低移动通信网络的冗余,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吞吐效率。
目前,3GPP LTE标准设计中载波聚合技术的演进路线如图1所示。在版本(Release)8,实现单载波20MHz通信;在Release10,实现频段内(Intra-band)多载波聚合;在Release11,实现频段间(Inter-band)多载波聚合,并支持不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TDD)时隙配比;在Release12,实现T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载波聚合,并支持多流聚合(Multiple-Stream Agrregation,MSA),在Release13及以后的版本,支持在未授权频段采用LTE协议进行通信。
在LTE已经完成的版本Release10和Release11中,主要有两种载波聚合场景,一种为同一频段内的连续载波聚合。另一种为不同频段间的非连续载波聚合。对于不同频段间的非连续载波聚合场景而言,其仅适用于相同双工方式的频段之间的非连续载波进行聚合,即仅支持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的频段与TDD频段进行聚合,或者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的频段与FDD频段进行聚合。而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频段之间的非连续载波进行聚合,即TDD频段与FDD频段的聚合。对于不同频段间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的场景,若能对不同双工方式的频段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则可以更加合理以及最大程度的利用频谱资源。
因此,在Release12(目前尚未冻结)中,引入了TDD和FDD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方案,以期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但是,TDD和FDD载波进行载波聚合,对终端的传输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终端都能支持TDD-FDD载波聚合。若基站对不支持TDD-FDD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TDD-FDD载波聚合的方案,则可能导致在与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基站对不能够同时支持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上行和下行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TDD-FDD载波聚合的方案,导致较大上下行干扰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载波聚合方案是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在该方法中,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载波聚合方案是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采用该方案,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支持能力信息包括四种能力信息,网络侧能够区分终端上报的上述四种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使得载波聚合方案能够较精确地与终端的支持能力匹配。
较佳地,所述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终端向网络侧上报对所述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采用上报第一IE的方式,实现简单;采用上报第二IE和第三IE的方式,在第二IE的取值对应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可仅读取第二IE,无需读取第三IE。
较佳地,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侧处接收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所述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中,终端可关闭不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射频通道,以达到省电和降低干扰目的,并且由于终端可仅在收到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进行下行信号检测和上行信号发送,可降低终端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本优选方案中,限定第一通信制式为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FDD通信制式,解决了现有的TDD-FDD载波聚合中出现的上下行干扰较大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上报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该方案,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支持能力信息包括四种能力信息,网络侧能够区分终端上报的上述四种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使得载波聚合方案能够较精确地与终端的支持能力匹配。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采用接收第一IE的方式,实现简单;采用接收第二IE和第三IE的方式,在第二IE的取值对应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可仅读取第二IE,无需读取第三IE。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包括:
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本优选方案给出网络侧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网络侧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在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在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中,终端可关闭不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射频通道,以达到省电和降低干扰目的,并且由于终端可仅在收到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进行下行信号检测和上行信号发送,可降低终端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本优选方案中,限定第一通信制式为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FDD通信制式,解决了现有的TDD-FDD载波聚合中出现的上下行干扰较大的问题。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载波聚合方案是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处理模块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采用该方案,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支持能力信息包括四种能力信息,网络侧能够区分终端上报的上述四种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使得载波聚合方案能够较精确地与终端的支持能力匹配。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采用上报第一IE的方式,实现简单;采用上报第二IE和第三IE的方式,在第二IE的取值对应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可仅读取第二IE,无需读取第三IE。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从所述网络侧处接收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所述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中,终端可关闭不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射频通道,以达到省电和降低干扰目的,并且由于终端可仅在收到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进行下行信号检测和上行信号发送,可降低终端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本优选方案中,限定第一通信制式为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FDD通信制式,解决了现有的TDD-FDD载波聚合中出现的上下行干扰较大的问题。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上报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该方案,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支持能力信息包括四种能力信息,网络侧能够区分终端上报的上述四种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使得载波聚合方案能够较精确地与终端的支持能力匹配。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本优选方案中,采用接收第一IE的方式,实现简单;采用接收第二IE和第三IE的方式,在第二IE的取值对应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可仅读取第二IE,无需读取第三IE。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时,具体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本优选方案给出网络侧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给出了当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时,网络侧确定载波聚合方案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本优选方案中,终端可关闭不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射频通道,以达到省电和降低干扰目的,并且由于终端可仅在收到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进行下行信号检测和上行信号发送,可降低终端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本优选方案中,限定第一通信制式为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FDD通信制式,解决了现有的TDD-FDD载波聚合中出现的上下行干扰较大的问题。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并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网络侧,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该方案,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3GPP LTE标准设计中载波聚合技术的演进路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载波聚合的第一种可能的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3B为载波聚合的第二种可能的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3C为载波聚合的第三种可能的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4A为当TDD频段载波靠近FDD上行频段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下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上行存在干扰的示意图;
图4B为当TDD频段载波靠近FDD下行频段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存在干扰的示意图;
图4C为当TDD频段载波同时靠近FDD的上、下行频段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存在干扰,并且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存在干扰的示意图;
图5A为示例三中,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5B为示例三中,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6A为示例四中,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6B为示例四中,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且采用方案一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6C为示例四中,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且采用方案二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7A为示例五中,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7B为示例五中,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且采用方案一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7C为示例五中,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且采用方案二时,网络侧调度终端的方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方法中,基站对不能够同时支持TDD-FDD上行和下行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TDD-FDD载波聚合的方案,可能导致的在与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终端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终端根据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载波聚合方案是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上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该方法中,由于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了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不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的终端,采用载波聚合方案进行传输时,出现较大的上下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终端201,用于向网络侧202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终端201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并针对每一个终端201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202上报终端201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网络侧202,用于接收终端201上报的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根据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网络侧202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
对于LTE系统,网络侧202可包括演进节点B(evolued NodeB,eNB);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以实现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并根据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根据终端的实际能力选择数据传输方案,避免上下行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可选地,对于LTE系统,终端201可在标准3GPP TS36.331中定义的消息UE-EUTRA-Capability中上报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并针对每一个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上报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上述支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201可在开机时、越区切换到网络侧202管辖的小区时、与网络侧202建立信令连接(比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之后或响应网络侧202发送的请求,在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向网络侧202上报上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
相应地,网络侧202可在收到了终端201上报的上述两种信息,直接据此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或者,网络侧202也可将收到上述两种信息进行存储,当网络侧202需要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时,再根据预先存储的上述两种信息,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具体地,网络侧202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包括:
网络侧202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网络侧202根据确定的上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终端201上报的针对上述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上述目标载波上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终端201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时,通常会将两两频段作为组合频段进行上报。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终端201支持的组合频段,并可根据预存的频段信息,确定该组合频段为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并能确定频段的传输方向(上行或下行)。
网络侧202可能不会支持终端201支持的所有组合频段(比如: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覆盖区域之间频率复用,一个网络侧202可能仅使用无线通信系统中部分频率资源),此外,即便网络侧202可以支持终端201支持的所有组合频段,也可以根据网络侧202的调度和资源分配等方案为终端201选择某组或某几组支持的组合频段进行传输。因此,网络侧202会根据终端201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采用预设的调度和资源分配方案,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通常一个频段对应的带宽较大,其上可包括多个载波,比如,对于LTE系统,一个60M带宽的频段可包含3个20M带宽的载波。考虑到频率复用,网络侧202(比如基站)通常仅可调度一个频段上的部分载波,或者网络侧202根据其他无线资源管理的策略(比如根据上行干扰情况选择干扰最小的载波),确定在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
网络侧202根据终端201上报的针对上述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并根据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网络侧202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后,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将终端201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发送给终端201;终端201根据接收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终端201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可关闭其他不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射频通道,以达到省电和降低干扰目的,并且由于终端201可仅在收到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进行下行信号检测和上行信号发送,可降低终端201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率。
可选地,在网络侧202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后,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将用于指示上述目标载波的信息发给终端201,以使终端201确定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
终端201根据网络侧202的调度指令,在确定的目标载波上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在调度指令指示的下行子帧上接收网络侧202下发的数据,在调度指令指示的上行子帧上向网络侧202发送数据。
可选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包括FDD通信制式。下面,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TDD通信制式作为第一通信制式的示例,以FDD通信制式作为第二通信制式的示例进行说明。
对于TDD制式,上下行共用相同的频段;而对于FDD制式,上下行使用不同的频段。当TDD-FDD载波聚合时,对应于不同干扰抑制能力的终端,终端上下行干扰的情况不同。
下面,通过对比FDD频段载波聚合和TDD频段载波聚合,来说明TDD-FDD载波聚合的三种不同场景。
到Release12为止,载波聚合的三个可能组合分别为图3A、图3B和图3C所示,分别是:
组合1、FDD频段的载波与FDD频段的载波进行聚合;
组合2、TDD频段的载波与TDD频段的载波进行聚合;
组合3、TDD频段的载波与FDD频段的载波进行聚合。
其中,组合1的场景不会出现上下行干扰。由于上行(Uplink,UL)频段与下行(Downlink,DL)频段间会有较大的保护间隔,且终端通常配备双工器,因此终端侧的发射信号不会与接收信号相互干扰。
组合2的场景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1、当两个载波采用的TDD上、下行时隙配置相同时,不会出现在同一子帧内为终端调度两个数据传输方向相反的载波,因此也不存在上行与下行载波间的相互干扰;
情况2、当两个载波采用的TDD时隙配置不同时,上行与下行载波间会产生相互干扰,干扰的大小取决于终端对干扰信号的滤波能力以及两个TDD载波的间隔。
而对于组合3,即TDD频段的载波和FDD载波进行聚合(以下简称“TDD-FDD载波聚合”),考虑到FDD频段包含了位于不同频段位置的上行和下行频段,TDD-FDD载波聚合干扰的情况不仅取决于用于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载波和用于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载波之间的间隔,还取决于TDD频段的载波与FDD频段的载波的相对位置,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4A所示,当TDD频段的载波靠近FDD上行频段的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下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上行将会存在上下行干扰;
如图4B所示,当TDD频段的载波靠近FDD下行频段的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将会存在上下行干扰;
如图4C所示,当TDD频段的载波同时靠近FDD的上、下行频段载波时,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将会存在上下行干扰,并且在同一子帧上为终端调度TDD频段载波的上行与FDD频段载波的下行也将会存在上下行干扰。
因此,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201在上报上述支持能力信息时,可上报对上述不同场景的支持能力。具体地,支持能力信息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可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
支持能力信息 | 支持FDD UL+TDD DL | 不支持FDD UL+TDD DL |
支持FDD DL+TDD UL | 第一能力信息 | 第三能力信息 |
不支持FDD DL+TDD UL | 第二能力信息 | 第四能力信息 |
采用该可选方案,可实现终端201向网络侧202精确上报自身对TDD-FDD载波聚合的不同场景的支持能力,使得网络侧202对终端201进行精确调度,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可尽量采用载波聚合的传输方式,提高与终端201的数据传输速率。
上面,对终端201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对终端201上报支持能力信息的具体方式加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201上报支持能力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通过单个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上报支持能力信息;
方式2、通过两个IE上报支持能力信息。
下面,对于这两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1
终端201向网络侧202上报对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终端201向网络侧202发送第一IE,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相应地,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第一IE的值,确定终端201对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具体包括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哪一种。
方式2
终端201向网络侧202上报对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终端201向网络侧202发送第二IE,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第二IE对应第五能力信息,则终端201向网络侧202上报对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向网络侧202发送第三IE,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相应地,若网络侧202收到的第二IE的值,确定终端201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还是第五能力信息;
若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第二IE的值,确定终端201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五能力信息,则进一步地,网络侧202接收第三IE,根据第三IE的值确定终端201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哪一种。
后面的示例一给出了方式1的具体消息结构示例;后面的示例二给出了方式2的具体消息结构示例。
以上,对终端201上报支持能力信息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说明。上面我们也提到,网络侧202根据接收的终端201发送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201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包括:确定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步骤和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的步骤。下面,对网络侧202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按照终端201上报的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区分表2中的四种情形进行说明。
表2
下面,分别对四种情形逐一说明。
情形1、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
在情形1下,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此时,网络侧202对FDD DL、FDD UL和TDD DL、TDD UL的调度没有限制;
终端201分别在网络侧202确定的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按照现有系统中已有传输方式分别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
情形2、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在情形2下,网络侧202又根据主、辅载波配置分别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这里,对现有方法中针对TDD与TDD载波聚合传输中的上、下行载波冲突问题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有标准中规定:载波的传输方向以终端配置的主载波传输方向为准,辅载波的传输方向与主载波的传输方向冲突时则不再进行传输。若将这一传输方式直接扩展至TDD-FDD载波聚合的场景,那么会导致对于某些能力的终端201(比如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的载波),无法实现下行载波聚合。比如,对于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的终端,若FDD载波为该终端主载波而TDD载波为该终端辅载波,那么若基于现有标准以终端配置的主载波传输方向为准,则TDD载波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无法达到载波聚合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上述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具体地:
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与F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情形3,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在情形3下,网络侧202又根据主、辅载波配置分别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这里采用了与情形2中类似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某些主辅载波配置下,无法进行载波聚合的问题。
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上行频段的、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情形4、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在情形4下,网络侧202又根据主、辅载波配置分别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这里采用了与情形2中类似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某些主辅载波配置下,无法进行载波聚合的问题。
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网络侧202确定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FDD频段的、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20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相应地,终端201根据从网络侧202处接收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也包括表2中列出的四种情形。
由于终端201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201与网络侧202采用相同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才能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对应地,针对表2中的四种情形,终端201根据从网络侧202处接收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包括:
情形1、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
在情形1下,终端分别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按照现有系统中已有传输方式分别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
情形2、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在情形2下,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在TDD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
终端201分别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和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分别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
终端201在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于F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TDD频段的目标载波的上行子帧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情形3,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在情形3下,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分别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
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以及在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UL子帧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仅在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分别在TDD目标载波和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或
终端201分别在TDD目标载波和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情形4、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在情形4下,当使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频段的下行载波的子帧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
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当使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终端201在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按照现有系统中已有传输方式分别与网络侧202进行数据传输,不在TDD频段上发送和接收信号;或
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下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上,检测网络侧202发送的下行信号;
终端201在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上,以及在与TDD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FDD上行频段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向网络侧202发送上行信号。
对于情形1,终端201能够支持TDD下行传输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不相互干扰,且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生且不相互干扰,例如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与FDD频段的目标载波间隔非常大。
在情形1下,网络侧202对FDD DL、FDD UL和TDD DL、TDD UL的调度没有限制,终端201分别在确定出的TDD频段的目标载波和FDD目标载波上,按照现有系统中已有传输方式分别传输。
对于情形2,终端201能够支持TDD下行传输与FDD上行传输同时发生且不相互干扰,但不支持TDD上行传输与FDD下行传输同时发生且不相互干扰。
在情形2下,比如:TDD频段靠近FDD的下行频段的场景:
1)当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FDD D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UL冲突的子帧,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FDD UL和TDD UL的调度没有限制。终端201在T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UL冲突的FDD DL子帧上检测信号,终端分别在确定出的TDD UL和F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
2)当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和FDD DL的调度没有限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FDD U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TDD U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FDD DL冲突的子帧;终端201分别在TDD DL和F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终端在F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以及在不与FDD DL冲突的TDD U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发送信号。
后面的示例三给出了情形2下,网络侧202为终端201配置目标载波传输方案的一个例子。
对于情形3,终端201不支持TDD下行传输与FDD上行传输同时发生且不相互干扰,但支持TDD上行传输与FDD下行传输同时发生且不相互干扰。
在情形3下,比如:TDD频段靠近FDD的上行频段的场景。
1)当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和FDD DL的调度没有限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UL调度没有限制,对该终端的FDD U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DL冲突的子帧;终端201分别在确定出的TDD DL和F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终端201在T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DL冲突的FDD U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发送信号。
2)当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FDD DL调度没有限制,不对终端201调度任何TDD DL子帧,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FDD UL和TDD UL的调度没有限制;终端201仅在F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终端201分别在TDD UL和F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方案二,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和FDD DL的调度没有限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UL调度没有限制,对该终端的FDD U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DL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网络侧202将分配给终端201的FDD载波的反馈时序配置为现有TDD系统的7种时隙配比中的某一种;终端201分别在TDD DL和F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终端201在T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DL冲突的FDD U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发送信号。
对于情形3中的方案一,其满足现有标准中的规定,即载波的传输方向以终端配置的主载波传输方向为准,但无法实现下行的载波聚合;而对于情形3中的方案二,其虽不满足现有标准中的上述规定,但可实现下行载波聚合,实现更高的下行传输速率。
后面的示例四给出了情形3下,网络侧202为终端201配置目标载波传输方案的一个例子。
对于情形4:终端201不支持TDD下行传输与FDD上行传输同时发生且不相互干扰,也不支持TDD上行传输与FDD下行传输同时发生而不相互干扰。
在情形4下,比如:TDD频段与FDD的上、下行频段都非常接近的场景:
1)当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FDD D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UL冲突的子帧,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U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FDD U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DL冲突的子帧;终端201在T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UL冲突的FDD D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检测信号,终端在T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以及在不与TDDDL冲突的FDD U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发送信号。
2)当F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FDD DL和FDD UL调度没有限制,不为终端201调度任何TDD子帧,终端201在FDD目标载波上按照现有系统中已有传输方式分别传输,不在TDD目标载波上发送或接收信号。方案二,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D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FDD D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UL冲突的子帧,网络侧202对终端201的TDD UL调度没有限制,对终端201的FDD UL调度仅限制在不与TDD DL冲突的子帧;终端201在TDD DL目标载波上检测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UL冲突的FDD D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检测信号,终端201在TDD UL目标载波上发送信号,以及在不与TDD DL冲突的FDD UL目标载波的子帧上发送信号。
后面的示例五给出情形4下,网络侧202为终端201配置目标载波传输方案的一个例子。
下面,通过示例一~示例五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一
可在3GPP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6.331的6.3.6节中增加如下内容:
其中,带下划线部分为新增的第一IE。在上述ASN定义中,在UE-EUTRA-Capability、UE-EUTRA-Capability-v12xy-IEs、RF-Parameters-v12xy、SupportedBandCombination-v12xy之后,在I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的定义之中,增加了第一IE: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其类型为枚举型(ENUMERATED),有四个取值:a1,a2,a3,a4,可分别对应前述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其中,对a1,a2,a3,a4的前后顺序并不作强制规定,只要在规范中准确定义每个枚举值的取值对应的含义,网络侧202和终端201都采用规范中定义的相同对枚举值进行解析,即可实现网络侧202和终端201对该第一IE取值含义的一致理解。
在该ASN定义中,对其他描述的含义解释如下:
SEQUENCE,序列,为一种数据类型,其表示对应的IE为是一组有顺序的元素的集合;
SIZE,表示数据的长度,SEQUENCE(SIZE(1..maxBandComb-r10))表示一个具有最多maxBandComb-r10个、最少1个元素的序列;
SEQUENCE OF 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表示该序列的元素的类型为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
可在TS36.331中,对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增加如下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道,对于该IE的描述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终端201通过上报该IE,向网络侧202上报其对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该IE能够正确确定终端201的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即可。因此,下面描述仅为示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Indicates whether the UE supports simultaneous reception andtransmission on different bands for each TDD-FDD band combination listed insupportedBandCombination.This field is only applicable for TDD FDD carrieraggregation.
对上面一段英文描述的翻译如下:对于每一个在supportedBandCombination中列出TDD-FDD组合频段,指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否支持在不同的频段上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该字段仅用于TDD-FDD载波聚合。
由上述描述可见,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是针对一个具体的TDD-FDD频段组合的,即UE为每一个在supportedBandCombination中列出TDD-FDD频段组合,都使用该IE指示其支持TDD-FDD载波聚合的能力。
这里的UE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201。其中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的四种取值a1,a2,a3,a4分别代表表1中的四种支持能力信息,其可选的取值可如表3中的标识位所示,这里仅为示意,实际的取值方式可不限于表3中所示,只要能够表示终端201对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即可。
表3
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第一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的取值,确定终端201的支持TDD-FDD载波聚合能力的方法可包括:
网络侧202在终端201上报的消息中,找到IE 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然后进一步读取该IE中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的取值。以表3列出的取值为例,
若取值为11,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
若取值为01,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
若取值为10,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
若取值为00,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
示例二
第二IE可沿用2013年12月公开的标准TS36.331v12.0.0中6.3.6节中的simultaneousRx-Tx-r11。其中,该文献对该IE的定义包括:
其中,ENUMERATED{supported}表示有相应的枚举值用于表示支持同时收发,OPTIONAL表示对应的IE为可选IE。
在TS 36.331的6.3.6节中增加如下内容:
其中,带下划线部分为新增的第三IE。在上述ASN定义中,在UE-EUTRA-Capability、UE-EUTRA-Capability-v12xy-IEs、RF-Parameters-v12xy、SupportedBandCombination-v12xy之后,在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中,定义了第三IE: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其类型为枚举型(ENUMERATED),有四个取值:a1,a2,a3,可分别对应前述的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其中,对a1,a2,a3的前后顺序并不作强制规定,只要在规范中准确定义每个枚举值的取值对应的含义,网络侧202和终端201都采用规范中定义的相同对枚举值进行解析,即可实现网络侧202和终端201对该第三IE取值含义的一致理解。第三IE为可选(OPTIONAL)IE。其中,对于上述ASN定义中以“xy”结尾的IE,其中的“xy”表示v12中的子版本号。
在TS36.331中,对第二IE simultaneousRx-Tx-r11增加如下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道,对于该IE的描述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终端201通过上报该IE,向网络侧202上报其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该IE能够正确确定终端201的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即可。因此,下面描述仅为示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Indicates whether the UE supports simultaneous reception andtransmission on different bands for each band combination listed insupportedBandCombination.This field is applicable for inter-band TDD carrieraggregation and TDD FDD carrier aggregation.
对上面一段英文描述的翻译如下:对于每一个在supportedBandCombination中列出组合频段,指示UE是否支持在不同的频段上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该字段用于频带间TDD载波聚合以及TDD-FDD载波聚合。
可在TS36.331中,对第三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增加如下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道,对于该IE的描述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终端201通过上报该IE,向网络侧202上报其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该IE能够正确确定终端201的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即可。因此,下面描述仅为示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Indicates whether the UE supports simultaneous reception andtransmission on different bands for each TDD-FDD band combination listed insupportedBandCombination.This field is only applicable for TDD FDD carrieraggregation.
对上面一段英文描述的翻译如下:对于每一个在supportedBandCombination中列出TDD-FDD组合频段,指示UE是否支持在不同的频段上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该字段仅用于TDD-FDD载波聚合。
其中,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r12的三种取值a1,a2,a3分别代表表1中的后三种支持能力信息,其可选的取值可如表4中的标识位所示,这里仅为示意,实际的取值方式可不限于表4中所示,只要能够表示终端201对TDD-FDD载波聚合的支持能力即可。
表4
网络侧202根据收到的第二IE simultaneousRx-Tx-r11的取值,以及根据收到的第三IE simultaneous-TDDFDD-Rx-Tx的取值,确定终端201支持TDD-FDD载波聚合能力的方法可包括:
网络侧202根据所确定出的载波组合频段查找出对应的IE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1xy,读取其中的simultaneousRx-Tx-r11,根据simultaneousRx-Tx-r11的取值,确定终端201是否支持在不同频段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其中,IE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1xy中的“xy”用于表示v11版本中的子版本号。比如,用标识‘1’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频段组合所包含的两个频段上支持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数据传输,用标识‘0’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频段组合所包含的两个频段上不支持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数据传输,那么对于TDD-FDD载波聚合,如果该IE取值为1,表征此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如果为0,则网络侧202继续读取IE 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该IE中的“xy”用于表示v12的子版本号。
网络侧202读取IE BandCombinationParameters-v12xy,进一步读取其中的IEsimultaneous-TDDFDD-Rx-Tx的值。以表4列出的取值为例,
若取值为01,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
若取值为10,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
若取值为00,则表征终端201在对应的TDD和FDD组合频段上不支持TDD下行与FDD上行同时传输,且不支持FDD下行与TDD上行同时传输。
示例三
示例三给出了一个TDD载波和一个FDD载波聚合的具体例子。其中,TDD载波采用时隙配比1,当TDD载波采用其他时隙配比时的传输方式可根据类似方法得到。关于TDD时隙配比的定义,可参考2012年12月公开的现有标准TS36.211v11.2.0中4.2节的下述定义,具体参见表5,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
表5
具体地,1)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如图5A所示,T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FDD下行载波的第3和第4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下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上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
2)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如图5B所示,F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TDD辅载波中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上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第3个和第4个子帧都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
图5A和图5B中,框内的子帧或时隙是为终端传输数据使用,未在框内的子帧和时隙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
示例四
示例四给出了一个TDD载波和一个FDD载波聚合的一个具体例子。其中,TDD载波采用时隙配比1。当TDD载波采用其他时隙配比时的传输方式可根据类似方法得到。
具体地,1)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如图6A所示,T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FDD上行载波的第1和第5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上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下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这里,由于为该终端采用FDD进行传输时,未调度一部分上行子帧,现有标准为FDD下行传输设计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无法重用;此时可以仅为终端配置FDD的下行子帧与TDD下行子帧位置相同的子帧,那么FDD的可用上、下行传输时隙配比与TDD主载波的时隙配比相同,区别仅在于FDD在不同频段发送上下行信号,因此可以为FDD传输采用TDD主载波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进行传输,不需要再对协议进行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修改。
2)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6B所示,F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TDD辅载波中的第1个和第5个子帧,以及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下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都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采用方案一,无法实现下行载波聚合。
方案二,如图6C所示,T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FDD上行载波的第1和第5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上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下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这里,由于为该终端采用FDD进行传输时未调度一部分上行子帧,现有标准为FDD下行传输设计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无法重用;此时可以仅为终端配置FDD的下行子帧与TDD下行子帧位置相同的子帧,那么FDD的可用上、下行传输时隙配比与TDD主载波的时隙配比相同,区别仅在于FDD在不同频段发送上下行信号,因此可以为FDD传输采用TDD主载波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进行传输,不需要再对协议进行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修改。
图6A、图6B和图6C中,框内的子帧或时隙为终端传输数据使用,未在框内的子帧和时隙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
示例五
示例五给出了一个TDD载波和一个FDD载波聚合的具体例子。其中,TDD载波采用时隙配比1,当TDD载波采用其他时隙配比时的传输方式可根据类似方法得到。
具体地,1)当T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F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如图7A所示,T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FDD上行载波的第1和第5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上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下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FDD下行载波的第3个和第4个子帧,以及FDD下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上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这里,由于为该终端采用FDD进行传输时未调度一部分下行和上行子帧,现有标准为FDD下行传输设计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无法重用;考虑到FDD的可用上、下行传输时隙配比与TDD主载波的时隙配比相同,区别仅在于FDD在不同频段发送上下行信号,因此可以为FDD传输采用TDD主载波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进行传输,不需要再对协议进行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修改。
2)当FDD载波作为主载波,而TDD载波作为辅载波时,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7B所示,F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TDD辅载波所有子帧都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采用方案一无法实现载波聚合。
方案二:TDD载波的上、下行子帧都分配给终端传输数据,FDD上行载波的第1和第5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上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下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FDD下行载波的第3和第4个子帧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且FDD下行载波的第2个子帧中与TDD特殊时隙(第二个子帧)中的保护间隔和上行传输所占用的OFDM符号所冲突的符号不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由于为该终端采用FDD进行传输时未调度一部分下行和上行子帧,现有标准为FDD下行传输设计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无法重用;考虑到FDD的可用上、下行传输时隙配比与TDD主载波的时隙配比相同,区别仅在于FDD在不同频段发送上下行信号,因此可以为FDD传输采用TDD主载波的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进行传输,不需要再对协议进行重传和调度时序关系修改。
图7A、图7B和图7C中,框内的子帧或时隙是为终端传输数据使用的,未在框内的子帧和时隙不为该终端传输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原理类似,其实施可参考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过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终端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S802:终端根据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载波聚合方案是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步骤S801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或
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二IE,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第二IE对应第五能力信息,则终端向网络侧上报对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三IE,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S801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步骤S8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从网络侧处接收网络侧根据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终端根据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终端在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载波聚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的过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网络侧接收终端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上报的、终端在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S902: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S903:网络侧根据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步骤S901中,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或
网络侧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IE,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第二IE对应第五能力信息,则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网络侧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IE,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步骤S902包括:
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网络侧根据确定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可选地,网络侧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网络侧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网络侧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网络侧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网络侧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步骤S903包括:
网络侧在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1001,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1002,用于根据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载波聚合方案是网络侧根据处理模块1001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1001具体用于:
向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或
向网络侧发送第二IE,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第二IE对应第五能力信息,则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三IE,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在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数据传输模块1002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从网络侧处接收网络侧根据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1002具体用于:在处理模块1001接收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载波聚合方案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1101,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接收终端针对每一个终端支持的组合频段上报的、终端在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数据传输模块1102,用于根据处理模块1101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或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IE,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第二IE对应第五能力信息,则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网络侧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IE,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在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时,具体用于:
处理模块1101根据接收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处理模块1101根据确定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在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在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在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在确定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在确定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数据传输模块1102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模块1102具体用于:在处理模块1101确定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处理模块1101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可针对TDD与FDD载波聚合的传输,网络侧基站结合终端能力,确定各个目标载波上的传输方式,从而有效避免承载传输方向相反的信息的载波之间产生相互干扰,保证TDD与FDD载波聚合的传输性能,使得网络侧的调度能够根据终端的能力更加灵活,有利于保证网络和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载波聚合方案是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终端向网络侧上报对所述组合频段的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侧处接收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所述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5.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上报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包括:
所述网络侧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网络侧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包括: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所述网络侧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在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5~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侧确定的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载波聚合方案是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处理模块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的;
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和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从所述网络侧处接收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的、所述终端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指示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1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上报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下列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且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一能力信息;
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二能力信息;
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但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三能力信息;
既不支持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也不支持第二通信制式频段下行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同时传输的第四能力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元IE,所述第一IE的四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IE,所述第二IE的两种不同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和第五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二IE对应所述第五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还包括: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IE,所述第三IE的三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和所述第四能力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时,具体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的组合频段;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目标载波,并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针对目标载波所属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上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载波传输方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
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能力信息,则确定可使用该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目标载波所属的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对应的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二通信制式频段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分别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和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传输方案时,具体用于:若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包括第四能力信息,
当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当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主载波,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作为辅载波时,
确定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或
确定可使用第一通信制式频段的目标载波与所述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上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可使用第二通信制式频段的、与第一通信制式频段下行数据传输不冲突的目标载波的子帧与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的可用组合频段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可用组合频段信息确定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并在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与所述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可使用的组合频段上,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6.如权利要求18~2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时分复用TDD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复用FDD通信制式。
2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支持组合频段信息,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的组合频段,并针对每一个所述终端支持的所述组合频段,分别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在该组合频段上同时进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支持能力信息;
网络侧,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所述支持组合频段信息和所述支持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方案;根据确定的所述载波聚合方案,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860.2A CN104811411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860.2A CN104811411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411A CN104811411A (zh) | 2015-07-29 |
CN104811411B true CN104811411B (zh) | 2018-06-26 |
Family
ID=53695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7860.2A Active CN104811411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14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06130B (zh) * | 2015-09-08 | 2019-09-1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和终端 |
US10660025B2 (en) | 2016-06-23 | 2020-05-19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dual cellular system aggregation |
CN106412989B (zh) * | 2016-09-29 | 2019-12-17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
WO2018120239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CN109150487B (zh) | 2017-06-16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9010711A1 (zh) * | 2017-07-14 | 2019-01-17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终端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716807B (zh) | 2017-11-14 | 2020-07-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能力上报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
PL3734897T3 (pl) | 2017-12-28 | 2024-02-19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Sposób, stacja bazowa i terminal do transmisji danych |
CN110786069A (zh) * | 2018-06-08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1327410B (zh) | 2018-12-17 | 202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1132340A (zh) * | 2019-12-23 | 2020-05-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时隙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765632B (zh) * | 2020-06-02 | 2024-09-13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双模终端的信号通路配置方法、装置和双模终端 |
WO2022151342A1 (zh) * | 2021-01-15 | 2022-07-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方法、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278916A (zh) * | 2021-04-30 | 2022-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918430A (zh) * | 2022-02-15 | 2023-10-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8370A (zh) * | 2010-08-13 | 2012-03-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载波聚合能力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2548007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740470A (zh) * | 2011-04-02 | 2012-10-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指示用户设备双频段非相邻载波聚合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11486A (zh) * | 2011-05-30 | 2012-1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载波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64468A1 (en) * | 2011-04-12 | 2012-10-18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Sensing configur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
-
2014
- 2014-01-26 CN CN201410037860.2A patent/CN1048114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8370A (zh) * | 2010-08-13 | 2012-03-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载波聚合能力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2548007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740470A (zh) * | 2011-04-02 | 2012-10-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指示用户设备双频段非相邻载波聚合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11486A (zh) * | 2011-05-30 | 2012-1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载波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411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141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EP3410772B1 (en) |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824661B1 (en) | Rrm measurement enhancement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 |
CN104956743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329761B2 (en)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792606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356612B (zh) | 支持多载波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3519137A (zh) | 用于多波束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70019915A1 (en) |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laa) | |
JP6795489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US9930687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 |
CN105393624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2263616A (zh) |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134238B (zh) | 用户终端、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3220723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4285399A (zh) |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80469A (zh) |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9076372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5230066A (zh) | 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13170511B (zh) | 基于未授权频带的带宽部分(bwp)发送和接收物理信道和信号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
CN103188799A (zh) | 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134266A (zh) | 高级lte中的tdd和fdd联合载波聚合 | |
CN109391355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 |
CN113439484A (zh) | 在未授权频带中执行传输的信道接入方法及使用其的设备 | |
CN105580471A (zh) |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