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8718A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38718A CN104538718A CN201410815761.2A CN201410815761A CN104538718A CN 104538718 A CN104538718 A CN 104538718A CN 201410815761 A CN201410815761 A CN 201410815761A CN 104538718 A CN104538718 A CN 1045387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waveguide
- fin
- microstrip line
- fin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icrowave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包括连接波导端口、过渡结构、防谐振片和微带线;过渡结构采用余弦平方方程的金属渐变鳍线,印制在介质基板的正反两面上,正面的金属渐变鳍线过渡成两路微带线,反面的金属渐变鳍线作为地,防谐振片印制在介质基板的反面,采用两端为半圆、中间为长方形的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是雷达固态发射机中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背景技术
高功率放大器是微波或毫米波频段发射机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通过电真空器件或固态器件来实现功率放大功能。对于电真空器件,由于其是高压器件,在实际应用中需提供高压电源系统,所以体积和重量对应用场合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固态放大器件,具有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特别是随着微带印制电路在雷达固态发射机中应用,固态放大器件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场合,但是单个的固态功率放大器件,其功率容量比电真空器件低,常常不能满足大功率的要求。为了既可以体现固态放大器件的优点又可以满足大功率的实际需求,就需要设计无源的功率合成网络将多个功率固态放大器的输出进行叠加,即进行空间功率合成。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了由于单个固态放大器件的功率容量小,而固态发射机需要输出大功率时的功率合成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技术方案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包括连接波导端口、过渡结构、防谐振片和微带线;其特征在于过渡结构采用余弦平方方程的金属渐变鳍线,印制在介质基板的正反两面上,正面的金属渐变鳍线过渡成两路微带线,反面的金属渐变鳍线作为地,防谐振片印制在介质基板的反面,采用两端为半圆、中间为长方形的形状;在介质基板两侧延伸出1/4介质波长有金属地的介质基片作为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固定结构上开等间距圆孔。
所述的金属渐变鳍线余弦平方方程:
式中,ω为50Ω微带线的宽度,z为鳍线传输线的纵向坐标,b为波导高度,Lf为过渡段长度,取值1.5λg,其中λg为TE10模波导波长。
介质基板选用RT/Duroid 5880材料,介电常数εr=2.2,介质厚度为0.254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在Ku频段12.5GHz~15.5GHz内,功率合成器的插入损耗小于0.6dB,回波损耗大于16dB。此功率合成器的优点主要是:在3GHz带宽内实现了空间功率合成的情况下,将一路波导内的能量分层分路的耦合到了4条微带线上,便于微带印制电路上固态功放器件对输入功率同时进行放大,并通过一路标准波导口输出。在结构上易于机械加工,便于安装。在电气性能上,实现了较小的插入损耗和较大的回波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对极鳍线结构说明图
图2本发明中对极鳍线正反两面尺寸标示图:(a)正面图,(b)反面图
图3本发明中双对极鳍线结构说明图
图4本发明中双对极鳍线尺寸标示图
图5本发明中双对极鳍线背靠背结构电压驻波比仿真结果图
图6本发明中双对极鳍线背靠背结构插入损耗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雷达发射机中采用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过渡结构的无源功率合成网络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波导内的功率合成,保证良好的功率合成效率和工作带宽,以及较小的辐射损耗,并且适用于微带印制电路中固态器件的安装。在本发明中,采用规则矩形标准波导作为功率的输入与输出端口。在物理结构上,可将波导的宽边进行多层剖分,形成相同的多层平面结构,在各层上实现功率放大电路结构。同时,标准波导便于与前后电路进行标准化连接。在波导内传输主模的工作条件下,功率在等效的波导内进行的合成。过渡结构采用波导转微带的形式,将波导内传输的能量耦合到每一层的微带印制电路中,再利用固态放大器件将各支路的功率进行放大,输出端采取微带到波导的过渡结构将放大后的功率耦合到波导内,实现了功率的合成输出。
在本发明中,采用双对极鳍线的过渡形式实现波导-微带间的能量传输。双对极鳍线可视为准平面结构,不仅易于集成在波导宽边多层剖分后的每层平面结构中,而且由于采用了双路结构,可以在同一平面内将波导内的功率分为幅相一致的两路能量并耦合到微带线上。在输出端用同样的过渡形式将微带线上的功率合成并耦合到波导内。
选用Ku频段标准矩形波导BJ140(15.8mm×7.9mm),微带线介质基片选用RT/Duroid 5880材料,其介电常数εr=2.2,介质厚度为0.254mm。
如图1,通过连接波导端口的一小段介质基片以减小波导过渡到微带介质基片的不连续效应。然后,过渡到渐变鳍线段,渐变鳍线采用沿渐变方向的平滑阻抗变换曲线,曲线方程为余弦平方方程。在渐变鳍线段,两个金属鳍印制在介质基板的两面,一个鳍作为微带线,并平滑分成相同的两路,另一个鳍作为微带线的地,用短路片与波导金属壁相连。防谐振金属片印制在微带线地的一面,与微带线地相距一小段距离。为了使整个功率合成结构可以安放在波导内,在介质基片两侧延伸出一段有金属地的介质基片作为安装固定结构,延伸宽度约为1/4介质波长,在固定结构上开等间距圆孔,以防止谐振。
如图2,渐变鳍线余弦平方过渡方程为
式中,ω为50Ω微带线的宽度,z为鳍线传输线的纵向坐标,b为波导高度,Lf为过渡段长度。Lf的长度过短,会使端口的反射系数增大;长度过长,会增大电路的损耗,所以一般取1.5λg左右(λg为TE10模波导波长)。
对极鳍线背面的防谐振片两端的半圆弧半径为Lr,中间距离为Lc,距鳍线渐变线组成的半圆弧距离为S,短路片距离为Ls,微带线宽度为Wm,相距Wms,固定结构宽度为Wx,开孔直径为R。
如图3,将上述两个相同的对极鳍线过渡结构以背靠背的形式安装在标准波导的宽边内,短路片在两介质基片之间,与波导壁的长边相连。如图4,两对极鳍线的间距为Ds。
利用Ansoft HFSS电磁仿真软件,采用上述双对极鳍线结构背靠背形式对各项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参数优化结果如表1所示。
如图5,仿真结果表明:在12.5GHz~15.5GHz工作频带内,双对极鳍线电压驻波比均小于1.35,在14.35GHz达到最大值1.34。如图6,在12.5GHz~15.5GHz工作频带内,双对极鳍线插入损耗均小于0.6dB,单边损耗小于0.3dB,在15.5GHz达到最大值0.55dB。
表1双对极鳍线尺寸参数
Wd | Ws | D | L | Lf | Lm |
3.94mm | 6.03mm | 6.1mm | 39mm | 19.9mm | 17.5mm |
Wm | Wms | W | Wx | Ls | Lr |
0.76mm | 3.18mm | 7.9mm | 4.05mm | 34.5mm | 1.3mm |
Lc | S | R | Ds | ||
9.5mm | 0.3mm | 2.4mm | 6.5mm |
Claims (3)
1.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包括连接波导端口、过渡结构、防谐振片和微带线,其特征在于过渡结构采用余弦平方方程的金属渐变鳍线,印制在介质基板的正反两面上,正面的金属渐变鳍线过渡成两路微带线,反面的金属渐变鳍线作为地,防谐振片印制在介质基板的反面,采用两端为半圆、中间为长方形的形状;在介质基板两侧延伸出1/4介质波长有金属地的介质基片作为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固定结构上开等间距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渐变鳍线余弦平方方程:
式中,ω为50Ω微带线的宽度,z为鳍线传输线的纵向坐标,b为波导高度,Lf为过渡段长度,取值1.5λg,其中λg为TE10模波导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介质基板选用RT/Duroid 5880材料,介电常数εr=2.2,介质厚度为0.25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15761.2A CN104538718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15761.2A CN104538718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8718A true CN104538718A (zh) | 2015-04-22 |
CN104538718B CN104538718B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285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15761.2A Active CN104538718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3871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7082A (zh) * | 2018-12-20 | 2019-04-26 | 南京邮电大学 | 对极鳍线毫米波波导四路功率合成器 |
WO2023024235A1 (zh) * | 2021-08-25 | 2023-03-02 |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 微波过渡结构、波导及集成电路 |
CN115939716A (zh) * | 2023-03-02 | 2023-04-0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 |
CN116093560A (zh) * | 2023-03-02 | 2023-05-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层电路板构成的平面单刀双掷开关电路结构 |
CN116315559A (zh) * | 2023-03-02 | 2023-06-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层电路板构成的鳍线集成平面功分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4627A (en) * | 1989-01-03 | 1990-01-16 | Motorola, Inc. | Directional waveguide-finline coupler |
US5736908A (en) * | 1996-06-19 | 1998-04-07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Waveguide-based spatial power combining arra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CN201638920U (zh) * | 2009-09-30 | 2010-11-17 | 华南理工大学 | Ka波段多路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 |
CN204333200U (zh) * | 2014-12-23 | 2015-05-13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10815761.2A patent/CN1045387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4627A (en) * | 1989-01-03 | 1990-01-16 | Motorola, Inc. | Directional waveguide-finline coupler |
US5736908A (en) * | 1996-06-19 | 1998-04-07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Waveguide-based spatial power combining arra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CN201638920U (zh) * | 2009-09-30 | 2010-11-17 | 华南理工大学 | Ka波段多路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 |
CN204333200U (zh) * | 2014-12-23 | 2015-05-13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吕盛奇: "宽带毫米波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
林野: "Ka频段固态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7082A (zh) * | 2018-12-20 | 2019-04-26 | 南京邮电大学 | 对极鳍线毫米波波导四路功率合成器 |
WO2023024235A1 (zh) * | 2021-08-25 | 2023-03-02 |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 微波过渡结构、波导及集成电路 |
CN115939716A (zh) * | 2023-03-02 | 2023-04-0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 |
CN116093560A (zh) * | 2023-03-02 | 2023-05-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层电路板构成的平面单刀双掷开关电路结构 |
CN116315559A (zh) * | 2023-03-02 | 2023-06-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层电路板构成的鳍线集成平面功分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8718B (zh) | 201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6376B (zh) | 渐变鳍线扩展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 | |
CN104538718B (zh)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
CN103346375B (zh) | 扩展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 | |
CN113517527B (zh) | 单面双脊双探针波导功率分配器、功率合成器及合成方法 | |
WO2017113127A1 (zh) |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喇叭天线 | |
CN103022614A (zh) | 基片集成波导与矩形金属波导的过渡结构 | |
CN109378578B (zh) | 高辐射效率高增益的硅基片上介质谐振天线及天线阵列 | |
CN107275738B (zh) | 基于磁耦合原理的波导-微带功率合成器 | |
CN107134638B (zh) | 一种基片集成腔体毫米波天线 | |
CN204333200U (zh) | 一种波导-双对极鳍线-微带线形式的空间功率合成器 | |
CN108550511A (zh) | 一种双频双模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 | |
CN114256580A (zh) | 一种基于新型t波导的功率分配/合成器 | |
Kou et al. | A Ku band high power rectangular waveguide directional coupler's design | |
CN109037873B (zh) | 一种带过渡结构的模式复合传输线 | |
CN100444461C (zh) | 基片集成波导准感性通孔滤波器 | |
CN105024125A (zh) | 三等分奇数结构功分/合路器 | |
CN203398282U (zh) | 三同心圆环形共面微带天线 | |
WO2018214426A1 (zh) | 一种Ka波段同轴波导内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 | |
CN103354301A (zh) | 一种扩展同轴功率分配合成器及功率分配、合成方法 | |
Zhai et al. | Printed quasi-Yagi antenna fed by half 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 |
CN103618145B (zh) | 薄基片准八木平面喇叭天线 | |
Yeh et al. | MMIC compatibility study of SIW H-plane horn antenna | |
Sun et al. | A compact broadband hybrid ridged SIW and GCPW coupler | |
CN101533959A (zh) |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
CN217387495U (zh) | 一种应用于毫米波段设备的波导微带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