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1605A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Google Patents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1605A CN104161605A CN201410402832.6A CN201410402832A CN104161605A CN 104161605 A CN104161605 A CN 104161605A CN 201410402832 A CN201410402832 A CN 201410402832A CN 104161605 A CN104161605 A CN 1041616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vessel
- artificial blood
- graft
- stent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包括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一端与支架人工血管的一端连通,在涤纶人工血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分支人工血管,所述分支人工血管外管壁靠近支架人工血管的一侧距离支架人工血管1cm,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本发明采用带一分支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进行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不需进行主动脉弓的分支置换就可以达到全主动脉弓置换的效果,能够简化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指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循环中的血液进入内膜与中层之间,使之剥离,形成主动脉夹层,亦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本病发病率为每年每十万人口约50~100例,多急剧发病,65%~75%病人在2周内死于夹层破裂、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合并症。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2~3∶1。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不少患者有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但其病因至今未明。
根据破口部位和夹层累及范围,有两套分类方法,分别为DeBakey分类法,即DeBakey I、II、III型和Stanford分类法,即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或降主动脉的夹层称为DeBakey I型,DeBakey I型夹层起病急,病情进展凶猛,发病第一个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约1%,如未经治疗,50%的患者1周内死亡,70%的患者2周内死亡,90%的患者1年内死亡。
因为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的危急程度,随时可能出现的主动脉破裂风险,所以一旦诊断,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一直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对心血管外科医生的挑战。1983年Borst率先采用“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近些年,随着支架人工血管技术的成熟,一种新的“杂交方法”: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象鼻术被较多采用,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部分医生采用人工血管做“软象鼻”,部分医生采用带支架人工血管做“硬象鼻”,但均将作为象鼻的人工血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降主动脉中,且行全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需使用三分支人工血管,图1为现有技术三分支人工血管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需要完成的血管吻合口较多(最少需5个吻合口)。以致术式复杂,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全身停循环及脑保护时间长,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术后出血有时难以控制,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采用上述方法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使用三分支人工血管行主动脉弓部置换,但因吻合口较多,手术操作复杂,出血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较多,不易掌握,不利于普及,现在国内只有少数较大的心血管病中心能够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因此如何改进手术过程中的人工血管,从而简化手术,易于普及,是新型人工血管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治疗,减少手术风险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一种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包括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一端与支架人工血管的一端连通,在涤纶人工血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分支人工血管,所述分支人工血管外管壁靠近支架人工血管的一侧距离支架人工血管1cm,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5-10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长度为5cm或6cm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直径为0.8-1.2cm,长度为3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的直径一致,均为24-30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的直径为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内“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靠近涤纶人工血管一端的边缘距离涤纶人工血管2.5cm。
本发明提供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置入降主动脉作为象鼻,分支人工血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内,涤纶人工血管展开后覆盖于除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开口外的主动脉弓部内壁,相当于岛状三分支血管再建的主动脉弓部置换,能够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易于掌握及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三分支人工血管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包括涤纶人工血管3、支架人工血管1,所述涤纶人工血管3的一端与支架人工血管1的一端连通,在涤纶人工血管3的管壁上连通有分支人工血管2,所述分支人工血管2外管壁靠近支架人工血管1的一侧距离支架人工血管1的距离a为1cm,所述支架人工血管1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4,所述分支人工血管2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4。
本发明带分支人工血管2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未使用时,即未释放时分别采用丝线将涤纶人工血管3、支架人工血管1、分支人工血管2分别捆绑于2根引导丝及1根弧形引导架上;使用时通过涤纶人工血管3、支架人工血管1引导丝抽出丝线即可释放自膨胀功能改良型带支架人工血管主干(涤纶人工血管3、支架人工血管1),通过分支人工血管2引导丝抽出丝线即可释放自膨胀功能的分支。
本发明带分支人工血管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的特点在于未释放时支架人工血管1带有自膨胀功能金属支架部分可以自从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降主动脉的真腔内置入,释放后其支架充分展开,利用涤纶人工血管3作为象鼻,扩大真腔,缩小假腔;分支人工血管2未释放时置入左锁骨下动脉,释放后分支人工血管2充分展开,固定于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扩大左锁骨下动脉真腔,缩小假腔,涤纶人工血管3展开后可以覆盖于主动脉弓部内壁。通过楔形剪除部分人工血管暴露弓部剩余二分支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开口,可以使弓部主动脉内壁除去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开口部分外全部被人工血管覆盖,相当于岛状三分支血管再建的主动脉弓部置换。本发明采用带一分支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进行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不需进行主动脉弓的分支置换就可以达到全主动脉弓置换的效果,能够简化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3为本发明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在临床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型带支架人工血管可以明显简化传统的主动脉弓部重建手术,不需重建主动脉弓部3分支血管,使5个吻合口减少到2个吻合口(如图3所示)。同时分支人工血管2的使用,减少了左锁骨下动脉位置较深时缝合易出现的出血问题,减少主动脉弓部重建可能引起的难以治愈的出血问题,减少了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减少用血的同时减少了因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使这项心血管外科最大,最复杂的手术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手术,有利于该项手术的广泛普及。
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5-10cm,根据不同需要长度可以为:5cm或6cm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
具体地,因为主动脉弓三分支部分长度在5-10cm之间,为使近端人工血管尽可能覆盖此部分主动脉弓,其长度应超过三分支部分主动脉弓才可以,而超过太多又有所浪费,所以此部分人工血管长度设计在5-10cm。术中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长度使用,使用时应使近端人工血管长度完全覆盖主动脉弓三分支部分。
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10cm。
具体地,这个长度易于操作,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过长不利于置入降主动脉,并且覆盖过多肋间动脉开口,易出现骨髓缺血等并发症;过短不利于覆盖夹层的内膜破口,支撑作用亦较小,不利于夹层真腔的扩大。
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直径为0.8-1.2cm,根据不同需要可以为0.8cm、1cm、1.2cm,长度为3cm。
具体地,绝大多数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内径都在此范围内,术中根据不同患者锁骨下动脉内径选择不同直径分支的人工血管。直径过小,起不到支撑作用,易出现内瘘;直径过大,可能导致动脉过度扩张,内膜破裂形成新的夹层或动脉破裂。长度选择3cm,分支过长,操作不便,不宜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分支过短,不宜固定,易自锁骨下动脉内脱出。
所述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的直径一致,均为24-30mm,根据不同需要可以为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
具体地,绝大多数患者主动脉内径都在此范围内,术中根据不同患者主动脉内径选择不同直径的带支架人工血管。直径过小,起不到支撑作用,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内膜贴合不够紧密,易出现内瘘;直径过大,可能导致主动脉过度扩张,内膜破裂形成新的夹层或主动脉破裂。
所述支架人工血管内“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靠近涤纶人工血管一端的边缘距离涤纶人工血管的距离b为2.5cm。
具体地,根据分支血管长度3cm选择,过长操作不便,不宜置入左锁骨下动脉;过短不宜固定,易自锁骨下动脉内脱出。
实施病例:
患者刘××,男,66岁,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 I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术前准备后全麻体外循环下应用本发明带一分支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术+带一分支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术中全麻后胸骨正中切口,股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并转机,分离主动脉弓部及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经右上肺静脉插左心引流管。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切开升主动脉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肌保护液,心脏停跳,心脏表面置冰屑,修剪近心端,行“三明治法”加固近端升主动脉管壁。肛温降至25℃时停循环,在无名动脉的近端横断升主动脉,通过无名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采用双侧选择性脑灌注进行脑保护。通过横断的升主动脉将带一分支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涤纶人工血管直径28mm,支架人工血管长度10cm,涤纶人工血管9cm;分支人工血管长度3cm,直径1cm)从夹层真腔内插入并释放,使支架人工血管的支架充分展开,作为象鼻。将分支人工血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释放,使支架充分展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及开口。将涤纶人工血管3(长约9cm)向主动脉弓侧展开,楔形剪除主动脉弓其余二分支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开口处的人工血管,暴露左颈总动脉开口、无名动脉开口。涤纶人工血管3楔形剪除缘与上述2分支血管周边主动脉缝合,人工血管近心端与主动脉断端“三明治法”加固缝合。这样弓部主动脉内壁除去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及无名动脉开口部分全部都被人工血管覆盖,相当于岛状三分支血管再建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然后置换升主动脉。术中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21天痊愈出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一端与支架人工血管的一端连通,在涤纶人工血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分支人工血管,所述分支人工血管外管壁靠近支架人工血管的一侧距离支架人工血管1cm,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内表面固定具有自膨胀功能的“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人工血管长度为5cm或6cm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人工血管的长度为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人工血管的直径为0.8-1.2cm,长度为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的直径一致,均为24-3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人工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的直径为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支架人工血管内“W”形钛镍合金金属支架靠近涤纶人工血管一端的边缘距离涤纶人工血管2.5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2832.6A CN104161605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2832.6A CN104161605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1605A true CN104161605A (zh) | 2014-11-26 |
Family
ID=5190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2832.6A Pending CN104161605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6160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8975A (zh) * | 2016-10-25 | 2017-01-11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支架 |
CN106388972A (zh) * | 2016-10-18 | 2017-02-15 | 福建省立医院 | 一种复合型术中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7049556A (zh) * | 2017-05-19 | 2017-08-18 | 周小彪 | 可灌注的远心端带支架人工血管及主动脉弓降部人工血管 |
CN107616856A (zh) * | 2017-11-08 | 2018-01-23 | 吉林大学 | 一种带支架人工血管及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 |
CN109199634A (zh) * | 2018-11-28 | 2019-01-15 | 李�杰 | 一种个体化分支支架型弓部重建人工血管 |
CN110897761A (zh) * | 2019-12-29 | 2020-03-24 | 黄健兵 | 一种新型隔绝主动脉弓部及三分支的覆膜支架型血管组合套件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5478A (zh) * | 2007-02-28 | 2007-08-15 | 许尚栋 | 侧支型覆膜支架及其释放方法 |
CN201026247Y (zh) * | 2006-10-31 | 2008-02-27 | 许尚栋 | 人工血管与人工支架血管的复合体 |
CN101152109A (zh) * | 2006-09-27 | 2008-04-02 | 黄方炯 | 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 |
CN201058061Y (zh) * | 2007-06-12 | 2008-05-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动脉弓部带分支的血管腔内移植物 |
CN201617973U (zh) * | 2009-12-22 | 2010-11-03 | 孙立忠 | 一种主动脉手术用支架型人工血管 |
CN202122626U (zh) * | 2011-05-11 | 2012-01-25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术中分支覆膜支架 |
CN202843681U (zh) * | 2012-05-14 | 2013-04-03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术中覆膜支架 |
CN103462727A (zh) * | 2012-06-07 | 2013-12-25 | 刘健 | 带自膨式支架的涤纶三分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 |
-
2014
- 2014-08-18 CN CN201410402832.6A patent/CN1041616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2109A (zh) * | 2006-09-27 | 2008-04-02 | 黄方炯 | 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 |
CN201026247Y (zh) * | 2006-10-31 | 2008-02-27 | 许尚栋 | 人工血管与人工支架血管的复合体 |
CN101015478A (zh) * | 2007-02-28 | 2007-08-15 | 许尚栋 | 侧支型覆膜支架及其释放方法 |
CN201058061Y (zh) * | 2007-06-12 | 2008-05-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动脉弓部带分支的血管腔内移植物 |
CN201617973U (zh) * | 2009-12-22 | 2010-11-03 | 孙立忠 | 一种主动脉手术用支架型人工血管 |
CN202122626U (zh) * | 2011-05-11 | 2012-01-25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术中分支覆膜支架 |
CN202843681U (zh) * | 2012-05-14 | 2013-04-03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术中覆膜支架 |
CN103462727A (zh) * | 2012-06-07 | 2013-12-25 | 刘健 | 带自膨式支架的涤纶三分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88972A (zh) * | 2016-10-18 | 2017-02-15 | 福建省立医院 | 一种复合型术中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388972B (zh) * | 2016-10-18 | 2021-02-12 | 福建省立医院 | 一种复合型术中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308975A (zh) * | 2016-10-25 | 2017-01-11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支架 |
CN107049556A (zh) * | 2017-05-19 | 2017-08-18 | 周小彪 | 可灌注的远心端带支架人工血管及主动脉弓降部人工血管 |
CN107616856A (zh) * | 2017-11-08 | 2018-01-23 | 吉林大学 | 一种带支架人工血管及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 |
CN109199634A (zh) * | 2018-11-28 | 2019-01-15 | 李�杰 | 一种个体化分支支架型弓部重建人工血管 |
CN110897761A (zh) * | 2019-12-29 | 2020-03-24 | 黄健兵 | 一种新型隔绝主动脉弓部及三分支的覆膜支架型血管组合套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26001B (zh) |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吻合扣环 | |
Sun et al. | Surgery for acute type A dissection using total arch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stented elephant trunk implantation: experience with 107 patients | |
CN104161605A (zh)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
CN201303993Y (zh) | 模块式主动脉腔内支架 | |
Tsagakis et al. | Overall Essen’s experience with the E-vita open hybrid stent graft system and evolution of the surgical technique | |
CN102462565A (zh) | 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 | |
CN202122626U (zh) | 一种术中分支覆膜支架 | |
Kouchoukos et al. | One-stage repair of extensive chronic aortic dissection using the arch-first technique and bilateral anterior thoracotomy | |
CN107411846A (zh) | 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 | |
CN108309507A (zh) | 一种复合型主动脉弓重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161606A (zh) | 带支架人工血管 | |
Wu et al. | Surgery for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using the Chinese CRONUS stented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experience with 252 patients | |
CN108403255A (zh) | 一种新型弓部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462727A (zh) | 带自膨式支架的涤纶三分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 | |
Massimo et al. | Extended and total simultaneous aortic replacement: latest technical modifications and improved results with thirty‐four patients | |
CN206687795U (zh) |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吻合扣环 | |
Borst | The birth of the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 |
CN107616856A (zh) | 一种带支架人工血管及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 | |
CN106388972B (zh) | 一种复合型术中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Massimo et al. | Simultaneous total aortic replacement from valve to bifurcation: experience with 21 cases | |
CN106308975A (zh)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支架 | |
CN204133644U (zh) | 带支架人工血管 | |
Kourliouros et al. | Frozen elephant trunk a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open and hybrid two-stage procedures for complex aortic disease | |
CN107049556A (zh) | 可灌注的远心端带支架人工血管及主动脉弓降部人工血管 | |
CN204133643U (zh) | 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Kexiang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Kexi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Kexiang Document name: Decision of Rejec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