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1524B -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1524B CN104091524B CN201410327972.1A CN201410327972A CN104091524B CN 104091524 B CN104091524 B CN 104091524B CN 201410327972 A CN201410327972 A CN 201410327972A CN 104091524 B CN104091524 B CN 1040915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viewing area
- display device
- double 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22—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 passive matrix
- G09G3/3629—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 passive matrix using liquid crystals having memory effects, e.g.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4—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 passive matrix using liquid crystals having memory effects, e.g.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s with use of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43—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光栅,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光栅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遮光区和透光区;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上述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能够在实现双视显示功能的前提下,使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大,即能够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板制作,极大地降低了双视显示装置的制作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双视显示是指在同一显示装置两侧(如:左右两侧)可看到不同图像的显示技术。如图1所示,现有的双视显示装置主要是通过将光栅12设置于显示屏11实现的,光栅12包括交替排列的透光区和遮光区,显示屏11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子显示区111和第二子显示区112,透光区横跨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111和第二子显示区112。从X侧观察显示装置仅能看到第二子显示区112内的子像素,从Y侧观察显示装置仅能看到第一子显示区111内的子像素,X侧与Y侧之间为第一子显示区111与第二子显示区112的串扰区。通过分别向第一子显示区111内的子像素和第二子显示区112内的子像素施加属于不同视图的信号,能够实现在X侧和Y侧观察到不同的视图。
实现双视显示需要使光栅12与显示屏11的像素面(即子像素所在的平面,也即第一子显示区111和第二子显示区11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间距较小。这是由于如果光栅12与显示屏11的像素面之间的间距较大,从X侧观察显示装置时,可能会在看到第二子显示区112内的子像素的同时,还会看到第二子显示区112靠近Y侧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111内的子像素,导致无法看清第二子显示区112所显示的视图,同理,从Y侧观察显示装置时,可能会在看到第一子显示区111内的子像素的同时,还会看到第一子显示区111靠近X侧相邻的第二子显示区112内的子像素,导致无法看清第一子显示区111所显示的视图;只有在光栅12与显示屏11的像素面之间的间距较小时,才能有效避免从一侧观察显示装置看到位于不同子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保证仅看到位于同一子显示区内的子像素。
一般光栅12与显示屏11的像素面之间的间距需要在200μm以下,这就要求位于光栅12与显示屏11的像素面之间的玻璃基板的厚度小于200μm。而显示装置中的玻璃基板的厚度通常会超过200μm(一般在500μm~700μm之间),因此,需要将玻璃基板的厚度减薄。但是制备厚度更薄的玻璃基板一方面会直接引起基板制作难度的增大,另一方面在较薄的薄膜基板上进行显示屏各元件的制作也会造成显示屏制作难度的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制作难度低的双视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光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光栅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遮光区和透光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
优选的,所述遮光区与所述透光区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光栅与所述多个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200μm。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8倍。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倍。
优选的,每个所述透光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3~6倍。
优选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排子像素的颜色包括所述双视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全部颜色,且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颜色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向所述双视显示装置施加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和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使所述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子显示区,每个所述子显示区为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且每个子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2个子像素;其中,所述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视图,所述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优选的,所述光栅的透光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4个子像素。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3~6个子像素。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通过对光栅进行改进,使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并在驱动显示装置时,使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即使各子显示区内均具有至少两排沿第二方向的子像素,从而即便增大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当从一侧观察显示装置时,在看到透光区所暴露出来的属于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的一排子像素的同时,所看到的与该排子像素靠近另一侧相邻的子像素仍然属于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保证了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图像的正常显示。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能够使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大,即能够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板制作,极大地降低了双视显示装置的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双视显示装置的光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显示区的排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显示区的另一种排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一种排布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一种排布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一种排布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一种排布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二种排布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第三种排布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平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其结构可如图10所示,包括:显示面板和光栅。
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
光栅包括:沿第一方向AB交替排列的遮光区102和透光区101;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
不同于传统的双视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相邻两条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仅为两排子像素的宽度之和,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光栅进行改进,使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在驱动上述双视显示装置时,使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即使各子显示区内均具有至少两排沿第二方向AC的子像素,从而即便增大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当从X侧(或者Y侧)观察显示装置时,所看到的子像素均属于同一子显示区,避免了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引起的串扰问题,保证了各个子显示区图像的正常显示,使得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能够设置的较大,即能够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板制作双视显示装置,极大地降低了双视显示装置的制作难度。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优选的可根据显示面板的PPI、对图像显示品质的实际要求、子像素的尺寸等因素综合设定。光栅与多个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优选的可大于200μm,更优选为200μm~350μm,以使显示装置能够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板制作,降低制作难度,且不降低双视显示的画面效果,并且显示画面无串扰。当然光栅与多个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也可以选用小于200μm,并能实现双视显示画面无串扰,但是这样增加工艺的困难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中,光栅的遮光区102与透光区101优选的可沿第二方向AC交替排列,第一方向AB与第二方向AC相互垂直,从而使显示面板上用于显示两种不同视图的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在显示装置上的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提高图像显示品质。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光栅的遮光区102与透光区101也可不沿第二方向AC交替排列,即光栅沿第二方向AC的区域为遮光区102或透光区101,遮光区102和透光区101沿第二方向AC延伸,对于该种情况下的光栅及显示装置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图10所示出的结构变形得到,因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光栅的遮光区102与透光区101是否沿第二方向AC交替排列,光栅的透光区101沿所述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与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具体方向并不限定,对于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常规排布来说,“第一方向”具体可为子像素排布的行方向,“第二方向”具体可为子像素排布的列方向。另外,X侧和Y侧分别为显示装置相对的两侧。
光栅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优选的可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的4~8倍,以在不影响显示质量的前提下,防止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的间距增大所引起的画面串扰;更为优选的是,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的4倍,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质量,同时防止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的间距增大所引起的画面串扰。
进一步的,光栅每个透光区101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的3~6倍。
显示面板上的子像素颜色排布优选的可如图10所示,多个子像素中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的颜色包括双视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全部颜色(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且多个子像素中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颜色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实施例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包括:向双视显示装置施加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和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使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子显示区,每个子显示区为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且每个子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2个子像素。
其中,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第一子显示区显示第一视图,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第二子显示区显示第二视图。
不同于双视显示装置传统的驱动方法使各子显示区中沿第二方向的子像素仅为一排,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方法中,使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即各子显示区内均具有至少两排沿第二方向的子像素。由于光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因此在所驱动的双使显示装置的光栅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从一侧(或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观察显示装置,在看到装置中光栅的透光区所暴露出来的属于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的一排子像素的同时,虽然可能会看到与该排子像素靠近另一侧相邻的子像素,但是该些子像素与透光区所暴露出来的属于第一子显示区的一排子像素均属于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的间隙增大后所带来的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图像串扰的问题,保证了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图像的正常显示。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能够在保证装置的双视显示功能正常实现的前提下,使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能够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板制作,较厚的基板一方面能够降低减薄基板的工艺难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在基板上制作各中元件的工艺难度。
具体的,以上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X侧和Y侧视场的视图显示为例,上述驱动方法中,向双视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内的子像素施加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同时向第二显示区内的子像素施加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形成于光栅透光区和遮光区相匹配的子显示区。
从X侧观察显示装置时,能够看到光栅透光区所暴露出来的、第二子显示区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由于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可能还会看到第二子显示区中靠近Y侧的一排子像素,可见,所看到的子像素均属于第二子显示区,从而能够十分清楚的观察第二子显示区所显示的视图。
当从Y侧观察显示装置时,能够看到光栅透光区所暴露出来的、第一子显示区中靠近Y侧的一排子像素,由于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可能还会看到第一子显示区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可见,所看到的子像素均属于第一子显示区,从而能够十分清楚的观察第一子显示区所显示的图像。
以常见的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为180~300的显示装置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双视场显示装置结合上述驱动方法,在实现良好的双视显示功能的前提下,光栅与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能够设置为大于200μm,也就是说,制作显示装置时可采用厚度大于200μm的基板。而现有技术中的双视显示装置需要厚度在200μm以下的基板,才能够顺利实现双视显示功能。当然双视显示装置厚度在200μm以下的基板也可以使用,也能实现双视显示画面无串扰,但是这样会增加工艺的难度。
为了与光栅的透光区和遮光区的排布相匹配,对于遮光区与透光区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光栅,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优选的也可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具体的,显示装置的各子显示区的具体排布形式优选的可如图2所示,各子显示区呈矩阵式排布,第一子显示区21与第二子显示区22沿第一方向AB交替排列;优选的是,第一子显示区21与第二子显示区22沿第二方向AC也交替排列,如图3所示,由于沿两个方向的同一排子显示区内均具有第一子显示区21和第二子显示区22,因此该种子显示区的排布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图像品质。
上述显示装置中,子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优选的也可呈矩阵式排布,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中至少3个相邻的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也就是说,子显示区内子像素的排布优选的可为:具有至少两排平行于第一方向AB的像素,每排中的每个像素均包括至少3个子像素,所包括的至少3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并排。
基于上述子像素的排布,一个像素所包括的各个子像素的颜色可均不相同,即子显示区内沿第二方向AC的各排子像素中可包括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所需要的全部颜色的子像素;进一步的,沿第二方向AC的各排子像素中各种颜色的子像素优选的均匀排列,如:以一个像素包括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为例,沿第二方向AC的各排子像素优选的可按照RGBRGB的顺序排列。另外,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颜色优选的可相同。
对于具有不同尺寸的透光区101和遮光区102的光栅,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内的子像素排布情况也不同。
本实施例中,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AB的排列的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的一半,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中所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为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与单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的比值。若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8倍,则一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的长度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2~4倍,即一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4个子像素。进一步的,若沿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101中相邻两个透光区101的中线之间的间距a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倍,则一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的长度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2倍,即一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
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与透光区101的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优选的可相等,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中所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为一个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与单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的比值。若每个透光区101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的3~6倍,则每个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也为一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的3~6倍,即每个子显示区内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3~6个子像素。
具体的,称子像素沿第一方向AB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若a为第一长度的4倍,b为第二长度的3倍,则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3个子像素;若a为第一长度的4倍,b为第二长度的6倍,则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6个子像素;若a为第一长度的4倍,b为第二长度的5倍,则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5个子像素;等等。
对于在进行驱动时子显示区内子像素的排布,举例来说,若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3个子像素,且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在沿第一方向AB和第二方向AC上均交替排列,则显示装置子像素的整体排布可如图4所示,其中41为第一子显示区,42为第二子显示区,标“1R”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一子显示区的红色子像素,标“1G”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一子显示区的绿色子像素,标“1B”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一子显示区的蓝色子像素,标“2R”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二子显示区的红色子像素,标“2G”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二子显示区的绿色子像素,标“2B”的子像素表示该子像素为属于第二子显示区的蓝色子像素。上述排布方式以第一子显示区41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第一子显示区41中靠近Y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如图5所示;或者,以第二子显示区42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如图6所示;或者,以第二子显示区42中靠近Y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如图7所示。
若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包括6个子像素,且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在沿第一方向AB和第二方向AC上均交替排列,则显示装置子像素的整体排布可如图8所示,第一子显示区81和第二子显示区82包括两排平行于第二方向AC的子像素,若一个像素包括颜色为R、G、B三个子像素,则每排子像素包括两个像素。上述子像素排布中以第一子显示区81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其它平行于第二方向AC的子像素排为起始像素,此处不再赘述。
若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为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为5个子像素,且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在沿第一方向AB和第二方向AC上均交替排列,则显示装置子像素的整体排布可如图9所示,第一子显示区91和第二子显示区92包括两排平行于第二方向AC的子像素,每排子像素中包括4个子像素,若显示装置显示图像需要R、G、B三种颜色,则上述每排的4个子像素中应包括R、G、B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上述子像素排布中以第一子显示区91中靠近X侧的一排子像素为起始像素,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其它平行于第二方向AC的子像素排为起始像素,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子显示区沿第一方向AB为2个子像素,沿第二方向AC为3、6或5个子像素的排布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子显示区第一方向AB的一排子像素所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还可多于2个,沿第二方向AC的一排子像素所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还可为其它数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光栅,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
所述光栅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遮光区和透光区;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至少4倍;
所述遮光区与所述透光区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每个所述透光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3~6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与所述多个子像素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8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透光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中线之间的间距为一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排子像素的颜色包括所述双视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全部颜色,且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颜色相同。
6.一种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向所述双视显示装置施加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和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使所述双视显示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子显示区,每个所述子显示区为第一子显示区或第二子显示区,且每个子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至少2个子像素;
其中,所述属于第一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视图,所述属于第二视图的显示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的透光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4个子像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2个子像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视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排子像素包括3~6个子像素。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27972.1A CN104091524B (zh) | 2014-07-10 | 2014-07-10 |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14/546,178 US9361839B2 (en) | 2014-07-10 | 2014-11-18 | Double-visio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27972.1A CN104091524B (zh) | 2014-07-10 | 2014-07-10 |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1524A CN104091524A (zh) | 2014-10-08 |
CN104091524B true CN104091524B (zh) | 2017-09-29 |
Family
ID=5163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27972.1A Active CN104091524B (zh) | 2014-07-10 | 2014-07-10 |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61839B2 (zh) |
CN (1) | CN1040915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7962B (zh) * | 2014-11-03 | 2017-0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光栅、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CN109147580B (zh) * | 2018-08-21 | 2021-06-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2704A (zh) * | 2005-08-08 | 2007-02-14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三次元液晶显示器的格栅装置 |
CN1913648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及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产生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7422B1 (en) * | 1998-11-12 | 2004-06-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Viewpoint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system |
KR101255306B1 (ko) * | 2006-06-28 | 2013-04-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듀얼 뷰 표시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
JP2010276965A (ja) * | 2009-05-29 | 2010-12-09 | Sony Corp |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5667752B2 (ja) * | 2009-08-20 | 2015-02-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CN102193200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薄淑英 | 四视点高清立体显示器 |
CN201673311U (zh) * | 2010-05-17 | 2010-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视液晶显示器 |
JP5664031B2 (ja) * | 2010-09-02 | 2015-02-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
2014
- 2014-07-10 CN CN201410327972.1A patent/CN104091524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18 US US14/546,178 patent/US936183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2704A (zh) * | 2005-08-08 | 2007-02-14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三次元液晶显示器的格栅装置 |
CN1913648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及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产生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61839B2 (en) | 2016-06-07 |
CN104091524A (zh) | 2014-10-08 |
US20160012785A1 (en) | 2016-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55271B1 (ko) | 화소 배열 구조,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 |
CN103809323B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280162B (zh)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9165491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multiple viewing zones and converting horizontally-arranged RGB subpixel data for output on square-shaped vertically-arranged RGB subpixels | |
CN103792725B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TWI608281B (zh) | 顯示面板 | |
TWI653614B (zh) | 顯示面板 | |
KR101970088B1 (ko) |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
CN104299561A (zh) | 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 |
US20110038043A1 (en) | Segmented lenticular array used i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3792724A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JP5628088B2 (ja) |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WO2016141655A1 (zh) | 显示装置及其光栅控制方法 | |
CN103792723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WO2020238323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4270613U (zh) |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07034618A1 (ja) | デュアル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 | |
US1007824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lor filter thereof | |
CN104091524B (zh) |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4464539B (zh) |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200099A (zh) | 用于3d显示的液晶面板、驱动方法及像素优化方法 | |
US10187632B2 (en) | 3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1521541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8873142B2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apable of improved stereoscopic display | |
CN105185812B (zh) | Oled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