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9388A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79388A CN104079388A CN201410334642.5A CN201410334642A CN104079388A CN 104079388 A CN104079388 A CN 104079388A CN 201410334642 A CN201410334642 A CN 201410334642A CN 104079388 A CN104079388 A CN 1040793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ci
- member carrier
- field
- command field
- 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将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中的至少一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DCI反馈ACK/NACK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载波聚合下的ACK/NACK信息反馈与LTE系统的后向兼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中,数据接收方需要向数据发送方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ACK/NACK)信息,以帮助确认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演进全球地面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系统的上行链路方向,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信道向基站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的ACK/NACK信息。3GPPE-UTRA系统也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在下面描述中,将用于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的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称为上行ACK信道。
在LTE系统中,ACK/NACK信息的反馈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进行控制。DCI用于指示PDSCH传输的调度信息,DCI在与其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上传输,其中包含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TPC)命令字段,TPC命令字段用于调整上行ACK信道发送ACK/NACK信息时的发射功率,TPC命令字段通常为2比特。特别地,在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中,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可以反馈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息。具体地,LTE TDD系统支持两种ACK/NACK信息反馈模式,分别是复用反馈模式(ACK/NACKMultiplexing Mode)和绑定反馈模式(ACK/NACK Bundling Mode)。在复用反馈模式中,与每个PDSCH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ACK/NACK信息独立反馈给基站;在绑定反馈模式中,将与多个PDSCH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ACK/NACK信息通过逻辑与操作后一起反馈给基站。为了支持绑定反馈模式,在DCI中引入了2比特的下行分配指示(Downlink AssignmentIndex,DAI)命令字段,用于指示携带DCI的PDCCH的数目。
在LTE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和增强(LTE-Advanced,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技术被选择用来支持更宽的带宽,以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峰值数据速率要求。载波聚合技术中,两个或更多的成员载波的频谱被聚合在一起以得到更宽传输带宽,每个成员载波有独立的HARQ过程。LTE-A用户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上行和下行成员载波数目。当LTE-A用户设备同时接入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时,每个下行成员载波PDSCH上的数据传输,都要在上行ACK信道反馈对应的ACK/NACK信息。当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息需要在同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中反馈时,需要解决在相同上行成员载波中反馈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息的问题。
参照LTE TDD系统,在LTE-A系统中,当一个用户设备被配置在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接收数据时,对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也可以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绑定反馈模式。同样可以采用DCI信息进行ACK/NACK信息反馈的控制。例如,用TPC命令字段控制上行成员载波的发射功率;用DAI命令字段来支持绑定反馈模式。
特别地,在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中,考虑到同时在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调度的用户数目较少,对这些用户设备,其上行ACK信道分配可以采用基站通过显示信令通知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直接通知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为了增加不同用户设备对上行ACK信道的统计复用概率,另一种方式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设备分配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同时在PDCCH携带的DCI信息中增加ACK资源指示(ACK Resource Indication,ARI)命令字段,用于进一步指示当前使用高层分配的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中的哪一个。ARI命令字段在LTE系统中不存在,需要在LTE-A系统中额外引入,比特数取决于高层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个数,通常认为2比特就足够了。
在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为了解决相同上行成员载波中反馈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息的问题,可能需要在LTE系统的DCI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DAI命令字段和/或ARI命令字段,为此需要提供一个与LTE系统后向兼容的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实现载波聚合下的ACK/NACK信息反馈与LTE系统的后向兼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中的至少一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中的至少一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DCI中预设能够被配置成至少两种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的公共字段,可以通过将该公共字段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使之为LTE-A载波聚合时所需的不同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实现载波聚合下的ACK/NACK信息反馈与LTE系统的后向兼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下行成员载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基站将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中的至少一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至少包含DAI命令字段和/或ARI命令字段。此外,还可以包含TPC命令字段,或者DCI中会有的其余的命令字段,例如,载波指示命令字段、冗余版本命令字段等。
在不同的场景下,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其中,不同的场景可以是反馈模式的不同,例如,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该公共字段被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该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不同的场景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下行成员载波,例如,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和/或DAI命令字段。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及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的具体定义可以参见下述描述。
具体地,在某一时刻,每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被分别配置成具体的一种命令字段。其中,每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相同的命令字段;也可以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与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步骤12:基站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DCI反馈ACK/NACK信息。
具体地,通过上述对公共字段的灵活配置,实现DCI中具有使用户设备可以进行ACK/NACK信息反馈的相关控制命令字段,因此,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解析DCI获知相关的控制命令字段,实现载波聚合时的ACK/NACK信息的反馈。
进一步地,在步骤11之前还可以包括:基站在所述DCI中设置所述公共字段。实现公共字段的灵活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在不同的场景下,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因此,可以在效果上使得该公共字段相当于其可以被配置成的命令字段的总和,实现用较少的比特数表明较多的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实现LTE-A系统的DCI信息的比特数尽量与LTE系统的一致,实现对LTE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系统的绝大部分设计都将在LTE-A系统中得到继承。
在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中,可能需要增加ARI命令字段;对FDD系统可能还需要增加DAI命令字段。如果将这些命令字段独立增加,以ARI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均为2比特为例,则在FDD系统中DCI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会增加4比特。这样既不利于与LTE系统的兼容,更会增加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例如增加DCI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会导致盲检测设计的复杂化。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该公共字段表征的命令字段并不是固定配置的,根据场景不同,可以被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或者其余的命令字段,实现一个字段具有多个命令字段的含义,实现用较少的字段表征所需的多个命令字段,以便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
在具体实施例时,可以通过在DCI中增加比特的方式设置公共字段,例如,增加2比特的字段作为公共字段,根据场景的不同,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与现有需要增加DAI命令字段及ARI命令字段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比特占用,即本发明实施例只需增加2比特,而现有需要增加4比特。
虽然通过新增公共字段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新增公共字段的方式还是会增加DCI的比特数。为了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更优的方式则是充分利用DCI中已有的命令字段,在不增加DCI占用的比特数的基础上设置公共字段。
为了保持对LTE系统的兼容,LTE系统DCI的命令字段将在LTE-A系统DCI信息中得到继承,例如TPC命令字段、调制编码方式命令字段、新数据指示命令字段和冗余版本命令字段等。此外,为了支持一些LTE-A特有的功能,对LTE-A用户设备会增加一些特有的命令字段,例如,用于支持PDCCH跨载波调度PDSCH传输的载波指示命令字段。
LTE-A上述命令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用来作为公共字段,例如,对支持PDCCH跨载波调度PDSCH的LTE-A用户设备,其DCI信息中存在3比特的载波指示命令字段;当该用户设备的聚合载波数较少时,3比特的载波指示命令字段会有一些冗余比特或冗余状态,可以将这3比特作为公共字段,并利用冗余比特或冗余状态来同时传输载波指示命令字段和/或ARI命令字段和/或DAI命令字段。又例如,冗余版本命令字段用于在物理层HARQ过程中指示当前PDSCH传输的冗余版本的;可以将冗余版本命令字段对应的2比特作为公共字段,对PDSCH初传该公共字段用作ARI命令字段并使用一个预设的缺省冗余版本,对PDSCH重传该公共字段用作冗余版本命令字段且为重传分配与初传相同的上行ACK信道。但是,不论是基于已有的载波指示命令字段还是冗余版本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都会带来较大的调度灵活性损失。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对一个用户设备,对于配置在相同上行成员载波反馈ACK/NACK信息的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PDSCH,携带其调度信息的DCI中,在相同时刻具有相同的TPC命令字段。这是因为这些TPC命令字段都是对同一个上行成员载波的上行ACK信道的发射功率的控制。由于各DCI中包含的TPC命令字段是相同的,对于系统来讲,该TPC命令字段属于冗余的,可以充分利用TPC命令字段,将TPC命令字段设置为公共字段。根据是否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可以把替换原有的TPC命令字段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DAI命令字段和/或ARI命令字段。
LTE系统中,上行ACK信道可以通过携带DCI的PDCCH来隐式映射。在载波聚合LTE-A系统中,为了保持对只支持LTE早期版本的用户设备的兼容性,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也会为一个或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PDCCH预留用作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为了描述方便,如果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为某个下行成员载波预留了通过PDCCH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称下行成员载波为上行成员载波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中有三个下行成员载波,分别为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2和下行成员载波-3和两个上行成员载波,分别为上行成员载波-1、上行成员载波-2。在上行成员载波-1为下行成员载波-1预留了通过PDCCH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在上行成员载波-2为下行成员载波-2、下行成员载波-3预留了通过PDCCH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那么下行成员载波-1是上行成员载波-1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下行成员载波-2、下行成员载波-3是上行成员载波-2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中,为了避免每个上行成员载波中通过PDCCH隐式映射预留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开销过大,与其系统关联的下行成员载波数目可能较少。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都是以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均被配置在同一个上行成员载波反馈ACK/NACK信息为例。当用户设备同时被配置在多个上行成员载波反馈ACK/NACK信息时,将在一个相同上行成员载波反馈ACK/NACK信息的下行成员载波看作一个下行成员载波组,对不同下行成员载波组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式来处理即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下行成员载波的示意图,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都假设配置了某一用户设备在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2和下行成员载波-3上传输的PDSCH的ACK/NACK信息都在上行成员载波-2上反馈,其中,PDSCH用于数据传输,PDCCH用于传输PDSCH的调度信息DCI,PUCCH为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上行ACK信道。并且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2和下行成员载波-3中,只有下行成员载波-2是上行成员载波-2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TDD系统为例。参见图4,包括:
步骤41:基站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
对于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需要采用ARI命令字段指示分配的ACK信道资源。当在DCI中增加ARI命令字段后,无疑会增加DCI的比特数,这样会造成比特开销的增加及不能与LTE系统的兼容。为降低比特开销以更好的与LTE系统兼容,本实施例基于现有DCI中已有的DAI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以便该公共字段可以被设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
由于LTE TDD系统可以支持ACK/NACK信息的绑定反馈模式,因此,TDD系统的DCI中包含DAI命令字段。为了与LTE系统兼容,载波聚合LTE-A TDD系统中可以利用该已有的DAI命令字段,将该DAI命令字段设置为公共字段,不仅可以表征DAI命令字段,也可以表征ARI命令字段。这样就可以在DCI中需要包含ARI命令字段时,无需在DCI中新增字段。当然,对于FDD系统,可以通过新增2比特的方式设置公共字段来表征DAI命令字段或ARI命令字段,相比于将DAI命令字段及ARI命令字段均独立设置时需要的4比特相比,同样可以降低比特开销。
步骤42:当采用绑定反馈模式时,基站将所有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DAI命令字段;当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时,基站将所有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ARI命令字段。
具体而言,对于所有下行成员载波,可以是仅有主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也可以是其他一个或者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也即包含有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的公共字段的DCI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其中该一个下行成员载波可以是主成员载波也可以是非主成员载波。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下行成员载波可以传输一个DCI,也可以传输多个DCI。在该下行成员载波仅传输一个DCI时,将该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在该下行成员载波传输多个DCI时,将该多个DCI中的一个或者多个DCI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
具体而言,DCI中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公共字段。
若为了设计简便,当采用绑定反馈模式时,基站可以将所有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为DAI命令字段;当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时,基站可以将所有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为ARI命令字段。
以图3为例,将与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2和下行成员载波-3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在处于绑定反馈模式时,均设置为DAI命令字段,在处于复用反馈模式时,均设置为ARI命令字段。其中,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模式可以是小区特定的,即小区中所有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模式;也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即不同用户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模式。
或者,当采用绑定反馈模式时,基站例如将下行PCC(Primary ComponentCarrier,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当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时,基站例如将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RI命令字段。
对一个处于载波聚合模式的用户设备,可以定义一个下行PCC和一个上行PCC。下行PCC可以用于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失效监测和系统消息更新,并且配置后不能被去激活。上行PCC可以用于用户设备反馈上行控制信息。以图3为例,可以将下行成员载波-2和上行成员载波-2分别定义为用户设备的下行PCC和上行PCC。
当采用绑定反馈模式时,如果DAI命令字段用于指示当前时刻用于携带DCI的PDCCH的总数,基站可以只将下行PCC传输的部分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其余DCI中的公共字段可以配置为一个预设的缺省值或者用作其它目的。当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时,一种ACK/NACK信息反馈方式是对每个下行成员载波的PDSCH传输,分别分配不同的上行ACK信道、例如PUCCH格式1a/1b信道,通过预设方式在选择出来的上行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为描述方便,称为信道选择方式;另一种ACK/NACK信息反馈方式是对所有下行成员载波的PDSCH传输,分配共同的上行ACK信道、例如PUCCH格式2/2a/2b信道或者新格式PUCCH信道,将ACK/NACK信息联合编码后在分配的上行ACK信道反馈,为描述方便,称为联合编码方式。当ACK/NACK信息反馈采用联合编码方式时,由于为所有下行成员载波的PDSCH传输分配了共同的上行ACK信道,基站可以只将下行PCC传输的部分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RI命令字段,其余DCI中的公共字段可以配置为一个预设的缺省值或者用作其它目的。
步骤43:基站将上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基于现有的DAI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实现用已有的只能表征一个信息的命令字段表征两个信息,无需新增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TDD或者FDD系统为例。参见图5,包括:
步骤51:基站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
由于TPC命令字段是用于控制功率发射的,不论在TDD系统还是FDD系统中均会有该TPC命令字段。为了与LTE系统兼容,载波聚合LTE-A系统中可以利用该已有的TPC命令字段,将该TPC命令字段设置为公共字段,不仅可以表征TPC命令字段,也可以表征ARI命令字段。这样就可以在DCI中需要包含ARI命令字段时,无需在DCI中新增字段。
步骤52:基站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具体地,对一个用户设备,当配置了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PDSCH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上反馈时,在上行成员载波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可能同时传输n个PDCCH,其中1≤n≤NDL,且这n个PDCCH分别携带了调度n个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的DCI信息。n取值大于1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导致: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中有该上行成员载波的至少两个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PDCCH跨载波调度其他载波的PDSCH传输。在这n个PDCCH携带的DCI信息中,分别各有一个公共字段。
在步骤52中,基站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其中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具体可以是,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在步骤52中,基站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其中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具体可以为,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ARI命令字段,例如当ACK/NACK信息反馈采用信道选择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时;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例如当ACK/NACK信息反馈采用联合编码方式时,一个预先指定的DCI具体可以是与激活的下行成员载波中非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在本步骤中,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可以是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中的一个载波上传输的一个或者多个DCI,也可以是多个载波上传输的一个或者多个DCI。
以图3为例,将与下行成员载波-2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将与下行成员载波-1和下行成员载波-3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设置为ARI命令字段;或者将与下行成员载波-2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并将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其中与下行成员载波-3对应的DCI为预先制定的DCI。
步骤53:基站将上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ACK信道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中,为其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PDCCH分别预留了用做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因而,对于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对应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可以通过相应PDCCH来隐式映射获取;对于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对应分配的上行ACK信道无法通过相应PDCCH来隐式映射获取,可以通过显示信令通知的方式获取。此时,对每个下行成员载波的PDSCH传输,如果其相应的PDCCH可以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基站就通过高层信令为其分配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所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组,对不同成员载波的PDSCH传输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对于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的PDCCH,其携带的DCI信息公共字段可以全部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对于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的PDCCH,其携带的公共字段可以全部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此外,如附图5a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步骤51:基站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
步骤54:基站将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将剩余DCI中的公共字段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成TPC命令字段。
具体地,当ACK/NACK信息反馈采用联合编码方式时,由于为所有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分配了共同的上行ACK信道,基站可以只将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RI命令字段;将剩余DCI中的公共字段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其余DCI中的公共字段可以配置为一个预设的缺省值或者用作其它目的。
以图3为例,下行成员载波-2是下行PCC,下行成员载波-3是非下行PCC,此时可以将与下行成员载波-2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将与下行成员载波-3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将与下行成员载波-1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预设的缺省值。
步骤53:基站将上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DCI反馈ACK/NACK信息。
也即本实施例以及第四、第五实施例中,均可以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例如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和/或ARI命令字段,而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例如下行非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其他情况下,可以参照适用。
本实施例通过基于现有的TPC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或者ARI命令字段,实现用已有的只能表征一个信息的命令字段表征两个信息,无需新增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FDD系统为例。参见图6,包括:
步骤61:基站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
步骤62:基站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
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具体可以是,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具体例如可以是,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一个预先指定的DCI具体例如可以是与激活的下行成员载波中非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
具体地,对一个用户设备,当配置了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PDSCH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上反馈时,在上行成员载波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可能同时传输n个PDCCH,其中1≤n≤NDL,且这n个PDCCH分别携带了调度n个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的DCI信息。n取值大于1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导致: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中有该上行成员载波的至少两个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PDCCH跨载波调度其他载波的PDSCH传输。在这n个PDCCH携带的DCI中,分别各有一个公共字段。
以图3为例,将下行成员载波-2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将下行成员载波-1和下行成员载波-3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设置为DAI命令字段。
步骤63:基站将上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ACK信道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中,为其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PDCCH分别预留了用做隐式映射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因而,对于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对应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可以通过相应PDCCH来隐式映射获取。对于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n个PDCCH,其携带的公共字段可以都解释成TPC命令字段;也可以只从中选择一个PDCCH、例如第一个PDCCH或调度预先指定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的PDCCH,其携带的公共命令字段能够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剩余n-1个PDCCH携带的公共字段则配置成DAI命令字段。
如前所述,DAI命令字段用于指示携带DCI的PDCCH的数目,主要是为上行ACK/NACK信息处于绑定反馈模式时使用的。对于绑定反馈模式,与多个PDSCH传输对应的上行ACK/NACK信息通过逻辑与操作一起反馈,只需要一个上行ACK信道分配即可。因而对于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可以不分配上行ACK信道资源,这时候只需要DAI命令字段用于指示当前时刻用于携带DCI的PDCCH的总数即可。以图3所示配置为例,假设调度每个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的相应PDCCH都在本载波发送,那么此时为用户设备通过在下行成员载波-2上发送的PDCCH隐式映射来分配上行ACK信道,为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3上的PDSCH传输不分配上行ACK信道。如果用户设备成功接收了下行成员载波-2上发送的PDCCH,同时错误接收了下行成员载波-1、下行成员载波-3上发送的PDCCH,因为这时用户设备接收到的PDCCH中的公共命令字段不是DAI命令字段,无法发现有PDCCH丢失,造成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的错误。配置绑定反馈模式的用户设备信道条件通常较差,因而可以强制PDCCH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资源数目总是大于一个,这一点可以通过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总是发送大于一个PDCCH、或者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发送的PDCCH占用大于一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来保证。在从PDCCH隐式映射上行ACK信道的过程中,每个控制信道单元都能够映射出一个上行ACK信道。在PDCCH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资源数目大于一个时,通过在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发送的PDCCH能够隐式映射出的上行ACK信道数目也大于一个。这时可以从中选择出两个上行ACK信道、例如PDCCH占用的前面两个控制信道单元映射出的两个上行ACK信道,分别记为ACK0和ACK1。为了避免没有接收到含有能配置成DAI命令字段的公共字段的PDCCH时可能造成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错误,可以在成功接收到的PDCCH中的公共命令字段都不能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时选择ACK0来反馈上行ACK/NACK信息,在成功接收到的PDCCH中有公共命令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时选择ACK1来反馈上行ACK/NACK信息。
但是,对于配置绑定模式的用户设备,强制PDCCH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资源数目总是大于一个可能造成不必要的PDCCH资源浪费。对于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发送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可以通过显示信令通知的方式分配上行ACK信道资源。此时可以直接通过高层信令对一个用户设备分配一个上行ACK信道资源;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分配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在用户设备处于绑定反馈模式时从中选出一个缺省的上行ACK信道资源、例如第一个上行ACK信道资源。当通过高层信令分配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时,可以采用与复用反馈模式下通过高层信令分配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的方式,以保持一个简单的系统设计。此外,在从一组配置的上行ACK信道资源中选出一个缺省的上行ACK信道资源时,不同的用户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的缺省上行ACK信道,例如UE-1在绑定反馈模式时缺省选择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一个上行ACK信道资源、UE-2在绑定反馈模式时缺省选择高层信令配置的最后一个上行ACK信道资源。记隐式分配的上行ACK信道为ACKimp,显示分配的上行ACK信道为ACKexp。为了避免没有接收到含有能配置成DAI命令字段的公共字段的PDCCH时可能造成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错误,可以在成功接收到的PDCCH中的公共命令字段都不能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时选择ACKimp来反馈上行ACK/NACK信息,在成功接收到的PDCCH中有公共命令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时选择ACKexp来反馈上行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中,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UE可以确定分配的第一ACK/NACK信道;并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的第一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其中第一DCI为公共字段被配置为DAI命令字段的DCI,且第一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该第一ACK/NACK信道可以是隐式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的。其中根据高层信令通知确定第一ACK/NACK信道时,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一组ACK/NACK信道,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使用高层信令通知的所有ACK/NACK信道。
本实施例中,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UE可以确定分配的第二ACK/NACK信道;并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的第二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其中第二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该第二ACK/NACK信道可以是隐式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的。其中根据高层信令通知确定第二ACK/NACK信道时,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一组ACK/NACK信道,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使用高层信令通知的所有ACK/NACK信道。
本实施例通过基于现有的TPC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或者DAI命令字段,实现用已有的只能表征一个信息的命令字段表征两个信息,无需新增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FDD系统为例。参见图7,包括:
步骤71:基站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DAI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
步骤72:基站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具体可以是,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所述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具体例如可以是,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所述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具体例如可以是,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AR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一个预先指定的DCI具体可以是与激活的下行成员载波中非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在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
具体地,对一个用户设备,当配置了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PDSCH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一个上行成员载波上反馈时,在上行成员载波的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上可能同时传输n个PDCCH,其中1≤n≤NDL,且这n个PDCCH分别携带了调度n个下行成员载波PDSCH传输的DCI信息。n取值大于1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导致:NDL个下行成员载波中有该上行成员载波的至少两个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PDCCH跨载波调度其他载波的PDSCH传输。在这n个PDCCH携带的DCI信息中,分别各有一个公共字段。
以图3为例,将下行成员载波-2对应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在绑定反馈模式下,将下行成员载波-1和下行成员载波-3的公共字段均设置为DAI命令字段,在复用反馈模式下,将下行成员载波-1和下行成员载波-3的公共字段均设置为ARI命令字段。
步骤73:基站将上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DCI反馈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ACK信道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分配,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可以参见图6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分配。
本实施例中,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以及ARI命令字段,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UE可以确定分配的第一ACK/NACK信道;并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的第一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其中第一DCI为公共字段被配置为DAI命令字段的DCI,且第一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该第一ACK/NACK信道可以是隐式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的。其中根据高层信令通知确定第一ACK/NACK信道时,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一组ACK/NACK信道,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使用高层信令通知的所有ACK/NACK信道。
本实施例中,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以及ARI命令字段,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UE可以确定分配的第二ACK/NACK信道;并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的第二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其中第二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该第二ACK/NACK信道可以是隐式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的。其中根据高层信令通知确定第二ACK/NACK信道时,可以是高层信令通知一组ACK/NACK信道,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使用高层信令通知的所有ACK/NACK信道。
本实施例通过基于现有的TPC命令字段来设计公共字段,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或者DA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实现用已有的只能表征一个信息的命令字段表征三个信息,无需新增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实现复杂度。
注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到第五实施例中,对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根据DCI中的公共字段来控制对应ACK/NACK信息的反馈。对于在下行成员载波半静态调度的数据传输,初传没有DCI进行控制,对应ACK/NACK信息反馈可以重用LTE系统的机制,不属于本发明讨论范围。对于LTE-A系统,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可能引入一些多天线技术,例如发射分集或者空分复用,这时候可能对一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需要分配两个或更多的上行ACK信道。以一个下行成员载波数据传输需要分配两个上行ACK信道为例,可以根据分配的第一个ACK信道加上一个固定的偏置得到分配的第二个ACK信道;或者,对于PDCCH隐式映射分配上行ACK信道的情况,通过每个PDCCH至少占用两个控制信道单元资源来实现,对于显示信令通知分配上行ACK信道的情况,可以高层信令直接配置一组上行ACK信道资源对,DCI中的ARI命令字段指示当前具体分配的上行ACK信道资源对。这也不是本发明的关注点,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配置模块81和发送模块82,配置模块81用于将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中的至少一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发送模块82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DCI反馈ACK/NACK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DCI中设置所述公共字段。
其中,可以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此时,所述配置模块81包括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用于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将至少一个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例如,将所有公共字段均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至少将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DAI命令字段;所述第二单元用于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将至少一个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例如,将所有公共字段均配置成ARI命令字段,或者至少将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和/或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RI命令字段。
也可以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此时,所述配置模块81包括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所述第三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四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AR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或者所述第三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四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也可以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此时,所述配置模块81包括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所述第五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六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
或者所述第五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六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
也可以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及ARI命令字段;此时,所述配置模块81包括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所述第七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与下行PCC的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下行PCC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八单元用于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具体的例如,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中的公共字段均配置成ARI命令字段,或者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一个预先指定的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或者,所述第七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八单元用于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DAI命令字段,或者,当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复用反馈模式时,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上述模块具体执行的功能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例如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通过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在不同的场景下,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因此,可以在效果上使得该公共字段相当于其可以被配置成的命令字段的总和,实现用较少的比特数表明较多的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实现LTE-A系统的DCI信息的比特数尽量与LTE系统的一致,实现对LTE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系统的绝大部分设计都将在LTE-A系统中得到继承。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模块91和反馈模块92,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DCI;反馈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所述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
其中,公共字段能够被配置成的至少两种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可以是:DAI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和AR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及ARI命令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公共字段可以配置为: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或者TPC命令字段和DAI命令字段以及ARI命令字段,且ACK/NACK信息的反馈模式为绑定反馈模式时,用户设备进一步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93。确定模块93用于确定分配的第一ACK/NACK信道;并且反馈模块92具体用于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模块93确定的第一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DCI为公共字段被配置为DAI命令字段的DCI;第一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
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3进一步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二ACK/NACK信道。反馈模块92具体用于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通过确定模块93确定的第二ACK/NACK信道反馈ACK/NACK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二ACK/NACK信道专用于在未正确接收到第一DCI时反馈ACK/NACK信息。
上述模块具体执行的功能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通过在DCI中设置公共字段,在不同的场景下,该公共字段可以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因此,可以在效果上使得该公共字段相当于其可以被配置成的命令字段的总和,实现用较少的比特数表明较多的命令字段,降低比特开销及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实现LTE-A系统的DCI信息的比特数尽量与LTE系统的一致,实现对LTE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系统的绝大部分设计都将在LTE-A系统中得到继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中或实施例中所示仅仅是示意性的,表示逻辑结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模块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分布到几个网络实体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下行载波的类型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和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中的一种;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载波的类型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和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中的一种包括:
如果所述DCI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如果所述DCI为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4.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中的一种;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中的一种包括:如果所述DCI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如果所述DCI为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下行载波的类型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和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中的一种;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所述第三单元用于将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TPC命令字段;所述第四单元用于将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中的公共字段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的一种;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中的一种包括:如果所述DCI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如果所述DCI为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13.一种用于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根据下行载波的类型将下行控制信息DCI预设的公共字段配置为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和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中的一种的装置;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用户设备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DCI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TPC命令字段;如果所述DCI为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16.一种载波聚合时反馈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ACK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DCI预设的公共字段中配置的ACK/NACK反馈相关的命令字段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中的一种;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和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公共字段分别被配置成不同的命令字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字段根据所述下行成员载波的类型被配置成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字段和ACK资源指示ARI命令字段中的一种包括:如果所述DCI为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如果所述DCI为非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所述的公共字段被配置成ARI命令字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关联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包括:
与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对应的DCI;和/或
下行主成员载波传输的至少一个DCI。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34642.5A CN104079388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51390.9 | 2009-12-03 | ||
CN2009102513909 | 2009-12-03 | ||
CN200910251390 | 2009-12-03 | ||
CN201410334642.5A CN104079388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010137731.2A CN102088343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37731.2A Division CN102088343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79388A true CN104079388A (zh) | 2014-10-01 |
CN104079388B CN104079388B (zh) | 2017-10-17 |
Family
ID=4409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34642.5A Active CN104079388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410333648.0A Active CN104092520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010137731.2A Active CN102088343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410334888.2A Active CN104135349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33648.0A Active CN104092520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010137731.2A Active CN102088343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201410334888.2A Active CN104135349B (zh) | 2009-12-03 | 2010-03-24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 Link |
---|---|
US (6) | US8885587B2 (zh) |
EP (5) | EP3793117A1 (zh) |
JP (4) | JP5519801B2 (zh) |
KR (1) | KR101397840B1 (zh) |
CN (4) | CN104079388B (zh) |
AU (1) | AU2010327189B2 (zh) |
BR (2) | BR122015026058B1 (zh) |
ES (3) | ES2836284T3 (zh) |
PL (1) | PL3252980T3 (zh) |
PT (1) | PT2680481T (zh) |
RU (1) | RU2533652C2 (zh) |
WO (1) | WO201106680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2259A (zh) * | 2015-08-12 | 2018-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或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502230C2 (ru) * | 2009-03-16 | 2013-12-20 |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задания ресурсной области |
EP2445271B1 (en) * | 2009-06-16 | 2018-02-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
CN104079388B (zh) | 2009-12-03 | 2017-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2714584B (zh) * | 2010-01-07 | 2015-04-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及其确定用于发送确认信号的资源的方法 |
AU2014227530B2 (en) * | 2010-01-07 | 2016-03-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source indexing for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response to receptions of multiple assignments |
CN102754473B (zh) * | 2010-02-09 | 2015-06-17 | 夏普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JP4862086B2 (ja) * | 2010-03-04 | 2012-0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2845014B (zh) | 2010-03-31 | 2016-03-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多小区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用于确认信号传输的索引资源 |
US8830883B2 (en) * | 2010-11-16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
WO2012093906A2 (ko) | 2011-01-07 | 2012-07-12 | (주)팬택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환경에 따라 응답 정보 전송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및 응답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515808B2 (en) | 2011-07-26 | 2016-1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563464A (zh) * | 2011-07-27 | 2014-02-0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
WO2013043017A2 (ko) | 2011-09-23 | 2013-03-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9014210B2 (en) | 2011-11-04 | 2015-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transmission resources |
US9826514B2 (en) * | 2011-11-16 | 2017-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design for low cost devices |
CN104054291B (zh) * | 2012-01-15 | 2017-04-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EP3694128A1 (en) | 2012-01-15 | 2020-08-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873190B2 (ja) * | 2012-01-15 | 2016-03-01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CN104170494B (zh) | 2012-03-23 | 2018-02-16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载波聚合配置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
JP6133282B2 (ja) * | 2012-05-23 | 2017-05-24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端末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
CN103582008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业务流量自适应tdd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
US9667391B2 (en) * | 2012-09-20 | 2017-05-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4084566A1 (ko) * | 2012-11-29 | 2014-06-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응답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9397796B2 (en) * | 2013-03-13 | 2016-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2975794B1 (en) * | 2013-03-15 | 2018-08-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420576B2 (en) | 2013-04-23 | 2016-08-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DSCH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compac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format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LTE |
WO2014205736A1 (en) * | 2013-06-27 | 2014-12-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b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ue, and method and ue for hand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ES2788694T3 (es) | 2014-10-28 | 2020-10-22 | Sony Corp |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
EP3242433B1 (en) | 2014-12-31 | 2020-03-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
KR20170107426A (ko) | 2015-01-20 | 2017-09-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S2949096T3 (es) * | 2015-01-28 | 2023-09-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étodos de retroaliment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para operar con un gran número de portadoras |
CN112040546A (zh) * | 2015-02-10 | 2020-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用户终端及载波调度指示方法 |
CN106165485B (zh) * | 2015-02-15 | 2020-01-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管理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
WO2016154840A1 (zh) | 2015-03-30 | 2016-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B2540628A (en) * | 2015-07-24 | 2017-01-25 | Fujitsu Ltd | Control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6470093A (zh) * | 2015-08-14 | 2017-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答消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6559893B (zh) * | 2015-09-25 | 2020-05-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下行调度指示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CN107852701B (zh) | 2015-12-31 | 2024-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
CN106993332B (zh) * | 2016-01-20 | 2019-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64144B (zh) * | 2016-02-01 | 2020-01-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
WO2017135713A1 (ko) * | 2016-02-02 | 2017-08-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7171422A1 (ko) * | 2016-03-30 | 2017-10-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US10009793B2 (en) * | 2016-04-04 | 2018-06-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verse insertion of management packet into a deterministic track |
CN107359969B (zh) * | 2016-05-10 | 2020-03-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harq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
US20200374086A1 (en) * | 2016-07-29 | 2020-11-2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ACK/NACK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JP7267742B2 (ja) * | 2016-09-09 | 2023-05-0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US10148356B2 (en) * | 2016-09-16 | 2018-12-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ata transfer over bi-directional links leveraging counter-propagating back channel for low-latency responses |
US10148386B2 (en) | 2016-09-16 | 2018-12-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ultichannel optical transceiver for matching data traffic classes to channel numbers |
CN108270522B (zh) * | 2016-12-30 | 2022-04-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认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8128507A1 (ko) | 2017-01-07 | 2018-07-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
US10736083B2 (en) * | 2017-05-01 | 2020-08-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EP3624376B1 (en) * | 2017-07-14 | 2022-12-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eedback acknowledge information |
CN113422675A (zh) * | 2017-08-09 | 2021-09-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9028833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US11043993B2 (en) | 2017-09-08 | 2021-06-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3746610B (zh) | 2017-09-08 | 2023-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JP7332677B2 (ja) * | 2017-09-08 | 2023-08-23 |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
BR112020007038A2 (pt) * | 2017-10-11 | 2020-10-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s de operação de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de um nó de rádi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nó de rádio, dispositivo, produto de programa, e, arranjo de meio portador |
CN109756295B (zh) * | 2017-11-02 | 2024-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1557078B (zh) * | 2017-11-14 | 2024-06-1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电接入网的确认信令过程 |
EP3718230A1 (en) | 2017-11-27 | 2020-10-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trol signal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9842476B (zh) * | 2017-11-29 | 2021-10-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US10772091B2 (en) * | 2018-03-28 | 2020-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coordination with acknowledgement of scheduling grant |
CN112385164A (zh) * | 2018-05-11 | 2021-02-1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 |
JP2021533653A (ja) | 2018-08-07 | 2021-12-02 |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Harq拡張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WO2020064967A1 (en) * | 2018-09-27 | 2020-04-02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Urllc dai and lti |
WO2020168577A1 (zh) * | 2019-02-22 | 2020-08-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505045B (zh) * | 2019-08-16 | 2022-08-1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WO2021217681A1 (en) * | 2020-05-01 | 2021-11-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knowledgement of group common dci for mu-mimo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89360A1 (en) * | 2007-02-06 | 2008-08-07 | 5O9,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
CN101404526A (zh) * | 2008-11-03 | 2009-04-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 |
CN101505498A (zh) * | 2009-03-17 | 2009-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系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013466A (ko) * | 2004-08-07 | 2006-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
JP4418334B2 (ja) | 2004-09-13 | 2010-02-1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上り回線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JP4555692B2 (ja) * | 2005-01-14 | 2010-10-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KR101087117B1 (ko) | 2007-01-09 | 2011-11-25 |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 상향링크에서의 수신확인 전송 전력 |
ES2393232T3 (es) * | 2007-09-28 | 2012-1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Procedimiento de detección de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
WO2009044367A2 (en) | 2007-10-02 | 2009-04-0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mproved ack/nack dtx detection |
KR101459147B1 (ko) * | 2008-02-04 | 2014-11-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명령 전송 방법 |
US8345605B2 (en) * | 2008-02-21 | 2013-01-0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bundled feedback in wireless networks |
KR100905385B1 (ko) * | 2008-03-16 | 2009-06-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의 효율적인 전송방법 |
US9036564B2 (en) | 2008-03-28 | 2015-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assignment of ACK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942080B2 (en) | 2008-04-17 | 2015-01-2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bundled ACK/NAK bits |
KR20110009131A (ko) | 2008-05-02 | 2011-01-2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 무선기지국 및 통신제어방법 |
WO2010000743A2 (en) | 2008-06-30 | 2010-01-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Selecting between normal and virtual dual layer ack/nack |
KR101648584B1 (ko) | 2008-10-15 | 2016-09-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
EP2200208A1 (en) | 2008-12-19 | 2010-06-2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HARQ ACK/NACK for dynamic PDSCH |
CN101577927B (zh) | 2009-01-15 | 2012-0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测量方法、演进基站和负载测量系统 |
CN102301816A (zh) | 2009-02-02 | 2011-12-28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使用下行链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显式释放指示 |
US8767632B2 (en) | 2009-02-05 | 2014-07-0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for uplink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715938B1 (ko) | 2009-03-03 | 2017-03-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harq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8417279B2 (en) | 2009-03-13 | 2013-04-09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to control transmitter power level |
KR101731333B1 (ko) | 2009-03-25 | 2017-04-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746537B1 (ko) | 2009-04-21 | 2017-06-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1594211B (zh) * | 2009-06-19 | 2013-12-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大带宽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
US9084206B2 (en) | 2009-06-23 | 2015-07-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110014101A (ko) * | 2009-08-04 | 2011-02-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릴레이 백홀 자원 할당 |
AU2010284053B2 (en) | 2009-08-21 | 2013-10-03 | Blackberry Limited |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98509B (zh) | 2009-08-28 | 2013-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搜索空间、候选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ES2797083T3 (es) | 2009-10-01 | 2020-12-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Transmisión de datos de control del enlace ascendente |
ES2940207T3 (es) | 2009-10-13 | 2023-05-0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 y disposición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
US20120224553A1 (en) * | 2009-10-29 | 2012-09-06 | Dong Cheol Kim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079388B (zh) * | 2009-12-03 | 2017-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2714584B (zh) | 2010-01-07 | 2015-04-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及其确定用于发送确认信号的资源的方法 |
US8978745B2 (en) | 2011-11-04 | 2015-03-17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xhaust gas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lobed tube coil |
-
2010
- 2010-03-24 CN CN201410334642.5A patent/CN104079388B/zh active Active
- 2010-03-24 CN CN201410333648.0A patent/CN104092520B/zh active Active
- 2010-03-24 CN CN201010137731.2A patent/CN102088343B/zh active Active
- 2010-03-24 CN CN201410334888.2A patent/CN104135349B/zh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WO PCT/CN2010/079423 patent/WO20110668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2-03 EP EP20192547.6A patent/EP379311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0-12-03 EP EP10834239.5A patent/EP2501072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PL PL17156577T patent/PL3252980T3/pl unknown
- 2010-12-03 BR BR122015026058-2A patent/BR122015026058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2-03 ES ES17156577T patent/ES2836284T3/es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PT PT131857534T patent/PT2680481T/pt unknown
- 2010-12-03 ES ES10834239.5T patent/ES2459965T3/es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AU AU2010327189A patent/AU20103271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KR KR1020127016117A patent/KR1013978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2-03 EP EP13185753.4A patent/EP2680481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EP EP17156577.3A patent/EP32529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BR BR112012013510A patent/BR112012013510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12-03 EP EP13185741.9A patent/EP26804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RU RU2012127557/08A patent/RU2533652C2/ru active
- 2010-12-03 ES ES13185741.9T patent/ES2624435T3/es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JP JP2012541313A patent/JP55198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02 US US13/487,172 patent/US88855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2-21 US US13/725,413 patent/US89176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4-02 JP JP2014076005A patent/JP56849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0-28 US US14/526,102 patent/US924087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15 JP JP2015005696A patent/JP58377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1-05 JP JP2015217549A patent/JP612029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15 US US14/996,646 patent/US99920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04 US US15/996,722 patent/US1067359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27 US US16/884,303 patent/US1184889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89360A1 (en) * | 2007-02-06 | 2008-08-07 | 5O9,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
CN101404526A (zh) * | 2008-11-03 | 2009-04-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 |
CN101505498A (zh) * | 2009-03-17 | 2009-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系统、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MCC: "UL ACK/NACK and CQI feedback in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8》 * |
NOKIA: "DAI Design for TDD configuration #5 (9:1) in ACK/NACK Bundl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2259A (zh) * | 2015-08-12 | 2018-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或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7852259B (zh) * | 2015-08-12 | 2019-08-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接收或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10694511B2 (en) | 2015-08-12 | 2020-06-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8343B (zh)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12004183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1998539B (zh) | Ack/nack资源预留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1594211B (zh) | 大带宽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 |
CN102484568B (zh) |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 |
KR20120093084A (ko) | 응답 채널 자원들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3050236B1 (en) | Bundling harq feedback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469596A (zh) | 支持信道选择的分配ack/nack信道资源的方法 | |
CN102263622B (zh) | 应答信息和调度请求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1867466A (zh) | 应答消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AU2014202372B2 (en)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roviding feedback on ack/nack message d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
CN102098146B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2098146A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