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714B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5714B CN104025714B CN201280053537.3A CN201280053537A CN104025714B CN 104025714 B CN104025714 B CN 104025714B CN 201280053537 A CN201280053537 A CN 201280053537A CN 104025714 B CN104025714 B CN 104025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rradiation portion
- cielab
- illuminator
- spatially
- led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214 devi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57 Black-body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075 skin 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大概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备LED元件等、重视高效率发光的各种照明装置。这种照明装置具有较低的显色性,因此,照明装置的光线所及的物体以及人的肤色的外观有失真之虞。
于是,专利文献1公开了重视高显色性、并且为了使物体及人的肤色的外观真实,考虑了例如平均显色指数Ra与特殊显色指数No.15(R15)的照明装置。
另外,除了可以真实地看到肤色,还能使人的肌肤以优选的肤色呈现的照明装置也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利用表示颜色偏差(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的duv作为参数,照射具有0以上且在0.01以下的duv的光。
还有,专利文献3的照明装置,利用日本女性肤色的优选度指数即PS作为参数,照射具有80以上的PS的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6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55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58047号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3的照明装置通过利用日本女性的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作为参数,使人的肌肤以优选的肤色得以呈现。然而,通过并非只有PS这个参数,再加上前述的duv或色温等参数,就能够更精细地设定,就能够使更令人满意的人的肤色得以呈现。
然而,由于利用多个参数,光色的偏差管理有可能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肌肤的外观得以提高,同时使光色的偏差管理更容易的照明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大概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
在上述构成中,前述照光部,优选构成为照射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b*为21≦b*≦27时,到前述直线X的法线距离dx不足0.85的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就能够使肌肤外观得以提高,同时使光色的偏差管理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对评价实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9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0是表示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11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2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3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4,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具备向外部照射光的照光部11、以及使该照光部11点灯的点灯电路12。
照光部11包含1个LED元件11a、以及1个荧光体11b。1个LED元件11a与点灯电路12电连接,被1个荧光体11b覆盖。在1个荧光体11b与1个LED元件11a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照光部11构成为根据点灯电路12的电力供给,使其点灯为大致白色。
接下来,对照明装置10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进行说明。
为了使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使人的肤色得以优选呈现,本发明者利用矢野正等提倡的日本女性的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表示颜色偏差(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的duv、以及色温等参数进行了评价实验。
在该评价实验中,如图2所示,使用了能够控制光的波长而自由地实现照光部11的光的装置A。通过装置A,使光照射到暗室B内的模特M的脸颊M1的周围,从而实现模特M的各种不同肤色。并且,在暗室B外的多个评价者H对模特M的各种肤色是否优选呈现进行评价。
还有,在本评价实验中所使用的各参数进行了如下设定:
首先,PS设定在80~1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矢野正等所提倡的PS的基准值为80,优选将PS设定在此基准值80以上。另外,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如在特开平11―25804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能够在求出有关肤色的优选度的计算评价值P以后,通过4×5P算出。
然后,duv设定在-0.01~0.005的范围内。还有,色温设定在被认为现在使用频度较高的4000K~5000K的范围内。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制造上的偏差,通过色温辨别阈值在色温的偏差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将色温设定在3915K~5140K程度的范围内。
然后,在设定好各参数的情况下,评价者H按“非常喜欢”、“很喜欢”、“有点喜欢”、“无所谓”、“不太喜欢”、“很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7个等级进行评价。图3表示评价实验的结果。在图3中,评价实验的结果被绘制在CIELAB空间的(a*,b*)轴上。图3横轴表示a*、纵轴表示b*。还有,在图3中,当将作为用于评价实验的优选度等级的“非常喜欢”~“非常不喜欢”的7个等级,顺序地规定为“7”~“1”的评价值时,获得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条件以方块表示。同样地,获得优选度4.0以上不足4.9评价的条件以图3中的菱形块表示,获得优选度不足4.0评价的条件以图3中的三角块表示。
首先,基于评价实验所获得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结果,算出表示线性近似的直线X(参照图3)的式1。
【式1】
X=0.3693a*-b*+5.0412...(式1)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
【式2】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x的范围,如果考量图3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在不足1.78,在排除优选度不足4.0的条件的同时,得到包含优选度4.0以上的条件。这时,CIELAB空间的坐标(a*,b*)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
下面,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4表示。
在具有图4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上,设定PS为96、duv为-0.004、色温为4118K。照光部11构成为如图4所示,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1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高。更为具体地说,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85。
通过如此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上,a*为51.65,在40≦a*≦60的范围内;b*为24.30,在20≦b*≦30的范围内。还有,由于在与(式1)所表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dx是1.12,因此距离满足dx<1.78。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就能够在色温为约4000~5000K的范围内,以4118K达到优选度4.0以上。
下面,描述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在约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因而能够照射优选度4.0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以及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下面,根据图5及图6,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以相同符号,省略其图面及说明的全部或部分。
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构成为使其照射在3000K色温下作为优选肤色的光。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制造上的偏差,通过色温辨别阈值在色温的偏差范围内进行判断,将其设定在2950K~3050K程度的范围内。还有,duv被设定在-0.01~0.005的范围。
在这里,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评价实验,在图5中以方块表示所得到的优选度4.0以上评价的条件。也同样地,得到优选度不足4.0评价的条件在图5中以三角块表示。
首先,基于评价实验所得到的优选度4.0以上的评价结果,导出表示线性近似直线X(参照图5)的式3。
【式3】
X=0.3845a*-b*+4.6534...(式3)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
【式4】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x的范围,如果考量图5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为不足1.82,就能够在排除优选度不足4.0的条件的同时,得到包含优选度4.0以上的条件。这时,CIELAB空间的坐标(a*,b*)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
下面,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6表示。
具有图6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设定PS为84、duv为-0.005、色温2968K。如图6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4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00nm附近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低。更为具体地说,当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6。
通过这种构成的照光部11,CIELAB空间的a*为46.66,在40≦a*≦60的范围内;b*为20.79,在20≦b*≦30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3)所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是1.68,因此满足距离dx<1.82。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就能够以色温为约3000K而达到优选度4.0以上。
接下来,描述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约为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因而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0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能够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能够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下面,根据图7及图8,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以相同符号,省略其图面及说明的全部或部分。
第3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构成为使其照射在3000~5000K范围的色温下作为优选肤色的光。
在这里,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评价实验,在图7中以方块表示所得到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条件。
并且,基于评价实验所得到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结果,导出表示线性近似的直线Y(参照图7)的式5。
【式5】
Y=0.4191a*-b*+3.8074...(式5)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Y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y。
【数6】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y的范围,如果考量图7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为不足0.93,就得到包含优选度4.9以上的上限。这时,在CIELAB空间上,a*在44≦a*≦55的范围内,b*在21≦b*≦27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8表示。
具有图8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设定PS为98、duv为-0.006、色温3620K。如图8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2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照光部11在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低。更为具体地说,当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9。
通过这样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的a*为53.33,在44≦a*≦55的范围内;b*为25.28,在21≦b*≦27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5)所示的直线Y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y是0.81,满足距离dy<0.93。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色温在3000~5000K的范围内的约3620K,就能够达到优选度4.9以上。
下面,描述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为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在距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因而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9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能够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能够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做如下的变更。
·在第1实施方式中,照光部11具有图4所示的光谱特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照光部11具有图9所示的光谱特性。如图9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7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1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像这样,对于光谱特性来说,仅仅作为一例而已,如果在CIELAB空间内a*在40≦a*≦60、b*在20≦b*≦30的范围内,则光谱特性无特别要求。
还有,在第1实施方式中,规定了在CIELAB空间内a*在40≦a*≦60、b*在20≦b*≦30的范围,但优选为例如图10所示,设定为a*在44≦a*≦55、b*在21≦b*≦27的范围、法线距离dx不足0.85。通过这种构成,照光部11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9以上的光。还有,用图11表示符合这种条件的照光部11的一例。在具有图11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上,设定PS为94、duv为-0.004、色温4901K。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如图11所示,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3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还有,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第1峰值波长P1及第2峰值波长P2之间约560nm附近具有第3峰值波长P3。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及第3峰值波长P3的相对光谱强度更高。更为具体地说,当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2峰值波长P2及第3峰值波长的相对光谱强度可设定为约0.6。通过这样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内a*为51.67,在44≦a*≦55的范围内,b*为24.97,在21≦b*≦24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1)所表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为0.51而满足dx<0.85。
·在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照光部11具有如图6及图8所示的光谱特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照光部11具有图12所示的光谱特性。如图12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3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0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还有,第2峰值波长P2的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的光谱強度,比图6所示的照光部11的光谱強度维持得更高。像这样,对于光谱特性来说,仅仅作为一例而已,在CIELAB空间上的坐标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或者如果在44≦a*≦55、21≦b*≦27的范围内,则光谱特性无特别要求。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LED元件11a与荧光体11b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但也可以是,在LED元件11a上涂布荧光体。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由1个LED元件11a及1个荧光体11b构成了照光部1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按照规格等做适当变更。作为点亮为大致白色的照光部11的变形例,可以考虑下面的构成。不过,只要本发明能够适用的,就不受此限。
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照光部11除了1个LED元件11a及覆盖该元件11a的1个荧光体11b之外,还具备与前述LED元件11a峰值波长不同的LED元件20。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4所示,照光部11除了1个LED元件11a及覆盖该元件11a的1个荧光体11b之外,还具备与前述LED元件11a峰值波长大致相同的LED元件21a及与前述荧光体11b不同的荧光体21b。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照光部11由蓝色的LED元件22a及覆盖该元件22a的发红色光的荧光体22b、蓝色的LED元件23a及覆盖该元件23a的发绿色光的荧光体23b、以及蓝色的LED元件24构成。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6所示,照光部11由蓝色的LED元件25、绿色的LED元件26、以及红色的LED元件27构成。
还有,也可以是,照光部11使用透射、扩散过滤器,例如构成为使其满足图4、6、8所示的光谱特性。
Claims (4)
1.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所述照光部包含一个LED元件以及覆盖该一个LED元件的一个荧光体,并且照射被管理为色温在4000~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所述照光部照射被管理为在CIELAB空间上a*为44≦a*≦55、b*为21≦b*≦27时,距所述直线X的法线距离dx不足0.85的光。
3.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所述照光部包含一个LED元件以及覆盖该一个LED元件的一个荧光体,并且照射被管理为色温在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
4.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所述照光部包含一个LED元件以及覆盖该一个LED元件的一个荧光体,并且照射被管理为色温在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44976A JP2013101833A (ja) | 2011-11-08 | 2011-11-08 | 照明装置 |
JP2011244977A JP2013101834A (ja) | 2011-11-08 | 2011-11-08 | 照明装置 |
JP2011-244976 | 2011-11-08 | ||
JP2011-244977 | 2011-11-08 | ||
PCT/JP2012/006565 WO2013069208A1 (ja) | 2011-11-08 | 2012-10-12 | 照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5714A CN104025714A (zh) | 2014-09-03 |
CN104025714B true CN104025714B (zh) | 2016-10-12 |
Family
ID=4828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35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5714B (zh) | 2011-11-08 | 2012-10-12 | 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25714B (zh) |
WO (1) | WO20130692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36748A1 (ja) * | 2013-03-04 | 2014-09-12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設計方法、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照明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5849920B (zh) | 2013-12-27 | 2020-11-06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和发光装置的设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68961B2 (ja) * | 1994-06-06 | 2002-03-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一般照明用蛍光ランプ及び一般照明用照明器具 |
EP0686997A3 (en) * | 1994-06-06 | 1996-06-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Discharge lamp and lighting device for general lighting |
JPH11258047A (ja) * | 1998-03-13 | 1999-09-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照明ランプの演色性評価方法 |
JP2000021353A (ja) * | 1998-06-30 | 2000-01-21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
US7213940B1 (en) * | 2005-12-21 | 2007-05-08 | Led Lighting Fixtures, Inc. |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method |
US7828460B2 (en) * | 2006-04-18 | 2010-11-09 | Cree, Inc. |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method |
EP2060155A2 (en) * | 2006-08-23 | 2009-05-20 | Cree Led Lighting Solutions, Inc. |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method |
-
2012
- 2012-10-12 WO PCT/JP2012/006565 patent/WO20130692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12 CN CN201280053537.3A patent/CN1040257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69208A1 (ja) | 2013-05-16 |
CN104025714A (zh) | 2014-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83653B (zh) | 增强的颜色偏好光源 | |
JP5824676B2 (ja) | Led照明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 |
CN104885571B (zh) |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设计方法、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照明方法和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5723146B (zh) | 用于更好的视觉敏锐度的光谱增强的白光 | |
JP6380826B2 (ja) | 光源装置 | |
CN105848339B (zh) | 一种多基色led照明光源智能调光调色方法及装置 | |
CN104011457A (zh) | 白色光源以及包括所述白色光源的白色光源系统 | |
CN105163419B (zh) | 高色饱和度白光led照明系统及其混色设计方法 | |
CN103857096A (zh) | 最佳视觉照明装置及方法 | |
CN106384017B (zh) | 一种高光色品质的白光led设计方法及灯具 | |
CN106211483A (zh) | 单间办公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
CN105737091A (zh) |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CN105656555B (zh) | 四色可见光通信系统色移键控星座点优化照明方法 | |
CN104025714B (zh) | 照明装置 | |
CN109982478A (zh) |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调光方法 | |
CN102532854B (zh) | 一种白光led用稀土荧光pc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6907A (zh) | 照明装置 | |
JP6157173B2 (ja) | Led照明の分光分布設計方法 | |
CN205640713U (zh) |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JP6233668B2 (ja) | 光源装置 | |
CN206708775U (zh) | 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 |
JP6652785B2 (ja) | Led照明の分光分布設計方法 | |
CN105301469B (zh) | 高光谱效率性能的三芯片led的筛选方法 | |
CN203457383U (zh) | 一种新型红外感应led灯 | |
CN102558820B (zh) | 一种稀土荧光pc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