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符甲
郭符甲 | |
---|---|
大明禮科給事中 | |
籍貫 |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晉江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輔伯,號介庵 |
諡號 | 節愍(清乾隆年間追諡) |
出生 | 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 福建晉江縣 |
逝世 | 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 福建永春縣 |
出身 | |
| |
著作 | |
|
郭符甲(1605年—1648年),字輔伯,號介庵,福建晉江縣(今晉江市)人,明末官員,進士出身。郭符甲少年博學,弱冠時即為孝廉,然而此後六次春闈落第,十八載寒窗,直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方考中明朝末科進士。次年,明朝滅亡,郭符甲擔任南明弘光朝禮科給事中,不久託病回鄉。清軍入福建後,郭符甲舉兵抗清,響應鄭成功,兵敗殉國。清乾隆年間追諡節愍。
生平
[編輯]籍貫
[編輯]郭符甲生於母家謝氏山莊靈鷲山之下。原居晉江縣龍湖後溪,後遷南安縣水頭,故偶有文獻以其爲南安人。[1][2][3][4][5]他自幼聰穎,過目成誦,演習天文、地理、星數、醫卜、律劍、琴棋、畫篆、書刻、騎射各科目,均深諳於心。雖僅垂髫之年,即已通貫經史,尤其精於《易經》。[6][7]
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福建鄉試,郭符甲經校試分闈的興化府推官祁彪佳取中,成為舉人。[8][9]
六上春官
[編輯]天啟五年(1625年),郭符甲上京參加乙丑科會試落第,返回家鄉,在郭惟賢祠讀書以自勉。崇禎元年(1628年),再應戊辰科會試落第後,以教授為生,遊歷漳州、潮州、平和、饒平以及山東、蘇北等地,從不依附高官,或與學生講論,或以詩酒娛情,或遊歷山水,或探訪名勝。郭符甲以白身輾轉各地二十餘年,前後六次會試不中。[10][11]
崇禎十六年(1643年),郭符甲年已三十九歲,前往京師參加癸未科會試。閱卷官周鳳翔讀到其試卷,大加讚賞,評價道:「此正氣文字,必真人品也。」並盡力推薦。但因試卷抄錄訛誤,未能列入前茅。殿試後,郭符甲名列二甲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大理寺觀政。隨即請假歸里。[12][13][14][15][16][17]
為官南明
[編輯]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郭符甲聞訊之後,悵恨不已。又聽聞恩師周鳳翔在國變中殉難,感嘆道:「吾幸出忠義之門矣!」[18][19]
不久,吳三桂引清軍攻入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定鼎北京,並一路南下。明臣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郭符甲被任命為戶部四川司主事,併兼任兵部職方司主事,核查軍餉、兵力。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南京,郭符甲正在姑蘇監督軍餉,各州縣籌集送來的銀錢達十三萬餘兩。有吏員勸其將錢歸為私用,並分給手下,以避戰亂。郭符甲表明自己生來「不染私塵」,命令將軍餉發還處。同年,前往廣東主持考試,發掘人才有方。升任禮科右給事中,三個月之內,上奏疏三十餘章。眼見南明朝廷官員互相傾軋,自忖不為所容,於是稱病歸鄉。[20][21]
舉事抗清
[編輯]次年(弘光二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弘光政權滅亡。六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進入福建,勢如破竹,先後占領福州、泉州。郭符甲逃往建寧山中,謀求反擊。[22][23][24]隆武三年(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二十二日 ,抗清名將鄭成功與鄭鴻逵在泉州近郊桃花山會師,準備合兵圍攻泉州。郭符甲在泉州府屬邑,聯合反清縉紳,舉事響應。[25]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大田、尤溪各地鄉勇雲集,將郭符甲迎至永春,推舉為帥,分部五鎮,分別以林忠、顏昌儒、鄭英達、李錫燕、周天麟統轄,收復永春、德化兩縣。[26][27]同年九月,反清軍未能攻克泉州,清廷援軍到來,鄭成功、鄭鴻逵分別退回安平、金門,郭符甲則率眾防守永春等縣。
兵敗死節
[編輯]隆武四年(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福建右路總兵馬得功攻打永春,郭符甲率兵頑強抗擊,最終不敵,兵敗殉國。關於其死節經過,文獻記載多有齟齬,有自縊說[28]、絕食說[29]、自殺未成被殺說[30]、戰歿說[24][31][32]、被俘處決說[33]以及死於海上說[34]。《續明紀事本末》記載,郭符甲親身督戰,遍體鱗傷,仍然戰鬥不止,直到敵人砍斷其頭,方才倒地。[31]乾隆《泉州府志》稱,清軍進入泉州後,明將鄭英達、顏昌儒防守東關太平鎮,見大勢已去,密謀降清,引兵由永城直逼上場堡。郭符甲率兵迎戰,多處負傷,退入堡內,絕食不死,於是面對南方朝廷方向跪拜,從容自縊。駐軍附近的馬得功將郭符甲尋獲並救下,見其尚未氣絕,便再三勸降。郭符甲怒目道:「 欲殺、欲割由汝,盡忠、盡節在吾!」馬德功見其決心已定,便命手下在門上將其斬首。[30]道光《晉江縣誌》則稱郭符甲兵敗後,冠帶南拜,從容自縊殉國。[28]傳聞其遺體多日不腐。[31]馬德功命人準備棺衾,以禮將其安葬。[28][30]一說為鄉人所葬。[25]關於埋葬地點,則有山中說[29]及海島說[33]等。
郭符甲殉國後,南明永曆帝追贈其兵部尚書,建祠旌表,併入列學宮,春秋祭祀。[28]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賜諡節愍[25]。與盧若騰、陳洪謐 、張朝綖、蔡肱明、吳韓起、黃錫袞、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楊明琅、沈佺期、許吉燝、何運亮、史贊聖、蘇國瓓、王命岳、施顯等人並稱「魯東同朝十八名士」。
佚事
[編輯]郭符甲在平和居住期間,有僧人請其作序文作衣缽之計。後來僧人外出遇盜,盜賊本欲加害,見到此文,大為驚奇,說道:「這是情操君子郭大人所書,你曾經有機會與他同游嗎?」因此將僧人釋放。僧人專程拜訪郭符甲,感謝救命之恩。[10]
郭符甲深夜讀書,有老虎常來窗外伏聽,並每每咆哮、跳躍,聲音響徹屋內。郭符甲於是寫作《虎聽草》記述此事。[10]
郭符甲在饒平時,有姓黃者請他書寫匾聯。後黃家失火,唯郭符甲書寫之匾聯巋然獨存,眾人都對此驚詫不已。[10][11]
饒平知縣邱金聲,本是郭符甲同鄉,且同榜中式,有同年之誼。但郭符甲與其三年不通音訊。邱金聲聽說此事,非常詫異。一日,徒步過訪其門,郭符甲閉門不出。邱金聲在門外詢問原因,郭符甲道:「爾治爾政,吾讀吾書,互無干涉。」最終未與邱金聲見面。[10][11]
在沛縣時,郭符甲以當地接近聖賢,士風古樸,意欲攜家遷居於此,積攢教書薪酬,購買闞家園土地一百六十畝,並建造茅屋一所。後因戰亂,未能遂願。[10]
傳聞郭符甲死後,遺體經過七日,仍然顏色如生,蒼蠅、螞蟻皆不敢侵犯。[28][30][31]
著述
[編輯]郭符甲著有《墨訣》、《易訣》、《大小題筆要八法》傳世。[35][36][37]
有詩《題寓園松徑》[38]
- 長風何處起,清響落曾湍。
- 忽聽晴空雨,翻飛午院寒。
- 蒼鱗移漢殿,鐵幹老秦官。
- 即此開三徑,徘徊盡日看。
註釋
[編輯]- ^ 《明季三朝野史》:「符甲,晉江人。」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郭符甲,字輔伯,號介庵,晉江人。」
- ^ 道光《晉江縣誌·郭符甲 》:「郭符甲,字輔伯。」
- ^ 《竹間十日話》:「郭符甲,南安縣人。」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郭符甲,字輔伯,號介庵,晉江人。誕母家謝氏山莊靈鷲山下,山挺眾峰特立。」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公生而嚴正不阿,有岳峙偉概,自幼至壯,雖接談宴集,竟日夜端坐,兀然未嘗箕倚。少聰穎,過目成誦,凡天文、地理、星數、醫卜、律劍、琴棋、畫篆、書刻、騎射之藝,皆諳習。精通五經子史,垂髫即淹貫。
八歲成舉子業,研精於《易》。……
天啟癸亥,年十九,為學使周日台公拔儒士第一。」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符甲過目成誦,八歲成舉子業。垂髫淹貫六經、子、史,尤精於《易》,凡天文、地理、星數、醫卜、律劍、琴棋、畫篆、書刻、騎射,無不諳習兼通。」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甲子,年二十,登賢書,莆郡司理祁世培公分校所得士。」
- ^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祁彪佳,字幼文,號世培,一字虎子……年十七,以童子應試,登萬曆戊子鄉薦。天啟壬戌,成進士;授興化府推官,為治明敏。甲子分闈,得五經顏茂猷及郭符甲等。外艱,講學廬居;主於有體及用。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乙丑下第,歸讀書恭定公(郭惟賢諡恭定)祠以自勵。
戊辰下第後,教讀給日用,且供菽水。歷漳、潮、平和、饒平及齊、魯、豐沛諸郡邑,足跡不肯一踵公門,惟與生徒講論,或娛詩酒、窮山水、搜勝探奇。
其在平和也,有僧求公序文作衣缽計,遇盜,欲殺之,搜見其文,大奇之,曰:『此郭大人筆也,清操君子,汝獲與游耶?!』釋之。僧袖文來謝,曰:『活我者此也。』因乞題簡,末雲『齋地』,在大蓬山頂。公深夜讀書,虎常來窗外伏聽,每有咆哮超躍,聲徹於內,公著《虎聽草》紀之。
其在饒平也,邑人黃姓者求公書匾及門對懸掛,後其家失火盡燼,惟匾、對巋然僅存,人皆異之。饒令邱金聲,公同里同年友也,居是邑三年,不通一刺、謀一面。邱甚怪之,一日徒步造訪,公閉齋門不納,只隔扉問答。邱曰:『郭年兄何見拒之深也?』公曰:『爾治爾政,吾讀吾書,公私互無干涉,決於爾治內終不親覯也。』其狷介類如此。
其在豐沛也,以地近聖賢,風多淳古,公意欲挈家卜居於此,乃積館俸買闞家園地百六十畝,並構茅屋一所。嗣而值滄桑之變,所志乃不果。
公二十年青袍,六上春官。」 - ^ 11.0 11.1 11.2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戊辰下第後,歷漳、潮、齊、魯、豐沛諸郡邑,舌耕以供菽水。
在平和,有僧求其序文作衣缽計。遇盜,欲殺之,搜見其文,曰:『此清操君子,汝獲與游耶?』釋之。僧持文來謝,曰:『活我者,此也!』齋地在大蓬山頂,深夜讀書,有虎來窗外伏聽,作《虎聽草》紀之。
在饒平,有黃姓求書匾聯。後其家失火,惟匾聯巋然獨存,人咸異之。饒令邱金聲,同年也,三年不通一刺。邱聞,怪之。一日,徒步過訪,閉門不納。邱曰:『郭年兄何見拒深也!』曰:『爾治爾政,吾讀吾書,互無干涉。』 終不一覯。
在豐沛,以地近聖賢,風多淳古,意欲卜居於此,積俸買闞家園地百六十畝,並構茅屋數間。嗣值倥傯,乃不果。」 - ^ 《明季三朝野史》:「崇禎十六年進士。」
- ^ 《竹間十日話》:「崇禎癸未進士。」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天啟甲子舉人,崇禎癸未進士。」「會闈出官僚春坊周巢軒之門,得卷,大加器賞曰:『此正氣文字,必真人品也!』以謄錄多訛,不置前矛。」
- ^ 道光《晉江縣誌·郭符甲》:「崇禎癸未進士。」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崇禎癸未,年三十九,宮僚春坊周巢軒公同校禮闈,得公卷,大加器賞曰:『此正氣文字,必真人品也。』亟薦之,以謄朱魚魯,待校改乃定,不置前矛。殿試二甲,假歸里。」
- ^ 康熙《南安縣志·卷十一·科目志之一》:「懷宗崇禎十六年癸未楊廷鑑榜……郭符甲 大理寺觀政」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甲申,賊闖犯都門,聞三月十九之變,恨不與難。
公為孝廉時,贈資德大夫辱庵公與贈太夫人謝母布衣疏食,怡然曰:『不可以吾兩人易兒純操。』公之卓行,亦二尊人之遺也。」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甲申,闖賊之變,聞巢軒殉難,曰:『吾幸出忠義之門矣!』」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福王時,命以戶部四川司主事兼兵部職方司督理江南,清餉核兵。
及南都不守,符甲督餉姑蘇,適各邑解到十三萬兩有奇,胥役勸暫充行橐,且分給各役避亂。符甲曰:『吾生來不染私塵,況此乃帑物,誰敢輕動!』悉批發原解州縣領回。
乙酉,典試粵東,翕然號得人。擢禮科右給事中。三月之內,章奏三十餘上。詆惡太切,自度不能容,引疾乞歸。」 - ^ 道光《晉江縣誌·郭符甲》:「以戶部四川司主事兼兵部職方司督理江南,清餉核兵;擢禮、戶右給事中。以疾乞歸。」
- ^ 《南疆繹史·繹史摭遺卷二》:「泉州破,故南京戶部主事郭符甲舉兵謀恢復,戰歿。屍暴七日如生,鄉人義而葬之。符甲,晉江人;崇禎癸未進士。」
- ^ 《竹間十日話》:郭符甲「國變後逃建寧山中」。
- ^ 24.0 24.1 《明季三朝野史》:「隆武元年丙戌……九月,虜入泉州,原任大學士蔣德璟死之。原任南京戶部主事郭符甲,舉兵山中,謀恢復;戰歿,屍七日如生,鄉人義而葬之。」
- ^ 25.0 25.1 25.2 《小腆紀傳》:「郭符甲,晉江人。崇禎癸未進士,官南京戶部主事。國變後,家居。丁亥朱成功會師泉州之桃花山,符甲與邑紳沈佺期起兵應之。戰歿,屍暴七日如生;鄉人義而葬之。我朝賜通謚,曰「節愍」。」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時閩地滄桑,嘆曰:『吾散發入山,早知有今日。然崖山航海,塊肉猶存;小樓三年,黃冠歸請死,吾分也。倘機猶有待,敢遽伏一劍以塞責乎!』
適惠、溪、永、德、大田、尤溪各鄉勇迎符甲至永為帥,分部五鎮,以林忠、顏昌儒、鄭英達、李錫燕、周天麟統之,恢復永、德二邑。」 - ^ 洪旭《王忠孝傳》:「丁亥夏,(王忠孝)與鴻逵、成功,及光祿卿諸葛倬、都憲沈佺期、職方郎張正聲、禮科郭符甲、翰林林垐、御史林蘭友,同時舉事,收復郡邑,義聲大振。」
- ^ 28.0 28.1 28.2 28.3 28.4 道光《晉江縣誌·郭符甲》:「時閩地滄桑,符甲鳩義旅分守永春等縣。見勢不支,因冠帶望南再拜,從容自縊。七日,顏色如生,蠅蟻不敢犯。特祀學宮,春秋配祭,永人亦列戶祀之。」
- ^ 29.0 29.1 《竹間十日話》:「順治五年建州變,被執不屈,身受數刀,脫永春山中,絕粒經死。有丐者義之,撫屍而慟,負齒發頭顱瘞山麓。僧性原時見精魂往來山間。」「《節義文章》以為自經於永春山中今上場堡,求符甲葬處不可得。時當變革,二百年來復無好事者為之訪求。後人何不於上場堡立石識之,亦具衣冠葬之遺意也。」
- ^ 30.0 30.1 30.2 30.3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及大清兵入泉,長驅莫阻。鄭英達、顏昌儒守東關太平鎮,懼勢不敵,密約獻降,引兵由永城逼上場堡。
符甲率親軍迎戰,身被數創,退入堡,絕粒不死。因冠帶望南再拜,從容自經。
時大將馬得功屯劄堡外李園,從小樓搜獲,向梁上解下,以一扉舁出,氣未絕,拱手語曰:『先生何自苦!東南未盡平,願相托重!』符甲瞪目曰:『 欲殺、欲割由汝,盡忠、盡節在吾!』再三勸降,不從。得功曰:『郭公志不可奪矣!』命持刀就扉上斫其首,血流所漬,草盡枯;其地至今不生寸草。
七日,顏色如生,蒼蠅、蟲蟻不敢犯;夜中聞空中人馬聲,火光閃閃。得功令備棺衾,禮殮拜奠焉。
顏昌儒、鄭英達既降,得功原許以官。旋軍後,帶至郡,惡其賣主,斬於市,人稱快焉。
事聞,永明王贈兵部尚書,建祠旌忠,特祀學宮,春秋配祭。永人亦列戶祀之。」 - ^ 31.0 31.1 31.2 31.3 《續明紀事本末·卷十五·諸方義旅》:「在籍御史沈佺期、光祿寺卿林橋升、戶部主事郭符甲、推官諸葛斌起兵泉州。符甲家居,與佺期等誓眾起兵,親身督戰;遍體皆創,斗猶不止。或斷其首,乃僕:暴屍七日,面如生。鄉人義而葬之。佺期後沒於臺灣。」
- ^ 《續明紀事本末·卷十六·東南殉節》:「兵科給事郭符甲,體被數創死。」
- ^ 33.0 33.1 《魯之春秋》:監國自丙戌十一月入閩至長垣,軍聲頗振,晉江郭符甲、平和會慶、顏榮皆起兵應之。羅源知縣朱丕丞、寧德知縣錢楷皆以城降。攻克建寧、邵武、興化、三府,福寧一州,海澄、漳浦等三十餘縣。迨至己丑四月,所得者先後復失。其殉難者:……符甲、慶、榮兵敗死;……。符甲,字輔伯,號介菴,之蕃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監國擢兵科給事中,監建海軍。建寧破,符甲帥五百人,戰於海上,五百人皆死。符甲走永春,被執不屈死,屍彌月不腐,里人葬之於海島。
- ^ 《竹間十日話》:「或雲死於海上。」
- ^ 《閩中理學淵源考·郭介庵先生符甲》:「著有《墨訣》、《易訣》、《大小題筆要八法》行於世。」
- ^ 乾隆《泉州府志·郭符甲》:「著有《墨訣》、《易訣》、《大小題筆要八法》行世。」
- ^ 道光《晉江縣誌·郭符甲》:「著有《墨訣》、《易訣》、《大小題筆要》行世。」
- ^ 《靜志居詩話》:「郭符甲,字輔伯,晉江人。崇禎癸未進士,站沒,葬海島中。顧漢石懸首錢塘,六月無蠅。郭輔伯戰死海澨,五百人屍糜爛,而四體不腐。忠義之足以感天地萬物也。題寓園松徑云:『長風何處起,清響落曾湍。忽聽晴空雨,翻飛午院寒。蒼鱗移漢殿,鐵幹老秦官。即此開三徑,徘徊盡日看。』」
參考文獻
[編輯]- (南明)沈佺期撰,《郭符甲傳》
-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七十四·郭介庵先生符甲》
- (清)顧炎武,《明季三朝野史·卷三·思文紀略》
- (清)查繼佐,《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 (清 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明忠義一·郭符甲》
- (清 道光)《晉江縣誌·卷之四十九·人物誌·忠節·郭符甲》
- (清)郭柏蒼輯,《竹間十日話·卷五》
- (清)徐鼒,《小腆紀傳·卷四十九·列傳第四十二》
- (清)李聿求,《明末清初史料選刊·魯之春秋·卷十一》
- 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24086
- 郭紹虞,《靜志居詩話·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