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錄事參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錄事參軍,中國古代中層文官,主要負責監察,在中稱錄事參軍,在中則稱司錄參軍[1]在唐代,是刺史以下一州中最重要的官員。[2]

年代

[编辑]

錄事參軍一職於晉代設立,唐朝初年,把各州主簿改稱錄事參軍,[3]一直沿用到宋代。[4]

員額

[编辑]

兩晉南北朝時,軍府設置錄事參軍。[5]唐代制度,都督府設錄事參軍一或二人,則各設一人。[6]有時錄事參軍出缺,由六曹參軍攝任。一些中央官署,如十六衛羽林軍太子率府也設有錄事參軍。[7]

官階

[编辑]

錄事參軍官秩為從正七品上至從八品下,視乎所在的級別。安史之亂後,錄事參軍受到重視,地位提高,758年晉升一品,即從六品上至正八品下。[8]府和大州的錄事參軍地位較高,小州的錄事參軍則是「釋褐官」,往往授予新入仕途的官員,地位低很多。[9]

職權

[编辑]

錄事參軍最主要職責,是監察官員,包括政府內的官吏,以及該州縣令,類似漢代的督郵[10]錄事參軍監察吏員的任用,以及中央命令在地方的實施,是府、州中最重要的監察官。[11]此外,錄事參軍負責簽發命令,監守官印,[12]把州政府公文交予六曹參軍處理,事成後,覆檢有關公文,檢查有否失當,公事是否已經辦妥,以紅筆加署。[13]

唐代後期,錄事參軍職權提升,成為州刺史以下最重要的官員。安史之亂後,中央財政困難,原來州中長史司馬等「上佐」被減省,[14]變成閒職,不再掌權,其位置由錄事參軍取代。[15]如府州長官暫缺,則由錄事參軍攝代。一些割據藩鎮想剝奪刺史的權力,直接把一州事務交予錄事參軍,以便直接控制。唐末五代,刺史往往不掌實際政務,一州的行政責任都交付錄事參軍。[16]

錄事參軍負責統率一州官府,地位有如中央的宰相[17]總管六曹參軍,總轄六曹;[18]甚至可以直接上奏,糾舉州長官刺史。[19]錄事參軍亦兼管財政,包括兩稅、鹽稅、義倉、俸祿等等。[20]義倉的糧食有時會被人盜用、濫用,錄事參軍加以監管,確保用於救濟。[21]州中官吏如有錯失,錄事參軍或須受罰。[22]

註釋

[编辑]
  1.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21。
  2.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403、420。
  3.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48、350。
  4.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41。
  5.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6。
  6.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0-531。
  7.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64、339。
  8.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0-533。
  9.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43。
  10.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5-536。
  11. ^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頁125。
  12.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3-534。
  13.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65、352、372。
  14. ^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頁146。
  15.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38。
  16.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43。
  17.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6、547。
  18.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30、368。
  19. ^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頁148;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9。
  20.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40;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頁146-148。
  21.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頁391-392。
  22. ^ 嚴耕望:〈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38。

參考書目

[编辑]
  •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唐代府州上佐與錄事參軍〉,頁521-548。
  •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