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短尾信天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短尾信天翁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科: 信天翁科 Diomedeidae
属: 信天翁属 Phoebastria
种:
短尾信天翁 P. albatrus
二名法
Phoebastria albatrus
(Pallas, 1769)
異名

Diomedea albatrus Pallas, 1769

短尾信天翁學名Phoebastria albatrus)是最大的信天翁,翅膀展开可以有3米宽。成年鸟可达11公斤。它也是唯一白色身体的信天翁,只在头颈泛淡黄色。它拥有白背,翅膀外半部是黑色,蓝尖粉红色的嘴,淡蓝色的腿脚。年轻的鸟是棕黑色,成长期间逐渐发白。在日本稱作信天翁阿房鳥阿呆鳥(アホウドリ)。[3][4]

短尾信天翁主要吃海面的鱼卵乌贼,一般在清晨或日落的时间进食。

分布地域

[编辑]

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鸟,曾繁殖于澎湖列岛。夏季時,住在白令海阿拉斯加灣阿留申群島,冬季時,南下飛到日本附近海域繁殖。[5][6]

1887年到1932年之间,为它们的白色羽毛过分猎捕,曾经降低到50只鸟。1960年代开始保护之后,恢复到500-1000左右,其中大约180成年。那时所有的短尾信天翁都只在日本伊豆群島的小火山岛鳥島。这个岛上是活火山,曾经在1902年爆发,杀死所有当地的居民,把很多在岛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岩浆下面。日本动物保护学家为信天翁在岛上种草,也开始计划如何帮助它们移居到婿岛列岛的婿岛。2002年,在另外釣魚臺列嶼北小島南小島发现、确定它们在那里繁殖。[7][8][9]

1940年代,一对年轻的短尾信天翁曾经在美国中途島出现,直到1960年还见到。曾经发现有一对在中途島下了一个蛋,但是没有孵出小鸟。到1980年代,美国加州也开始见到短尾信天翁。

2011年與2012年、2014年在中途島的繁殖得到確認,[10]2015年在小笠原諸島媒島確認出現戰後首次繁殖,[11][12]從那時起在小笠原群島也可以看到繁殖[13]。2018年5月29日,山階鳥類研究所等在小笠原諸島聟島發現有一隻鳥築巢。[14]

繁殖

[编辑]
藍尖粉紅色的嘴為短尾信天翁的特徵

短尾信天翁可以活到40-60年。它们可以在海上飞5年之后才回到它出生的岛屿陆地。配对为终身,一般在6岁时开始。每年在10月底回到同一个地方见面,以沙、灌木枝和火山岩筑巢。一对只下一个蛋,父母轮流孵蛋,约65天孵出。5月底6月初,小鸟几乎长成的时候,父母抛弃鸟巢和小鸟。小鸟会很快自己练习成功飞翔。

與人類的關係

[编辑]

過去短尾信天翁遭到人類大量濫捕。1887年開始為了羽毛遭到濫捕。短尾信天翁被過度獵殺一直延續到1933年日本政府在鳥島、1936年聟島列島指定為禁獵區。[5]當時牠主要用於出口,但據估計,即使在1910年禁止羽毛貿易之後,據估計日本有6,300,000隻鳥被獵捕用於分銷目的。[4]以前短尾信天翁甚至也繁殖於小笠原群島大東群島澎湖群島,然而繁殖地遭到破壞。[3][4][5]據說也曾繁殖於彭佳嶼西之島。1939年,短尾信天翁僅剩的繁殖地鳥島火山爆發。

1949年4月,鳥類學者O.L.奧斯汀英语Oliver L. Austin在伊豆群島及小笠原群島的調查中並未發現短尾信天翁,遂發表了「短尾信天翁滅絕」的報告。短尾信天翁一度被視為滅絕。直到1951年在鳥島發現了短尾信天翁的繁殖,才再度發現。[3][4][5][6][15][16]

重新發現後的短尾信天翁與之前的命運呈現天壤之別,受到人類的高度保護。雖然此後測候所(後來的氣象觀測站)繼續進行監測和保護,但由於1965年火山群地震導致氣象站關閉,一度暫停保護活動。[5][15][16]1976年再度開始調查和保護活動,並透過種植和土木工程建立繁殖所。1992年在崩落危險性較少的斜面設置短尾信天翁的模型(誘餌),以鳴叫聲試圖建立新的繁殖地,進而增加繁殖數及繁殖成功率。[5][16]。1971年在南小島重新發現短尾信天翁個體群[3][15],在1988年確認在此繁殖。[7][17][16]在2001年也確認了北小島的繁殖。[7][17]。2014年在小笠原諸島媒島發現短尾信天翁的幼鳥、並且在2015年2月於同島發現一對住於島上的鳥,透過對兩者羽毛的DNA分析證明了親子關係,成為小笠原群島在戰後的第一次繁殖確認。[11][12]

在日本,短尾信天翁於1956年3月3日以「鳥島的短尾信天翁及其繁殖地」之名被指定為暫定天然紀念物,[18]1958年4月25日,「鳥島的短尾信天翁及其繁殖地」被指定天然記念物,[19]1962年4月19日,指定為特別天然記念物,1965年5月10日特別天然記念物的名稱變更為「短尾信天翁」。1951年時短尾信天翁的數量估計約30-40隻,到了1999年時推測約有1,200隻。[16]2006-2007年時,據估計繁殖個體數約2,360隻(鳥島80%、尖閣群島20%)。[17]據2010年的調査,在鳥島的總個體數估計為2,570隻。[20]在2018年的調査中,鳥島的族群總個體數估計約5,165隻。[21]

注釋

[编辑]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hoebastria albatr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22698335A132642113 [2023-06-29]. doi:10.2305/IUCN.UK.2018-2.RLTS.T22698335A132642113.en可免费查阅. 
  2. ^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1 May 2023) (PDF). CITES.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2) (英语). 
  3. ^ 3.0 3.1 3.2 3.3 出口智広 「アホウドリ」『レッドデータブック2014 -日本の絶滅のおそれのある野生動物-2 鳥類』環境省自然環境局野生生物課希少種保全推進室編、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2014年、136-137頁。
  4. ^ 4.0 4.1 4.2 4.3 竹下信雄 「アホウドリ」『動物世界遺産 レッド・データ・アニマルズ1 ユーラシア、北アメリカ』小原秀雄・浦本昌紀・太田英利・松井正文編著、講談社2000年、60-62、190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加藤陸奥雄、沼田眞、渡辺景隆、畑正憲監修 『日本の天然記念物』、講談社、1995年、642-645頁。
  6. ^ 6.0 6.1 桐原政志 『日本の鳥550 水辺の鳥』、文一総合出版、2000年、28-29頁。
  7. ^ 7.0 7.1 7.2 河野裕美 「アホウドリ」『改訂・沖縄県の絶滅のおそれのある野生生物(レッドデータおきなわ)-動物編-』、沖縄県文化環境部自然保護課 、2005年、61-62頁。
  8. ^ 高野伸二 『フィールドガイド 日本の野鳥 増補改訂版』、日本野鳥の会2007年、66-67頁。
  9. ^ 真木広造、大西敏一 『日本の野鳥590』、平凡社、2000年、21頁。
  10. ^ Oldest known U.S. albatross hatches new chick. Reuters. 2011-03-10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11. ^ 11.0 11.1 小笠原・媒島でアホウドリ繁殖 戦後初確認、DNA分析. 共同通信(47NEWS). 2015年3月26日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6). 
  12. ^ 12.0 12.1 アホウドリ、小笠原諸島で繁殖 戦後初. 日本テレビ. 2015年3月26日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3. ^ アホウドリのひな誕生 小笠原・聟島で2例目. 產經新聞. 2017-02-13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14. ^ アホウドリのひな1羽誕生. 埼玉新聞. 2018-05-30. 
  15. ^ 15.0 15.1 15.2 長谷川博 「アホウドリの保護」『動物大百科 7 鳥類I』黒田長久監修 C.M.ペリンズ、A.L.A.ミドルトン編、平凡社、1986年、60-61頁。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長谷川博 「アホウドリの復活は確実になった」『動物世界遺産 レッド・データ・アニマルズ1 ユーラシア、北アメリカ』小原秀雄・浦本昌紀・太田英利・松井正文編著、講談社、2000年、63頁。
  17. ^ 17.0 17.1 17.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eda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8. ^ 同日、東京都教育委員会告示第9号「文化財保護法第七十条第一項の規定により、仮指定する件」
  19. ^ 同日、文化財保護委員會告示第37号「文化財保護法第六十九条第一項の規定により、指定する件」
  20. ^ 東邦大学による第104回鳥島アホウドリ調査報告
  21. ^ 第124回鳥島オキノタユウ調査報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邦大学メディアネットセンター(2018年5月18日)、2018年9月27日閲覧。

參考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