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天智天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智天皇
第38代天皇
在位期間:
668年2月20日-672年1月7日(3年321天)
前任:齊明天皇
繼任:弘文天皇
天智天皇(小倉百人一首
時代 飛鳥時代
首都 大津京
皇居 近江大津宮
葛城皇子
別名 中大兄皇子
天命開別尊
近江天皇
近江大津宮御宇天皇
出生 推古天皇三十四年
626年
逝世 天智天皇十年十二月三日
672年1月7日(672歲—01—07)(45—46歲)
近江大津宮
陵墓 名山科陵
父親 舒明天皇
母親 皇極天皇
皇后 倭姬王
夫人 道君伊羅都賣
蘇我遠智娘
蘇我姪娘
蘇我常陸娘
阿倍橘娘
采女 宅子娘
宮人 忍海造色夫古娘
栗隈首黑媛娘
皇子 建皇子(母蘇我遠智娘)
志貴皇子(母道君伊羅都賣)
大友皇子(母宅子娘,弘文天皇
阿閉皇子(母宅子娘)
川島皇子(母忍海造色夫古娘)
皇女 大田皇女(母蘇我遠智娘)
鵜野讚良皇女(持統天皇,母蘇我遠智娘)
御名部皇女(母蘇我姪娘)
阿閉皇女(母蘇我姪娘,元明天皇
山邊皇女(母蘇我常陸娘)
明日香皇女(母阿倍橘娘)
新田部皇女(母阿倍橘娘)
阿雅皇女(母宅子娘)
大江皇女(母忍海造色夫古娘)
水主皇女(母忍海造色夫古娘)
泉皇女(母栗隈首黑媛娘)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天智天皇
假名てんじてんのう
平文式罗马字Tenji Tennō

天智天皇(日语:天智天皇てんじてんのう Tenji Tennō;626年—672年1月7日),日本第38代天皇(668年2月20日—672年1月7日在位)。父為舒明天皇,母為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舅為孝德天皇。名為葛城(日语:葛城皇子かづらきのおうじ Kadzuraki no ōji),亦稱中大兄皇子(日语:中大兄皇子なかのおおえのおうじ Nakanoooe no ōji)。天智天皇是孝德朝齊明朝时期日本实际统治者兼皇太子,在位期间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同年迁都难波(今大阪)长柄丰碕宫。646年頒布改新诏书,宣布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史称大化革新。推行班田制租庸调制。实施新冠位制,设八省百官等。

生平

[编辑]
中大兄皇子(當時的天智天皇)與中臣鎌足共謀斬殺蘇我入鹿。左上是皇極天皇。談山神社『多武峰緣起繪卷』(奈良縣櫻井市)[1]

中大兄皇子生于626年(推古天皇三十四年),名為葛城,起初被稱作為葛城皇子。

當時外戚蘇我蝦夷及其子入鹿專橫跋扈,皇族和中央貴族大多都對其持有強烈反感。645年,中大兄皇子聯合輕皇子(後述的孝德天皇)與神祇官中臣鎌足等人發動乙巳之變誅滅蝦夷、入鹿三族,成功從蘇我氏的手中奪回大權。繼而又以孝德、齊明兩天皇之皇太子身份(孝德為其堂兄,齊明為其生母),從事對大化革新各項政策的擬定和實行。

660年,遷都於近江滋賀的大津京(今滋賀縣大津市)。同年唐朝發動滅百濟之役,日本多年的盟友同時也是其在朝鮮半島僅剩的勢力範圍百濟被滅。依百濟復興軍鬼室福信之請,擁立百濟王室豐璋,並於661年前後三年連續派軍支援朝鮮,卻在白江口之戰被唐軍大敗。落敗的日軍帶著百濟王室和貴族傖惶而歸,向中國遣使求和。

在百濟之役期間中大兄皇子也沒有停止整頓內政的步伐,662年,奉皇令與中臣鎌足制訂《近江令》。668年,登基天皇之位,即天智天皇。669年10月15日,派遣東宮皇太弟大海人皇子至已經病危的內大臣中臣鎌足府邸,賜其藤原之姓。670年2月,創製史載日本最早的全國性戶籍《庚午年籍》。672年1月,天智天皇病危不治,於近江國大津宮駕崩,被葬於京都名山科陵。

天智天皇駕崩不久之後,其弟大海人皇子發動政變,廢除其子大友皇子並即位成為新天皇,即天武天皇

作品

[编辑]

天智天皇在万叶集中留下了四首和歌,其中一首被收纳在百人一首的第一首:

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苫をあらみ わが衣手は露にぬれつつ

汉译:秋日田野间,庵屋初搭就。覆盖草席疏,冷露湿衫袖。

家族

[编辑]
 
(26)繼體天皇
((三國)男大迹王)
 
(27)安閑天皇
 
 
石姫皇女
(欽明天皇后)
 
 
 
 
 
 
 
 
 
 
 
(28)宣化天皇
 
 
上殖栗皇子
 
十市王
 
多治比古王
 
(多治比)嶋日语多治比嶋
多治比氏日语多治比氏
 
 
 
 
 
 
 
 
 
 
 
(29)钦明天皇
 
(30)敏达天皇
 
押坂彦人
大兄皇子
 
(34)舒明天皇
 
 
 
 
 
 
 
 
 
 
 
 
 
 
 
 
 
 
 
 
 
 
 
 
 
 
 
 
 
 
 
 
 
 
(三國)椀子皇子
三國氏
 
 
 
 
 
 
 
春日皇子日语春日皇子
 
 
茅渟王
 
(35)皇极天皇
(37)齊明天皇
(舒明天皇后)
 
 
 
 
 
 
 
 
 
 
 
 
(息長)厚皇子
息長氏日语息長氏
 
 
 
 
 
 
 
大派皇子日语大派皇子
 
 
 
 
 
 
(36)孝德天皇
 
有間皇子
 
 
 
 
 
 
 
 
 
 
 
 
 
 
 
 
 
 
 
 
難波皇子日语難波皇子
 
大俣王
 
栗隈王日语栗隈王
 
美努王
 
諸兄
(葛城王)
橘氏
 
 
 
 
 
 
 
 
 
 
 
 
 
 
 
(31)用明天皇
 
厩戶皇子
聖德太子
 
山背大兄王
 
 
 
 
 
 
 
 
 
 
 
 
 
 
 
(33)推古天皇
 
 
来目皇子日语来目皇子
 
 
 
 
 
 
 
 
 
 
 
 
 
(32)崇峻天皇
 
 
当麻皇子日语当麻皇子
 
 
 
 
 
 
 
 
 
 
 
 
 
穴穗部間人皇女
(用明天皇后)
 
 
殖栗皇子日语殖栗皇子
 
 
 
 
古人大兄皇子
 
倭姬王
(天智天皇后)
 
 
 
 
 
(38)天智天皇
(中大兄皇子)
 
(41)持统天皇
(天武天皇后)
 
 
 
 
 
 
 
 
 
 
(43)元明天皇
(草壁皇子妃)
 
 
 
間人皇女
(孝徳天皇后)
 
 
(39)弘文天皇
(大友皇子)
 
葛野王日语葛野王
 
池邊王
 
淡海日语淡海氏三船
 
 
 
 
 
 
 
 
 
 
 
 
志貴皇子
(春日宮天皇)
 
(49)光仁天皇
 
(50)桓武天皇
 
 
 
 
 
 
 
 
 
 
 
 
 
 
 
 
 
 
 
 
 
 
 
 
 
 
 
 
 
 
 
 
 
 
 
 
 
 
 
 
早良親王
(崇道天皇)
 
 
 
(40)天武天皇
(大海人皇子)
 
高市皇子
 
长屋王
 
桑田王
 
礒部王
 
石見王
 
(高階)峰緒日语高階峰緒
高階氏日语高階氏
 
 
 
 
 
 
 
 
 
 
 
 
 
 
草壁皇子
(岡宮天皇)
 
(44)元正天皇
 
 
 
 
 
 
 
 
 
大津皇子
 
 
(42)文武天皇
 
(45)圣武天皇
 
(46)孝谦天皇
(48)称德天皇
 
 
 
 
 
 
 
 
 
 
 
忍壁皇子日语忍壁皇子
 
 
吉備内親王日语吉備内親王
 
 
 
 
 
 
井上内親王
(光仁天皇后)
 
 
 
 
 
 
 
 
 
長親王日语長皇子
 
智努王
文室浄三日语文室浄三
 
大原王日语三諸大原
 
文室日语文室氏綿麻呂
 
 
 
 
 
 
 
 
 
 
 
 
 
 
 
御原王日语三原王
 
小倉王日语小倉王
 
(清原)夏野日语清原夏野
 
 
 
 
 
 
 
 
 
 
舍人親王
(崇道尽敬皇帝)
 
 
(47)淳仁天皇
 
 
 
 
 
 
 
 
 
 
 
 
 
 
貞代王
 
(清原)有雄日语清原有雄
清原氏
 
 
 
 
 
 
 
 
新田部親王
 
鹽燒王
 
(氷上)川繼日语氷上川継
 
 
 
 
 
 
 
 
 
 
 
 
 
 
道祖王
 

日本國誕生

[编辑]

在首都遷至大津後制定的成文法典「近江律令」中規定倭王對外稱號為「明神御宇日本天皇」,這是「日本」和「天皇」兩詞最早的明文記載,668年天智天皇於首都大津即位天皇,在唐朝消滅東北亞霸主高句麗帝國之後,天智天皇向皇帝高宗遣使求和,670年末,天智天皇派遣到新羅國的使者告知倭國國號改為日本國,日本國號由來於此[2]

參考

[编辑]

  1. ^ 絹本 多武峯縁起絵巻. www.nara-wu.ac.jp. [2024-06-04]. 
  2. ^ 岡田英弘,譯者:陳心慧. 日本史的誕生: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建國史,原文名稱:日本史の誕生: 千三百年前の外圧が日本を作った. 八旗文化. 2016-10-05 [2019-02-25]. ISBN 9789869356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中文(臺灣)). 

關連項目

[编辑]
前任:
齊明天皇
日本天皇 繼任:
弘文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