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乙瑛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乙瑛碑》,全稱名為《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或稱做《孔廟置守廟百石孔龢碑》、《漢孔子廟置卒史碑》、《魯相乙瑛碑》,因為百石卒史官叫故孔龢(通「和」),所以又叫《孔和碑》,因為碑的頂部沒有碑額[註 1],所以歷朝歷代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碑身為長立方體,總高度198公分,寬度91.5公分,厚度22公分,以石灰岩質的石材刻成。正文一共十八行,每行有四十個字。碑文以漢隸書寫篆刻,於漢桓帝永興元年(西元153年)立碑,原來一直收存在中國山東省曲阜孔廟的同文門下,1978年移往東廡[註 2],1998年再移至漢魏碑刻陳列館典藏至今。《乙瑛碑》是東漢隸書碑刻中,筆韻雄健剛勁又兼具宗廟典雅之氣的代表作。

漢魏碑刻陳列館館藏的《乙瑛碑》

碑文簡介

[编辑]

《乙瑛碑》的內容,敘述的是東漢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上奏漢桓帝,說明前乙瑛曾向朝廷建議,為孔廟設置一名守廟的百石卒史官,以便管理祭祀禮器、禮品及主持祭祀孔子的禮節事務。在獲得桓帝准奏後,透過司徒、司空府將詔書轉達給乙瑛,同意他提出的建議,為孔廟設置百石卒史一人,明定候選者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上,研究經史,通曉一藝[註 3],能夠遵行、弘揚孔子聖教禮儀,具有威望的學者。符合條件的人有:文學署吏的孔龢、師傅孔憲及戶曹史孔寬等三個人,在經過考試評選後,最終由著名孝子,精通《春秋公羊傳》嚴氏學的孔龢,獲選擔任孔廟百石卒史官職。最後一段,首先讚頌孔子的聖德,表彰乙瑛的政績,以及記錄相關有功人員。 本章上奏獲准的時間是元嘉三年(西元153年)三月廿七日,碑文的撰刻時間是永興元年(該年五月改年號為永興)六月十八日。碑文最後空白處,有宋朝的張稚圭以楷書題寫刻文:「後漢鐘太尉書。元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幾個字。 鍾太尉指的是鍾繇,他出生於元嘉元年(西元151年),於漢獻帝初平三年(西元192年)才擔任黃門侍郎,而《乙瑛碑》立於漢桓帝永興元年(西元153年),前後相距四十年,鍾繇時年才兩歲,怎麼寫碑文? 經過年代考據比對,歷來質疑碑末的題記是張稚圭的借名附會之說[1]

碑文

[编辑]

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首言。魯前相瑛書言。詔書崇聖道。勉學藝孔子作春秋。制孝經。刪述五經演易繫辭。經緯天地。幽讚神明。故特立廟。褒成侯四時來祠。事已即去。廟有禮器。無常人掌領。請置百石□□一人。典主守廟。春秋饗禮。財出王家錢。給犬酒直。須報。謹問大常。祠曹掾馮牟。史郭玄辭對。□□□□□□行。祠先聖師。侍祠者。孔子子孫。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備爵。大常丞監祠。河南尹給牛羊豕□□□各一。大司農給米祠。臣愚以為。如瑛言。孔子大聖。則象乾川。為漢制作。先世所尊。祠用眾□□□□□□欲加寵子孫。敬恭明祀。傳于罔極。可許。臣請魯相為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一人。掌領禮器。□□□□□□酒直。他如故事。臣雄。臣戒。愚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稽首以聞。曰可。□□□河南□□□□字季高。元嘉三年三月廿七日壬寅奏雒□宮司空□蜀□□□□□字意伯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廿七日壬寅。司徒雄。司空戒下魯相。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卌□□。經通一藝。雜試通利能奉弘先聖之禮。為□所歸者。如詔書。書到言。永興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魯相平。行長史事。卞守長□。□□□罪。敢言之。司徒司空府壬寅詔書。為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一人。掌主禮器。選年卌□上。□□□□□□□奉弘先聖之禮。為宗所歸者。平叩頭叩頭。死罪死罪。謹案文書。守文學掾魯孔龢。師□□。□曹史□□等雜試。龢脩春秋嚴氏。經通高第。事親至孝。能奉先聖之禮。為宗所歸。除龢。補名狀如牒。平惶□叩頭。死罪死罪。上司空府讚曰。巍巍大聖。赫赫彌章。相乙瑛字少卿。平原高唐人。令鮑疊字文公。上黨□留□。政教稽古。若重規□。乙君察舉。守宅除 吏。孔子十九世孫麟。廉請置百石卒史一人。鮑君造作百石吏舍。功垂无窮。於是始□。(隸書)。後漢鐘太尉書。元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楷書)。[2]

拓本

[编辑]

歷代評論

[编辑]
  • 明朝 郭宗昌在《金石史》中讚道:「爾雅簡質可讀,書益高古超逸。」[3]
  • 清初 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也說:「文既爾雅簡質,書複高古超逸,漢石中之最不易得者。」[4]
  • 清朝 方朔於《枕經金石跋》中說:「《乙瑛》立于永興元年,在三碑《禮器》、《史晨》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稱宗廟之美、百宮之富。王篛林(澍)太史謂雄古,翁潭溪(方綱)閣學謂骨肉勻適,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不虛也。」[5]
  • 清朝 何紹基在《東洲草堂金石跋》中說:「樸翔捷出,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6]
  • 清朝 翁方綱給乙瑛碑極高的評價,認為是「漢隸最可師法者」。
  • 清朝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建初以後,變為波磔,篆、隸迥分。於是《衡方》、《乙瑛》等碑,體扁已極,波磔分背,隸體成矣。」、「至於隸法,體氣益多:虛和則有《乙瑛》、《史晨》。」[7]
  • 明代 趙崡在《石墨鐫華》卷一·漢魯相置孔子廟卒史碑中說:「其敘事簡古,隸法遒勁,令人想見漢人風采,正不必附會元常也。」[8]

注釋

[编辑]
  1. ^ 碑額又叫碑頭、碑首,是指碑石頂端的碑名題字,古代的碑額大多以篆文書寫,所以又稱篆額。
  2. ^ 東廡是指孔廟大成殿東側供奉孔子杰出弟子與歷代儒者及賢明者的廂房。
  3. ^ 指精通六藝其中一藝,這裡的六藝是指孔子所倡導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明代 趙崡在《石墨鐫華》卷一·漢魯相置孔子廟卒史碑中說:「其敘事簡古,隸法遒勁,令人想見漢人風采,正不必附會元常也。」
  2. ^ 《漢魯相乙瑛碑墨拓本》國立故宮博物院 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郭宗昌. 链接至维基文库 金石史·卷一. 维基文库 (中文). 
  4. ^ 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卷五,欽定四庫全書本。
  5. ^ 方朔,《枕經堂金石題跋》卷二,《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第十九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頁14256。
  6. ^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8秦漢刻石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頁484。
  7. ^ 康有為. 链接至维基文库 廣藝舟雙楫. 维基文库 (中文). 
  8. ^ 趙崡. 链接至维基文库 石墨鐫華·卷一. 维基文库 (中文). 

參考文獻

[编辑]
  1. 劉文秋編,《乙瑛碑》,河南美術,2007,ISBN 9787540115920
  2.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8秦漢刻石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