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苏法律咨询 > 徐州法律咨询 > 徐州暴力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指使他人抢劫如何定罪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指使他人抢劫如何定罪

唐** 江苏-徐州 暴力犯罪辩护咨询 2025.04.19 12:56:48 441人阅读

指使他人抢劫如何定罪

其他人都在看:
徐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徐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若要避免指使他人抢劫这类情况发生,个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明白抢劫行为的严重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杜绝用不正当方法诱导他人犯罪。
(二)若已存在指使他人抢劫的行为,应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争取从轻处罚。
(三)对于被教唆者,在未实施抢劫行为前要及时醒悟,拒绝教唆,避免陷入犯罪泥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5-04-19 17:45:01 回复
咨询我

1.指使他人抢劫构成教唆犯,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构成抢劫罪共同犯罪,教唆者需承担抢劫罪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教唆犯作用不同,处罚有别,起主要作用以主犯论处,起次要作用以从犯论处。
2.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升民众法律意识,让大家了解教唆犯罪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应加大对教唆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依法惩处,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同时,对于潜在的教唆犯罪情况,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教育,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2025-04-19 15:50:5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指使他人抢劫属于教唆犯,与被教唆者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需按其在共同犯罪中作用承担抢劫罪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等方法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人按其意图实施犯罪。指使他人抢劫符合教唆犯特征。对于这种行为,会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处罚,起主要作用以主犯论处,起次要作用以从犯论处。司法实践里,只要被教唆者实施抢劫行为,教唆者就要担责。犯抢劫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等加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您遇到与教唆犯罪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法律建议。

2025-04-19 14:50:53 回复
咨询我

1.指使他人抢劫属于教唆犯,也就是用劝说、利诱等方法,让原本没犯罪想法的人按自己意图去抢劫。

2.指使他人抢劫的处罚,要看其在共同犯罪里的作用。起主要作用按主犯论处,起次要作用按从犯论处。

3.只要被教唆者实施抢劫,教唆者和其构成抢劫罪共同犯罪,教唆者要担责。犯抢劫罪一般判三到十年并处罚金,有加重情节的判十年以上、无期或死刑,还可能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5-04-19 14:39:4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指使他人抢劫构成教唆犯,其通过劝说、利诱等多种方式,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无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教唆意图实施犯罪。
(2)对指使他人抢劫行为的处罚,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判定。若起主要作用,按主犯论处;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论处。
(3)司法实践里,只要被教唆者实施了抢劫行为,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教唆者需承担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抢劫罪量刑跨度大,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入户抢劫等加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提醒:
不要指使他人实施抢劫等犯罪行为,否则将承担严重法律后果。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如有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19 13:45:11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抢劫罪中的“使他人不能反抗”如何界定

    专业解答抢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关键特征之一是“使他人失去抵抗力”。这意味着罪犯使用暴力、恐吓或其他手段,剥夺了受害者的抵抗能力,从而能够成功夺取其财产。 具体来说,“使他人失去抵抗力”可以包括使用武器威胁、对受害者进行严重身体伤害或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惧。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让受害者感到无法抵抗,从而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来保护自己或财产。 在判断是否达到“使他人失去抵抗力”的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暴力的强度、胁迫的程度、受害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这些因素将有助于确定罪犯是否成功地剥夺了受害者的抵抗能力。

    2024.09.27 1261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