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移出工作群不一定等于被公司辞退。这可能只是公司内部管理的一种方式。要确定是否被辞退,得看有没有正式的辞退通知或其他明确表示。如果担心被无故辞退,可先与公司沟通了解情况,若真被辞退且不合理,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4-14 02:46:07 回复您好,我是企业法律顾问黄小姐
我们单位是为企业,个人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服务包括:
1:法律问题个人、企业、服务期免费咨询(给予专业法律意见)。
2:企业风险防控,员工管理,劳资体系的完善(员工入职至离职得所有手续规范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起草制定)。
3:合同审核与起草。
4:律师函、解决货款拖欠。
5:企业品牌维权打假,企业股权协议审核修订等。
如有其他起诉需求,个案法律服务等,也可向我咨询
我司东莞厂区有一名台湾籍主管(1963年5月生,现即将62周岁)原劳动合同签到2025年12月。现公司不想续用。请问此情况公司需要支付其经济补偿金?
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问题,关于他们公司不想续用一位台湾籍主管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首先,用户提供的信息是:这位主管1963年5月出生,现年62岁,劳动合同签到2025年12月,公司现在不想续用。用户询问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中国大陆的劳动法相关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通常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常见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主动解除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到期不续签等。但具体是否支付要看具体情况。
用户提到的情况是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不续签,且劳动者没有提出不续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是劳动者自己不愿意续签,则不需要支付。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公司不续签,而员工是否有意愿续签。用户的情况是公司不想续用,所以属于公司不续签,因此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接下来,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如果员工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那么劳动合同可能自然终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国大陆的规定,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干部55岁,工人50岁。这位主管是台湾籍,但工作地点在东莞,应适用中国大陆法律。他已经62岁,超过了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所以可能已经退休。如果他已经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需要确认该主管是否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如果公司没有为他办理退休手续,或者他尚未开始领取养老金,那么可能不适用这一条款,公司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可能有特殊规定,但一般来说,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仍然适用。
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没有直接相关的法律案例或解答,但根据法律条文,需要综合判断。因此,结论可能是:如果该主管已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公司无需支付;否则,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最后,建议用户核实该主管的退休和养老金领取情况,并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律师以确认具体情况,因为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细节需要注意。
根据中国大陆《劳动合同法》及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的相关规定,结合您描述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需要支付。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主动不续签(且劳动者无重大过失),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该主管的劳动合同原定2025年12月到期,公司单方面决定不续用,属于“到期终止”,需支付补偿。
退休年龄问题:
该主管现年62岁(2025年),已超过大陆男性法定退休年龄(60岁)。但需注意:
若其已办理退休手续并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则劳动合同自动终止,无需支付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
若未办理退休或未享受养老保险,则仍适用《劳动合同法》,公司需支付补偿。
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工作年限:从入职至2025年12月合同终止的实际工作年限。
月工资标准: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计算公式:
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工作年限满1年按1年计;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不满6个月按0.5年计)。
三、台湾同胞的特殊性
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适用《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但劳动权益(如经济补偿)与大陆员工一致,需遵守《劳动合同法》。
四、建议操作
核实退休状态:
确认该主管是否已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若已领取,可依法终止合同;若未办理,需支付补偿。
协商处理:
建议与员工协商一致,避免争议。若协商不成,需按法律程序支付补偿。
咨询当地劳动部门:
因个案可能存在细节差异(如社保缴纳情况),建议联系东莞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或律师进一步确认。
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
《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第11条
若有其他疑问,可提供更多细节以便进一步分析。
我被移出工作群是否等于被公司辞退?
好的,用户的问题是“我被移出工作群是否等于被公司辞退?”。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用户可能被移出了工作群,担心这是否意味着被公司解雇,想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下一步该怎么做。
根据搜索结果,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多个案例显示,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辞退行为、是否继续缴纳社保、是否提供工作条件等。例如,案例1中公司招聘了新人并移出群聊,被视为辞退;而案例2中公司继续缴纳社保,移出群聊不被视为辞退。这说明不能单凭移出群聊就认定辞退。
用户可能需要知道,仅被移出群聊并不足够证明被辞退,必须结合其他证据。比如公司是否停止发工资、关闭工作权限、收回办公设备等。同时,用户需要如何收集证据,比如继续上班、与公司沟通记录、社保缴纳情况等。
用户可能还关心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比如应该继续到岗,要求公司出具书面通知,或者收集其他证据如录音、录像等。如果贸然离职,可能被视为自行辞职,无法获得赔偿。
需要提醒用户,法律上劳动关系解除需要明确的意思表示或行为,移出群聊本身不足以证明。建议用户冷静处理,收集更多证据,必要时咨询律师或劳动部门。
最后,用温暖的语言表达同理心,避免用户焦虑,提供明确的步骤和建议,帮助用户维护自身权益。
被移出工作群是否等于被辞退,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根据司法实践和最新案例,为您梳理关键要点:
一、法律核心判断标准
移出工作群 ≠ 自动解除劳动关系
法院主要从以下维度综合判断:
1?? 是否伴随其他辞退行为
?? 招聘替代人员、关闭工作权限、收回办公设备
?? 停发工资、停缴社保、拒绝提供劳动条件
? 仅移出群聊但未影响实质工作安排
2?? 公司是否有明确辞退意思表示
?? 书面/口头辞退通知(需录音或书面证据)
? 仅移出群聊但未明确解除劳动关系
3?? 劳动关系是否实际存续
?? 公司继续缴纳社保、发放工资视为劳动关系存续
? 长期不安排工作且停缴社保可能视为事实解除
(案例对比:同是移出群聊,案例1因招聘替代人员被判违法辞退,案例2因持续缴社保未被认定辞退)
二、劳动者应对指南
若您突遭移出工作群,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继续到岗工作
坚持打卡并留存考勤记录(如拍照、录像)
通过邮件/书面形式要求公司安排工作
2?? 固定关键证据
群聊移除截图(需显示移除时间、操作人)
与HR或领导的沟通记录(询问移除原因及工作安排)
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证明劳动关系状态)
3?? 谨慎对待公司行为
若被拒绝进入办公场所,立即报警并留存《出警记录》
若工作系统权限被关闭,录屏记录并发送书面异议
4?? 避免主动离职
即使被移出群聊,在未收到书面辞退通知前不要擅自离岗
单方停止工作可能被认定为"旷工",导致丧失赔偿金请求权
三、维权路径建议
1?? 协商阶段
书面致函公司要求说明移除群聊原因及劳动关系状态
明确表示"不接受变相辞退,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 仲裁准备
收集证据链:群聊移除记录+拒提供劳动条件证据+工资社保停发记录
若公司超过1个月未安排工作且未发工资,可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 时效提醒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