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界的“奥斯卡”—凯迪克绘本奖获奖书目 (四)
前言:
本篇继续承接上篇为大家介绍上世纪70年代的凯迪克获奖绘本,随着国内绘本引进速度的加快,可能会有遗漏,希望大家留言,我会陆续修改补充,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一直的写下去!
历年获奖凯迪克绘本(本文只介绍国内引进的获奖绘本)
李欧·李奥尼简介:
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1910-19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尽管李奥尼开始创作绘本时已经49岁,他却开创了一个绘本的新时代,他笔下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富含哲理,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伊索”。代表作《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分别于 1961年、1964年、1968年及1970年四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南海出版社出版了李欧·李奥尼的作品集14册
大家可能更为熟悉的可能是信宜绘本的这本《小蓝和小黄》
这本书是李尼奥的处女作,当时他已经49岁了,已经有了5岁的孙子和3岁的孙女,在一次火车旅行中,李尼奥随手从身边的杂志上撕下彩色的色块给孙子和孙女讲故事,精彩的故事获得了孩子们的喜欢,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从此李尼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迈上了图画书的创作之路,前篇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现在介绍下《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1970年银奖《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3-6岁]
本书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亚历山大的小老鼠,天天被人喊打。它很羡慕一个玩具发条老鼠,天天在女主人的手里摆玩,受尽了宠爱。它发誓都想变成发条老鼠,也能被人爱护,一个魔法蜥蜴能帮他实现愿望,最后关头,亚历山大改变主意,意识到了自由的可贵。本书有两条寓意,首先可以给孩子讲解友情的含义,待孩子成长后还可以讲解自由的重要。
1970年金奖《驴小弟变石头》[3-6岁]
这本书的画风大家肯定能接受了吧,终于不是值友口中的魔古道了。本书讲的是驴小弟捡了一颗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神奇宝石,但是在狮子的干扰下驴小弟被宝石变成了石头,后来经过重重努力驴小弟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本书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痛苦感受,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的重要,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们要坚强,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希望。
1971年银奖《青蛙和蟾蜍》[3-6岁]
本套书讲的是青蛙和蟾蜍两个好朋友的一系统的小故事,故事温馨、叙事幽默,能挑动人们最纯真最原始的感动,本书文字优美,可以让孩子慢慢从图画阅读向文字阅读有个良好的过渡。
1972年金奖《晴朗的一天》[3-6岁]
本书是一个亚美尼亚古老的民间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狐狸,它因为偷喝了老奶奶的牛奶,被老奶奶剪掉了尾巴,后来经过自己重重的努力,换回了尾巴。本书告诉孩子们人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了不要气馁,只要努力挽回过失,错误就可以拟补。书中文字郎朗上口,大人孩子都可以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
1972年银奖《讨厌黑夜的席奶奶》[7-10岁]
本书以黑白钢笔画将一个讨厌夜晚的老奶奶形象的展现在小读者眼前,一个老奶奶特别讨厌黑夜,她用尽了方法驱赶黑暗,最终也没成功,白天来了,她竟然去美美睡了一觉,够讽刺吧。本书告诉孩子要正确面对自己讨厌的事情,遵循自然规律,做一个快乐、聪明的宝宝。
1973年金奖《丢饭团的笑婆子》[3-6岁]
本书是一个日本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个爱笑、爱做饭团的婆婆,经过一系列的奇遇走上了人生巅峰的故事。这是一个正面积极的绘本,谁都会遇到挫折,但是要勇敢面对它,才能克服困难,迎接美好。
1973年银奖《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3-6岁]
本书由启发绘本引进,相对于1939年婉达·盖格的同名作品,这个版本的画风可能会被现代读者更能接受吧。这么经典的故事,我就不多解读了。
1973年银奖《蜘蛛阿南希》[7-10岁]
可能又是一本画风不被国人接受的绘本吧,讲的是七个葫芦娃一起救爷爷的故事,呃,是蜘蛛兄弟合力救父的故事,用非洲的民间故事讲了月亮的起源。图形简单明了,色彩强烈,全书充满了非洲的图腾感,可以作为孩子绘画启蒙书。
1975年金奖《飞向太阳的箭》[3-6岁]
本书与《蜘蛛阿南希》均为吉拉德·麦德莫特的作品,同样的画风、同样的民间故事,视觉冲击力极强。
1976年金奖《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3-6岁]
本书是西非民间传说改编,全书充满了非洲民俗图案,民间传说改编的故事通常不会用科学的道理给孩子们讲述问题,而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有时候可能很荒诞,但是这样讲出的故事总能让孩子细细的思考琢磨,感受更深。
1977年银奖《会说话的骨头》[3-6岁]
本书和《驴小弟变石头》是同一作者威廉·史塔克,同样的清新可爱的画风,充满魔法的故事总是能吸引孩子,给孩子们带来纯净的快乐。
1978年金奖《诺亚方舟》[3-14岁]
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了,是《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彼得·史比尔的这本无字绘本场面宏大而不失细腻,细节丰富、线条流畅,让人爱不释手。杰里·平克尼的《诺亚方舟》也获得了2003年的凯迪克银奖。
1978年银奖《绝妙的馊主意》[3-6岁]
本书是由犹太人的民间故事改编,写实风格的彩色插图生动展现了一个让小房子变大房子的馊主意带来的糟糕状况,最后出乎意料的反转剧情深深吸引着孩子。
1979年金奖《野马之歌》[3-6岁]
这本书色彩奔放、美轮美奂的展现了游牧民族的民俗风情。刚一打开书看似东方的草原民族风,但这本书确是讲了印第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故事。
1979年银奖《火车快跑》[0-3岁]
这本绘本是一本典型的幼儿认知图画书,色彩鲜明、充满动态的图像,让婴幼儿初步了解形状、色彩、空间与速度的认知。
结束语
很多值友看过前几篇的介绍会反应说这些大奖绘本为什么画风这么奇怪,甚至有点魔古道的意思。我对本站值友沧溟九蠹的评论很是赞同“能够通过图画直接传达内容的绘本基本都是好绘本。很多大人无法理解的画风老旧色彩单一的绘本能够经久不衰知道今天仍然被孩子们喜欢就是这个原因。不要纠结在画风的问题上,只不过几十年的美术流行趋势变化而已,在人类美学历史上不过是一根火柴燃烧的功夫。”
本篇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的16本国内引进的凯迪克绘本,希望大家喜欢 。
个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欢迎各路大神(shang)赐(jin)教(bi) 。
谢谢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漫游时光
校验提示文案
咬牛奶喝面包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咬牛奶喝面包
校验提示文案
漫游时光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