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无广,三句话看懂取暖器选购!2023 年有哪些「好用不贵」的电暖器值得推荐?
去年我就针对不同形式的取暖器,做过一期集中的评测,其中包括当下主流的踢脚线款,暖气片造型款,也有立式风扇款,甚至还有工业风的阿卡驰以及带空气净化功能的舒乐氏,基本囊括了除小太阳之外的所有不同形式电暖器 ▲
先说结论。结论可能比较反直觉,具体我会在下文逐一解释。
①电暖器加热,主要靠热对流,其次靠热辐射。
有些设备虽然体积小,电热丝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小,但只要配上风扇,且电热丝功率足够,其加速度一样很快,而且可以实现全屋加热。但代价是风扇噪音。
②对于相同形式的电暖气,额定功率越大,加热速度越快,和价格基本没有关系。2000块的踢脚线款,并不会比200块的踢脚线款加热更快——前提是两者长度基本相同。
③单从加热效率来说,踢脚线款电暖气是设计最合理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踢脚线位置较低,恰好热空气自然上升,可以形成完美对流,让全屋从上到下都均匀受热;另一个是踢脚线款电热丝与空气接触面积最大,热交换效率最高。
下面的内容我尽量不兜圈子,坚持「说人话」。文章的最后会有几款具体产品推荐,仅供参考。
1、有没有必要买电暖器?
A:看需求,我认为比空调舒服。
空调基本家家都有,而且热效率更高,更加省钱,按理说没必要买电暖器。然而事实是电暖器一波又一波地火起来,其实这就足以证明电暖器存在的价值。
比起空调,电暖器确实更舒服。冬天开空调,我总感觉头昏脑涨,整个脸发热,然后整个人都会发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空调安装在高处,而热空气又正好往上升,所以处于房间低处的脚部永远热不起来,而脑袋则几乎要被「烤熟」,从而导致了头昏脑涨的情况。
所以尽管有空调,我个人更喜欢用电暖器,代价是费电。
2、如何快速选择电暖器?
A:看功率。
电暖器本质上就是个电热丝,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加热空气的热得快。
电热丝这东西,是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看功率。功率越大,只要不是故意遮挡出风口,那么加热速度就一定更快。
但功率大也意味着更加费电。
另外相同功率下,电热丝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加热速度肯定就越快。所以从工业设计来说,踢脚线款是最合理的。为了进一步增大电热丝和空气接触面积,电暖器发热单元往往会做成翅片结构 ▲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同样的额定功率,如果把翅片做成双排,热效率会更高。
但受踢脚线加热器体积限制,双排加热翅片往往单片电热片面积较小。所以最终加热效果差异并不明显。
3、对流方式对取暖效果影响大不大?
A:有影响,但强制对流(内置风扇)其实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前面说到,从加热效率来说,踢脚线款设计最合理——但在实践中,因为空间限制等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踢脚线款取暖器。
比如在上图这种狭小区域,纵向设计的电暖气才能最高效利用空间——这也是很多办公党面临的实际情况 ▲
这类纵向设计的电暖气,又是侧面出风,所以必须内置风扇,才能很好地将热气扩散开来。即便发热单元跟踢脚线款相同尺寸,其加热效果也比不过同尺寸的踢脚线款。
但优势也很明显,可以充分利用窄缝。我自己就在卫生间连续用了三年,放在马桶和浴室柜之间。后来卫生间升级了顶置暖风机,这台机器就「哪里需要搬到哪里」了。
但客观讲,这类电暖气很难加热大空间,更适合局部加热(小空间书房、卫生间绝对没问题)。
强制对流的优势是可以定向输送暖风,但会增大工作噪音。
另外现在有些电暖器会采用双出风口设计——比如踢脚线款,除了顶部出风之外,侧面也会设计出风口 ▲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挡板设计,改变热风走向(一般为斜45°左右),提升用户体验 ▲
但基本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热空气永远是往上走的。所以改变风向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热对流效果。
我在去年的横向评测中,一开始非常不看好这款体积小,又是纵向设计的产品 ▲
但在实测对比中,其升温速度极快(黄色曲线),在五款千元产品中处于第一梯队 ▲
产品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工作噪音大,风扇必须开足马力向外送风,且必须匹配大功率输出。而作为对比,踢脚线款只需安安静静自然对流即可实现差不多的加热效果。
所以强制对流(内置风扇)有用,但在我看来属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优点是可以大幅缩小设备体积,缺点是必须承受更大的噪音,并不适合卧室使用。
另外关于内置空净的设计,其实了解空净的朋友都知道,滤芯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大空气对流阻力——而对于电暖气来说,把热风送出去又是重中之重。我的评价是:设计思路很好,但目前的技术下,可行性不强。说得更直白一点:增加滤芯会进一步增大机器噪音。
总之一句话:一切违背物理规律的设计,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厂商之所以不惜「违背物理规律」,必然是为了在另一维度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4、不同形式的电暖器有什么区别?
A:不同的电暖器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上面的内容已经针对不同形式电暖器的加热效率差别做了详细描述,这部分主要针对使用场景来进行描述。
比如在办公室的工位使用,选择小太阳这类设备进行局部加热就行,功率小,占地还少 ▲
当然如果办公桌底下有足够空间,买一个踢脚线款也是极好的。不过踢脚线款一般功率有 2000W左右,日常建议开低功率模式(约1000W)使用就行。
如果只有窄缝可以摆放设备,也可以考虑竖款 ▲
如果是家里客厅使用,首推踢脚线款。好看,加热速度还快,关键安静 ▲
5、电暖器集成加湿功能有没有必要?
A:可以有,但并不刚需。
根据物质守恒:在密闭的空间内,用电暖器并不会导致房间内空气湿度降低——从这个角度看,加湿器是没有必要的。
但在真实的使用场景中,「热」往往和「燥」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当人的皮肤表面受热的时候, 水分蒸发难免会加速,于是会产生「燥热」的感觉。
所以在使用电暖器的时候,适当的补水是有利于提升整体体验的。
至于电暖器上集成加湿功能有没有必要,我觉得主要看设计。
只要设计合理,多个加湿功能当然是好的。比如我家里这款踢脚线取暖器,水雾配合灯光直接做成了火焰的样子,好看又实用,我想没人会拒绝 ▲
但有些电暖器的加湿组件设计非常敷衍——要么加水不方便,要么水箱容易漏水——这时机身水箱就显得没什么必要,甚至有些赘余了。
所以使用电暖器,可以适当补水。但没必要把这个作为关键选购指标。如果非要补水,大不了单独买一个加湿器,也不贵。
另外,即便是加湿单元设计合理,但加湿器在使用中还是会存在少量噪音,其中包括风扇的轻微噪音,也包括自动补水时的「咕噜」声。所以如果放在卧室使用,睡眠又比较浅,务必谨慎考虑加湿功能——但在客厅使用,基本感受不到噪音。
6、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A:对于有小孩、宠物的家庭,要重点关注防烫设计。
前面提到,不同价位的电暖器,只要造型相同,且功率相同,那么其加热速度都是比较接近的。
此时不同价位的产品之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做工、用料、功能以及颜值等等细节。其中做工和用料,就非常影响防烫。这对于有宠物和小孩子的家庭来说就非常重要。
还有些电暖器的详情页会宣传产品有防倾倒设计——其实就是当设备倾倒的时候,自动断电。
但其实大部分正经厂商生产的电暖气,都有这个功能,哪怕是200多块的米家电暖器,也可以准确判断倾倒——如果没有这个功能,一律当做杂牌处理 ▲
所以这个功能可以留意一下,但也不必作为选购重点。
产品推荐
能看到这部分,应该也基本已经了解了电暖器的选购知识。下面简单推荐几款产品。
1、米家小米踢脚线电暖器 2
推荐理由:踢脚线款,加热效率高,不到300元无敌性价比
小米的产品一向都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这款小米踢脚线取暖器2也不例外。
机器造型简洁,外观机器素雅,除了右侧控制面板之外,没有一点多余的设计。内部采用翅片加热,有效加热长度在 米左右。
最高功率 2000W,低功率模式下功率减半到 1000W。实测加热效果相当给力,放在15-20平米的卧室绰绰有余,从18℃升温到 24℃只需个把小时 ▲
300块不到的价格,是入门级高效之选。
如果有更高阶的需求,大家也可以选择超薄款或者折叠款,上面贴的链接内有多个选项可以自由选择。
2、米家小米石墨烯踢脚线电暖器仿真火焰版
推荐理由:自带加湿功能,超高颜值,氛围渲染到位
如果放在客厅使用,我强烈推荐这款米家的火焰款,火焰效果非常逼真 ▲
其实「火焰」就是蒸汽配合灯光渲染出来的。如果夜间使用,也可以关闭灯光直接加湿;如果只是想渲染氛围,不想加热,也完全可以实现。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噱头,用户的情绪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包括洗碗机的分层洗,其实并不省电,该模式的存在,主要考虑的就是用户的情绪价值——冬天看着这样的「火焰」,在主观上就能让人产生「温暖」的感受。
类似的设计很多大品牌也在做。比如在 2021年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西门子就在展台上展出了一台类似的「壁炉」,在现场相当抢眼 ▲
现在千把块的价格可以实现类似的火焰效果,我觉得还是很棒的。
3、艾美特【5D火焰】壁炉暖风机
推荐理由:好看,像一件家具,可融入家居环境
类似的火焰款产品还有如上图这种小型「壁炉」 ▲
这类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好看。仿木纹的外壳,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底座,看起来不像是电器,反而更像是一件家具,可以完美融入家居环境。
另外,同样的火焰视觉效果,也可以营造温馨的环境,只不过对比小米的踢脚线火焰款,这款的火焰完全属于动画模拟。
1500W的加热功率,再加上侧面出风,以及娇小的体积,其加热效果完全无法匹敌上文第一款额定功率 2000W的米家踢脚线取暖器基础款,更适合局部加热。
好看、省空间才是它的主要卖点,适合客厅一个人看电视使用。
类似的设备还有山姆热卖的下面这款,朋友今天想买,特意跑来问我,我也一并挂上:
4、美菱 取暖器/电暖器/电暖气/小太阳
推荐理由:便宜,随意移动,摆放简单
800W功率的小太阳主要靠热辐射给用户带来温暖,很难通过这么点功率,以及侧面出风产生自然对流。所以这类设备只适合加热局部空间,适合在办公室等位置使用。
其优点是便宜,而且体积小,桌面、杂物堆上都能直接摆放。缺点嘛就是只能人手一个使用,对加热周围环境几乎没有效果。
100多块的小太阳也是一样的功率,但是做工、用料可能会更好一些。
5、智米智能暖风机
推荐理由:好看,适合窄缝使用,空间利用率高
作为小米生态链品牌,智米的产品质量一直不错。我个人特别推荐智米的风扇和暖风机。
这款暖风机我用了三年,开始就是放在卫生间当「浴霸」使用。每次提前五分钟打开,再进卫生间非常温暖。
去年我换掉了集成吊顶上的暖风机,所以今年它就「闲置」了,我打算把它放到书房继续使用。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小太阳,它拥有最高 2000W功率,不仅可以局部加热,应对卫生间、小书房完全足够。
不过还是那句话:同样 2000W的额定功率,它虽然内置风机,可以侧面送风,但加热效果不如第一款推荐的米家踢脚线电暖器。
它的优势是省空间,适合窄缝摆放(比如马桶和洗手台之间)。
如果觉得 499的售价稍稍高了一点,可以考虑米家的这款,功率同样2000W。这类科技含量不高的东西,米家真的特别良心 ▼
松下也有类似的产品,价格也不算贵,功率也是2000W ▼
产品推荐就先写这么多,都是性价比还不错的基础款,价格也在合理区间内。
总之记住一点:
同类型的电暖气,只要功率参数相同,其加热速度就不会相差太多。有些产品卖几百,有些卖上千甚至几千,主要差别是做工、用料、防烫等细节。
值与不值,全看个人预算和消费观念。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ddr20030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697349980
大神看得到我的话,麻烦给个建议,可以不?
校验提示文案
米兮mia
校验提示文案
纯情小暴龙
校验提示文案
尧尧妈妈
校验提示文案
科固一生黑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疯爆银熊
校验提示文案
五十包郵解君愁
校验提示文案
科固一生黑
校验提示文案
尧尧妈妈
校验提示文案
纯情小暴龙
校验提示文案
米兮mia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697349980
大神看得到我的话,麻烦给个建议,可以不?
校验提示文案
五十包郵解君愁
校验提示文案
疯爆银熊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ddr20030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