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6145B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三) - Google Patents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36145B TWI636145B TW106127587A TW106127587A TWI636145B TW I636145 B TWI636145 B TW I636145B TW 106127587 A TW106127587 A TW 106127587A TW 106127587 A TW106127587 A TW 106127587A TW I636145 B TWI636145 B TW I63614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se
- mass
- less
- temperature
- corrosion resistan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4—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2—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by rapid cooling or quenching; cooling agents used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8—Using a protective surface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易削性銅合金,其含有76.0~79.
0%的Cu、3.1~3.6%的Si、0.36~0.84%的Sn、0.06~0.14%的P以及0.022~0.10%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組成滿足以下關係:74.4f1=Cu+0.8×Si-8.5×Sn+P+0.5×Pb78.2、61.2f2=Cu-4.4×Si-0.7×Sn-P+0.5×Pb62.8、0.09f3=P/Sn0.35,構成相的面積率(%)滿足以下關係:30κ65、0γ2.0、0β0.3、0μ2.0、96.5f4=α+κ、99.4f5=α+κ+γ+μ、0f6=γ+μ3.0、36f7=1.05×κ+6×γ1/2+0.5×μ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優異之耐蝕性、優異之衝擊特性、高強度、高溫強度(高溫潛變)並且大幅減少鉛的含量之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尤其關於一種使用於水龍頭、閥、接頭等在人和動物每日攝取之飲用水中使用之器具以及在高速流體流動之惡劣環境中使用之閥、接頭等電氣/汽車/機械/工業用配管之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本申請基於2016年8月15日於日本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16-159238號主張優先權,其內容援用於此。
一直以來,包括飲用水的器具類在內,作為使用於閥、接頭等電氣/汽車/機械/工業用配管之銅合金,一般使用含有56~65mass%的Cu及1~4mass%的Pb且剩餘部分設為Zn之Cu-Zn-Pb合金(所謂的易削黃銅)或含有80~88mass%的Cu、2~8mass%的Sn及2~8mass%的Pb且剩餘部分設為Zn之Cu-Sn-Zn-Pb合金(所謂的青銅:砲
銅)。
然而,近年來Pb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變得另人擔憂,各國對Pb的限制運動越發活躍。例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2010年1月起、又在全美自2014年1月起,關於將飲用水器具等中所含之Pb含量設為0.25mass%以下之限制已生效。又,據了解,關於Pb向飲用水類浸出之浸出量,在將來會限制到5massppm左右。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其限制運動亦快速發展,從而要求開發出應對Pb含量的限制之銅合金材料。
又,在其他產業領域、汽車、機械和電氣/電子設備領域中,例如在歐洲的ELV限制、RoHS限制中易削性銅合金的Pb含量例外地達到4mass%,但與飲用水領域相同地,正在積極討論包括消除例外情況在內之有關Pb含量的限制增強。
該種易削性銅合金的Pb限制增強動向中提倡的是具有切削性功能且含有Bi及Se之銅合金、或在Cu和Zn的合金中藉由增加β相來提高切削性且含有高濃度的Zn之銅合金等,來代替Pb。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如果僅含有Bi來代替Pb則耐蝕性不充分,為了減少β相而使β相孤立,將熱擠壓後的熱擠壓棒緩冷卻至成為180℃進而實施熱處理。
又,專利文獻2中,藉由向Cu-Zn-Bi合金中添加0.7
~2.5mass%的Sn來析出Cu-Zn-Sn合金的γ相,從而改善耐蝕性。
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示,含有Bi來代替Pb之合金在耐蝕性方面存在問題。而且,Bi具有包括可能與Pb相同地對人體有害、由於係稀有金屬而在資源上存在問題、會使銅合金材料變脆之問題等在內的許多問題。此外,如專利文獻1、2中所提出的那樣,即使藉由熱擠壓後的緩冷卻或熱處理來使β相孤立從而提高了耐蝕性,終究無法實現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的改善。
又,如專利文獻2所示,即使Cu-Zn-Sn合金的γ相析出,與α相相比,該γ相本來就缺乏耐蝕性,從而終究無法實現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的改善。又,在Cu-Zn-Sn合金中,含有Sn之γ相的切削性功能差到需要與具有切削性功能之Bi一同進行添加。
另一方面,與Pb相比,含有高濃度的Zn之銅合金的β相的切削性功能較差,因此不僅終究無法代替含有Pb之易削性銅合金,而且因包含許多β相而耐蝕性尤其耐脫鋅腐蝕性、耐應力腐蝕破裂性非常差。又,該等銅合金由於在高溫(例如150℃)下的強度低,因此例如在烈日下且靠近發動機室的高溫下使用之汽車組件、在高溫/高壓下使用之配管等中無法應對薄壁化、輕量化。
此外,Bi使銅合金變脆,若包含許多β相則延展
性降低,因此含有Bi之銅合金或包含許多β相之銅合金不適合作為汽車、機械、電氣用組件以及包括閥在內之飲用水器具材料。再者,對於Cu-Zn合金中含有Sn且包含γ相之黃銅,亦無法改善應力腐蝕破裂,在高溫下的強度低,衝擊特性差,因此不適合使用於該等用途中。
另一方面,作為易削性銅合金,例如專利文獻3~9中提出含有Si來代替Pb之Cu-Zn-Si合金。
專利文獻3、4中,係藉由主要具有γ相優異之切削性功能,從而藉由不含有Pb或者含有少量Pb來實現優異之切削性者。藉由含有0.3mass%以上的Sn,增加並促進具有切削性功能之γ相的形成,從而改善切削性。又,專利文獻3、4中,藉由形成許多γ相來提高耐蝕性。
又,專利文獻5中,設為藉由含有0.02mass%以下的極少量的Pb,並且主要規定γ相、κ相的總計含有面積,從而得到優異之易削性者。此處,Sn作用於形成和增加γ相,從而改善耐沖蝕腐蝕性。
此外,專利文獻6、7中提出Cu-Zn-Si合金的鑄件產品,為了實現鑄件晶粒的微細化,在P存在下含有極微量的Zr,並且重視P/Zr的比率等。
又,專利文獻8中提出在Cu-Zn-Si合金中含有Fe之銅合金。
此外,專利文獻9中提出在Cu-Zn-Si合金中含有Sn、
Fe、Co、Ni、Mn之銅合金。
此處,如專利文獻10和非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已知在上述Cu-Zn-Si合金中,即使將組成限制於Cu濃度為60mass%以上,Zn濃度為30mass%以下,Si濃度為10mass%以下,除了基地(matrix)α相以外,亦存在β相、γ相、δ相、ε相、ζ相、η相、κ相、μ相、χ相這10種金屬相,根據情況亦存在包含α’、β’、γ’之13種金屬相。此外,根據經驗眾所周知的是,若增加添加元素,則金相組織變得更加複雜,可能會出現新的相和金屬間化合物,又,由平衡狀態圖得到之合金與實際生產之合金中,在所存在之金屬相的構成中會產生較大偏差。此外,眾所周知該等相的組成亦依銅合金的Cu、Zn、Si等的濃度和加工熱歷程(thermal history)而發生變化。
但是,γ相雖然具有優異之切削性能,但由於Si濃度高且硬而脆,若包含許多γ相,則會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高溫強度(高溫潛變)等中產生問題。因此,對於包含大量γ相之Cu-Zn-Si合金,亦與含有Bi之銅合金或包含許多β相之銅合金相同地在其使用上受到限制。
再者,專利文獻3~7中所記載之Cu-Zn-Si合金在基於ISO-6509之脫鋅腐蝕試驗中顯示比較良好的結果。然而,在基於ISO-6509之脫鋅腐蝕試驗中,為了判定在一般
水質中的耐脫鋅腐蝕性的良好與否,使用與實際水質完全不同之氯化銅試劑,僅僅以24小時這一短時間進行了評價。亦即,使用與實際環境不同之試劑以短時間進行評價,因此未能充分評價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
又,專利文獻8中提出在Cu-Zn-Si合金中含有Fe之情況。但是,Fe和Si形成比γ相硬而脆之Fe-Si的金屬間化合物。該金屬間化合物存在如下等問題:在切削加工時縮短切削工具的壽命,在研磨時形成硬點而產生外觀上的不良情況。又,將添加元素之Si作為金屬間化合物而進行消耗,從而導致合金的性能下降。
此外,專利文獻9中,雖然在Cu-Zn-Si合金中添加了Sn和Fe、Co、Mn,但Fe、Co、Mn均與Si進行化合而生成硬而脆之金屬間化合物。因此,與專利文獻8相同地在切削和研磨時產生問題。此外,依專利文獻9,藉由含有Sn、Mn而形成β相,但β相引起嚴重的脫鋅腐蝕,從而提高應力腐蝕破裂的感受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14760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08/081947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0-11977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0-119774號公報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第2007/034571號
【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第2006/016442號
【專利文獻7】國際公開第2006/016624號
【專利文獻8】日本特表2016-511792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04-263301號公報
【專利文獻10】美國專利第4,055,445號說明書
【非專利文獻1】:美馬源次郎、長谷川正治:伸銅技術研究會誌,2(1963),P.62~77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這樣的現有技術問題而完成者,其課題為提供一種在惡劣的水質環境下,流速快的流體中的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強度優異之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再者,本說明書中,除非另有說明,耐蝕性係指耐脫鋅腐蝕性。
為了解決該種課題來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含有76.0mass%以上且79.0mass%以下的Cu(銅)、3.1mass%以上且3.6mass%以下的Si(矽)、0.36mass%以上且0.84mass%以下的Sn(錫)、0.06mass%以上且0.14mass%以下的P(磷)以及0.02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Pb(鉛),且剩餘部分包括Zn(鋅)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當將Cu的含量設為[Cu]mass%、將Si的含量設為[Si]mass%、將Sn的含量設為[Sn]mass%、將P的含量設為[P]mass%、將Pb的含量設為[Pb]mass%時,具有如下關係:74.4f1=[Cu]+0.8×[Si]-8.5×[Sn]+[P]+0.5×[Pb]78.2、61.2f2=[Cu]-4.4×[Si]-0.7×[Sn]-[P]+0.5×[Pb]62.8、0.09f3=[P]/[Sn]0.35,並且,在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中,當將α相的面積率設為(α)%、將β相的面積率設為(β)%、將γ相的面積率設為(γ)%、將κ相的面積率設為(κ)%、將μ相的面積率設為(μ)%時,具有如下關係:30(κ)65、0(γ)2.0、0(β)0.3、0(μ)2.0、96.5f4=(α)+(κ)、99.4f5=(α)+(κ)+(γ)+(μ)、0f6=(γ)+(μ)3.0、36f7=1.05×(κ)+6×(γ)1/2+0.5×(μ)72,並且,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5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25μm以下。
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還含有選自0.02mass%
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Sb(銻)、0.02mass%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As(砷)、0.02mass%以上且0.20mass%以下的Bi(鉍)之1種或2種以上。
本發明的第3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含有76.5mass%以上且78.7mass%以下的Cu、3.15mass%以上且3.55mass%以下的Si、0.41mass%以上且0.78mass%以下的Sn、0.06mass%以上且0.13mass%以下的P以及0.023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當將Cu的含量設為[Cu]mass%、將Si的含量設為[Si]mass%、將Sn的含量設為[Sn]mass%、將P的含量設為[P]mass%、將Pb的含量設為[Pb]mass%時,具有如下關係:74.6f1=[Cu]+0.8×[Si]-8.5×[Sn]+[P]+0.5×[Pb]77.8、61.4f2=[Cu]-4.4×[Si]-0.7×[Sn]-[P]+0.5×[Pb]62.6、0.1f3=[P]/[Sn]0.3,並且,在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中,當將α相的面積率設為(α)%、將β相的面積率設為(β)%、將γ相的面積率設為(γ)%、將κ相的面積率設為(κ)%、將μ相的面積率設為(μ)%時,具有如下關係:33(κ)62、0(γ)1.5、0(β)0.2、
0(μ)1.0、97.5f4=(α)+(κ)、99.6f5=(α)+(κ)+(γ)+(μ)、0f6=(γ)+(μ)2.0、40f7=1.05×(κ)+6×(γ)1/2+0.5×(μ)70,並且,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4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15μm以下。
本發明的第4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3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還含有選自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Sb、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As、0.0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Bi之1種或2種以上。
本發明的第5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1~4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作為前述不可避免的雜質之Fe(鐵)、Mn(錳)、Co(鈷)及Cr(鉻)的總量小於0.08mass%。
本發明的第6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1~5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κ相中所含之Sn的量為0.40mass%以上且0.85mass%以下,κ相中所含之P的量為0.07mass%以上且0.22mass%以下。
本發明的第7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1~6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該易削性
銅合金為熱加工材料,夏比衝擊試驗(Charpy impact test)值為12J/cm2以上且45J/cm2以下,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並且在負載有相當於室溫下的0.2%保證應力(proof stress)之荷載之狀態下,於150℃保持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再者,夏比衝擊試驗值為U形凹口形狀的試片中的值。
本發明的第8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特徵為,在本發明的第1~7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中,使用於自來水管用器具、工業用配管構件、與液體接觸之器具或與液體接觸之汽車用組件中。
本發明的第9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係本發明的第1~8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該方法的特徵為,具有:冷加工製程和熱加工製程中的任意一者或兩者;以及,在前述冷加工製程或前述熱加工製程之後實施之退火製程;在前述退火製程中,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保持20分鐘至8小時、或者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繼而,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
本發明的第10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係本發明的第1~8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
方法,該方法的特徵為,包括熱加工製程,進行熱加工時的材料溫度為600℃以上且740℃以下,當作為前述熱加工而進行熱擠壓時,在冷卻過程中,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當作為前述熱加工而進行熱鍛造時,在冷卻過程中,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
本發明的第11態樣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係本發明的第1~8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該方法的特徵為,具有:冷加工製程和熱加工製程中的任意一者或兩者;以及,在前述冷加工製程或前述熱加工製程後實施之低溫退火製程;在前述低溫退火製程中,當將材料溫度設為240℃以上且350℃以下的範圍、將加熱時間設為10分鐘以上且300分鐘以下的範圍、將材料溫度設為T℃、將加熱時間設為t分鐘時,設為150(T-220)×(t)1/2 1200的條件。
依本發明的態樣,規定了極力減少切削性功能優異
但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強度(高溫潛變)差之γ相,且還盡可能減少對切削性有效之μ相,並且α相內存在微細的κ相之金相組織。還規定了用於得到該金相組織之組成、製造方法。因此,依本發明的態樣,能夠提供一種在包括切削性、高速流體之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常溫強度、高溫強度、耐磨耗性優異之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圖1係實施例1中的易削性銅合金(試驗No.T123)的組織的電子顯微照片。
圖2係實施例1中的易削性銅合金(試驗No.T03)的組織的金屬顯微照片。
圖3係實施例1中的易削性銅合金(試驗No.T03)的組織的電子顯微照片。
圖4中,(a)係實施例2中的試驗No.T401的在惡劣的水環境下使用8年之後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b)係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之後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c)係試驗No.T88的脫鋅腐蝕試驗1之後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
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係作為水龍頭、閥、接頭等在人和動物每日攝取之飲用水中使用之器具、閥、接頭等電氣/汽車/機械/工業用配管構件、與液體接觸之器具、組件而使用者。
此處,在本說明書中,如[Zn]這樣帶有括弧之元素記號設為表示該元素的含量(mass%)者。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利用該含量的表示方法如下規定複數個組成關係式。
組成關係式f1=[Cu]+0.8×[Si]-8.5×[Sn]+[P]+0.5×[Pb]
組成關係式f2=[Cu]-4.4×[Si]-0.7×[Sn]-[P]+0.5×[Pb]
組成關係式f3=[P]/[Sn]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在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中設為如下者,亦即,用(α)%表示α相的面積率,用(β)%表示β相的面積率,用(γ)%表示γ相的面積率,用(κ)%表示κ相的面積率,用(μ)%表示μ相的面積率。再者,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係指α相、γ相、κ相等,並且不含有金屬間化合物、析出物、非金屬夾雜物等。又,存在於α相內之κ相包含於α相的面積率中。α’相包含於α相中。所有構成相的面積率之和設為100%。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下規定複數個組織關係式。
組織關係式f4=(α)+(κ)
組織關係式f5=(α)+(κ)+(γ)+(μ)
組織關係式f6=(γ)+(μ)
組織關係式f7=1.05×(κ)+6×(γ)1/2+0.5×(μ)
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含有76.0mass%以上且79.0mass%以下的Cu、3.1mass%以上且3.6mass%以下的Si、0.36mass%以上且0.84mass%以下的Sn、0.06mass%以上且0.14mass%以下的P以及0.02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組成關係式f1設在74.4f178.2的範圍內,組成關係式f2設在61.2f262.8的範圍內,組成關係式f3設在0.09f30.35的範圍內。κ相的面積率設在30(κ)65的範圍內,γ相的面積率設在0(γ)2.0的範圍內,β相的面積率設在0(β)0.3的範圍內,μ相的面積率設在0(μ)2.0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4設在f496.5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5設在f599.4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6設在0f63.0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7設在36f772的範圍內。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設為5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設為25μm以下。
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含有76.5mass%以上且78.7mass%以下的Cu、3.15mass%以上且3.55mass%以下的Si、0.41mass%以上且0.78mass%以下的Sn、0.06mass%以上且0.13mass%以下的P以及0.023mass%
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組成關係式f1設在74.6f177.8的範圍內,組成關係式f2設在61.4f262.6的範圍內,組成關係式f3設在0.1f30.3的範圍內。κ相的面積率設在33(κ)62的範圍內,γ相的面積率設在0(γ)1.5的範圍內,β相的面積率設在0(β)0.2的範圍內,μ相的面積率設在0(μ)1.0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4設在f497.5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5設在f599.6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6設在0f62.0的範圍內,組織關係式f7設在40f770的範圍內。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4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15μm以下。
又,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中,可以還含有選自0.02mass%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Sb、0.02mass%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As、0.02mass%以上且0.20mass%以下的Bi之1種或2種以上。
又,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中,可以還含有選自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Sb、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As、0.0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Bi之1種或2種以上。
此外,本發明的第1、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中,κ相中所含之Sn的量為0.40mass%以上且0.85mass%以下,且κ相中所含之P的量為0.07mass%以上且
0.22mass%以下為較佳。
又,本發明的第1、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為熱加工材料,熱加工材料的夏比衝擊試驗值為12J/cm2以上且45J/cm2以下,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並且在負載有室溫下的0.2%保證應力(相當於0.2%保證應力之荷載)之狀態下將銅合金於150℃保持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為較佳。
以下,對如上述那樣規定成分組成、組成關係式f1、f2、f3、金相組織、組織關係式f4、f5、f6、f7以及機械特性之理由進行說明。
<成分組成>
(Cu)
Cu為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主要元素,為了克服本發明的課題,需要至少含有76.0mass%以上。Cu含量小於76.0mass%時,雖然依Si、Zn、Sn的含量或製造製程而不同,但γ相所佔之比例超過2%,不僅耐脫鋅腐蝕性變差,而且耐應力腐蝕破裂性、衝擊特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延展性、常溫強度及高溫潛變亦差。在某些情況下,有時亦會出現β相。因此,Cu含量的下限為76.0mass%以上,較佳為76.5mass%以上,更佳為76.8mass%以上。
另一方面,Cu含量超過79.0%時,不僅對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強度的效果飽和,而且κ相所佔
之比例亦可能變得過多。又,容易析出Cu濃度高的μ相,在某些情況下容易析出ζ相、χ相。其結果,雖然依金相組織的要件而不同,但可能導致切削性、衝擊特性、延展性、熱加工性變差。因此,Cu含量的上限為79.0mass%以下,較佳為78.7mass%以下,更佳為78.5mass%以下。
(Si)
Si係為了得到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許多優異之特性而所需之元素。Si有助於形成κ相、γ相、μ相等金屬相。Si提高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切削性、耐蝕性、耐應力腐蝕破裂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常溫強度及高溫特性。關於切削性,即使含有Si亦幾乎不會改善α相的切削性。但是,由於藉由含有Si而形成之γ相、κ相、μ相等比α相更硬的相的存在,即使不含有大量的Pb,亦能夠具有優異之切削性。然而,隨著γ相或μ相等金屬相所佔之比例增加,延展性、衝擊特性下降。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變差。進而在可以承受長期使用之高溫潛變特性上產生問題。因此,需要將後述κ相、γ相、μ相、β相規定在適當的範圍內。
又,Si具有在熔解、鑄造時大幅抑制Zn的蒸發之效果,隨著增加Si含量,能夠減小比重。
為了解決該等金相組織的問題並滿足所有各種特性,雖然依Cu、Zn、Sn等的含量而不同,但Si需要含有
3.1mass%以上。Si含量的下限較佳為3.15mass%以上,更佳為3.17mass%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2mass%以上。表面上,為了減少Si濃度高的γ相和μ相所佔之比例,認為應降低Si含量。但是,深入研究了與其他元素的摻合比例及製造製程之結果,需要如上述那樣規定Si含量的下限。又,雖然依其他元素、組成的關係式而不同,但Si含量約以3%為界,並藉由含有約3%以上和製造製程的條件,能夠在α相內析出細長的κ相。藉由存在於α相內之κ相,α相增強,能夠不損害延展性而提高抗拉強度、高溫強度、切削性、耐磨耗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蝕性、衝擊特性。
另一方面,若Si含量過多,則κ相變得過剩,延展性、衝擊特性變差。因此,Si含量的上限為3.6mass%以下,較佳為3.55mass%以下,更佳為3.5mass%以下。
(Zn)
Zn與Cu、Si一同為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主要構成元素,係為了提高切削性、耐蝕性、強度、鑄造性所需之元素。再者,Zn雖然作為剩餘部分,但如果執意要記載,Zn含量的上限約為20mass%以下,下限約為16.5mass%以上。
(Sn)
Sn大幅提高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脫鋅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並提高耐應力腐蝕破裂性、切削性、耐磨
耗性。包括複數個金屬相(構成相)之銅合金中,各金屬相的耐蝕性存在優劣,即使最終成為α相和κ相這2相,亦會從耐蝕性差的相開始腐蝕而腐蝕進展。Sn提高耐蝕性最優異之α相的耐蝕性,並且還同時改善耐蝕性第二優異之κ相的耐蝕性。就Sn而言,與分佈於α相之量相比,分佈於κ相之量約為1.4倍。亦即分佈於κ相之Sn量為分佈於α相之Sn量的約1.4倍。Sn量增加多少,κ相的耐蝕性隨之進一步提高。隨著Sn含量的增加,α相與κ相的耐蝕性的優劣幾乎消失、或者至少縮小α相與κ相的耐蝕性之差,從而大幅提高作為合金的耐蝕性。
然而,含有Sn會促進γ相或β相的形成。Sn自身不具有優異之切削性功能,但藉由形成具有優異之切削性能之γ相,結果提高合金的切削性。另一方面,γ相使合金的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當含有約0.5%的Sn時,與α相相比,Sn分佈於γ相中約8倍至約16倍。亦即分佈於γ相之Sn量為分佈於α相之Sn量的約8倍至約16倍。與不含Sn之γ相相比,在耐蝕性略有改善之程度下,含有Sn之γ相有所不足。這樣,儘管κ相、α相的耐蝕性提高,但在Cu-Zn-Si合金中含有Sn會促進γ相的形成。又,Sn大多分佈於γ相。因此,如果不將Cu、Si、P、Pb這些必要元素設為更加適當的摻合比率並且設為包括製造製程之適當的金相組織狀態,則含有
Sn將只能略微提高κ相、α相的耐蝕性。反而因γ相的增大而導致合金的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降低。
關於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亦藉由增加Sn在α相、κ相中的濃度來實現α相、κ相的增強,從而能夠提高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此外,存在於α相中之細長的κ相增強α相,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又,κ相含有Sn會提高κ相的切削性。其效果藉由與P一同添加來增加。
這樣,依據如何利用Sn,可以使耐蝕性、常溫強度、高溫潛變特性、衝擊特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成為進一步良好者。然而,如果其利用方法錯誤,則因γ相的增大反而使特性變差。
藉由控制包括後述之關係式、製造製程在內的金相組織,能夠製成各種特性優異之銅合金。為了發揮該種效果,需要將Sn的含量的下限設為0.36mass%以上,較佳為超過0.40mass%,更佳為0.41mass%以上,進一步較佳為0.44mass%以上,最佳為0.47mass%以上。
另一方面,若含有超過0.84mass%的Sn,則無論在組成的摻合比例上花費精力還是在製造製程上花費精力,γ相所佔之比例均亦增加。或者Sn在κ相中的固熔量變得過剰,從而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飽和。κ相中存在過剰
的Sn會使κ相的韌性受損,並降低延展性、衝擊特性。Sn含量的上限為0.84mass%以下,較佳為0.78mass%以下,更佳為0.74mass%以下,最佳為0.68mass%以下。
(Pb)
含有Pb會提高銅合金的切削性。約0.003mass%的Pb固熔於基地中,超過該量之Pb作為直徑1μm左右的Pb粒子而存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切削性基本上係利用了比α相硬的κ相的切削性功能者,若具備軟質的Pb粒子這樣的不同之作用,則切削性進一步提高。本實施形態的合金藉由含有Sn、規定適量的κ相、α相中存在κ相等而具備高度的切削性能,但即使Pb為微量,亦對切削性有較大效果,因而Pb係必需的。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中,由於將切削性能優異之γ相抑制為2.0%以下,因此由少量的Pb代替γ相。Pb以0.022mass%以上的量發揮顯著的效果。Pb的含量為0.022mass%以上,較佳為0.023mass%以上。
另一方面,Pb對人體有害,且影響衝擊特性、高溫潛變。如前述,本實施形態的合金已具備高度的切削性,因此Pb含量的上限為0.10mass%以下就足夠。Pb含量的上限較佳為0.07mass%以下,最佳為0.05mass%以下。
(P)
P提高惡劣環境下的耐脫鋅腐蝕性、切削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及耐磨耗性。尤其,藉由與Sn一同添加
P而使其效果顯著。
就P而言,與分佈於α相之量相比,分佈於κ相之量約為2倍。亦即,分佈於κ相之P量為分佈於α相之P量的約2倍。又,P具有提高α相的耐蝕性之較大效果,但單獨添加P時提高κ相的耐蝕性之效果較小。P藉由與Sn共存,能夠提高κ相的耐蝕性。但是,P幾乎不改善γ相的耐蝕性。又,P的切削性效果亦藉由一同添加P和Sn而成為更有效者。
為了發揮該等效果,P含量的下限為0.06mass%以上,較佳為0.065mass%以上,更佳為0.07mass%以上。
另一方面,即使含有超過0.14mass%的P,不僅耐蝕性的效果飽和,而且容易形成P和Si的化合物,由於κ相中的P濃度的上升,衝擊特性、延展性變差,亦對切削性產生不良影響。因此,P含量的上限為0.14mass%以下,較佳為0.13mass%以下,更佳為0.12mass%以下。
(Sb、As、Bi)
Sb、As這兩者與P、Sn相同地進一步提高尤其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脫鋅腐蝕性、耐應力腐蝕破裂性。
為了藉由含有Sb來提高耐蝕性,需要含有0.02mass%以上的Sb,含有0.03mass%以上的量的Sb為較佳。另一方面,即使含有超過0.08mass%的Sb,耐蝕性提高之效果亦會飽和,γ相反而增加,因此Sb的含量為0.08mass%以下,
較佳為0.07mass%以下,更佳為0.06mass%以下。
又,為了藉由含有As來提高耐蝕性,需要含有0.02mass%以上的量的As,含有0.03mass%以上的量的As為較佳。另一方面,即使含有超過0.08mass%的As,耐蝕性提高之效果亦會飽和,因此As的含量為0.08mass%以下,較佳為0.07mass%以下,更佳為0.06mass%以下。
藉由單獨含有Sb來提高α相的耐蝕性。Sb係熔點比Sn高之低熔點金屬,顯示與Sn類似的行跡,與α相相比,大多分佈於γ相、κ相,並提高κ相的耐蝕性。但是,Sb不僅幾乎不具有改善γ相的耐蝕性之效果,而且含有過量的Sb可能會導致γ相增加。因此,即便為了利用Sb,亦將γ相設為2.0%以下為較佳。
在Sn、P、Sb、As中,As增強α相的耐蝕性。即使κ相被腐蝕,由於α相的耐蝕性得到提高,因此As發揮阻止在連鎖反應中發生之α相的腐蝕之作用。然而,無論在單獨添加As時還是在與Sn、P、Sb一同添加As時,提高κ相、γ相的耐蝕性之效果均較小。
再者,當一同含有Sb、As時,即使Sb、As的總計含量超過0.10mass%,耐蝕性提高之效果亦會飽和,從而延展性、衝擊特性降低。因此,Sb、As的總計含量設為0.10mass%以下為較佳。
Bi進一步提高銅合金的切削性。為此,需要含有
0.02mass%以上的量的Bi,含有0.025mass%以上的Bi為較佳。另一方面,雖然Bi對人體的有害性尚不確定,但從對衝擊特性、高溫強度的影響考慮,Bi的含量的上限設為0.20mass%以下,較佳設為0.10mass%以下,更佳設為0.05mass%以下。
(不可避免的雜質)
作為本實施形態中的不可避免的雜質,例如可舉出Al、Ni、Mg、Se、Te、Fe、Co、Ca、Zr、Cr、Ti、In、W、Mo、B、Ag及稀土類元素等。
一直以來,易削性銅合金以回收之銅合金為主原料,而非以電解銅、電解鋅等優質原料為主。在該領域的下一製程(下游製程、加工製程)中,對大部分構件、組件實施切削加工,相對材料100以40~80的比例產生大量廢棄之銅合金。例如可舉出切屑、切邊、毛邊、橫流道(runner)及包含製造上不良之產品等。該等廢棄之銅合金成為主原料。若切削切屑等的分離不充分,則從其他易削性銅合金混入Pb、Fe、Se、Te、Sn、P、Sb、As、Ca、Al、Zr、Ni及稀土類元素。又,切削切屑中含有從工具混入之Fe、W、Co、Mo等。由於廢料中含有電鍍之產品,因此會混入Ni、Cr。純銅系廢料中混入Mg、Fe、Cr、Ti、Co、In、Ni。從資源的再利用方面以及成本問題考慮,在至少不對特性產生不良影響的範圍內,含有該等元素之切屑等廢料在一定
限度內被用作原料。根據經驗,Ni大多從廢料等中混入,Ni的量被允許到小於0.06mass%的量,小於0.05mass%為較佳。Fe、Mn、Co、Cr等與Si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在某些情況下與P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從而影響切削性。因此,Fe、Mn、Co、Cr各自的量小於0.05mass%為較佳,小於0.04mass%為更佳。尤其,Fe亦容易與P形成金屬間化合物,不僅消耗P,金屬間化合物還阻礙切削性。Fe、Mn、Co、Cr的總計含量亦設為小於0.08mass%為較佳。該總量更佳為小於0.07mass%,如果原料情況允許,進一步較佳為小於0.06mass%。關於Ag,Ag與Cu顯示類似的性質,因此不存在Ag的含量的問題。作為其他元素之Al、Mg、Se、Te、Ca、Zr、Ti、In、W、Mo、B及稀土類元素等各自的量小於0.02mass%為較佳,小於0.01mass%為進一步較佳。
再者,稀土類元素的量為Sc、Y、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Tb及Lu中的1種以上的總量。
(組成關係式f1)
組成關係式f1為表示組成與金相組織之間的關係之公式,即使各元素的量在上述規定之範圍內,如果不滿足該組成關係式f1,則無法滿足本實施形態設為目標之各種特性。組成關係式f1中,Sn被賦予較大係數-8.5。若組成關
係式f1小於74.4,雖然依其他關係式而不同,但γ相所佔之比例會增加,又,γ相的長邊變長。藉此,常溫下的強度降低,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提高的程度亦較小。因此,組成關係式f1的下限為74.4以上,較佳為74.6以上,更佳為74.8以上,進一步較佳為75.0以上。隨著組成關係式f1成為更佳的範圍,γ相的面積率減小,即使存在γ相,γ相亦會粒狀化。亦即具有成為長邊的長度較短的γ相之傾向,耐蝕性、衝擊特性、延展性、常溫下的強度、高溫特性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當Sn含量在本實施形態的範圍內時,組成關係式f1的上限主要影響κ相所佔之比例。若組成關係式f1大於78.2,則κ相所佔之比例變得過多,又,μ相變得容易析出。若κ相過多,則衝擊特性、延展性、熱加工性變差。因此,組成關係式f1的上限為78.2以下,較佳為77.8以下,更佳為77.5以下。
這樣,藉由將組成關係式f1規定在上述範圍內,可得到特性優異之銅合金。再者,關於作為選擇元素之As、Sb、Bi及另外規定之不可避免的雜質,綜合考慮它們的含量,幾乎不影響組成關係式f1,因此在組成關係式f1中並未規定。
(組成關係式f2)
組成關係式f2為表示組成與加工性、各種特性、金相
組織之間的關係之公式。若組成關係式f2小於61.2,則金相組織中的γ相所佔之比例增加,包括β相和μ相在內容易出現其他金屬相,又容易殘留,從而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冷加工性、高溫強度(潛變)特性變差。又,在熱鍛造時晶粒變得粗大,且容易產生破裂。因此,組成關係式f2的下限為61.2以上,較佳為61.4以上,更佳為61.5以上。
另一方面,若組成關係式f2超過62.8,則熱變形阻力增大,熱變形能力下降,熱擠出材料和熱鍛造品可能會產生表面破裂。雖然亦與熱加工率和擠出比有關,但例如進行約640℃的熱擠壓、熱鍛造(均為剛進行熱加工後的材料溫度)之熱加工很困難。又,可能會出現與熱加工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長度超過300μm,且寬度超過100μm這樣的粗大的α相。若存在粗大的α相,則切削性下降,強度降低。而且,以粗大的α相和κ相的邊界為中心,容易存在長邊的長度較長的γ相。又,凝固溫度的範圍亦即(液相線溫度-固相線溫度)會超過50℃,鑄造時的縮孔(shrinkage cavities)變得顯著,無法得到無疵鑄件(sound casting)。另一方面,亦影響存在於α相內之細長的κ相的生成,f1的值越大,細長的κ相越難存在於α相內。組成關係式f2的上限為62.8以下,較佳為62.6以下,更佳為62.5以下。這樣,藉由將組成關係式f2設定在狹小範圍內,能夠得到
良好的耐蝕性、切削性、熱加工性、衝擊特性及高溫特性。
再者,關於作為選擇元素之As、Sb、Bi及另外規定之不可避免的雜質,綜合考慮它們的含量,幾乎不影響組成關係式f2,因此組成關係式f2中並未規定。
(組成關係式f3)
含有0.36mass%以上的量的Sn會尤其提高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本實施形態中,減少金相組織中的γ相,並且有效地使κ相或α相中含有更多的Sn。此外,藉由與P一同添加Sn,進一步提高其效果。組成關係式f3與P和Sn的摻合比例相關,若P/Sn的值為0.09以上且0.35以下,亦即大概以原子濃度計,相對於Sn1原子,P原子數為1/3~1.3,則能夠提高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f3較佳為0.1以上。又,f3的較佳的上限值為0.3以下。尤其,若超過P/Sn的範圍的上限,則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變差,若低於下限,則衝擊特性變差。
(與專利文獻的比較)
此處,將上述專利文獻3~9中所記載之Cu-Zn-Si合金與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組成進行比較之結果示於表1。
本實施形態與專利文獻3中,Pb的含量不同。本實施形態與專利文獻4中,在是否規定P/Sn比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與專利文獻5中,Pb的含量不同。本實施形態與專利文獻6、7中,在是否含有Zr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與
專利文獻8中,在是否含有Fe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與專利文獻9中,在是否含有Pb方面不同,且在是否含有Fe、Ni、Mn方面亦不同。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的合金與專利文獻3~9中所記載之Cu-Zn-Si合金中,組成範圍不同。
<金相組織>
Cu-Zn-Si合金存在10種以上的相,會產生複雜的相變,僅由組成範圍、元素的關係式,未必一定可以得到目標特性。最終藉由指定並確定存在於金相組織中之金屬相的種類及其範圍,能夠得到目標特性。
在由複數個金屬相構成之Cu-Zn-Si合金的情況下,各相的耐蝕性並不相同而存在優劣。腐蝕從耐蝕性最差的相亦即最容易腐蝕的相、或者從耐蝕性差的相和與該相相鄰的相之間的邊界開始進展。在包括Cu、Zn、Si這3種元素之Cu-Zn-Si合金的情況下,例如若將α相、α’相、β(包括β’)相、κ相、γ(包括γ’)相、μ相的耐蝕性進行比較,則耐蝕性的順序從優異相起依次為α相>α’相>κ相>μ相γ相>β相。κ相與μ相之間的耐蝕性之差尤其大。
此處,各相的組成的數值依據合金的組成及各相的佔有面積率而變動,可以說如下。
各相的Si濃度從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μ相>γ相>κ相>α相>α’相β相。μ相、γ相及κ相中的Si濃度比合金的Si濃度高。又,μ相的Si濃度為α相的Si濃度的約2.5~約3倍,γ相的Si濃度為α相的Si濃度的約2~約2.5倍。
各相的Cu濃度從濃度由高到底的順序依次為μ相>κ相α相>α’相γ相>β相。μ相中的Cu濃度比合金的Cu濃
度高。
專利文獻3~6所示之Cu-Zn-Si合金中,切削性功能最優異之γ相主要與α’相共存、或者存在於與κ相、α相之間的邊界中。γ相在對於銅合金而言惡劣的水質下或環境下,選擇性地成為腐蝕的產生源(腐蝕的起點)而腐蝕進展。當然,如果存在β相,則在γ相腐蝕之前β相開始腐蝕。當μ相與γ相共存時,μ相的腐蝕比γ相略遲或幾乎同時開始。例如當α相、κ相、γ相、μ相共存時,若γ相和μ相選擇性地進行脫鋅腐蝕,則被腐蝕之γ相和μ相藉由脫鋅現象而成為富含Cu之腐蝕生成物,該腐蝕生成物使κ相或相鄰之α’相腐蝕,從而腐蝕連鎖反應性地進展。
再者,包括日本在內世界各地的飲用水的水質多種多樣,並且其水質逐渐成為銅合金容易腐蝕的水質。例如雖然具有上限,但由於對人體的安全性問題而用於消毒目的之殘留氯的濃度增加,作為自來水管用器具之銅合金成為容易腐蝕的環境。如還包含前述汽車組件、機械組件、工業用配管之構件的使用環境那樣,關於夾雜許多溶液之使用環境下的耐蝕性,亦可以說與飲用水相同或在其以上。又,從時代的要求考慮,為了確保高溫或高速流體下的耐蝕性、高壓容器、高壓閥的可靠性或應對薄壁/輕量化,逐漸需要高強度且高溫潛變優異、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優異之銅合金構件。
另一方面,即使控制γ相或γ相、μ相、β相的量,亦即大幅減少或消除該等各相的存在比例,由α相、κ相這2相構成之Cu-Zn-Si合金的耐蝕性亦非萬無一失。依腐蝕環境,耐蝕性比α相差的κ相可能被選擇性地腐蝕,需要提高κ相的耐蝕性。進而,若κ相被腐蝕,則被腐蝕之κ相成為富含Cu之腐蝕生成物,並藉由該腐蝕生成物來腐蝕α相。因此,亦需要提高α相的耐蝕性。
又,由於γ相係硬而脆的相,因此在對銅合金構件施加較大負載時,微觀上成為應力集中源。雖然可以提高切削性,但會增加應力腐蝕破裂感受性,降低延展性和衝擊特性。又,藉由高溫潛變現象來降低高溫強度(高溫潛變強度)。μ相與γ相相同,為硬質相,主要存在於α相的晶粒邊界、α相、κ相的相邊界。因此,與γ相相同地,μ相成為微觀應力集中源。藉由成為應力集中源或晶界滑移現象,μ相增加應力腐蝕破裂感受性,降低衝擊特性,且降低高溫強度。在某些情況下,μ相的存在使該等各種特性變差的程度在γ相以上。又,γ相和μ相其本身改善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之效果較小。
然而,若為了改善耐蝕性和前述各種特性而大幅減少或消除γ相或γ相與μ相的存在比例,則僅藉由含有少量的Pb和α相、κ相這2相,可能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切削性。因此,為了以含有少量的Pb且具有優異之切削性為
前提而改善惡劣的使用環境下的耐蝕性及延展性、衝擊特性、強度、高溫強度、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需要如下規定金相組織的構成相(金屬相、結晶相)。
再者,以下,各相所佔之比例(存在比例)的單位為面積率(面積%)。
(γ相)
γ相為最有助於Cu-Zn-Si合金的切削性之相,但為了使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強度、高溫特性、衝擊特性成為優異者,不得不限制γ相。為了使耐蝕性成為優異者,需要含有Sn,但隨著Sn含量的增加,γ相進一步增加。為了同時滿足該等矛盾之現象亦即切削性和耐蝕性,限定了Sn、P的含量、組成關係式f1、f2、f3、後述組織關係式及製造製程。
(β相及其他相)
為了藉由獲得良好的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而得到高延展性、衝擊特性、強度及高溫特性,金相組織中所佔之β相、γ相、μ相及ζ相等其他相的比例尤為重要。
β相所佔之比例至少需要設為0%以上且0.3%以下,係0.2%以下為較佳,最佳為不存在β相。
除α相、κ相、β相、γ相、μ相以外的ζ相等其他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0.3%以下,更佳為0.1%以下。最佳為
不存在ζ相等其他相。
首先,為了得到優異之耐蝕性,需要將γ相所佔之比例設為0%以上且2.0%以下,並且將γ相的長邊的長度設為50μm以下。
γ相的長邊的長度藉由以下方法來測定。例如利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在1個視場中測定γ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如後述,該操作例如在5個視場等複數個任意視場中進行。計算在各視場中得到之γ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的平均值,並作為γ相的長邊的長度。因此,γ相的長邊的長度亦可以說是γ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
γ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2%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8%以下,最佳為0.5%以下。即使具有優異之切削性功能之γ相所佔之比例為0.5%以下,藉由因Sn、P提高了切削性能之規定的量的κ相、含有少量的Pb、並且存在於α相內之κ相,亦能夠具備作為合金而優異之切削性。
由於γ相的長邊的長度影響耐蝕性,因此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50μm以下,較佳為40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下,最佳為20μm以下。
γ相的量越多,γ相越容易選擇性地被腐蝕。又,γ相連續得越長,越容易與之相應地選擇性地被腐蝕,腐蝕向深度方向的進展越快。就γ相而言,γ相的量和γ相的長邊
的長度一同影響耐蝕性以外的特性。較長地連接之γ相主要存在於α相與κ相的邊界,隨著延展性的下降而降低常溫下的強度,並使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
γ相所佔之比例及γ相的長邊的長度與Cu、Sn、Si的含量及組成關係式f1、f2具有很大關連。
若γ相變得越多,則延展性、衝擊特性、常溫下的強度、高溫強度、耐應力腐蝕破裂性及耐磨耗性變差,因此γ相需要為2.0%以下,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2%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8%以下,最佳為0.5%以下。存在於金相組織中之γ相在負載有高應力時成為應力集中源。又,結合γ相的結晶結構為BCC的情況,常溫下的強度、高溫強度降低,且衝擊特性、耐應力腐蝕破裂性降低。
(μ相)
由於μ相影響耐蝕性以及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因此至少需要將μ相所佔之比例設為0%以上且2.0%以下。μ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0.3%以下,不存在μ相為最佳。μ相主要存在於晶粒邊界、相邊界。因此,在惡劣環境下,μ相在μ相所存在之晶粒邊界產生晶界腐蝕。又,若施加衝擊作用,則容易產生以存在於晶界之硬質μ相為起點之裂痕。又,例如在用於汽車的發動機轉動之閥或在高溫高壓氣閥中使用銅合金時,若於150℃的高溫下長時間進行保持,
則晶界容易產生滑移、潛變。因此,需要限制μ相的量,同時將主要存在於晶粒邊界之μ相的長邊的長度設為25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較佳為15μm以下,更佳為5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4μm以下,最佳為2μm以下。
μ相的長邊的長度可藉由與γ相的長邊的長度的測定方法相同的方法來測定。亦即,依據μ相的大小,例如使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或2000倍或5000倍的二次電子像照片(電子顯微照片),在1個視場中測定μ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該操作在例如5個視場等複數個任意視場中進行。計算在各視場中得到之μ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的平均值,並作為μ相的長邊的長度。因此,μ相的長邊的長度亦可以說是μ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
(κ相)
在近年來的高速切削條件下,包括切削阻力、切屑排出性在內的材料的切削性能很重要。但是,在將具有最優異之切削性功能之γ相所佔之比例限制在2.0%以下之狀態下,為了具備優異之切削性,需要將κ相所佔之比例至少設為30%以上。κ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33%以上,更佳為35%以上。
另一方面,比α相硬的κ相增加並且切削性提高,抗拉強度變高。但是,另一方面,隨著κ相的增加,延展性和衝擊特性逐漸降低。而且,κ相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功能,
但是如果κ相在金相組織中所佔之比例超過60%達到約2/3,則切削阻力反而變強。當考慮κ相中含有約0.4至約0.85mass%的量的Sn、κ相的延展性進一步降低之情況以及延展性和衝擊特性時,需要將κ相所佔之比例設定為65%以下。κ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62%以下,更佳為58%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5%以下。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使κ相中固熔並含有所需量的Sn、P,從而提高κ相自身的切削性能、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及高溫特性。同時,依據組成和製程的條件,能夠使α相中存在κ相。藉由使α相中存在κ相,從而提高α相自身的切削性能、耐磨耗性、強度,並提高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其結果,作為合金的切削性、常溫下的強度、高溫特性、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及耐磨耗性提高。
(α相)
其為形成基地之主要相,且為所有合金特性的來源之相。α相最富有延展性、韌性,係所謂的黏性相。含有Si之α相的耐蝕性優異,因此銅合金能夠具備良好的機械特性及各種耐蝕性。
其中,關於切削,α相的黏性提高切削阻力並使切屑連續。藉由使α相中含有提高耐蝕性之Sn來略微降低其黏性。而且,如果使具備良好的切削性能且厚度薄的細長的
κ相存在於α相中,則能夠提高α相的切削性功能。藉由使α相內存在適量的κ相,不損害延展性和韌性而增強α相,抗拉強度、耐磨耗性、耐孔蝕及耐沖蝕腐蝕性得到提高。存在於α相中之κ相的厚度較薄,例如約0.1μm左右,並且只要α相中的κ相的量約為20%以下,則幾乎不阻礙延展性。
又,本合金的γ相、κ相具備優異之切削性功能,但包括γ相、κ相之合金無法得到優異之延展性、強度、各種耐蝕性及衝擊特性。
(組織關係式f4、f5、f6)
為了得到優異之延展性、強度、各種耐蝕性、衝擊特性及高溫強度,需要作為富有延展性且耐蝕性優異之主要相之α相與κ相所佔之比例的總計(組織關係式f4=(α)+(κ))為96.5%以上。該f4的值較佳為97.5%以上,更佳為98%以上,最佳為98.5%以上。由於已規定κ相的範圍,因此α相的範圍亦大致確定。
同樣地,α相、κ相、γ相、μ相所佔之比例的總計(組織關係f5=(α)+(κ)+(γ)+(μ))係99.4%以上為較佳,係99.6%以上為最佳。
此外,需要γ相、μ相所佔之總計的比例(f6=(γ)+(μ))為3.0%以下。該f6的值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最佳為0.5%以下。
此處,在金相組織的關係式f3~f6中,以α相、β相、γ相、δ相、ε相、ζ相、η相、κ相、μ相、χ相這10種金屬相為對象,金屬間化合物、Pb粒子、氧化物、非金屬夾雜物、未熔解物質等不作為對象。再者,藉由Si、P及不可避免地混入之元素(例如Fe、Co、Mn)形成之金屬間化合物不計入金屬相的面積率中,但卻影響切削性,因此需要關注不可避免的雜質。
(組織關係式f7)
就本實施形態的合金而言,在Cu-Zn-Si合金中儘管將Pb的含量保持在最小限度,切削性亦良好,而且尤其需要滿足所有優異之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衝擊特性、延展性、耐磨耗性、常溫強度及高溫特性。然而,切削性與優異之耐蝕性、衝擊特性係矛盾之特性。
從金相組織方面考慮,包含越多的切削性能最優異之γ相,切削性越佳,但從耐蝕性、衝擊特性及其他特性方面考慮,不得不減少γ相。得知了當γ相所佔之比例為2.0%以下時,為了得到良好的切削性,需要依實驗結果將上述組織關係式f7的值設在適當的範圍內。
γ相的切削性能最優異,但尤其當含有少量的γ相時,亦即γ相的面積率為2.0%以下時,將比κ相高6倍之係數提供給γ相所佔之比例(%)的平方根。又,κ相含有Sn,因此κ相的切削性提高。因此,κ相被賦予1.05的係
數,該係數為μ相的係數的2倍以上。為了得到良好的切削性能,需要組織關係式f7為36以上。該f7的值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42以上,進一步較佳為44以上。
另一方面,若組織關係式f7超過72,則切削性飽和,衝擊特性、延展性變差。因此,需要組織關係式f7為72以下。該f7的值較佳為68以下,更佳為65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2以下。
(κ相中所含之Sn、P的量)
為了提高κ相的耐蝕性,於合金中含有0.36mass%以上且0.84mass%以下的量的Sn,並且含有0.06mass%以上且0.14mass%以下的量的P為較佳。
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中,Sn的含量在前述範圍內時,且將分佈於α相之Sn量設為1時,Sn以於κ相中約1.4、於γ相中約8至約16、於μ相中約2的比例被分佈。例如,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情況下,在含有0.5mass%的Sn之Cu-Zn-Si合金中α相所佔之比例為50%、κ相所佔之比例為49%、γ相所佔之比例為1%時,α相中的Sn濃度約為0.38mass%,κ相中的Sn濃度約為0.53mass%,γ相中的Sn濃度約為4.0mass%。再者,若γ相的面積率大,則γ相中耗費之(消耗之)Sn的量增加,分佈於κ相、α相之Sn的量減少。因此,若γ相的量減少,則如後述那樣Sn有效地利用於耐蝕性、切削性中。
另一方面,將分佈於α相之P量設為1時,P以於κ相中約2、於γ相中約3、於μ相中約4的比例被分佈。例如,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情況下,在含有0.1mass%的P之Cu-Zn-Si合金中α相所佔之比例為50%、κ相所佔之比例為49%、γ相所佔之比例為1%時,α相中的P濃度約為0.06mass%,κ相中的P濃度約為0.12mass%,γ相中的P濃度約為0.18mass%。
Sn、P這兩者提高α相、κ相的耐蝕性,但與α相中所含之Sn、P的量相比,κ相中所含之Sn、P的量分別約1.4倍、約2倍。亦即,κ相中所含之Sn量為α相中所含之Sn量的約1.4倍,κ相中所含之P量為α相中所含之P量的約2倍。因此,κ相的耐蝕性的提高程度優於α相的耐蝕性的提高程度。其結果,κ相的耐蝕性接近α相的耐蝕性。再者,藉由一同添加Sn和P,尤其可提高κ相的耐蝕性,但包括含量的不同在內,Sn對耐蝕性的貢獻度大於P。
當銅合金中的Sn的含量為0.35mass%以下時,在惡劣的條件下的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上存在問題。該問題能夠藉由如下方式解決:增加Sn的含量並且增加Sn及P在κ相、α相中,尤其在κ相中的濃度,且對P和Sn的濃度比進行控制。耐蝕性亦同時變得良好。又,若κ相中分佈有許多Sn,則κ相的切削性能提高,藉此,能夠補
償由γ相減少而引起之切削性的損失量。
另一方面,Sn大多分佈於γ相,但即使在γ相中含有大量的Sn,γ相的耐蝕性亦幾乎不會提高,並且提高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之效果亦較小。認為其主要原因係因為γ相的結晶結構為BCC結構。不僅如此,若γ相所佔之比例較多,則分佈於κ相之Sn的量減少,κ相的耐蝕性、耐孔蝕性及耐沖蝕腐蝕性的提高程度亦減小。因此,κ相中所含之Sn濃度較佳為0.40mass%以上,更佳為0.43mass%以上,進一步較佳為0.48mass%以上,最佳為0.55mass%以上。另一方面,κ相的延展性、韌性原本就比α相差,若κ相中的Sn濃度達到1mass%,則κ相中的Sn含量過度增加,進而κ相的延展性、韌性受損。因此,κ相中所含之Sn濃度較佳為0.85mass%以下,更佳為0.8mass%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75mass%以下。若κ相中含有規定量的Sn,則不會較大損害延展性、韌性而提高耐蝕性、耐孔蝕性及耐沖蝕腐蝕性,並且切削性、耐磨耗性亦得到提高。
與Sn相同地,若P大多分佈於κ相,則耐蝕性提高並且有助於提高κ相的切削性。但是,當含有過量的P時,耗費在形成Si的金屬間化合物中而使特性變差、或者κ相含有過量的P時使衝擊特性和延展性受損。κ相中所含之P濃度較佳為0.07mass%以上,更佳為0.08mass%以上,
進一步較佳為0.09mass%以上。κ相中所含之P濃度的上限較佳為0.22mass%以下,更佳為0.19mass%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16mass%以下。
藉由一同添加P和Sn來提高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及切削性。
<特性>
(常溫強度及高溫強度)
作為包括飲用水的閥、器具、汽車在內的各種領域中所需的強度,適用於壓力容器之裂斷應力(breaking stress)之抗拉強度視為重要。又,例如在靠近汽車的發動機室之環境下使用之閥或高溫/高壓閥,於最高150℃的溫度環境下使用,但此時當然會要求在施加有壓力、應力時不會變形或裂斷。當為壓力容器時,其容許應力影響抗拉強度。
為此,作為熱加工材料之熱擠出材料及熱鍛材料係常溫下的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之高強度材料為較佳。常溫下的抗拉強度較佳為560N/mm2以上,更佳為580N/mm2以上。
實質上,熱鍛材料一般不實施冷加工。耐壓性能依賴於抗拉強度,壓力容器和閥類等被施加壓力之構件中要求高抗拉強度。因此,鍛造材料適用於該等壓力容器或閥類等被施加壓力之構件。另一方面,熱加工材料中,例如熱擠出材料被冷拉伸、拉線時強度提高。本實施形態的合金
中,當實施冷加工率為15%以下的冷加工時,冷加工率每上升1%,抗拉強度上升約12N/mm2。相反,冷加工率每減少1%,衝擊特性減少約4%或約5%。例如,當對抗拉強度為580N/mm2、衝擊值為25J/cm2的熱擠出材料實施冷加工率5%的冷拉伸來製作冷加工材料時,冷加工材料的抗拉強度約為640N/mm2,衝擊值約成為19J/cm2。若冷加工率不同,則抗拉強度、衝擊值不能唯一確定。
關於高溫強度(特性),在負載有相當於室溫的0.2%保證應力之應力之狀態下將銅合金於150℃曝露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係0.4%以下為較佳。該潛變應變更佳為0.3%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2%以下。藉此,即使曝露於高溫亦難以變形,可以得到高溫強度優異之銅合金。
另外,在含有60mass%的Cu、3mass%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之含Pb之易削黃銅的情況下,熱擠出材料、熱鍛造品在常溫下的抗拉強度為360N/mm2~400N/mm2。又,即使在負載有相當於室溫的0.2%保證應力之應力之狀態下,將合金於150℃曝露100小時之後,潛變應變亦約為4~5%。因此,與現有的含Pb之易削黃銅相比,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抗拉強度、耐熱性為非常高的水準。亦即,本實施形態的合金在室溫下具備高強度,即使附加該高強度而長時間曝露於高溫下亦幾乎不變形,因此能夠利用高強度來實現薄壁化/輕量化。尤其
在高壓閥等鍛造材料的情況下無法實施冷加工,因此藉由利用高強度來實現高性能、薄壁化及輕量化。
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高溫特性對於熱鍛材料、擠出材料、實施了冷加工之材料亦大致相同。亦即,藉由實施冷加工,0.2%保證應力提高,但即使在施加了相當於較高的0.2%保證應力之荷載之狀態下,將合金於150℃曝露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亦為0.4%以下且具備高耐熱性。高溫特性主要影響β相、γ相、μ相的面積率,面積率越高,該高溫特性變得越差。又,存在於α相的晶粒邊界和相邊界之μ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越長越,該高溫特性變得越差。
(耐衝擊性)
通常,在材料具有高強度時變脆。據說在切削時切屑的分割性優異之材料具有某種脆性。衝擊特性與切削性和強度係在某些方面矛盾之特性。
然而,當銅合金使用於閥、接頭等飲用水器具、汽車組件、機械組件、工業用配管等各種構件時,銅合金不僅需要為高強度,還需要耐衝擊之特性。具體而言,用U形凹口試片進行夏比衝擊試驗時,夏比衝擊試驗值較佳為12J/cm2以上,更佳為14J/cm2以上,進一步較佳為16J/cm2以上。尤其,對於不實施冷加工的熱鍛材料,14J/cm2以上為較佳,更佳為16J/cm2以上,進一步較佳為18J/cm2以上。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係關於切削性優異之合金,即使
考慮到用途,亦不需要夏比衝擊試驗值超過45J/cm2。若夏比衝擊試驗值超過45J/cm2以上,則韌性、材料的黏性增加,因此切削阻力增大,切屑變得容易連接等切削性變差。因此,夏比衝擊試驗值較佳為45J/cm2以下。
若硬質的κ相增加或κ相中的Sn濃度變高,則雖然強度、切削性提高,但韌性亦即衝擊特性降低。因此,如果只看某一方面,則強度或切削性與韌性(衝擊特性)係矛盾之特性。藉由下式定義強度中摻加有衝擊特性之強度指數。
(強度指數)=(抗拉強度)+30×(夏比衝擊值)1/2
關於熱加工材料(熱擠出材料、熱鍛材料)及實施了加工率為約5%或約10%左右的輕冷加工之冷加工材料,若強度指數為680以上,則可稱為高強度且具備韌性之材料。強度指數較佳為700以上,更佳為720以上。
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衝擊特性亦與金相組織有密切的關係,γ相使衝擊特性變差。又,若μ相存在於α相的晶粒邊界、α相、κ相、γ相的相邊界,則晶粒邊界及相邊界變脆而衝擊特性變差。
研究結果得到,若在晶粒邊界、相邊界存在長邊的長度超過25μm之μ相,則衝擊特性尤其變差。因此,所存在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25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下,更佳為5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4μm以下,最佳為2μm
以下。又,同時與α相和κ相相比,存在於晶粒邊界之μ相在惡劣環境下容易被腐蝕而產生晶界腐蝕,並且使高溫特性變差。再者,在μ相的情況下,若其佔有比例減小、μ相的長度縮短、寬度變窄,則在500倍或1000倍左右倍率的金屬顯微鏡中變得難以確認。當μ相的長度為5μm以下時,若用倍率為2000倍或5000倍的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則有時能夠在晶粒邊界、相邊界觀察μ相。
(各種特性與κ相的關係)
雖然還要兼顧延展性和韌性,但如果比α相硬的κ相增加,則抗拉強度增大。為此,κ相所佔之比例為30%以上,較佳為33%以上,更佳為35%以上。同時,κ相具有切削性功能且耐磨耗性優異,因此需要前述的30%以上的量,33%以上或35%以上的量為較佳。另一方面,當κ相所佔之比例超過65%時,韌性和延展性降低,抗拉強度、切削性飽和。因此,需要κ相所佔之比例為65%以下。κ相所佔之比例較佳為62%以下,更佳為58%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5%以下。若κ相中含有適量的Sn,則耐蝕性提高,κ相的切削性、強度、耐磨耗性亦提高。另一方面,隨著銅合金中的Sn的含量的增加,延展性和衝擊特性逐漸降低。若合金中的Sn的含量超過0.84%或κ相中所含之Sn的量超過0.85%,則衝擊特性、延展性的降低程度變大。
(α相內的κ相)
藉由組成和製程的條件,能夠使α相中存在寬度窄且細長的κ相(以下,亦稱為κ1相)。具體而言,通常,α相的晶粒與κ相的晶粒分別獨立存在,但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情況下,能夠在α相的晶粒的內部析出複數個細長的κ相。這樣,藉由使α相內存在κ相,α相被適度增強,不會較大損害延展性、韌性而提高抗拉強度、耐磨耗性及切削性。
從某一側面來看,耐孔蝕性影響耐磨耗性、強度及耐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影響耐蝕性及耐磨耗性。尤其,當κ相的量較多時、α相中存在細長的κ相時以及κ相中的Sn濃度較高時,耐孔蝕性得到提高。為了改善耐沖蝕腐蝕性,最有效的是增加κ相中的Sn濃度,若α相中存在細長的κ相,則成為更加良好者(係更有效)。關於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這兩者,κ相中的Sn濃度比合金的Sn濃度重要,當κ相中的Sn濃度為0.40mass%以上時,尤其提高兩者的特性。隨著κ相中的Sn濃度以0.43%、0.48%、0.55%增加,兩者的特性進一步變得良好。與κ相中的Sn濃度同為重要的是合金的耐蝕性。這是因為,在實際使用銅合金時,若材料被腐蝕並形成腐蝕生成物,則該等腐蝕生成物在高速流體下等中容易剝離,露出新的新生成表面。而且,重複腐蝕和剝離。在促進試驗(腐蝕性的加速試驗)中亦能夠判斷該傾向。
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中含有Sn,並且將γ相限制為2.0%以下,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0%以下。藉此,增加固熔於κ相和α相之Sn量,並大幅提高耐蝕性、耐磨耗性、耐沖蝕腐蝕性及耐孔蝕性。
<製造製程>
接著,對本發明的第1、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金相組織不僅在組成中發生變化,而且在製造製程中亦發生變化。不僅受到熱擠壓、熱鍛造的熱加工溫度、熱處理的溫度和熱處理的條件的影響,而且熱加工或熱處理的冷卻過程中的平均冷卻速度亦會帶來影響。進行深入研究之結果得知,在熱加工及熱處理的冷卻過程中,金相組織較大地受到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以及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冷卻速度的影響。
本實施形態的製造製程對於本實施形態的合金而言係必要的製程,雖然還要兼顧組成,但基本上發揮以下重要作為。
1)減少使耐蝕性、衝擊特性變差之γ相,並減小γ相的長邊的長度。
2)控制使耐蝕性、衝擊特性變差之μ相,並控制μ相的長邊的長度。
3)使針狀κ相在α相內析出。
4)減少γ相的量之同時減少固熔於γ相之Sn的量,藉此增加固熔於κ相和α相之Sn的量(濃度)。
(熔解鑄造)
熔解在比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熔點(液相線溫度)高約100℃~約300℃的溫度亦即約950℃~約1200℃進行。鑄造在比熔點高約50℃~約200℃的溫度亦即約900℃~約1100℃進行。澆鑄於規定的鑄模中,並藉由氣冷、緩冷卻、水冷等幾種冷卻方式來進行冷卻。而且,凝固後,構成相發生各種變化。
(熱加工)
作為熱加工,可舉出熱擠壓、熱鍛造。
關於熱擠壓,雖然依設備能力而不同,但在實際進行熱加工時的材料溫度、具體而言剛通過擠出模後的溫度(熱加工溫度)為600~740℃之條件下實施熱擠壓為較佳。若在超過740℃之溫度進行熱加工,則在塑性加工時形成許多β相,有時β相會殘留,γ相亦有較多殘留,從而對冷卻後的構成相產生不良影響。又,即使在下一製程中實施熱處理,熱加工材料的金相組織亦會帶來影響。具體而言,與在740℃以下的溫度進行熱加工時相比,在超過740℃之溫度實施熱加工時,γ相增加或β相殘留。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熱加工破裂。再者,熱加工溫度係670℃以下為較
佳,係645℃以下為更佳。
而且,進行冷卻時,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更佳為4℃/分鐘以上,進一步較為8℃/分鐘以上。藉此,防止μ相增加。
又,當熱加工溫度較低時,熱下的變形阻力增大。從變形能力方面考慮,熱加工溫度的下限較佳為600℃以上,更佳為605℃以上。雖然依擠出比、形狀、設備能力而不同,但從金相組織的構成相的觀點考慮,熱加工溫度儘可能低為較佳。
考慮可實測的測定位置,熱加工溫度定義為自熱擠壓或熱鍛造後約3秒後的可實測的熱加工材料的溫度。金相組織受到剛接受較大的塑性變形之加工後的溫度的影響。
含有1~4mass%的量的Pb之黃銅合金佔銅合金擠出材料的絕大部分,但在該黃銅合金的情況下,除了擠出直徑大者、例如直徑約超過38mm者以外,通常在熱擠壓後捲繞成線圈。擠出的鑄錠(小坯)被擠出裝置奪去熱量從而溫度降低。擠出材料藉由與捲繞裝置接觸而被奪去熱量,從而溫度進一步降低。從最初擠出的鑄錠溫度,或從擠出材料的溫度,以比較快的平均冷卻速度發生約50℃~100℃的溫度下降。之後,捲繞之線圈藉由保溫效果,雖然依線圈的重量等而不同,但以約2℃/分鐘左右的比較慢的
平均冷卻速度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進行冷卻。當材料溫度達到約300℃時,並且存在於黃銅的金相組織內之Pb恰好凝固時,其之後的平均冷卻速度進一步變慢,因此有時會考慮到處理而進行水冷。在含有Pb之黃銅合金的情況下,以約600~800℃進行熱擠壓,但剛擠出後的金相組織中存在大量的富有熱加工性之β相。若擠出後的平均冷卻速度快,則冷卻後的金相組織中殘留大量的β相,從而耐蝕性、延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為了避免該種情況,以利用了擠出線圈的保溫效果等之比較慢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藉此使β相變為α相,從而成為富含α相之金相組織。如前述,剛擠出後,擠出材料的平均冷卻速度比較快,因此藉由減緩之後的冷卻而成為富含α相之金相組織。再者,專利文獻1中雖然沒有關於平均冷卻速度的記載,但揭示了為了減少β相並使β相孤立,進行緩冷卻直至擠出材料的溫度成為180℃以下。
如上所述,以與現有的含有Pb之黃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完全不同之冷卻速度來製造本實施形態的合金。
(熱鍛造)
作為熱鍛造的原材料主要使用熱擠出材料,但亦可以使用連續鑄造棒。與熱擠壓相比,熱鍛造中加工成複雜的形狀,因此鍛造前的原材料的溫度較高。但是,成為鍛造品的主要部位之施加有大塑性加工之熱鍛造材料的溫度亦
即自鍛造後約3秒後的材料溫度與熱擠出材料相同係600℃至740℃為較佳。
而且,在熱鍛造後進行冷卻時,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繼而,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更佳為4℃/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8℃/分鐘以上。藉此,防止μ相增加。
再者,當熱鍛造原材料為熱擠出材料時,較佳為只要降低製造熱擠出材料時的擠壓溫度,並設為γ相少的金相組織,則在對該熱擠出材料實施熱鍛造時,即使熱鍛溫度高,亦可以得到γ相少的熱鍛組織。
(冷加工製程)
為了提高尺寸精度,或為了使擠出之線圈成為直線,亦可以對熱擠出材料實施冷加工。詳細而言,針對熱擠出材料或熱處理材料,以約2%~約20%(較佳約為2%~約15%,更佳約為2%~約10%)的加工率實施冷拉伸,然後進行矯正(複合拉伸、矯正)。或者,針對熱擠出材料或熱處理材料,以約2%~約20%(較佳約為2%~約15%,更佳約為2%~約10%)的加工率實施冷拉線加工。再者,冷加工率大致為0%,但有時僅藉由矯正設備來提高棒材的線
性度。
(熱處理(退火))
例如在熱擠壓中加工成無法擠出的小尺寸時,在冷拉伸或冷拉線後依需要而實施熱處理,並使其再結晶亦即使材料變軟。又,在熱加工材料中,亦在如需要幾乎沒有加工應變的材料時或設為適當的金相組織時,依需要而在熱加工後實施熱處理。同樣地,即使在含有Pb之黃銅合金中,亦依需要而實施熱處理。在專利文獻1的含有Bi之黃銅合金的情況下,在350~550℃、1~8小時的條件下進行熱處理。
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情況下,亦能夠藉由包括前述熱加工後的冷卻之熱處理而得到適當的金相組織。若在超過620℃之溫度進行熱處理,則形成許多γ相或β相,α相變得粗大。可以加熱至620℃以下,但從γ相的減少考慮,在575℃以下的溫度進行熱處理為較佳。在低於500℃的溫度進行的熱處理中,γ相增加且μ相析出。在500℃以上且小於510℃的溫度,γ相僅略微消除,並且需要長時間的熱處理。因此,在510℃以上實施熱處理為較佳。因此,熱處理的溫度係510℃以上且575℃以下為較佳,需要至少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範圍內保持20分鐘以上。熱處理的時間(在熱處理的溫度保持之時間)較佳為30分鐘以上且480分鐘以下,更佳為50分鐘以上,最佳為70
分鐘以上且360分鐘以下。再者,與530℃以上且570℃以下的熱處理相比,在510℃以上且小於530℃的熱處理的情況下,為了減少γ相,需要2倍或3倍以上的熱處理時間。
藉由熱處理的時間(t)(分鐘)和熱處理的溫度(T)(℃)來定義由以下數式所表示之熱處理之值。
(熱處理之值)=(T-500)×t
其中,T為540℃以上時設為540。
上述熱處理之值係800以上為較佳,係1200以上為更佳。
利用熱擠壓和熱鍛造後的高溫狀態,藉由在平均冷卻速度上花費精力,在相當於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區域中保持20分鐘以上之條件下,亦即在冷卻過程中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藉此能夠改善金相組織。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2.5℃/分鐘以下進行冷卻的情況與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區域中至少保持20分鐘的情況在時間上同等。在570℃至530℃以下的溫度區域以2℃/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進一步為較佳。或者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較佳為2℃/分鐘以下,更佳為1℃/分鐘以下。考慮到經濟性,將平均冷卻速度的下限設為0.1℃/分鐘以上。
另一方面,例如當在材料在熱源內移動之連續熱處理
爐的情況下,若一旦超過620℃,則為如前述的問題。但是,藉由將溫度提升至560℃以上且620℃以下,繼而在相當於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區域保持20分鐘以上之條件下,亦即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藉此能夠改善金相組織。而且在575℃至525℃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較佳為2℃/分鐘以下,更佳為1℃/分鐘以下。此外,在570℃至530℃以下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較佳為2℃/分鐘以下,更佳為1℃/分鐘以下。本設備(連續熱處理爐)係用於重視生產性之設備,因此限制通過時間。例如,當最高到達溫度為540℃時,需要將540℃至510℃的溫度至少歷時20分鐘以上的時間而通過,受到很大限制。若提高至575℃或略高於560℃的溫度,則能夠確保生產性,同時能夠得到更期望的金相組織。
在前述熱處理中,材料亦冷卻至常溫,但需要將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設為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亦即,需要以500℃附近為界而加快平均冷卻速度。在一般的熱處理的冷卻中,溫度更低的一方的平均冷卻速度越慢,但將470℃至380℃的冷卻過程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冷卻為較佳。
熱處理、熱加工後的冷卻速度的控制方法的優點為,減少γ相、μ相,增加κ相中的Sn的固熔量,並在α相中
析出κ相,藉此,能夠製成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優異,且衝擊特性、延展性、強度、切削性優異之合金。此外,若實施冷加工率為約2%以上且約15%以下或約10%以下的冷加工,例如實施拉伸或拉線,繼而,在510℃以上且575℃以下進行熱處理,則與熱加工材料相比,抗拉強度進一步提高,超過熱加工材料的衝擊特性。當然,亦可以對熱加工材料實施510℃以上且575℃以下的熱處理,繼而實施冷加工率為約2%以上且約15%以下或10%以下的冷拉伸或拉線。這樣,藉由採用特殊的製造製程,能夠製成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優異,且衝擊特性、延展性、強度、切削性優異之合金。
關於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金相組織,在製造製程中重要的是,在熱處理後或者熱加工後的緩冷卻後的冷卻過程中,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若該平均冷卻速度為3℃/分鐘以下,則μ相所佔之比例增大。μ相主要以晶粒邊界、相邊界為中心而形成。在惡劣環境下,μ相比α相、κ相的耐蝕性差,因此成為μ相的選擇腐蝕和晶界腐蝕的原因。又,與γ相相同地,μ相成為應力集中源或成為晶界滑移的原因,降低衝擊特性和高溫強度。較佳為在熱加工後的冷卻中,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超過3℃/分鐘,更佳為4℃/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8℃/分鐘以上,最佳為12℃/分鐘以上。就上限而
言,在熱加工後材料溫度從580℃以上的高溫急冷時,例如,若以500℃/分鐘以上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則可能導致殘留有許多β相、γ相。因此,平均冷卻速度的上限較佳為小於500℃/分鐘,更佳為300℃/分鐘以下。
若用2000倍或5000倍的電子顯微鏡觀察金相組織,則是否存在μ相的邊界的平均冷卻速度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中為8℃/分鐘。尤其對各種特性影響較大之臨界的平均冷卻速度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中為2.5℃/分鐘或4℃/分鐘。當然,μ相的出現亦與其他構成相、組成相關。
亦即,若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慢於8℃/分鐘,則析出於晶界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約超過1μm,隨著平均冷卻速度變慢而進一步生長。而且,若平均冷卻速度約成為5℃/分鐘,則μ相的長邊的長度從約3μm成為約10μm。若平均冷卻速度約成為2.5℃/分鐘以下,則μ相的長邊的長度超過15μm,在某些情況下超過25μm。若μ相的長邊的長度約達到10μm,則在1000倍的金屬顯微鏡中能夠區分μ相與晶粒邊界,從而能夠進行觀察。另一方面,平均冷卻速度的上限雖然依熱加工溫度等而不同,但若平均冷卻速度過快,則高溫下形成之構成相直接維持至常溫,κ相增加,影響耐蝕性、衝擊特性之β相、γ相增加。因此,主要來自575℃以上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
度係重要,以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為較佳,更佳為300℃/分鐘以下。
目前,含有Pb之黃銅合金佔銅合金的擠出材料的絕大部分。在該含有Pb之黃銅合金的情況下,如專利文獻1所述,以350~550℃的溫度依需要而進行熱處理。下限之350℃係進行再結晶且材料大致軟化之溫度。在限之550℃,再結晶結束。由於提高溫度而存在能量上的問題,又,若以超過550℃的溫度進行熱處理,則β相明顯增加。作為一般的製造設備,使用分次式熔爐或連續爐,並以規定的溫度保持1~8小時。在分次式熔爐的情況下,進行爐冷,或在爐冷後約從300℃起進行氣冷。在連續爐的情況下,在材料溫度降低至約300℃之前,以比較慢的速度進行冷卻。具體而言,除了所保持之規定的溫度以外,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約0.5~約3℃/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以與本實施形態的合金的製造方法不同之冷卻速度進行冷卻。
(低溫退火)
在棒材、鍛造品中,為了去除殘餘應力和矯正棒材,有時會在再結晶溫度以下的溫度對棒材、鍛造品進行低溫退火。作為該低溫退火的條件,當將材料溫度設為240℃以上且350℃以下,將加熱時間設為10分鐘至300分鐘為較佳。進而當將低溫退火的溫度(材料溫度)設為T(℃)、
將加熱時間設為t(分鐘)時,在滿足150(T-220)×(t)1/2 1200的關係之條件下實施低溫退火為較佳。再者,此處設為從比達到規定的溫度T(℃)之溫度低10℃之溫度(T-10)開始,對加熱時間t(分鐘)進行計數者。
當低溫退火的溫度低於240℃時,殘餘應力的去除不夠充分,並且不會充分進行矯正。當低溫退火的溫度超過350℃時,以晶粒邊界、相邊界為中心形成μ相。若低溫退火的時間小於10分鐘,則殘餘應力的去除不夠充分。若低溫退火的時間超過300分鐘則μ相增大。隨著提高低溫退火的溫度或增加時間,μ相增大,從而耐蝕性、衝擊特性及高溫強度降低。然而,藉由實施低溫退火無法避免μ相的析出,如何去除殘餘應力並且將μ相的析出限制在最小限度成為關鍵。
再者,(T-220)×(t)1/2的值的下限為150,較佳為180以上,更佳為200以上。又,(T-220)×(t)1/2的值的上限為1200,較佳為1100以下,更佳為1000以下。
藉由該種製造方法來製造本發明的第1、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銅合金。
熱加工製程、熱處理(退火)製程、低溫退火製程為對銅合金進行加熱之製程。當不進行低溫退火製程時、或者在低溫退火製程之後進行熱加工製程或熱處理(退火)製程時(當低溫退火製程未成為在最後對銅合金進行加熱
之製程時),與冷加工的有無無關地,熱加工製程、熱處理(退火)製程中後進行之製程成為重要者。當在熱處理(退火)製程之後進行熱加工製程或在熱加工製程之後不進行熱處理(退火)製程時(當熱加工製程成為在最後對銅合金進行加熱之製程時),熱加工製程需要滿足上述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當在熱加工製程之後進行熱處理(退火)製程或在熱處理(退火)製程之後不進行熱加工製程時(當熱處理(退火)製程成為在最後對銅合金進行加熱之製程時),熱處理(退火)製程需要滿足上述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例如,當在熱鍛造製程之後不進行熱處理(退火)製程時,熱鍛造製程需要滿足上述熱鍛造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當在熱鍛造製程之後進行熱處理(退火)製程時,熱處理(退火)製程需要滿足上述熱處理(退火)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該情況下,熱鍛造製程未必一定要滿足上述熱鍛造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
在低溫退火製程中,材料溫度為240℃以上且350℃以下,該溫度與是否生成μ相有關,與γ相減少之溫度範圍(575~510℃)無關。這樣,低溫退火製程中的材料溫度與γ相的增減無關。因此,當在熱加工製程或熱處理(退火)製程之後進行低溫退火製程時(當低溫退火製程成為在最後對銅合金進行加熱之製程時),與低溫退火製程的條件一同,低溫退火製程之前的製程(在即將進行低溫退火
製程之前對銅合金進行加熱之製程)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變得重要,低溫退火製程和低溫退火製程之前的製程需要滿足上述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詳細而言,在低溫退火製程之前的製程中,在熱加工製程、熱處理(退火)製程中後進行之製程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亦變得重要,需要滿足上述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當在低溫退火製程之後進行熱加工製程或熱處理(退火)製程時,如前述那樣在熱加工製程、熱處理(退火)製程中後進行之製程變得重要,需要滿足上述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再者,亦可以在低溫退火製程之前或之後進行熱加工製程或熱處理(退火)製程。
依設為如上構成之本發明的第1、2實施形態之易削性合金,如上述那樣規定了合金組成、組成關係式、金相組織、組織關係式,因此在惡劣環境下的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衝擊特性、常溫強度及高溫特性優異。又,即使Pb的含量少,亦能夠得到優異之切削性。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在不脫離其發明的技術要求之範圍內可適當進行變更。
以下示出為了確認本發明的效果而進行之確認實
驗的結果。再者,以下的實施例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效果者,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構成要件、製程、條件並非限定本發明的技術範圍者。
(實施例1)
<實際操作實驗>
利用在實際操作中使用之低頻熔爐及半連續鑄造機實施了銅合金的原型試驗。表2中示出合金組成。再者,由於使用了實際操作設備,因此在表2所示之合金中亦對雜質進行了測定。又,製造製程設為表5~表10所示之條件。
(製程No.A1~A12、AH1~AH4)
利用實際操作之低頻熔爐及半連續鑄造機製造了直徑240mm的小坯。原料使用了依照實際操作者。將小坯切斷成800mm的長度並進行了加熱。進行熱擠壓而設為直徑25.6mm的圓棒狀並捲繞成線圈(擠出材料)。以熱擠壓的最後階段為中心並使用輻射溫度計來進行溫度測定,測定了從利用擠壓機擠出時起約3秒後的擠出材料的溫度。再者,使用了Daido Steel Co.,Ltd.製造的DS-06DF型輻射溫度計。
確認到該擠出材料的溫度的平均值為表5所示之溫度的±5℃(在(表5所示之溫度)-5℃~(表5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內)。
在製程No.AH1中,係藉由擠出結束試樣的製作,試
樣保持擠出之狀態。在製程No.AH2中,在擠出後以4.7%的冷軋率進行複合拉伸/矯正,並將直徑設為25.0mm。在製程No.A1~A6、A9、AH3~AH6中,以4.7%的冷軋率進行複合拉伸/矯正,並將直徑設為25.0mm。繼而,在各種條件下用分次式熔爐進行熱處理,並且亦改變了平均冷卻速度。在製程No.A12中,以8.5%的冷軋率進行複合拉伸/矯正,並將直徑設為24.5mm。在製程No.A7、A8、AH7、AH8中,用連續熱處理爐進行了熱處理。在製程No.AH9中,將擠壓溫度設為580℃而實施擠壓。
在製程No.A10、A11中,用分次式熔爐對直徑為25.5mm的擠出材料進行熱處理,繼而進行了複合拉伸/矯正。藉此,在製程No.A10中,將直徑設為25.0mm。在製程No.A11中,將複合拉伸/矯正下的冷加工率設為8.5%,將直徑設為24.5mm。
再者,在下表中,用“○”表示在熱處理前進行了複合拉伸、矯正的情況,用“-”表示未進行的情況。
(製程No.B1~B3、BH1~BH3)
將製程No.A10中得到之直徑25.0mm的材料(棒材)切斷成3m的長度。繼而,在模板上排列該棒材,並以矯正目的進行了低溫退火。將此時的低溫退火條件設為表7所示之條件。
再者,表7中的條件式的值為下述式的值。
(條件式)=(T-220)×(t)1/2
T:溫度(材料溫度)(℃)、t:加熱時間(分鐘)
(製程No.C0)
利用實際操作之低頻熔爐及半連續鑄造機製造了直徑240mm的鑄錠(小坯)。原料使用了依照實際操作者。將小坯切斷成500mm的長度並進行了加熱。而且,進行熱擠壓而設為直徑50mm的圓棒狀擠出材料。該擠出材料以直棒形狀在擠出台被擠出。以擠壓的最後階段為中心並使用輻射溫度計來進行溫度測定,測定了從利用擠壓機擠出之時起約3秒後的擠出材料的溫度。確認到該擠出材料的溫度的平均值為表8所示之溫度的±5℃(在(表8所示之溫度)-5℃~(表8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內)。
(製程No.C1、C2、CH1、CH2)
在製程No.C1、C2、CH1中,對在製程No.C0中得到之擠出材料(圓棒)用分次式熔爐實施了熱處理(退火)。改變470℃至380℃之間的平均冷卻速度來實施了熱處理。
在製程No.CH2中,除了將熱擠壓的溫度設為760℃以外,在與製程No.C0相同的條件下製作出擠出材料(圓棒)。繼而用分次式熔爐實施了熱處理(退火)。
再者,在磨耗試驗中使用了在製程No.C0中得到之擠出材料及製程No.C1、C2、CH1、CH2的熱處理材料的一部分。
(製程No.D1~D7、DH1~DH5)
將在製程No.C0中得到之直徑50mm的擠出材料(圓棒)切斷為180mm的長度。橫向放置該圓棒,使用熱鍛壓能力150噸的壓機鍛造成厚度成為16mm。關於測定溫度,在剛熱鍛造成規定的厚度之後約經過3秒後,使用輻射溫度計進行了溫度的測定。確認到熱鍛溫度(熱加工溫度)為表9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在(表9所示之溫度)-5℃~(表9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內)。
接著,在製程No.D1~D4、DH2中,使用分次式熔爐進行熱處理,在製程No.D5、D6、DH3、DH4中使用連續爐進行了熱處理。改變熱處理的溫度、保持時間、在575℃至525℃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及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的平均冷卻速度而實施了該熱處理。熱處理的溫度為表9中記載的溫度±5℃(在(表9所示之溫度)-5℃~(表9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內),將在該溫度範圍保持之時間設為熱處理的時間(保持時間)。
<實驗室實驗>
使用實驗室設備實施了銅合金的原型試驗。表3及表4中示出合金組成。再者,剩餘部分為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表2所示之組成的銅合金亦用於實驗室實驗中。又,製造製程設為表11及表12所示之條件。
(製程No.E1、E2、E3、EH1)
在實驗室中,以規定的成分比熔解了原料。將熔液澆鑄於直徑100mm、長度180mm的金屬模中,從而製作了小坯。對該小坯進行加熱,在製程No.E1、EH1中擠出為直徑25mm的圓棒並進行了矯正。在製程No.E2、E3中擠出為直徑40mm的圓棒並進行了矯正。表11中,用“○”表示進行了矯正之情況。
在擠壓試驗機剛停止後使用輻射溫度計進行了溫度測定。結果相當於從利用擠壓機擠出時起約3秒後的擠出材料的溫度。
在製程No.EH1、E2中,以擠壓結束試樣的製作操作。
在製程No.E2中得到之擠出材料在後述製程中被用作熱鍛造原材料。又,將在製程No.E2中得到之擠出材料的一部分作為磨耗試驗用的材料。
藉由連續鑄造製作出直徑40mm的連續鑄造棒,在後述製程中被用作熱鍛造原材料。
在製程No.E1、E3中,在擠壓後以表11所示之條件進行了熱處理(退火)。將製程No.E3的熱處理材料的一部分用於磨耗試驗材料。
將製程No.A的低頻熔爐中得到之銅合金熔融金屬澆鑄於外徑100mm、長度180mm的金屬模中,從而製作出小坯。將其在與前述製程相同的條件下擠出成直徑25或40mm的圓棒。該等材料(圓棒)與前述相同地,在製程號
上標記了E1、E2、E3或EH1。
(製程No.F1~F3、FH1、FH2)
將在製程No.E2中得到之直徑40mm的圓棒切斷成180mm的長度。橫向放置圓棒,並使用熱鍛壓能力150噸的壓機鍛造成厚度成為15mm。從剛熱鍛造成規定的厚度之後約經過3秒後,使用輻射溫度計進行了溫度測定。確認到熱鍛溫度(熱加工溫度)為表12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在(表12所示之溫度)-5℃~(表12所示之溫度)+5℃的範圍內)。在製程F1~F3、FH2中,使用實驗室的分次式熔爐或連續熱處理爐,改變條件、平均冷卻速度而對鍛造材料實施了熱處理。
(製程No.F4、F5、FH3)
藉由連續鑄造來鑄造了直徑40mm的連續鑄造棒,並用作了鍛造用原材料。將所得之直徑40mm的圓棒(連續鑄造棒)切斷成180mm的長度。橫向放置該圓棒,使用熱鍛壓能力150噸的壓機鍛造成15mm的厚度。在製程No.F4、F5中,進一步在表12的條件下進行了熱處理。
關於上述試驗材料,藉由以下步驟,對金相組織觀察、耐蝕性(脫鋅腐蝕試驗/浸漬試驗)、切削性、常溫/高溫的機械特性、孔蝕、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
再者,在上述製程中,對於f2超過62.7的合金,將溫度提高至760℃而進行再擠壓並進行了評價。
(金相組織的觀察)
藉由以下方法觀察了金相組織,並藉由圖像解析測定了α相、κ相、β相、γ相、μ相的面積率(%)。再者,α’相、β’相、γ’相設為分別包含於α相、β相、γ相中。
針對各試驗材料的棒材、鍛造品,與長邊方向平行地,或與金相組織的流動方向平行地進行切斷。繼而,對表面進行研磨(鏡面拋光,mirror face polishing),並用過氧化氫與氨水的混合液進行了蝕刻。蝕刻時使用了將3vol%的過氧化氫水3mL與14vol%的氨水22mL進行混合而得之水溶液。於約15℃~約25℃的室溫下,將金屬的研磨面浸漬於該水溶液中約2秒~約5秒。
使用金屬顯微鏡,主要以500倍的倍率觀察了金相組織,並且依金相組織的狀況而以1000倍觀察了金相組織。在5個視場的顯微照片中,使用圖像解析軟體“WinROOF2013”手動對各相(α相、κ相、β相、γ相、μ相)進行了塗色。繼而,藉由圖像解析軟體“WinROOF2013”進行二值化,從而求出了各相的面積率。詳細而言,關於
各相,求出5個視場的面積率的平均值,並將平均值設為各相的相比率。而且,將所有構成相的面積率的總計設為100%。
藉由以下方法測定了γ相、μ相的長邊的長度。使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在1個視場中測定了γ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在任意的5個視場中進行該操作,計算所得之γ相的長邊最大長度的平均值,並設為γ相的長邊的長度。同樣地,依據μ相的大小,使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或使用2000倍或5000倍的二次電子像照片(電子顯微照片),在1個視場中測定了μ相的長邊的最大長度。在任意的5個視場中進行該操作,計算所得之μ相的長邊最大長度的平均值,並設為μ相的長邊的長度。
具體而言,使用打印出約70mm×約90mm尺寸之照片進行了評價。在500倍倍率的情況下,觀察視場的尺寸為276μm×220μm。
當相的識別困難時,藉由FE-SEM-EBSP(電子背散射繞射圖像(Electron Back Scattering Diffracton Pattern))法,以500倍或2000倍的倍率對相進行了指定。
又,在改變平均冷卻速度之實施例中,為了確認主要在晶粒邊界析出之μ相的有無,使用JEOL Ltd.製造的JSM-7000F,在加速電壓15kV、電流值(設定值15)的條
件下拍攝二次電子像,並以2000倍或5000倍的倍率確認了金相組織。當能夠用2000倍或5000倍的二次電子像確認μ相,但不能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確認μ相時,未計算面積率。亦即,被2000倍或5000倍的二次電子像觀察到但未能在500倍或1000倍的金屬顯微照片中確認之μ相並未包含在μ相的面積率中。這是因為,無法用金屬顯微鏡確認的μ相主要係長邊的長度為5μm以下、寬度為0.3μm以下,因此對面積率之影響較小。
μ相的長度在任意5個視場中進行測定,如前述那樣將5個視場的最長長度的平均值設為μ相的長邊的長度。μ相的組成確認藉由附屬的EDS進行。再者,當未能以500倍或1000倍確認μ相,但以更高的倍率測定出μ相的長邊的長度時,在表中的測定結果中μ相的面積率雖然為0%,但仍記載有μ相的長邊的長度。
(μ相的觀察)
關於μ相,若在熱處理後的冷卻中,在470℃~380℃的溫度區域以約8℃/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則能夠確認μ相的存在。圖1中,將試驗No.T123(合金No.S03/製程No.A3)的二次電子像的一例示於圖1。在α相的晶粒邊界確認到μ相析出(白灰色細長的相)。
(存在於α相中之針狀κ相)
存在於α相中之針狀κ相(κ1相)係寬度為約0.05μm
至約0.5μm,且為細長的直線狀、針狀形態。如果寬度為0.1μm以上,即使用金屬顯微鏡亦能夠確認其存在。
圖2表示試驗No.T03(合金No.S01/製程No.A1)的金屬顯微照片作為代表性的金屬顯微照片。圖3表示試驗No.T03(合金No.S01/製程No.A1)的電子顯微照片作為代表性的存在於α相內之針狀κ相的電子顯微照片。再者,圖2、3的觀察位置並不相同。銅合金中,可能與存在於α相之雙晶混淆,但就存在於α相中之κ相而言,κ相自身的寬度窄,雙晶係兩個為1組,因此可以區分它們。在圖2的金屬顯微照片中,可以在α相內觀察到細長直線的針狀圖案的相。在圖3的二次電子像(電子顯微照片)中,明確地確認到存在於α相內之圖案為κ相。κ相的厚度為約0.1~約0.2μm。
用金屬顯微鏡判斷了α相中的針狀κ相的量(數)。在金屬構成相的判定(金相組織觀察)中使用了所拍攝之500倍或1000倍倍率下的5個視場的顯微照片。在縱長為約70mm、橫長為約90mm的放大視場中測定針狀κ相的數量,並求出了5個視場的平均值。當針狀κ相的數量在5個視場中的平均值為5以上且小於49時,判斷為具有針狀κ相,並記為“△”。當針狀κ相的數量在5個視場中的平均值超過50時,判斷為具有許多針狀κ相,並記為“○”。當針狀κ相的數量在5個視場中的平均值為4以下時,判斷為幾
乎不具有針狀κ相,並記為“×”。無法用照片確認的針狀κ1相的數量並未包含在內。
(κ相中所含之Sn量、P量)
使用X射線微分析器測定了κ相中所含之Sn量、P量。測定時使用JEOL Ltd.製造的“JXA-8200”,在加速電壓20kV、電流值3.0×10-8A的條件下進行。
關於試驗No.T03(合金No.S01/製程No.A1)、試驗No.T27(合金No.S01/製程No.BH3)、試驗No.T01(合金No.S01/製程No.AH1),使用X射線微分析器對各相的Sn、Cu、Si、P的濃度進行定量分析之結果示於表13~表15。
關於μ相,利用附屬於JSM-7000F的EDS進行測定,並測定了在視場內短邊的長度較大的部分。
由上述測定結果得到如下見解。
1)Sn在κ相中的分佈為α相的約1.3倍。具體而言,若γ相的比例減少,則κ相的Sn濃度提高約1.3倍,達到0.41mass%至0.53mass%。
2)γ相的Sn濃度為α相的Sn濃度的約11倍至約15倍。
3)與α相的Si濃度相比,κ相、γ相、μ相的Si濃度分別約為1.6倍、約2.2倍、約2.7倍。
4)μ相的Cu濃度高於α相、κ相、γ相、μ相。
5)若γ相的比例增加,則κ相的Sn濃度必然減少。
6)P在κ相中的分佈為α相的約2倍。
7)γ相的P濃度為α相的P濃度的約3倍,μ相的P濃度為α相的P濃度的約4倍。
(機械特性)
(抗拉強度)
將各試驗材料加工成JIS Z 2241的10號試片,從而進行了抗拉強度的測定。如果熱擠出材料或熱鍛造材料的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較佳為560N/mm2以上),則在易削性銅合金中亦為最高水準,能夠實現在各領域中使用之構件的薄壁化/輕量化。
再者,抗拉試片的成品表面粗糙度影響伸長率和抗拉強度。因此,以滿足下述條件之方式製作出抗拉試片。
(抗拉試片的完工面粗糙度的條件)
在抗拉試片的標點間的任意位置的每基準長度4mm的截面曲線中,Z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2μm以下。截面曲線係指,將截止值λs的低通濾波器適用於測定截面曲線而得之曲線。
(高溫潛變)
根據各試片製作出JIS Z 2271的直徑10mm之帶法蘭的試片。測定了在將相當於室溫的0.2%保證應力之荷載施
加於試片之狀態下,於150℃經過100小時後的潛變應變。以常溫下的標點間的伸長率施加相當於0.2%的塑性變形之荷載,如果在施加了該荷載之狀態下將試片於150℃保持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則為良好。如果該潛變應變為0.3%以下,則為銅合金中的最高水準,例如,能夠在高溫下使用之閥、靠近發動機室的汽車組件中,用作可靠性高的材料。
(衝擊特性)
在衝擊試驗中,從擠壓棒材、鍛造材料及其替代材料、鑄造材料、連續鑄造棒材中選取了依照JIS Z 2242之U形凹口試片(凹口深度2mm、凹口底部半徑1mm)。用半徑2mm的衝擊刃進行夏比衝擊試驗,並測定了衝擊值。
再者,用V凹口試片和U形凹口試片進行時的衝擊值的關係如下。
(V凹口衝擊值)=0.8×(U形凹口衝擊值)-3
(切削性)
作為切削性的評價,如下對使用了車床之切削試驗進行了評價。
對直徑50mm、40mm或25.5mm的熱擠壓棒材、直徑25mm(24.4mm)的冷拉伸材料實施切削加工而製作出直徑18mm之試驗材料。對鍛造材料實施切削加工而製作出直徑14.5mm之試驗材料。將尖頭直鋒刀具(point nose straight
tool),尤其將不帶斷屑槽之碳化鎢刀具安裝在車床上。使用該車床,於乾式條件下,並在前刀角-6度、刀尖半徑0.4mm、切削速度150m/分鐘、切削深度1.0mm、進給速度0.11mm/rev的條件下,在直徑18mm或直徑14.5mm的試驗材料的圓周上進行了切割。
從包括安裝於工具之3個部分之測力計(三保電機製作所製造,AST式工具測力計AST-TL1003)發出之信號轉換為電氣電壓信號(electrical voltage signal),並記錄在記錄器中。接著,該等信號被轉換為切削阻力(N)。因此,藉由測定切削阻力尤其是在切削時顯示最高值之主分力,對合金的切削性進行了評價。
同時選取切屑,並藉由切屑形狀對切削性進行了評價。在實際使用的切割中成為最大問題的是,切屑纏上工具或切屑的體積較大。因此,將只產生切屑形狀為1卷以下的切屑的情況評價為“○”(good(良好))。將產生切屑形狀超過1卷且3卷為止的切屑的情況評價為“△”(fair(尚可))。將產生切屑形狀超過3卷之切屑的情況評價為“×”(poor(不良))。這樣,進行了3個階段的評價。
切削阻力還依賴於材料的強度,例如剪斷應力、抗拉強度和0.2%保證應力,具有強度越高的材料切削阻力越高之傾向。如果與含有1~4%的Pb之易削黃銅棒的切削阻力相比,切削阻力高出約10%的程度,則在實際使用上被充
分容許。本實施形態中,以125N為界(邊界值)來對切削阻力進行了評價。詳細而言,若切削阻力小於125N,則評價為切削性優異(評價:○)。若切削阻力為125N以上且小於150N,則將切削性評價為“尚可(△)”。若切削阻力為150N以上,則評價為“不良(×)”。另外,對58mass%Cu-42mass%Zn合金實施製程No.F1來製作試樣並進行了評價的結果,切削阻力為185N。
作為綜合性的切削性的評價,將切屑形狀良好(評價:○)且切削阻力低的(評價:○)材料評價為切削性優異(excellent(極好))。當切屑形狀和切削阻力中的一者為△或尚可的情況下,附帶條件地評價為切削性良好(good)。當切屑形狀和切削阻力中的一者為△或尚可,另一者為×或不良的情況下,評價為切削性不良(poor)。再者,實施例的表中沒有綜合性切削性評價的記載。
(熱加工試驗)
將直徑50mm、直徑40mm及直徑25.6mm的棒材藉由切割而使其成為直徑15mm,並切斷成長度25mm來製作出試驗材料。將試驗材料於740℃或635℃保持了20分鐘。繼而,縱向放置試驗材料,並使用熱壓縮能力為10噸且併設有電爐之Amsler試驗機,在應變速度0.02/秒、加工率80%下進行高溫壓縮,從而使厚度成為5mm。
關於熱加工性的評價,當使用10倍倍率的放大鏡觀察
到0.2mm以上開口之破裂時,判斷為產生破裂。將在740℃、635℃這兩個條件下均未產生破裂的情況評價為“○”(good)。將在740℃產生了破裂但在635℃未產生破裂的情況評價為“△”(fair)。將在740℃未產生破裂但在635℃產生了破裂的情況評價為“▲”(fair)。將在740℃、635℃這兩個條件下均產生破裂的情況評價為“×”(poor)。
在740℃、635℃這兩個條件下均未產生破裂時,關於實際使用上的熱擠壓及熱鍛造,就實施方面而言,即使發生一些材料溫度下降,又,即使金屬模或鑄模與材料雖是瞬時但有接觸且材料的溫度下降,只要在適當的溫度實施則在實際使用上沒有問題。當在740℃和635℃中的任一溫度產生破裂時,雖然受到實際使用上的限制,但只要以更窄的溫度範圍進行管理,則判斷為可以實施熱加工。當在740℃和635℃這兩種溫度均產生破裂時,判斷為實際使用上存在問題。
(脫鋅腐蝕試驗1、2)
當試驗材料為擠出材料時,以使試驗材料的曝露試樣表面與擠出方向垂直之方式,將試驗材料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當試驗材料為鑄件材料(鑄造棒)時,以使試驗材料的曝露試樣表面與鑄件材料的長邊方向垂直之方式,將試驗材料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當試驗材料為鍛造材料時,以使試驗材料的曝露試樣表面與鍛造的流動方向垂直之方
式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
將試樣表面藉由至1200號的金鋼砂紙進行研磨,繼而,在純水中進行超音波清洗並用鼓風機進行乾燥。之後,將各試樣浸漬於所準備之浸漬液中。
試驗結束後,以使曝露表面與擠出方向、長邊方向或鍛造的流動方向保持垂直之方式,將試樣再次植入到酚醛樹脂材料中。接著,以使腐蝕部的截面作為最長的切斷部而獲得之方式切斷試樣。接著對試樣進行了研磨。
使用金屬顯微鏡,以500倍的倍率在顯微鏡的10個視場(任意的10個視場)中對腐蝕深度進行了觀察。最深的腐蝕點被記錄為最大脫鋅腐蝕深度。
在脫鋅腐蝕試驗1中,作為浸漬液,準備了以下試驗液1,並實施了上述操作。在脫鋅腐蝕試驗2中,作為浸漬液,準備了以下試驗液2,並實施了上述操作。
試驗液1為用於假設投入過量的作為氧化劑之消毒劑且pH低的惡劣的腐蝕環境,進而在該腐蝕環境下進行加速試驗之溶液。若使用該溶液,則推測加速試驗將成為該惡劣的腐蝕環境下的約75~100倍。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實現惡劣環境下的優異之耐蝕性,若最大腐蝕深度為80μm以下,則耐蝕性良好。在要求優異之耐蝕性時,推測最大腐蝕深度較佳為60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40μm以下即可。
試驗液2為用於假設氯化物離子濃度高、pH低的惡劣
的腐蝕環境的水質,進而在該腐蝕環境下進行加速試驗之溶液。若使用該溶液,則推測加速試驗將成為在該惡劣的腐蝕環境下的約30~50倍。若最大腐蝕深度為50μm以下,則耐蝕性良好。在要求優異之耐蝕性時,推測最大腐蝕深度較佳為35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25μm以下即可。本實施例中,基於該等推測值來進行了評價。
脫鋅腐蝕試驗1中,作為試驗液1,使用了次氯酸水(濃度30ppm、pH=6.8、水溫40℃)。藉由以下方法對試驗液1進行了調整。向蒸餾水40L中投入市售之次氯酸鈉(NaClO),並以藉由碘滴定法產生之殘留氯濃度成為30mg/L之方式進行了調整。殘留氯隨著時間而分解並減少,因此藉由伏安法時常測定殘留氯濃度,並且藉由電磁泵對次氯酸鈉的投入量進行了電子控制。為了將pH降低至6.8,一邊對二氧化碳進行流量調整一邊進行投入。利用溫度控制器對水溫進行調整以使其成為40℃。這樣,將殘留氯濃度、pH、水溫保持恆定,並且在試驗液1中將試樣保持了兩個月。繼而從水溶液中取出試樣,並測定了其脫鋅腐蝕深度的最大值(最大脫鋅腐蝕深度)。
在脫鋅腐蝕試驗2中,作為試驗液2,使用了表16所示之成分的試驗水。向蒸餾水中投入市售之藥劑而對試驗液2進行了調整。假設腐蝕性高的自來水管,並投入了氯化物離子80mg/L、硫酸根離子40mg/L及硝酸根離子
30mg/L。鹼度及硬度以日本一般的自來水管為基準分別調整為30mg/L、60mg/L。為了將pH降低至6.3,一邊對二氧化碳進行流量調整一邊進行投入,為了使溶氧濃度飽和,時常投入了氧氣。水溫與室溫相同,於25℃進行。這樣,將pH、水溫保持恆定並將溶氧濃度設為飽和狀態,並且在試驗液2中將試樣保持了三個月。繼而,從水溶液中取出試樣,並測定了其脫鋅腐蝕深度的最大值(最大脫鋅腐蝕深度)。
(脫鋅腐蝕試驗3:ISO6509脫鋅腐蝕試驗)
本試驗作為脫鋅腐蝕試驗方法而被諸多國家所採用,在JIS標準中亦以JIS H 3250規定。
與脫鋅腐蝕試驗1、2相同地將試驗材料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例如以使曝露試樣表面與擠出材料的擠出方向垂直之方式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將試樣表面藉由至1200號的金鋼砂紙進行研磨,繼而,在純水中進行超音波清洗並進行了乾燥。
繼而,將各試樣浸漬於1.0%的氯化銅二水和鹽(CuCl2.2H2O)的水溶液(12.7g/L)中,在75℃的溫度條件下保持了24小時。之後,從水溶液中取出試樣。
以使曝露表面與擠出方向、長邊方向或鍛造的流動方向保持垂直之方式,將試樣再次植入到酚醛樹脂材料中。接著,以使腐蝕部的截面作為最長的切斷部而獲得之方式切斷試樣。接著對試樣進行了研磨。
使用金屬顯微鏡,以100倍~500倍的倍率在顯微鏡的10個視場中對腐蝕深度進行了觀察。最深的腐蝕點被記錄為最大脫鋅腐蝕深度。
再者,當進行ISO 6509的試驗時,若最大腐蝕深度為
200μm以下,則成為在實際使用上對耐蝕性沒有問題的水準。尤其在要求優異之耐蝕性時,設為最大腐蝕深度較佳為100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0μm以下。
本試驗中,將最大腐蝕深度超過200μm的情況評價為“×”(poor)。將最大腐蝕深度超過50μm且200μm以下的情況評價為“△”(fair)。將最大腐蝕深度為50μm以下的情況嚴格地評價為“○”(good)。本實施形態為了假設惡劣的腐蝕環境而採用了嚴格的評價基準,僅將評價為“○”的情況設為耐蝕性良好。
(磨耗試驗)
藉由在潤滑條件下的Amsler型磨耗試驗及在乾式條件下的球盤(ball-on-disk)摩擦磨耗試驗這兩種試驗,對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所使用之試樣為在製程No.C0、C1、CH1、E2、E3中製作出之合金。
藉由以下方法實施了Amsler型磨耗試驗。於室溫下對各樣品進行切削加工而使其直徑成為32mm從而製作出上部試片。又,準備了沃斯田鐵不銹鋼(JIS G 4303的SUS304)製的直徑42mm的下部試片(表面硬度HV184)。作為荷載施加490N而使上部試片和下部試片接觸。油滴和油浴使用了矽油。在施加荷載而使上部試片和下部試片接觸之狀態下,以上部試片的轉速(旋轉速度)為188rpm、下部試片的轉速(旋轉速度)為209rpm之條件使上部試片和下部試
片旋轉。利用上部試片和下部試片的圓周速度差來將滑動速度設為0.2m/sec。藉由上部試片和下部試片的直徑及轉速(旋轉速度)不同,使試片磨損。使上部試片和下部試片進行旋轉直至下部試片的旋轉次數成為250000次。
試驗後,測定上部試片的重量變化,並藉由以下基準對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將由磨耗產生之上部試片的重量的減少量為0.25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excellent)。將上部試片的重量的減少量超過0.25g且0.5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good)。將上部試片的重量的減少量超過0.5g且1.0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fair)。將上部試片的重量的減少量超過1.0g的情況評價為“×”(poor)。藉由該四個階段對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再者,在下部試片中,當存在0.025g以上的磨耗減量的情況評價為“×”。
另外,同一試驗條件下的59Cu-3Pb-38Zn的含有Pb之易削黃銅的磨耗減量(由磨耗產生之重量的減少量)為12g。
藉由以下方法實施了球盤摩擦磨耗試驗。用粗糙度#2000的砂紙對試片的表面進行了研磨。在藉由以下條件將沃斯田鐵不銹鋼(JIS G 4303的SUS304)製直徑10mm的鋼球推到該試片上之狀態下使其進行滑動。
(條件)
室溫、無潤滑、荷載:49N、滑動直徑:直徑10mm、滑動速度:0.1m/sec、滑動距離:120m。
試驗後,測定試片的重量變化,並藉由以下基準對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將由磨耗產生之試片重量的減少量為4m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excellent)。將試片重量的減少量超過4mg且8m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good)。將試片重量的減少量超過8mg且20mg以下的情況評價為“△”(fair)。將試片重量的減少量超過20mg的情況評價為“×”(poor)。藉由該四個階段對耐磨耗性進行了評價。
另外,同一試驗條件下的59Cu-3Pb-38Zn的含有Pb之易削黃銅的磨耗減量為80mg。
(耐孔蝕性)
孔蝕係指在液體流動中由於壓力差而在短時間發生氣泡的產生和消失之現象。耐孔蝕性表示因氣泡的產生和消失引起之損傷的耐受性。
藉由直接式磁致伸縮振動試驗對耐孔蝕性進行了評價。藉由切削加工將試樣的直徑設為16mm,繼而將曝露試驗面用#1200的耐水研磨紙進行研磨,從而製作出試樣。將試樣安裝到位於振子末端之喇叭上。在頻率:18kHz、振幅:40μm、試驗時間:2小時的條件下,將試樣在試液中進行超音波振動。作為浸漬試樣表面之試液,使用了離子交換水。對加入了離子交換水之燒杯進行冷卻,並將水溫設為20℃±2℃(18℃~22℃)。測定試驗前後的試樣的重量,並藉由其重量差對耐孔蝕性進行了評價。當重量差(重量的
減少量)超過0.03g時,表面存在損傷,耐孔蝕性不足而判斷為不良。當重量差(重量的減少量)超過0.005g且為0.03g以下時,表面損傷亦輕微,認為耐孔蝕性良好。但是,本實施形態以優異之耐孔蝕性為目標,因此判斷為不良。當重量差(重量的減少量)為0.005g以下時,亦幾乎不存在表面損傷,判斷為耐孔蝕性優異。當重量差(重量的減少量)為0.003g以下時,可判斷為耐孔蝕性特別優異。
另外,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對59Cu-3Pb-38Zn的含有Pb之易削黃銅進行試驗之結果,得到重量的減少量為0.10g。
(耐沖蝕腐蝕性)
沖蝕腐蝕係指,由流體產生之化學腐蝕現象和物理削取現象結合從而腐蝕在局部迅速進展之現象。耐沖蝕腐蝕性表示該腐蝕的耐受性。
將試樣表面設為直徑20mm的平坦的正圓形狀,繼而,將表面藉由#2000的金鋼砂紙進行研磨,從而製作出試樣。使用口徑1.6mm的噴嘴,以約9m/秒(試驗方法1)的流速或約7m/秒(試驗方法2)的流速將試驗水噴淋到試樣上。詳細而言,從與試樣表面垂直的方向將水噴淋到試樣表面的中心。又,將噴嘴末端與試樣表面的中心之間的距離設為0.4mm。測定了在該條件下向試樣噴淋試驗水336小時後的腐蝕減量。
作為試驗水,使用了次氯酸水(濃度30ppm、pH=7.0、水溫40℃)。藉由以下方法製作出試驗水。向蒸餾水40L中投入市售之次氯酸鈉(NaClO)。以使藉由碘滴定法產生之殘留氯濃度成為30mg/L之方式,對次氯酸鈉的量進行了調整。殘留氯隨著時間而分解並減少。因此藉由伏安法時常測定殘留氯濃度,同時藉由電磁泵對次氯酸鈉的投入量進行了電子控制。為了將pH降低至7.0,一邊對二氧化碳進行流量調整一邊進行投入。利用溫度控制器對水溫進行調整以使其成為40℃。這樣,將殘留氯濃度、pH、水溫保持恆定。
在試驗方法1中,當腐蝕減量超過100mg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性差。當腐蝕減量超過60mg且為100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良好。當腐蝕減量超過35mg且為60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優異。當腐蝕減量為35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特別優異。
同樣地,在試驗方法2中,當腐蝕減量超過70mg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性差。當腐蝕減量超過45mg且為70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良好。當腐蝕減量超過30mg且為45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優異。當腐蝕減量為30mg以下時,評價為耐沖蝕腐蝕特別優異。
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7~表52。
試驗No.T01~T156為實際操作的實驗中的結果。試驗
No.T201~T262為實驗室的實驗中的相當於實施例的結果。試驗No.T301~T340為實驗室的實驗中的相當於比較例的結果。
關於製程No.中記載為“EH1、E2”或“E1、E3”之試驗,磨耗試驗使用了在製程No.E2或E3中製作之試樣來實施。除磨耗試驗以外的腐蝕試驗、機械性質等所有試驗及金相組織的調查中,使用了在製程No.EH1或E1中製作之試樣來實施。
備註欄中記載有“擠出破裂”之試樣未能擠出規定的量。而且,去除表面的破裂部而實施了試驗。
以上實驗結果總結如下。
1)能夠確認藉由滿足本實施形態的組成,並滿足組成關係式f1、f2、f3金相組織的要件及組織關係式f4~f7,從而藉由含有少量的Pb而得到良好的切削性,並得到帶有良好的熱加工性、惡劣的環境下的優異之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高強度、良好的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耐磨耗性、高強度指數之熱擠出材料、熱鍛造材料(合金No.S01、S02、S03、S11~S26)。
2)能夠確認含有Sb、As進一步提高了惡劣的條件下的耐蝕性(合金No.S31~S34)。
3)能夠確認藉由含有Bi,切削阻力進一步降低(合金No.S31~S33)。
4)若Cu含量少,則切削性良好,但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相反,若Cu含量多,則切削性及熱加工性變差(合金No.S51、S23、S17、S53等)。
5)若Sn含量大於0.84mass%,則γ相的面積率將大於2%,耐孔蝕、耐沖蝕腐蝕良好,但衝擊特性、強度指數變差。另一方面,若Sn含量小於0.36mass%,則耐孔蝕、耐沖蝕腐蝕性差(合金No.S59、S66~S68、S73、S74)。
6)若P含量多,則衝擊特性變差。另一方面,若P含量少,則惡劣的環境下的脫鋅腐蝕深度大(合金No.S02、S03、S26、S61、S73、S74、S78)。
7)能夠確認即使含有可藉由實際操作進行之程度的不可避免的雜質,亦不會較大影響各種特性(合金No.S01、S02、S03)。其中,在試驗No.T65、T81、T95、T104(合金No.S02/製程No.A4、B1、D3、E2等)中主要發現以面積率計約為0.1%的Fe與Si的金屬間化合物。
8)雖然係本實施形態的組成範圍外,但若含有超過不可避免的雜質的限度之Fe,則形成Fe與Si的金屬間化合物、或Fe與P的金屬間化合物,切削性能略降低(合金No.S79、S81)。
9)若組成關係式f1的值為74.4以上、74.6以上且78.2以下,進一步為77.8以下,則即使含有0.36~0.84%的Sn,亦可以得到γ相率為2%以下者,切削性、耐蝕性、強度、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耐孔蝕性及耐沖蝕腐蝕良好。(合金No.S01~S03、S11~S27,製程No.E1、F1等)。
10)若組成關係式f2的值低,γ相增加,切削性良好,但高溫側的熱加工性、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若組成關係式f2的值高,則熱加工性變差,在熱擠壓中產生問題。又,切削性變差,γ相的長邊的長度長者增加(合金No.S01、S53、S56~S58、S65、S70)。
11)在金相組織中,若γ相的面積率大於2%或γ相的長邊的長度大於50μm,則切削性良好,但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抗拉強度、強度指數變差。尤其,若
γ相較多,則在惡劣的環境下的脫鋅腐蝕試驗中產生了γ相的選擇腐蝕(合金No.S01,製程No.AH1、AH2、AH6、C0、DH1、DH5、EH1、E1、FH1、E2)。又,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亦變差。若γ相率為1.5%以下,進一步為0.8%以下,而且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40μm以下,進一步為30μm以下,則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抗拉強度、強度指數變得更好(合金No.S01~S03、S11~S27)。
若μ相的面積率大於2%,則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強度指數變差。在惡劣的環境下的脫鋅腐蝕試驗中產生了晶界腐蝕或μ相的選擇腐蝕(合金No.S01,製程No.AH4、AH8、BH3)。又,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亦略微變差。若μ相率為1.0%以下,進一步為0.5%以下,而且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15μm以下,進一步為5μm以下,則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抗拉強度、強度指數變得更好(合金No.S01~S03)。
若β相的面積率大於0.3%,則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耐磨耗性變差(合金No.S22、S57)。
若κ相的面積率大於65%,則切削性、衝擊特性、熱加工性變差。另一方面,若κ相的面積率小於30%,則切削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耐磨耗性差(合金No.S76、
S60,製程No.F1)。
若α相內存在κ相,且κ相的存在增加,則強度、強度指數、耐磨耗性、切削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得到提高(合金No.S55、S23、S24、S67、S03,製程No.AH1、AH2、A1、A6)。當不存在針狀κ相時,耐磨耗性差(合金No.S55)。
12)若組織關係式f6=(γ)+(μ)超過3%,或f4=(α)+(κ)小於96.5%,則耐蝕性、衝擊特性、高溫特性變差(合金No.S65、S69、S71)。
若組織關係式f7=1.05(κ)+6×(γ)1/2+0.5×(μ)大於72,則切削性差(合金No.S54)。
當γ相的面積率超過2%時,與組織關係式f7的值無關地,切削阻力低且切屑的形狀良好者較多(合金No.S51、S52、S71等)。
13)若κ相中所含之Sn量低於0.4mass%,則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變差。即使合金中所含之Sn含量為0.36%以上,進一步為0.4%以上,亦存在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差的情況(合金No.S51、S55、S56、S60等)。
若存在β相、μ相,則即使κ相中的Sn濃度大致相同,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亦變差(合金No.S1、2、S57,製程A1、AH4)。
即使合金中的Sn含量相同,由於γ相所佔之比例,κ
相中的Sn濃度亦大有不同,在沖蝕腐蝕試驗的減量(耐沖蝕腐蝕性)上產生了巨大差異(合金No.S01、S02、S03的製程No.AH1和A1,及合金No.S14、S22的製程No.EH1和E1等)。
耐沖蝕腐蝕性影響f1、f2、f3、α相內的針狀κ相的有無,認為大致依賴於κ相中的Sn濃度。再者,認為κ相中的Sn濃度的約0.4%~約0.55%為臨界的Sn量(合金No.S01~S03、S11~S27)。
又,當為大致相同的κ相率時,若κ相的Sn濃度低,則切削阻力變高(合金No.S73、S23等)。
若f3=P/Sn大於0.35,則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變差(合金No.S61、S63)。若f3低於0.09,則衝擊特性變差(合金No.S78)。
藉由2種方法來實施了耐磨耗性,當κ相的比例高時,或γ相、μ相的比例高時,藉由球盤的方法來實施則略差,當κ相的比例高時,藉由Amsler的方法來實施則略佳。若滿足本實施形態中規定之各相的相率,則得到良好之結果(合金No.S01、S02、S03、S24、S54、S57,製程No.C0、C1、CH1)。
14)只要滿足全部組成的要件、金相組織的要件,則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負載有室溫下的0.2%保證應力並於150℃保持100小時時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大部
分為0.3%以下,係良好(合金No.S01、S02、S03等)。
15)只要滿足全部組成的要件、金相組織的要件,則夏比衝擊試驗值為12J/cm2以上。又,當未實施冷加工時,大部分的夏比衝擊試驗值為14J/cm2以上。其中,若無法用顯微鏡的倍率觀察之μ相的長邊的長度變長,則衝擊特性變差(合金No.S01,製程No.A3、A4、AH3)。
16)在使用了量產設備之材料與在實驗室製成之材料的評價中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結果(合金No.S01、S02,製程No.F1、E1)。
於580℃擠出之材料均在表面上產生鱗片狀裂紋,未能擠出至最後,因此中止了評價。當使用了實驗的擠壓設備時,在一部分合金的表面產生了鱗片狀裂紋,與表面狀態良好的合金相比,未能擠出充分的長度,但去除缺陷部分後進行了評價。
17)關於製造條件,能夠確認若1)在熱加工溫度為600℃以上且740℃以下進行,將熱加工材料於510℃~575℃進行20分鐘以上且480分鐘以下的熱處理後,在470℃至380℃的溫度範圍內的平均冷卻速度超過2.5℃/分鐘且小於600℃/分鐘的範圍內進行;或2)於620℃以下的熱處理後,將575℃至510℃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2.5℃/分鐘以下,並在470℃至380℃的溫度範圍內的平均冷卻速度超過2.5℃/分鐘且小於600℃/分鐘的範圍內進行;或3)
在鍛造後的冷卻中,將575℃至510℃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2.5℃/分鐘以下,並在470℃至380℃的溫度範圍內的平均冷卻速度超過2.5℃/分鐘且小於600℃/分鐘的範圍內進行,則能夠得到分別具備惡劣的環境下的優異之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並帶有良好的強度、強度指數、衝擊特性、高溫特性之熱擠出材料、熱鍛材料。即使作為鍛造原材料而使用連續鑄造棒,亦得到具備良好的特性之鍛造品(合金No.S01,製程No.A1~A9、D1~D7、F1~F5)。
熱處理的時間與溫度的關係中,實質上將熱處理時間:t與熱處理溫度T的關係表示為數式時,若(T-500)×t(其中,當T為540℃以上時,設為540)為800以上,進一步為1200以上,則得到更優異之材料(製程No.A5~A9)。該計算式亦能夠適用於連續熱處理方法中的熱處理。
18)能夠確認在冷加工後或者在熱加工後進行低溫退火時,以240℃以上且340℃以下溫度加熱10分鐘至300分鐘,當將加熱溫度設為T℃、將加熱時間設為t分鐘時,若在150(T-220)×(t)1/2 1200的條件下進行熱處理,則能夠得到具備惡劣的環境下的優異之耐蝕性、耐孔蝕性、耐沖蝕腐蝕性,並帶有良好的衝擊特性、高溫特性之冷加工材料、熱加工材料(合金No.S01,製程No.B1~B3)。
若製程中包括加工率為4~10%的冷製程(冷拉伸後熱
處理、熱處理後冷拉伸),則與原來的擠出材料或不包括冷加工者相比,抗拉強度提高40N/mm2以上,強度指數大幅提高。若在冷加工後於510℃~575℃進行熱處理,則與熱擠出材料相比,抗拉強度和衝擊特性這兩者均提高(合金No.S01,製程No.AH1、AH2、A1、A10~12)。
19)在試驗No.T18(合金No.S01,製程No.AH9)及試驗No.T60(合金No.S02,製程No.AH9)中,在表面產生鱗片狀的小裂紋,未能充分擠出,從而中止了之後的評價。
又,在試驗No.T25(合金No.S01,製程No.BH1)及試驗No.T84(合金No.S02,製程No.BH1)中,矯正不充分且低溫退火不適當,產生了品質上的問題。
依以上情況,如本實施形態的合金那樣,各添加元素的含量和各組成關係式、金相組織、各組織關係式在適當的範圍內之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係熱加工性(熱擠壓、熱鍛造)優異,且耐蝕性、切削性亦良好。又,為了在本實施形態的合金中獲得優異之特性,能夠藉由將熱擠壓及熱鍛造中的製造條件、熱處理中的條件設為適當範圍來實現。
(實施例2)
關於本實施形態的比較例之合金,得到了在惡劣的水環境下使用了8年之銅合金Cu-Zn-Si合金鑄件(試驗No.T401/合金No.S101)。再者,並沒有所使用之環境的水質等詳細資料。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了試驗
No.T401的組成、金相組織的分析。又,使用金屬顯微鏡對截面的腐蝕狀態進行了觀察。詳細而言,以使曝露表面與長邊方向保持垂直之方式,將試樣植入酚醛樹脂材料中。接著,以使腐蝕部的截面作為最長的切斷部而獲得之方式切斷了試樣。接著對試樣進行了研磨。使用金屬顯微鏡對截面進行了觀察。又測定了最大腐蝕深度。
接著,在與試驗No.T401相同的組成及製作條件下製作出類似的合金鑄件(試驗No.T402/合金No.S102)。對於類似的合金鑄件(試驗No.T402),進行了實施例1中記載的組成、金相組織的分析、機械特性等的評價(測定)及脫鋅腐蝕試驗1~3。而且,對試驗No.T401的基於實際的水環境之腐蝕狀態與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3的基於加速試驗之腐蝕狀態進行比較,驗證脫鋅腐蝕試驗1~3的加速試驗的有效性。
又,對實施例1中記載的本實施形態的合金(試驗No.T88/合金No.S02/製程No.C1)的脫鋅腐蝕試驗1的評價結果(腐蝕狀態)與試驗No.T401的腐蝕狀態和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的評價結果(腐蝕狀態)進行比較,考察了試驗No.T88的耐蝕性。
藉由以下方法製作出試驗No.T402。
以成為與試驗No.T401(合金No.S101)大致相同組成之方式熔解原料,於澆鑄溫度1000℃澆鑄於內徑φ40mm
的鑄模中,從而製作出鑄件。之後,關於鑄件,在575℃~510℃的溫度區域以約2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繼而,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約15℃/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藉由上述,製作出試驗No.T402的試樣。
組成、金相組織的分析方法、機械特性等的測定方法及脫鋅腐蝕試驗1~3的方法如實施例1中所記載。
將所得之結果示於表53~表55及圖4。
在惡劣的水環境下使用了8年之銅合金鑄件(試驗No.T401)中,至少Sn、P的含量在本實施形態的範圍之外。
圖4(a)表示試驗No.T401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
試驗No.T401中,在惡劣的水環境下使用了8年,因該使用環境而產生之腐蝕的最大腐蝕深度為138μm。
在腐蝕部的表面,與α相、κ相無關地產生了脫鋅腐蝕(自表面起平均約100μm的深度)。
在α相、κ相被腐蝕之腐蝕部分中,隨著朝向內部而存在無疵α相。
α相、κ相的腐蝕深度具有凹凸而非恆定,大致從其邊界部朝向內部,腐蝕僅產生於γ相(從α相、κ相被腐蝕之邊界部分朝向內部約40μm的深度:局部產生之僅γ相上的腐蝕)。
圖4(b)表示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之後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
最大腐蝕深度為146μm。
在腐蝕部的表面,與α相、κ相無關地產生了脫鋅腐蝕(自表面起平均約100μm的深度)。
其中,隨著朝向內部而存在無疵α相。
α相、κ相的腐蝕深度具有凹凸而非恆定,大致從其邊界部朝向內部,腐蝕僅產生於γ相(從α相、κ相被腐蝕之邊界部分,只有局部產生之γ相的腐蝕長度約為45μm)。
得知圖4(a)的在8年間由於惡劣的水環境產生之腐蝕與圖4(b)的藉由脫鋅腐蝕試驗1產生之腐蝕為大致相同的腐蝕形態。又,Sn、P的量不滿足本實施形態的範圍,因此在水與試驗液接觸之部分,α相和κ相這兩者腐蝕,在腐蝕部的末端,γ相在各處選擇性腐蝕。再者,κ相中的Sn及P的濃度低。
試驗No.T401的最大腐蝕深度略淺於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中的最大腐蝕深度。但是,試驗No.T401的最大腐蝕深度略深於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2中的最大腐蝕深度。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的程度受到水質的影響,但脫鋅腐蝕試驗1、2的結果與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在腐蝕形態和腐蝕深度這兩者中大致一致。因此,得知脫鋅腐蝕試驗1、2的條件係有效,在脫鋅腐蝕試驗1、2中,得到與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大致相同的評價結果。
又,腐蝕試驗方法1、2的加速試驗的加速率與由實際惡劣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大致一致,認為該情況基於腐蝕試驗方法1、2係假設了惡劣環境者。
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3(ISO6509脫鋅腐蝕試驗)的結果為“○”(good)。因此,脫鋅腐蝕試驗3的結果與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不一致。
脫鋅腐蝕試驗1的試驗時間為兩個月,約為75~100
倍的加速試驗。脫鋅腐蝕試驗2的試驗時間為三個月,約為30~50倍的加速試驗。相對於此,脫鋅腐蝕試驗3(ISO6509脫鋅腐蝕試驗)的試驗時間為24小時,約為1000倍以上的加速試驗。
如脫鋅腐蝕試驗1、2,認為藉由使用更接近實際的水環境之試驗液進行兩、三個月的長時間的試驗,從而得到與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大致相同的評價結果。
尤其,在試驗No.T401的在8年間由惡劣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和試驗No.T402的脫鋅腐蝕試驗1、2的腐蝕結果中,γ相與表面的α相、κ相的腐蝕一同被腐蝕。但是,在脫鋅腐蝕試驗3(ISO6509脫鋅腐蝕試驗)的腐蝕結果中,γ相幾乎未腐蝕。因此,認為在脫鋅腐蝕試驗3(ISO6509脫鋅腐蝕試驗)中,無法適當地評價與表面的α相、κ相的腐蝕一同進行的γ相的腐蝕,並且與由實際的水環境引起之腐蝕結果不一致。
圖4(c)表示試驗No.T88(合金No.S02/製程No.C1)的脫鋅腐蝕試驗1之後的截面的金屬顯微照片。
在表面附近,只有露出於表面之γ相被腐蝕。α相、κ相無疵(未腐蝕)。試驗No.T88中,認為γ相的長邊的長度與γ相的量一同為確定腐蝕深度之很大因素之一。
與圖4(a)、(b)的試驗No.T401、T402相比可知,在圖4(c)的本實施形態的試驗No.T88中表面附近的α
相及κ相的腐蝕完全不存在或大幅得到抑制。認為這是因為,依腐蝕形態的觀察結果,κ相中的Sn含量達到0.68%,κ相的耐蝕性提高。
本發明的易削性銅合金的熱加工性(熱擠壓性及熱鍛造性)優異,且耐蝕性、切削性優異。因此,本發明的易削性銅合金係適合於水龍頭、閥、接頭等在人和動物每日攝取之飲用水中使用之器具、閥、接頭等電氣/汽車/機械/工業用配管構件、與液體接觸之器具、組件中。
具體而言,能夠適當地適用為飲用水、排水、工業用水所流動之水龍頭配件、混合式水龍頭配件、排水配件、水龍頭本體、供熱水機組件、熱水器(EcoCute)組件、軟管配件、噴水器、水表、活栓、消防栓、軟管接頭、供排水旋塞(cock)、泵、集流管(header)、減壓閥、閥座、閘閥、閥、閥桿、管套節(union)、法蘭、分水旋塞(corporation cock)、水龍頭閥、球閥、各種閥、配管接頭的構成材料等,例如以彎管、插座、平筒(cheese)、彎頭、連接器、配接器、T形管、接頭(joint)等名稱使用者。
又,能夠適當地適用於作為汽車組件使用之電磁閥、控制閥、各種閥、散熱器組件、油冷卻器組件、氣缸,作為機械用構件之配管接頭、閥、閥桿、熱交換器組件、供排水旋塞、氣缸、泵,作為工業用配管構件之配管接頭、
閥、閥桿等中。
Claims (14)
- 一種易削性銅合金,其特徵為,含有76.0mass%以上且79.0mass%以下的Cu、3.1mass%以上且3.6mass%以下的Si、0.36mass%以上且0.84mass%以下的Sn、0.06mass%以上且0.14mass%以下的P以及0.02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當將Cu的含量設為[Cu]mass%、將Si的含量設為[Si]mass%、將Sn的含量設為[Sn]mass%、將P的含量設為[P]mass%、將Pb的含量設為[Pb]mass%時,具有如下關係:74.4f1=[Cu]+0.8×[Si]-8.5×[Sn]+[P]+0.5×[Pb]78.2、61.2f2=[Cu]-4.4×[Si]-0.7×[Sn]-[P]+0.5×[Pb]62.8、0.09f3=[P]/[Sn]0.35,並且,在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中,當將α相的面積率設為(α)%、將β相的面積率設為(β)%、將γ相的面積率設為(γ)%、將κ相的面積率設為(κ)%、將μ相的面積率設為(μ)%時,具有如下關係:30(κ)65、0(γ)2.0、0(β)0.3、0(μ)2.0、96.5f4=(α)+(κ)、99.4f5=(α)+(κ)+(γ)+(μ)、0f6=(γ)+(μ)3.0、36f7=1.05×(κ)+6×(γ)1/2+0.5×(μ)72,並且,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5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25μm以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還含有選自0.02mass%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Sb、0.02mass%以上且0.08mass%以下的As、0.02mass%以上且0.20mass%以下的Bi之1種或2種以上。
- 一種易削性銅合金,其特徵為,含有76.5mass%以上且78.7mass%以下的Cu、3.15mass%以上且3.55mass%以下的Si、0.41mass%以上且0.78mass%以下的Sn、0.06mass%以上且0.13mass%以下的P以及0.023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Pb,且剩餘部分包括Zn及不可避免的雜質,當將Cu的含量設為[Cu]mass%、將Si的含量設為[Si]mass%、將Sn的含量設為[Sn]mass%、將P的含量設為[P]mass%、將Pb的含量設為[Pb]mass%時,具有如下關係:74.6f1=[Cu]+0.8×[Si]-8.5×[Sn]+[P]+0.5×[Pb]77.8、61.4f2=[Cu]-4.4×[Si]-0.7×[Sn]-[P]+0.5×[Pb]62.6、0.1f3=[P]/[Sn]0.3,並且,在金相組織的構成相中,當將α相的面積率設為(α)%、將β相的面積率設為(β)%、將γ相的面積率設為(γ)%、將κ相的面積率設為(κ)%、將μ相的面積率設為(μ)%時,具有如下關係:33(κ)62、0(γ)1.5、0(β)0.2、0(μ)1.0、97.5f4=(α)+(κ)、99.6f5=(α)+(κ)+(γ)+(μ)、0f6=(γ)+(μ)2.0、40f7=1.05×(κ)+6×(γ)1/2+0.5×(μ)70,並且,α相內存在κ相,γ相的長邊的長度為40μm以下,μ相的長邊的長度為15μm以下。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還含有選自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Sb、0.02mass%以上且0.07mass%以下的As、0.02mass%以上且0.10mass%以下的Bi之1種或2種以上。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中,作為前述不可避免的雜質之Fe、Mn、Co及Cr的總量小於0.08mass%。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中,κ相中所含之Sn的量為0.40mass%以上且0.85mass%以下,κ相中所含之P的量為0.07mass%以上且0.22mass%以下。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中,κ相中所含之Sn的量為0.40mass%以上且0.85mass%以下,κ相中所含之P的量為0.07mass%以上且0.22mass%以下。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為熱加工材料,夏比衝擊試驗值為12J/cm2以上且45J/cm2以下,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並且在負載有相當於室溫下的0.2%保證應力之荷載之狀態下,於150℃保持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為熱加工材料,夏比衝擊試驗值為12J/cm2以上且45J/cm2以下,抗拉強度為540N/mm2以上,並且在負載有相當於室溫下的0.2%保證應力之荷載之狀態下,於150℃保持100小時之後的潛變應變為0.4%以下。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使用於自來水管用器具、工業用配管構件、與液體接觸之器具或與液體接觸之汽車用組件中。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其使用於自來水管用器具、工業用配管構件、與液體接觸之器具或與液體接觸之汽車用組件中。
- 一種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其為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有:冷加工製程和熱加工製程中的任意一者或兩者;以及,在前述冷加工製程或前述熱加工製程之後實施之退火製程;在前述退火製程中,在510℃以上且575℃以下的溫度保持20分鐘至8小時、或者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繼而,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
- 一種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其為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括熱加工製程,進行熱加工時的材料溫度為600℃以上且740℃以下,當作為前述熱加工而進行熱擠壓時,在冷卻過程中,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當作為前述熱加工而進行熱鍛造時,在冷卻過程中,在575℃至510℃的溫度區域以0.1℃/分鐘以上且2.5℃/分鐘以下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在470℃至380℃的溫度區域以超過3℃/分鐘且小於500℃/分鐘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59238 | 2016-08-15 | ||
JP2016-159238 | 2016-08-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9303A TW201809303A (zh) | 2018-03-16 |
TWI636145B true TWI636145B (zh) | 2018-09-21 |
Family
ID=6119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7578A TWI638057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二) |
TW106127550A TWI649438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鑄件及易削性銅合金鑄件的製造方法(二) |
TW106127575A TWI635191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一) |
TW106127587A TWI636145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三) |
TW106127557A TWI649436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鑄件及易削性銅合金鑄件的製造方法(一) |
TW107105767A TWI657155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快削性銅合金及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TW107105753A TWI668315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快削性銅合金及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TW107105776A TWI652360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及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7578A TWI638057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二) |
TW106127550A TWI649438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鑄件及易削性銅合金鑄件的製造方法(二) |
TW106127575A TWI635191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一)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7557A TWI649436B (zh) | 2016-08-15 | 2017-08-15 | 易削性銅合金鑄件及易削性銅合金鑄件的製造方法(一) |
TW107105767A TWI657155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快削性銅合金及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TW107105753A TWI668315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快削性銅合金及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TW107105776A TWI652360B (zh) | 2016-08-15 | 2018-02-21 | 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及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9) | US11421301B2 (zh) |
EP (6) | EP3498869B1 (zh) |
JP (5) | JP6391204B2 (zh) |
KR (8) | KR102021724B1 (zh) |
CN (8) | CN109563567B (zh) |
BR (1) | BR112019017320B1 (zh) |
CA (2) | CA3033840C (zh) |
MX (2) | MX2019001825A (zh) |
TW (8) | TWI638057B (zh) |
WO (7) | WO20180342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21301B2 (en) * | 2016-08-15 | 2022-08-2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cas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casting |
US11155909B2 (en) | 2017-08-15 | 2021-10-26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High-strength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strength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
CN113906150B (zh) * | 2019-06-25 | 2023-03-28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易切削铜合金铸件及易切削铜合金铸件的制造方法 |
FI3872198T3 (fi) | 2019-06-25 | 2023-03-2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Vapaaleikkuinen kupariseos ja menetelmä vapaaleikkuisen kupariseoksen valmistamiseksi |
CA3157545A1 (en) * | 2019-12-11 | 2021-06-17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
MX2022005128A (es) | 2019-12-11 | 2022-05-3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Aleacion de cobre de facil corte y metodo para fabricar aleacion de cobre de facil corte. |
KR102334814B1 (ko) * | 2021-05-14 | 2021-12-06 | 주식회사 풍산 | 납(Pb)과 비스무트(Bi)를 함유하지 않은 주물용 무연 황동 합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CZ310004B6 (cs) | 2021-09-22 | 2024-05-01 | CB21 Pharma, s.r.o | Formulace kanabinoidů pro perorální podání |
CN115354188B (zh) * | 2022-08-26 | 2023-09-15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易焊接黄铜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509031A (ja) * | 2005-09-22 | 2009-03-05 |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 鉛を超低量含む快削銅合金 |
JP2013104071A (ja) * | 2011-11-11 | 2013-05-30 |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 銅合金製の転造加工用素材及び転造加工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55445A (en) | 1974-09-20 | 1977-10-25 | Essex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brass alloy |
JPS63128142A (ja) * | 1986-11-17 | 1988-05-31 | Nippon Mining Co Ltd | 快削銅合金 |
US5288458A (en) | 1991-03-01 | 1994-02-22 | Olin Corporation | Machinable copper alloys having reduced lead content |
US5865910A (en) | 1996-11-07 | 1999-02-02 | Waterbury Rolling Mills, Inc. | Copper alloy and process for obtaining same |
US8506730B2 (en) * | 1998-10-09 | 2013-08-13 |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 Copper/zinc alloys having low levels of lead and good machinability |
US7056396B2 (en) | 1998-10-09 | 2006-06-06 | Sambo Copper Alloy Co., Ltd. | Copper/zinc alloys having low levels of lead and good machinability |
JP3917304B2 (ja) * | 1998-10-09 | 2007-05-23 | 三宝伸銅工業株式会社 | 快削性銅合金 |
JP3734372B2 (ja) | 1998-10-12 | 2006-01-11 | 三宝伸銅工業株式会社 | 無鉛快削性銅合金 |
JP2000119744A (ja) * | 1998-10-16 | 2000-04-25 | Nkk Corp | 高強度鋼板の剪断時水素割れ防止方法 |
DE10308778B3 (de) | 2003-02-28 | 2004-08-12 | Wieland-Werke Ag | Bleifreie Kupferlegier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
MY139524A (en) | 2004-06-30 | 2009-10-30 | Ciba Holding Inc | Stabilization of polyether polyol, polyester polyol or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s |
JP3964930B2 (ja) | 2004-08-10 | 2007-08-22 | 三宝伸銅工業株式会社 | 結晶粒が微細化された銅基合金鋳物 |
KR100867056B1 (ko) * | 2004-08-10 | 2008-11-04 | 미쓰비시 신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구리합금 |
KR100609357B1 (ko) | 2004-08-17 | 2006-08-08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차량 액슬의 주행속도 연동형 자동 압력 배출장치 |
KR100662345B1 (ko) | 2004-08-18 | 2007-0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단문 메시지 처리장치 |
WO2006039951A1 (de) * | 2004-10-11 | 2006-04-20 | Diehl Metall Stiftung & Co. Kg | Kupfer-zink-silizium-legierung, deren verwendung und deren herstellung |
US7986112B2 (en) * | 2005-09-15 | 2011-07-26 | Mag Instrument, Inc. | Thermally self-stabilizing LED module |
WO2007043101A1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Sanbo Shindo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溶融固化処理物並びに溶融固化処理用銅合金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70151064A1 (en) | 2006-01-03 | 2007-07-05 | O'connor Amanda L | Cleaning wipe comprising integral, shaped tab portions |
JP4397963B2 (ja) | 2006-12-28 | 2010-01-13 | 株式会社キッツ | 耐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鉛レス黄銅合金 |
JP4266039B2 (ja) | 2008-05-22 | 2009-05-20 | 京都ブラス株式会社 | 無鉛快削性黄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
ES2653863T3 (es) | 2010-10-25 | 2018-02-09 |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 Aleación de cobre resistente a la presión y resistente a la corrosión, estructura sometida a soldadura fuerte,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la estructura sometida a soldadura fuerte |
KR20120057055A (ko) | 2010-11-26 | 2012-06-05 | (주) 탐라그라스 | 에너지 절약형 용해로 |
US20140096877A1 (en) * | 2011-06-06 | 2014-04-1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Copper allo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per allo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opper alloy plastic working material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onent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JP5309271B1 (ja) * | 2011-09-16 | 2013-10-09 |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 銅合金板及び銅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
MX2013015230A (es) * | 2011-09-16 | 2014-02-19 | Mitsubishi Shindo Kk | Lamina de aleacion de cobre y metodo para producir lamina de aleacion de cobre. |
CA2844247C (en) * | 2011-09-20 | 2015-09-29 |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 Copper alloy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pper alloy sheet |
KR101485746B1 (ko) * | 2011-11-04 | 2015-01-22 | 미쓰비시 신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구리합금 열간 단조품 |
US10006106B2 (en) * | 2012-10-31 | 2018-06-26 | Kitz Corporation | Brass alloy and processed part and wetted part |
CN103114220B (zh) * | 2013-02-01 | 2015-01-21 |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热成型性能优异的无铅易切削耐蚀黄铜合金 |
KR101700566B1 (ko) * | 2013-09-26 | 2017-01-26 | 미쓰비시 신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구리합금 및 구리합금판 |
JP5865548B2 (ja) * | 2013-09-26 | 2016-02-17 |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 銅合金 |
WO2015146981A1 (ja) * | 2014-03-25 | 2015-10-01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銅合金板材、コネクタ、および銅合金板材の製造方法 |
EP3138937B1 (en) * | 2014-04-30 | 2022-03-23 | Kitz Corporation | Production method for hot-forged articles using brass, hot-forged article, and fluid-contact product such as valve or tap, molded using same |
JP6558523B2 (ja) | 2015-03-02 | 2019-08-14 | 株式会社飯田照明 | 紫外線照射装置 |
CN105039777B (zh) * | 2015-05-05 | 2018-04-24 |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切削加工黄铜合金及制备方法 |
US20170062615A1 (en) | 2015-08-27 | 2017-03-02 |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US11421301B2 (en) * | 2016-08-15 | 2022-08-2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cas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casting |
JP6448167B1 (ja) | 2017-08-15 | 2019-01-09 |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 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及び、高強度快削性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
-
2017
- 2017-08-15 US US16/325,029 patent/US1142130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TW TW106127578A patent/TWI638057B/zh active
- 2017-08-15 US US16/324,684 patent/US113130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JP JP2017567266A patent/JP63912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CN CN201780049521.8A patent/CN10956356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EP EP17841502.2A patent/EP3498869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JP JP2017567267A patent/JP63912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KR KR1020197003649A patent/KR10202172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15 MX MX2019001825A patent/MX2019001825A/es unknown
- 2017-08-15 WO PCT/JP2017/029369 patent/WO20180342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15 KR KR1020197003388A patent/KR1020201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15 WO PCT/JP2017/029374 patent/WO20180342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15 US US16/325,074 patent/US111366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WO PCT/JP2017/029371 patent/WO201803428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15 EP EP17841505.5A patent/EP3498872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JP JP2017567264A patent/JP63912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WO PCT/JP2017/029376 patent/WO201803428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15 CN CN201780049522.2A patent/CN109563568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WO PCT/JP2017/029373 patent/WO201803428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15 TW TW106127550A patent/TWI649438B/zh active
- 2017-08-15 US US16/325,267 patent/US105388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CN CN201780049692.0A patent/CN109563570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US US16/323,112 patent/US105388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TW TW106127575A patent/TWI635191B/zh active
- 2017-08-15 KR KR1020197003648A patent/KR1020277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15 CA CA3033840A patent/CA3033840C/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CN CN201780049523.7A patent/CN109563569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EP EP17841503.0A patent/EP3498870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TW TW106127587A patent/TWI636145B/zh active
- 2017-08-15 TW TW106127557A patent/TWI649436B/zh active
- 2017-08-15 KR KR1020197003647A patent/KR10199122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15 EP EP17841504.8A patent/EP34988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KR KR1020197003646A patent/KR10202172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15 CN CN201780049540.0A patent/CN109642272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JP JP2017567262A patent/JP63912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JP JP2017567265A patent/JP63912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15 EP EP17841506.3A patent/EP349887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21 MX MX2019010105A patent/MX2019010105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2-21 TW TW107105767A patent/TWI657155B/zh active
- 2018-02-21 CN CN201880010242.5A patent/CN11026807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TW TW107105753A patent/TWI668315B/zh active
- 2018-02-21 CN CN201880013551.8A patent/CN11033749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WO PCT/JP2018/006245 patent/WO201903522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2-21 CA CA3052404A patent/CA3052404C/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TW TW107105776A patent/TWI652360B/zh active
- 2018-02-21 KR KR1020197023882A patent/KR10205553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2-21 KR KR1020197022683A patent/KR1020486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2-21 BR BR112019017320-0A patent/BR11201901732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2-21 CN CN201880009910.2A patent/CN110249065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US US16/488,028 patent/US111310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WO PCT/JP2018/006218 patent/WO2019035225A1/ja unknown
- 2018-02-21 KR KR1020197022841A patent/KR10204675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2-21 US US16/482,913 patent/US114345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EP EP18846602.3A patent/EP365688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US US16/483,858 patent/US114213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13 US US16/274,622 patent/US105571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509031A (ja) * | 2005-09-22 | 2009-03-05 |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 鉛を超低量含む快削銅合金 |
JP2013104071A (ja) * | 2011-11-11 | 2013-05-30 |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 銅合金製の転造加工用素材及び転造加工品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36145B (zh) | 易削性銅合金及易削性銅合金的製造方法(三) | |
WO2019035224A1 (ja) | 快削性銅合金、及び、快削性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 |
JP6448166B1 (ja) | 快削性銅合金、及び、快削性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 |
JP6448168B1 (ja) | 快削性銅合金、及び、快削性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