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93817U -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93817U CN221293817U CN202420023714.3U CN202420023714U CN221293817U CN 221293817 U CN221293817 U CN 221293817U CN 202420023714 U CN202420023714 U CN 202420023714U CN 221293817 U CN221293817 U CN 221293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frame
- floor
- vehicle body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其中,前车身用于车辆,所述前车身包括:前车架;门槛总成,设于所述前车架的门槛处,所述门槛总成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后车架;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门槛总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商用车车身结构通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微卡及微面等商用车型在设计阶段都是单独开发,车企在开发新车型时需要对车身等结构进行全面的设计,不同型号的车型的零件不能通用,这导致需要单独开设生产的线体及生产的模具,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商用车车身结构通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前车身,用于车辆,所述前车身包括:
前车架;
门槛总成,设于所述前车架的门槛处,所述门槛总成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后车架;
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门槛总成。
可选地,所述前车身还包括前地板,所述前地板设于所述前车架的地板位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于所述前地板且与所述门槛总成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车身还包括前轮罩,所述前轮罩设于所述前车架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前轮罩连接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前地板,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于所述前轮罩且与所述门槛总成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前纵梁,设于所述前车架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纵梁用于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纵梁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前纵梁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前横梁,所述至少两个前纵梁通过所述前横梁连接,且所述前横梁用于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前横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身,包括:
前车身,所述前车身为以上所述的前车身;
后地板,与所述前车架及所述门槛总成搭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还包括:
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后地板分别与所述后车架搭接;
货厢,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车架包括:
后纵梁,与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后纵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加强体,设于所述后纵梁的内部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体沿所述后纵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后车架还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两个所述后纵梁,且所述后横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可选地,自所述车辆的前部至所述车辆的后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后横梁的管径呈递增状态变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前车身包括有前车架,该前车架用于设置驾驶室等结构,该前车架的门槛处设置有门槛总成,该门槛总成与车辆的后车架连接,另外,该前车身还包括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连接前车架与门槛总成,进而将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构成车辆的整个车架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门槛总成与连接组件配合将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实现了车架的模块化组装,另外,由于各类车型均需设置门槛结构,因此通过更换门槛总成与不同的后车架连接,即可实现不同车型的车架结构的切换,在此过程中,前车架与连接结构均可进行转用,相当于提高了车架的通用零件的数量,提高了车架的通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身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身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前车架 | 200 | 门槛总成 |
300 | 连接组件 | 400 | 前地板 |
500 | 前轮罩 | 600 | 后地板 |
700 | 后车架 | 110 | 前纵梁 |
120 | 前横梁 | 310 | 第一翻边 |
320 | 第二翻边 | 710 | 后纵梁 |
720 | 后横梁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解决现有商用车车身结构通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前车身,用于车辆,该前车身包括:
前车架100;
门槛总成200,设于前车架100的门槛处,门槛总成200用于连接车辆的后车架700;
连接组件300,连接前车架100与门槛总成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前车身包括有前车架100,该前车架100用于设置驾驶室等结构,该前车架100的门槛处设置有门槛总成200,该门槛总成200与车辆的后车架700连接,另外,该前车身还包括有连接组件300,该连接组件300连接前车架100与门槛总成200,进而将前车架100与后车架700连接,构成车辆的整个车架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门槛总成200与连接组件300配合将前车架100与后车架700连接实现了车架的模块化组装,另外,由于各类车型均需设置门槛结构,因此通过更换门槛总成200与不同的后车架700连接,即可实现不同车型的车架结构的切换,在此过程中,前车架100与连接结构均可进行转用,相当于提高了车架的通用零件的数量,提高了车架的通用化程度。
具体地,如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前车身用于构成车身的前部结构,该前车身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作为微卡或微面的驾驶室的结构以及安装动力总成的发动机舱结构,该前车身包括有前车架100,该前车架100包括前围、轮罩、地板以及底板的支撑结构等,该前车身还包括有门槛总成200,该门槛总成200包括左侧门槛板结构以及右侧门槛板结构,该门槛总成200设置在前车架100的门槛位置,该门槛总成200通过焊接等方式与车辆的后车架700连接,另外,该前车身还包括有连接组件300,该连接组件300可以是设置在前车架100与门槛总成200之间的连接板等结构,该连接组件300与前车架100及门槛总成200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该前车身可应用于微卡及微面车型,当适用于不同车型时,该后车架700结构也将随之改变,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结构的门槛总成200,来适配不同的后车架700结构,从而实现了前车架100在不同车型结构上的适配,进而提高了整车的通用化程度。
进一步地,前车身还包括前地板400,前地板400设于前车架100的地板位置,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翻边310,第一翻边310设于前地板400且与门槛总成200贴合连接。具体地,如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前车身包括有前地板400,该前地板400设置在前车架100上的地板位置用于构成驾驶室的地板部分,该前地板400与前车架100连接,该前地板400水平布置,且前地板400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用于与门槛总成200连接;在本方案中,该连接组件300包括有第一翻边310结构,该第一翻边310设置在该前地板400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该第一翻边310可通过一体折弯的方式与前地板400一体成型,该第一翻边310沿竖直方向延伸,在进行连接时,该第一翻边310可与门槛总成200朝向前车架100一侧的侧壁相贴合并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通过第一翻边310结构的设置既简化了连接组件300的结构,在保证了门槛总成200与前车架100之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的同时,有利于降低工艺复杂度。
进一步地,前车身还包括前轮罩500,前轮罩500设于前车架100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前轮罩500连接前车架100及前地板400,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二翻边320,第二翻边320设于前轮罩500且与门槛总成200贴合连接。如图1及图2,该前轮罩500设置在前车架100上安装车轮的位置,该前轮罩500为一拱形的板状结构,该前轮罩500与前车架100及前地板400连接,另外,在该前轮罩500朝向车辆尾部的一侧折弯形成有第二翻边320结构,门槛总成200可与该第二翻边320结构相贴合并焊接或铆接在一起,通过第二翻边320结构的设置既简化了连接组件300的结构,有利于降低工艺复杂度,同时也将前轮罩500、前地板400、前车架100及门槛总成200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提高该前车身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前车架100还包括前纵梁110,设于前车架100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前纵梁110用于与后车架700连接。
进一步地,前纵梁11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前纵梁11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前车身与后车架700的连接强度,该前车架100还包括有前纵梁110结构,该前纵梁110设置在前车架100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该前纵梁110可通过焊接方式与前车架100连接,另外,在前车身与后车架700连接时,该前纵梁110可与后车架700上的纵梁或横梁或者地板相搭接,如此可提高该前车身与后车架700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整车的结构强度。另外,在本方案中,该前纵梁110可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前纵梁110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前纵梁110均与后车架700连接,前纵梁110与后车架700及前车架100共同构成口字形的结构,如此可提高整个车身的抗扭强度。
进一步地,前车架100还包括前横梁120,至少两个前纵梁110通过前横梁120连接,且前横梁120用于与后车架700连接。
进一步地,前横梁12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前横梁12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前车架100还包括有前横梁120,该前横梁12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每一前纵梁110连接,如此,前横梁120及前纵梁110可相互支撑,另外,该前横梁120还可通过搭接方式与后车架700的地板或纵梁连接,从而提高前车身与后车架7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整体结构强度。另外,该前横梁120也可设置多个,多个前横梁120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前横梁120可对每一前纵梁110的不同位置提供支撑,进而提高前纵梁110的承重能力。
如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身,该车身包括前车身和后地板600,该前车身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该后地板600设置在前车身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且后地板600与前车架100及门槛总成200相互搭接,此车身结构可适用于微面车型后地板600可用于安装座椅,并与后围及侧围等结构共同构成车辆后部的乘员舱,另外,由于本车身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车身还包括:
后车架700,前车架100及后地板600分别与后车架700搭接;
货厢,与后车架700连接。
如图3,本实施例给出了该前车身适用于微卡车型的车身结构,在该车身结构中,该车身还包括有后车架700,该后车架700由多个纵梁与横梁搭接而成,后车架700与前车架100及后地板600搭接,另外,该后车架700上可安装货厢结构,使得车身具有载货功能。
进一步地,后车架700包括:
后纵梁710,与前车架100及后地板600连接,后纵梁71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加强体,设于后纵梁710的内部且设置多个,多个加强体沿后纵梁7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后车架700包括有后纵梁710以及加强体,其中,后纵梁71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后纵梁710与前车架100及后地板600连接,车辆的后悬置与后纵梁710连接以安装车桥;该加强体设置在后纵梁710的内部,加强体可设置多个,多个加强体可沿后纵梁7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本方案中的加强体可分布于后纵梁710的主受力区域,如此在充分保障了强度的同时,省去后纵梁710上其他区域的加强梁等结构的布置,有利于减轻车身重量,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进一步地,后纵梁71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后车架700还包括后横梁720,后横梁720连接两个后纵梁710,且后横梁72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如图3,为了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后纵梁710可设置两个,两个后纵梁71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该车架还包括有后横梁720,后横梁72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连接两个后纵梁710,如此,通过后横梁720与两个后纵梁710相互支撑可分散车架的局部受力,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承载上限,另外,后横梁720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如此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自车辆的前部至车辆的后部的方向上,多个后横梁720的管径呈递增状态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架的车身扭转刚度,在本实施例中,自车辆的前部至车辆的后部的方向上,多个后横梁720的管径呈递增状态变化,由于车辆尾部承受的扭转作用力更大,因此单独增加靠近车辆尾部的横梁的管径可在提高车身扭转刚度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车重,以满足轻量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该车身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前车身,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包括:
前车架;
门槛总成,设于所述前车架的门槛处,所述门槛总成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后车架;
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门槛总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还包括前地板,所述前地板设于所述前车架的地板位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于所述前地板且与所述门槛总成贴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还包括前轮罩,所述前轮罩设于所述前车架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前轮罩连接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前地板,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于所述前轮罩且与所述门槛总成贴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前纵梁,设于所述前车架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纵梁用于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前纵梁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前横梁,所述至少两个前纵梁通过所述前横梁连接,且所述前横梁用于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前横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车身,所述前车身为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车身;
后地板,与所述前车架及所述门槛总成搭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包括:
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后地板分别与所述后车架搭接;
货厢,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包括:
后纵梁,与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后纵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加强体,设于所述后纵梁的内部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体沿所述后纵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后车架还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两个所述后纵梁,且所述后横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车辆的前部至所述车辆的后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后横梁的管径呈递增状态变化。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23714.3U CN221293817U (zh) | 2024-01-02 | 2024-01-02 |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23714.3U CN221293817U (zh) | 2024-01-02 | 2024-01-02 |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93817U true CN221293817U (zh) | 2024-07-09 |
Family
ID=9174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23714.3U Active CN221293817U (zh) | 2024-01-02 | 2024-01-02 |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93817U (zh) |
-
2024
- 2024-01-02 CN CN202420023714.3U patent/CN221293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30419U (zh) | 一种自卸汽车车架总成 | |
CN201305035Y (zh) | 汽车后地板前下横梁总成 | |
CN221293817U (zh) | 一种前车身、车身及车辆 | |
CN111137363B (zh) |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 |
CN211943495U (zh) |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 |
CN115593517A (zh) | 一种集成副车架功能的前纵梁结构及前机舱总成 | |
CN205601938U (zh) | 一种前地板加强结构 | |
CN210555115U (zh) | 一种用于载货车的管状横梁总成 | |
CN221293784U (zh) | 一种车架及车辆 | |
CN213534510U (zh) | 一种轻量化后排座椅靠背 | |
CN220842684U (zh) | 支撑架、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
CN220430285U (zh) | 副车架和车辆 | |
CN220483417U (zh) | 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 |
CN216184307U (zh)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215706668U (zh) | 一种工程车前围组件 | |
CN217553996U (zh) | 车架及车辆 | |
CN220905131U (zh) | 货车白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9749961U (zh) | 后地板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 | |
CN221163018U (zh) | 一种底盘车架及环卫车 | |
CN221367220U (zh) | 一种重型卡车的轻量化白车身地板结构 | |
CN218892608U (zh) | 一种纯电动重卡车架总成及卡车 | |
CN220785907U (zh) | 一种物流车底盘 | |
CN216508578U (zh) |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 |
CN211000895U (zh) |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 |
CN215245130U (zh) | 一种后悬架安装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