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
背景技术
传统百叶窗通常是带有横条的威尼斯风格的百叶窗或者是所谓的垂直百叶窗。这些百叶窗可以具有使百叶窗条可以在关闭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的机构。然而,在打开位置中,光透射到房间中,。在关闭位置中,光被阻挡在外。
但是该百叶窗在收起时仍会对窗外的光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会影响到外面的光线照射到屋内或者影响到屋内的人观看窗外的风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该百叶窗的叶片可以关闭或者打开,同时可以收放,做到将窗户完全关闭或者打开,便于光线最大量的照射到屋内或是屋内的人不受阻碍的观看窗外的风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梁,所述竖梁内壁设置有第一竖槽,所述第一竖槽内安装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一侧侧壁设置有转柱,所述窗框的竖梁内设置有可调节转柱转动的调节装置,所述转柱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竖槽滑动配合,所述转柱安装有可将叶片拉起或者放下的拉绳。
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调节装置可将叶片收起或者关闭,达到将窗户封闭或者打开的效果,同时,通过拉绳可将叶片完全放下,此时,窗户到达窗户完全敞开的效果,此状态下光线照射效果好,不受收起时在窗户均匀分布的叶片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竖梁上的第二竖槽与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与第一竖槽、第二竖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竖槽内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在第二竖槽内移动,所述调节板为两侧设置有咬齿的齿条板,所述滑块远离转柱的侧壁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与调节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竖槽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调节板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相互啮合。
通过上述设置,第二齿轮与调节板啮合时,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调节板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实现叶片的转动,达到叶片张开或者闭合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梁外侧侧壁设置有壁槽,所述调节板侧壁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二齿轮侧壁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分别与壁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安装有连接部件,所述调节板与第二齿轮通过连接部件在第二竖槽内同时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两个连接筒分别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转动配合。
设置有连接部件,安装后第二齿轮始终与调节板相啮合,且同时移动,防止两者分离,影响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柱插入第一竖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调节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长矩形槽,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沿调节板本体设置,所述限位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柱形状相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二齿轮与调节板相啮合后,通过转动第二齿轮可使调节板上下移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转柱转动,实现叶片的打开或者闭合。同时,设置有长矩形的限位槽,使调节板只能在第二竖槽内纵向移动,不会在第二竖槽内转动,便于正常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柱设置有支柱腔,所述支柱腔贯穿调节板,所述支柱腔内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第一竖槽内壁设置有定位孔,调节板与第一齿轮啮合时定位柱可穿过定位孔插装在定位孔内。
设置有定位柱,调节第一齿轮与调节板相啮合时定位柱可插装在定位孔内,将调节板与第二齿轮固定,此状态下叶片的状态固定,不会随意转动,保证叶片的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定位柱套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竖梁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端板远离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将定位柱拉出的拉环。
通过上述设置,平常状态下,受拉簧拉力的作用,定位柱始终插装在定位孔内,防止使用过程中定位柱脱离定位孔,影响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梁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有横梁,所述位于竖梁顶端的横梁设置有通孔,所述位于竖梁底端的横梁连接有拉绳,所述转柱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拉绳穿过连接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竖梁设置有可将固定环固定的固定柱,所述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转柱的下方,所述拉绳完全拉直时两个固定块之间距离小于转柱侧壁到叶片侧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上述设置,可将所有叶片收起放置,使窗户达到更好的采光效果,同时便于操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设置有叶片与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控制将百叶窗的叶片可以关闭或者打开,同时百叶窗内的所有叶片可以收放,做到将窗户完全关闭或者打开,便于光线最大量的照射到屋内或是屋内的人不受阻碍的观看窗外的风景。综上所述,本百叶窗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功能强大,适于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附图7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一种多功能可调式百叶窗隔断,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梁1,所述竖梁1内壁设置有第一竖槽14,所述第一竖槽14内安装有若干叶片2,所述叶片2一侧侧壁粘接有转柱21,所述窗框的竖梁1内设置有可调节转柱21转动的调节装置,所述转柱21的两端焊接有圆板形状的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第一竖槽14滑动配合,所述转柱21 安装有可将叶片2拉起或者放下的拉绳71。
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竖梁1上的第二竖槽11 与齿轮槽15,所述齿轮槽15与第一竖槽14、第二竖槽11相连通,所述第二竖槽11内安装有调节板40,所述调节板40可在第二竖槽11内移动,所述调节板 40为两侧设置有咬齿的齿条板,所述滑块22远离转柱21的侧壁通过连接柱23 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滑块22、连接柱23与转柱2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齿轮24可与调节板4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竖槽11安装有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齿轮42与调节板40远离第一齿轮24的一侧相互啮合。
如附图5所示,所述竖梁1外侧侧壁设置有壁槽12,所述调节板40侧壁设置有第一支柱51,所述第二齿轮42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柱47,所述第一支柱51与第二支柱47分别与壁槽1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柱51与第二支柱47 安装有连接部件,所述调节板40与第二齿轮42通过连接部件在第二竖槽11内同时移动。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筒44,所述连接筒44之间粘接有连接板45,所述两个连接筒44分别与第一支柱51、第二支柱47转动配合。
如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柱51插入第一竖槽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2,所述调节板40设置有限位槽41,所述限位块52与限位槽41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槽41沿调节板40本体设置,所述限位块5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限位槽41与限位块52形状相配合。本实施例中,限位块52与第一支柱51 一体成型。具体的,可在限位块52的两侧侧壁粘接有橡胶块,可增大限位块52 与限位槽41侧壁的摩擦力,通过此设置可对叶片起到锁紧的作用,使叶片不宜随意转动。
第一支柱51设置有支柱腔54,所述支柱腔54贯穿调节板40,所述支柱腔54内安装有定位柱6,所述第一竖槽14内壁设置有定位孔13,调节板40与第一齿轮24啮合时定位柱6可穿过定位孔13插装在定位孔13内。
如附图5、附图6所示。定位柱6远离定位孔13的一端设置有端板61,所述定位柱6套装有拉簧63,所述拉簧63的一端与端板61焊接,所述拉簧63的另一端与竖梁1外壁焊接。所述端板61远离定位柱6的一端粘接有方便将定位柱6拉出的拉环62。
本实施例中,竖梁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有横梁8,横梁通过螺栓安装有盖板81,所述位于竖梁1底端的横梁连接有拉绳71,所述拉绳71为具有弹性的橡胶绳,所述转柱21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拉绳71穿过连接孔,并且穿过上方横梁与盖板,所述拉绳7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环72,所述一侧竖梁1上方设置有圆环78,所述拉绳穿71穿过圆环,竖梁底部75设置有可将固定环72固定的固定柱73,所述拉绳71的一端所述拉绳7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阻挡块74,所述阻挡块74位于转柱21的下方,所述拉绳71完全拉直时两个固定块之间距离小于转柱21侧壁到叶片2侧壁之间的距离。底部的横梁两侧设置有侧板83,两个侧板83与横梁8形成放置槽,当叶片完全落下时可放置到放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时,如附图1附图2所示,拉动拉绳71,将叶片2 完全升起,拉动拉绳71前,先将定位柱6拉出定位孔13,移动把手43远离第一齿轮24的位置,使调节板40与第一齿轮24完全分开,然后拉动拉绳71,将叶片2全部升起,然后将固定环72安装在固定柱73将拉绳71固定,此状态下叶片2不会上下移动,然后移动把手43靠近第一齿轮24移动,当第一齿轮24 与调节板40完全啮合时,定位柱6与定位孔13的位置相对应,将使定位柱6 插入定位孔13,使第一齿轮24与调节板不会分离,此时转动把手43,通过第二齿轮42带动调节板4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转柱21带动叶片转动从而实现将窗户打开或者闭合的效果。
在将窗户完全打开时,如附图3所示,调节第一齿轮24与调节板40分开,将固定环72从固定柱73取下,叶片受重力作用落入放置槽内。此时,窗户可达到完全敞开的状态,便于更多光线通过窗户进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