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7371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67371U CN204667371U CN201520328709.4U CN201520328709U CN204667371U CN 204667371 U CN204667371 U CN 204667371U CN 201520328709 U CN201520328709 U CN 201520328709U CN 204667371 U CN204667371 U CN 2046673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layer
- wire
- lead
- transparent substrates
- contact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底,具有可视区域及非可视区域,非可视区域上设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导电层,设于透明基底一表面上,包括电极图案及引线,电极图案位于可视区域上,用于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信息,引线与电极图案连接,用于将电极图案获取的坐标信息通过柔性电路板传出,其中,引线与电极图案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端位于绑定区;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设于导电层远离透明基底的表面上,且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自透明基底的边缘处内陷形成缺口,以使第二端露出。该触控面板能有效保护导电层,避免导电层被刮伤或氧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可接受触摸输入信号的感应式装置,已经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机械式键盘输入,广泛的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以及电子黑板、自动售货机等需要人机交互的地方。
传统的触摸屏通常以氧化铟锡(ITO)为导电层材料。具体的,在制作触摸屏时,先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形成ITO导电层,再采用蚀刻的方式处理ITO导电层,以制成透明电极图案,其中,透明电极图案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触摸屏通常包括保护盖板,保护盖板具有相对的承载表面及触摸表面,ITO导电层设于承载表面上。而有些类型的触摸屏,如OGS(OneGlass Solution,即一体化触控)触摸屏、DITO(具有两层ITO层)触摸屏等,其ITO导电层背向保护盖板一侧裸露在外,容易被刮伤或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导电层的触控面板。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透明基底,具有可视区域及非可视区域,所述非可视区域上设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
导电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包括电极图案及引线,所述电极图案位于所述可视区域上,用于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信息,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极图案获取的坐标信息通过柔性电路板传出,其中,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绑定区;以及
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设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自所述透明基底的边缘处内陷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二端露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底为所述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板,所述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触摸表面及承载表面,所述触摸表面的表面硬度大于等于3H,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承载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底为柔性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底包括塑胶基材及设于所述塑胶基材表面的硬化涂层,所述硬化涂层背向所述塑胶基材的表面为所述触摸表面,所述塑胶基材背向所述硬化涂层的表面为所述承载表面,其中,所述塑胶基材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小于0.05mm;
或者,所述透明基底为一表面经硬化处理的塑胶基材,所述塑胶基材经硬化处理的表面为所述触摸表面,另一表面为所述承载表面,其中,所述塑胶基材的厚度为0.1~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为互电容式的支持多点的触摸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的数目为一层,所述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的和与所述引线的数目相同,每一引线与一第一触控电极或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或者,所述导电层的数目为两层,分别为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所述透明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一引线与一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二引线与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紫外胶层,所述紫外胶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可视区域及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极图案及所述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紫外胶层,所述紫外胶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可视区域及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位于所述可视区域,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极图案;所述引线设于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并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贴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表面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嵌入所述第二表面内的导电纳米丝线交错连接形成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被图案化形成所述电极图案及所述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贴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表面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所述导电纳米丝线位于所述可视区域,嵌入所述第二表面内的导电纳米丝线交错连接形成导电区,所述导电区被图案化形成所述电极图案;所述引线设于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并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上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贴于导电层背向透明基底的一侧上,能避免导电层背向透明基底一侧裸露在外,从而能有效保护电极图案与引线,避免电极图案与引线被刮伤或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透明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透明基底的截面图;
图4为导电层与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电层与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剖面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导电层与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剖面图;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基底与紫外胶层的剖面图;
图8为在图7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导电层后的示意图;
图9为以菱形为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以正六边形为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以正方形为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由不规则单元构成的网格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待处理膜的剖面图;
图14为在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过程中的滚轮热压步骤的示意图;
图15为在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过程中的曝光步骤的示意图;
图16为在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过程中的显影步骤的示意图;
图17为在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过程中的固化步骤的示意图;
图18为用于制作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及导电层的待处理膜的剖面图;
图19为在制作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及导电层的过程中的滚轮热压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触控面板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包括透明基底100、导电层200以及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
如图2所示,透明基底100具有可视区域110及非可视区域120,非可视区域120上设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130。
触控面板10需要具有保护盖板。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也即触控面板10的保护盖板。也即透明基底100具有相对的触摸表面140及承载表面150。其中,触摸表面140的表面硬度大于等于3H(3H为铅笔硬度等级),从而能有效避免刮伤。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也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保护盖板、透明基底、导电层及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也即透明基底不作为触控面板10的保护盖板,此时透明基底可以为PET膜层、透明感光树脂层(与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材质相同)等。
传统的触控面板10通常采用强化玻璃作为保护盖板,也即传统的保护盖板为刚性盖板,而刚性材质,不能弯折,因此无法满足即将到来的诸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对柔性触摸屏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为柔性盖板。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也可以为强化玻璃。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透明基底100包括塑胶基材160及设于塑胶基材160表面的硬化涂层170,硬化涂层170背向塑胶基材160的表面为触摸表面140,塑胶基材160背向硬化涂层170的表面为承载表面150。其中,塑胶基材160的厚度为0.1~0.3mm,硬化涂层170的厚度小于0.05mm。具体的,塑胶基材160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材、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膜材及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材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硬化涂层170为玻璃钢层、二氧化硅层或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短纤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可以为一表面经硬化处理的塑胶基材,塑胶基材经硬化处理的表面为触摸表面140,另一表面为承载表面150。其中,透明基底100的厚度为0.1~0.3mm。具体的,塑胶基材可以为PET膜材、PC膜材及PMMA膜材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雾度值小于等于1%。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的厚度为0.1mm、透过率大于91%,雾度值小于0.55%。
如图1及图4所示,导电层200设于透明基底100的承载表面150上,包括电极图案210及引线220。电极图案210位于可视区域110上,用于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信息。引线220与电极图案210连接,用于将电极图案210获取的坐标信息通过柔性电路板传出。其中,引线220与电极图案210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222,另一端为第二端224,第二端224位于绑定区130。
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设于导电层2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上,且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自透明基底100的边缘处内陷形成缺口310,以使第二端224露出。其中,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的厚度为1~5微米,优选为2.5微米。
上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贴于导电层200背向透明基底100的一侧上,能避免导电层200背向透明基底100一侧裸露在外,从而能有效保护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避免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被刮伤或氧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为互电容式的支持多点的触摸屏。具体的,当导电层200的数目为一层时,导电层200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及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的和与引线220的数目相同,每一引线220与一第一触控电极或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当导电层200的数目为两层时,分别为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透明基底100、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依次层叠设置,且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第一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一引线。第一引线的数目与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一引线与一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二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二引线。第二引线的数目与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二引线与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也可以为互电容式的支持单点的触摸屏。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410及第二表面420,第一表面410贴于透明基底100上,第二表面420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230,且导电纳米丝线230位于可视区域110。嵌入第二表面420内的导电纳米丝线230交错连接形成导电区240,导电区240被图案化形成电极图案210。引线220设于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上,并位于非可视区域120。
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先形成电极图案210后,再形成引线220。具体的,电极图案210的形成方式在后续部分详细介绍。形成电极图案210后,再在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与非可视区域120对应的区域上,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银胶得到引线220。
如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410及第二表面420,第一表面410贴于透明基底100上,第二表面420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230。嵌入第二表面420内的导电纳米丝线230交错连接形成导电层200,导电层200被图案化形成电极图案210及引线220。也即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同时形成,此时引线220与电极图案210均透明,从而不需要在保护盖板的两侧边缘印刷油墨层,以遮蔽不透明的引线220,从而可以得到无边框的触控面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纳米丝线230为导电纳米银丝线。导电纳米丝线230的长度为30~50μm,导电纳米丝线230的直径为30~50nm。部分导电纳米丝线230露出第二表面420。
因导电纳米丝线230为纳米级别(纳米级别,不透明,肉眼不可见),当存在外部电压差和水汽时,导电纳米丝线230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出现被氧化或者发生迁移的问题,进而导致导电层200的导电性能降低,甚至发生开路等问题。而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能有效保护导电纳米丝线230,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由于ITO具有脆性,不能弯折,而导电纳米丝线230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能够弯折。而且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300及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也具有柔韧性,能够弯折。当透明基底100为触控面板10的保护盖板,且透明基底100为柔性盖板时,上述触控面板10具有柔性,能满足即将到来的诸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对柔性触摸屏的需求。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还包括紫外胶层500,紫外胶层500用于作为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400的替换。紫外胶层500设于透明基底100一表面上,且覆盖可视区域110及非可视区域120。紫外胶层5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510,网格状凹槽510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于网格状凹槽510内的导电材料构成电极图案210及引线220。也即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采用同样的方式同时形成。
其中,在形成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的过程中,先采用压印的方式形成的网格状凹槽510,再往网格状凹槽510中采用丝网印刷或者涂覆的方式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210与引线2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还包括紫外胶层500,紫外胶层500设于透明基底100一表面上,且覆盖可视区域110及非可视区域120。紫外胶层5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510,网格状凹槽510位于可视区域110,填充于网格状凹槽510内的导电材料构成电极图案210。引线220设于紫外胶层5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上,并位于120非可视区域。
也即先形成电极图案210后,再形成引线220。形成电极图案210后,在紫外胶层500与非可视区域120对应的区域上,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银胶得到引线220。
其中,网格状凹槽510可以由规则单元构成,也可以由不规则单元构成。如图9-图12所示,图9中的网格状凹槽510由菱形单元构成,图10中的网格状凹槽510由正六边形单元构成,图11中的网格状凹槽510由正方形单元构成,图10中的网格状凹槽510由不规则单元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材料为纳米级金属颗粒或粉末、碳纳米管、石墨烯、PEDOT(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等。其中,纳米级金属可以为纳米金属银、纳米金属铜、纳米金属铝、纳米合金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提供半成产品。如图13及图14所示,半成产品700包括透明基底及导电层,透明基底具有可视区域及非可视区域,非可视区域上设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导电层设于透明基底一表面上,包括电极图案及引线,电极图案位于可视区域上,用于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信息,引线与电极图案连接,用于将电极图案获取的坐标信息通过柔性电路板传出,其中,引线与电极图案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端位于绑定区。
步骤S620,提供待处理膜。如图13及图14所示,待处理膜800包括基质层810及两保护膜820,两保护膜820分别设于基质层810相对的两表面上。除去两保护膜820后,将基质层810贴于导电层远离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其中,基质层810为半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滚轮热压的方式将基质层810贴于导电层远离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其中,滚轮20沿着一定方向匀速移动,滚轮热压的具体条件为:压膜的温度为80~120℃,压膜的速度为0.5~5.0m/s,压膜的压力为0.1~0.5MPa。
其中,半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60~80份成膜树脂、1~10份感光剂、5~20份溶剂、0.1~5份稳定剂、0.1~5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各组分的份数之和为100。
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30~50份成膜树脂、1~10份感光剂、0.1~5份稳定剂、0.1~5份流平剂及0.1~5份消泡剂。
成膜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线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巴豆酸、丙烯酸酯、乙烯基醚与丁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感光剂为重氮苯醌、重氮萘醌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芳香重氮盐、芳香硫鎓盐、芳香碘鎓盐与二茂铁盐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与乙氧基化新戊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一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与蒽醌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醋酸丁酸纤维、硝化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为磷酸酯、脂肪酸酯与有机硅的至少一种。
其中,透明感光树脂的半固化状态具有感光性能,而透明感光树脂的固化状体不具有感光性能。
步骤S630,提供光罩。如图15所示,光罩900预设有图案区910,图案区910上的图案与绑定区的图案相同或互补。将光罩900置于基质层远离导电层的一侧,并依次进行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得到具有对应于绑定区的缺口的中间产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基质层810的透明感光树脂为负性感光树脂,即光照处不溶于显影液。由于光照处不溶于显影液,如果要保留标准图案,应采用具有与标准图案相同的图案区的光罩900。图15为曝光过程,采用紫外光照射光罩900远离基质层810的一侧,其中,基质层810被光照射的部分为光照区812,没有被光照射的部分为非光照区814。图16为显影过程,非光照区814被去除。
其中,在曝光处理过程中,紫外曝光能量为10mj~1000mj。在显影处理的过程中,显影液为浓度为0.1wt%~2.0wt%的弱碱水溶液。弱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有机胺等。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形成基质层810的透明感光树脂也可以为正性感光树脂,即光照处溶于显影液。由于光照处溶于显影液,如果要保留标准图案,应采用具有与标准图案互补的图案区的光罩900。
步骤S640,对中间产品进行固化处理,即得到触控面板(也即得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紫外光照的方式来进行固化处理。如图17为固化处理过程,其中,紫外固化为500mj~1000mj。
上述制作方法采用待处理膜作为绝缘膜来保护导电层,非常方便绝缘膜上的图案的制作,从而使得绝缘膜的制作非常简单。而采用待处理膜来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相对于先涂覆再预固化以得到半固化的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制作方法,能够省一道制作工序(预固化工序)。而且采用待处理膜来制作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能够更好的控制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厚度,而且待处理膜中的基质层为半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层,具有确定的形态,在固化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收缩而导致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从而使得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厚度均匀,表面平整,不易产生因光的衍射而导致视觉上看到彩色图案的现象。
当触控面板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时,提供透明基底与待处理膜。如图18及图19所示,待处理膜12包括本体11及两保护膜13,两保护膜13分别设于本体11相对的两表面上。本体11包括基质层14及由导电纳米丝线15交错连接形成的导电层16。基质层14具有相对的连接表面14a及加工表面14b,导电纳米丝线15嵌入加工表面14b,其中,基质层14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15的区域为导电区14c,没有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15的区域为非导电区14d。基质层14为半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层。除去两保护膜13后,将本体11设于透明基底100上,且连接表面14a靠近透明基底。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导电纳米丝线15露出加工表面14b。通过滚轮热压的方式将本体11设于透明基底上。非导电区14d相当于粘结层将导电区14c连接于透明基底上。
在对导电区14c依次进行曝光处理、显影处理及固化处理,这些过程与形成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的过程中的基本相同,不同的仅仅是光罩具有的图案区的图案。在对导电区14c依次进行曝光处理时,光罩图案区的图案与电极图案相同或互补;或者光罩图案区的图案与电极图案及引线构成的图案相同或互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底,具有可视区域及非可视区域,所述非可视区域上设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
导电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包括电极图案及引线,所述电极图案位于所述可视区域上,用于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信息,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极图案获取的坐标信息通过柔性电路板传出,其中,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绑定区;以及
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设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自所述透明基底的边缘处内陷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二端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为所述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板,所述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触摸表面及承载表面,所述触摸表面的表面硬度大于等于3H,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承载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为柔性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包括塑胶基材及设于所述塑胶基材表面的硬化涂层,所述硬化涂层背向所述塑胶基材的表面为所述触摸表面,所述塑胶基材背向所述硬化涂层的表面为所述承载表面,其中,所述塑胶基材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小于0.05mm;
或者,所述透明基底为一表面经硬化处理的塑胶基材,所述塑胶基材经硬化处理的表面为所述触摸表面,另一表面为所述承载表面,其中,所述塑胶基材的厚度为0.1~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为互电容式的支持多点的触摸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数目为一层,所述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的和与所述引线的数目相同,每一引线与一第一触控电极或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或者,所述导电层的数目为两层,分别为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所述透明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一透明感光树脂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一引线与一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极图案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引线为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目相同,每一第二引线与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用于获取X轴坐标的信息及Y轴坐标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紫外胶层,所述紫外胶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可视区域及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极图案及所述引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紫外胶层,所述紫外胶层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可视区域及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位于所述可视区域,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极图案;所述引线设于所述紫外胶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并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贴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表面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嵌入所述第二表面内的导电纳米丝线交错连接形成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被图案化形成所述电极图案及所述引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贴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表面内嵌入有导电纳米丝线,所述导电纳米丝线位于所述可视区域,嵌入所述第二表面内的导电纳米丝线交错连接形成导电区,所述导电区被图案化形成所述电极图案;所述引线设于所述第二透明感光树脂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并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28709.4U CN204667371U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触控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28709.4U CN204667371U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触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67371U true CN204667371U (zh) | 2015-09-23 |
Family
ID=5413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2870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7371U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6737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3172A (zh) * | 2015-05-20 | 2017-01-04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940601A (zh) * | 2017-03-13 | 2017-07-11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WO2021169067A1 (zh) * | 2020-02-28 | 2021-09-02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电极、电极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
-
2015
- 2015-05-20 CN CN201520328709.4U patent/CN2046673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3172A (zh) * | 2015-05-20 | 2017-01-04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293172B (zh) * | 2015-05-20 | 2024-04-30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940601A (zh) * | 2017-03-13 | 2017-07-11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940601B (zh) * | 2017-03-13 | 2023-01-10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触控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WO2021169067A1 (zh) * | 2020-02-28 | 2021-09-02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电极、电极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20882A (zh) | 触摸屏 | |
CN105653106B (zh) | 一种gf2结构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293172B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279222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43963A (zh) | 导电板及应用其的触摸屏 | |
CN104020883A (zh) | 触控基板与其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触控基板的触摸屏 | |
CN204667371U (zh) | 触控面板 | |
CN104020888A (zh) | 触摸屏 | |
CN106155392A (zh) | 智能可穿戴设备、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020890B (zh) | 触控基板与其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触控基板的触摸屏 | |
CN111295723B (zh) | 嵌入式透明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028878U (zh) | 电容式触控屏 | |
CN103336639A (zh) | 电容式触摸屏 | |
CN202472601U (zh) | 触控装置 | |
CN104020884A (zh)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515376B1 (ko) |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 |
KR20130128928A (ko) | 터치 패널 및 전극 형성 방법 | |
CN104020885A (zh)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515737U (zh) |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触摸屏 | |
CN204480204U (zh) |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模组 | |
CN104345929A (zh) | 触摸屏 | |
CN103761017A (zh) | 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控层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04480210U (zh) | 触摸屏 | |
CN104345967A (zh) | 一种触摸屏用感应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摸屏 | |
CN103336642A (zh) | 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