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721502A -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502A
CN1721502A CN 200510091160 CN200510091160A CN1721502A CN 1721502 A CN1721502 A CN 1721502A CN 200510091160 CN200510091160 CN 200510091160 CN 200510091160 A CN200510091160 A CN 200510091160A CN 1721502 A CN1721502 A CN 1721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henyl
methyl
fluoro
styryl ke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11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44731C (zh
Inventor
中田正一
木村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S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R Corp filed Critical JS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47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47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其通过光取向法能够得到具有表面限制力和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的液晶取向膜。该液晶取向剂包含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选自含氟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10~30的脂环式有机基团的至少1种基团,以及可选择的(C)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

Description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号为CN02144209.6(申请日为2002年10月8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不进行打磨处理照射直线偏振的放射线,从而能够得到取向特性和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优良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使用该液晶取向剂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方法及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TN(Twisted Nematic)型、STN(Super TwistedNematic)型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元件,该TN型、STN型液晶单元通过将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用带具有液晶取向膜的透明电极的基板制成夹层结构,液晶分子的长轴在基板间连续扭转90度以上而成。
上述使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发生取向的方法有在基板表面形成有机膜,接着用人造丝等布料沿一个方向摩擦该有机膜的表面,从而使之具有液晶取向能力(进行打磨处理)的方法;在基板表面正交蒸镀氧化硅的方法;使用Langmuir-Blodgett法(LB法)形成具有长链烷基的单分子膜的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中,由于后两者方法处理的基板的尺寸有限制,或者液晶取向的均一性不充分,因此工业上一般采用处理时间和处理成本方面有利的采用打磨处理进行的液晶取向。
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打磨处理进行液晶取向,则存在该工序中易于产生尘埃,或易于产生静电的问题。如果产生静电,则尘埃附着在取向膜表面,成为发生显示不良的原因,另外,具有TFT(thin filmtransistor)元件的基板的场合,由于产生的静电引起TFT元件电路的破坏,也成为成品率降低的原因。而且,在今后越来越精细化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由于伴随像素高密度化的基板表面的凹凸,因此打磨处理的均一性也成为问题。
使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发生取向的其他方法是,通过对形成于基板表面的聚肉桂酸乙烯酯等感光性有机膜照射直线偏振的紫外线,从而在取向膜中引入各向异性,使之具有液晶取向能力。采用该方法不会产生静电或尘埃,可以实现均匀的液晶取向。
作为该光取向法中使用的感光性有机膜,可以例举象聚酰亚胺那样引起光分解的物质、象偶氮苯衍生物那样引起光异构化的物质、象聚肉桂酸乙烯酯、聚(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查耳酮)等那样引起光交联反应的物质等。其中,认为在作为取向膜的热稳定性、电特性方面优选引起光交联反应的有机薄膜。
但是,以往在通过该光取向法得到的取向膜中,不能得到充分的液晶取向限制力,因此,用于液晶显示元件时,易于发生流动取向或旋错(ディスクリネ-ション)等取向不良。作为用于得到稳定的取向特性的方法,提出将通过光照射取向的液晶取向膜加热以提高液晶取向限制力的方法(参照特开2001-290155号),但一般地,如果加热液晶取向膜,则预倾斜角变得不稳定,诱发预倾斜区域的产生、旋错(ディスクリネ-ション)线的产生或电光学特性面内不均匀等元件显示品质的劣化。
另一方面,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一种工作模式,已知使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垂直取向的垂直(homeotropic,ホメオトロピック)取向,该工作模式如果在基板间外加电压,则液晶分子向平行于基板的方向倾斜。提出外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由基板法线方向向基板面内的一个方向倾斜,因此在不外加电压的状态下,相对于基板法线而言,使液晶分子稍微倾斜的取向。
但是,采用该方法控制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时,由于液晶分子的基板面内方向的取向限制不充分,因此存在由于ピク单元间产生的横电场的影响而易于发生取向紊乱的问题。此时,液晶分子的基板面内方向的取向限制可以通过增大距离基板法线方向的倾斜角进行改善,但是,例如距离基板法线方向具有5°以上的倾斜角时,不外加电压状态下的光的透过率增加,因而产生对比度降低的新问题。
发明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其能够得到兼备通过光取向法进行取向处理的液晶取向膜的取向限制力和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的液晶取向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本发明的上述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上述液晶取向膜的显示特性优良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取向剂,即使不表现距离基板法线的倾斜角,也可以形成外加电压时使液晶分子具有基板面内方向的取向限制力的液晶取向膜。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由以下说明可知。
采用本发明,第一,通过一种液晶取向剂(下面也称为“液晶取向剂①”)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该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含有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
(A)可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下面也称为“结构(A)”),以及
(B)具有选自含氟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10~30的脂环式有机基团的至少1种基团的结构(下面也称为“结构(B)”)。
采用本发明,第二,通过一种液晶取向剂(下面也称为“液晶取向剂②”)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该液晶取向剂包括:具有结构(A)、结构(B)以及(C)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下面也称为“结构(C)”)的聚合物,或者具有选自上述结构(A)、(B)和(C)中至少1种结构的聚合物的混合物且具有上述结构(A)、(B)和(C)全部的聚合物混合物。
第三,通过一种液晶取向剂(下面也称为“液晶取向剂③”。另外,有时也将液晶取向剂①、液晶取向剂②和液晶取向剂③总称为“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该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含有:
具有结构(A)和结构(B)的聚合物,或者具有选自上述结构(A)和(B)中至少1种结构的聚合物的混合物且同时含有结构(A)和(B)的聚合物混合物,以及
(C’)具有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的化合物(下面也称为“化合物(C’)”)。
第四,通过一种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该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对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得到的膜加热至室温以上,同时照射偏振紫外线。
第五,通过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4和比较例2的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的评价结果的曲线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液晶取向剂①
液晶取向剂①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结构(A)和结构(B)且不具有下述结构(C)的聚合物(下面也称为“特定聚合物”)。
对特定聚合物的骨架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马来酰亚胺、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及它们的共聚物。特别是从耐热性、电特性优良的角度出发,优选聚酰亚胺、聚酰胺酸、聚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
作为特定聚合物中的结构(A)和结构(B)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而言,具有结构(A)的重复单元优选10~95%,更优选50~90%,具有结构(B)的重复单元优选5~50%,更优选10~25%。
对于液晶取向剂①的各构成成分,将在后面叙述。
液晶取向剂②
液晶取向剂②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聚合物或者聚合物混合物。其中所说的聚合物是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共聚物,聚合物混合物是使用多个具有选自结构(A)、结构(B)和结构(C)中至少一种结构的聚合物,且作为全体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聚合物混合物。
作为优选的聚合物成分,例如下述1~3。
1、上述特定聚合物和具有结构(C)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2、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共聚物。
3、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和具有结构(B)且不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以及具有结构(C)且不具有结构(A)、(B)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的骨架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具有结构(B)且不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或者特定聚合物(有时也将其总称为“聚合物I”),例如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马来酰亚胺、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及它们的共聚物。特别是从耐热性、电特性优良的角度出发,优选聚酰亚胺、聚酰胺酸、聚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另外,作为具有结构(C)且不具有结构(A)、(B)的聚合物,作为优选的物质例如环氧树脂、在支链具有环氧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等,作为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共聚物,作为优选的物质例如聚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
作为全部聚合物成分中的结构(A)~(C)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合物成分中的全部重复单元而言,具有结构(A)的重复单元优选10~95%,更优选50~90%,具有结构(B)的重复单元优选5~50%,更优选10~25%,具有结构(C)的重复单元优选0.1~5%,更优选1~4%。
对于液晶取向剂②的各构成成分将在后面叙述。
液晶取向剂③
液晶取向剂③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结构(A)和结构(B)的聚合物或者聚合物混合物和化合物(C’)。其中所说的聚合物是特定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是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和具有结构(B)且不具有结构(A)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聚合物的骨架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物质可以例举上述聚合物I的结构。特别是,优选使用聚酰亚胺和/或聚酰胺酸作为聚合物成分,使用具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C’)。
作为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中的结构(A)和结构(B)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中的全部重复单元而言,具有结构(A)的重复单元优选10~95%,更优选50~90%,具有结构(B)的重复单元优选5~50%,更优选10~25%。
另外,作为化合物(C’)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100重量份而言,优选0.1~30重量份,更优选1~10重量份。
对于液晶取向剂③的各构成成分将在后面叙述。
结构(A)
结构(A)只要是可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物质,例如选自下述式(I)、(II)、(III)和(IV)的至少一种共轭烯酮结构。
-P1-CR1=CR2-CO-Q1-····(I)
P2-CR3=CR4-CO-Q2-····(II)
P3-CR5=CR6-CO-Q3-····(III)
-P4-CR7=CR8-CO-Q4····(IV)
式中,P1、P2、P3、P4、Q1、Q2、Q3和Q4表示含有芳香环的有机基团,P1、P4、Q1和Q3为具有芳香环的2价有机基团,P2、P3和Q4为具有芳香环的1价有机基团,Q2为具有芳香环的3价有机基团,R1、R2、R3、R4、R5、R6、R7和R8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作为P1、P2、P3、P4、Q1、Q2、Q3和Q4的含有芳香环的有机基团,优选如碳原子数6~20的有机基团。
在这些有机基团中也可以含有卤素原子。具体地说,作为P2、P3和Q4,例如4-戊基苯基、4-氟苯基、3,4-二氟苯基、3,4,5-三氟苯基、4-辛基苯基、4-戊基联苯基、4-辛基联苯基、4-氟联苯基、3,4-二氟联苯基、3,4,5-三氟联苯基、4-辛基-1-萘基、5-戊基-1-萘基、6-辛基-2-萘基、9-蒽基、10-戊基-9-蒽基等。
另外,作为P1、P4、Q1和Q3,例如1,2-亚苯基、1,3-亚苯基、1,4-亚苯基、4,4’-亚联苯基等。
而且,作为Q2,为任意一种3价的骨架,例如苯骨架、联苯骨架、萘骨架、蒽骨架等。
这些基团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式中,R1、R2、R3、R4、R5、R6、R7和R8为氢原子或烷基,优选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这些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相互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结构(A)的其他例子,可以例举芪衍生物结构、二苯酮衍生物结构、肉桂酰结构等。这些结构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象香豆素结构中的那样,为环状结构的一部分。这些结构(A)在聚合物成分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进行组合。
结构(B)
结构(B)是选自含氟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10~30的脂环式有机基团的至少1种基团,对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具有赋予预倾斜角的作用。
作为含氟有机基团,例如三氟甲基、五氟乙基、4-氟环己基、五氟环己基、4-氟苯基、五氟苯基等。作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例如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八烷基、正二十烷基等基团。另外,作为碳原子数10~30的脂环式有机基团,例如胆甾醇基、胆甾烷基等。上述含氟有机基团和烷基在结构(B)中,也可以通过-O-、-CO-、-COO-、-OCO-、-NHCO-、-CONH-或-S-等结合基团结合。
结构(C)
结构(C)只要是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物质例如环氧基。
聚合物I
作为聚合物I的具体例子的上述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通过使(a)四羧酸二酐和(b)二胺化合物反应,制备聚酰胺酸,通过使其脱水成环制备聚酰亚胺而得到。此时,在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制备中,上述(a)、(b)成分中至少一方使用具有结构(A)的化合物和/或具有结构(B)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结构(A)的四羧酸二酐,例如2,2’-二(4-查耳酮基氧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3,3’-二(4-查耳酮基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4-查耳酮基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4,4’-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6,6’-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5,5’-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4-查耳酮基氧基)-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3,3’-二(4-查耳酮基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4-查耳酮基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4,4’-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6,6’-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5,5’-二(4-查耳酮基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3,3’-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3,3’-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4,4’-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4,4’-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6,6’-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6,6’-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5,5’-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5,5’-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3,3’-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3,3’-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4,4’-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4,4’-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6,6’-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6,6’-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5,5’-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5,5’-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3,3’-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酮四甲酸二酐、3,3’-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酮四甲酸二酐、2,2’-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酮四甲酸二酐、2,2’-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4,4’,5,5’-二苯酮四甲酸二酐、4,4’-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4,4’-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6,6’-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6,6’-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5,5’-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5,5’-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2’,3,3’-二苯酮四甲酸二酐、3(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均苯四酸二酐、3(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均苯四酸二酐、3,6-二(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均苯四酸二酐、3,6-二(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均苯四酸二酐、下述式(1)~(2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1009116000121
Figure A20051009116000131
2,2’-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3,3’,4,4’-联苯四甲酸
二酐、3’3’-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4,4’,5,5’-联苯5四甲酸二酐、2,2’-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4,4’-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6,6’-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5,5’-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联苯四甲酸二酐、2,2’-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3,3’-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2,2’-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4,4’,5,5’-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4,4’-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6,6’-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5,5’-二(4(4-查耳酮基)苯氧基)-2,2’,3,3’-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具有结构(A)的二胺化合物,例如4(3,5-二氨基苯氧基)-4’-异丙基查耳酮、4(3,5-二氨基苯氧基)-4’-戊基查耳酮、4(3,5-二氨基苯氧基)-4’-辛基查耳酮、4(2,4-二氨基苯氧基)-4’-戊基查耳酮、4(2,4-二氨基苯氧基)-4’-辛基查耳酮、4(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4’-戊基查耳酮、4’(4-戊基苯基)-4(3,5-二氨基苯氧基)查耳酮、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4-二氨基苯)、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4-二氨基苯)、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2,4-二氨基苯)、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2,4-二氨基苯)、10(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2,4-二氨基苯)、10(4’-氟-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2,4-二氨基苯)、2(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2(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2(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2,4-二氨基苯)、2(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2,4-二氨基苯)、1((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2((2,4-二氨基苯氧基)乙氧基)乙烷、1((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2((2,4-二氨基苯氧基)乙氧基)乙烷、1-((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氧基)乙烷、1-((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氧基)乙烷、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10(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10(4’-氟-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6(4-查耳酮基氧基)己酸(2,4-二氨基苯基)酯、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酸(2,4-二氨基苯基)酯、8(4-查耳酮基氧基)-辛酸-(2,4-二氨基苯基)酯、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酸-(2,4-二氨基苯基)酯、10(4-查耳酮基氧基)-癸酸-(2,4-二氨基苯基)酯、10(4’-氟-4-查耳酮基氧基)-癸酸-(2,4-二氨基苯基)酯、己二酸单(4-查耳酮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己二酸单(4’-氟-4-查耳酮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辛二酸单(4-查耳酮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辛二酸单(4’-氟-4-查耳酮基氧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癸二酸单(4-查耳酮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癸二酸单(4’-氟-4-查耳酮基氧基)单(2,4-二氨基苯基)酯、二-1,1(4-氨基苯基)-6(4-查耳酮基氧基)己烷、二-1,1(4-氨基苯基)-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烷、二-1,1(4-氨基苯基)-8(4-查耳酮基氧基)辛烷、二-1,1(4-氨基苯基)-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烷、二-1,1(4-氨基苯基)-10(4-查耳酮基氧基)癸烷、二-1,1(4-氨基苯基)-10(4’-氟-4-查耳酮基氧基)癸烷、二-N,N-(4-氨基苯基)-N-(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10(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10(4’-氟-4-查耳酮基氧基)癸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2(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胺、二-N,N-(4-氨基苯基)-N-(4(2(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胺、4(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查耳酮、4(4(2(2,4-二氨基苯氧基)乙氧基)苯基)查耳酮、4(4(6(2,4-二氨基苯氧基)己氧基)苯基)查耳酮、4(2(2,4-二氨基苯氧基)乙基)查耳酮甲酸酯、4(6(2,4-二氨基苯氧基)己基)查耳酮甲酸酯、4(4(2,4-二氨基苯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4(4(2(2,4-二氨基苯氧基)乙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2(2,4-二氨基苯氧基)乙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4(4(6(2,4-二氨基苯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6(2,4-二氨基苯氧基)己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4(4(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查耳酮、4(4(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氧基)苯基)查耳酮、4(4(6(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苯基)查耳酮、4(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基)查耳酮甲酸酯、4(6(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己基)查耳酮甲酸酯、4(4(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4(4(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2(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4(4(6(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查耳酮、4(4(6(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苯基)查耳酮甲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作为具有结构(B)的四羧酸二酐,可以例举如下述化学式(23)~(36)表示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Figure A20051009116000171
作为具有结构(B)的二胺化合物,可以例举如,1-十二烷氧基-2,4-二氨基苯、1-十四烷氧基-2,4-二氨基苯、1-十五烷氧基-2,4-二氨基苯、1-十六烷氧基-2,4-二氨基苯、1-十八烷氧基-2,4-二氨基苯、1-胆甾醇基氧基-2,4-二氨基苯、1-胆甾烷基氧基-2,4-二氨基苯、十二烷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十四烷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十五烷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十六烷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十八烷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胆甾醇基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胆甾烷基氧基(3,5-二氨基苯甲酰基)、(2,4-二氨基苯氧基)棕榈酸酯、(2,4-二氨基苯氧基)硬脂酸酯、(2,4-二氨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酯、下式(37)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1009116000181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亚胺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程度下可以并用其他四羧酸二酐和/或二胺化合物。这些其他成分例如相对于上述具有结构(A)的化合物和具有结构(B)的化合物的合计量,优选在60摩尔%以下,更优选在20摩尔%以下使用。
作为其他四羧酸二酐,可以例举如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丁烷四甲酸二酐、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甲酸二酐、3,5,6-三羧基降冰片烷-2-乙酸二酐、2,3,4,5-四氢呋喃四甲酸二酐、1,3,3a,4,5,9b-六氢-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5-(2,5-二氧代四氢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甲酸二酐、二环[2.2.2]-辛-7-烯-2,3,5,6-四甲酸二酐等脂肪族和脂环式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3,3’,4,4’-联苯基砜四甲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3,3’,4,4’-二甲基二苯基硅烷四甲酸二酐、3,3’,4,4’-四苯基硅烷四甲酸二酐、1,2,3,4-呋喃四甲酸二酐、4,4’-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基硫化物二酐、4,4’-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基砜二酐、4,4’-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基丙烷二酐、3,3’,4,4’-全氟亚异丙基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二(邻苯二甲酸)苯基膦氧化物二酐、对-亚苯基-二(三苯基邻苯二甲酸)二酐、间-亚苯基-二(三苯基邻苯二甲酸)二酐、二(三苯基邻苯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酐、二(三苯基邻苯二甲酸)-4,4’-二苯基甲烷二酐等芳香族四羧酸二酐。
其中,优选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丁烷四甲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3,3’,4,4’-联苯基砜四甲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甲酸二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其他二胺化合物,可以例举如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乙烷、4,4’-二氨基二苯基硫化物、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苯甲酰基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1,5-二氨基萘、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5-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二氢化茚、6-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二氢化茚、3,4’-二氨基二苯基醚、2,2-二(4-氨基苯氧基)丙烷、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1,4-二(4-氨基苯氧基)苯、1,3-二(4-氨基苯氧基)苯、1,3-二(3-氨基苯氧基)苯、9,9-二(4-氨基苯基)-10-氢化蒽、2,7-二氨基芴、9,9-二(4-氨基苯基)芴、4,4’-亚甲基-二(2-氯苯胺)、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4,4’(对亚苯基亚异丙基)二苯胺、4,4’(间亚苯基亚异丙基)二苯胺、2,2’-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2,2’-二(三氟甲基)联苯、4,4’-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八氟联苯等芳香族二胺;二氨基四苯基噻吩等具有杂原子的芳香族二胺;1,1-间二甲苯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4,4-二氨基-1,7-庚二胺、1,4-二氨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四氢二环戊二烯二胺、六氢-4,7-桥亚甲基亚二氢化茚基二亚甲基二胺、三环[6.2.1.02.7]-亚十一烷基二甲基二胺、4,4’-亚甲基二(环己基胺)等脂肪族和脂环式二胺;二氨基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二氨基有机硅氧烷。
其中,优选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5-二氨基萘、2,7-二氨基芴、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对亚苯基亚异丙基)二苯胺、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2,2’-二(三氟甲基)联苯、4,4’-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八氟联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亚胺可以通过使上述(a)四羧酸二酐成分和(b)二胺成分缩聚得到聚酰胺酸,接着根据需要在脱水剂和酰亚胺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使之酰亚胺化得到。通过加热使之酰亚胺化时的反应温度通常为60~300℃,优选100~170℃。反应温度低于60℃时,反应进行得缓慢,另外,超过300℃时,有时聚酰胺酸的分子量大幅降低。另外,在脱水剂和酰亚胺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之酰亚胺化时的反应可以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为0~180℃,优选60~150℃。作为上述脱水剂,可以使用如乙酸酐、丙酸酐、三氟乙酸酐等酸酐。另外,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可以使用如吡啶、三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叔胺。脱水剂的用量相对于聚酰胺酸的重复单元1摩尔而言,优选1.6~20摩尔。另外,酰亚胺化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使用的脱水剂1摩尔而言,优选0.5~10摩尔。通过该酰亚胺化催化剂、脱水剂的用量,可以调整聚酰亚胺中酰胺酸残基的含有率。
作为聚合物I具体实例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可以通过在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苯乙烯衍生物或者苯乙烯衍生物和苯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进行游离基聚合而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通过使用具有结构(A)的化合物和具有结构(B)的化合物作为苯乙烯衍生物和苯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得到。
作为具有结构(A)的苯乙烯衍生物,可以例举如4-(4-查耳酮基氧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羧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氧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氧基甲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羧基甲基)苯乙烯、4-(4-查耳酮基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查耳酮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查耳酮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氧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苯乙烯、4-(4-(4’_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羧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基)α-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氧基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羧基甲基)苯乙烯、4-(4’-氟-4-查耳酮基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甲基)苯乙烯、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甲基)苯乙烯、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3-(4-乙烯基苯基))丙氧基)-4’-氟查耳酮、4-(3-(4-乙烯基苯基))丙氧基)查耳酮、下式(38)-(45)表示的化合物等。
Figure A20051009116000251
其中,优选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4-(6-(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乙烯以及上述式(38)~(45)表示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具有结构(A)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可以例举如4-(4-查耳酮基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查耳酮基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查耳酮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查耳酮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查耳酮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查耳酮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氟-4-查耳酮基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氟-4-查耳酮基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氧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氧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羧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羧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羧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丁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羧基)辛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4’-氟-4-查耳酮基)乙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4-(4’-氟-4-查耳酮基)丁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己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辛氧基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下式(46)~(49)表示的化合物等。
其中,优选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查耳酮基氧基)辛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6-(4’-氟-4-查耳酮基氧基)己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8-(4’-氟-4-查耳酮基氧基)辛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上述式(46)~(49)表示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具有结构(B)的苯乙烯衍生物,可以例举如对三氟甲基苯乙烯、对三氟甲基-α-甲基苯乙烯、对三氟甲氧基苯乙烯、对三氟甲氧基-α-甲基苯乙烯、4-(2,2,2-三氟乙氧基)苯乙烯、4-(2,2,2-三氟乙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十六烷氧基苯乙烯、对十六烷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棕榈酰氧基苯乙烯、对棕榈酰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十八烷氧基苯乙烯、对十八烷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硬脂酰氧基苯乙烯、对硬脂酰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胆甾醇基氧基苯乙烯、对胆甾醇基氧基-α-甲基苯乙烯、对胆甾烷基氧基苯乙烯、对胆甾烷基氧基-α-甲基苯乙烯。
另外,作为具有结构(B)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可以例举如4-三氟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三氟甲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2,2,2-三氟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十六烷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棕榈酰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十八烷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硬脂酰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胆甾醇基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胆甾烷基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也可以使具有结构(C)的单体共聚,制成具有结构(A)、结构(B)和结构(C)的共聚物。
作为具有结构(C)的单体,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α-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α-正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α-正丁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3,4-环氧丁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丁酯、丙烯酸-6,7-环氧庚酯、甲基丙烯酸-6,7-环氧庚酯、α-乙基丙烯酸-6,7-环氧庚酯、邻乙烯基苯甲基缩水甘油醚、间乙烯基苯甲基缩水甘油醚、对乙烯基苯甲基缩水甘油醚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程度下可以并用其他游离基聚合性单体。其他游离基聚合性单体,对聚苯乙烯,相对于苯乙烯而言,对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相对于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的合计量而言,优选以50摩尔%使用。
作为其他游离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例举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异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4-(甲基)丙烯酰氧基查耳酮、4-(甲基)丙烯酰氧基-4’-苯基查耳酮、4-(甲基)丙烯酰氧基-4’-戊基查耳酮、4-(甲基)丙烯酰氧基-4’-(4-戊基苯基)查耳酮、(甲基)丙烯酸苯甲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等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乙烯、丙烯、丁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三氟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三氟甲基-α-甲基苯乙烯、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对十六烷氧基苯乙烯、对棕榈酰氧基苯乙烯、4-三氟甲基苯基-3(4-乙烯基苯基)丙酸酯、4-十六烷基-3(4-乙烯基苯基)丙酸酯、4-十八烷基-3(4-乙烯基苯基)丙酸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乙烯基化合物;
马来酸酐、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酸衍生物;
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二烯类等。
其中,优选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根据情况,可以在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等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上述苯乙烯衍生物和/或马来酰亚胺衍生物聚合而得到。这种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其他方法有使乙酸基取代的苯乙烯衍生物和/或乙酸基取代的苯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以及具有结构(B)的单体、具有结构(C)的单体等进行游离基聚合,然后用具有结构(A)的官能团取代上述乙酰基。
具有结构(C)的聚合物
作为具有结构(C)的聚合物,优选的物质可以例举将上述具有结构(C)的单体根据情况与上述其他游离基聚合性单体一起共聚得到的聚合物或环氧树脂。
作为环氧树脂,可以使用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等下述式(i)表示的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树脂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树脂型环氧树脂等下述式(ii)表示的环氧树脂;多官能型环氧树脂等下述式(iii)表示的环氧树脂等。
Figure A20051009116000301
式中,X为亚甲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碳原子数2~6的氟代亚烷基或具有脂环式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R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Y为p价的有机基团,m为0~4的整数,m’为0~3的整数,n和p为2以上的数。
它们可以作为市售品得到。例如,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可以例举Epikote828、Epikote1001、Epikote1002、Epikote1003、Epikote1004、Epikote1007、Epikote1009、Epikote1010(以上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等,作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可以例举Epikote807、Epikote834(以上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等,作为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以例举Epikote152、Epikote154、Epikote157H65(以上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EPPN201、EPPN202(以上日本化药(株)制)等,作为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以例举EOCN-102、EOCN-103S、EOCN-104S、EOCN-1020、EOCN-1025、EOCN-1027(以上日本化药(株)制)、Epikote180S75(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等,此外,作为环式脂肪族环氧树脂,可以例举Araldite CY175、Araldite CY177、Araldite CY179(以上Ciba·Speciality Chemicals(株)制)、ERL-4234、ERL-4299、ERL-4221、ERL-4206(以上U.C.B社制)、ショ一ダィン509(昭和电工(株)制)、Araldite CY-182、Araldite CY-192、AralditeCY-184(以上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株)制)、エピクロン200、エピクロン400(以上大日本油墨工业(株)制)、Epikote871、Epikote872、EP1032H60(以上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ED-5661、ED-5662(以上Celanese Coating(株)制)等,作为脂肪族聚缩水甘油醚,可以例举Epikote190P、Epikote191P(以上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Epolite100MF(共荣社化学(株)制)、エピォ-ルTMP(日本油脂(株)制)等。
化合物(C’)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C’),优选物质例如环氧化合物。作为环氧化合物,优选物质可以例举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2,2-二溴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3,5,6-四缩水甘油基-2,4-己二醇、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
溶剂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由上述聚合物成分的溶液构成。作为此时使用的溶剂,只要是能够溶解该聚合物成分的有机溶剂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聚合物成分使用聚酰亚胺时,可以例举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四甲基脲、二甲基咪唑啉酮、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等非质子系极性溶剂;
丁基溶纤剂乙酸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异戊酯等酯系溶剂;
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等酮系溶剂;
氯苯、邻二氯苯、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等卤素类溶剂;间甲酚、二甲苯酚、苯酚、卤代苯酚等酚类溶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溶剂进行使用。另外,在聚合物不析出的范围内,在上述溶剂中可以并用所用聚合物的不良溶剂。
另外,为了改善与基板的粘结性,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可以含有含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作为含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可以例举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亚乙基三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亚乙基三胺、10-三甲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10-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二(氧乙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二(氧乙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特开昭63-291922号公报记载的四羧酸二酐与含氨基硅烷化合物的反应物等。
液晶取向膜
作为使用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方法,可以例举如下方法。首先,在设有透明导电膜的基板的透明导电膜侧,通过滚涂法、旋转法、印刷法等涂覆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在40~200℃的温度下加热使之形成涂膜。涂膜的膜厚优选为0.001~1μm,更优选0.005~0.5μm。
作为上述基板,可以使用由浮法玻璃、钠钙玻璃等玻璃、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醚砜、聚碳酸酯那样的塑料薄膜等构成的透明基板。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膜,可以使用例如SnO2构成的NESA膜、In2O3-SnO2构成的ITO膜等。另外,这些透明导电膜形成图案时可以使用光·蚀刻法、采用预掩膜的方法等。
涂覆液晶取向剂时,为了进一步使基板和透明导电膜以及涂膜的粘结性良好,也可以在基板和透明导电膜上预先涂覆含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钛酸酯等。
接着,对上述涂膜照射光,优选直线偏振的放射线。使用的放射线优选具有150nm~800nm波长的紫外线和可见光,其中,特别优选具有240nm~450nm波长的紫外线。
作为上述光源,可以使用如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氘灯、金属卤化物灯、氩共振灯、氙灯、エキシマ-激光等。
另外,使用液晶取向剂②或液晶取向剂③时,优选将上述涂膜加热至室温以上,同时进行照射。此时,加热温度优选30~300℃,更优选30~200℃。
另外,加热处理的时间优选1秒至1小时,特别优选1秒至5分钟。
另外,该热处理工序也可以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工序中,与用密封剂密封液晶单元周围部分时的密封剂热固化工序同时进行。
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如下得到。将2张形成了上述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对峙,使照射液晶取向膜的直线偏振放射线的偏振方向成给定角度,用密封剂密封基板之间的周围部分,填充液晶,密封填充孔,形成液晶单元。然后,在其两面粘贴偏振片,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分别与照射基板液晶取向膜的直线偏振放射线的偏振方向成给定角度,制成液晶显示元件。通过调整形成了液晶取向膜的2张基板中照射的直线偏振放射线的偏振方向所成的角度和各基板与偏振片的角度,能够得到具有TN型或STN型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元件。
作为上述密封剂,例如可以使用含有固化剂和作为隔离子(spacer)的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等。
作为上述液晶,可以使用例如向列型液晶、碟型液晶等。TN型液晶单元的场合,优选形成向列型液晶,可以使用例如席夫碱类液晶、氧化偶氮基类液晶、联苯类液晶、苯基环己烷类液晶、酯类液晶、联三苯类液晶、二苯基环己烷类液晶、嘧啶类液晶、二氧六环类液晶、二环辛烷类液晶、立方烷类液晶等。另外,STN型液晶单元的场合,在上述液晶中也可以再添加如氯化胆甾醇(コレスチルクロラィド)、壬酸胆甾醇酯、碳酸胆甾醇酯等胆甾型液晶或作为商品名C-15、CB-15(メルク社制)市售的手性剂等。而且,也可以使用对-去甲硅烷氧基苯亚甲基-对-氨基-2-甲基丁基肉桂酸酯等强介电性液晶。
作为在液晶单元外侧使用的偏振片,可以例举使聚乙烯醇延伸取向的同时吸收碘的被称为H膜的偏振膜用乙酸纤维素保护膜夹持而成的偏振片或者由H膜本身构成的偏振片等。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形成的液晶取向膜具有比以往的光取向膜高的液晶取向限制力,具有高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因此使用其构成液晶显示元件时,具有防止旋错(ディスクリネ-ション)线产生或防止预倾斜区域产生的效果,可以防止取向不良。因此,能够构成没有显示不均、具有面内均匀的电光学特性且对比度高的液晶显示元件。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合成例1
将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0.04摩尔(17.1g)、对十六烷氧基苯乙烯0.01摩尔(3.45g)、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0.05摩尔(24.8g)和偶氮二异丁腈3.0g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500ml中,在氮气环境、80℃下反应10小时。将粘稠的反应混合物投入甲醇中,使聚合物沉淀、干燥,得到聚(苯乙烯-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下面称为“聚合物1”)44.5g。
合成例2
将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0.1摩尔(42.8g)、对三氟甲基苯乙烯0.01摩尔(1.72g)和偶氮二异丁腈3.0g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500ml中,在氮气环境、80℃下反应10小时。将粘稠的反应混合物投入甲醇中,使聚合物沉淀、干燥,得到聚苯乙烯共聚物(下面称为“聚合物2”)37.8g。
合成例3
聚酰胺酸的聚合
将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0.1摩尔(22.4g)、1-(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4-二氨基苯0.05摩尔(21.5g)和1-十六烷氧基-2,4-二氨基苯0.05摩尔(17.4g)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300g中,60℃下反应6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物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用甲醇洗涤沉淀物,减压条件、40℃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胺酸(下面称为“聚合物3a”)60.7g。
酰亚胺化反应
向得到的聚合物3a 60.7g中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380g、吡啶16g和乙酸酐20.5g,在120℃下酰亚胺化4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液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用甲醇洗涤沉淀物,减压条件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亚胺(下面称为“聚合物3b”)54.4g。
比较合成例
将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0.1摩尔(22.4g)、对苯二胺0.05摩尔(5.4g)和1-十六烷氧基-2,4-二氨基苯0.05摩尔(17.4g)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300g中,60℃下反应6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物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用甲醇洗涤沉淀物,减压条件、40℃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胺酸(下面称为“聚合物3a’”)45.0g。
酰亚胺化反应
向得到的聚合物3a’45g中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380g、吡啶16g和乙酸酐20.5g,在120℃下酰亚胺化4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液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用甲醇洗涤沉淀物,减压条件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亚胺(下面称为“聚合物3b’”)40.5g。
实施例1
将合成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1溶解在γ-丁内酯中,制成固态成分浓度4重量%的溶液,用孔径1μm的滤器过滤,配制液晶取向剂溶液。将该溶液用旋转器涂覆在带ITO透明电极膜的玻璃基板上,使膜厚为0.1μm,在180℃下干燥1小时,形成薄膜。接着,使用Hg-Xe灯,通过パィレックス(登记商标)玻璃制偏振片SPF-50C-32(Sigma光机制)阻断比320nm短的波长的光,由基板面的法线方向对该薄膜表面照射以365nm波长为主的直线偏振光1.0J/cm2
对于上述进行了照射处理的一对基板,在形成液晶取向膜的面上丝网印刷含有直径17μm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粘结剂,然后进行重合,使照射紫外线的偏振面的方向相互平行,进行压接,使粘结剂固化。接着,由注入口注入向列型液晶(メルク社制,MLC-6608)后,用环氧类粘结剂密封。而且,为了除去注入液晶时的流动取向,将其加热至120℃后,缓缓冷却至室温。在制造的单元上粘贴偏振片,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面一致,制成液晶显示元件。
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液晶进行垂直取向,其取向性良好。在其上外加电压12V,观察到与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面平行的液晶取向。
实施例2
除使用合成例2中得到的聚合物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液晶显示元件,能够得到具有良好取向状态的元件。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外加电压,则观察到与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面平行的取向。
实施例3
除使用合成例3中得到的聚合物3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液晶显示元件,能够得到具有良好取向状态的元件。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外加电压,则观察到与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面平行的取向。
比较例1
使用比较合成例中得到的聚合物3b’,与实施例1同样在基板上形成薄膜,照射直线偏振紫外线,然后使用其制造液晶显示元件。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得到良好的垂直取向,但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外加电压时,不能观察到液晶取向。
实施例4
(1)将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乙烯0.04摩尔(17.1g)、对十六烷氧基苯乙烯0.01摩尔(3.45g)、4-(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0.05摩尔(24.8g)和偶氮二异丁腈3.0g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500ml中,在氮气环境、80℃下反应10小时。将得到的粘稠的反应混合物投入甲醇中,使聚合物沉淀、干燥,得到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44.5g。
(2)将相对于得到的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加入了双酚F型环氧树脂(油化シエル环氧(株)制,Epikote828)2重量%的物质溶解在γ-丁内酯中,制成固态成分浓度4重量%的溶液,用孔径1μm的滤器过滤,配制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
(3)将得到的液晶取向剂旋转涂覆在带ITO电极的玻璃基板上,使膜厚为80nm,在130℃下干燥2分钟,形成薄膜。接着,将该薄膜表面加热至180℃,同时使用高压Hg灯,通过パィレックス(登记商标)玻璃制偏振片SPF-50C-32(Sigma光机制)阻断比320nm短的波长的光,由基板面的法线方向从倾斜45度的角度照射以365nm波长为主的直线偏振光240秒,制成液晶取向膜。照射量为5.3J/cm2
(4)对于形成了上述液晶取向膜的一对基板,在形成液晶取向膜的面上丝网印刷含有直径17μm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粘结剂,重合基板,使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进行压接,使粘结剂固化。接着,由注入口注入向列型液晶(メルク社制,MLC-6608)后,用环氧类粘结剂密封。而且,为了除去注入液晶时的流动取向,将其加热至120℃后,缓缓冷却至室温。在制造的单元上粘贴偏振片,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照射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一致,制成液晶显示元件。
(5)对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外加电压时,液晶的取向性良好,对外加电压的ON-OFF应答,观察到液晶显示元件的明暗变化,对比度良好。另外,预倾斜角为3°。
(6)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分别在70℃、100℃、120℃、150℃、170℃下加热60分钟后,测定预倾斜角,预倾斜角如图1所示,均为3°±0.2°,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优良。
实施例5
(1)将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0.1摩尔(22.4g)、1-(6-(4-查耳酮基氧基)己氧基)-2,4-二氨基苯0.05摩尔(21.5g)、1-十六烷氧基-2,4-二氨基苯0.05摩尔(17.4g)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300g中,60℃下反应6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物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然后,用甲醇洗涤,减压条件、40℃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胺酸60.7g。
向得到的聚酰胺酸中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380g、吡啶16g和乙酸酐20.5g,在120℃下进行酰亚胺化反应4小时。将反应混合液注入到大量过剩的甲醇中,使反应产物沉淀,然后用甲醇洗涤,减压条件下干燥15小时,得到聚酰亚胺54.4g。
(2)将相对于得到的聚酰亚胺加入了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重量%的物质溶解在γ-丁内酯中,制成固态成分浓度4重量%的溶液,用孔径1μm的滤器过滤,配制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
(3)除使用得到的液晶取向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制造液晶显示元件。对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外加电压时,液晶的取向性良好,对外加电压的ON-OFF应答,观察到液晶显示元件的明暗变化,对比度良好。另外,预倾斜角为3°。
(4)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分别在70℃、100℃、120℃、150℃、170℃下加热60分钟后,测定预倾斜角,预倾斜角均为3°±0.3°,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优良。
比较例2
使用实施例4(1)中得到的马来酰亚胺/苯乙烯聚合物,除不使用双酚F型环氧树脂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进行,得到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液晶取向性和对比度良好,但在与实施例4(6)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评价时,预倾斜角参差不齐,如图1所示,在1.5°~3°的范围内,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差。
如上所述,按照使用本发明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不会发生以往打磨处理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尘埃附着,TFT元件电路的破坏,因此能够高产品率地形成液晶取向膜。另外,通过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液晶取向剂具有高液晶取向限制力和预倾斜角表现稳定性,因此在作为TN型、STN型等显示用进行使用时难以发生不优选的取向不良,能够得到显示品质高的液晶显示元件,能够有效用于各种装置。例如适合用于台式计算器、手表、定时器、系数显示板、文字处理器、个人电脑、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

Claims (3)

1、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A)可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B)选自含氟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10~30的脂环式有机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以及(C)作为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的环氧结构的聚合物,
上述结构(A)是选自下述式(I)、(II)、(III)和(IV)表示的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
-P1-CR1=CR2-CO-Q1- ····(I)
P2-CR3=CR4-CO-Q2-  ····(II)
P3-CR5=CR6-CO-Q3-  ····(III)
-P4-CR7=CR8-CO-Q4   ····(IV)
式中,P1和P4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芳香环的2价有机基团,P2、P3和Q4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芳香环的1价有机基团,Q2表示具有选自苯、亚联苯基、萘和蒽的芳香环的3价有机基团,Q1和Q3相同或不同,选自1,2-亚苯基、1,3-亚苯基、1,4-亚苯基和4,4’-亚联苯基,另外,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并且,上述结构(A)、(B)和(C),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而言,具有结构(A)的重复单元以10~95摩尔%的比例含有,具有结构(B)的重复单元以5~50摩尔%的比例含有,具有结构(C)的重复单元以0.1~5摩尔%的比例含有。
2、一种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得到的膜加热至室温以上,同时进行偏振紫外线照射。
3、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含有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
CNB2005100911602A 2001-10-03 2002-10-08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47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07203A JP3985261B2 (ja) 2001-10-03 2001-10-03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JP307203/01 2001-10-03
JP22855/02 2002-01-3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42096A Division CN100412161C (zh) 2001-10-03 2002-10-08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502A true CN1721502A (zh) 2006-01-18
CN100344731C CN100344731C (zh) 2007-10-24

Family

ID=1912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11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4731C (zh) 2001-10-03 2002-10-08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85261B2 (zh)
CN (1) CN100344731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545A (zh) * 2007-03-26 2011-08-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取向膜材料用聚合物
CN105980917A (zh) * 2014-02-13 2016-09-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光取向性的热固化性组合物、取向层、带有取向层的基板、相位差板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5632A1 (en) * 2005-12-23 2011-04-06 Rolic AG Photocrosslinkable materials
EP1818354B1 (en) * 2006-01-30 2010-10-20 JSR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aligning agent,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658979B2 (en) 2007-03-19 2010-02-09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7758932B2 (en) 2007-06-07 2010-07-20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EP2182406B1 (en) 2007-08-21 2013-10-16 JSR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aligning agent, method for forming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407394B2 (ja) * 2008-03-21 2014-02-05 Jnc株式会社 光配向剤、配向膜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5633677B2 (ja) * 2009-09-04 2014-12-03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
CN102859427B (zh) 2010-02-26 2015-09-02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和液晶取向剂
JP5642435B2 (ja) 2010-06-30 2014-12-17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JP5590715B2 (ja) 2010-06-30 2014-09-17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EP3246307B1 (en) 2015-01-13 2019-11-27 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diamine precursor compound
EP4043948A4 (en) 2019-10-02 2023-11-01 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LIGHT CONTROL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5926B (en) * 1996-07-10 2003-0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10024339A (ko) * 1997-10-01 2001-03-26 모리시타 요이찌 액정배향막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545A (zh) * 2007-03-26 2011-08-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取向膜材料用聚合物
CN102147545B (zh) * 2007-03-26 2014-04-2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取向膜材料用聚合物
CN105980917A (zh) * 2014-02-13 2016-09-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光取向性的热固化性组合物、取向层、带有取向层的基板、相位差板及装置
CN105980917B (zh) * 2014-02-13 2019-08-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光取向性的热固化性组合物、取向层、带有取向层的基板、相位差板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85261B2 (ja) 2007-10-03
JP2003114437A (ja) 2003-04-18
CN100344731C (zh) 200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8817A (zh)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263825C (zh) 液晶取向剂、一种液晶取向膜的形成方法和液晶显示元件
TWI720012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元件、及它們的製造方法
CN107338058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元件、聚合物以及化合物
CN100344731C (zh)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TWI691526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配向膜的製造方法、液晶顯示元件、聚合物、二胺化合物及羧酸
TWI675096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顯示元件、相位差膜及其製造方法、聚合物以及二胺
CN1807551A (zh) 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JP7096533B2 (ja) 化合物、液晶組成物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6547461B2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739929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聚合體
TWI416227B (zh) 液晶配向劑及橫電場方式液晶顯示元件
TWI815876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791817B (zh) 液晶配向劑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KR102548025B1 (ko)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WO2020148953A1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素子
CN106398721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元件、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聚合物以及二胺
JP6828360B2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素子、並びに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2162467A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素子及び化合物
JP6756141B2 (ja) 液晶配向剤、保護膜形成用重合体組成物、保護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素子
TW201903498A (zh) 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配向劑
TWI788550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JPWO2019176276A1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素子
TW201934663A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791838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