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745420A -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5420A
CN1745420A CNA2004800033531A CN200480003353A CN1745420A CN 1745420 A CN1745420 A CN 1745420A CN A2004800033531 A CNA2004800033531 A CN A2004800033531A CN 200480003353 A CN200480003353 A CN 200480003353A CN 1745420 A CN1745420 A CN 1745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rveyed area
diffrac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shave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33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9896C (zh
Inventor
佐野晃正
金马庆明
田中俊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5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5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98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8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81Non-lens elements for alte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beam, e.g. knife edges, slits, filters or stop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 G11B7/131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in a multiple arr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具有检测被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反射并通过了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的检测区域,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多层盘,检测区域包括: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41),检测由第1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42),检测第2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检测区域(41)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38)划分的区域,检测区域(42)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39)划分的区域。

Description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例如存储在光盘或光卡等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的记录播放或擦除的光头、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记录介质,使用光盘的光存储器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录音盘、录像盘、文件存档盘、数据文件方面,并得到了实际应用。通过被聚焦成极小的光束,为了高可靠性地成功地进行光盘上的信息的记录播放,需要形成衍射界限的微小点的聚焦功能、光学系统的聚焦控制、跟踪控制、及凹坑信号(信息信号)检测功能。
近年来,伴随光学系统设计技术的进步和光源即半导体激光器的短波长化,正在推进开发具有高于以往的高密度存储容量的光盘。另外,作为对高密度化的研究,正在探讨增大将输出到光盘上的光束聚焦为微小程度的聚束光学系统的光盘侧数值孔径(NA)。
被称为第1代光盘的紧凑光盘(CD)使用红外光(波长λ3为780nm-820nm)和NA为0.45的物镜,盘的基体部件厚度为1.2mm。第2代的DVD使用红色光(波长λ2为630nm-680nm)和NA为0.6的物镜,盘的基体部件厚度为0.6mm。第3代的高密度盘,提出使用兰色光(波长λ1为380nm-420nm)和NA为0.85的物镜,盘的基体部件厚度为0.1mm的系统。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基体部件厚度指从向光盘(或信息记录介质)入射光束的面到信息记录面的透明基板的厚度。
这样,光盘的基体部件厚度随着记录密度变高而变薄。并且,作为实现高密度的其他方法,进行记录层的两层化。在DVD中,播放专用的ROM盘中的两层盘已被标准化,在第3代高密度盘中,对可以记录的盘也提出两层盘的方案。
从经济性、装置的占有空间方面考虑,期望有能够记录播放基体部件厚度和记录密度不同的光盘的光盘装置。为此,需要具有能够以不同波长检测照射到光盘上的光的检测光学系统的光头装置。
针对波长各不相同的光,虽然分别设置光检测器可以进行检测,但是光学系统变的复杂,由于从各检测器引出信号线,挠性缆线也变复杂,导致成本提高。
在记录播放不同种类的光盘时,以往,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共用一个光检测器的示例。但是,在该示例中,聚焦检测是以像散法为前提,在如DVD-RAM等那样槽距大于盘上的光点的情况下,在横穿信息轨道时,外部干扰进入聚焦信号中,存在聚焦伺服不稳定的问题。
并且,此前的光头对多种规格的多层盘未做考虑,没有针对因其他层的杂散光造成的偏移变动的对策。
参照图18、图19简单说明专利文献1披露的内容。图18表示光头1的概略结构。图18A表示在DVD上记录播放信息时的状态,图18B表示在CD上记录播放信息的状态。光头1具有发出波长650nm的光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2,和发出波长780nm的光的红外半导体激光器3。
首先,说明播放DVD盘的情况。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2发出的光透过波长选择棱镜4,通过准直透镜5变成平行光。变平行的光在光束分离器6被反射,并透过波长滤波器7和1/4波长板8,在物镜9成为聚束光,照射到DVD盘10上。在DVD盘10被反射、衍射的光再次通过物镜9和1/4波长板8和波长滤波器7,并透过光束分离器6,通过衍射元件11被衍射并成为聚束光,聚焦在光检测器12上。
下面,说明播放CD盘时的情况。从红外半导体激光器3发出的光,通过波长选择光束分离器4被反射,通过准直透镜5成为平行光。变平行的光在光束分离器6被反射,并透过波长滤波器7和1/4波长板8,在物镜9成为聚束光,照射到CD盘13上。在CD盘13被反射的光再次通过物镜9和1/4波长板8和波长滤波器7,并透过光束分离器6,通过衍射元件11被衍射并成为聚束光,聚焦在光检测器12上。
衍射元件(hologram)11如图19A所示被分为多个区域,该区域中的一部分(H1)只把红色光导入光检测器12,其他区域的一部分(H2)只把红外光导入光检测器12。此时,各方都将光聚束,并且赋予像散。光检测器12如图19B所示,具有4个检测区域。具有像散的光照射到4个检测区域的中央。
在该方式中,根据4个检测区域的对角区域之和(A+C)与其他对角区域之和(B+D)的差,生成基于像散法的聚焦误差信号。作为跟踪信号,根据相对信息轨道的投影位于相同侧的区域之和(A+B)与位于其他侧的区域之和(C+D)的差,生成基于推挽法的跟踪误差信号。
然后,通过比较对角区域之和(A+C)与其他对角区域之和(B+D)的相位,生成基于相位差法的跟踪误差信号。另外,根据所有区域之和生成作为播放信号的RF信号。
在该光头装置中,使用波长不同,对分别包括多层盘的信息记录介质,要求利用较少的光检测器稳定检测信号。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播放两层盘等多层盘时,想要播放的层由于来自其他层的杂散光入射到光检测器上,所以原有信号上出现偏移,存在不能稳定检测信号的问题。该情况时,为了避免杂散光,必须增加光检测器的数量。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2-216385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播放不同种类的多层盘时也能够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的光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光源,向第1信息记录介质发出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的第1波长的光;
第2光源,向第2信息记录介质发出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的第2波长的光;
光学元件,使所述第1和第2波长的光衍射;
光检测单元,具有检测被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反射并通过了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的检测区域,
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多层盘,
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检测由所述光学元件衍射的所述第1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检测由所述光学元件衍射的所述第2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
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或最小扩散范围划分的区域,
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或最小扩散范围划分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1光盘装置具有:所述本发明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
本发明的第2光盘装置是播放专用的光盘装置,具有:所述本发明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根据从所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播放信息的播放单元。
本发明的第3光盘装置具有:所述本发明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从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图像的记录及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
本发明的第4光盘装置是播放专用的光盘装置,具有:所述本发明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从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图像的播放。
并且,本发明的计算机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服务器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汽车导航系统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头中使用第1光源时的动作的图。
图1B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头中使用第2光源时的动作的图。
图2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头中记录播放两层盘时的光的状态图。
图2B是图2A中的受光面的各光束的正视图。
图3A是实施方式1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3B是实施方式1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3C是实施方式1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和电路的部分结构图。
图4A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中使用第1光源时的动作的图。
图4B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中使用第2光源时的动作的图。
图5A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5B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6A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6B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7A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7B是实施方式1的其他示例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8A是实施方式2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8B是实施方式2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9A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头中相对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动作的图。
图9B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头中相对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动作的图。
图10A是实施方式3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10B是实施方式3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正视图。
图1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正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5的光盘装置的结构图。
图13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计算机的外观图。
图14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光盘记录器的外观图。
图15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光盘播放机的外观图。
图16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服务器的外观图。
图17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汽车导航系统的外观图。
图18A是说明在以往的光头中记录播放DVD盘时的状态图。
图18B是说明在以往的光头中记录播放CD盘时的状态的一例图。
图19A是以往的光头使用的衍射元件的一例的正视图。
图19B是以往的光头使用的光检测器的一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播放不同种类的多层盘时也能够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
在所述本发明的光头中,优选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位于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即第1最大范围的外侧,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位于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即第2最大范围的外侧。根据这种结构,可以避免多层盘的其他层杂散光的影响,所以能够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
并且,优选所述光学元件分别形成为衍射所述第1波长的光的光学元件和衍射所述第2波长的光的光学元件,并具有共用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的共用区域,所述共用区域配置在所述第1最大范围和所述第2最大范围中范围较大者的外侧。根据这种结构,相对波长不同的光,可以优化光学元件的图案,另外可以共用检测区域,所以能够减小光检测器的面积,而且简化结构。
并且,优选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被配置在第1最小范围和第2最小范围中范围较小者的内侧,该第1最小范围是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小扩散范围,该第2最小范围是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小扩散范围。根据这种结构,在两个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播放中,基于杂散光的偏移程度均相同,所以能够预先算出基于其他层杂散光的影响成分,如果将其去除,则可以稳定地进行两个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的记录播放。
并且,优选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全部配置在所述第1最小范围和所述第2最小范围中范围较小者的内侧。
并且,优选还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不同的第2光学元件、和基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的衍射光的检测区域,所述第2光学元件使在所述光学元件未被衍射的0次光衍射。
并且,优选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电耦合。根据这种结构,第1、第2信息记录介质可以共用I-V放大器,能够简化电气电路。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各附图中,对相同结构、相同作用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头20的概略结构。图1A表示在基体部件厚度较薄的高密度盘(第1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播放的状态,图1B表示记录播放DVD盘(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状态。光头20具有两种光源,即,波长约400nm(380nm-420nm)的兰色半导体激光器(第1波长光源)21;波长为630nm-680nm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第2波长光源)22。
另外,所说记录播放指进行记录和播放中至少一种动作,例如,光头20可以专用于播放,也可以兼用于记录和播放。这点在以下说明中也相同。
在图1A中,从兰色半导体激光器21发出的波长λ1的光透过波长选择棱镜23,通过准直透镜24变成平行光。变平行的光在光束分离器25被反射,并透过波长滤波器26和1/4波长板27,通过作为聚焦单元的物镜28成为聚束光,照射到高密度盘29上。
此处,假定物镜28的数值孔径(NA)为0.85,高密度盘29的基体部件厚度为0.1mm。物镜28被设计成在向基体部件厚度为0.1mm的盘上照射波长λ1的兰色光时,像差为最小。经由高密度盘29反射、衍射并调制后的光,再次通过物镜28和1/4波长板27和波长滤波器26,并透过光束分离器25,通过衍射元件(hologram)(光学元件)30将一部分光衍射,通过检测透镜31成为聚束光,入射到作为光检测单元的光检测器32上。光检测器32具有多个光检测区域,输出与所接受的光的光量对应的信号。
下面,说明图1B。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22发出的波长λ2的光在波长选择棱镜23被反射,通过准直透镜24变成平行光。变平行的光在光束分离器25被反射,并透过波长滤波器26和1/4波长板27,通过物镜28成为聚束光,照射到DVD盘10上。
此处,从物镜28射出的光的数值孔径(NA),通过波长滤波器26被限制为0.6。DVD盘10的基体部件厚度为0.6mm。经由DVD盘10反射、衍射并调制后的光,再次通过物镜28和1/4波长板27和波长滤波器26,并透过光束分离器25,通过衍射元件30将一部分光衍射,通过检测透镜31成为聚束光,入射到光检测器32上。光检测器32具有多个光检测区域,输出与所接受的光的光量对应的信号。
图2A是两层盘的记录播放时的光状态的概略图。高密度盘29具有第1记录层33和第2记录层34。图2A表示从物镜28射出的光的焦点对准第1记录层33的状态。在第1记录层33被反射的光再次通过物镜28,通过检测透镜31成为聚束光,按照用光束35表示的那样在受光面36上聚焦。
另一方面,透过第1记录层33的一部分光在第2记录层34被反射,并通过物镜28在检测透镜31被聚束。该光成为杂散光(以下称为“其他层杂散光”)37。其他层杂散光37按照图2A所示,在受光面36的前侧被聚焦,成为在受光面36上扩散的光。
图2B表示受光面上的各光束的正视图。光束35被聚焦,但其他层杂散光37呈扩散状。其他层杂散光37大致扩散成圆形,设其半径为R。实质上可以利用第1记录层33和第2记录层34之间的光学距离d、物镜28的焦点距离Fo、数值孔径NA、检测透镜31的焦点距离Fd,用下述算式(1)表示R。所说实质上指不仅包括R与下述算式的右边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包括大致相同的情况。
算式(1)R=d·NA·Fd/Fo
其中,Fo=2mm,Fd=40mm,NA=0.85,把高密度盘的两层的层间物质的折射率设为1.6,层间厚度按照规格定为20-30μm。层间厚度为最小值20μm时,d=20/1.6,所以把所述各数值代入算式(1),得到半径R的最小值为213μm。同样,层间厚度为最大值30μm时,d=30/1.6,得到半径R的最大值为319μm。
然后,如果是DVD盘,按照规格把层间厚度定为55+15μm,把折射率定为1.55+0.10。如果把两层的层间物质的折射率设为规格上的最大值1.65,把层间厚度设为规格上的最小值40μm,则d=40/1.65。把DVD盘的记录播放中的NA设为0.6,把所述各数值代入算式(1),得到半径R的最小值为290μm。
同样,把两层的层间物质的折射率设为规格上的最小值1.45,把层间厚度设为规格上的最大值70μm,则d=70/1.45,得到半径R的最大值为579μm。
在两层盘中,第1记录层33和第2记录层34的反射率被作成实质上大致相同。即,第1记录层33的膜反射率大致和第2记录层34的膜反射率与第1记录层33的透射率的平方的乘积相同。
因此,在与想要记录或播放的记录层不同的记录层反射的光成为其他层杂散光。该其他层杂散光与想要播放的层的光相比较弱,其薄弱程度为以半径R扩散的部分,但是,在对较大的区域产生影响以及使光的一部分跳过衍射元件等进入该检测区域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区域输出的信号中包含对应其他层杂散光37的信号,这成为不能忽视的外部干扰。
特别是在其他层杂散光进入到检测区域的一部分,进入检测区域的量因盘的倾斜和透镜的偏移、层间厚度的变动而变化的情况下,基于杂散光的偏移产生变化,成为使信息的记录播放不稳定的原因。如前面所述,半径R是层间的光学距离的函数,其值根据想要播放的光盘的规格(格式)来确定允许范围。因此,如利用前述算式(1)算出的那样,其他层杂散光的扩散半径R的范围,如果光学系统确定,则根据规格的允许范围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图3A表示光检测器32的正视图。在图3A中,38表示两层盘的高密度盘29播放时的衍射元件30的0次光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表示两层盘的DVD盘10播放时的衍射元件30的0次光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基于前述算式(1)的算出值,最大范围38是半径319μm的圆形范围。最大范围39是半径579μm的圆形范围。
检测区域40接受在衍射元件30未被衍射的0次光。检测区域40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使用,也在播放DVD盘10时使用。使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30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41被接受。检测区域41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在所述数值例中,检测区域41配置在距检测区域40的中心319μm以内的范围外侧。
使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30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42被接受。检测区域42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在所述数值例中,检测区域42配置在距检测区域40的中心579μm以内的范围外侧。从检测区域40获得信息的播放信号即RF信号、以及生成基于相位差法的跟踪信号使用的4个信号。
从检测区域41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从检测区域42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3B表示衍射元件30的概略图。衍射元件30隔着中央分割线43被分为两个区域。通过获取这两个区域的差分,生成推挽法的跟踪信号。分割线43的右侧区域被分为区域44F和44B,生成相对受光面在前侧连接焦点的光和在后侧连接焦点的光。分割线43的左侧区域也被分为区域45F和45B,生成相对受光面在前侧连接焦点的光和在后侧连接焦点的光。
根据这些前侧焦点的光和后侧焦点的光之差,生成基于SSD法的聚焦信号。衍射元件30在播放高密度盘29和DVD盘10时被共用。该情况时,由于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和播放DVD盘10时使用的波长不同,所以衍射角度不同。利用该差异,把光分配到检测区域41和42中。即,高密度盘29用的兰色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在检测区域41被接受,DVD盘10用的红色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在检测区域42被接受。
根据这种结构,如图3A所示,可以把检测区域41配置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外侧,所以能够减少聚焦信号和推挽跟踪信号的外部干扰。另外,把检测区域42配置在播放DVD盘10时的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外侧,所以能够减少聚焦信号和推挽跟踪信号的外部干扰。
另外,检测区域41和检测区域42是独立的,所以能够使检测区域41最适于播放高密度盘29,使检测区域42最适于播放DVD盘10。
图3C表示检测区域41和检测区域42的详细内容及电路的部分结构图。检测区域41被划分为区域41a到区域41l的12个区域,检测区域42被划分为区域42a到区域42l的12个区域。区域41a和区域42a电耦合,从区域41a输出的电流信号与从区域42a输出的电流信号被加算后输入到I-V放大器(电流电压转换单元)46,并作为对应的电压信号输出。
同样,从区域41b输出的电流信号与从区域42b输出的电流信号被加算后输入到I-V放大器47,并作为对应的电压信号输出。关于其他区域41c-41l,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分别与区域42c-42l电耦合,并且从对应的I-V放大器输出对应光量的电压信号。另外,检测区域41和检测区域42是独立的,所以能够使检测区域41最适于播放高密度盘29,使检测区域42最适于播放DVD盘10。
这种结构使检测区域41和检测区域42电耦合,所以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和播放DVD盘10时能够共用I-V放大器。即,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来自检测区域42的信号为零,所以只有来自检测区域41的信号输入I-V放大器。而在播放DVD盘10时,来自检测区域41的信号为零,所以只有来自检测区域42的信号输入I-V放大器。通过这样进行共用,不需要在检测区域41、42分别设计独立的I-V放大器,所以能够简化电气电路。
并且,可以减少从光检测器输出的信号线的数量,所以能够减小光检测器的封装体的大小,能够使光头装置和光信息装置小型化,可以降低成本。
图4表示其他示例的光头50的概略结构。图4A表示记录播放高密度盘的状态,图4B表示记录播放DVD盘的状态。与图1所示结构的不同之处是,使用其他的衍射元件51代替衍射元件30,使衍射元件51的0次光的一部分再在其他的衍射元件52衍射,然后使它们在光检测器53被接受。
图5A表示图4所示光检测器53的正视图。在检测区域54接受未被两个衍射元件51、52双方衍射的0次光感光。从在检测区域54被检测的光,获得作为信息的播放信号的RF信号。在衍射元件51没有被衍射、而在衍射元件52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55被接受。从在检测区域55被接受的光,获得生成基于相位差法的跟踪信号使用的4个信号。图4、图5所示的示例中,基于相位差法的检测由于杂散光的影响较小,所以把检测区域55设在杂散光的范围内。
检测区域56、57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56、57接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51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56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从检测区域57获得用于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
检测区域58、59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58、59被配置在更外侧,接受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51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58、59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5B表示衍射元件51的概略图。图5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51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51被分为6个区域60-65。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62、63的光在检测区域56被衍射。区域62和63的内部虽然未图示,但被继续划分为前焦点用区域和后焦点用区域。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60、61、64、65的光在检测区域57被衍射。区域60、61、64、65几乎不包括推挽信号的成分,而包括许多基于透镜偏移的变化成分。因此,可以根据从检测区域57获得的信号,获得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
图6A表示其他示例涉及的光检测器70的正视图。图6A所示的光检测器70代替了图4所示结构中的光检测器53。并且,使用图6B所示的衍射元件72代替衍射元件51。以下,说明光检测器70与图5所示结构的不同。检测区域71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71接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72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71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以及球面像差检测信号。
检测区域73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73接受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73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6B表示衍射元件72的概略图。图6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72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72被分为8个区域74-81。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76、77、78、79的光在检测区域71被衍射。区域76-79虽然未图示,但被继续划分为前侧焦点用区域和后侧焦点用区域。从接近光束中心的区域77和78的光生成内圈聚焦信号,从远离中心的区域76和79的光生成外圈聚焦信号。从这些所生成的两个信号的差信号,生成球面像差检测信号,从它们的和信号生成正常的聚焦信号。
图7A表示另外其他示例涉及的光检测器90的正视图。图7A所示的光检测器90代替了图4所示结构中的光检测器53。并且,使用图7B所示的衍射元件92代替衍射元件51。以下,说明光检测器90与图5、6所示结构的不同。检测区域91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91接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92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91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以及球面像差检测信号。
检测区域93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93接受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92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93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半月点尺寸检测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7B表示衍射元件92的概略图。图7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92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92被分为12个区域94-105。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96-103的光在检测区域91被衍射。区域96和100相互相对,一方成为前侧焦点用光束,另一方成为后侧焦点用光束。在区域97和101、区域98和102、区域99和103也具有与此相同的关系。
从接近光束中心的区域97、98、101、102的光生成内圈聚焦信号,从远离中心的区域96、99、100、103的光生成外圈聚焦信号。从这些所生成的两个信号的差信号,生成球面像差检测信号,从它们的和信号生成正常的聚焦信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不同格式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防止两层的其他层杂散光影响聚焦信号和跟踪信号,可以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另外,由于能够减小光检测器,可以降低光头装置、光信息记录装置的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象SSD法那样横穿信息轨道时对聚焦的影响较小的聚焦方式,所以在象DVD-ROM那样槽距大于盘上的点时,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以下是对本实施方式的补充,但这些同样适用于以下实施方式2以后的方式。聚焦信号、跟踪信号、球面像差检测信号不限于在此示出的示例。在聚焦时还可以与其他的刀刃(knife edge)法和散焦刀刃法组合,在跟踪时还可以与3光束法和动作推挽法(DPP法)等组合。
另外,列举物镜的焦点距离和检测透镜的焦点距离的具体示例来表示其他层杂散光的范围的数值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数值。即,其他层杂散光的范围是按照实际使用的光学系统和实际使用的盘的规格,根据前述算式(1)适当求出的,也可以根据所求出的其他层杂散光的范围配置检测区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将高密度用检测区域和DVD用检测区域电耦合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设置I-V放大器进行电流电压转换,并分别进行输出。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使I-V放大器的转换电阻分别最适于高密度用和DVD用,可以降低信息播放时的错误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波长表示兰色(例如405nm)和红色(630-680nm)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这种波长的组合。即,也可以使波长的组合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不同,形成使用对应各波长的盘规格的盘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为了互换基体部件厚度不同的盘而使用波长滤波器和1/4波长板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使用分色衍射元件的方法和使用相位阶梯差的情况。
并且,说明了衍射光为一次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衍射光。最少次数的衍射为一次,随着次数增加,衍射角度也变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是接受聚焦信号中使用的光的检测区域经常位于杂散光内侧的示例。实施方式2的光学结构和图1所示结构大致相同,但是,作为光检测器,使用图8A所示光检测器110代替图1的光检测器32,使用图8B所示衍射元件111代替衍射元件30。
图8A表示光检测器110的正视图。检测区域112接受经由衍射元件111未被衍射的0次光。检测区域112在播放高密度盘29时使用,也在播放DVD盘10时使用。使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11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113、114被接受。
检测区域113被配置在内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小范围115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114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8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
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11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116、117被接受。检测区域116被配置在内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小范围115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117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从检测区域112获得信息的播放信号即RF信号、以及生成基于相位差法形成的跟踪信号使用的4个信号。
从检测区域113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从检测区域114获得用于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并且,从检测区域116、117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8B表示衍射元件111的概略图。图8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111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111被分为6个区域118-123。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120、121的光在检测区域113被衍射。区域120和121的内容虽然未图示,但进而被分为前焦点用区域和后焦点用区域。
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118、119、122、123的光在检测区域114被衍射。区域118、119、122、123几乎不包括推挽信号的成分,而包括许多基于透镜偏移的变化成分。因此,可以根据从检测区域114获得的信号,获得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
这里,Fo=2mm,Fd=40mm,NA=0.85,把高密度盘的两层的层间物质的折射率设为1.6,层间厚度的最小值按照规格定为20μm。该情况时,d=20/1.6,所以把所述各数值代入算式(1),得到半径R的值为213μm。然后,如果是DVD盘,把折射率设为规格上的最大值1.65,把层间厚度设为规格上的最小值40μm时,d=40/1.65。把DVD盘的记录播放中的NA设为0.6,把所述各数值代入算式(1),得到半径R的最小值为290μm。
因此,高密度盘中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小范围是半径为213μm的圆。其小于DVD盘时的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小范围290μm,所以最小范围115成为小于任何规格的最小范围的范围。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获得聚焦用信号的光检测区域,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和播放DVD盘时均位于两层盘中其他层杂散光的内侧。因此,在播放两层盘时虽然都存在因杂散光造成的偏移,但是,即使两层盘的层间厚度变化时,偏移的变化也比较小。即,播放两层盘时的偏移程度相同,所以能够预先算出基于其他层杂光的影响成分,如果将其去除,即使不同格式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稳定地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象SSD法那样横穿信息轨道时对聚焦的影响较小的聚焦方式,所以在象DVD-RAM那样槽距大于盘上的点时,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将高密度用检测区域113和DVD用检测区域116对应的要素电耦合。因此,可以减少把从检测区域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放大器和信号线的数量。所以,可以降低使用该结构的光头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成本。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表示播放高密度盘时和播放DVD盘时共用光检测器的示例。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头130的概略结构图。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是,分别使用不同的衍射元件131和衍射元件132这两个衍射元件代替衍射元件30。衍射元件131只使兰色半导体激光器21的波长的光衍射,但红色半导体激光器22的波长的光不衍射。另一方面,衍射元件132只使红色半导体激光器22的波长的光衍射,但兰色半导体激光器21的波长的光不衍射。衍射元件131、132的衍射光及0次光通过光检测器133被接受。
图10A表示光检测器133的正视图。检测区域134接受未被3个衍射元件131、132、52衍射的0次光。从经由检测区域134检测的光获得信息的播放信号即RF信号。经由衍射元件131、132未被衍射、而经由衍射元件52被衍射的光,在检测区域135被接受。从在检测区域135被接受的光,获得生成基于相位差法的跟踪信号使用的4个信号。检测区域136、137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136、137接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31被衍射的光。
从检测区域136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从检测区域137获得用于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并且,检测区域136、137也接受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32被衍射的光。从检测区域136、137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10B表示衍射元件131的概略图。图10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131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131被分为6个区域138-143。区域140、141的光在检测区域136被衍射。区域140和141的内容虽然未图示,但进而被分为前焦点用区域和后焦点用区域。区域138、139、142、143的光在检测区域137被衍射。区域138、139、142、143几乎不包括推挽信号的成分,而包括许多基于透镜偏移的变化成分。因此,可以根据从检测区域137获得的信号,获得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衍射元件132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作为正视图,被分割为与衍射元件131大致相同的区域。但是,由于衍射的波长不同,所以衍射元件的图案的格子间隔等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波长不同的光分别使用独立的衍射元件,所以能够使衍射元件的图案分别最适于高密度盘和DVD盘。因此,即使不同格式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象SSD法那样横穿信息轨道时对聚焦的影响较小的聚焦方式,所以在象DVD-RAM那样槽距大于盘上的点时,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另外,由于可以共用检测区域,所以能够减小光检测器的面积,同时可以减少放大器数量和元件的管脚数量。因此,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头,可以降低光头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成本。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叙述使聚焦信号中使用的光感光的检测区域经常位于杂散光内侧的示例。光学结构和图9所示结构大致相同,但是,作为光检测器,使用图11A所示光检测器160代替图9的光检测器133,使用图11B所示衍射元件161、162代替衍射元件131、132。
图11A表示光检测器160的正视图。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61被衍射的光被检测区域163、164接受。检测区域163被配置在内侧区域,以不跨越高密度盘29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小范围115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检测区域164被配置在外侧区域,以不跨越DVD盘10中利用其他层杂散光的规格上的最大范围39划分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
播放DVD盘10时的光中经由衍射元件162被衍射的光也被检测区域163、164接受。从检测区域172获得信息的播放信号即RF信号、以及生成基于相位差法形成的跟踪信号所使用的4个信号。从检测区域163获得播放高密度盘29时的聚焦信号(点尺寸检测法(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从检测区域164获得用于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并且,从检测区域163、164获得播放DVD盘10时的聚焦信号(SSD法)和跟踪信号(推挽法)。
图11B表示衍射元件161、162的概略图。图11B的虚线表示衍射元件161、162上的光束形状。衍射元件161被分为6个区域165-170。区域167、168的光在检测区域163被衍射(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167和168的内容虽然未图示,但继续被分为前焦点用区域和后焦点用区域。
区域165、166、169、170的光在检测区域164被衍射(播放高密度盘时)。区域165、166、169、170几乎不包括推挽信号的成分,而包括许多基于透镜偏移的变化成分。因此,可以根据从检测区域164获得的信号,获得补正跟踪信号的透镜偏移形成的偏移的信号。
衍射元件162表示基于正常的推挽所分割的示例。衍射元件162的衍射波长与衍射元件161不同,所以衍射元件的图案的格子间隔等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获得聚焦用信号的光检测区域,在播放高密度盘时和播放DVD盘时均位于两层盘的其他层杂散光内侧。因此,虽然在播放两种盘时都存在因杂散光造成的偏移,但是,即使两层盘的层间厚度变化时,偏移的变化也比较小。即,播放两种盘时的偏移程度相同,所以能够预先算出基于其他层杂散光的影响成分,如果将其去除,即使不同格式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稳定地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象SSD法那样横穿信息轨道时对聚焦的影响较小的聚焦方式,所以在象DVD-RAM那样槽距大于盘上的点时,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波长不同的光分别使用独立的衍射元件,所以能够使衍射元件的图案分别最适于高密度盘和DVD盘。因此,即使不同格式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稳定进行信息的记录播放。
另外,由于可以共用检测区域,所以能够减小光检测器的面积,同时可以减少放大器数量和元件的管脚数量。因此,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头,可以降低光头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成本。
另外,在实施方式2、4中,说明了高密度盘和DVD盘双方的检测区域位于杂散光的最小范围内侧的示例,但是,也可以形成检测区域全部位于杂散光的最小范围内侧的结构。
(实施方式5)
图12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盘装置(光盘驱动器)150的整体结构图。作为光盘装置的光盘装置150具有光头130。光盘装置150可以专用于播放,也可以兼用于记录和播放双方。
光头130是前述实施方式1-4中的任一种光头。光盘29被卡盘151和旋转台152夹持固定着,并通过电机(旋转系统)153旋转。光头130放置在输送臂(移送系统)154上,光的照射点可以从光盘29的内圈移动到外圈。
控制电路155根据从光头130接受的信号,进行聚焦控制、跟踪控制、输送控制及电机的旋转控制等。信号处理电路156根据播放信号进行信息的播放,并输出给输入输出电路157,把从输入输出电路157输入的信号通过控制电路155发送给光头130。
(实施方式6)
图13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计算机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计算机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在图13中,计算机(个人电脑)1000具有:光盘装置1001;进行信息输入的键盘1003;进行信息显示的监视器1002。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计算机把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同种类的光盘上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可应用范围广泛。
光盘装置可以活用其大容量特性,获取计算机内的硬盘的备份。并且,介质(光盘)低廉且容易携带,并具有在其他光盘装置中也能够读出信息的互换性,通过活用这些特征,可以实现程序和数据与人的交换,并且作为自己使用可以随身携带。另外,也可以对应于DVD和CD等已有介质的播放和记录。
(实施方式7)
图14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盘录音器(图像记录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光盘录音器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在图14中,光盘录音器1010内置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与进行正在记录的图像显示的监视器1011连接起来使用。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盘录音器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同种类的光盘上稳定地记录播放图像,可应用范围广泛。光盘录音器把图像记录在介质(光盘)上,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播放。
光盘不需要象磁带那样在记录后或播放后倒带的作业,可以进行一面记录某节目一面播放该节目前头部分的追踪播放,以及一面记录某节目一面播放以前记录的节目的同时记录播放。
并且,介质低廉且容易携带,并具有在其他光盘录音器中也能够读出信息的互换性,通过活用这些特征,可以实现所记录图像与人的交换,并且作为自己使用可以随身携带。另外,也可以对应于DVD和CD等已有介质的播放和记录。
另外,此处叙述了只具有光盘装置的示例,但也可以内置硬盘,还可以内置录像带的录像播放功能。该情况时,容易进行图像的临时退出和备份。
(实施方式8)
图15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盘播放机(图像播放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光盘播放机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
在图15中,光盘播放机1021具有液晶监视器1020,内置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记录在光盘上的图像可以显示在液晶监视器1020上。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盘播放机具有前述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可以在不同种类的光盘上稳定地播放图像,可应用范围广泛。
光盘播放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播放记录在介质(光盘)上的图像。并且,光盘不需要象磁带那样在播放后倒带的作业,可以存取播放某个图像的任意部分。并且,也可以对应DVD和CD等已有介质的播放。
(实施方式9)
图16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服务器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服务器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在图16中,服务器1030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1031、进行信息显示的监视器1033、和进行信息输入的键盘1034,并且连接网络1035。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服务器把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可以在不同种类的光盘上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可应用范围广泛。
光盘装置活用其大容量特性,根据来自网络1035的请求,发送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图像、声音、映像、HTML文件、文本文件等)。并且,把从网络发送来的信息记录在所请求的部分上。另外,也可以播放记录在DVD盘和CD盘等已有介质上的信息,所以也能够发送这些信息。
(实施方式10)
图17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导航系统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服务器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在图17中,汽车导航系统1040内置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与进行地形和去向信息的显示的液晶监视器1041连接起来使用。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导航系统具有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同种类的光盘上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可应用范围广泛。汽车导航系统1040以记录在介质(光盘)上的地图信息、地上位置确定系统(GPS)、陀螺仪、速度表、行驶距离表等的信息为基础,算出当前位置,并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该位置。如果输入去向,以地图信息和道路信息为基础,算出到达去向地点的最佳路线,并显示在液晶监视器上。
为了记录地图信息,通过使用大容量的光盘,可以利用一张盘提供覆盖广泛区域的精细的道路信息。并且,同时能够把该道路附近附带的餐馆、便利店、加油站等信息也存储在光盘中提供信息。
另外,道路信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旧,并且与现实情况不吻合,但因光盘具有互换性,并且介质低廉,所以通过与保存了新的道路信息的光盘更换,即可获得最新信息。并且,也可以对应DVD盘和CD盘等已有介质的播放和记录,所以能够在汽车中观看电影或欣赏音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不同规格类型的光盘包括两层盘,也能够将其杂散光的影响抑制在最小程度,可以稳定地记录播放信息,所以对光盘装置、光盘录音器、光盘播放机、服务器、汽车导航系统等非常有效。

Claims (14)

1.一种光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光源,向第1信息记录介质发出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的第1波长的光;
第2光源,向第2信息记录介质发出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的第2波长的光;
光学元件,使所述第1和第2波长的光衍射;
光检测单元,具有检测被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反射并通过了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的检测区域,
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第2信息记录介质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多层盘,
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检测由所述光学元件衍射的所述第1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检测由所述光学元件衍射的所述第2波长的光的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衍射光,
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或最小扩散范围划分的区域,
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被配置成,不跨越由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或最小扩散范围划分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位于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即第1最大范围的外侧,
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位于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大扩散范围即第2最大范围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分别形成为衍射所述第1波长的光的光学元件和衍射所述第2波长的光的光学元件,具有共用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的共用区域,所述共用区域配置在所述第1最大范围和所述第2最大范围中范围较大者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被配置在第1最小范围和第2最小范围中范围较小者的内侧,该第1最小范围是来自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小扩散范围,该第2最小范围是来自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中来自不同于成为记录或播放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光的0次光的最小扩散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全部配置在所述第1最小范围和所述第2最小范围中范围较小者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不同的第2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光学元件的衍射光的检测区域,所述第2光学元件使未被所述光学元件衍射的0次光衍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衍射光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衍射光检测区域电耦合。
8.一种光盘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
9.一种播放专用的光盘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根据从所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播放信息的播放单元。
10.一种光盘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从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图像的记录及播放的至少一种动作。
11.一种播放专用的光盘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使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与所述光头相对移动的旋转系统和移送系统,从所述第1和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图像的播放。
12.一种计算机,把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13.一种服务器,把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14.一种汽车导航系统,把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设为外部存储装置。
CNB2004800033531A 2003-01-30 2004-01-27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8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1839 2003-01-30
JP021839/2003 2003-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5420A true CN1745420A (zh) 2006-03-08
CN1329896C CN1329896C (zh) 2007-08-01

Family

ID=3282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335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896C (zh) 2003-01-30 2004-01-27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18976B2 (zh)
EP (1) EP1630798A4 (zh)
JP (1) JP4138803B2 (zh)
CN (1) CN1329896C (zh)
WO (1) WO20040684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849B (zh) * 2007-03-09 2011-11-09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8786A2 (en) 2003-10-21 2005-04-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disc drive
WO2006027955A1 (ja) * 2004-09-09 2006-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光情報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260694A (ja) * 2005-03-17 2006-09-28 Sharp Corp 収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857296B2 (ja) * 2005-03-17 2006-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収差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737536B2 (ja) * 2006-02-16 2011-08-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234087A (ja) * 2006-02-27 2007-09-13 Toshiba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ヘッド装置、光記憶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光記憶媒体再生方法
JP5047755B2 (ja) * 2006-10-25 2012-10-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ヘッド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742384B2 (en) 2006-10-25 2010-06-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head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JP4646930B2 (ja) * 2007-02-06 2011-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折素子の位置調整方法
JP2008204517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WO2008139715A1 (ja) 2007-05-08 2010-07-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ヘッド、光ディスク装置、コンピュータ、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及び光ディスクレコーダ
JP4452736B2 (ja) * 2007-09-27 2010-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ドライブ装置
KR101339430B1 (ko) * 2009-12-11 2013-12-09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픽업 및 이를 적용한 광 드라이브
WO2011086951A1 (ja) * 2010-01-18 2011-07-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1150766A (ja) * 2010-01-25 2011-08-04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6108969B2 (ja) * 2013-06-10 2017-04-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多層光ディスク装置
US10272984B2 (en) 2015-06-25 2019-04-30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flexurally controlling elongated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0968A (en) * 1977-03-24 1983-10-18 Thomas Lee Siweck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on a disk supported deformable metallic film
JPH0689473A (ja) * 1992-09-10 1994-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磁気記録媒体
JP2002015458A (ja) * 1992-11-26 2002-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5923632A (en) * 1994-12-28 1999-07-13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device for a multi-layer recording medium with a photodetector arrangement for focusing and tracking control
JPH1011786A (ja) * 1996-06-21 1998-01-16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媒体の再生用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778316B2 (ja) * 1997-05-22 2006-05-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605279B2 (ja) * 1998-02-25 2004-12-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
JP2000123398A (ja) 1998-10-15 2000-04-28 Ricoh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0123403A (ja) 1998-10-19 2000-04-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バイス
JP4438127B2 (ja) * 1999-06-18 2010-03-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音声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音声復号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567355B2 (en) * 1999-12-03 2003-05-20 Hitachi, Ltd. Optical detector,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optical pickup
DE60039403D1 (de) 1999-12-16 2008-08-21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Optische Vorrichtung
JP3663110B2 (ja) 2000-04-21 2005-06-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6928035B2 (en) 2000-07-07 2005-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pick-up,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2123952A (ja) * 2000-08-09 2002-04-26 Ricoh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DE60110703T2 (de) * 2000-08-09 2006-05-04 Ricoh Co., Ltd. Optisches Abtastgerät mit einer verbesserten holographischen Einheit und optisches Plattengerät dies enthaltend
JP4116257B2 (ja) 2001-01-16 2008-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2002319177A (ja) * 2001-04-24 2002-10-31 Hitachi Ltd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242108B2 (ja) * 2001-06-04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ヘッド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TW535001B (en) * 2001-06-13 2003-06-01 Pentax Corp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US6822771B2 (en) * 2001-09-28 2004-11-23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optical disk drive for accurate and st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849B (zh) * 2007-03-09 2011-11-09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38803B2 (ja) 2008-08-27
US7518976B2 (en) 2009-04-14
US20060077550A1 (en) 2006-04-13
CN1329896C (zh) 2007-08-01
WO2004068480A1 (ja) 2004-08-12
JPWO2004068480A1 (ja) 2006-05-25
EP1630798A4 (en) 2008-09-24
EP1630798A1 (en) 200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5420A (zh)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CN1160711C (zh) 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和再现信号检测装置
CN1864206A (zh)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525444A (zh)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755809A (zh) 光学头、光驱动设备和生成跟踪误差信号的方法
CN1251189C (zh) 光盘控制器和使用该光盘控制器的光盘设备
CN1158650C (zh) 光拾取设备,光盘设备和轨道识别信号检测方法
CN1205607C (zh) 光记录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245714C (zh) 光头、光学设备和象差校正元件
CN1558406A (zh) 光头装置、使用该装置的光信息装置及光盘记录器
CN1392545A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85419A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01059972A (zh)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627377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773614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CN1221953C (zh) 像差检测方法和使用其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与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227655C (zh) 光学拾取装置和其中使用的物镜
CN101038764A (zh) 光盘和光盘装置
CN1910692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73793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装置
CN1922671A (zh) 光学器件及光拾波器装置
CN1301016A (zh) 光记录/再现设备,光旋转记录介质及该设备设计方法
CN1697046A (zh) 波长选择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00350479C (zh) 用于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波器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89935C (zh) 物镜,光学拾取器,记录器和重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