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59197C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9197C
CN1259197C CNB03127899XA CN03127899A CN1259197C CN 1259197 C CN1259197 C CN 1259197C CN B03127899X A CNB03127899X A CN B03127899XA CN 03127899 A CN03127899 A CN 03127899A CN 1259197 C CN1259197 C CN 12591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ed
row
paper
driven voller
gathe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78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3588A (zh
Inventor
阿南彰
潮田尚之
浮田卫
隐岐成弘
田中聪
大塚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3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91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91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63Handling thick cut sheets, e.g. greeting cards or postcards, larger than credit cards, e.g. using means for enabling or facilitating the conveyance of thick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48Apparatus for condensed record, tally strip, or like work using two or more papers, or sets of papers, e.g. devices for switching over from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sheet form to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and vice versa or point-of-sale printer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inting on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journal for tills, and on single sheets, e.g. cheques or receipt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中设有:排出从动辊(21b、22b)和排出驱动辊(21a、22a)的排出辊(21、22);能够在在刚性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时的第1位置、和在能由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输送的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时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2位置时,呈使排出从动辊排出从动辊(21b、22b)与排出驱动辊出纸驱动辊(21a、22a)接触的接触状态,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1位置时,呈使排出从动辊(21b、22b)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的避开状态。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机构实现对多种被记录材料的记录。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记录用纸等被记录材料喷出墨滴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还涉及使液体附着在被喷射材料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液体喷射装置不仅包括使用喷墨式记录头,从该记录头喷出墨滴,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记录装置,而且还包括:代替墨水,从相当于所述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把与其它用途对应的液体向相当于被记录材料的被喷射材料喷射,使所述液体附着在所述被喷射材料上的装置。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能列举出:在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片时使用的色剂喷射头、在有机EL显示器和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时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吸液管的试料喷射头等。
作为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有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具有:设置在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的上游一侧,把以倾斜姿态保持的被记录材料(例如,普通纸、明信片、信封等)一张一张向下游一侧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设置在该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向被记录材料喷出墨滴进行记录的记录头;设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排出进行了记录的被记录材料的排纸辊。所述排纸辊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即,背面一侧)的排纸驱动辊;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即,表面一侧),由在其外周具有多个齿的带齿辊构成的排纸驱动辊;
可是,近年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为:除了普通纸,还能对明信片、信封、厚纸板、CD-R(可写光盘)等各种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
在这些被记录材料中,当对普通纸、明信片、信封等具有弯曲性,能以弯曲姿态被输送的材料(以下称作“用纸”)进行记录时,使用从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通过记录头进行记录后,通过排纸辊排出到设置在装置前方一侧(输送路径下游一侧)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中的向一方向输送该用纸的第1输送路径。而当对厚纸板、CD-R等具有刚性的材料(以下,称作“刚性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很难或无法通过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所以使用从装置前方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向记录头输送刚性被记录材料G进行记录后,再向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排出的使该刚性被记录材料往返输送的直线状第2输送路径。
使用所述第2输送路径对CD-R进行记录时,必须避免所述排纸从动辊与该CD-R接触。这是为了防止产生因带齿辊构成的排纸从动辊与CD-R的记录面即,上表面的接触所引起的接触痕迹以及因接触对数据存储层的影响(例如,当存储了数据时,破坏该数据,当未存储数据时,无法在接触的部位存储数据)。
因此,提出了这样按照打印的目的使排纸从动辊变位的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2002-192782号公报)。即,当把所述排纸从动辊安装在排纸框上,通过使该排纸框变位,对普通纸等用纸进行记录时,维持使排纸从动辊与排纸驱动辊接触的状态,当对CD-R等刚性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维持使排纸从动辊从排纸驱动辊避开的状态。
另外,当使用第2输送路径对CD-R等刚性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另外在装置上设置了使排纸框为避开状态的操作杆。
可是,当对刚性被记录材料执行打印时,操作所述操作杆是烦琐的,并且当用户错误地操作操作杆对刚性被记录材料执行打印时,将会产生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简单机构,能可靠地对多种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之1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出从动辊;
被记录材料与驱动辊接触,以此方式输送该被记录材料的驱动辊;
能进行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变位,把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
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出从动辊机械连接,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
根据该特征,能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切换动作联动,使排出从动辊变位为对应的状态。
即,选择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或外的状态,进行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记录动作,所以对于多种被记录材料能以适合的条件进行记录。因此,例如是在记录动作中由于与排出从动辊接触而发生问题的被记录材料时,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1位置,能使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所以能可靠避免与排出从动辊的接触,进行记录动作。而当是在记录动作中希望与排出从动辊接触的被记录材料时,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2位置,能使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所以能可靠地与排出从动辊接触,并进行记录动作。
另外,本发明之2的记录装置,具有排出从动辊;能进行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变位,把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对于在与所述排出从动辊非接触状态下记录的第1被记录材料和在与所述排出从动辊接触状态下记录的第2被记录材料,能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出从动辊机械连接,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为与被记录材料的所述非接触状态的位置,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为与被记录材料的接触状态的位置。
根据该特征,当选择第1被记录材料或第2被记录材料作为被记录材料时,对于各被记录材料能以适合的条件进行记录。即,当选择了第1被记录材料作为被记录材料时,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1位置,能使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所以能可靠地保证该第1被记录材料和排出从动辊的非接触状态并输送,进行记录动作。而当选择了第2被记录材料时,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2位置,能使排出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所以能可靠地保证该第2被记录材料和排出从动辊的接触状态并输送,进行记录动作。
另外,本发明之3的记录装置,包括:输送的被记录材料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出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排出驱动辊的用于排出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的排出辊;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第1位置在对刚性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被选择,能形成从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到记录执行区域的该被记录材料的直线输送排出路径,第2位置在对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被选择,并且把排出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其特征在于: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与所述排出驱动辊接触,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根据本发明,能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对应,使排出从动辊变位为对应的状态。
即,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对能由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例如,普通纸、明信片、信封等)进行记录时选择的第2位置时,使排出从动辊与排出驱动辊接触,所以能可靠地排出从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并进行了记录的被记录材料,因此,能可靠地把该排出的被记录材料准确地层叠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中。
另外,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向刚性被记录材料(很难或无法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例如,CD-R、厚纸板等)进行记录时选择的第1位置时,使排出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所以能可靠避免刚性被记录材料接触排出从动辊。因此,当刚性被记录材料是CD-R时,能使排出从动辊不接触CD-R而进行记录,能可靠避免有时由带齿辊构成的排出从动辊接触该CD-R而引起的问题(例如,对记录面的接触痕、对数据存储层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之4的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一侧,把以倾斜姿态堆积保持的被记录材料逐张地向下游一侧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纸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排纸驱动辊的,并且排出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的排纸辊;保持所述排纸从动辊,并且能在使该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的第1状态和使该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变位的排纸框;配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两侧端部的侧框;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在第1位置时,能在形成把刚性被记录材料从近水平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向所述记录头下直线输送并且向同方向排出的直线刚性被记录材料输送排出路径的,在第2位置时,当排出了能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时层叠该被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变位,使所述排纸框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2位置,使该排纸框为所述第1状态,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第1位置,使该排纸框为所述第2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能按照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使排出从动辊变位为对应的状态。即,具有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变位,使排纸框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的结构为: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纸框为第1状态,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纸框为第2状态。
因此,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2位置,能使排纸框为第1状态,所以能可靠地向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排出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并进行了记录的被记录材料,并且能可靠地把该排出的被记录材料层叠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中。
另外,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1位置,能使排纸框为避开状态,所以即,使输送设置了CD-R等的托盘等具有厚度的刚性被记录材料,也变为位于该刚性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上的有时由带齿辊构成的排纸从动辊与排纸框一起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的状态,所以能在该排纸从动辊避免了与刚性被记录材料的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记录。因此,能可靠避免排纸从动辊和刚性被记录材料的接触引起的问题(例如,对记录面的接触痕迹、对数据存储层的影响)。
另外,用户能通过只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变位,使排纸框变位为对应的状态,所以操作极容易,不会发生操作错误。因此,能可靠防止另外设置操作排纸框的操作杆时产生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排纸从动辊和刚性被记录材料的接触。
另外,本发明之5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框维持所述第1状态的姿态,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当排纸框是接触状态时,能可靠地向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排出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另外,当排纸框是避开状态时,能可靠地避免保持在排纸框上的有时由带齿辊构成的排纸从动辊与刚性被记录材料的接触。
另外,本发明之6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或所述第5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框通过靠向部件靠向所述第1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当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2位置,通过靠向部件使排纸框靠向第1状态。另外,能可靠进行第1状态下的排纸框的定位。
另外,本发明之7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所述第6发明中的任意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具有:与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配合,能跟踪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的变位而在装置上下方向移动的解锁手柄辅助体;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沿着形成在所述解锁手柄辅助体上的滑动槽滑动,能以所述转动轴为转动中心转动的解锁手柄;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解锁手柄配合,对于该解锁手柄不能旋转的连接框;所述排纸框是可旋转地与所述连接框配合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能以简单的结构,并且可靠地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变位,能构成使排纸框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结构。
另外,本发明之8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7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形成矩形等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能通过转动轴可靠地把解锁手柄的转动传递给连接框,因此,能使连接框对于解锁手柄不能转动,即,能在同一方向以同一旋转量使解锁手柄和连接框一起转动。
另外,本发明之9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所述第8发明中的任意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框上,形成有通过与所述排纸框配合,进行该排纸框的所述第1状态下的定位的配合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在接触状态和避开状态间变位的排纸框中,能容易并可靠地进行接触状态下的定位。
另外,本发明之10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2状态是对于所述第1状态位于斜上方时,在所述侧框上形成维持所述排纸框的所述第1状态的姿态,并且引导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间的变位的引导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当避开状态是对于所述接触状态位于斜上方时,通过由引导斜面引导排纸框的变位,能维持接触状态的姿态,顺利地进行接触状态和避开状态间的变位。
另外,本发明之11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4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2状态是对于所述第1状态位于斜上方时,在所述侧框上形成当所述排纸框的所述第2状态下,进行引导使该排纸框的上游一侧与下游一侧相比避开到更上方的引导斜面。
根据本特征,对于排纸框下游一侧的移动量,能使上游一侧移动超过它的移动量,因此,能实现可靠地使安装了排纸从动辊的该排纸框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的第2状态。
另外,本发明之12的记录装置,包括:把被记录材料逐张向下游一侧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能在位于输送路径的正上方的第1状态和位于比所述第1状态更上方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变位的排纸框;安装在所述排纸框上的向下方突出的排纸从动辊;与独立于该排纸框而设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下方,通过转动排出被记录材料的排纸驱动辊;配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两侧端部上的侧框;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在第1位置时,形成把刚性被记录材料从近水平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向所述记录头下直线输送并且向同方向排出的直线刚性被记录材料输送排出路径的,在第2位置时,当排出了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时层叠该被记录材料,第2位置比所述第1位置低;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变位,使所述排纸框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取得所述第2位置,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2位置上,通过排纸框使所述排纸从动辊到达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通过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1位置,通过所述排纸框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另外,本发明之13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3发明、所述第4发明或所述第12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头的对置位置配置有从非记录面一侧支撑被记录材料的滚筒;具有:与所述被记录材料的位置联动,调整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滚筒的距离的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
另外,本发明之14的记录装置是在所述第3发明、所述第4发明、所述第12发明或所述第13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头的上游一侧附近配置着具有被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输送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输送驱动辊的输送辊;具有: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能使所述输送从动辊与所述输送驱动辊接触,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输送从动辊从所述输送驱动辊分开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
另外,本发明之15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输送被喷射材料的被喷射材料的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使液体附着在被喷射材料上的喷射头;配置在所述喷射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喷射材料的液体附着面一侧的排出从动辊和设置在被喷射材料的非附着面一侧的排出驱动辊,并且排出附着了液体的被喷射材料的排出辊;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喷射材料收集器,第1位置在刚性被喷射材料上使液体附着的情况下被选择,能形成从被喷射材料承载面到液体喷射执行区域往返输送该刚性被喷射材料的直线输送排出路径,第2位置在由所述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喷射材料上使液体附着的情况下被选择,把排出的被喷射材料层叠;其特征在于:当该被喷射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与所述排出驱动辊接触,当该被喷射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出从动辊从被喷射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省略了其中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同一打印机的省略了其中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与图3相同状态的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与图5相同状态的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下游一侧的上方观察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7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同一打印机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同一打印机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同一打印机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中:1—喷墨打印机;2—供纸装置;10—滑架;11—墨盒;12—滑架导轴;13—记录头;14—供纸辊;15—用纸引导罩;16—储纸器;18—输送从动辊支架;19—输送辊;19a—输送驱动辊;19b—输送从动辊;21—第1排纸辊;21a—第1排纸驱动辊;21b—第1排纸从动辊;22—第2排纸辊;22a—第2排纸驱动辊;22b—第2排纸从动辊;28—滚筒;31—凸轮转动轴;32—操作杆;33—第3传输部件;34—第4传输部件;36—凸轮部件;40—排纸框;41—J字型突起;45—顶靠弹簧;50—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1—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2—配合轴;55—解锁手柄辅助体;55a—滑动槽;60—解锁手柄;60a—毂部;63—转动轴;64—圆环;68—连接框;69—配合轴;70-侧框;71—配合突起;73—引导斜面;80—引导罩;83—板金;85—小齿轮;86—齿条;90—工作部件;91—第1传输部件;92—第2传输部件;93—旋转体;94—偏心衬套;96—引导罩;97—弹簧;100—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200—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300—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P—用纸;G—刚性被记录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喷墨打印机为例,按照以下的顺序说明本发明和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1.喷墨打印机的全体结构;
2.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的结构;
3.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的结构。
<1.喷墨打印机的全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作“打印机”)1的全体结构。
这里,图1是打印机1的省略了其中一部分的侧视图,表示了使用后面描述的第1输送路径①对用纸P进行打印(记录)的状态,图2是同一打印机的一部分被省略的侧视图,表示了使用后面描述的第2输送路径②对刚性被记录材料G进行打印(记录)的状态。
这里,作为在与作为后面描述的排出从动辊的排纸从动辊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记录的第2被记录材料,把使用作为后面描述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供纸装置2能以弯曲姿态输送的被记录材料(例如,普通纸、明信片、信封等具有弯曲性的被记录材料)称作“用纸P”,另外,作为在与作为后面描述的排出从动辊的排纸从动辊非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记录的第1被记录材料,把很难或无法以弯曲姿态输送的被记录材料(例如,CD-R、厚纸板等具有刚性的被记录材料)称作“刚性被记录材料G”,有时把它们合称为“被记录材料”。
打印机1如图1所示,在装置后方一侧(图1中,纸面右手一侧)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的上游一侧设置了供给用纸P的供纸装置2,具有:通过该供纸装置2以倾斜姿态堆积保持用纸P,一边一张一张使其弯曲,一边向下游一侧输送,进行打印后,从装置前面一侧(图1中,纸面左手一侧)以近水平姿态排出的向一个方向输送该用纸P的第1输送路径①;如图2所示,从配置在装置前面一侧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把刚性被记录材料G近水平向记录头13输送,进行打印后,再从装置前面一侧排出的往返输送该刚性被记录材料G的第2输送路径②。
另外,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如后所述,其结构为:能进行变位,从而能取得在利用第1输送路径①时设定的第2位置和利用第2输送路径②设定的第1位置。
首先,参照图1,沿着使用了第1输送路径①的动作进行说明。这时,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2位置。
供纸装置2具有储纸器16和从侧面看去为D形状的供纸辊。储纸器16能以倾斜姿态重叠地保持多张用纸P,通过以设置在其上游一侧的摇动支点(未图示)为中心摇动,能向供纸辊14进行压接和分开动作。供纸辊14能以转动轴14a为中心转动,另外,其表面有高摩擦材料形成,能可靠地输送接触的用纸P。
设置在储纸器16中的用纸P通过该储纸器16的向着供纸辊14的压接动作上压,最上层的纸接触供纸辊14。在其接触状态下,通过供纸辊14转动,最上层的用纸P从其以下的用纸P分开,向下游一侧输送。
在供纸辊14的下游的下方大致水平地配置了用纸引导罩15,引导从供纸装置2输送的用纸P,向下游一侧引导。
在用纸引导罩15的下游一侧配置有由设置在用纸P的非记录面(即,用纸P的背面)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件旋转驱动的输送驱动辊19a和设置在用纸P的记录面(即,用纸P的表面)一侧并且与所述输送驱动辊19a接触的从动旋转的输送从动辊19b构成的输送辊19。输送驱动辊19a由在与用纸P的输送路径正交的主扫描方向(在图1中,纸面的表里方向)长的棒状辊构成,一方的输送从动辊19b在主扫描方向短,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以给定间隔配置多个。被这样的结构的输送辊19夹持,精密地输送用纸P。
输送从动辊19b在输送从动辊支架18的下游一侧被支撑为可自由旋转。该输送从动辊支架18能以摇动轴18a为中心摇动,并且通过作为靠向部件的弹簧总靠向输送驱动辊19a。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准确夹持用纸P,提供输送力,并且能可靠地精密输送该用纸P。
在输送从动辊支架18的上游一侧上方,作为使该输送从动辊支架18摇动的部件,配置有能以凸轮转动轴31为中心旋转的凸轮部件36。凸轮转动轴31通过后面描述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旋转控制,通过使该凸轮转动轴31旋转,使该凸轮部件36与凸轮从动部18b接触,抵抗顶靠力使该输送从动辊支架18摇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摇动,输送从动辊支架18能取得使输送从动辊19b接触输送驱动辊19a的状态(参照图1)和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分开的分开状态(参照图2)。
在输送辊19的下游一侧附近构成进行打印的记录部。在该记录部上下相对配置有滚筒28和记录头13。滚筒28在主扫描方向长,能从下方(非记录面一侧)支撑输送来的用纸P。
记录头13搭载在滑架10的底部。滑架10支撑在沿主扫描方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架导轴12上,沿着该滑架导轴12往返移动。另外,滑架10具有可拆装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等多种墨盒11,一边沿着滑架导轴12往返移动,一边从记录头13喷出这些颜色的墨滴,能进行彩色打印。
另外,滑架导轴12通过后面描述的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能在与滚筒28正交的方向(在图1中上下方向)变位,当采用用纸P或刚性被记录材料G作为被记录材料时,通过按照该被记录材料的厚度改变位置,能调整记录头13和滚筒28的距离(所谓的滚筒间隔。以下,有时表示为“PG”)。
即,因为记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在滚筒28上输送的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和记录头13的距离的纸间隔影响,所以考虑该纸间隔设置所述滚筒间隔的大小。
由此,当对用纸P进行打印时,在滑架10变为更接近滚筒28的状态(以下,表示为“N位置”。参照图1),设定了比较小的PG,另外当对刚性被记录材料G进行打印时,滑架10对滚筒28变为比N位置更远离的状态(以下,称作“++位置”。参照图2),设定了比较大的PG。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有时把滑架10为N位置时设定的滚筒间隔表示为“PG正常”,把++位置时设定的滚筒间隔表示为“PG++”。
比记录部更靠下游一侧为用纸P的排出部,作为排出机构,设置有由作为排出驱动辊的排纸驱动辊和作为排出从动辊的排纸从动辊作为成对的排出辊的排纸辊。更具体而言,设置有:配置在记录头13和滚筒28的对置位置的下游一侧附近,由第1排纸驱动辊21a和第1排纸从动辊21b构成的第1排纸辊21;配置在比该第1排纸辊21更靠下游一侧,由第2排纸驱动辊22a和第2排纸从动辊22b构成的第2排纸辊22。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把第1排纸辊21和第2排纸辊22合并表示为排纸辊(21、22),把第1排纸驱动辊21a和第2排纸驱动辊22a合并表示为排纸驱动辊(21a、22a),把第1排纸从动辊21b和第2排纸从动辊22b合并表示为排纸从动辊(21b、22b)。
排纸驱动辊(21a、22a)配置在用纸P的非记录面(即,用纸P的背面)一侧,由在其外周设置了橡胶材料的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棒状辊构成,由未图示的驱动部件旋转控制。
而排纸从动辊(21b、22b)配置在用纸P的记录面(即,用纸P的表面一侧),由在外周具有多个齿的带齿辊构成。而且,在向下方(即,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突出的状态下,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排纸框40上。
排纸框40通过作为后面描述的“连接机构”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能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进行变位,从而取得:排纸从动辊(21b、22b)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的状态,即,该排纸从动辊(21b、22b)与排纸驱动辊(21a、22a)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排纸从动辊(21b、22b)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的状态,即,排纸从动辊(21b、22b)从排纸驱动辊(21a、22a)分开的分开状态(参照图2)。即,排纸框40的结构为能取得:排纸从动辊(21b、22b)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即,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的正上方的接近状态(与所述接触状态对应的状态);位于比该接近状态更上方,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分开的分开状态(与所述分开状态对应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的排纸辊(21、22),向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排出用纸P。
下面,参照图2,说明利用第2输送路径②对刚性被记录材料G进行打印时的情形。这时,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使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上表面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1为近水平,形成连通到记录头13下的直线的用于刚性被记录材料G的输送排出路径。另外,通过后面描述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使排纸框40为分开状态,使排纸从动辊(21b、22b)移动到与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的位置。由此,能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与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进行打印。
另外,通过后面描述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分开。由此,能避免刚性被记录材料G与输送从动辊19b冲突,并且能用输送辊19夹持该刚性被记录材料G精密输送。
通过后面描述的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使滑架10为++位置,能避免刚性被记录材料G与记录头13的接触,并且能调整与刚性被记录材料G对应的滚筒间隔。
这样,在可直线输送刚性被记录材料G的状态下,把刚性被记录材料G设置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上,沿着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1,向着记录头13下(即,记录部)插入该刚性被记录材料G,进行露头动作后,进行打印。这样,能在避免了刚性被记录材料G和排纸从动辊(21b、22b)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打印。
另外,当刚性被记录材料G是无法直接输送的CD-R等光记录媒体时,在设置在专用的托盘(例如,形成了嵌入CD-R的凹部的托盘)中的状态下进行记录。
<2.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图8,说明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进行变位,使排纸框40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变位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
这里,图3是用于本实施例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的说明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与图3相同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2状态。另外,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与图5相同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时的状态。另外,图7是从下游一侧上方观察设置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基端部附近的引导罩80周边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与图7不同角度观察的引导罩80周边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图3~图8表示了从装置前面一侧观察打印机1时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装置右侧,图3~图6表示从右侧方观察打印机1的状态。
配置在打印机1的装置前表面上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能进行变位,从而取得:能形成把刚性被记录材料G从近水平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1向记录头13下直线输送,并且从记录头13下向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1直线排出的直线输送排出路径的第1位置(参照图5和图6);把由供纸装置2输送、进行了印刷后排出的用纸P层叠的比所述第1位置低并且被记录材料承载面51变为略倾斜姿态的第2位置(参照图3和图4)。
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具有解锁手柄辅助体55、解锁手柄60、转动轴63和连接框68。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上游一侧(即,基端部一侧)的两侧面设置了一对配合轴52,该配合轴52的一方被形成在解锁手柄辅助体55的内侧壁上的轴承部(未图示)支撑。由此,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能以配合轴52为中心摇动约90度,能取得使用打印机1时能取得的近水平的使用状态和不使用时能取得的近垂直的收藏状态(未图示)。通过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收藏状态,能减小不使用打印机1时的承载面积。另外,配合轴52的另一方支撑在后面描述的工作部件90上(参照图9)。
支撑配合轴52的解锁手柄辅助体55能跟踪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变位,在装置上下方向移动。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解锁手柄辅助体55由配置在其外周部的引导罩80的内壁面引导,并且向装置前面突出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体构成的板金83通过嵌入该板金83的对应位置的解锁手柄辅助体55上形成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未图示)中,也被引导。通过这样的结构,解锁手柄辅助体55能准确地进行从装置正面观察时的装置前后和装置左右方向的定位,并且能可靠地跟踪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在构成引导罩80的一部分,配置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和解锁手柄辅助体55之间的壁部80b上,如图8所示,在装置上下方向延伸形成配合轴52的移动路线80a。
回到图3到图6,在解锁手柄辅助体55上形成滑动槽55a。在该滑动槽55a中嵌入解锁手柄60的毂部60a,使解锁手柄60与解锁手柄辅助体55联动,以转动轴63为中心转动。另外,解锁手柄60由所述引导罩80的内壁面引导,由此,限制了毂部60a从滑动槽55a的脱离。
转动轴63形成截面D形状,嵌入通过形成在解锁手柄60上的同形状的轴承孔中,以和该解锁手柄60的转动量相同、转动方向相同。该转动轴63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框68中,能把解锁手柄60的转动传递给连接框68。通过这样的结构,解锁手柄60的转动通过转动轴63传递给连接框68,能使该连接框68以与解锁手柄60在同一方向、以同一转动量旋转。即,连接框68对于解锁手柄60不能转动,因此能使连接框68和解锁手柄60同步旋转。
另外,在转动轴63的两端即,与解锁手柄60的配合部附近和与连接框68的配合部附近配置有形成了使转动轴63贯通的圆形孔的圆环64,支撑转动轴63,使其可旋转,并且定位。另外,转动轴63并不象本实施例那样局限于截面D形状,只要是3角形、4边形等角形的截面非圆形形状,即,能把解锁手柄60的转动原封不动地传递给连接框68的形状,就可以不限定地使用。
连接框68在排纸框40的下游一侧通过配合轴69与排纸框40配合,并能转动。由此,通过连接框68以转动轴63为中心转动,使排纸框40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改变状态。
另外,排纸框40由板状的框构成,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顶靠弹簧45靠向上游一侧下方,即,变为接触状态。由此,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端部(自由端部)可靠地与后面描述的配合突起配合,能可靠地使排纸框40定位在接触状态。即,当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工作时,能使排纸框40为分开状态。
另外,在侧框70上形成有引导排纸框40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的变位的引导斜面73。该引导斜面73当排纸框40形成与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的变位时连接框68和排纸框40的配合部的配合轴69能取得的轨迹大致相同的形状。另外,在排纸框40上一体形成对于该引导斜面73滑动的侧面J字型突起41。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排纸框40变位时,通过J字型突起41沿着引导斜面73滑动,使排纸框40维持了接触状态的姿态,并且能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的变位。因此,能使安装在该排纸框40上的排纸从动辊(21b、22b)可靠地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能使其移动到与CD-R等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的高度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使排纸框40维持接触状态的姿态,即,近水平姿态,成为分开状态的结构,但是分开状态的姿态并不限于此,如果是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与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的姿态,就没有限定。因此,也能采用使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避开到比配合轴69更靠上方的结构。
在侧框70上形成排纸框40的接触状态下用于定位的配合突起71(参照图5)。该配合突起71具有:与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端部接触的突起部71a;从下方支撑排纸框40,决定高度的框承载部71b。
根据这样的结构,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端部通过与配合突起71配合,进行了上游一侧的定位。而且,排纸框40通过顶靠弹簧45靠向上游一侧下方,所以能可靠并且稳定地与该配合突起71配合、定位,能准确地维持接触状态的姿态。另外,排纸框40的下游一侧如上所述,在配合轴69与连接框68配合,由此,对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的高度位置定位。
这里,说明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从第2位置(参照图3、图4)向第1位置(参照图5、图6)变位,排纸框40从接触状态向分开状态的状态变位。
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通过取得图3和图4所示的第2位置,排纸框40变为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与排纸驱动辊(21a、22a)接触的接触状态。另外,配合轴52位于图8所示的引导罩80上形成的移动路径80a的下端部,并且从装置主体一侧向下突出的突起部(未图示)与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内部即,设置在比配合轴52更上游一侧的板簧(未图示)接触,保持了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第2位置的姿态。
从这样的状态,一旦以配合轴52为中心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装置主体一侧转动(在图3中,顺时针方向),变为近垂直姿态后,举起到上方。由此,解锁手柄辅助体55跟随它向上方移动,解锁手柄60的毂部60a沿着解锁手柄辅助体55的滑动槽55a从位置55c向位置55d滑动。伴随着此,解锁手柄60以转动轴63为中心转动(在图3中,顺时针方向)。
解锁手柄60的转动通过转动轴63传递给连接框68,使该连接框68向同一方向以同一量转动。由此,与连接框68配合的排纸框40抵抗弹簧45的顶靠力,向下游一侧上方举起。这时,通过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的J字型突起41沿着引导斜面73同样向下游一侧上方举起,把排纸框40保持接触状态的姿态,向分开状态变位。
而且,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下游一侧转动,使被记录材料承载面为近水平姿态,图5和图6所示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第1位置,排纸框40变为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从排纸驱动辊(21a、22a)分开的分开状态。
这样,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时,能使排纸框40为分开状态,所以能使安装在该排纸框40上的排纸从动辊(21b、22b)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移动到与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的高度位置。因此,能使排纸从动辊(21b、22b)和刚性被记录材料G不接触而进行打印,所以能可靠地避免它们接触引起的问题。
下面,同样说明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从第1位置(参照图5和图6)向第2位置(参照图3和图4)变位,排纸框40从分开状态向接触状态的状态变位。
首先,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以配合轴52为中心,向装置主体一侧转动(在图5中,顺时针方向),变为近垂直姿态后,向下方下降。由此,解锁手柄辅助体55追随向下方移动,解锁手柄60的毂部60a沿着解锁手柄辅助体55的滑动槽55a从位置55c向位置55d滑动。伴随着此,解锁手柄60以转动轴63为中心转动(在图5中,顺时针方向)。
解锁手柄60的转动通过转动轴63被传递给连接框68,使该连接框68向同一方向以同一量转动。由此,与连接框68配合的排纸框40向上游一侧下方下降。这时,通过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的J字型突起41沿着引导斜面73同样向上游一侧下方下降,并且该排纸框40的上游一侧端部与配合突起71配合,定位在接触状态。另外,如上所述,把排纸框40通过顶靠弹簧45靠向接触状态,所以能可靠地与配合突起71配合,因此,能正确地定位在接触状态。
而且,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下游一侧转动,图3和图4所示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第2位置,排纸框40变为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与排纸驱动辊(21a、22a)接触的接触状态。
这样,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2位置时,因为排纸框40能变为接触状态,所以能可靠排出从供纸装置2输送并进行了打印的用纸P,并且能可靠地把排出的用纸P层叠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上。
另外,在设置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两侧的配合轴52上安装有图8所示的小齿轮85,并能转动,在装置主体一侧的对应位置形成有齿条86。通过这样的结构,能维持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平行状态而进行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位置变位。即,当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变位时,小齿轮85一边与齿条86啮合,一边移动,所以能与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左右端部同步以同一量移动。因此,不会发生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不平行,很难移动等问题。
如上所述,打印机1具有: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位,使保持了排纸从动辊(21b、22b)的排纸框40在接触状态和分开状态间变位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100。因此,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2位置,能使排纸框40为接触状态,进行对使用了第1输送路径①的用纸P的打印,另外,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能使排纸框40为分开状态,进行对使用了第2输送路径②的刚性被记录材料G的打印。这样,能对多种被记录材料可靠地进行打印。
另外,在使用第2输送路径②对例如CD-R等进行打印时,排纸框40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变位联动,成为分开状态,所以能使排纸从动辊(21b、22b)不与CD-R等接触而进行打印。
另外,用户纸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位置变位,能使排纸框40变位为对应的状态,所以该操作极容易,不但不用担心操作错误,而且装置结构也简单。
<3.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的结构>
下面,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
这里,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2~图14是用于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另外,当着眼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位置时,图9、图10和图12表示了第2位置时的情形,图11、图13和图14表示了第1位置时的情形。这里说明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是配置在从上述的排纸框变位连接机构相反一侧即,装置前面一侧观察打印机1时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装置左侧。即,图9~图14是从左侧观察打印机1时的图。
打印机1如图9所示,具有:通过操作作为操作部的操作杆32,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摇动,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分开的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通过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位置联动使滑架导轴12变位,调整支撑在该滑架导轴12上的滑架10上搭载的记录头13和滚筒28的距离即,滚筒间隔(PG)的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
首先,参照图9和图10,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这里,图9是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立体图,表示了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图10是从与图9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立体图,表示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省略了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
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具有:作为操作部而设置在装置前面左侧(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上的操作杆32、第3传输部件33和第4传输部件34。
操作杆32能以摇动轴32a为中心摇动约90度。在该操作杆32上,通过形成在其上游一侧的主体部32c上的配合部33a,安装有棒状的第3传输部件33。另外,在第3传输部件33上,通过配合部33b安装有第4传输部件34,在该第4传输部件34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凸轮转动轴31。另外,操作杆32通过未图示的靠向部件(例如橡胶材料)轻微靠向上游一侧(装置主体部一侧),由此,限制了不必要的摇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操作杆32的操作,通过第3传输部件33和第4传输部件34使凸轮转动轴31转动,抵抗顶靠力,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摇动,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离开。
即,当使操作杆32的操作部32b向上游一侧(装置内侧)旋转时,通过上述的靠向部件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为接触状态,能使输送从动辊19b与输送驱动辊19a接触(参照图1)。另外,当使操作杆32的操作部32b向下游一侧(装置跟前一侧)旋转时,能抵抗顶靠力,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摇动,变为分开状态,能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离开(参照图2)。
另外,操作杆32的主体部32c配置在后面描述的工作部件90的内侧形成的空间部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位于第2位置时,限制了操作杆32的操作,因此,限制了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的动作,以接触状态维持输送从动辊支架18。而且,只当伴随着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第1位置,工作部件90向上方移动时,能操作操作杆32。
下面,参照图9和图11,说明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这里,图11是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立体图,表示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省略了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引导罩96的一部分。
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具有:支撑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侧面突出的配合轴52的工作部件90、第1传输部件91、第2传输部件92、旋转体93。
工作部件90具有彼此平行设置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一侧的第1侧部90a和外侧的第2侧部90b,当从下游一侧观察时,配置为成为凸的“U”字形。而且,在第1侧部90a上支撑了所述配合轴52,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随动),能在装置上下方向变位。另外,在配置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和工作部件90之间,在图11中省略了该部分的引导罩96的壁部96b上形成配合轴52的移动路径,它在装置上下方向延伸。另外,限制了工作部件90沿着引导罩96的内表面向装置前后方向以及装置左右方向的不必要的运动。
另外,在工作部件90的第2侧部90b通过配合部91a安装有3侧视图中为“V”字形的第1传输部件91,它能以摇动支点91b为支点摇动。另外,摇动支点91b可摇动地支撑在引导罩96上。另外,在第1传输部件91上通过配合部92a安装了直线形状的第2传输部件92,在该第2传输部件92上通过具有给定间隙的配合部93a安装有旋转体93。旋转体93通过偏心衬套94,在偏离自己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支撑了滑架导轴12。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变位,通过工作部件90、第1传输部件91和第2传输部件92旋转体93转动,能使在偏离该旋转体93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支撑的滑架导轴12在装置上下方向变位。由此,能调整PG。
即,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2位置时,使滑架导轴12垂直向下(即,接近滚筒28的方向)变位,使滑架10为N位置,把滚筒间隔调整为PG正常,另外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第1位置时,使滑架导轴12垂直向上(即,远离28的方向)变位,通过使滑架10为++位置,把滚筒间隔调整为PG++。
这样,通过按照被记录材料调整滚筒间隔,能不依据被记录材料的厚度而适当调整该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和记录头13的距离(纸间隔),因此能取得良好的打印质量。另外,当被记录材料为具有厚度的CD-R等刚性被记录材料G时,通过设定为PG++,能避免刚性被记录材料G和记录头13的接触。
另外,在旋转体93的附近设置有传感器(未图示),通过检测该旋转体93的旋转,能识别滑架10的位置。
这里,参照图12~图14说明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和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的动作。这里,图12~图14表示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和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另外,为了便于说明,根据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动作进行说明,并且说明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从第2位置(参照图12)向第1位置(参照图13、图14)变位时的情形,在打印机1的全体状态中,适当参照图1和图2。
当如图12所示,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2位置时,维持滑架导轴12使滑架10为N位置,另外,把输送从动辊支架18维持为接触状态(参照图1)。另外,如上所述,排纸框40变为接触状态。
另外,操作杆32由工作部件90限制了操作。即,工作部件90从上方限制操作杆32的主体部32c,由此,限制了操作杆32的转动。因此,无法操作操作杆32使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工作,因此,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2位置时,输送从动辊支架18位置在使输送从动辊19b接触输送驱动辊19a的接触状态。
从这样的状态,一旦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以配合轴52为中心向装置主体一侧转动(在图12中,逆时针方向),变为近垂直姿态后,向上方举起。由此,工作部件90也跟随向上方举起,并且第1传输部件91以摇动支点91b为中心向上游一侧(在图12中,逆时针方向)摇动。与该第1传输部件91的运动联动,通过第2传输部件92,旋转体93向上游一侧(在图12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在偏离该旋转体93的旋转中心的位置通过偏心衬套94支撑的滑架导轴12向上方(即,让滑架10远离滚筒28的方向),使滑架10变位为++位置。而且,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下游一侧转动,能变为图13所示的状态。
这样,通过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变位,使滑架10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变位,能使滑架10从N位置向++位置变位,能把滚筒间隔从PG正常切换为PG++。即,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1位置时,能把滚筒间隔设定为PG++。另外,如上所述,通过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变为第1位置,排纸框40变为分开状态。
另外,如果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第1位置如图11所示,为配合轴位于形成在引导罩96上的移动路径96a的最上部,并且通过弹簧97使旋转体93靠向逆时针方向而保持。另外,第1位置中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近水平姿态通过在一体形成在引导罩96上的被配合部96c上配合一体形成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上的配合部50c而保持。
另外,如图13所示,通过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联动举起工作部件90,解除了操作杆32的限制。即,操作杆32的操作只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时才是可能的。
下面,说明操作操作杆32使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工作时的情形。
如图13所示,在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的状态下,以摇动轴32a为中心使操作杆32向下游一侧的装置跟前一侧(在图13中,顺时针方向)摇动。由此,通过第3传输部件33,第4传输部件以凸轮转动轴31为中心转动,能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通过该凸轮转动轴31的转动,如上所述,凸轮部件36与凸轮从动部18b接触,输送从动辊支架18抵抗顶靠力摇动,变位为分开状态。这样,能使输送从动辊19b从输送驱动辊19a分开(参照图2)。
另外,如图14所示,当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并且32向装置跟前一侧摇动的状态(即,输送从动辊支架18为分开状态的状态),使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向第2位置变位是,一下变为图12所示的状态,伴随着工作部件90的下降,操作杆32强制向装置主体一侧摇动,通过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200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为接触状态,并且通过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使滑架10移动到N位置,滚筒间隔设定为PG正常。
如上所述,打印机1的结构为:与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的位置联动,使排纸框40、滚筒间隔和输送从动辊支架18的状态变位)。
即,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是第2位置时,如图1所示,使排纸框40为接触状态,使滑架10位于N位置,把滚筒间隔设定为PG正常,再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为接触状态。
另外,当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为第1位置时,如图2所示,排纸框40为分开状态,通过使滑架10为++位置,把滚筒间隔设定为PG++,能使输送从动辊支架18为分开状态。
因此,用户通过操作被记录材料收集器50和操作杆,能按照目的把排纸框40、滚筒间隔和输送从动辊支架18设定为最佳状态,操作性极高。
下面,参照图15说明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的其他实施例。另外,对于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采用了与图11相同的符号,省略了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工作部件90、第1传输部件91和第2传输部件92的形状与刚才的实施例(参照图11)不同。通过采用这样的形状,与未图示的部件的调整变得顺利,能更高效地使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300工作。

Claims (29)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纸从动辊;
被记录材料与驱动辊接触,以此方式输送该被记录材料的驱动辊;
能进行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变位,把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
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机械连接,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
2.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排纸从动辊;
能进行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变位,把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
对于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非接触状态下记录的第1被记录材料和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接触状态下记录的第2被记录材料,能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机械连接,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处于与被记录材料非接触状态的位置,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处于与被记录材料接触状态的位置。
3.一种记录装置,包括:输送被记录材料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纸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排纸驱动辊的用于排出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的排纸辊;
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第1位置在对刚性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被选择,能形成从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到记录执行区域的该刚性被记录材料的直线输送排出路径,第2位置在对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被选择,并且把排出的被记录材料层叠收集;其特征在于:
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当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4.一种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一侧,把以倾斜姿态堆积保持的被记录材料逐张地向下游一侧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排纸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排纸驱动辊的、并且排出进行记录后的被记录材料的排纸辊;
保持所述排纸从动辊,并且能在使该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的第1状态和使该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变位的排纸框;
配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两侧端部的侧框;
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在第1位置时,形成把刚性被记录材料从近水平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向所述记录头下直线输送并且向同方向排出的直线刚性被记录材料输送排出路径,在第2位置时,当排出了能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时层叠该被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变位,使所述排纸框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机构;
该连接机构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2位置,使该排纸框为所述第1状态,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第1位置,使该排纸框为所述第2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纸框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之间变位,而所述排纸框维持所述第1状态的姿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纸框通过顶靠部件被顶靠成所述第1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具有:与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配合,能跟踪该被记录材料收集器的位置的变位而在装置上下方向移动的解锁手柄辅助体;
被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沿着形成在所述解锁手柄辅助体上的滑动槽滑动,能以所述转动轴为转动中心转动的解锁手柄;
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解锁手柄配合,相对该解锁手柄不能旋转的连接框,
所述排纸框可旋转地与所述连接框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形成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框上形成有通过与所述排纸框配合、在该排纸框的所述第1状态下进行定位的配合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2状态是相对所述第1状态位于斜上方时,在所述侧框上形成在维持所述排纸框的所述第1状态的姿态下,引导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之间的变位的引导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2状态是相对所述第1状态位于斜上方时,在所述侧框上形成当所述排纸框的所述第2状态下,进行引导使该排纸框的上游一侧与下游一侧相比避开到更上方的引导斜面。
12.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把被记录材料逐张向下游一侧输送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配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一侧,能在位于输送路径的正上方的第1状态和位于比所述第1状态更上方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变位的排纸框;
安装在所述排纸框上的向下方突出的排纸从动辊;
与独立于该排纸框而设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下方,通过转动排出被记录材料的排纸驱动辊;
配置在所述排纸框的两侧端部上的侧框;
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在第1位置时,形成把刚性被记录材料从近水平的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向所述记录头下直线输送并且向同方向排出的直线刚性被记录材料输送排出路径,在第2位置时,当排出了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时层叠该被记录材料,第2位置比所述第1位置低;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变位,使所述排纸框在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间变位的连接结构,
该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取得所述第2位置,通过使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2位置上,通过排纸框使所述排纸从动辊到达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通过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位于所述第1位置,通过所述排纸框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13.根据权利要求3、4或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头的对置位置上配置有从非记录面一侧支撑被记录材料的滚筒;
具有:根据被记录材料的种类调整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滚筒的距离的滚筒间隔变位连接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3、4或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头的上游一侧配置着具有被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记录面一侧的输送从动辊和设置在被记录材料的非记录面一侧的输送驱动辊的输送辊;
还具有:输送从动辊变位连接机构,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能使所述输送从动辊与所述输送驱动辊接触,当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输送从动辊从所述输送驱动辊分开。
1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输送被喷射材料的被喷射材料的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使液体附着在被喷射材料上的喷射头;
设置在所述喷射头的下游一侧,具有设置在被喷射材料的液体附着面一侧的排纸从动辊和设置在被喷射材料的液体非附着面一侧的排纸驱动辊并且排出附着了液体的被喷射材料的排纸辊;
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被喷射材料收集器,第1位置在刚性被喷射材料上使液体附着的情况下被选择,能形成从被喷射材料承载面到液体喷射执行区域往返输送该刚性被喷射材料的直线输送排出路径,第2位置在由所述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喷射材料上使液体附着的情况下被选择,把排出的被喷射材料层叠;其特征在于:
当该被喷射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当该被喷射材料收集器是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喷射材料输送路径避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位置是基于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厚度或刚性选择的。
1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喷射液体到第1和第2被记录材料上,操作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在所述第1位置时,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为非接触状态的第1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在所述第2位置时,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为接触状态的第2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所述第1和第2位置是基于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厚度或刚性选择的。
1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装置为液体喷射装置,所述记录头为设置在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下游一侧、使液体附着在所述被记录材料上的液体喷射头,该记录装置还包括:
每次输送一个被记录材料的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一侧的排纸辊(21a,21b,22a,22b),包括: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的液体附着一侧的排纸从动辊(21b,22b)和设置在所述被记录材料的液体非附着一侧的排纸驱动辊(21a,22a),用于排出已经附着液体的所述被记录材料;并且
其中操作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在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在液体喷射到非刚性被记录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位置,在液体喷射到由所述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记录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位置,已经排出的所述非刚性被记录材料被层叠;并且,在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避开,在被记录材料承载面和喷射执行区域之间往返输送刚性被记录材料,而输送和/或排出路径为直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记录材料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从动辊是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的,在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外,在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记录材料输送路径内,其中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记录材料收集器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所述光盘嵌入的凹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位置是基于所述被喷射材料的厚度或刚性选择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头喷射液体到第1和第2被喷射材料上,操作所述被喷射材料收集器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在所述第1位置时,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为非接触状态的第1被喷射材料上进行喷射,在所述第2位置时,在与所述排纸从动辊为接触状态的第2被喷射材料上进行喷射,所述第1和第2位置是基于所述被喷射材料的厚度或刚性选择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次输送一个被喷射材料的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一侧的排纸辊(21a,21b,22a,22b),包括:设置在所述被喷射材料的液体附着一侧的排纸从动辊(21b,22b)和设置在所述被喷射材料的液体非附着一侧的排纸驱动辊(21a,22a),用于排出已经附着液体的所述被喷射材料;并且
其中操作所述被喷射材料收集器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在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与所述排纸驱动辊接触,在液体喷射到非刚性被喷射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位置,在液体喷射到由所述被喷射材料输送装置输送的被喷射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位置,已经排出的所述非刚性被喷射材料被层叠;并且,在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从被喷射材料输送路径避开,在被喷射材料承载面和喷射执行区域之间往返输送刚性被喷射材料,而输送和/或排出路径为直线。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喷射材料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从动辊是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变位的,在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喷射材料输送路径外,在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排纸从动辊位于被喷射材料输送路径内,其中所述被喷射材料收集器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喷射材料收集器为用于支持光盘的托盘。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所述光盘嵌入的凹部。
CNB03127899XA 2002-08-14 2003-08-14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1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36402 2002-08-14
JP2002236402 2002-08-14
JP2003175058A JP4189661B2 (ja) 2002-08-14 2003-06-19 記録装置
JP2003175058 2003-06-1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73694 Division CN1840335A (zh) 2002-08-14 2003-08-14 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3588A CN1483588A (zh) 2004-03-24
CN1259197C true CN1259197C (zh) 2006-06-14

Family

ID=3077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789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197C (zh) 2002-08-14 2003-08-14 记录装置
CNU0320813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675402Y (zh) 2002-08-14 2003-08-14 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0813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675402Y (zh) 2002-08-14 2003-08-14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6854843B2 (zh)
EP (1) EP1389535B1 (zh)
JP (1) JP4189661B2 (zh)
CN (2) CN1259197C (zh)
AT (1) ATE355977T1 (zh)
DE (1) DE60312267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0802B2 (ja) * 2002-03-25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006594B2 (ja) * 2003-06-18 2007-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レイ送り制御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US7665824B2 (en) * 2003-10-31 2010-02-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system condenser
JP4576960B2 (ja) * 2004-09-27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EP1642736B1 (en) 2004-09-27 2008-04-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506961B2 (ja) * 2004-09-27 2010-07-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752227B2 (ja) * 2004-09-27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137027A (ja) * 2004-11-10 2006-06-01 Olympus Corp 記録装置
EP1683642B1 (en) 2005-01-20 2008-03-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811016B2 (en) * 2005-05-25 2010-10-12 Agfa Graphics Nv Flatbed printing machine
EP1752300A3 (en) 2005-08-10 2009-09-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port syste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4702532B2 (ja) * 2005-08-10 2011-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排出装置、記録装置
JP4748306B2 (ja) * 2005-08-10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748308B2 (ja) 2005-08-19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スタッカ、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4579801B2 (ja) * 2005-09-09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2007130777A (ja) * 2005-11-08 2007-05-3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270494B2 (en) * 2005-12-05 2007-09-18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Easy assembly printer media transport arrangement
US7475961B2 (en) * 2005-12-05 2009-01-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Easy assembly pagewidth printhead capping arrangement
US7722161B2 (en) * 2005-12-05 2010-05-25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locating printhead on printer
US7597317B2 (en) 2006-03-17 2009-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tacker position changer, recording apparatus 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7277002A (ja) * 2006-03-17 2007-10-25 Seiko Epson Corp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304530B2 (ja) * 2006-03-23 2009-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両面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搬送経路切り替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両面記録装置
JP2008013311A (ja) * 2006-07-05 2008-01-24 Seiko Epson Corp 媒体排出装置、媒体搬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036906A (ja) * 2006-08-03 2008-02-2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893936B2 (ja) * 2006-08-11 2012-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動力伝達切り替え方法
JP4840585B2 (ja) * 2006-09-11 2011-1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異常検出方法
JP4193072B2 (ja) * 2006-12-08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US20080192099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Great Computer Corporation Non-step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a set of paper pressing wheels used in a large-scale UV ink-jet printer
JP200824687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60622A (ja) * 2007-04-13 2008-10-30 Seiko Epson Corp 従動ローラ、搬送ローラ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4873172B2 (ja) * 2007-06-19 2012-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トレイ用スタッカ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FR2920567B1 (fr) * 2007-08-31 2009-12-18 Neopost Tech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n articles de courrier a capteur d'images integre
JP4957525B2 (ja) * 2007-11-26 2012-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9179415A (ja) * 2008-01-29 2009-08-13 Noritsu Koki Co Ltd ペーパー排出機構
JP2009285897A (ja) * 2008-05-27 2009-12-1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US7976020B2 (en) * 2008-05-29 2011-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5409128B2 (ja) * 2008-07-29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0365B2 (ja) 2008-08-11 2013-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0265058A (ja) * 2009-05-13 2010-11-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5549156B2 (ja) * 2009-09-04 2014-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JP4868189B2 (ja) * 2009-09-25 2012-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KR20110057874A (ko) * 2009-11-25 2011-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배지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724365B2 (ja) * 2010-12-21 2015-05-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616006B (zh) * 2012-03-13 2014-02-26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平推式打印机
JP2013256352A (ja) * 2012-06-12 2013-12-2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TW201400304A (zh) * 2012-06-20 2014-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定位出紙盤的印表機
JP6053408B2 (ja) * 2012-09-14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097539B (zh) * 2013-11-12 2019-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EP3448790A4 (en) * 2016-04-29 2019-12-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ABLE FISHING POINTS
US10471742B2 (en) * 2017-06-05 2019-11-12 Memjet Technology Limited Dual nip release mechanism
JP6946938B2 (ja) * 2017-10-31 2021-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8685B1 (en) * 1988-11-11 1994-05-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feed/sheet-receiving unit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printer
MY108211A (en) * 1991-02-28 1996-08-30 Canon K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5147318A (ja) 1991-11-29 1993-06-15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US5437444A (en) * 1992-03-12 1995-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EP0581276B1 (en) * 1992-07-31 2001-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EP0609560B1 (en) * 1992-12-28 2002-05-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 apparatus
EP0620118B1 (en) * 1993-03-24 1997-11-19 Seiko Precision Inc. Printer having continuous sheet supply mechanism and cut sheet supply mechanism
JPH06340166A (ja) * 1993-04-06 1994-12-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被記録材、こ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818487A (en) * 1995-04-07 1998-10-06 Oki Data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JP2899234B2 (ja) * 1995-07-27 1999-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126302B2 (ja) * 1995-09-29 2001-01-22 株式会社マスターマインド 板状記録媒体の印刷装置
JPH09249343A (ja) 1996-03-14 1997-09-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5738014A (en) 1996-07-31 1998-04-14 Agfa Division, Bay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s in an automated computer to plate imaging system
JPH10129860A (ja) * 1996-10-31 1998-05-1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6538691B1 (en) 1999-01-21 2003-03-25 Intel Corporation Software 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 in digital cameras
JP3741188B2 (ja) 1999-04-05 2006-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569157B2 (ja) 1999-06-14 2004-09-22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刷版供給装置
US6457886B1 (en) * 2000-06-27 2002-10-01 Fargo Electronics, Inc. Card stack lifter and exception feed
JP3772966B2 (ja) 2000-10-20 2006-05-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従動ローラ用ホルダおよび排紙装置並びに該排紙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6619796B2 (en) * 2001-10-30 2003-09-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tarwheel actuation timing for print media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JP4196176B2 (ja) * 2002-03-07 2008-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排出装置および該排出装置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120802B2 (ja) * 2002-03-25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20040151571A1 (en) 2003-01-30 2004-08-05 Avi Zahavi Plate loader
JP4346938B2 (ja) 2003-04-09 2009-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89661B2 (ja) 2008-12-03
CN2675402Y (zh) 2005-02-02
US6854843B2 (en) 2005-02-15
EP1389535B1 (en) 2007-03-07
US7614739B2 (en) 2009-11-10
US20040066444A1 (en) 2004-04-08
JP2004130774A (ja) 2004-04-30
US7281791B2 (en) 2007-10-16
ATE355977T1 (de) 2007-03-15
DE60312267D1 (de) 2007-04-19
US20050225622A1 (en) 2005-10-13
EP1389535A1 (en) 2004-02-18
CN1483588A (zh) 2004-03-24
US20080198214A1 (en) 2008-08-21
DE60312267T2 (de)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9197C (zh) 记录装置
CN1234539C (zh) 记录装置
CN200951651Y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251883C (zh) 记录装置
CN1923648A (zh) 供纸装置和包括它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939820A (zh)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
CN1289684A (zh) 介质盒和带有可拆卸介质盒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221399C (zh) 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及具有该排出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CN1927594A (zh) 光学传感器的校正值取得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689944A (zh) 记录介质馈送器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60885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99968A (zh) 馈纸器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CN2797042Y (zh) 滑架和图像记录设备
JP20122504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840451A (zh)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US88882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294027C (zh) 间隙调整装置、记录设备和液体喷射设备
CN171234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248864C (zh) 记录装置与液体喷射装置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44365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40335A (zh) 记录装置
CN1931595A (zh) 直线标尺,设有该直线标尺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11670A (zh) 传送系统、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