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8382B -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78382B CN110678382B CN201880034780.8A CN201880034780A CN110678382B CN 110678382 B CN110678382 B CN 110678382B CN 201880034780 A CN201880034780 A CN 201880034780A CN 110678382 B CN110678382 B CN 1106783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lator
- retainer
- airbag
- upward
- s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62J27/20—Airba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设置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借助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形成为筒状的充气器(43)以其轴线(43c)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中,公知以下这样的气囊装置:通过从设置在气囊装置的底部的充气器向上方输出气体,而容易使气囊向上方展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5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气囊装置的充气器若根据气囊的容积而增大容量,则在相对于气体的输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尺寸容易变大。因此,如上所述,若以将气体向上方输出的朝向配置充气器,则气囊装置的尺寸在前后方向上变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设置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中包括2017年6月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110357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所述保持器41中,借助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充气器43以其轴线43c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充气器43及所述气囊42借助从周围包围所述充气器43的环状部件65而固定于所述保持器41,所述环状部件65位于所述充气器43与所述气囊42之间。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罩26具备从后方覆盖转向轴20并且从前方面对所述座椅13的内罩28,所述保持器41设置于所述内罩28的后表面。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保持器41形成为箱状,并且具备面对所述座椅13侧的保持器后表面57和与所述保持器后表面57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52,所述充气器43固定于所述保持器前表面52。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充气器43相对于车宽中央在左右方向上偏移地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所述气体被所述保持器(41)引导而使方向从左右方向改变成上下方向,使所述气囊42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的前方;充气器;以及气囊,其收纳于保持器中,借助于充气器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形成为筒状的充气器以其轴线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节省空间地配置充气器,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设置气囊装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充气器及气囊借助从周围包围充气器的环状部件而固定于保持器,环状部件位于充气器与气囊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环状部件以简单的结构固定充气器及气囊。此外,能够利用位于充气器与气囊之间的环状部件控制气体的输出方向,并且能够防止从充气器输出的气体直接碰撞气囊。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罩具备从后方覆盖转向轴并且从前方面对座椅的内罩,保持器设置于内罩的后表面。这样,通过在于座椅的前方覆盖转向轴的内罩设置保持器,能够在乘员的前方的适当位置设置气囊装置。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保持器形成为箱状,并且具备面对座椅侧的保持器后表面和与保持器后表面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充气器固定于保持器前表面。根据该结构,由于充气器固定于保持器前表面,从乘员侧难以看到,因此美观性佳。此外,能够防止充气器向保持器后表面侧伸出,能够在乘员与气囊装置之间确保大的空间。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充气器相对于车宽中央向左右方向偏移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车宽中央处的保持器在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确保车宽中央处乘员与气囊装置之间的空间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从充气器输出的气体被保持器引导而使方向从左右方向改变成上下方向,使气囊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将充气器向左右方向偏移地配置的结构,通过由保持器引导气体,也能够使气囊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从后方侧观察内罩的周边部的图。
图3是从后方侧观察气囊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气囊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气囊装置的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气囊装置的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壳体的图。
图8是在拆下盖部件的状态下从后侧方观察气囊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拆下盖部件的状态下的气囊装置的左视图。
图10是示出充气器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按照时间顺序示出气囊的展开状态的图。
图12是按照时间顺序示出从侧方观察到的气囊的展开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的方向表述,如没有特别说明,则设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视图。在图1中,公开了后述的气囊42膨胀而展开的状态。另外,在图1中,关于左右一对设置的部件,包括标号在内,仅图示左侧的部件。
机自动二轮车1速可达型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架10;转向系统11,其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动力单元12,其支承于车架10的后部;后轮3;以及座椅13,其供乘员以跨骑的方式就座。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4,其设置在车架10的前端;主车架15,其从前立管14向后下方延伸;底框架16,其从主车架15的下端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后框架17、17,其从底框架16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前立管14配置在车宽中央。
转向系统11具备:转向轴20,其轴支承于前立管14;左右一对前叉21、21,其配置在前轮2的左右两侧,支承前轮2;梁部件22,其固定在转向轴20的下端,连结左右的前叉21、21的上部;以及把手23,其固定在转向轴20的上端。把手23借助固定在转向轴20的上端的把手柱23a而与转向轴20连接。
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前立管14相对于铅直方向后倾,后倾角度为自动二轮车1中设定的规定的主销后倾角。转向轴20贯插于前立管14中而被轴支承,并且配置成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后倾。转向轴20位于车宽中央。
动力单元12是具备作为后轮3的驱动源的发动机和支承后轮3的摆臂的功能的单元摆动发动机。动力单元12借助设置在其前端部的连杆部件24而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车架10。
座椅13设置在后框架17的上方。座椅13一体地具备供驾驶员就座的前侧座椅13a和同乘者就座的后侧座椅13b。
供驾驶员放置左右脚的脚踏板25、25在位于车宽中央的底框架16的左右位置设置为一对。
机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等车体的车体罩26。
车体罩26具备:前罩27,其从前方及左右侧方覆盖前立管14及转向系统11的上部;以及内罩28,其与前罩27的后缘连续,从后方覆盖前立管14及转向系统11的上部。
此外,车体罩26具备:中心罩29,其位于前侧座椅13a的前下方;下罩30,其在脚踏板25、25的下方从下方覆盖车体;以及后侧罩31,其在座椅13的下方从侧方覆盖后框架17、17。
机自动二轮车1具备前挡泥板32及后挡泥板33。
中心罩29的前部与内罩28的下部连续。中心罩29位于从前侧座椅13a伸到脚踏板25、25的驾驶员左右腿的内侧。中心罩29的上缘29a位于前侧座椅13a的下方。
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由内罩28的后表面、中心罩29的上缘29a及前侧座椅13a的前表面划分出向下方凹陷的骑跨空间34。乘员当上下自动二轮车1时,能够经由骑跨空间34跨骑自动二轮车1。
图2是从后方侧观察内罩28的周边部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自动二轮车1具备保护乘员避免冲击的气囊装置40。气囊装置40设置在内罩28的后表面,位于就座于前侧座椅13a的驾驶员的前方。此外,气囊装置40在转向轴20的后方处设置于把手23的下方,位于骑跨空间34的前部。
内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内罩28的后表面设置成相对于转向轴20大致平行,沿着转向轴20后倾。
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内罩28的后表面的上部倾斜成:位于转向轴20的后方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28a位于最后方的位置,位于中央部28a的左右的侧部28b、28b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前侧的位置。
图3是从后方侧(驾驶员)侧观察气囊装置40的主视图。
气囊装置40具备:箱状的保持器41,其设置在就座于座椅13的乘员的前方;气囊42,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以及盖部件44,其安装于向气囊42内输出气体的充气器43和保持器41的上部。
图4是气囊装置40的左视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气囊装置40的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气囊装置40的图。
参照图2~图6,保持器41是在从乘员侧(后方侧)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反L字状的箱状部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L字意思是在从前方或后方观察保持器41的情况下为L字状。保持器41在从后方观察的情况下为反L字,但可以说形成为L字状。
保持器41位于前侧座椅13a的前方,与前侧座椅13a的前表面对置。
保持器41具备:左右延伸部46,其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延伸;以及上方延伸部47,其从左右延伸部46向上方延伸。
左右延伸部46是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箱状部。左右延伸部46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6a位于比位于车宽中央的转向轴20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左右延伸部46从外端部46a沿着内罩28的侧部28b的后表面向车宽中央延伸。
上方延伸部47是沿着转向轴2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箱状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上方延伸部47后倾。上方延伸部47位于车宽中央,从后方覆盖内罩28的中央部28a。
通过上方延伸部47的中心而上下延伸的上方延伸部47的中心线47c在转向轴20的后方与转向轴20大致平行地设置并后倾。中心线47c位于车宽中央。
在上方延伸部47的下部的外侧面连接有左右延伸部46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即,保持器41通过使上方延伸部47从左右延伸部46的内端部向上方延伸而形成为L字状。在保持器41的内部形成有由左右延伸部46的内部空间及上方延伸部47的内部空间形成的L字状的气囊收纳空间48。
在上方延伸部47的上表面形成有使气囊收纳空间48向上方露出的上表面开口部49。气囊42从上表面开口部49向上方展开。上表面开口部49的开口面与上方延伸部47的中心线47c大致垂直。上表面开口部49被盖部件44封闭。
保持器41由后表面(乘员侧的面)开口的箱状的壳体50与覆盖壳体50的后表面开口50a(图7)的罩51结合而形成。壳体50及罩51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
图7是从后方观察壳体50的图。
壳体50具备:保持器前表面52,其形成为L字状;以及周壁部53,其在后述的壳体上表面开口55a的部分以外处从保持器前表面52的周缘的整周向后方立起设置。后表面开口50a由周壁部53的后缘部划分而成。
壳体50一体地具备:左右延伸壳体部54,其构成左右延伸部46的前部;以及上下延伸壳体部55,其构成上方延伸部47的前部。
在上下延伸壳体部55的上端,未设置周壁部53而形成作为开口的壳体上表面开口55a。壳体上表面开口55a构成上表面开口部49的大部分。
保持器前表面52上的上下延伸壳体部55的部分成为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以朝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前侧曲面部52a。前侧曲面部52a设置于上方延伸部47的上下大致全长范围。
保持器前表面52上的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部分成为沿着内罩28的侧部28b(图2)延伸的前侧平坦部52b。
壳体50的周壁部53具备屈曲部53a,在该屈曲部53a处,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上表面的周壁部和上方延伸部47的侧面的周壁部呈L字状交叉。屈曲部53a以周壁部53的朝向从左右方向平缓地变化为朝上的方式形成为曲面状。
图8是在拆下盖部件44的状态下从后侧方观察气囊装置40的主视图。图9是拆下盖部件44的状态下的气囊装置40的左视图。
保持器41的罩51具备:保持器后表面57,其从前方侧面对乘员及座椅13;以及肋58,其从保持器后表面57的周缘的上端以外的整周向前方立起设置。
保持器后表面57与保持器前表面52同样地形成为L字状,从后方与保持器前表面52对置。
罩51通过使肋58从外侧与壳体50的周壁部53以重合的方式卡合而与壳体50结合。罩51例如通过沿着肋58的焊缝而与壳体50结合。
罩51的保持器后表面57一体地具备:左右延伸罩部60,其构成左右延伸部46的后表面;以及上下延伸罩部61,其构成上方延伸部47的后表面。
上下延伸罩部61成为从后方与壳体50的前侧曲面部52a(图7、图8)对置的后侧曲面部57a(曲面部)。后侧曲面部57a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以朝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的曲面状。后侧曲面部57a设置于保持器后表面57的上下大致全长范围。
左右延伸罩部60成为从后方与壳体50的前侧平坦部52b(图7)对置的后侧平坦部57b。
保持器41的上方延伸部47从上方观察在上端具备框状的上部周壁部47a。上表面开口部49由上部周壁部47a划分而成。
在保持器41的上方延伸部47设置有朝向后方的乘员侧开口的乘员侧开口部62。乘员侧开口部62是使上部周壁部47a的后表面部的上端向下方缺失一部分而形成的,使气囊收纳空间48的上端部与后方连通。乘员侧开口部62位于上表面开口部49的后方,与上表面开口部49连通。
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乘员侧开口部62以使罩51的保持器后表面57的上下延伸罩部61的上端61a比壳体50的保持器前表面52的上下延伸壳体部55的上端55b向下方缺失一部分而形成。乘员侧开口部62形成于上下延伸罩部61的上端的整个宽度方向。上下延伸罩部61的上端61a与上下延伸壳体部55的上端55b的阶差的大小在上下延伸罩部61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大致相同。
另外,上端61a也是保持器41的上部周壁部47a的后表面部的上端。
盖部件44一体地具备:盖上表面部44a,其从上方覆盖上表面开口部49;以及盖周壁部44b,其与上方延伸部47的上部周壁部47a嵌合。
盖部件44通过使盖周壁部44b的内周面与上部周壁部47a的外周面嵌合而安装于保持器41。上表面开口部49及乘员侧开口部62被盖部件44封闭。
此外,在盖上表面部44a的前部形成有以避开把手柱23a(图1)的方式向下方凹陷的凹部44c(图5)。
如图2、图3、图5及图7所示,充气器43设置于左右延伸部46的左右延伸壳体部54,相对于位于车宽中央的转向轴20向左右方向(左侧)偏移地配置。
充气器43安装于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保持器前表面52的前侧平坦部52b(图7)。
图10是示出充气器43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充气器43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筒状)的外壳43a。在外壳43a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发生剂、及开始使该气体发生剂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启动器。启动器具备点火装置。另外,外壳43a的轴向的端面闭合的形状也包含于筒状。外壳43a在外周面具备气体输出口43b。气体输出口43b沿外壳43a的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
在外壳43a的外周面一体地结合有环状部件65。环状部件65具备:凸缘部65a,其从外壳43a的外周面沿径向延伸;以及周壁部65b,其从凸缘部65a的外周缘沿充气器43的轴向延伸。
充气器43的外壳43a被从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内侧插入至形成于保持器前表面52的充气器支承孔52c中。外壳43a通过使凸缘部65a与保持器前表面52的内表面抵接而在充气器43的轴向上被定位。
充气器43通过贯插在凸缘部65a及保持器前表面52中的螺栓66和与螺栓66螺合的螺母66a而紧固于保持器前表面52。螺栓66及螺母66a在凸缘部65a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
凸在沿充气器43的轴线43c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凸缘部65a的外形形成为矩形。
在沿轴线43c的轴向观察时,环状部件65的周壁部65b形成为矩形的框状,从外侧包围充气器43的外周面。详细而言,周壁部65b从外侧包围多个气体输出口43b。
充气器43从多个气体输出口43b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地输出气体G,该气体G通过与周壁部65b的内周面碰撞而改变朝向,沿该充气器43的轴线43c的方向输出。即,充气器43的气体G向气囊42内输出的输出方向是轴线43c的延伸方向。环状部件65作为控制气体G的输出方向的引导部件发挥功能。
充气器43以轴线43c指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这样,通过使轴线43c指向前后,即使充气器43大径化,也能够减小充气器43占据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空间,能够前后紧凑地设置充气器43。
气体G的气流中的气囊42的上游端42a通过被夹持在环状部件65的凸缘部65a与保持器前表面52之间而被固定于保持器41。此外,气囊42还通过将螺栓66贯插于上游端42a中而被固定于保持器41。
环状部件65的周壁部65b在充气器43的径向上位于气体输出口43b与气囊42的上游端42a之间。由此,防止从气体输出口43b输出的气体G与气囊42的上游端42a直接碰撞,从而相对于气体G而保护气囊42。
充气器43的前端部43d从充气器支承孔52c向保持器前表面52的前方的内罩28侧突出。由于充气器43配置在内罩28侧,因此能够防止充气器43显眼,并且能够防止充气器43向骑跨空间34侧伸出。
如图3所示,气囊42收纳于L字状的气囊收纳空间48内,从左右延伸部46设置到上方延伸部47。
气囊42的上游端42a在左右延伸部46内与充气器43连接。气囊42从充气器43侧在左右延伸部46内沿左右方向延伸,气囊42的下游端位于上方延伸部47内。
机自动二轮车1具备检测作用于自动二轮车1的冲击的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自动二轮车1的控制部(未图示)电连接,控制部与充气器43电连接。控制部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判断气囊装置40的工作及不工作。控制部在使气囊装置40工作的情况下,使充气器43工作,向气囊42内输出气体。气囊42借助于气体的压力而膨胀,向上方展开。
图11是按时间顺序示出气囊42的展开状态的图。图11中,横轴表示经过时间T。时间Ts表示充气器43的工作时刻,时间Tf表示展开完成的时刻。
如图11所示,随着时间经过,气囊42按下部、中间部、及上部的顺序膨胀,由此向上方延伸而展开。
此处,对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充气器43沿着轴线43c朝向车辆后方向气囊42内输出气体G。即,充气器43的气体G的输出方向是轴线43c的延伸方向。此外,也可以说充气器43沿着轴线43c向驾驶员侧输出气体G。
详细而言,充气器43配合内罩28的侧部28b的倾斜而倾斜地配置,沿倾斜的轴线43c的方向输出气体G。充气器43的轴线43c以轴线43c越靠向后方侧而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且下方的方式倾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器43沿着轴线43c向后方输出气体G,但该方向可以不是正后方,而可以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倾斜。例如,充气器43的轴线43c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可以在相对于向后方延伸的水平线向上下分别在45°的范围内倾斜。此外,轴线43c在俯视观察车辆时可以在相对于车宽的中心线而向左右分别在45°的范围内倾斜。
从充气器43向气囊42内输出的气体G通过左右延伸部46及上方延伸部47而引导其前进路线,在气囊收纳空间48内呈L字状流动。
从充气器43向后方输出的气体G隔着气囊42的内表面而与左右延伸罩部60的内表面碰撞,在左右延伸部46内向左右方向(右方向)流动,到达上方延伸部47的下部。
气体G当流动到上方延伸部47的下部时,隔着气囊42的内表面与上下延伸罩部61的后侧曲面部57a的内表面碰撞,沿着后侧曲面部57a顺畅地改变方向。此外,在上方延伸部47中,由于前侧曲面部52a也为曲面状,因此能够顺畅地引导气体G。
当气体G从左右延伸部46向上方延伸部47流动时,从左右方向气流变为向上气流,在上方延伸部47内向上方流动。即,左右延伸部46及上方延伸部47构成使气体G的流动从左右方向气流偏转为向上气流的转向部70。
如图7所示,保持器41在气体G从左右方向气流变为向上气流的部分的角部具备曲面状的屈曲部53a。因此,由于气体G沿着屈曲部53a顺畅地改变方向,因此能够使气体G高效地流动。
若当气囊42借助于在上方延伸部47内向上方流动的气体G而向上方膨胀时,盖部件44被气囊42挤压而开裂。气囊42借助于向上方流动的气体G而从上表面开口部49向上方展开。
图12是按时间顺序示出从侧方观察到的气囊42的展开状态的图。在图12中,横轴表示经过时间T。另外,在图12中,仅在时间T1的状态下图示了车架10。此外,在图12中,图示出上方延伸部47内的状态。
保持器41利用设置于车架10的撑架10a而支承于车架10。
时间T1的状态表示气囊42不工作的状态。
气囊42具备:第1折叠部71,其沿着上方延伸部47的底面设置;第2折叠部72(上游侧折叠部),其设置于第1折叠部71的下游;第3折叠部73,其设置于第2折叠部72的下游;以及第4折叠部74(下游侧折叠部),其设置于第3折叠部73的下游。
第2折叠部72从第1折叠部71的下游端71a沿着保持器后表面57的内表面向上方延伸到乘员侧开口部62的附近。
第3折叠部73具备:下方延伸部73a,其在第2折叠部72的下游端72a向前下方折返,并沿着第2折叠部72向下方延伸;以及前方延伸部73b,其在下方延伸部73a的下端屈曲,并沿着第1折叠部71的上表面向前方延伸。
第4折叠部74从第3折叠部73的下游端73c向上方延伸。第4折叠部74通过使侧视观察时折叠成波纹状(之字状)的折叠部堆积多个而向上方延伸。第4折叠部74沿着上方延伸部47的中心线47c向上方延伸,并且收纳在第2折叠部72与保持器前表面52的内表面之间。
此处,说明气囊42的展开状态的变化。
参照图12,在时间T2,从充气器43向气囊42内输出气体G,第1折叠部71膨胀。在该状态下,通过第1折叠部71的向上方膨胀,第2折叠部72、第3折叠部73及第4折叠部74也向上方移动,盖部件44开裂。此外,第4折叠部74移动到比上表面开口部49靠上方处。
在时间T3,第1折叠部71进一步向上方膨胀,并且第2折叠部72膨胀。在该状态下,第2折叠部72从乘员侧开口部62侧向上方膨胀,移动到比上表面开口部49靠上方处。详细而言,第2折叠部72在膨胀时,向前后及上下膨胀,将第4折叠部74的下部的后表面向前方侧挤压。由此,后倾的第4折叠部74成为铅直的姿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乘员侧开口部62,因此第2折叠部72的上部的膨胀不易受到保持器后表面57的上端部妨碍。因此,能够使第2折叠部72的上部顺畅地膨胀,利用第2折叠部72将第4折叠部74向前方侧挤压。
在时间T4,通过第3折叠部73的膨胀,第4折叠部74进一步向上方移动。
之后,气体G到达第4折叠部74,由此,第4折叠部74向上方铅直地展开,从而气囊42的展开完成。
这样,通过利用第2折叠部72的膨胀将第4折叠部74的姿态修正为铅直,由此能够铅直地展开气囊42。
如图2所示,在夹着保持器41的上方延伸部47与充气器43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切换自动二轮车1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主开关80。主开关80以嵌入内罩28的侧部28b中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充气器43的上方设置有收纳盒81。收纳盒81隔着保持器41的上方延伸部47而设置在主开关80的相反侧。
收纳盒81具备:收纳部(未图示),其以使内罩28的侧部28b向前方凹陷的方式设置;以及盖81a,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该收纳部。
收纳盒81由于位于左右延伸部46的上方且上方延伸部47的外侧方,因此,即使在将气囊装置40安装于内罩28的状态下,该收纳盒81也能够容易地开闭。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气囊装置40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借助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保持器41具备供向上方展开的气囊42通过的上表面开口部49,上表面开口部49配置在转向轴20的后方。保持器41具备与上表面开口部49连通并且向后方的座椅13侧开口的乘员侧开口部62。由此,能够在转向轴20的后方紧凑地配置保持器41。而且,借助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而从上表面开口部49向上方展开的气囊42容易在乘员侧开口部62侧膨胀。在乘员侧开口部62侧气囊42优先膨胀,由此气囊42能够做出向前方侧倾倒的动作,因此能够使气囊42铅直地向上方展开。此外,根据乘员侧开口部62的大小,气囊42在乘员侧开口部62的膨胀的行为会变化。因此,通过调整乘员侧开口部62的大小,能够调整气囊42向前方侧倾倒的动作。
此外,保持器41在侧视观察时沿着转向轴20倾斜地配置。由此,能够使保持器41沿着转向轴20紧凑地配置。而且,能够使从倾斜配置的保持器41向上方展开的气囊42向前方侧倾倒而铅直地向上方展开。
此外,保持器41形成为在其上表面具备上表面开口部49的箱状,并且具备面对座椅13侧的保持器后表面57和与保持器后表面57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52,气囊42折叠收纳在保持器41内。气囊42具备第2折叠部72和比第2折叠部72位于在气体G的流动的下游侧的第4折叠部74,第2折叠部72沿着保持器后表面57上下延伸,第4折叠部74收纳在第2折叠部72与保持器前表面52之间。由此,当气体G使得气囊42展开时,沿着保持器后表面57上下延伸的第2折叠部72比第4折叠部74先展开。第4折叠部74通过先展开的第2折叠部72而向前方侧倾倒。因此,即使是保持器41沿着转向轴20倾斜地配置的结构,也能够使气囊42铅直地向上方展开。
此外,乘员侧开口部62通过使保持器41的划分上表面开口部49的上部周壁部47a的后表面部的上端61a缺失一部分而形成。由此,能够以保持器41的上部周壁部47a的上端61a缺失一部分的简单结构设置乘员侧开口部62。
而且,保持器41具备后表面开口的箱状的壳体50和覆盖壳体50的后表面开口50a的罩51,乘员侧开口部62通过使罩51的上端61a缺失一部分而成。由此,利用罩51能够使保持器41成为后表面封闭的箱状,并且能够以使罩51的上端61a缺失一部分的简单结构设置乘员侧开口部62。
此外,上表面开口部49及乘员侧开口部62被安装于保持器41的上端部的盖部件44封闭。由此,能够通过盖部件44隐藏上表面开口部49及乘员侧开口部62,能够提高美观性,并且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保持器41内。
此外,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气囊装置40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借助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形成为筒状的充气器43以其轴线43c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保持器41具备使从充气器43向气囊42内输出的气体G从左右方向气流偏转为向上气流的转向部70。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节省空间地配置充气器43,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配置气囊装置40。而且,由于充气器43的气体G因转向部70而从左右方向气流偏转成向上气流,因此能够将气囊42向上方展开。
此外,转向部70具备:左右延伸部46,其从充气器43侧沿左右方向延伸;上方延伸部47,其从左右延伸部46向上方延伸。由此,能够利用左右延伸部46沿左右方向引导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并利用上方延伸部47向上方引导,能够将气囊42向上方展开。
此外,上方延伸部47配置在转向轴20的后方,充气器43与自动二轮车1的主开关80夹着上方延伸部47左右分开配置。由此,能够从转向轴20侧将气囊42向上方展开,并且能够将充气器43及主开关80高效地配置在上方延伸部47的左右。
而且,收纳盒81配置在充气器43的上方。由此,能够利用充气器43的上方空间设置收纳盒81。
此外,上方延伸部47具备承受从左右延伸部46流入上方延伸部47的气体G的后侧曲面部57a。由此,通过在后侧曲面部57a承受从左右延伸部46流入上方延伸部47的气体G,能够使气体G顺畅地向上方流动,能够使气囊42高效地向上方展开。
此外,转向部70由左右延伸部46及上方延伸部47形成为L字状,L字的屈曲部53a形成为曲面状。因此,能够利用曲面状的屈曲部53a高效地引导通过L字状的转向部70而向上方改变方向的气体G,能够使气体G顺畅地向上方流动。
此外,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气囊装置40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借助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形成为筒状的充气器43以其轴线43c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节省空间地配置充气器43,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设置气囊装置40。
此外,充气器43及气囊42借助从周围包围充气器43的环状部件65而固定于保持器41,环状部件65位于充气器43与气囊42之间。由此,能够利用环状部件65以简单的结构固定充气器43及气囊42。此外,能够利用位于充气器43与气囊42之间的环状部件65控制气体G的输出方向,并且能够防止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直接碰撞气囊42。
此外,自动二轮车1的车体罩26具备内罩28,该内罩28从后方覆盖转向轴20并且从前方面对座椅13,保持器41设置于内罩28的后表面。这样,通过在于座椅13的前方覆盖转向轴20的内罩28上设置保持器41,能够在乘员的前方的适当位置设置气囊装置40。
而且,保持器41形成为箱状,并且具备面对座椅13侧的保持器后表面57和与保持器后表面57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52,充气器43被固定于保持器前表面52。由此,由于充气器43固定于保持器前表面52而从乘员侧难以看到,因此美观性佳。此外,能够防止充气器43向保持器后表面57侧伸出,能够在乘员与气囊装置40之间确保大的空间,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此外,充气器43相对于车宽中央向左右方向偏移配置。由此,能够减小车宽中央的保持器41在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确保车宽中央的乘员与气囊装置40之间的空间大。此处,由于充气器43沿着以越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越位于前侧(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前侧)的方式倾斜的内罩28的侧部28b设置,能够将充气器43前后紧凑地配置。因此,能够在气囊装置40与乘员之间确保空间。
此外,从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G被保持器41引导而从左右方向将方向改变为上下方向,从而使气囊42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由此,即使是将充气器43向左右方向偏移地配置的结构,通过由保持器41引导气体G,也能够使气囊42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充气器43沿着轴线43c向车辆后方向气囊42内输出气体G,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将充气器43设置于罩51侧,沿着轴线43c向车辆前方输出气体。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保持器以中心线47c为基准设置成与图2反向的L字状,使在保持器内从右侧向车宽中央流动的气体向上方偏转。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下情况:充气器43中,外壳43a(图10)从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内侧插入到保持器前表面52的充气器支承孔52c中,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外壳43a从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外侧插入充气器支承孔52c中。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外壳43a的外周的凸缘部与保持器前表面52的外表面抵接,充气器43在充气器43的轴向上被定位,并通过从左右延伸壳体部54的外侧贯插的螺栓而固定于保持器前表面52。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保持器41的外侧拆装充气器43,组装性佳。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充气器43形成为以形成为圆筒状的外壳43a的轴线43c为中心的筒状,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充气器43形成为四边形等多边形的筒状,使其轴线指向车辆前后方向来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举例说明了自动二轮车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或具备四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等。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3:座椅;
20:转向轴;
26:车体罩;
28:内罩;
40:气囊装置;
41:保持器;
42:气囊;
43:充气器;
43c:轴线;
52:保持器前表面;
57:保持器后表面;
65:环状部件。
Claims (7)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所述保持器(41)中,借助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
形成为筒状的所述充气器(43)以其轴线(43c)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朝向配置,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器(43)相对于车宽中央向左右方向偏移地配置,
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所述气体被所述保持器(41)引导而使方向从左右方向改变成上下方向,使所述气囊(42)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
所述充气器(43)安装于所述保持器(41)的车辆前方侧的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器(43)及所述气囊(42)借助从周围包围所述充气器(43)的环状部件(65)而固定于所述保持器(41),所述环状部件(65)位于所述充气器(43)与所述气囊(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罩(26)具备从后方覆盖转向轴(20)并且从前方面对所述座椅(13)的内罩(28),所述保持器(41)设置于所述内罩(28)的后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41)形成为箱状,并且具备面对所述座椅(13)侧的保持器后表面(57)和与所述保持器后表面(57)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52),
所述充气器(43)固定于所述保持器前表面(5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41)形成为箱状,并且具备面对所述座椅(13)侧的保持器后表面(57)和与所述保持器后表面(57)对置的保持器前表面(52),
所述充气器(43)固定于所述保持器前表面(52)。
6.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13)的前方;充气器(43);以及气囊(42),其收纳于所述保持器(41)中,借助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器(43)相对于车宽中央向左右方向偏移地配置,
从所述充气器(43)输出的所述气体被所述保持器(41)引导而使方向从左右方向改变成上下方向,使所述气囊(42)从车宽中央向上方展开,
所述充气器(43)安装于所述保持器(41)的车辆前方侧的壁,
所述保持器(41)具备上方延伸部(47),所述上方延伸部(47)将借助于所述气体而膨胀的所述气囊(42)向上方引导以使其向上方展开,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罩(26)具备从后方覆盖转向轴(20)并且从前方面对所述座椅(13)的内罩(28),所述保持器(41)设置于所述内罩(28)的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方延伸部(47)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所述气囊向上方展开的上表面开口部(49),
所述充气器(43)配置在比所述上表面开口部(49)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10357 | 2017-06-02 | ||
JP2017110357 | 2017-06-02 | ||
PCT/JP2018/018528 WO2018221180A1 (ja) | 2017-06-02 | 2018-05-14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8382A CN110678382A (zh) | 2020-01-10 |
CN110678382B true CN110678382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64456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3478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78382B (zh) | 2017-06-02 | 2018-05-14 |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636526B1 (zh) |
JP (1) | JP6736769B2 (zh) |
CN (1) | CN110678382B (zh) |
WO (1) | WO20182211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74191B1 (en) * | 2017-08-23 | 2021-07-14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bag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
WO2021064837A1 (ja) * | 2019-09-30 | 2021-04-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WO2021199362A1 (ja) * | 2020-03-31 | 2021-10-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WO2021199364A1 (ja) * | 2020-03-31 | 2021-10-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49386A1 (de) * | 2001-04-10 | 2002-10-1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Airbaganordnung |
CN1579866A (zh) * | 2003-08-07 | 2005-02-16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及附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
EP2096022A1 (en) * | 2008-02-29 | 2009-09-02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bag device and airbag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JP2014166837A (ja) * | 2013-02-28 | 2014-09-11 | Hond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04816775A (zh) * | 2014-01-31 | 2015-08-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骑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37516B2 (ja) * | 2003-11-21 | 2009-09-3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自動二輪車 |
JP4162643B2 (ja) * | 2004-09-10 | 2008-10-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二輪車の乗員制止装置 |
JP6638368B2 (ja) | 2015-12-15 | 2020-01-29 |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 接合構造 |
JP6540504B2 (ja) * | 2015-12-28 | 2019-07-1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バイク用エアバッグ |
-
2018
- 2018-05-14 EP EP18809502.0A patent/EP3636526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5-14 CN CN201880034780.8A patent/CN1106783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5-14 WO PCT/JP2018/018528 patent/WO20182211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5-14 JP JP2019522084A patent/JP673676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49386A1 (de) * | 2001-04-10 | 2002-10-1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Airbaganordnung |
CN1579866A (zh) * | 2003-08-07 | 2005-02-16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及附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
EP2096022A1 (en) * | 2008-02-29 | 2009-09-02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bag device and airbag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JP2014166837A (ja) * | 2013-02-28 | 2014-09-11 | Hond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04816775A (zh) * | 2014-01-31 | 2015-08-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骑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8382A (zh) | 2020-01-10 |
EP3636526A1 (en) | 2020-04-15 |
EP3636526B1 (en) | 2021-03-17 |
JPWO2018221180A1 (ja) | 2020-04-23 |
WO2018221180A1 (ja) | 2018-12-06 |
EP3636526A4 (en) | 2020-05-13 |
JP6736769B2 (ja) | 2020-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09315B (zh) |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
CN110678382B (zh) |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
JP6357677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694117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WO2019207775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10691732B (zh) |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 |
WO2019207780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670879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WO2019207776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EP3828066B1 (en) | Airbag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 |
JP694506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