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9953B - 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79953B CN110579953B CN201910489403.XA CN201910489403A CN110579953B CN 110579953 B CN110579953 B CN 110579953B CN 201910489403 A CN201910489403 A CN 201910489403A CN 110579953 B CN110579953 B CN 1105799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agement
- planetary gear
- rotation
- constant
-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437 g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751 gemsto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79 rub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750 rub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69 artificial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00—Driving mechanisms
- G04B1/10—Driving mechanisms with mainspring
- G04B1/22—Compensation of changes in the motive power of the mainspring
- G04B1/225—Compensation of changes in the motive power of the mainspring with the aid of an interposed power-accumulator (secondary spring) which is always tension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tard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其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恒扭矩机构具备:行星架,其借助来自条盒轮的动力而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行星齿轮,其被行星架支承成能够自转;恒力弹簧(100),其借助行星架的旋转而被补充动力;恒力下层轮,其借助来自恒力弹簧的动力而旋转,对擒纵机传递恒力弹簧的动力;杆弹簧的基部(95),其与恒力下层轮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卡合叉瓦,其随着基部的旋转而绕第一旋转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与行星齿轮卡合脱离,当在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内与行星齿轮卡合而限制了行星齿轮的自转之后,该卡合叉瓦相对于基部移位而能够从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退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机械式钟表中,如果从条盒轮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动力)对应于发条的开卷而发生变动,则摆轮游丝机构的摆角会对应于扭矩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钟表的差率(钟表的快慢度)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抑制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已知的手段是在从条盒轮朝向擒纵机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恒扭矩机构。
作为这种恒扭矩机构,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机构,例如在着眼于周期控制的情况下,大致分为凸轮方式、轮系方式以及行星轮方式这三种方式。
凸轮方式的恒扭矩机构具有例如与连接于擒纵机侧轮系的凸轮卡合且对应于凸轮的旋转而摆动的从动件或叉,通过使设置于从动件或叉上的卡合脱离爪与连接于动力源侧轮系的擒纵轮周期性地卡合脱离,由此来控制卡合脱离周期。由此,能够将动力源侧轮系与擒纵机侧轮系之间的恒扭矩弹簧卷紧。
轮系方式的恒扭矩机构通过差动机构而将动力源侧轮系和擒纵机侧轮系连接起来,并通过使与止动轮卡合脱离的卡合脱离爪进出止动轮的轨迹,由此能够对相位差进行周期控制。
行星轮方式的恒扭矩机构例如像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具有将止动轮作为行星轮的行星机构,且能够通过行星机构而对动力源侧轮系与擒纵机侧轮系的相位差进行周期控制。行星轮以追随在连接于擒纵机侧轮系的太阳轮上设置的卡合脱离爪的方式,一边自转一边公转,该行星轮与卡合脱离爪周期性地卡合脱离。
专利文献1:瑞士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9606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瑞士国专利申请公开第707938号说明书
另外,在行星轮方式的恒扭矩机构中,在行星轮的齿尖与卡合脱离爪相接触的状态下作用于行星轮与卡合脱离爪之间的力的方向沿着行星轮与卡合脱离爪的接触部的法线方向。因此,在行星轮与卡合脱离爪将要脱离之前,在行星轮的齿尖与卡合脱离爪的角部相接触的状态下,作用于行星轮与卡合脱离爪之间的力的方向接近卡合脱离爪的旋转方向。由此,从设置有卡合脱离爪的太阳轮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上升,摆轮游丝机构的摆角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抑制了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的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本发明的恒扭矩机构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行星架,其借助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绕第一轴线旋转;行星齿轮,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该行星齿轮绕第二轴线自转,并且绕所述第一轴线公转;恒力弹簧,其借助所述行星架的旋转而被补充动力;恒力轮,其借助来自所述恒力弹簧的动力而旋转,将所述恒力弹簧的动力传递至擒纵机;同步旋转部,其与所述恒力轮的旋转同步地沿着绕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旋转;以及卡合爪,其随着所述同步旋转部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脱离,当所述卡合爪在所述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内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而限制了所述行星齿轮的自转之后,该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移位而能够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
根据该结构,卡合爪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移位而从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退避,由此能够在行星齿轮与卡合爪将要脱离之前降低从行星齿轮经由卡合爪传递至同步旋转部的第一方向的扭矩。由此,能够抑制从同步旋转部经由恒力轮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位而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
根据该结构,当在行星齿轮与卡合爪将要脱离之前作用于行星齿轮与卡合爪之间的力的方向接近第一方向时,能够通过行星齿轮来按压卡合爪而使卡合爪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移位。由此,从行星齿轮经由卡合爪传递至同步旋转部的第一方向的扭矩通过卡合爪的移位而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从同步旋转部经由恒力轮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恒扭矩机构还具备弹簧部,该弹簧部对所述卡合爪朝向所述旋转轨迹的内侧直接或间接地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卡合爪从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退避的状态被维持。由此,能够使卡合爪相对于行星齿轮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恒扭矩机构还具备与所述弹簧部分体设置的杆体,该杆体将所述卡合爪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旋转。
根据该结构,与卡合爪被弹簧部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地支承卡合爪。由此,能够使卡合爪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的移位稳定,从而能够使卡合爪相对于行星齿轮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卡合爪被支承于所述弹簧部。
根据该结构,与卡合爪没有被支承于弹簧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同步旋转部具备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限制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后的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绕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方向的方向上移位。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爪与同步旋转部一同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卡合爪相对于同步旋转部在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方向上移位而使得卡合爪无法从行星齿轮脱离。因此,能够使卡合爪相对于行星齿轮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同步旋转部具备第二限制部,该第二限制部限制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后的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位。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爪从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退避之后,卡合爪相对于同步旋转部在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位,从而导致卡合爪无法再次进入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进行卡合。因此,能够使卡合爪相对于行星齿轮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绕所述第一轴线摆动。
根据该结构,作为将安装有卡合爪的部件支承成能够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移位的轴部件,能够使用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并支承同步旋转部的轴部件。与此相对,在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绕与第一轴线不同的轴线摆动的情况下,作为将安装有卡合爪的部件支承成能够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移位的轴部件,需要在同步旋转部上另外设置配置在与第一轴线不同的轴线上的轴部件。因此,与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同步旋转部绕与第一轴线不同的轴线摆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在上述的恒扭矩机构中,优选为,所述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不同的第三轴线摆动。
根据该结构,由于卡合爪的旋转轴配置在与第一轴线不同的第三轴线上,因此能够提高恒扭矩机构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钟表用机芯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的恒扭矩机构。
本发明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的钟表用机芯。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备恒扭矩机构,该恒扭矩机构抑制了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了传递至擒纵机的扭矩的变动的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外观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单元的剖视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7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9是从上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标号说明
1:钟表;10:机芯;11:条盒轮(动力源);14:擒纵机;30、130、230、330:恒扭矩机构;45:行星齿轮;47:行星架;60:恒力下层轮(恒力轮);85:杆主体(杆体);86:卡合叉瓦(卡合爪);95:基部(同步旋转部);96:臂(第一限制部);97:弹簧主体(弹簧部);100:恒力弹簧;194:角度确定杆(同步旋转部);195:叉部(第一限制部、第二限制部);284:基部(同步旋转部);284b:突出部(第一限制部、第二限制部);294:弹簧部;385:杆主体(杆体);395:基部(同步旋转部);397:弹簧主体(弹簧部);398:杆销(第一限制部);O1:第一旋转轴线(第一轴线);O2:第二旋转轴线(第二轴线);O3:第三旋转轴线(第三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钟表的一例,以机械式钟表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钟表的基本结构)
通常,将包含有钟表的驱动部分的机械体称作“机芯”。将表盘、针安装于该机芯并放入钟表壳体中从而成为完成品的状态被称作钟表的“成品”。
将构成钟表的基板的底板的两侧中的、存在钟表壳体的玻璃的一侧(即,表盘所存在的一侧)称作机芯的“背面侧”。此外,将底板的两侧中的存在钟表壳体的壳体后盖的一侧(即,与表盘相反的一侧)称作机芯的“正面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表盘朝向壳体后盖的方向定义为上方、并且将其相反侧定义为下方而进行说明。另外,以各旋转轴线为中心,将从上方观察时顺时针旋转的方向称作顺时针方向,将从上方观察时逆时针旋转的方向称作逆时针方向。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外观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的成品在由未图示的壳体后盖和玻璃2构成的钟表壳体内具备:机芯(钟表用机芯)10;表盘3,其至少具有表示与小时相关的信息的刻度;以及指针4,其包含时针5、分针6以及秒针7。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机芯10具备:作为动力源的条盒轮11;动力源侧轮系12,其与条盒轮11相连;擒纵机14,其由调速器13调速;擒纵机侧轮系15,其与擒纵机14相连;以及恒扭矩机构30,其配置在动力源侧轮系12与擒纵机侧轮系15之间。
另外,恒扭矩机构30构成了正面侧轮系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正面侧轮系通常包含有二号轮、三号轮、四号轮等。本实施方式中的动力源侧轮系12是指从恒扭矩机构30观察时位于比恒扭矩机构30靠作为动力源的条盒轮11侧的位置的轮系。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擒纵机侧轮系15是指从恒扭矩机构30观察时位于比恒扭矩机构30靠擒纵机14侧的位置的轮系。
在条盒轮11的内部收纳有发条16。发条16通过与图1所示的柄头17连结的未图示的柄轴的旋转而被卷紧。条盒轮11借助与发条16的开卷相伴的动力(扭矩)而旋转,并经由动力源侧轮系12将该动力传递至恒扭矩机构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经由动力源侧轮系12将来自条盒轮11的动力传递至恒扭矩机构3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不经由动力源侧轮系12而直接将来自条盒轮11的动力传递至恒扭矩机构30。
例如,动力源侧轮系12具有第一传递轮18。第一传递轮18例如是三号轮。第一传递轮18被轴支承在底板23(参照图4)与轮系支承件(未图示)之间。第一传递轮18基于条盒轮11的旋转而旋转。另外,当第一传递轮18旋转时,未图示的分轮基于该旋转而旋转。在分轮上安装有图1所示的分针6,分针6通过分轮的旋转而显示“分钟”。分针6按照由擒纵机14和调速器13调速后的转速旋转,即1小时旋转1圈。
此外,当第一传递轮18旋转时,未图示的跨轮基于该旋转而旋转,进而未图示的时轮基于跨轮的旋转而旋转。在时轮上安装有图1所示的时针5,时针5通过时轮的旋转而显示“小时”。时针5按照由擒纵机14和调速器13调速后的转速旋转,例如12小时旋转1圈。
擒纵机侧轮系15主要具备第二传递轮19。第二传递轮19例如是四号轮。第二传递轮19被轴支承在底板23与轮系支承件之间,并基于恒扭矩机构30的后述的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而旋转。在第二传递轮19为四号轮的情况下,在第二传递轮19上安装有图1所示的秒针7,秒针7基于第二传递轮19的旋转而显示“秒”。秒针7按照由擒纵机14和调速器13调速后的转速旋转,例如1分钟旋转1圈。
擒纵机14主要具备擒纵轮和擒纵叉(均未图示)。
擒纵轮被轴支承在底板23与轮系支承件之间,例如与第二传递轮19啮合。由此,来自恒扭矩机构30中的后述的恒力弹簧100的动力经由擒纵机侧轮系15而被传递至擒纵轮。由此,擒纵轮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
擒纵叉被支承成能够在底板23与擒纵叉夹板(未图示)之间转动(摆动),并且具有未图示的一对叉瓦。一对叉瓦通过调速器13而按照规定的周期相对于擒纵轮上的擒纵齿交替地卡合脱离。由此,擒纵轮能够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擒纵。
调速器13主要具备摆轮游丝机构(未图示)。
摆轮游丝机构具备摆轴、摆轮以及游丝,且被轴支承在底板23与摆夹板(未图示)之间。摆轮游丝机构以游丝作为动力源而以一定的摆角往复旋转(正反旋转)。
(恒扭矩机构的结构)
恒扭矩机构30是对传递至擒纵机14的动力的变动(扭矩变动)进行抑制的机构。
图3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恒扭矩机构30具备:固定齿轮31,其以上下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O1作为中心轴线;恒力上层轮40,其绕第一旋转轴线O1旋转;恒力下层轮60(恒力轮),其与恒力上层轮40同轴配置,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1相对于恒力上层轮40进行相对旋转;卡合脱离杆单元80,其将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连接起来;恒力弹簧100,其将蓄积的动力传递给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以及扭矩调整机构110,其调整恒力弹簧100的扭矩。第一旋转轴线O1被配置在相对于上述的第一传递轮18和第二传递轮19(参照图2)的旋转轴线向底板23(参照图4)的面内方向偏移的位置。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固定齿轮31配置于底板23与恒力单元夹板24之间。恒力单元夹板24配置在比底板23靠上方的位置。固定齿轮31具备与第一旋转轴线O1同轴配置的筒体32和与筒体32一体形成的齿轮主体33。
筒体32被从恒力单元夹板24向下方突出的固定齿轮销34固定于恒力单元夹板24的下表面。在筒体32上形成有中心孔35和窗部36。中心孔35将第一旋转轴线O1作为中心以恒定的内径上下延伸,且上下贯通筒体32。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窗部36在第一旋转轴线O1与第一传递轮18的旋转轴线排列的方向上与中心孔35相邻(参照图3)。窗部36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筒体32并且与中心孔35相连。由此,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上下贯通固定齿轮31的孔为长孔。
齿轮主体33与第一旋转轴线O1同轴地形成,从筒体32的下端部朝向径向的外侧伸出。在齿轮主体33的外周面上,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固定齿33a。即,固定齿轮31是外齿类型的齿轮。
恒力上层轮40被轴支承在底板23与恒力单元夹板24之间。恒力上层轮40具有:旋转轴41,其绕第一旋转轴线O1旋转;行星轮43,其绕第一旋转轴线O1公转;以及行星架47,其对行星轮43进行轴支承。
旋转轴41沿着第一旋转轴线O1延伸。旋转轴41经由通孔宝石轴承25A、25B被底板23和恒力单元夹板24轴支承。通孔宝石轴承25A、25B例如是由红宝石等人工宝石形成的。另外,通孔宝石轴承25A、25B不限于由人工宝石形成的情况,例如也可以由其他的脆性材料或铁系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在旋转轴41的上部形成有恒力上层小齿轮41a。恒力上层小齿轮41a与第一传递轮18啮合。由此,来自条盒轮11(均参照图2)的动力经由动力源侧轮系12被传递至旋转轴41。扭矩Tb的动力被从条盒轮11传递至旋转轴41。以下,将扭矩Tb称作条盒轮11的转矩Tb。旋转轴41借助来自条盒轮11的动力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里,在恒力单元夹板24和筒体3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形成有向从第一传递轮18的旋转轴线朝向第一旋转轴线O1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7。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7形成为跨越恒力单元夹板24和筒体32双方。凹部27朝向第一传递轮18的旋转轴线开口。在凹部27的内侧配置有恒力上层小齿轮41a的一部分。由此,在组装机芯10时,即使在恒力单元夹板24和旋转轴41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也能够将第一传递轮18以使其滑动到凹部27内的方式插入,从而与恒力上层小齿轮41a连结。
行星架47被固定支承于旋转轴41。对行星架47传递来自旋转轴41的顺时针方向的转矩Tb。由此,行星架47借助来自条盒轮11的动力而与旋转轴41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行星架47具备:下座48,其与旋转轴41一体地连结;以及上座54,其配置于下座48的上方,并且固定于下座48。
下座48配置于固定齿轮31的下方。下座48具备:行星轮支承部49,其支承行星轮43;弹簧支承部50,其支承恒力弹簧100;以及连结部51,其将行星轮支承部49和弹簧支承部50连结起来。
图5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3和图5所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行星轮支承部49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呈圆弧状延伸。行星轮支承部49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的中间部比两端部向下方降下一层。
如图4所示,弹簧支承部50隔着第一旋转轴线O1而设置于与行星轮支承部49相反的一侧。在弹簧支承部50上形成有供后述的恒力弹簧销103贯穿插入的销贯穿插入孔50a。在连结部51上形成有供旋转轴41贯穿插入的中心孔。连结部51被固定在旋转轴41的比恒力上层小齿轮41a靠下部的位置处。由此,下座48与旋转轴41一体旋转。在下座48上形成有行星架窗部52。行星架窗部52形成于相对于行星轮支承部49来说的第一旋转轴线O1侧。行星架窗部52上下贯通下座48。行星架窗部52避免了下座48与后述的卡合叉瓦86(卡合爪)的接触。
如图3所示,上座54配置于下座48的行星轮支承部49的上方,并且配置在比固定齿轮31的齿轮主体33靠上方的位置。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上座54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呈圆弧状延伸。上座54借助多个垫圈55相对于下座48的行星轮支承部49以隔开间隔的状态层叠。上座54的两端部被贯穿插入于多个垫圈55中的多个螺栓56固定于行星轮支承部49的两端部。
如图4所示,行星轮43被行星架47支承成能够自转。具体而言,行星轮43经由通孔宝石轴承59A、59B被下座48的行星轮支承部49和上座54轴支承,且能够绕第二旋转轴线O2旋转。第二旋转轴线O2配置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1向底板23的面内方向偏移的位置,并且配置在相对于行星架47固定的位置。行星轮43被配置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下座48的行星轮支承部49的中间部与从上下方向观察的上座54的中间部之间(参照图3)。行星轮43具备行星小齿轮44和行星齿轮45。
行星小齿轮44与固定齿轮31的固定齿33a啮合。由于固定齿轮31为外齿类型,因此通过行星小齿轮44与固定齿轮31的啮合,行星轮43随着行星架47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一边绕第二旋转轴线O2沿顺时针方向自转一边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行星齿轮45形成在比行星小齿轮44靠下方的位置,能够在不与固定齿轮31接触的情况下旋转(自转和公转)。行星齿轮45具有能够与后述的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参照图8)卡合脱离的多个止动齿45a。止动齿45a的齿数为8齿。但是,不限于该情况,可以适当变更齿数。
如图5所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止动齿45a随着远离第二旋转轴线O2而在绕第二旋转轴线O2的顺时针方向上延伸。止动齿45a的齿尖为相对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卡合脱离的作用面。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止动齿45a的齿尖形成为凸曲面状。以下,将止动齿45a的齿尖随着行星轮43的自转而描绘出的旋转轨迹M称作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
如图4所示,恒力下层轮60在底板23与恒力单元夹板24之间被恒力上层轮40的旋转轴41支承成能够旋转。恒力下层轮60配置在比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架47靠下方的位置,并且配置在行星架47与底板23之间。恒力下层轮60具备:恒力下层筒61,其外插于旋转轴41;以及恒力下层齿轮62,其与恒力下层筒61一体地连结。另外,恒力下层轮60借助从恒力弹簧100传递的动力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旋转轴41从上方贯穿插入于恒力下层筒61内,并突出到恒力下层筒61的下方。环状的通孔宝石轴承69A、69B被压入恒力下层筒6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侧。旋转轴41被贯穿插入于这些通孔宝石轴承69A、69B的内侧。
恒力下层齿轮62与恒力下层筒61的下端部一体地连结。在恒力下层齿轮62的外周面上,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与第二传递轮19啮合的恒力下层齿62a。由此,恒力下层轮60能够向与擒纵机14相连的第二传递轮19、即擒纵机侧轮系15传递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经由擒纵机侧轮系15传递至擒纵机1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擒纵机侧轮系15而直接将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传递至擒纵机14。
卡合脱离杆单元80包含与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卡合脱离的卡合叉瓦86,且将卡合叉瓦86支承成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1旋转。卡合脱离杆单元80具备:被设置为不能相对于恒力下层筒61相对旋转的杆衬套81和杆弹簧94;以及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恒力下层筒61相对旋转的卡合脱离杆84。
杆衬套81形成为与第一旋转轴线O1同轴的圆筒状。杆衬套81外插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的上端部,与恒力下层筒61一体地连结。由此,杆衬套81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杆衬套81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凸缘82。
图6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单元的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卡合脱离杆84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杆衬套81和杆弹簧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进行相对旋转。卡合脱离杆84具备:杆主体85(杆体);以及被支承于杆主体85的卡合叉瓦86和杆销87。
杆主体85配置在比行星轮43的行星齿轮45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4)。杆主体8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杆衬套81的上下中间部。杆主体85被杆衬套81的凸缘82限制了相对于恒力下层筒61朝向上方的移动。杆主体85具备从杆衬套81侧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杆片90、第二杆片91以及第三杆片92。第一杆片90、第二杆片91以及第三杆片92彼此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一杆片90、第二杆片91以及第三杆片92的基端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但是,第一杆片90、第二杆片91以及第三杆片92的形状不限于该情况,可以自由地变更。此外,杆主体85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可以自由地变更。例如,杆主体也可以不具备第三杆片92。
在第一杆片90的末端部形成有保持卡合叉瓦86的叉瓦保持部90a。叉瓦保持部90a沿上下贯通第一杆片90。在第二杆片91的末端部形成有保持杆销87的销保持部91a。销保持部91a沿上下贯通第二杆片91。
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卡合叉瓦86安装于第一杆片90的叉瓦保持部90a,被杆主体85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杆衬套81和杆弹簧94旋转。由此,卡合叉瓦86被设置为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1摆动。卡合叉瓦86例如由红宝石等人工宝石形成。另外,卡合叉瓦86不限于与上述的通孔宝石轴承同样地由人工宝石形成的情况,例如也可以由其他的脆性材料或铁系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此外,卡合叉瓦86也可以不与杆主体85分体而是与杆主体85一体形成。卡合叉瓦86以突出到比叉瓦保持部90a靠行星齿轮45侧(上方)的位置的状态被保持。卡合叉瓦86配置于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架47的行星架窗部52的内侧(参照图4)。
图10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8和图10所示,卡合叉瓦86的突出的部分中的朝向第一旋转轴线O1的相反侧的侧面成为能够供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卡合脱离的卡合面86a。在图示的例子中,关于卡合面86a,大致整个面为平坦面,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两端部被进行了R倒角。即,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卡合面86a的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两侧的端缘形成为凸曲面状。以下,将卡合面86a的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端缘称作第一端缘86a1。卡合叉瓦86在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而限制行星轮43的自转。此外,卡合叉瓦86通过相对于行星轮43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移位而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由此从止动齿45a脱离而解除与行星齿轮45的卡合。
如图7所示,杆销87具备:轴体87a,其形成为上下延伸的圆柱状,且贯穿插入于杆主体85的销保持部91a中;以及头部87b,其在轴体87a的下端部扩径。轴体87a从第二杆片91向上下两侧突出。头部87b相对于第二杆片91的下表面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7和图9所示,杆弹簧94配置于杆主体85的下方,且被固定地支承于杆衬套81的下端部。由此,杆弹簧94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杆弹簧94具备固定于杆衬套81的基部95(同步旋转部)和从基部95延伸的弹簧主体97(弹簧部)。
如图9所示,基部95形成为包围第一旋转轴线O1的环状。基部95外插于杆衬套81的下端部,与杆衬套81一体地连结。基部95能够从下方与卡合脱离杆84的杆主体85抵接,限制了杆主体85相对于杆衬套81向下方的移动。在基部95上形成有臂96。
如图6所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臂96沿着卡合脱离杆84的第二杆片91所延伸的方向延伸。臂96的末端部在第二杆片91的末端部与杆销87的头部87b之间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与杆销87的轴体87a抵接(也一并参照图9)。由此,臂96限制了卡合脱离杆84相对于基部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臂96限制了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均参照图8)的、相对于基部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向逆时针方向的移位。杆弹簧94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按压卡合脱离杆84而使其旋转。
弹簧主体97是薄板弹簧。弹簧主体97从臂96的末端部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弹簧主体97在径向外侧环绕基部95,并在第二杆片91的末端部与杆销87的头部87b之间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与杆销87的轴体87a抵接(也一并参照图9)。由此,弹簧主体97相对于基部95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上对卡合脱离杆84施力,并且允许卡合脱离杆84相对于基部95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移位。根据以上内容,卡合脱离杆84所具备的卡合叉瓦86是相对于基部95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
如图10所示,恒力弹簧100例如是由铁或镍等金属或合金构成的薄板弹簧,且形成为涡卷状。具体而言,恒力弹簧100形成为在以第一旋转轴线O1为原点的极坐标系中沿着阿基米德曲线的涡卷状。由此,恒力弹簧100以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大致等间隔地相邻的方式,以多个卷数卷绕。
如图4所示,恒力弹簧100配置在比卡合脱离杆单元80靠下方的位置,并且配置在卡合脱离杆单元80与恒力下层齿轮62之间。恒力弹簧100的一个周端部、即外端部101通过恒力弹簧销103与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架47的下座48连接,并且另一个周端部、即内端部102通过固定环104和扭矩调整机构110而与恒力下层轮60连接。由此,恒力弹簧100能够将蓄积的动力分别传递至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
恒力弹簧销103以突出到比恒力上层轮40的弹簧支承部50上所形成的销贯穿插入孔50a靠下方的位置的状态被保持于弹簧支承部50。在恒力弹簧销103的突出的部分固定有恒力弹簧100的外端部101。
固定环104被固定于恒力弹簧100的内端部102。固定环104形成为与第一旋转轴线O1同轴的圆环状。固定环104与扭矩调整机构110的后述的恒力弹簧衬套111一体地连结。
恒力弹簧100以内端部102作为放卷位置,朝向外端部101沿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卷绕量卷绕。恒力弹簧100以通过卷紧而缩径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被施加预载荷。因此,在恒力弹簧100中产生扭矩Tc的动力,并且该动力被蓄积。在恒力弹簧100中蓄积的动力随着恒力弹簧100的弹性恢复变形而传递至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由此,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能够借助从恒力弹簧100传递的动力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具体而言,恒力下层轮60能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恒力上层轮40能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下,将上述扭矩Tc称作恒力弹簧100的转矩Tc。另外,在条盒轮11内的发条16以规定的卷绕量被卷紧的情况下,转矩Tc为比旋转轴41的转矩Tb小的扭矩。
扭矩调整机构110对恒力弹簧100施加预载荷,调整恒力弹簧100的转矩Tc。扭矩调整机构110具备:恒力弹簧衬套111,其被支承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其与恒力弹簧衬套111一体地连结;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其与恒力下层筒61一体地连结;以及扭矩调整跨接件114,其将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和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连接起来。
恒力弹簧衬套111形成为与第一旋转轴线O1同轴的圆筒状。恒力弹簧衬套111在恒力下层齿轮62与卡合脱离杆单元80之间外插于恒力下层筒61。恒力弹簧衬套111被设置为相对于恒力下层筒61绕第一旋转轴线O1旋转自如。在恒力弹簧衬套111的上下中间部,外插有上述的固定环104,恒力弹簧衬套111与固定环104一体地连结。
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一体地连结于恒力弹簧衬套111的下端部。在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的外周面上,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第一扭矩调整齿112a。第一扭矩调整齿112a与未图示的扭矩调整用的齿轮啮合。
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配置在恒力下层齿轮62与、恒力弹簧衬套111及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之间。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与恒力下层筒61一体地连结。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形成为直径比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小。在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的外周面上,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第二扭矩调整齿113a。扭矩调整跨接件114可脱离地与第二扭矩调整齿113a卡合。
扭矩调整跨接件114被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支承,能够在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的周围绕着第一旋转轴线O1公转。扭矩调整跨接件114能够限制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相对于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扭矩调整跨接件114能够允许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相对于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当恒力弹簧衬套111和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从恒力弹簧10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动力时,该动力经由扭矩调整跨接件114传递至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这样,扭矩调整跨接件114限制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相对于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和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一体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为,恒力下层轮60也与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一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在对恒力弹簧100施加预载荷时,通过使未图示的扭矩调整用的齿轮与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啮合并使扭矩调整用的齿轮旋转,由此使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扭矩调整跨接件114允许第一扭矩调整齿轮112相对于第二扭矩调整齿轮113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因此,不使恒力下层轮60旋转地使恒力弹簧衬套111和固定环10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恒力弹簧100的内端部10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为,能够进行恒力弹簧100的卷紧,能够增大恒力弹簧100的预载荷,以使转矩Tc增大的方式进行调整。
(恒扭矩机构的作用)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恒扭矩机构30的作用进行说明。
另外,作为初始状态,条盒轮11内的发条16以规定的卷绕量被卷紧,从条盒轮11经由动力源侧轮系12对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架47传递转矩Tb的动力。此外,恒力弹簧100以规定的卷绕量被卷紧,从恒力弹簧100对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架47和恒力下层轮60传递比转矩Tb小的转矩Tc的动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30,由于具有恒力弹簧100,因此能够将在恒力弹簧100中蓄积的动力传递至恒力下层轮60,使恒力下层轮6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详细而言,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经由固定环104被传递至扭矩调整机构110。传递到扭矩调整机构110的动力被传递至恒力下层轮60。由此,从恒力弹簧100以转矩Tc对恒力下层轮60传递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的动力。进而,能够从恒力下层轮60对第二传递轮19传递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能够使第二传递轮19随着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而旋转。即,能够将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侧轮系15,从而能够使擒纵机14动作。
此外,由于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也被传递至恒力上层轮40,因此欲通过转矩Tc使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然而,从动力源侧轮系12对恒力上层轮40传递有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的转矩Tb。由于转矩Tb大于转矩Tc,因此防止了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在恒力上层轮40上作用有从动力源侧轮系12传递的转矩Tb、与从恒力弹簧100传递的转矩Tc之差的动力(转矩Tb-转矩Tc)。但是,由于卡合脱离杆单元80的卡合叉瓦86在恒力上层轮40的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因此行星轮43的自转和公转被限制。由此,能够使恒力上层轮40与恒力下层轮60连接,防止了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根据以上内容,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卡合的阶段,防止了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旋转。另外,由于对恒力上层轮40作用有上述差值的动力,因此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相对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以强力抵靠的状态卡合。
图11至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并且是从上方观察固定齿轮、行星轮以及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1至图14中,简化图示了固定齿轮、行星轮以及卡合脱离杆单元。
当恒力下层轮60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时,与此伴随,卡合脱离杆单元80的杆衬套81和杆弹簧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杆弹簧94旋转时,卡合脱离杆单元80的卡合脱离杆84被杆弹簧94的臂96按压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卡合脱离杆8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卡合脱离杆84所具有的卡合叉瓦86在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下,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移位。由此,卡合脱离杆单元80以使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方式逐渐从行星齿轮45脱离。由此,如图11至图13所示,随着卡合叉瓦86的脱离,止动齿45a的齿尖一边在卡合面86a上滑动一边相对于卡合面86a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移动。
这里,作用于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是止动齿45a按压卡合面86a的按压力、和由于止动齿45a在卡合面86a上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合力。按压力是与止动齿45a和卡合面86a的接触部的法线方向平行的力。摩擦力是与止动齿45a和卡合面86a的接触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力。由于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止动齿45a的齿尖和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形成为凸曲面状,因此当止动齿45a的齿尖与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接触时,上述力F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参照图13)。由此,具备卡合叉瓦86的卡合脱离杆84一边克服杆弹簧94的弹簧主体97的作用力一边相对于基部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如图14所示,在止动齿45a的齿尖越过了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的时刻,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被解除。由此,恒力上层轮40与恒力下层轮60的通过卡合叉瓦86和行星轮43的连接被解除。
因此,恒力上层轮40借助从动力源侧轮系12传递的转矩Tb与从恒力弹簧100传递的转矩Tc之差的动力(转矩Tb-转矩Tc)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通过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能够经由固定于行星架47的恒力弹簧销103将恒力弹簧100卷紧,从而能够对恒力弹簧100补充动力。即,能够利用从作为动力源的条盒轮11侧传递的动力,对由于向恒力下层轮60传递动力而损失的动力的损失量进行补充。由此,能够将恒力弹簧100的动力维持为恒定,从而能够以恒扭矩使擒纵机14动作。
另外,即使在对恒力弹簧100进行动力补充的情况下,恒力下层轮60也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对擒纵机侧轮系15传递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
此外,在进行上述的针对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补充时,随着恒力上层轮40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旋转,行星轮43一边绕第二旋转轴线O2沿顺时针方向自转一边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公转而追随卡合叉瓦86。并且,行星轮43以止动齿45a的一个齿的量进行自转而追上卡合叉瓦86,止动齿45a的齿尖再次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卡合。
由此,恒力上层轮40与恒力下层轮60再次连接,因此防止了恒力上层轮40的旋转,针对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补充结束。
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能够间歇地进行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脱离。即,基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间歇地进行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脱离,从而能够使恒力上层轮40相对于恒力下层轮60间歇地旋转。由此,能够间歇地进行针对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补充。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30具备:杆弹簧94的基部95,其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卡合叉瓦86,其随着基部95的旋转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行星齿轮45卡合脱离,当在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而限制了行星齿轮45的自转之后,该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移位而能够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移位而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由此能够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将要脱离之前降低从行星齿轮45经由卡合叉瓦86传递至基部95的、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扭矩。由此,能够抑制从基部95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和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形成为凸曲面状。因此,与行星齿轮的止动齿的齿尖和卡合叉瓦的卡合面的第一端缘不形成为凸曲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的接触面压,从而能够抑制在行星齿轮45和卡合叉瓦86上发生刮削。另外,在该情况下,与行星齿轮的止动齿的齿尖和卡合叉瓦的卡合面的第一端缘不形成为凸曲面状的情况相比,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的滑动距离增长。因此,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之间作用的力F的方向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期间变长。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将要脱离之前,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能够降低从行星齿轮45传递至基部95的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因此,能够兼顾提高恒扭矩机构30的耐久性和抑制扭矩变动这两方面。
而且,由于行星齿轮45和卡合叉瓦86的刮削被抑制,因此产生了增大作用于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的接触部的力的裕量。因此,能够减小行星齿轮45和卡合叉瓦86的接触部与第一旋转轴线O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恒扭矩机构30小型化。
此外,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移位而从旋转轨迹M退避。根据该结构,当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将要脱离之前作用于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的方向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时,能够通过行星齿轮45来按压卡合叉瓦86而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移位。由此,从行星齿轮45经由卡合叉瓦86传递至基部95的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扭矩由于卡合叉瓦86的移位而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从基部95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
此外,恒扭矩机构30还具备经由杆主体85朝向旋转轨迹M的内侧间接地对卡合叉瓦86施力的弹簧主体97。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状态被维持。由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恒扭矩机构30还具备将卡合叉瓦86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杆弹簧94的基部95旋转的杆主体85,该杆主体85与弹簧主体97分体设置。根据该结构,与卡合叉瓦86被弹簧部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地支承卡合叉瓦86。由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的移位稳定,从而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杆弹簧94的基部95具备臂96,该臂96限制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95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与基部95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95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移位,从而卡合叉瓦86无法从行星齿轮45脱离。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卡合叉瓦86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杆弹簧94的基部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摆动。根据该结构,作为将安装有卡合叉瓦86的杆主体85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杆弹簧94的基部95移位的轴部件,能够使用沿着第一旋转轴线O1延伸且支承基部95的杆衬套81。与此相对,在卡合叉瓦被设置为能够绕与第一旋转轴线O1不同的轴线摆动的情况下,作为将安装有卡合叉瓦的部件支承成能够摆动的轴部件,需要另外设置在与第一旋转轴线O1不同的轴线上配置的轴部件(例如图1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杆旋转轴389)。因此,与卡合叉瓦86被设置成能够绕与第一旋转轴线O1不同的轴线摆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这里,对恒扭矩机构30的组装进行简单说明。在组装恒扭矩机构30时,首先将恒力下层轮60与扭矩调整机构110、恒力弹簧100以及卡合脱离杆单元80一同组装于底板23。接着,将恒力上层轮40组装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接着,将组装于恒力单元夹板24的固定齿轮31组装到恒力上层轮40。此时,一边向固定齿轮31的中心孔35插入旋转轴41一边使固定齿轮31的齿轮主体33在避开行星架47的上座54的同时与行星轮43的行星齿轮45连结。因此,需要在使固定齿轮31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1倾斜的状态下向固定齿轮31的中心孔35插入旋转轴41。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旋转轴41贯穿插入的固定齿轮31的中心孔35与窗部36相连,从而,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成为长孔。因此,能够在使固定齿轮31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1倾斜的状态下将旋转轴41插入固定齿轮31的中心孔35中。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组装作业性的提高的恒扭矩机构30。
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和机芯10具备恒扭矩机构30,所述恒扭矩机构30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并且提高了耐久性,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并且耐久性优异的机芯10和钟表1。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和图1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卡合脱离杆84不被施力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说明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结构)
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5中,简化图示了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以下的各附图也相同)。
如图15所示,卡合脱离杆单元180具备角度确定杆194(同步旋转部)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弹簧94。
角度确定杆194配置于杆主体85的下方,与杆衬套81的下端部一体地连结。由此,角度确定杆194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角度确定杆194的一端部形成有分成两岔状的叉部195。在叉部195的内侧配置有杆销87。叉部195的内侧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上形成得比杆销87大。由此,叉部195能够使包含有杆销87的卡合脱离杆84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叉部195通过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与杆销87接触。由此,角度确定杆194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按压卡合脱离杆84而使其旋转。而且,叉部195限制了卡合脱离杆84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叉部195限制了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根据以上内容,卡合脱离杆84所具备的卡合叉瓦86成为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
此外,叉部195限制了卡合脱离杆84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即,叉部195限制了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的卡合叉瓦86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的移位。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作用)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卡合脱离杆单元180的作用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卡合着的阶段,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相对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以强力地抵靠的状态卡合。
当恒力下层轮60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时,与此相伴,卡合脱离杆单元180的杆衬套81和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角度确定杆194旋转时,卡合脱离杆84所具有的卡合叉瓦86在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下,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由此,卡合脱离杆单元180能够以使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方式逐渐从行星齿轮45脱离。止动齿45a的齿尖一边在卡合面86a上滑动一边相对于卡合面86a沿逆时针方向移动。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并且是从上方观察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当止动齿45a的齿尖与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接触时,作用于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由此,卡合脱离杆84借助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而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移位。然后,如图16所示,在止动齿45a的齿尖越过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的时刻,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被解除。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130具备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确定杆194,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弹簧94。此外,卡合叉瓦86随着角度确定杆194的旋转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与行星齿轮45卡合脱离,当在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而限制了行星齿轮45的自转之后,该卡合叉瓦86能够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移位而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从角度确定杆194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
此外,角度确定杆194具备叉部195,该叉部195限制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与角度确定杆194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卡合叉瓦86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移位而使得卡合叉瓦86无法从行星齿轮45脱离。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角度确定杆194具备叉部195,该叉部195限制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卡合叉瓦86相对于角度确定杆19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而使得卡合叉瓦86无法再次进入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进行卡合。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和图1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叉瓦86被杆弹簧94的弹簧主体97经由杆主体85间接地施力。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卡合叉瓦86被弹簧部294直接施力,该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说明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结构)
图17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17所示,卡合脱离杆单元280具备基部284(同步旋转部)和弹簧部294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84和杆弹簧94。
基部284形成为包围第一旋转轴线O1的环状。基部284被外插于杆衬套81,与杆衬套81一体地连结。由此,基部284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基部284中的、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朝向卡合叉瓦86侧的端缘284a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延伸。基部284具备比端缘284a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84b。突出部284b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上与端缘284a相邻。另外,卡合脱离杆单元280也可以不具备杆衬套81而是使基部284直接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连结。
弹簧部294是薄板弹簧。弹簧部294从基部284的卡合叉瓦86侧的端部起,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弹簧部294在径向外侧环绕基部284,在基部284的周围延伸大致一圈,直至从径向的外侧与基部284的端缘284a对置的位置位置。在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安装有卡合叉瓦86。由此,弹簧部294将卡合叉瓦86支承成能够相对于基部284移位。卡合叉瓦86从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向行星齿轮45侧(上方)突出。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与基部284的端缘284a抵接。由此,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通过与基部284的端缘284a滑动接触而能够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周向上移位。
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上与基部284的突出部284b隔开间隔地配置。此外,弹簧部294的比末端部294a靠基端侧的部位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与基部284的突出部284b抵接。由此,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能够相对于基部284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通过使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弹簧部294被基部284的突出部284b按压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被限制了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即,基部284的突出部284b限制了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
此外,弹簧部294相对于基部284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上对卡合叉瓦86施力,并且允许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换言之,在弹簧部294的末端部294a上安装的卡合叉瓦86成为相对于基部284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弹簧部294被突出部284b限制了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即,基部284的突出部284b限制了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作用)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卡合脱离杆单元280的作用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卡合着的阶段,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相对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以强力地抵靠的状态卡合。
当恒力下层轮60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时,与此相伴,杆衬套81和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基部284旋转时,被弹簧部294支承的卡合叉瓦86在具有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下,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由此,卡合脱离杆单元280能够以使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方式逐渐从行星齿轮45脱离。止动齿45a的齿尖一边在卡合面86a上滑动一边相对于卡合面86a沿逆时针方向移动。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并且是从上方观察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当止动齿45a的齿尖与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接触时,作用于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由此,卡合叉瓦86借助朝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而相对于基部284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上移位。然后,如图18所示,在止动齿45a的齿尖越过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的时刻,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被解除。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230具备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卡合脱离杆单元280的基部284,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弹簧94的基部95。此外,卡合叉瓦86随着基部284的旋转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与行星齿轮45卡合脱离,当在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而限制了行星齿轮45的自转之后,该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284移位,从而能够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由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抑制从基部284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
此外,恒扭矩机构30还具备朝向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的内侧直接对卡合叉瓦86施力的弹簧部294。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状态维持。由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卡合叉瓦86被支承于弹簧部294。根据该结构,与卡合叉瓦86没有被支承于弹簧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此外,卡合脱离杆单元280的基部284具备突出部284b,该突出部284b限制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与基部284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逆时针方向移位而使得卡合叉瓦86无法从行星齿轮45脱离。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卡合脱离杆单元280的基部284具备突出部284b,该突出部284b限制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的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后,由于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2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而导致卡合叉瓦86无法再次进入到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进行卡合。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9和图20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卡合叉瓦86设置成能够绕与第一旋转轴线O1不同的第三旋转轴线O3摆动,该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说明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结构)
图19是从上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19所示,卡合脱离杆单元380将卡合叉瓦86支承成能够以第三旋转轴线O3为中心摆动。第三旋转轴线O3位于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1和第二旋转轴线O2向底板23(参照图4)的面内方向偏移的位置。卡合脱离杆单元380被固定地支承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的上端部。卡合脱离杆单元380具备卡合脱离杆384和杆弹簧394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脱离杆84和杆弹簧94。
杆弹簧394被固定地支承于杆衬套81。杆弹簧394具备:固定于杆衬套81的基部395(同步旋转部);和从基部395延伸的弹簧主体397(弹簧部)。
基部395形成为包围第一旋转轴线O1的环状。基部395外插于杆衬套81,与杆衬套81一体地连结。由此,基部395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基部395上突出设置有杆销398(第一限制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杆销398设置于卡合叉瓦86与第一旋转轴线O1之间。杆销398形成为圆柱状,从基部395向上方突出。另外,卡合脱离杆单元380也可以不具备杆衬套81而使基部395直接与恒力下层轮60的恒力下层筒61连结。
弹簧主体397是薄板弹簧。弹簧主体397从基部395的卡合叉瓦86侧的端部起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弹簧主体397在径向外侧环绕基部395,并延伸至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上与卡合叉瓦86对置的位置为止。
卡合脱离杆384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绕第三旋转轴线O3旋转。第三旋转轴线O3相对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被配置在固定的位置。由此,卡合脱离杆384被设置为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1公转。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三旋转轴线O3被配置得比杆销398靠杆衬套81的径向外侧。卡合脱离杆384具备杆主体385和被杆主体385支承的卡合叉瓦86。
杆主体385配置在比行星轮43的行星齿轮45靠下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的上方。杆主体385被沿着第三旋转轴线O3延伸的杆旋转轴389支承成能够相对于基部395旋转。在杆主体385上安装有卡合叉瓦86。由此,卡合叉瓦86被设置为能够绕第三旋转轴线O3摆动。卡合叉瓦86从杆主体385向行星齿轮45侧(上方)突出。卡合叉瓦86配置在比第三旋转轴线O3靠杆衬套81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杆主体385从绕第三旋转轴线O3的顺时针方向与杆销398抵接。由此,杆主体385被杆销398限制绕第三旋转轴线O3沿逆时针方向移位。即,包含有杆销398的杆弹簧394限制了与行星齿轮45卡合后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395绕第三旋转轴线O3沿逆时针方向的移位。
杆主体385绕第三旋转轴线O3从逆时针方向与杆弹簧394的弹簧主体397的末端抵接。由此,杆主体385被弹簧主体397相对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向绕第三旋转轴线O3的逆时针方向施力,并且相对于基部395绕第三旋转轴线O3沿顺时针方向的移位被允许。根据以上内容,安装于杆主体385的卡合叉瓦86成为相对于基部395具有朝向绕第三旋转轴线O3的顺时针方向的游隙的状态。
这里,第三旋转轴线O3在杆衬套81的径向上配置于卡合叉瓦86与第一旋转轴线O1之间。因此,杆弹簧394的杆销398限制了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395在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上的移位。此外,卡合叉瓦86成为这样的状态:相对于恒力下层轮60具有朝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的游隙。另外,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是指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也是同样的。
(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作用)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卡合脱离杆单元380的作用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卡合着的阶段,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相对于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以强力地抵靠的状态卡合。
当恒力下层轮60借助来自恒力弹簧100的动力而旋转时,与此相伴,杆弹簧394的基部3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基部395旋转时,卡合脱离杆384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公转。这样,卡合脱离杆384所具有的卡合叉瓦86在具有朝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的游隙的状态下,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由此,卡合脱离杆单元380能够以使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方式逐渐从行星齿轮45脱离。止动齿45a的齿尖一边在卡合面86a上滑动一边相对于卡合面86a沿逆时针方向移动。
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并且是从上方观察行星轮和卡合脱离杆单元的俯视图。
当止动齿45a的齿尖与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接触时,作用于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接近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由此,卡合叉瓦86借助朝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的游隙,而相对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移位。然后,如图20所示,在止动齿45a的齿尖越过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的时刻,止动齿45a与卡合叉瓦86的卡合被解除。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恒扭矩机构330具备与恒力下层轮60的旋转同步地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杆弹簧394的基部395,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弹簧94的基部95。此外,卡合叉瓦86随着基部395的旋转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与行星齿轮45卡合脱离,当在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内与行星齿轮45卡合而限制了行星齿轮45的自转之后,该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395移位而能够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由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抑制从基部395经由恒力下层轮60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抑制传递至擒纵机14的扭矩的变动。
此外,恒扭矩机构30还具备经由杆主体385朝向旋转轨迹M的内侧间接地对卡合叉瓦86施力的弹簧主体397。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的状态被维持。由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杆弹簧394的基部395具备杆销398,该杆销398限制与行星齿轮45卡合的卡合叉瓦86的、相对于基部395向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在卡合叉瓦86与基部395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卡合叉瓦86相对于基部395在沿着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上移位而使得卡合叉瓦86无法从行星齿轮45脱离。因此,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此外,卡合叉瓦86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杆弹簧394的基部395绕与第一旋转轴线O1和第二旋转轴线O2不同的第三旋转轴线O3摆动。根据该结构,由于卡合叉瓦86的旋转轴被配置在与第一旋转轴线O1不同的第三旋转轴线O3上,因此能够提高恒扭矩机构30的设计自由度。而且,能够使卡合叉瓦86在从行星齿轮45脱离时发生移位的方向相对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1的顺时针方向倾斜。由此,能够使在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将要脱离之前作用于行星齿轮45与卡合叉瓦86之间的力F的方向沿着卡合叉瓦86的移位的方向。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卡合叉瓦86从行星齿轮45的旋转轨迹M退避,从而能够使卡合叉瓦86相对于行星齿轮45的卡合脱离动作稳定。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参照附图所说明的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其技术范围内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齿轮31为外齿类型,但不限于此,固定齿轮也可以为内齿类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恒力上层轮40和恒力下层轮60同轴配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恒力上层轮与恒力弹簧之间、或在恒力下层轮与恒力弹簧之间夹设有与恒力上层轮或恒力下层轮连结的齿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行星齿轮45的止动齿45a的齿尖和卡合叉瓦86的卡合面86a的第一端缘86a1双方都形成为凸曲面状,但不限于此。行星齿轮的止动齿的齿尖和卡合叉瓦的卡合面的端缘也可以不形成为凸曲面状。但是,在降低行星齿轮与卡合叉瓦的接触面压以抑制行星齿轮和卡合叉瓦的刮削这一点上,所希望的是,行星齿轮的止动齿的齿尖和卡合叉瓦的卡合面的端缘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凸曲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恒扭矩机构中设置有扭矩调整机构110,但也可以不设置扭矩调整机构110。在该情况下,只要以对恒力弹簧100施加了规定的预载荷的状态将恒力弹簧100的内端部102固定于恒力下层筒61即可。
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置换为公知的结构要素,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恒扭矩机构具有:
行星架,其借助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绕第一轴线旋转;
行星齿轮,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该行星齿轮绕第二轴线自转,并且绕所述第一轴线公转;
恒力弹簧,其借助所述行星架的旋转而被补充动力;
恒力轮,其借助来自所述恒力弹簧的动力而旋转,将所述恒力弹簧的动力传递至擒纵机;
同步旋转部,其与所述恒力轮的旋转同步地沿着绕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旋转;以及
卡合爪,其随着所述同步旋转部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脱离,当所述卡合爪在所述行星齿轮的旋转轨迹内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而限制了所述行星齿轮的自转之后,该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移位而能够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位而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扭矩机构还具备弹簧部,该弹簧部对所述卡合爪朝向所述旋转轨迹的内侧直接或间接地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扭矩机构还具备与所述弹簧部分体设置的杆体,该杆体将所述卡合爪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爪被支承于所述弹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旋转部具备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限制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后的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绕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方向的方向上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旋转部具备第二限制部,该第二限制部限制从所述旋转轨迹退避后的所述卡合爪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绕所述第一轴线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爪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同步旋转部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不同的第三轴线摆动。
10.一种钟表用机芯,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用机芯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恒扭矩机构。
11.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钟表用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9795A JP6566432B1 (ja) | 2018-06-07 | 2018-06-07 | 定トルク機構、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
JP2018-109795 | 2018-06-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9953A CN110579953A (zh) | 2019-12-17 |
CN110579953B true CN110579953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67766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89403.XA Active CN110579953B (zh) | 2018-06-07 | 2019-06-06 | 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66432B1 (zh) |
CN (1) | CN110579953B (zh) |
CH (1) | CH715052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66284B1 (ja) * | 2020-03-02 | 2020-10-07 | セイコーウオッチ株式会社 | 渦巻ばね、トルク発生装置、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
WO2023105270A1 (fr) * | 2021-12-09 | 2023-06-15 | Mb & F Sa | Mouvements horlogers à chronographe et leur application dans des pièces d'horlogerie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9101A (zh) * | 2005-10-10 | 2007-04-18 | 宝玑表有限公司 | 包含恒力装置的手表机芯 |
CN201461272U (zh) * | 2009-05-08 | 2010-05-12 | 贺洪斌 | 储能器反接减速器动力机 |
CN202442284U (zh) * | 2011-12-31 | 2012-09-19 |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恒力机构 |
CN103777510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钟表用的恒转矩机构以及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机械式钟表 |
CN104423241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动作稳定机构、机芯以及机械式钟表 |
CN105093900A (zh) * | 2014-05-14 | 2015-11-25 |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的快速校正机械装置 |
CN105404130A (zh) * | 2014-09-08 | 2016-03-16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恒力机构、机芯以及钟表 |
EP3098669A1 (fr) * | 2014-03-05 | 2016-11-30 | Nivarox-FAR S.A. | Spiral destiné à être serré par une rondelle élastique |
CN106896692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节钟表轮副之间的扭矩比的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296060A (fr) * | 1952-01-31 | 1954-01-31 | Marti Fritz | Mécanisme de transmission de force dit à force constante. |
JPS4621505Y1 (zh) * | 1970-10-22 | 1971-07-24 | ||
DE50115494D1 (de) * | 2001-12-15 | 2010-07-08 | Richemont Int Sa | Konstantkraftvorrichtung |
ATE403893T1 (de) * | 2003-10-28 | 2008-08-15 | Francois-Paul Journe | Konstantkraftvorrichtung für eine uhr |
JP6040063B2 (ja) * | 2013-03-12 | 2016-12-07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トルク調整装置、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
JP6091297B2 (ja) * | 2013-04-04 | 2017-03-08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脱進機、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
JP6355102B2 (ja) * | 2013-09-04 | 2018-07-11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定力装置、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
WO2017109004A1 (fr) * | 2015-12-21 | 2017-06-29 | Detra Sa | Dispositif d'échappement horloger et procédé de fonctionnement d'un tel dispositif |
-
2018
- 2018-06-07 JP JP2018109795A patent/JP6566432B1/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06 CN CN201910489403.XA patent/CN11057995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6-07 CH CH00777/19A patent/CH715052B1/f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9101A (zh) * | 2005-10-10 | 2007-04-18 | 宝玑表有限公司 | 包含恒力装置的手表机芯 |
CN201461272U (zh) * | 2009-05-08 | 2010-05-12 | 贺洪斌 | 储能器反接减速器动力机 |
CN202442284U (zh) * | 2011-12-31 | 2012-09-19 |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恒力机构 |
CN103777510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钟表用的恒转矩机构以及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机械式钟表 |
CN104423241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动作稳定机构、机芯以及机械式钟表 |
EP3098669A1 (fr) * | 2014-03-05 | 2016-11-30 | Nivarox-FAR S.A. | Spiral destiné à être serré par une rondelle élastique |
CN105093900A (zh) * | 2014-05-14 | 2015-11-25 |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的快速校正机械装置 |
CN105404130A (zh) * | 2014-09-08 | 2016-03-16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恒力机构、机芯以及钟表 |
CN106896692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节钟表轮副之间的扭矩比的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H715052B1 (fr) | 2023-01-31 |
JP6566432B1 (ja) | 2019-08-28 |
JP2019211404A (ja) | 2019-12-12 |
CN110579953A (zh) | 2019-12-17 |
CH715052A2 (fr) | 2019-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02301B2 (en) | Timepiece bearing, movement, and portable timepiece | |
CN103698995B (zh) | 钟表机构的联接杆和联接装置 | |
CN110579953B (zh) | 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CN110618595B (zh) | 擒纵机、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CN106896698B (zh) | 擒纵叉、调速擒纵器、陀飞轮、机芯和钟表 | |
TW201826050A (zh) | 陀飛輪及具有陀飛輪的錶 | |
CN110673457B (zh) | 螺旋形弹簧、转矩产生装置、用于钟表的机芯以及钟表 | |
JP6815238B2 (ja) | 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時計 | |
CN108693760B (zh) | 扭矩产生机构、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JP7393135B2 (ja) | 時計の日付表示のための瞬時制御装置 | |
CN108572537B (zh) | 擒纵机、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CN108572536B (zh) | 擒纵机、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EP3474083B1 (en) | Timepiece movement and timepiece | |
EP3474082B1 (en) | Timepiece movement and timepiece | |
JP6869773B2 (ja) | 定トルク機構、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 |
US20040130970A1 (en) | Timepiece with calendar | |
CN111610707B (zh) | 温度补偿型摆轮游丝机构、机芯以及钟表 | |
CN112486005A (zh) | 轮系调校机构、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 |
JP6591883B2 (ja) | 定力ばね調整機構、定力装置、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 |
CN109814365A (zh) | 利用蜗形凸轮使秒针回零的钟表机构 | |
JP2014020799A (ja) | 日回し車、カレンダ機構、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 |
JP7126428B2 (ja) | 巻真動作の切替機構及び時計 | |
JP2024124904A (ja) |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 |
CN113341674A (zh) | 引导机构、信息显示机构、机芯和钟表 | |
JP2021081299A (ja) | 時計用部品及び時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EIKO CHRONOMET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Instruments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