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4230B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74230B CN110574230B CN201880028562.3A CN201880028562A CN110574230B CN 110574230 B CN110574230 B CN 110574230B CN 201880028562 A CN201880028562 A CN 201880028562A CN 110574230 B CN110574230 B CN 1105742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vehicle
- substrate
- dielectric substrate
- lin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2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
- H01Q19/2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being end-fed and elongat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2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 H01Q19/3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being end-fed and elongat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实现车载用天线装置的低背化。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有天线基板(10),形成于该天线基板(10)的直列阵式天线(50)具有第1直线部(51)、第2直线部(54)、一端与第1直线部(51)连接的第1连结部(52)、和一端与第1连结部(52)电连接且另一端与第2直线部(54)连接的第2连结部(53),在电介质基板(11)的第1面设有第1直线部(51)和第1连结部(52),在电介质基板(11)的第2面设有第2连结部(53)和第2直线部(5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设置于车辆的V2X(Vehicle to X,Vehicle to Everything)通信(车车间通信/路车间通信等)等中所使用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形成了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这种天线装置,已知直列阵式天线图案印刷于电介质基板单面的天线装置。但是直列阵式天线具有为了相位匹配的折回部分,因此若在电介质基板的单面进行图案印刷,则不得不增大电介质基板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具有天线装置的高度变大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47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认识到这种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低背化的车载用天线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车载用天线装置。该车载用天线装置具有将导体图案设在电介质基板的两面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
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直列阵式天线具有第1直线部、第2直线部、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的第1连结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连结部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的第2连结部,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第1面设有所述第1直线部和所述第1连结部,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第2面设有所述第2连结部和所述第2直线部。
也可以为,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位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大致相同高度位置。
也可以为,所述第1直线部相对于所述第2直线部的排列方向是倾斜的。
也可以为,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1直线部平行的第1导波器、和与所述第2直线部平行的第2导波器中的至少一方。
也可以为,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在所述第2面设有与所述第2直线部平行的平行线部。
也可以为,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在所述第2直线部与所述平行线部之间设有切缺部或空洞部。
也可以为,所述直列阵式天线以第1频率、和与所述第1频率不同的第2频率工作。
也可以为,所述车载用天线装置具有电容加载元件,所述天线基板的配置为,所述第1连结部以及所述第2连结部在各自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电容加载元件从所述第1直线部以及所述第2直线部远离。
此外,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将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或系统等之间转换的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车载用天线装置的低背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是向着前方表示左侧的左侧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是向着前方表示右侧的右侧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是省略了壳体的后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是省略了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形成有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10的向着前方表示左侧的左侧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形成有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10的向着前方表示右侧的右侧视图。
图7A是表示当将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近似的天线基板10A配置在位于车辆的车窗附近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车顶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
图7B是表示将作为比较例1的天线基板10B配置在同样的倾斜的车顶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
图7C是表示将作为比较例2的天线基板10C配置在同样的倾斜的车顶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
图8A是在图7A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8B是在图7B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8C是在图7C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导波器的天线基板10与未设有导波器的天线基板的、仰角0°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平行线部的天线基板10与未设有平行线部的天线基板的、仰角0°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的天线基板10与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的天线基板的、仰角0°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中的天线基板10的VSWR特性图。
图13是表示设有电容加载元件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情况与未设有电容加载元件的情况下的、仰角0°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是向着前方表示左侧的左侧视图。
图15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是向着前方表示右侧的右侧视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是省略了壳体的后视图。
图17表示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是省略了壳体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改变电容加载元件的分割数量的情况下的GNSS天线的轴比的频率特性图。
图19是表示改变电容加载元件的分割数量的情况下的GNSS天线的平均增益的频率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对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处理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非限定发明,仅是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全部特征或其组合并不限于一定是发明的本质构成。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如这些图所示,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有金属制的底座2、和以覆盖底座2的上侧的方式螺丝紧固于底座2的电波透过性的壳体(天线罩)3。该车载用天线装置1在由底座2和壳体3包围的内部空间中,从前依次收容有SXM天线(贴片天线)5、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以及构成V2X通信用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10。SXM天线5在上表面具备辐射电极而具有朝上的指向性,经由基板9固定于底座2上。此外,图1中定义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上下、前后方向。纸面的上方向为上,下方向为下,纸面的左方向为前,纸面的右方向为后。
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具有电容加载元件71、和与其直列连接的线圈72。电容加载元件71固定于在底座2上竖立设置固定的保持架80。如图3所示,电容加载元件71是非分割构造,通过沿着保持架80的外表面的伞状导体固定配置于保持架80。线圈72安装于保持架80,线圈72的下端与固定于底座2的放大器基板73连接。
具有直列阵式天线50的天线基板10相对于固定于底座2的馈电用安装基板(安装部件)90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如图5以及图6所示,天线基板10通过印刷或导体箔的蚀刻等将导体图案设于电介质基板11的两面而构成了直列阵式天线50等。直列阵式天线50作为导体图案而具有直线部51、54、和用于相位匹配的连结部52、53。在电介质基板11的斜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51、和在电介质基板11的宽度方向(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部52形成于图5的电介质基板11的左侧面。另外,在电介质基板11的宽度方向(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部53、和在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54形成于图6的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连结部52和连结部53通过形成于它们的后端位置的通孔12等电连接。此外,上侧的直线部51上部成为沿着电介质基板11的上边折曲的部分51a,但这是由于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不足,所以通过设置折曲的部分51a,即使在电介质基板11的高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作为直线部51所必要的长度。只要折曲的部分51a没有过大,就不会对作为直列阵式天线的特性产生很大影响。另外,直列阵式天线是以阵列天线的方式工作并成为将上侧的振子(直线部51)与下侧的振子(直线部54)的指向性合成后的指向性的天线。相对于此,偶极天线是没有以阵列天线的方式工作、馈电点没有处于地板上、在馈电点的上下具有振子的天线。单极天线是馈电点处于地板上、且通过地板和振子来工作的天线。由此,直列阵式天线是执行与偶极天线或单极天线不同的工作的天线。
在该直列阵式天线50中,通过利用电介质基板11的表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能够将用于相位匹配的折回部分(连结部52和连结部53)形成于相同高度。由此,能够降低电介质基板11、即天线基板10的高度,进而能够将车载用天线装置1低背化。
但是,若将天线基板配置在位于车辆的后车窗附近并相对于车辆的水平面倾斜的车顶上,则因一部分电磁波传送至车窗,而发生增益在仰角0°附近跌落的现象。为了防止该现象,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基板10中,以使直线部51向前方稍微倾斜的方式设置。即,如图5所示,在直列阵式天线50中,上侧的直线部51的排列方向(由直线P所示)相对于下侧的直线部54的排列方向(由与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即直线Q所示)是倾斜的。即,在天线基板10垂直地安装于固定在图3所示的底座2上的馈电用安装基板(安装部件)90的情况下,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图6)中,下侧的直线部54沿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排列,相对于此,上侧的直线部51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前倾而排列,直线部51的上端侧与下端侧相比位于前方。直线P与直线Q所成的角度α为不足45°的较小角度。随后详细说明上侧的直线部51的排列方向相对于下侧的直线部54的排列方向而向前方倾斜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天线基板10中,为了使水平方向后侧的增益增大,与直列阵式天线50的直线部51、54对应地,在电介质基板11上通过导体图案设有导波器56、58。如图5所示,导波器56在电介质基板11的左侧面中与直线部51平行地设在直线部51的后方位置。另外,如图6所示,导波器58在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中与直线部54平行地设在直线部54的后方位置。导波器56、58的长度分别短于直线部51、54的长度。导波器56的长度比直线部51的除了折曲的部分51a之外的部分的长度短。
如图6所示,在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通过导体图案而设有与直线部54平行的平行线部57,并与直线部54一同形成有平行线路。另外,在电介质基板11上,在形成平行线路的直线部54与平行线部57之间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55。平行线部57的下端与馈电用安装基板90的接地(GND)导体连接。在直列阵式天线50中,馈电部59(直线部54的下端位置)位于下方,由此电流分布为上方(直线部51侧)弱且下方(直线部54侧)强。平行线部57起到使下方强的电流向上方上升的作用。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55具有使直线部54与平行线部57之间的介电常数降低、和使在直线部54与接地(GND)导体之间传送的电磁波与在平行线路(直线部54以及平行线部57)内传送的电磁波之间的相位匹配的作用。
设在天线基板10上的直列阵式天线50的馈电部59为直线部54的下端(向馈电用安装基板90的连接点),处于比SXM天线5的辐射电极面低的位置。若为V2X通信用,则通过天线基板10进行5.9GHz带的电波的收发。
图7A是表示在与车辆的倾斜的车顶100邻接地存在有车窗110的情况下,将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近似的天线基板10A配置于车顶100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使右侧面的导体图案与左侧面的导体图案重合而表示。天线基板10A位于车窗110的附近且竖立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0,且设于电介质基板11的上侧的直线部51不具有折曲部分,其全长直线地延伸。在该情况下,下侧的直线部54相对于车顶100是垂直的,相对于此,上侧的直线部51是非垂直的(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前倾)。这是为了减轻如下现象,该现象为如上述那样地、若将天线基板配置在位于车辆的后车窗附近并相对于车辆的水平面倾斜的车顶上的话,则因一部分电磁波传送至车窗110,增益会在仰角0°附近跌落。其效果在图8A中后述。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相同。
图7B是表示在与车辆的倾斜的车顶100邻接地存在有车窗110的情况下,将作为比较例1的天线基板10B配置于车顶100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使右侧面的导体图案与左侧面的导体图案重合而表示。天线基板10B位于车窗110的附近且竖立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0。在该情况下,上下的直线部51、54排列在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平行的一条直线上,相对于车顶100为垂直。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相同。
图7C是表示在与车辆的倾斜的车顶100邻接地存在有车窗110的情况下,将作为比较例2的天线基板10C配置于车顶100上之时的测定模型的示意图,使右侧面的导体图案与左侧面的导体图案重合而表示。天线基板10C位于车窗110的附近且竖立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0。在该情况下,上侧的直线部51与图7A的测定模型同样地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前倾,且下侧的直线部54也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前倾,直线部51、54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相同。
图8A是在使用了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近似的天线基板10A的图7A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频率5887.5MHz中的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图8A的右方的角度90°为在电介质基板11中导波器56、58相对于直线部51、54所处的一侧(即后侧)的水平方向(仰角0°),图8A的右方的角度大约114°为与车窗110大致平行的方向。标识1(右方90°)处的增益为6.886dBi,标识2(右方114°)处的增益为6.868dBi。水平方向后侧的增益大于与车窗110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增益。
图8B是在使用了比较例1的天线基板10B的图7B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频率5887.5MHz中的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标识1(右方90°)处的增益为6.419dBi,标识2(右方114°)处的增益为7.711dBi。受到车窗110的影响,与车窗110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增益变得大于水平方向后侧的增益。
图8C是在使用了比较例2的天线基板10C的图7C的测定模型的情况下的、表示频率5887.5MHz中的垂直面增益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标识1(右方90°)处的增益为6.572dBi,标识2(右方114°)处的增益为5.70dBi。水平方向后侧的增益大于与车窗110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增益。但标识1处的增益低于图8A。
根据图8A、图8B以及图8C的对比可知,与实施方式1的天线基板10近似的测定模型、即天线基板10A在仰角0°中水平方向后侧的增益最大,为优选。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导波器56、58的天线基板10的仰角0°的5887.5MHz中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与未设有导波器56、58的情况对比表示。在该图中,方位角180°为水平方向的正后方。具有导波器(实线)时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2.83dBi,无导波器(虚线)时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2.77dBi。可知有导波器(实线)的情况与无导波器(虚线)的情况相比,增益在从方位角120°至240°的范围内增加。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平行线部57的天线基板10(另外,也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55)的5887.5MHz中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与未设有平行线部57的情况对比表示。在该图中,方位角180°为水平方向的正后方。有平行线部(实线)时的仰角0°的后方(方位角90°~27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4.86dBi,无平行线部(虚线)时的仰角0°的后方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4.66dBi。在直列阵式天线50中,馈电部59处于下方,即直线部54的下端,由此电流分布为上方弱且下方强,但平行线部57起到使下方较强的电流向上方上升的作用。由此,通过设置平行线部57,直列阵式天线50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比未设有平行线部57时相比变高。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55的天线基板10的5887.5MHz中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与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的情况对比表示。在该图中,方位角180°为水平方向的正后方。可知有狭缝状切缺部(实线)的情况与无狭缝状切缺部(虚线)的情况相比,增益在从方位角120°至240°的范围内增加。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时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2.83dBi,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时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2.20dBi。当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时,在直线部54与接地(GND)导体之间传送的电磁波、与在平行线路(直线部54以及平行线部57)内传送的电磁波之间的相位会偏离,直线部51的增益降低。由此,通过设置狭缝状切缺部55,能够去除这种不良情况,直列阵式天线50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比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时变高。
图12是实施方式1中的天线基板10的VSWR特性图。直列阵式天线50除了用于V2X通信用的5.9GHz带的频率以外,还可以在用于远程操作系统(例如,无钥匙进入系统(KeylessEntry System),远程启动系统(Remote Start System),双方向远程发动机启动(Bi-directional Remote Engine Starter)等)的925MHz带的频率中,作为垂直极化波的天线来工作(在925MHz带中VSWR接近1)。由此,共线天线50之外不需要设置远程操作系统用的振子,能够将车载用天线装置1小型化。
图13是表示设有电容加载元件71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仰角0°的5887.5MHz中的水平面指向性的基于模拟所得的指向特性图,与未设有电容加载元件71的情况对比表示。在该图中,方位角180°为水平方向的正后方。电容加载元件71与天线基板10的直列阵式天线50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在5.9GHz带的频率中为λ/4。在有电容加载元件(实线)时,仰角0°的后方(方位角90°~27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2.64dBi,在无电容加载元件(虚线)时,仰角0°的后方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1.38dBi。由于电容加载元件71作为反射器来工作,所以有电容加载元件(实线)的情况与无电容加载元件(虚线)的情况相比,增益在从方位角120°至240°的范围内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的效果。
(1)天线基板10利用电介质基板11的两面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50。在此,用于相位匹配的折回部分的连结部52、53中,将连结部52形成于电介质基板11的一个面,将连结部53形成于另一个面,由此能够将连结部52、53形成为相同高度。在将直列阵式天线50构成于基板单面的情况下,在连结部52、53之间需要间隙。因此,通过利用电介质基板11的两面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50,并将连结部52、53设为相同高度,能够降低天线基板10的高度,进而能够使车载用天线装置1低背化。
(2)如图7A所示,车载用天线装置搭载于向着车辆的车窗110降低的车顶100上的情况下,因一部分电磁波传送至车窗,会发生增益在仰角0°附近跌落的现象。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天线基板10的直列阵式天线50的上侧的直线部51向前方稍微倾斜地设置,由此即使在车载用天线装置1搭载于向着车窗110降低的车顶100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天线基板10的垂直面增益在仰角0°附近跌落的现象。
(3)与直列阵式天线50的直线部51、54对应地分别设置导波器56、58,由此水平面增益在设有导波器56、58的后方侧变高。另外,水平面平均增益也因设有导波器56、58而变大。
(4)在直列阵式天线50中,离馈电部59远的上侧的直线部51的电流分布弱,下侧的直线部54的电流分布强,但平行线部57与直线部54平行地设置。由此,能够增强直列阵式天线50的上侧的直线部51的电流分布。该结果能够使直列阵式天线50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与未设有平行线部57时变高。
(5)在电介质基板11上设有平行线部57的情况下,若未设有狭缝状切缺部(空洞部)55,则平行线部57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直线部51的增益降低。但是,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狭缝状切缺部55形成于电介质基板11,能够实质上消除由平行线部57对直线部51的增益造成的不良影响。该结果为,能够使直列阵式天线50的仰角0°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与无狭缝状切缺部55时相比变高。
(6)直列阵式天线50除了用于V2X通信用的5.9GHz带的频率以外,还可以在用于远程操作系统的925MHz带的频率中作为垂直极化波的天线来工作。共线天线50以外不需要设置远程操作系统用的振子,能够实现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2>
使用图14至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如这些图所示,车载用天线装置1A具有金属制的底座2、和以覆盖底座2的上侧的方式螺丝紧固于底座2的电波透过性的壳体(天线罩)3。在由底座2和壳体3包围的内部空间内,从前依次收容有SXM天线(贴片天线)5、GNSS天线(贴片天线)6、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以及构成V2X通信用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10。SXM天线5以及GNSS天线6分别在上表面具有辐射电极而具有朝上的指向性,经由基板9、61固定于底座2上。此外,图14中定义车载用天线装置1A的上下、前后方向。纸面的上方向为上,下方向为下,纸面的左方向为前,纸面的右方向为后。
本实施方式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中的电容加载元件71A为分割构造的点、和在电容加载元件71A的下方配置有GNSS天线6的点。即,如图16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分割体彼此没有在电容加载元件71A的顶部而在下缘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分开地固定配置于保持架80。电容加载元件71A是将分割体81、82、83、84中相邻的分割体彼此由滤波器75连结的结构,这些分割体81、82、83、84由将山形的斜面在底部连结的形状的导体板构成。滤波器75在AM/FM广播的频带中为低阻抗,在天线基板10、SXM天线5以及GNSS天线6各自的工作频带中为高阻抗。即,在AM/FM广播的频带中,分割体81、82、83、84相互连接而可视为一个大导体。线圈72安装于保持架80,线圈72的上端与电容加载元件71A连接,线圈72的下端与固定于底座2的放大器基板73连接。设于天线基板10的直列阵式天线50的馈电部59为直线部54的下端(向馈电用安装基板90的连接点),处于比SXM天线5以及GNSS天线6的辐射电极面低的位置。实施方式2的其他构成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
实施方式2的构成的情况下,GNSS天线6配置于电容加载元件71的下方,但因电容加载元件71A被分割,减轻了电容加载元件71A的影响。图18表示电容加载元件的分割数量与GNSS天线6的轴比之间的关系。实施方式1的电容加载元件71相当于无分割且轴比不良,但伴随着将分割数量增加为两个、三个、四个(相当于实施方式2的电容加载元件71A),轴比降低而变得良好。图19表示电容加载元件的分割数量与GNSS天线6的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实施方式1的电容加载元件71相当于无分割且平均增益低,但伴随着将分割数量增加为三个、四个(相当于实施方式2的电容加载元件71A),平均增益提高。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能够在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流程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2中,作为用于相位匹配的折回部分的连结部52和连结部53通过利用电介质基板11的表背面而形成为相同高度,但不需要使电介质基板11的表背的连结部52和连结部53完全为相同高度。例如,即使连结部52的高度位置与连结部53的高度位置错开,也不会对工作造成障碍。另外,虽然例举了用于相位匹配的折回部分为由连结部52和连结部53构成的一个折回,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折回。
在实施方式1、2中,直线部54与平行线部57之间的狭缝状切缺部55到达至电介质基板11的下缘,但也可以为,没有到达电介质基板11的下缘的投币孔状的空洞部。
在实施方式1、2中,例举了设有导波器56、58的情况,但也可以省略导波器的一方或双方。
在实施方式1、2中,线圈72偏向右侧而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为左侧,也可以配置于大致中心。
在实施方式1中,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有SXM天线5、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以及构成V2X通信用直列阵式天线50的天线基板10,但能够根据需要而省略SXM天线5、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的任意一个或全部。另外,车载用天线装置1也可以替代SXM天线5、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而搭载具有其他功能的天线。
同样,在实施方式2中,车载用天线装置1A具有SXM天线5、GNSS天线6、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以及构成V2X通信用直列阵式天线50的天线基板10,但能够根据需要而省略SXM天线5、GNSS天线6、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的任意一个或全部。另外,车载用天线装置1A也可以替代SXM天线5、GNSS天线6、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7而搭载具有其他功能的天线。
在实施方式1、2中,在电介质基板11的左侧面形成有直线部51、连结部52、以及导波器56,在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形成有直线部54、连结部53、导波器58、以及平行线部57。但是,也可以为,在电介质基板11的左侧面形成有直线部54、连结部53、导波器58、以及平行线部57,在电介质基板11的右侧面形成有直线部51、连结部52、以及导波器56。
在实施方式1、2中,在电介质基板11的两面设置导体图案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50,但可以不使用电介质基板11,而使用棒状或薄板状等导体来构成与直列阵式天线50同样的直列阵式天线。在该情况下,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效果,但因为没有使用电介质基板11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所以与实施方式1、2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在实施方式1、2中,在直线部51设有折曲的部分51a,但若电介质基板1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不存在不足,则也可以在直线部51上不设置折曲的部分51a。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例举了设有狭缝状切缺部55和平行线部57的情况,但若不会对直列阵式天线50的增益造成问题,也能够省略狭缝状切缺部55和平行线部57的一方或双方。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直线部51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前倾,但若不会对直列阵式天线50的增益造成问题,直线部51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可以为平行,也可以后倾。对于直线部54,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为平行,但若不会对直列阵式天线50的增益造成问题,直线部54相对于电介质基板11的前缘可以前倾也可以后倾。只要不会对直列阵式天线50的增益造成问题,直线部51相对于直线部54的排列方向也可以不倾斜。
附图标记说明
1、1A车载用天线装置,2底座,3壳体,5SXM天线,6GNSS天线,7AM/FM广播用接收天线,10、10A、10B、10C天线基板,11电介质基板、12通孔、50直列阵式天线,51、54直线部,52、53连结部,55狭缝状切缺部,56、58导波器,57平行线部,71、71A电容加载元件,72线圈,90安装基板。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电介质基板的两面设有导体图案来构成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
所述直列阵式天线在第1面具有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的第1连结部,并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的第2面具有第2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连结部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的第2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位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大致相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相对于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电连接的连接部分而在相反方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列阵式天线为垂直偏振波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直线部相对于所述第2直线部的延伸方向是倾斜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1直线部平行的第1导波器、和与所述第2直线部平行的第2导波器中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1直线部平行的第1导波器、和与所述第2直线部平行的第2导波器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在所述第2面设有与所述第2直线部平行的平行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在所述第2直线部与所述平行线部之间设有切缺部或空洞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列阵式天线以第1频率、或与所述第1频率不同的第2频率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容加载元件,
所述天线基板的配置为,所述第1连结部以及所述第2连结部在各自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电容加载元件从所述第1直线部以及所述第2直线部远离。
10.一种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在电介质基板的两面分别设置的导体图案而构成直列阵式天线的天线基板,
所述直列阵式天线在一面具有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的第1连结部,并在另一面具有第2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连结部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的第2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及所述第2连结部由用于相位匹配的一个折回形状而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51914 | 2017-08-04 | ||
JP2017151914A JP6411593B1 (ja) | 2017-08-04 | 2017-08-04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PCT/JP2018/029193 WO2019027036A1 (ja) | 2017-08-04 | 2018-08-03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4230A CN110574230A (zh) | 2019-12-13 |
CN110574230B true CN110574230B (zh) | 2021-11-19 |
Family
ID=6392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8562.3A Active CN110574230B (zh) | 2017-08-04 | 2018-08-03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52690B2 (zh) |
EP (1) | EP3664218A4 (zh) |
JP (1) | JP6411593B1 (zh) |
CN (1) | CN110574230B (zh) |
WO (1) | WO20190270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56650B2 (ja) * | 2018-02-19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CN109638430B (zh) * | 2019-01-29 | 2024-10-29 | 深圳市集众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型天线 |
JP7351680B2 (ja) | 2019-09-05 | 2023-09-27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US11101568B1 (en) | 2020-03-27 | 2021-08-24 | Harada Industry Of America, Inc. | Antenna with directional gain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60203A (ja) * | 1987-03-12 | 1988-10-27 | ナウクノ・プロイズボドストベノ・プレドプリヤテイエ”ミルタ” | アンテナ |
JP2003133843A (ja) * | 2001-10-24 | 2003-05-09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 |
JP2003249810A (ja) * | 2002-02-22 | 2003-09-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多周波アンテナ |
CN1591977A (zh) * | 2003-08-29 | 2005-03-09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圆极化波用天线和含有该天线的综合天线 |
JP2005175557A (ja) * | 2003-12-08 | 2005-06-30 | Kojima Press Co Ltd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JP2006295430A (ja) * | 2005-04-08 | 2006-10-26 | Toppan Forms Co Ltd | アンテナ部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型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 |
CN201081821Y (zh) * | 2007-08-15 | 2008-07-0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03403964A (zh) * | 2011-01-12 | 2013-11-20 |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JP2015133692A (ja) * | 2013-12-11 | 2015-07-23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36254A (en) * | 1934-07-18 | 1935-10-08 | Harold Lister Kirke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ireless aerial systems |
US4204213A (en) * | 1978-08-15 | 1980-05-2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Flexible dipole antenna |
US4287518A (en) * | 1980-04-30 | 1981-09-01 | Nasa | Cavity-backed, micro-strip dipole antenna array |
US4616233A (en) * | 1984-04-25 | 1986-10-07 | Ford Aerospace &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Twin zig zag log periodic antenna |
US6222489B1 (en) * | 1995-08-07 | 2001-04-24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Antenna device |
DE69832696T2 (de) | 1998-06-30 | 2006-08-1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Phasenverzögerungsleitung für kollineare Gruppenantenne |
JP2003133842A (ja) * | 2001-10-24 | 2003-05-09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 |
JP4278534B2 (ja) * | 2004-02-19 | 2009-06-17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円偏波用アンテナ、アンテナ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
DE102010040809A1 (de) * | 2010-09-15 | 2012-03-15 | Robert Bosch Gmbh | Planare Gruppenantenne mit in mehreren Ebenen angeordneten Antennenelementen |
KR101269711B1 (ko) * | 2011-05-23 | 2013-05-30 |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 오픈 스터브를 이용한 레이더 배열 안테나 |
WO2014027875A1 (en) | 2012-08-17 | 2014-02-20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
KR20150098343A (ko) * | 2014-02-20 | 2015-08-2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대역폭이 확장된 차량용 이중 대역 pcb 안테나 장치 |
DE102014212494A1 (de) * | 2014-06-27 | 2015-12-31 | Robert Bosch Gmbh | Antennenvorrichtung mit einstellbarer Abstrahlcharakteristik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tennenvorrichtung |
-
2017
- 2017-08-04 JP JP2017151914A patent/JP6411593B1/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03 CN CN201880028562.3A patent/CN110574230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WO PCT/JP2018/029193 patent/WO2019027036A1/ja unknown
- 2018-08-03 US US16/609,749 patent/US111526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EP EP18840894.2A patent/EP3664218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60203A (ja) * | 1987-03-12 | 1988-10-27 | ナウクノ・プロイズボドストベノ・プレドプリヤテイエ”ミルタ” | アンテナ |
JP2003133843A (ja) * | 2001-10-24 | 2003-05-09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 |
JP2003249810A (ja) * | 2002-02-22 | 2003-09-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多周波アンテナ |
CN1591977A (zh) * | 2003-08-29 | 2005-03-09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圆极化波用天线和含有该天线的综合天线 |
JP2005175557A (ja) * | 2003-12-08 | 2005-06-30 | Kojima Press Co Ltd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JP2006295430A (ja) * | 2005-04-08 | 2006-10-26 | Toppan Forms Co Ltd | アンテナ部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型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 |
CN201081821Y (zh) * | 2007-08-15 | 2008-07-0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03403964A (zh) * | 2011-01-12 | 2013-11-20 |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JP2015133692A (ja) * | 2013-12-11 | 2015-07-23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64218A1 (en) | 2020-06-10 |
JP6411593B1 (ja) | 2018-10-24 |
US20200067180A1 (en) | 2020-02-27 |
JP2019033328A (ja) | 2019-02-28 |
US11152690B2 (en) | 2021-10-19 |
EP3664218A4 (en) | 2021-04-28 |
CN110574230A (zh) | 2019-12-13 |
WO2019027036A1 (ja) | 2019-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24224B (zh) | 天线装置 | |
CN110574230B (zh)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
CN110800158B (zh) | 贴片天线和天线装置 | |
JP2004228692A (ja) | デュアルバンドアンテナ | |
CN110637394B (zh)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
JP4169696B2 (ja) | 高バンド幅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 |
SG191229A1 (en) | Dual antenna structure having circular polarisation characteristics | |
CN110574233B (zh) | 天线装置 | |
JP2011091557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3745811A (zh) | 天线装置 | |
CN112740479B (zh) | 车载天线装置 | |
CN112186355A (zh) | 天线模块及车机装置 | |
US20040125033A1 (en) | Dual-band antenna having high horizontal sensitivity | |
WO2022202073A1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US20240030624A1 (en) | Antenna device | |
US20230253712A1 (en) |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 | |
WO2023090212A1 (ja) | 半波長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低背型アンテナ装置 | |
US9059518B2 (en) | Antenna for wireless apparatus | |
JP4219788B2 (ja) | 平面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 |
JP2022076307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JP2004253850A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 |
JP2022159131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JP2007174513A (ja) |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