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80811C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0811C
CN100480811C CNB2007101359859A CN200710135985A CN100480811C CN 100480811 C CN100480811 C CN 100480811C CN B2007101359859 A CNB2007101359859 A CN B2007101359859A CN 200710135985 A CN200710135985 A CN 200710135985A CN 100480811 C CN100480811 C CN 1004808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resin film
upper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359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2492A (zh
Inventor
佐藤努
柳原雅之
福田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8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81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同时确保液晶显示板的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板,该显示板包括: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附于上述上偏振片;其中,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比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更靠近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靠近外侧;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靠近外侧的、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设有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紧贴的衬垫材料。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关于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且有效的技术,该液晶显示装置被使用于移动电话终端等便携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移动电话终端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便携型电子装置的显示器中,广泛使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显示装置。并且,用于上述便携型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也被称为显示模块。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夹持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的显示装置。此时,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被称为TFT基板,例如,在玻璃基板上形成TFT(Thin Film Transistor)元件或像素电极等。另外,上述一对基板的另一个一般被称为相对基板,例如,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片等。并且,上述液晶显示板中,上述液晶材料的驱动方式为纵电场方式的情况时,在上述相对基板一侧形成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共通电极。另外,上述液晶材料的驱动方式为横电场方式的情况时,在上述TFT基板一侧形成上述共通电极。
上述便携型电子装置在近年其主体向薄型化发展,与此同时,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也在发展。在使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方法中,例如有使液晶显示板薄型化的方法。
在使上述液晶显示板薄型化的方法中,例如有研磨用于上述TFT基板或相对基板的玻璃基板而使其薄型化的方法。
另外,在使上述液晶显示板薄型化的方法中,例如还有对上述TFT基板或相对基板的任何一个基板,使用塑料基板来代替玻璃基板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8-006039号公报
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使上述液晶显示板薄型化,若研磨用于上述TFT基板或相对基板的玻璃基板使其变薄,与此同时,玻璃基板的强度降低,液晶显示板的强度降低。由此,在研磨玻璃基板进行薄型化的方法中,存在难以同时确保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的问题。
另外,在使用塑料基板来代替玻璃基板的方法中,由于塑料基板的耐热性或耐溶剂性(耐药性)比玻璃基板弱,所以存在例如,难以进行在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元件等的工序中的操作的问题。另外,例如,在液晶显示板中使用以玻璃基板作为TFT基板和以塑料基板作为相对基板的情况下,由于因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各基板的变形量不同,所以存在易发生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即,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因上述理由而难于进一步薄型化的问题。由此,存在例如,使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便携型电子设备难于进一步薄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例如可以同时确保液晶显示板的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的技术。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例如可使具有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的便携型电子装置薄型化的技术。
通过本说明书的叙述和附图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优点和新颖的特征。
对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的代表性概述如下所述。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板,该显示板包括: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其中,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比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更靠近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靠近外侧;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外侧的、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设有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紧贴的衬垫材料。
(2)在上述(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衬垫材料呈包围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被收容在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中;上述衬垫材料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内侧侧面。
(4)在上述(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
(5)在上述(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6)在上述(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大于等于3H。
(7)在上述(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小于等于1.4mm。
(8)在上述(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9)在上述(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10)在上述(9)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11)在上述(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基板以及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12)在上述(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板,该显示板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
收容上述显示板的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
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外侧的框架部件。
其中,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外侧;上述框架部件具有如下部位: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该部位位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并且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该部位与上述第2基板以及上述树脂薄膜重叠;在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分别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1衬垫材料;在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树脂薄膜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分别与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2衬垫材料。
(14)在上述(13)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衬垫材料以及上述第2衬垫材料为包围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15)在上述(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
(16)在上述(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17)在上述(13)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大于等于3H。
(18)在上述(13)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小于等于1.4mm。
(19)在上述(13)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具有导电层。
(20)在上述(13)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21)在上述(13)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22)在上述(2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23)在上述(13)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24)在上述(13)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2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板,该显示板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
收容上述显示板的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
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外侧的框架部件。
其中,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上述框架部件具有如下部位: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与上述偏振片相比位于近前侧、并且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在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外侧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内侧的区域中与上述上偏振片以及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外侧的区域中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衬垫材料。
(26)在上述(2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衬垫材料为覆盖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27)在上述(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
(28)在上述(25)至(2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29)在上述(25)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大于等于3H。
(30)在上述(25)至(2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小于等于1.4mm。
(31)在上述(25)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32)在上述(25)至(31)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33)在上述(32)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34)在上述(25)至(3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35)在上述(25)至(3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特征是,在比显示板的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配置树脂薄膜,且上述树脂薄膜贴付在上述上偏振片而紧贴。在具有这样的树脂薄膜的显示板中,上述树脂薄膜具有作为加强材料的功能,显示板的强度变高。由此,即使使第1基板或第2基板或两者都薄型化,也能确保显示板具有充分的强度。由此,可以同时确保显示板的进一步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例如,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位于内侧,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外侧。而且,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外侧的、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设有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紧贴的衬垫材料。另外,此时,上述衬垫材料优选为包围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如果这样设置,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部成为被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以及衬垫材料密封的状态。由此,可防止例如,从显示装置的外部侵入内部的水分等使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部劣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一般地例如,被收容在将树脂成型为箱形或框状构成的支承部件中。此时,上述衬垫材料优选紧贴上述支承部件的内侧侧面。在上述显示板上,例如,连接有柔性基板,在显示板上或柔性基板上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由此,上述衬垫材料如果紧贴在上述支承部件的内侧侧面,从显示装置的外部侵入内部的水分等可以被上述衬垫材料阻止住。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支承部件的外侧配置有例如,金属制框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上述框架部件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位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并且也可以设置与上述第2基板以及上述树脂薄膜重叠的部位。而且,在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置分别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1衬垫材料;在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树脂薄膜重叠的部位之间,设置分别与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2衬垫材料,从而从显示装置的外部侵入内部的水分等可以被上述第1衬垫材料和第2衬垫材料阻止住。
另外,此时,上述框架部件为例如,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为在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具有底面的箱形,且成为在上述框架部件的底面具有开口部的形状。此时,上述框架部件的底面的开口部中,其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外侧,且与上述第2基板以及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
另外,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例如,也可以在上述树脂薄膜的与上述上偏振片相对的面设置导电层。此时,作为上述第2衬垫材料例如,使用具有导电性的衬垫材料,如果使上述导电层夹在其中并使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第2衬垫材料紧贴,那么可以防止上述树脂薄膜或上述上偏振片带电。
另外,显示装置在收容上述显示板的支持部件的外侧配置有上述框架部件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光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也可以。这时,在上述框架部件上设置,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来看位于上述上偏振片的近前侧、且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在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外侧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而且,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置有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内侧的区域中与上述上偏振片以及上述框架部件紧贴,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外侧的区域中与上述第2基板以及上述框架部件紧贴。如果这样设置,成为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端面(切断端面)被上述衬垫材料覆盖的状态,从而可以防止例如由于从显示装置的外部侵入内部的水分等而使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部劣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优选为例如,厚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另外,上述树脂薄膜为光透过率高的材质,尤其优选无色透明的材质。作为这样的材质可以例举例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另外,上述树脂薄膜使用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的情况下,例如,其表面铅笔硬度为大于等于3H。所谓上述表面铅笔硬度是以用铅笔在材料表面划线时在材料表面上留下痕迹的硬度所表示的硬度。也就是,表面铅笔硬度为3H是指,用具有3H以及比3H软的芯的铅笔在树脂薄膜上划线时在表面不会留下痕迹。这样,若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铅笔硬度大于等于3H时,例如,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组装到移动电话终端时,可以不在移动电话终端的外包装(框体)表面安装保护显示板的保护罩。其结果,可以实现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的薄型化。
并且,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不是必须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铅笔硬度也不是必须为3H。即,只要是显示板可得到充分的强度,且为光透过率高的材质的树脂薄膜,任何材质都可以使用。另外,例如,通过对树脂薄膜的表面进行硬涂层处理,也可以提高上述表面铅笔硬度。
并且,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的上述第1基板以及第2基板的厚度优选分别小于等于0.5mm。此时,第1基板的厚度和第2基板的厚度可以大致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尤其,由于经由上述上偏振片贴付上述树脂薄膜的第2基板进一步加强树脂薄膜,所以即使比第1基板薄也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但是,根据显示板的种类,在上述第2基板的与上述上偏振片相对的面,例如可以设置,防带电的导体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不能研磨第2基板而使其薄型化。由此,在第2基板上设置上述导体膜的情况下,通过使第1基板比第2基板薄,也可以使显示板薄型化。此时,第1基板的厚度以及第2基板的厚度优选例如,除了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显示板的厚度小于等于1.4mm。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也可以例如,在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上偏振片之间设置上相位差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也可以例如,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在比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设置下偏振片。另外,此时,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也可以设置下相位差板。
并且,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的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优选都为玻璃基板。在上述第1基板以及上述第2基板使用玻璃基板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树脂薄膜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从而可以对各玻璃基板进行薄型化。由此,可以同时确保显示板的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板只要为至少具有上述第1基板、上述第2基板、上述上偏振片以及上述树脂薄膜的显示板,不论什么样的显示板都可以,但尤其优选,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夹持)有液晶层的液晶显示板。并且,本发明不限于具有上述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可以是例如,具有利用有机EL的自发光型的显示板的显示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板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6是使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的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7是将沿图5的C-C′线的剖视图和沿图6的D-D′线的剖视图横向合并的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3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4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应用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E-E′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6是表示设置于树脂薄膜的导电膜的图案的一个示例的示意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F-F′线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并且,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板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示意剖视图。
在实施例1中,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例举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对其结构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包括:TFT基板1;相对基板2;夹持在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之间的液晶材料3;以夹住夹持有液晶材料3的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偏振片4、5;在配置在相对基板2一侧的偏振片5上贴付并紧贴的树脂薄膜6。此时,树脂薄膜6通过例如粘结材料7或连接材料被贴付到偏振片5。
另外,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通过环状的密封材料8被连接,液晶材料3被填充并夹持在TFT基板1、相对基板2以及密封材料8所包围的空间内。
TFT基板1具有玻璃基板101和薄膜积层部102。省略详细说明,但薄膜积层部102是积层多个绝缘层、导电层和半导体层等形成的,例如,形成有扫描信号线(也称为栅极信号线)、图像信号线(也称为漏极信号线)、TFT元件和像素电极等。
相对基板2具有玻璃基板201和薄膜积层部202。省略详细说明,但薄膜积层部202是积层多个绝缘层、导电层等形成的,例如,形成有彩色滤光片。
并且,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方式为纵电场方式时,在相对基板2的薄膜积层部202上,形成有与TFT基板1的像素电极相对的共通电极。另外,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方式为横电场方式时,上述共通电极形成在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上。
另外,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的结构和相对基板2的薄膜积层部202的结构的组合适用于以往的液晶显示板的各种组合中的任意一种较好。由此,省略对各薄膜积层部102、202的具体结构例的详细说明。
另外,上述液晶显示板例如被收容在由树脂成型为箱形的支承部件9中。此时,上述液晶显示板在观察者观察时,从观察者身边开始以树脂薄膜6、偏振片5、相对基板2、液晶材料3、TFT基板1、偏振片4的顺序配置而被收容在上述支承部件9中。这样,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上述支承部件9的底面处于偏振片4的更后方。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配置于比相对基板2更靠近观察者(前方)的偏振片5被称为上偏振片,配置于TFT基板1的背面(后方)的偏振片4被称为下偏振片。
下偏振片4通过例如粘结材料(未图示)等贴付于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而紧贴。同样地,上偏振片5也通过例如粘结材料(未图示)等贴付于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而紧贴。此时,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以各自偏振片的透过轴(也称为偏光轴)相互正交,或平行的方式而被贴付。该下偏振片4以及上偏振片5也可以使用被用于以往的液晶显示板中的薄膜状的偏振片,所以省略关于材料等具体的结构例的详细说明。
树脂薄膜6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为配置在最靠近观察者的薄膜部件。由此,在树脂薄膜6上,优选使用光透过率高的薄膜,尤其优选使用无色透明的薄膜。在该树脂薄膜6上可以使用例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另外,此时,树脂薄膜6例如用粘结材料7等被贴付在上偏振片5上而紧贴。
另外,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偏振片5的外周位于比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外周更靠近内侧,且,树脂薄膜6的外周位于比上偏振片5的外周更靠近外侧。这样,在树脂薄膜6以及相对基板2的外周部的、未设置上偏振片5的区域中,设置衬垫材料10。衬垫材料10为例如包围上偏振片5的周围的环形,与树脂薄膜6以及相对基板2紧贴,且,还与支承部件9的内侧侧面紧贴。
另外,在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述液晶显示板的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背光源。在图2以及图3中,表示被称为边缘型的背光源的结构例,在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将从光源(未图示)发出的光导向液晶显示板的显示面的导光板11A、以及扩散板等光学片11B。此时,上述光源被配置在例如导光板11A的未图示的外周端面的外侧。
另外,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如,被使用于移动电话终端等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三边一致地重叠。这样,在TFT基板1的、没有与上述相对基板2重叠的区域,安装有例如,用于驱动TFT元件的驱动IC(半导体芯片)12A、12B。另外,在TFT基板1的、没有与上述相对基板2重叠的区域的端部(边),连接柔性基板13的一端。
在连接在TFT基板1的柔性基板13的一端附近,柔性基板13弯曲,另一端配置在支持部件9和导光板11A之间。另外,此时,在支承部件9的底面,设置有开口部9A,在柔性基板13的、与上述开口部9A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电路元件14A、14B。
另外,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在支承部件9的底面和导光板11A之间,设置有第1间隔片15A,在光学片11B和TFT基板1(玻璃基板101)之间,设置有第2间隔片15B。
简单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顺序,首先,将未贴付树脂薄膜6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板、柔性基板13以及背光源收容在支承部件9内。此时,在上偏振片5的、贴付树脂薄膜6的面上,例如设置有粘结材料7以及覆盖膜。然后,在液晶显示板的相对基板2的外周部配置有衬垫材料10。之后,剥下上述覆盖膜而贴付树脂薄膜6。通过以上述顺序进行组装,得到图1至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板中,用粘结材料7将树脂薄膜6贴付到上偏振片5。树脂薄膜6作为加强液晶显示板的加强部件使用。由此,图4所示的树脂薄膜6的厚度T6为例如,优选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在树脂薄膜6的厚度T6为0.2mm以上时,例如,即使使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的厚度T1以及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的厚度T2分别为小于等于0.5mm,也可以充分地确保液晶显示板的强度。由此,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板中,使除树脂薄膜6以及粘结材料7之外的显示板的总厚度Tp小于等于1.4mm,也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
另外,由于使除树脂薄膜6以及粘结材料7之外的液晶显示板的总厚度Tp为小于等于1.4mm,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由此例如,即使支承部件9的底面的厚度、导光板11A和光学片11B的厚度的总和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厚度,也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Tm薄型化。
并且,在图4中,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的厚度T1以及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厚度T2为大致相等的厚度,并不限于此,各基板的厚度T1、T2也可以不同。在树脂薄膜6上,具有作为液晶显示板的加强部件的功能,例如,可以使树脂薄膜6贴付的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厚度T2比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的厚度T1薄。由此,可以进一步使除树脂薄膜6以及粘结材料7之外的显示板的总厚度Tp薄型化。
图5至图7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便携型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和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主视图。图6是使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的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主视图。图7是将沿图5的C-C′线的剖视图和沿图6的D-D′线的剖视图横向合并的附图。并且,图7所示的两个剖视图中,左侧为沿图5的C-C′线的剖视图,右侧为沿图5的D-D′线的剖视图。
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如,适用于移动电话终端等的便携型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模块)的优选显示板。
用于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如图5以及图7的左侧所示,液晶显示板收容在支持部件9中,该液晶显示板从观察者角度观察以上偏振片5、相对基板2、液晶材料(液晶层)3、TFT基板1、下偏振片4的顺序进行配置。此时,在上偏振片5上没有贴付树脂薄膜6。而且此时,若为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背光的光学片11B以及导光板11A配置在比下偏振片4更靠近后方。
在上述移动电话终端中,液晶显示装置以能看到液晶显示板的显示区域DA的方式被收容在开口的外包装(筐体)16中。另外,在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中,一般地覆盖外包装16的开口部16A而配置透明的保护盖17。此时,保护盖17嵌入设置于外包装16的表面上的凹陷中,例如,大多为用粘结剂18贴付到外包装16上。该保护盖17用于例如防止液晶显示板的表面(上偏振片5)受伤,并防止压力割伤液晶显示板。
这样,在使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终端中,需要保护液晶显示板的保护盖17,这就使显示部变厚。
另一方面,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树脂薄膜6贴付到上偏振片5,提高液晶显示板的强度,所以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或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可以比以往的液晶显示板薄。由此,在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图6以及图7所示,可以使液晶显示板的、由下偏振片4、TFT基板1、液晶材料3、相对基板2、上偏振片5构成的部分的厚度比以往的液晶显示板中的厚度薄。
另外,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例如,树脂薄膜6的表面即与观察者相对的面的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时,树脂薄膜6的表面变得不易受伤。并且,上述表面铅笔硬度是指,以在材料的表面用铅笔划线时能使材料表面受伤的硬度所表示的硬度。也就是,表面铅笔硬度为3H是指,用具有3H以及比3H软的芯的铅笔在树脂薄膜上划线时在表面不会产生伤痕。
也就是说,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树脂薄膜6上可以具有作为保护盖17的功能。由此,将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收容在移动电话终端的外包装16时,例如,如图6以及图7所示,即使不贴付保护盖17,也可以防止液晶显示板的表面(上偏振片5)受伤,并防止压力割伤液晶显示板。
并且,树脂薄膜6的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时,可以使用由具有3H以上的铅笔硬度的材料以框架状成型的部件,也可以在将具有任意铅笔硬度的材料成型成框架状后,对表面进行硬化处理而使表面铅笔硬度达到3H以上。在作为树脂薄膜6的材料例如使用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时,不对表面进行硬化处理也可以使表面铅笔硬度达到3H以上。由此,对树脂薄膜6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由此,在使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终端中,从支承部件9的底面到外包装16的开口部16A所在的面的厚度可以比以往的装置薄。其结果,可以使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比以往的装置薄。
另外,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显示部在液晶显示板和保护盖17之间具有空气层,但通过使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不产生空气层。由此,与以往的装置相比,可以改善显示效率。
另外,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玻璃基板101、201制造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由此,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塑料基板的液晶显示板相比,可以容易地形成薄膜积层部102、202。并且,通过使用玻璃基板101、201制造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还防止了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显示不均的发生。
然而,如图6以及图7所示,保护盖17没有贴付到外包装16情况下的移动电话终端中,从外包装16的开口部16A的端部和树脂薄膜6之间产生的间隙,水分等容易进入外包装内部,液晶显示板的TFT基板1上形成的配线或其它电路基板上形成的配线等容易被腐蚀。但是,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偏振片5的外周的外侧,例如,配置有衬垫材料10,其分别与相对基板2和树脂薄膜6紧贴,且与支承部件9的内侧侧面紧贴。由此,即使水分等进入外包装16的内部,衬垫材料10成为壁,防止进入的水分到达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其结果,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变得难以腐蚀或劣化,能够降低上偏振片5从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剥离而成为显示不均的原因的可能性。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8所示的截面是与图2所示相同的截面,即表示沿图1的A-A′的截面结构的附图。
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关键点是,树脂薄膜6配置在比液晶显示板的上偏振片5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且树脂薄膜6贴付在上偏振片5而紧贴上偏振片5。由此,关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其它结构,当然可以适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所适用的各种结构。
即,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如图8所示,在支承部件9的外侧,例如,也可以配置由SUS等金属构成的框架部件19。此时,框架部件19例如成型为箱形,以使框架部件19的开放端和支持部件9的开放端对齐的方式收容支持部件9,该支持部件9收容有液晶显示板或背光源。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9所示的截面是与图2所示相同的截面,即表示沿图1的A-A′的截面结构中的、从下偏振片4到上偏振片5以及粘结材料7之间的截面结构。
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于液晶显示板的结构,从下偏振片4到上偏振片5之间的结构可以适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所适用的各种结构。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形成于TFT基板1的像素电极和相对的相对电极可以形成在相对基板2的薄膜积层部202,也可以形成在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
液晶显示板为例如被称为IPS(In Plane Switching)的横向电场驱动型的显示板时,上述相对电极形成在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由此,例如如图9所示,在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内表面、换言之在与贴付上偏振片5的面,设置耐电防止用的导电膜203。该导电膜203例如由ITO等透明导体形成。
在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内表面设置导电膜203时,不能研磨内表面而进行薄型化。但是,可以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的内表面、换言之贴付下偏振片4的面。因此,通过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使厚度T1比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厚度T2薄,从而可以使除树脂薄膜6以及粘结材料7以外的显示板的总厚度Tp薄型化。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3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10所示的截面是与图2所示相同的截面,即表示沿图1的A-A′的截面结构中的、从下偏振片4到上偏振片5以及粘结材料7之间的截面结构。
在以上说明中,作为液晶显示板的结构例,可以例举下偏振片4贴付在TFT基板1而紧贴,上偏振片5贴付在相对基板2而紧贴的情况。但是,在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将下相位差板20配置在TFT基板1和下偏振片4之间,并将上相位差板21配置在相对基板2和上偏振片5之间。
在配置有下相位差板20以及上相位差板21的液晶显示板中,由下偏振片4以及下相位差板20构成的下圆偏振片和由上偏振片5以及上相位差板21构成上圆偏振片,以上圆偏振片/液晶层/下圆偏振片的方式且以(上圆偏振片角度)垂直于(下圆偏振片角度)的关系进行配置。此时的下相位差板20的结构以及上相位差板21的结构可以适用以往的配置有下相位差板以及上相位差板的液晶显示板所适用的各种结构。
另外,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为例如半透过型。上述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在一个像素区域具有透过区域和反射区域,除了树脂薄膜6之外的显示板的大致结构构成为例如图10所示的结构。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4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11所示的截面是与图2所示相同的截面,即表示沿图1的A-A′的截面结构的附图。
在以上的说明中,可以将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例举,但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限于透过型或半透过型,当然也可以是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与透过型不同,例如图11所示,从装置外部射入树脂薄膜6的光22被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反射而向观察者一侧射出。由此,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不需要在TFT基板1的后方配置下偏振片4或背光源。
在使用上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将树脂薄膜6贴付在上偏振片5而紧贴,例如即使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或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进行薄型化,也可以确保充分的强度。由此,可以同时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和充分的强度。
并且,在实施例1中,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可以例举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还可以适用使用有机EL(E1ectroLuminescence)的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应用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12所示的截面是与图2所示相同的截面,即与沿图1的A-A′的截面结构相当的附图。
使用有机EL的显示板如图12所示,具有:TFT基板1;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贴付于相对基板2的相位差板21以及偏振片5。这样,在适用实施例1的结构的情况下,用粘结材料7贴付的树脂薄膜6紧贴偏振片5。
另外,使用有机EL的显示板的情况下,例如,在TFT基板1的薄膜积层部102,具有使用有机EL材料的发光层,发光层的点亮以及熄灭中,根据点亮时的光23的辉度控制各像素的阶调。由此,由TFT基板1、相对基板2以及密封材料8包围的空间内成为真空状态。另外,与液晶显示板不同,在相对基板2上可以没有薄膜积层部202。
另外,在使用有机EL的显示板中,组合偏振片5和相位差板21而构成圆偏振片,由此防止外光的反射(映入)。此时,相位差板21可以只使用λ/4相位差板,也可以重叠使用λ/4相位差板和λ/2相位差板。将重叠使用λ/4相位差板和λ/2相位差板的相位差板21和偏振片5组合时,可以构成广带域圆偏振片。
在使用上述有机EL的显示板的情况下,通过将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等树脂薄膜6贴付到偏振片5而紧贴,可以提高显示板的强度。由此,可以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或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进行薄型化。
另外,使偏振片5以及相位差板21的外周比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外周更靠近内侧,且使树脂薄膜6的外周比上偏振片5更靠近外侧,由此可以在上偏振片5的外周的外侧的、在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和树脂薄膜6之间设置衬垫材料10。由此,可以用衬垫10控制住从装置外部侵入的水分等,从而可以防止其到达偏振片5和相位差板21。其结果,可以降低因偏振片5以及相位差板21的从外周端面的腐蚀或劣化使偏振片5或相位差板21剥离,而成为产生显示不均的原因的可能性。
并且,实施例1所说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不限于使用液晶显示板、有机EL的显示板,当然可适用于具有与这些结构类似的显示板的各种显示装置。
实施例2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E-E′线的示意剖视图。
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具有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具有:TFT基板1;相对基板2;夹持在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之间的液晶材料3;以夹住夹持有液晶材料3的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的方式配置的下偏振片4以及上偏振片5;在偏振片5上贴付并紧贴的树脂薄膜6。此时,树脂薄膜6通过例如粘结材料7或连接材料被贴付到偏振片5。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树脂薄膜6也优选使用光透过率高的薄膜、尤其无色透明的薄膜,例如,使用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另外,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通过环状的密封材料8连接,液晶材料3被填充并夹持在TFT基板1、相对基板2以及密封材料8所包围的空间内。
另外,TFT基板1具有玻璃基板101和薄膜积层部102;相对基板2具有玻璃基板201和薄膜积层部202。
另外,上述液晶显示板例如被收容在由树脂成型为箱形的支承部件9中。此时,上述液晶显示板在观察者观察时,从观察者身边开始以树脂薄膜6、偏振片5、相对基板2、液晶材料3、TFT基板1、偏振片4的顺序配置而被收容在上述支承部件9中。这样,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上述支承部件9的底面处于偏振片4的更后方。
另外,在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显示板的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背光源,在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将从光源(未图示)发出的光导向液晶显示板的显示面的导光板11A、以及扩散板等光学片11B。此时,上述光源被配置在例如导光板11A的未图示的外周端面的外侧。
另外,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使偏振片5的外周比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外周更靠近内侧,且使树脂薄膜6的外周比上偏振片5更靠近外侧。但是,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树脂薄膜6以及相对基板2的外周部的、未设置上偏振片5的区域中,介设有在支承部件9的外侧配置的框架部件19的一部分。这样,在框架部件19和相对基板2之间设有第1衬垫材料10A,在框架部件19和树脂薄膜6之间设有第2衬垫材料10B。
此时,框架部件19例如为具有覆盖支持部件9的开放端的底面的箱形部件,在底面具有以能看到液晶显示板的显示区域DA的方式开有的开口部19A。这样,其开口部19A的外周附近的端部设置在相对基板2和树脂薄膜6之间。
另外,此时,第1衬垫材料10A以及第2衬垫材料10B例如优选为包围上偏振片5的周围的环状。这样,优选第1衬垫材料10A与相对基板2以及框架部件19紧贴,第2衬垫材料10B与树脂薄膜6以及框架部件19紧贴。
简单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顺序,首先,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将未贴付树脂薄膜6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板、背光源、柔性基板等收容在支承部件9内。此时,在上偏振片5的、贴付树脂薄膜6的面上,例如设置有粘结材料7以及覆盖膜。然后,在相对基板2的外周部配置包围上偏振片5的环状的第1衬垫材料10A之后,覆盖在底面具有开口部19A的框架部件19。之后,在框架部件19的开口部19A的周围,配置包围上偏振片5的环形的第2衬垫材料10B,剥下粘结材料7的覆盖膜而贴付树脂薄膜6。通过以上述顺序进行组装,得到图13至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也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在上偏振片5使用粘结材料7等贴付树脂薄膜6而紧贴,从而可以提高液晶显示板的强度。由此,即使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或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进行薄型化,也可以确保液晶显示板具有充分的强度。其结果,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比以往的装置薄。即,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能同时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和具有充分的强度。
另外,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用玻璃基板形成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几乎没有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形量差。由此,可以防止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显示不均的发生。
另外,通过将具有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块)使用于移动电话终端等便携型电子设备,可以使便携型电子设备的显示部薄型化。
另外,如果树脂薄膜6的表面、即与观察者相对的面的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难以使树脂薄膜6的表面受伤,所以具有作为用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等覆盖外包装开口部的方式被安装到树脂薄膜6的保护盖17的功能。由此,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地将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收容到移动电话终端的外包装16时,即使不贴付保护盖17,也能防止液晶显示板的表面(上偏振片5)受伤,并能防止压力割伤液晶显示板。
另外,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偏振片5的外周的外侧,例如配置有:分别与相对基板2和框架部件19紧贴的第1衬垫材料10A,以及分别与树脂薄膜6以及框架部件19紧贴的第2衬垫材料10B。由此,即使水分等进入外包装16的内部,第1衬垫材料10A以及第2衬垫材料10B成为壁,防止进入的水分到达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其结果,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变得难以腐蚀或劣化,能够降低上偏振片5从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剥离而成为显示不均的原因的可能性。
另外,省略详细说明,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也可以在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贴付了上偏振片5的面上设置透明的导电膜203。这种情况下,作为第1衬垫材料10A的材料如果使用导电性树脂或导电性橡胶等,导电膜203和框架部件19通过第1衬垫材料10A电性连接。由此,例如,可以获得防止上偏振片5或树脂薄膜6带电的效果。
而且,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也可以在TFT基板1和下偏振片4之间配置下相位差板20,且在相对基板2和上偏振片5之间配置上相位差板21。
另外,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板不限于透过型,也可以是反射型或半透过型。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并且,图15所示的截面是与图14所示相同的截面,即表示沿图13的E-E′的截面结构的附图。
在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树脂薄膜6通过第2衬垫材料10B与金属制框架部件19连接。由此,例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树脂薄膜6的、与上偏光半5相对的面上设置ITO等透明的导电膜24。此时,导电膜24以介于树脂薄膜6和第2衬垫材料10B之间的方式被设置。这样,作为第2衬垫材料10B的材料如果使用例如导电性树脂或导电性橡胶等,那么导电膜24和框架部件19通过第2衬垫材料10B电性连接。由此,例如,即使未在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的内表面设置导电膜203时,也可以获得防止上偏振片5或树脂薄膜6带电的效果。
图16是表示设置于树脂薄膜的导电膜的图案的一个示例的示意俯视图。
在树脂薄膜6上设置导电膜24的情况下,考虑在树脂薄膜6的、与上偏振片5相对的面的全部区域设置导电膜24。但是,在树脂薄膜6的、与上偏振片5相对的面的全部区域设置导电膜24的情况下,由于显示板的显示区域DA上也具有导电膜24,所以显示效率降低,存在着成为产生显示不均的原因的可能性。由此,导电膜24例如图16所示,树脂薄膜6的、与上偏振片5相对的面上,也可以只在显示区域DA的外侧设置成环状。另外,只在显示区域DA的外侧设置的情况下,例如,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相对的两边构成的组中,也可以在其中一组上设置带状或线状的导电膜。
并且,实施例2中,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可以例举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当然还可以适用使用有机EL的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另外,实施例2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不限于使用液晶显示板、有机EL的显示板,可适用于具有与这些结构类似的显示板的各种显示装置。
实施例3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8是沿图17的F-F′线的示意剖视图。
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图17以及18所示,具有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具有:TFT基板1;相对基板2;夹持在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之间的液晶材料3;以夹住夹持有液晶材料3的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的方式配置的下偏振片4以及上偏振片5;在偏振片5上贴付并紧贴的树脂薄膜6。此时,树脂薄膜6通过例如粘结材料7或连接材料被贴付到偏振片5。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树脂薄膜6也优选使用光透过率高的薄膜、尤其无色透明的薄膜,例如,使用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另外,TFT基板1和相对基板2通过环状的密封材料8连接,液晶材料3被填充并夹持在TFT基板1、相对基板2以及密封材料8所包围的空间内。
另外,TFT基板1具有玻璃基板101和薄膜积层部102;相对基板2具有玻璃基板201和薄膜积层部202。
另外,上述液晶显示板例如被收容在由树脂成型为箱形的支承部件9中。此时,上述液晶显示板在观察者观察时,从观察者身边开始以树脂薄膜6、偏振片5、相对基板2、液晶材料3、TFT基板1、偏振片4的顺序配置而被收容在上述支承部件9中。这样,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上述支承部件9的底面处于偏振片4的更后方。
另外,在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显示板的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背光源,在下偏振片4和支承部件9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将从光源(未图示)发出的光导向液晶显示板的显示面的导光板11A、以及扩散板等光学片11B。此时,上述光源被配置在例如导光板11A的未图示的外周端面的外侧。
另外,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使上偏振片5的外周比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外周更靠近内侧,且使树脂薄膜6的外周比上偏振片5的外周更靠近内侧。这样,框架部件19的底面比上偏振片5更靠近观察者。另外,框架部件19的底面上开有的开口部19A的外周为上偏振片5的外周的内侧,且位于树脂薄膜6的外周的外侧的任意位置。
此时,在框架部件19的底面的开口部19A的外周附近,配置有从上偏振片5的外周的内侧延伸到外侧的衬垫材料10,衬垫材料10的一部分介于框架部件19和上偏振片5之间,剩下的部分介于框架部件19或相对基板2之间。此时,衬垫材料10优选紧贴上偏振片5、相对基板2以及框架部件19。另外,此时,衬垫材料10优选为例如包围上偏振片5的外周附近的环状。
简单说明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顺序,首先,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将未贴付树脂薄膜6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板、背光源、柔性基板等收容在支承部件9内。此时,在上偏振片5的、贴付树脂薄膜6的面上,例如设置有粘结材料7以及覆盖膜。然后,在上偏振片5的外周附近配置例如包围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的环状的衬垫材料10之后,覆盖在底面具有开口部19A的框架部件19。之后,剥下粘结材料7上的覆盖膜而贴付树脂薄膜6。通过以上述顺序进行组装,得到图17至图1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也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在上偏振片5使用粘结材料7等贴付树脂薄膜6而紧贴,从而可以提高液晶显示板的强度。由此,即使研磨TFT基板1的玻璃基板101或相对基板2的玻璃基板201进行薄型化,也可以确保液晶显示板具有充分的强度。其结果,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比以往的装置薄。即,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能同时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和具有充分的强度。
另外,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用玻璃基板形成TFT基板1以及相对基板2,几乎没有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形量差。由此,可以防止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显示不均的发生。
另外,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被衬垫材料10以及框架部件19的底面覆盖。由此,例如,从倾斜的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由于不能看到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所以可以防止因从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漏光引起的显示不均的发生。
另外,通过将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块)使用于移动电话终端等便携型电子设备,可以使便携型电子设备的显示部薄型化。
另外,如果树脂薄膜6的表面、即与观察者相对的面的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就难以使树脂薄膜6的表面受伤,所以具有作为用以往的移动电话终端等覆盖外包装开口部的方式被安装到树脂薄膜6的保护盖17的功能。由此,将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收容到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移动电话终端的外包装16中时,即使不贴付保护盖17,也能防止液晶显示板的表面(上偏振片5)受伤,并能防止压力割伤液晶显示板。
另外,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紧贴衬垫材料10。由此,即使水分等进入外包装16的内部,衬垫材料10成为壁,防止进入的水分到达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其结果,上偏振片5的外周端面变得难以腐蚀或劣化,能够降低上偏振片5从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剥离而成为显示不均的原因的可能性。
另外,省略详细说明,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也可以在相对基板2(玻璃基板201)的、贴付了上偏振片5的面上设置透明的导电膜203。这种情况下,作为衬垫材料10的材料如果使用导电性树脂或导电性橡胶等,那么导电膜203和框架部件19通过衬垫材料10电性连接。由此,例如,可以获得防止上偏振片5或树脂薄膜6带电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也可以在TFT基板1和下偏振片4之间配置下相位差板20,且在相对基板2和上偏振片5之间配置上相位差板21。
另外,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板不限于透过型,也可以是反射型或半透过型。
并且,实施例3中,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可以例举液晶显示装置,但并不限于此,当然还可以适用使用有机EL的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另外,实施例3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不限于使用液晶显示板、有机EL的显示板,可适用于具有与这些结构类似的显示板的各种显示装置。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实施例1到实施例3中例举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承部件9,例如如图2以及图3所示,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在下偏振片4的后方具有底面,而支承部件9也可以为没有上述底面的框状部件。支承部件9为框状的情况下,与上述底面相当的部分即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位于下偏振片4的后方具有开放端,在该开放端配置有反射片。此时,上述反射片例如配置在导光板11A和柔性基板13之间。另外,例如,在使用图2以及图3所示的具有底面的支承部件9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内侧底面和导光板11A之间配置反射片。
另外,实施例1到实施例3例举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板中,树脂薄膜6配置在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最靠近观察者而露出,但并不限于此,在树脂薄膜6的位于观察者一侧的表面上,可以形成例如防反射层(AD层:Anti G1are层)。

Claims (35)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板,该显示板包括:
第1基板;
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
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
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其特征在于,
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比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更靠近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靠近外侧;
在比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更外侧的、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设有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紧贴的衬垫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衬垫材料呈包围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板被收容在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中;
上述衬垫材料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内侧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0.2mm以上2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为1.4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板以及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板,该显示板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
收容上述显示板的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
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外侧的框架部件;其特征在于,
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外侧;
上述框架部件具有如下部位: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该部位位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并且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该部位与上述第2基板以及上述树脂薄膜重叠;
在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分别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1衬垫材料;
在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树脂薄膜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分别与上述树脂薄膜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第2衬垫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衬垫材料以及上述第2衬垫材料为包围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0.2mm以上2mm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为1.4mm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树脂薄膜之间具有导电层。
20.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21.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23.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24.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2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板,该显示板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且配置在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上偏振片,其配置在比上述第2基板更靠近观察者一侧;树脂薄膜,其配置在比上述上偏振片更靠近观察者一侧,并紧密贴付于上述上偏振片;
收容上述显示板的箱形或框状的支承部件;
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的外侧的框架部件;其特征在于,
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与上述第2基板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并且上述树脂薄膜的外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
上述框架部件具有如下的部位: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与上述偏振片相比位于近前侧、并且从正面观察上述显示板时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在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外侧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
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上偏振片重叠的部位、以及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的与上述第2基板重叠的部位之间,设有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内侧的区域中与上述上偏振片以及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在与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相比更外侧的区域中与上述第2基板和上述框架部件紧贴的衬垫材料。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衬垫材料为覆盖上述上偏振片的外周的环状。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0.2mm以上2mm以下。
28.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
29.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的表面硬度为,表面铅笔硬度为3H以上。
30.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上述树脂薄膜以外的上述显示板的总厚度为1.4mm以下。
31.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上偏振片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上相位差板。
32.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具有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配置于比上述第1基板更靠近后方的下偏振片。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下偏振片和上述第1基板之间具有下相位差板。
34.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为玻璃基板。
35.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板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
CNB2007101359859A 2006-03-24 2007-03-14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04808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3242/2006 2006-03-24
JP2006083242A JP4738223B2 (ja) 2006-03-24 2006-03-24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2492A CN101042492A (zh) 2007-09-26
CN100480811C true CN100480811C (zh) 2009-04-22

Family

ID=3853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359859A Active CN100480811C (zh) 2006-03-24 2007-03-14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542105B2 (zh)
JP (1) JP4738223B2 (zh)
KR (1) KR100817991B1 (zh)
CN (1) CN100480811C (zh)
TW (1) TWI346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3486B1 (ko) * 2006-08-29 2014-01-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 장치
KR101372815B1 (ko) * 2007-04-02 2014-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JP4490461B2 (ja) 2007-08-02 2010-06-23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FR2920551B1 (fr) * 2007-08-31 2010-04-23 Thales Sa Dispositif a ecran plat comportant un boitier de protection transparent
JP4494446B2 (ja) * 2007-09-12 2010-06-3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US7920224B2 (en) * 2007-10-17 2011-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FR2923030B1 (fr) * 2007-10-31 2010-05-21 Thales Sa Ecran a cristal liquide.
KR101431154B1 (ko) * 2007-11-08 2014-08-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KR100893619B1 (ko) * 2008-02-18 2009-04-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JP5172385B2 (ja) * 2008-02-25 2013-03-27 株式会社ワコム 表示機能付き入力装置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1593053B (zh) * 2008-05-28 2013-01-0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KR101279119B1 (ko) * 2008-06-30 2013-06-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4928529B2 (ja) * 2008-11-12 2012-05-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51036B2 (ja) * 2008-11-21 2014-03-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81213B (zh) * 2008-11-26 2013-01-01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液晶模組及用以組裝液晶模組的方法
TWI382232B (zh) * 2009-01-08 2013-01-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與液晶顯示裝置之上偏光膜的重工方法
JP5235769B2 (ja) * 2009-04-27 2013-07-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US8456586B2 (en) * 2009-06-11 2013-06-04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er display structures
KR101710647B1 (ko) * 2009-08-25 2017-02-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용 컴퓨터
JP2011059149A (ja) * 2009-09-07 2011-03-24 Hitachi Displays Ltd 電子機器
JP5410240B2 (ja) * 2009-10-29 2014-0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165405A (ja) * 2010-02-05 2011-08-25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5424964B2 (ja) * 2010-04-09 2014-0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706101B1 (ko) * 2010-04-20 2017-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27743B1 (ko) * 2010-04-27 2013-11-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47415B1 (ko) * 2010-06-16 2012-05-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30100598A1 (en) * 2010-06-29 2013-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KR101705566B1 (ko) * 2010-08-02 2017-0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11843B (zh) * 2010-12-30 2013-10-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器
JP5710302B2 (ja) * 2011-02-09 2015-04-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118257A1 (ko) * 2011-02-28 2012-09-07 (주)모비테크 휴대단말기용 액정보호 커버체 및 이를 이루는 투과보호층의 제조방법
US9005737B2 (en) 2011-03-21 2015-04-14 Apogee Enterprises, Inc. Coated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9389447B2 (en) * 2011-05-09 2016-07-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nel composite body, display device and panel composite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810998B1 (ko) * 2011-06-29 2017-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618939B2 (ja) * 2011-07-29 2014-11-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893922B1 (ko) * 2011-09-02 2018-08-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그의 표시 장치
US9201020B2 (en) 2011-10-25 2015-12-01 Apogee Enterprises, Inc. Specimen viewing device
KR20130089513A (ko) * 2012-02-02 2013-08-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436806B1 (ko) 2012-03-08 2014-09-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426714B2 (ja) * 2012-04-06 2014-02-2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5417478B2 (ja) * 2012-04-06 2014-02-12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KR101942918B1 (ko) * 2012-05-03 2019-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칩 온 필름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어셈블리
US9928762B2 (en) * 2012-09-28 2018-03-2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circuit light shields
JP5536176B2 (ja) * 2012-11-02 2014-07-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2080132B1 (ko) * 2013-03-20 2020-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 방법
JP6148913B2 (ja) * 2013-06-27 2017-06-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46829B1 (ko) 2014-02-27 2020-08-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348012B2 (ja) 2014-07-28 2018-06-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563318B (en) * 2014-07-29 2016-12-2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Display
CN107219656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6066550A (zh) * 2016-07-28 2016-11-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12786B (zh) * 2016-09-20 2022-06-1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TWI609174B (zh) * 2016-12-29 2017-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力感應功能之顯示裝置
JP7011155B2 (ja) * 2017-11-02 2022-02-10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19109385A (ja) * 2017-12-19 2019-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D923682S1 (en) 2018-01-26 2021-06-29 Apogee Enterprises, Inc. Glass viewing device
CN109445213B (zh) * 2018-12-13 2021-07-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657036B1 (ko) * 2018-12-21 2024-04-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25127A (ko) * 2020-04-07 2021-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218477123U (zh) * 2022-11-04 2023-02-14 赵芝君 屏幕保护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8519B2 (ja) 1994-06-24 2001-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8110521A (ja) 1994-10-07 1996-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5808707A (en) * 1995-03-01 1998-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59960B1 (ko) * 1999-01-14 2006-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처리장치용 화상표시모듈
JP3107078B2 (ja) * 1999-02-26 2000-11-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96453B1 (ko) * 2000-02-02 2007-03-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KR100469352B1 (ko) * 2002-06-24 2005-02-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프레임
JP2004145316A (ja) * 2002-09-30 200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928919B1 (ko) * 2002-12-06 2009-1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충격강도가 개선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50068198A (ko) * 2003-12-29 2005-07-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071972A (ja) * 2004-09-02 2006-03-1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5301080B2 (ja) * 2005-12-26 2013-09-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4911983B2 (ja) * 2006-02-08 2012-04-0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22912A1 (en) 2007-09-27
US7864264B2 (en) 2011-01-04
US7542105B2 (en) 2009-06-02
JP2007256797A (ja) 2007-10-04
KR100817991B1 (ko) 2008-03-31
KR20070096873A (ko) 2007-10-02
TW200745669A (en) 2007-12-16
US20090231508A1 (en) 2009-09-17
JP4738223B2 (ja) 2011-08-03
CN101042492A (zh) 2007-09-26
TWI346809B (en)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811C (zh) 显示装置
US20190339562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553798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865727A (zh) 显示装置
US8212957B2 (en) Mount structur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CN10450312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76366A (zh) 具有减小的驱动器电路架的显示器
US79031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416509B2 (en)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CN101609225A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EP2680064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CN10135911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67495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2571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8203591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233853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80073060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696453B1 (ko)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JP2009020273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1965869B (zh) 用于汽车仪表盘的段码屏、汽车仪表盘及汽车仪表台
KR20180024730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JP201110744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80066401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3359339A (zh) 显示屏、显示屏防水处理工艺和终端设备
CN11102580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after: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Patentee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DISPLAY CO., LTD.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xixinqiao Japan three chome 7 No. 1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ssignor: JAPAN DISPLAY Inc.|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68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mage displa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01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Tokyo port xixinqiao Japan three chome 7 No. 1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