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712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52712B CN107852712B CN201680007610.1A CN201680007610A CN107852712B CN 107852712 B CN107852712 B CN 107852712B CN 201680007610 A CN201680007610 A CN 201680007610A CN 107852712 B CN107852712 B CN 1078527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cell
- downlink control
- downlink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5年1月2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01499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对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作“Long Term Evolution(LTE);长期演进”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进行了研究。在LTE中,基站装置也称作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型NodeB),终端装置也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LTE是一种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呈蜂窝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装置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采用TDD方式的LTE也称作TD-LTE或者LTE TDD。在TDD中,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被时分复用。另外,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
通过3GPP,终端装置能够在多达5个的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的载波聚合被标准化。
在3GPP中,对终端装置在超过5个的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1)。而且,对终端装置在主小区以外的作为服务小区的辅小区中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New WI proposal:LTE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Beyond 5Carriers”,RP-142286,Nokia Corporation,NTT DoCoMo Inc.,Nokia Networks,3GPP TSG RAN Meeting#66,Hawaii,United States of America,8th-11thDecember20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无线系统中,对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的具体方法并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
本发明的几个形态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安装于该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安装于该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以及用于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几个形态采用如下单元。即,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终端装置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同时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小区的数量和小区索引的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信息,上述第三信息表示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联合编码还是被个别编码。
(2)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基站装置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其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同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小区的数量和小区索引的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信息,上述第三信息表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联合编码还是被个别编码。
(3)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通信方法是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接收由上述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4)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通信方法是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5)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集成电路是一种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使上述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接收由上述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6)本发明的一个样态中的集成电路是一种搭载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使上述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形态,能够高效地执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对在设定了数量大于5的下行链路载波的情况下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能同时接收在设定了数量大于5的下行链路载波的情况下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在设定了数量大于5的下行链路载波的情况下的被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对多个下行链路小区应用了联合编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对多个下行链路小区应用了个别编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对多个下行链路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组应用了联合编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下面,将终端装置1A-1C称作终端装置1。
下面,关于载波聚合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1被设定了多个服务小区。将终端装置1通过多个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作小区聚合或者载波聚合。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各个服务小区中应用本发明。另外,也可以在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而且,也可以在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集群的各个集群中应用本发明。而且,也可以在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集群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被应用了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和/或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服务小区全部应用TDD。另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聚合应用TDD的服务小区和应用FDD的服务小区。
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括一个主小区以及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主小区是执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已开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是在越区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可以在建立RRC连接的时刻或者之后设定辅小区。
将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称作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将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称作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总称为分量载波。
终端装置1能够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下的发送和/或接收。一个物理信道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被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发送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辅小区称作特殊辅小区以及PUCCH辅小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不用于发送PUCCH的辅小区称作非特殊辅小区、非PUCCH辅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以及非PUCCH小区。将主小区和特殊辅小区总称为PUCCH服务小区以及PUCCH小区。
PUCCH服务小区(主小区、PUCCH辅小区)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PUCCH服务小区(主小区、PUCCH辅小区)中,设定PUCCH的资源。
非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辅小区)可以仅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非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辅小区)也可以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终端装置1在PUCCH服务小区中进行使用PUC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主小区中进行使用PUC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特殊辅小区中进行使用PUC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非特殊辅小区中不进行使用PUCCH的发送。
此外,也可以将特殊辅小区定义为不是主小区及辅小区的服务小区。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资源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以及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block,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Downlink-SharedChannel:DL-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传输块,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表示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HARQ-ACK也称作ACK/NACK、HARQ反馈、HARQ响应、HARQ信息或HARQ控制信息。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此外,PUSCH可以用于将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仅发送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越区切换过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PUSCH资源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虽然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2种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DMRS与PUSCH或PUCCH进行时间复用。基站装置3使用DMRS以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输路径校正。以下,将一起发送PUSCH和DMRS的情形仅称作发送PUSCH。以下,将一起发送PUCCH和DMRS的情形仅称作发送PUCCH。
SRS不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基站装置3使用SRS以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
PBCH用于通知在终端装置1中共同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广播信道:BCH)。
PCFICH用于发送对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区域(OFDM符号)进行指示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该HARQ指示符表示针对基站装置3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称作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DCI格式3、DCI格式3A、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以及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下行链路许可也称作下行链路指定(downlink assignme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llocation)。
下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DSCH的调度。下行链路许可用于与被发送了该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
上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比被发送了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靠后4个以上的子帧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包含针对PUSCH的TPC指令。
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所附加的CRC奇偶校验位被RNTI加扰。具体地,在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上附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附加之后,CRC奇偶校验位被RNTI加扰。这里,可以从DCI格式的有效载荷中获取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所附加的CRC奇偶校验位。
终端装置1对附加有被RNTI加扰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尝试解码,检测CRC成功了的DCI格式来作为发往自身装置的DCI格式(也叫做盲解码)。即,终端装置1对伴有被RNTI加扰的CRC的PDCCH进行检测。另外,终端装置1对伴有附加了被RNTI加扰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的PDCCH进行检测。
这里,RNTI中包含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是针对RRC连接以及调度的识别而使用的、针对终端装置1的唯一的(独特的)标识符。C-RNTI用于被动态地(dynamically)调度的单播发送。
另外,RNTI中包含SPS C-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RNTI;半持续调度C-RNTI)。SPS C-RNTI是针对半持续调度而使用的、针对终端装置1的唯一的(独特的)标识符。SPS C-RNTI用于被半持续地(semi-persistently)调度的单播发送。
另外,RNTI中包含RA-RNTI(Random Access RNTI;随机接入RNTI)。RA-RNTI是针对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发送而使用的标识符。即,RA-RNTI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于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发送。例如,在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对伴有被RA-RNTI加扰的CRC的PDCCH进行监控。另外,终端装置1基于伴有被RA-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检测而使用PDSCH来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另外,RNTI中包含P-RNTI(Paging RNTI;寻呼RNTI)。P-RNTI是用于通知寻呼以及系统信息的变化的标识符。例如,P-RNTI用于发送寻呼以及系统信息消息。终端装置1基于伴有被P-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检测而使用PDSCH来接收寻呼。
另外,RNTI中包含SI-RNTI(System Information RNTI;系统信息RNTI)。SI-RNTI是用于系统信息的广播的标识符。例如,SI-RNTI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终端装置1基于伴有被SI-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检测而使用PDSCH来接收系统信息消息。
另外,RNTI中包含Temporary C-RNTI(临时C-RNTI)。Temporary C-RNTI是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标识符。例如,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access procedure;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能应用Temporary C-RNTI。此外,在不能利用有效的C-RNTI的情况下,能应用Temporary C-RNTI。例如,终端装置1基于伴有被Temporary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检测而使用PDSCH进行接收。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这里,DL-SCH是传输信道。即,使用PDSCH发送的DL-SCH是与PDCCH和/或RNTI关联的传输信道。
PMCH用于发送多播数据(Multicast Channel:MCH;多播信道:MCH)。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虽然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1n Signal:SS)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
同步信号用于使终端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在TDD方式下,对无线帧内的子帧0、1、5、6配置同步信号。在FDD方式下,对无线帧内的子帧0、5配置同步信号。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校正。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由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5种类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与PDSCH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特定参考信号)
·与EPDCCH关联的DMRS(Demodulat1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NZP CS1-RS(Non-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n-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ZP CS1-RS(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MBSFN R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over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单频网络参考信号)
·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
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总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总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总称为物理信道。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总称为物理信号。
BCH、M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所利用的信道称作传输信道。MAC层所利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也称作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者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按照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转发(Deliver)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为码字,按照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个服务小区的集群称作PUCCH小区组。某个服务小区属于任一个PUCCH小区组。
一个PUCCH小区组包含一个PUCCH服务小区。一个PUCCH小区组可以仅包含一个PUCCH服务小区。一个PUCCH小区组也可以包含一个PUCCH服务小区以及一个或多个非PUCCH服务小区。
将包含主小区的PUCCH小区组称作主PUCCH小区组。将不包含主小区的PUCCH小区组称作辅PUCCH小区组。即,辅PUCCH小区组包含PUCCH辅小区。
可以定义用于识别PUCCH小区组的索引(小区组索引)。针对主PUCCH小区组的索引总是为0。
针对辅PUCCH小区组的索引可以通过网络装置(基站装置3)来设定。
PUCCH服务小区的PUCCH用于发送如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即针对该PUCCH服务小区所属的PUCCH小区组中包含的服务小区(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和/或CSI)。
即,针对PUCCH小区组中包含的服务小区(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和/或CSI)是使用该PUCCH小区组中包含的PUCCH服务小区中的PUCCH来发送的。
本实施方式可以仅针对HARQ-ACK而应用。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仅针对CSI而应用。本实施方式还可以针对HARQ-ACK及CSI而应用。针对HARQ-ACK的PUCCH小区组和针对CSI的PUCCH小区组可以分别定义。针对HARQ-ACK的PUCCH小区组和针对CSI的PUCCH小区组也可以通用。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各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在图2中,横轴为时间轴。此外,各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构成。各个半帧的长度为5ms。各个半帧由5个子帧构成。各个子帧的长度为1ms,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各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也就是说,在10ms间隔的各个间隔中能够利用10个子帧。
单个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为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以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长度为1ms。DwPTS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字段。UpPTS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字段。GP是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此外,特殊子帧也可以仅由DwPTS以及GP构成,还可以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OFDM符号而应用常规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此外,也可以针对OFDM符号而应用扩展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扩展循环前缀)。在各个时隙中被发送的物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栅格来表现。在图3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在下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来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量依赖于小区的带宽。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数量为7。将资源栅格内的各个要素称作资源要素。利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编号来识别资源要素。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物理信道(PDSCH或者PUSCH等)向资源要素的映射。就资源块而言,定义了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被映射到虚拟资源块。然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由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和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故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要素构成。此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被从0开始赋予编号。
下面,关于在各个子帧中被发送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4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基站装置3可以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BCH、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PBCH仅通过无线帧内的子帧0来发送。另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给频域以及时域中分散的资源要素。为了简化说明,在图4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在PDCCH区域中,多个PDCCH可以被频率以及时间复用。在EPDCCH区域中,多个EPDCCH可以被频率、时间以及空间复用。在PDSCH区域中,多个PDSCH可以被频率以及空间复用。PDCCH和PDSCH或者EPDCCH可以被时间复用。PDSCH和EPDCCH可以被频率复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终端装置1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DMRS、SRS)。在PUCCH区域中,多个PUCCH被频率、时间以及代码复用。在PUSCH区域中,多个PUSCH可以被频率以及空间复用。PUCCH和PUSCH可以被频率复用。PRACH可以遍布单个子帧或者两个子帧来配置。此外,多个PRACH可以被代码复用。
SRS是使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的。也就是说,SRS配置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中。终端装置1在单个小区的单个SC-FDMA符号中无法同时发送SRS和PUCCH/PUSCH/PRACH。终端装置1在单个小区的单个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除了最后的SC-FDMA符号以外的SC-FDMA符号来发送PUSCH和/或PUCCH,并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SRS。也就是说,在单个小区的单个上行链路子帧中,终端装置1能够发送SRS和PUSCH/PUCCH两者。另外,DMRS与PUCCH或者PUSCH进行时间复用。为了简化说明,在图5中未图示DMRS。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在图6中,Dw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个至第10个SC-FDMA符号构成,GP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1个和第12个SC-FDMA符号构成,Up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符号构成。
基站装置3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同步信号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基站装置3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不发送PBCH。终端装置1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RACH以及SRS。也就是说,终端装置1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不发送PUCCH、PUSCH以及DMRS。
图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在终端装置1中设定了数量大于5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情况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可以支持例如多达32个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的小区,up to 32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多达32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载波聚合。即,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能够在多达32个的服务小区中同时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下的发送和/或接收。这里,上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可以比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少。
在图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终端装置1,根据表示要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参数(例如SCellToAddMod-r13)和要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列表(例如sCellToAddModList-r13)在RRC层中设定了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已设定的列表中设定表示终端装置1能同时对PDCCH/EPDCCH进行监控的小区的数量的参数以及该小区的索引(例如SCellIndex-r13)或者能同时对PDCCH/EPDCCH进行监控的小区的索引(例如SCellIndex-r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已设定的列表中设定终端装置1能同时接收PDSCH的小区的数量以及该小区的索引(例如SCellIndex-r13)或者小区的能同时接收PDSCH的索引(例如SCellIndex-r13)。
图8中示出了终端装置能同时接收的PDSCH的下行链路小区被设定了的示例。
在服务小区为主小区,或者服务小区为辅小区且未被设定为终端装置1在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中与服务小区(辅小区)对应地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的情况下,通过PDCCH/EPDCCH来接收服务小区的PDSCH。
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意思是根据包含CIF的DCI格式尝试PDCCH或者EPDCCH的解码。CIF为载波指示符被映射的字段。载波指示符的值表示该载波指示符关联的DCI格式所对应的服务小区。
被设定为在其他服务小区中与服务小区对应地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在该其他服务小区中对伴有CIF的PDCCH/EPDCCH进行监控。
被设定为在其他服务小区中与服务小区对应地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优选的是,在该其他服务小区中通过PDCCH/EPDCCH来接收针对该服务小区的PDSCH。
未被设定为在其他服务小区中与服务小区对应地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在该服务小区中对伴有CIF或者不伴有CIF的PDCCH/EPDCCH进行监控。
未被设定为在其他服务小区中与服务小区对应地监控伴有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优选的是,在该服务小区中,通过PDCCH/EPDCCH来接收针对该服务小区的第三信息。
针对主小区的PDCCH/EPDCCH在主小区中被发送。针对主小区的第三信息优选通过主小区的PDCCH/EPDCCH被发送。
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发送表示在主小区中被发送的DCI格式中是否包含CIF的参数(例如cif-Presence)。
基站装置3针对各个辅小区而向终端装置1发送与跨载波调度关联的参数(例如CrossCarrierSchedulingConfig-r13)。
参数(例如CrossCarrierSchedulingConfig-r13)包含表示关联的辅小区所对应的PDCCH/EPDCCH是在该辅小区被发送还是在其他服务小区被发送的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nfo-r13)。
在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nfo-r13)表示关联的辅小区所对应的PDCCH/EPDCCH是在该辅小区被发送的情况下,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nfo-r13)包含表示在该辅小区中被发送的DCI格式中是否包含CIF的参数(例如cif-Presence)。
在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nfo-r13)表示关联的辅小区所对应的PDCCH/EPDCCH是在其他服务小区被发送的情况下,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nfo-r13)包含表示针对关联的所述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是在哪个服务小区被发送的参数(例如schedulingCellId)。
在图9中,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示出了设定有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情况下的示例。
在图9中,针对终端装置1,根据表示要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参数(例如SCellToAddMod-r13)和要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列表(例如sCellToAddModList-r13)在RRC层中设定了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
进而,针对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设定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数量的参数,来设定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数量。
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表示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数量(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终端装置的能力(UE-EUTRA Capability;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转送/发送给基站装置3。即,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表示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进行发送。这里,主小区和/或PUCCH辅小区可以总是被激活。例如,支持最多激活5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4或5的信息来作为用于表示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的信息,其中,5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包含主小区。
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表示能同时激活的上行链路小区的数量(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终端装置的能力(UE-EUTRA Capability;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转送/发送给基站装置3。即,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表示能同时激活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进行发送。
即,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表示在某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监控、检测)的PDCCH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进行发送。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用于表示在某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PDSCH的数量的信息包含于与能力相关的信息中进行发送。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表示在某子帧(同一子帧)中的下行链路中能同时接收的物理信道的组合(the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physical channels that can be received in thedownlink in the same subframe;同一子帧中的下行链路中能接收的物理信道的可能的组合)的信息。这里,例如在物理信道中可以包含PDCCH。此外,在物理信道中可以包含EPDCCH。此外,在物理信道中可以包含PDSCH。此外,在物理信道中可以包含PBCH。此外,在物理信道中可以包含PMCH。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针对被监控的各个RNTI的、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PDCCH的数量和/或PDSCH的数量的信息。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附加有被SI-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和/或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的信息。这里,附加有被SI-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可以为1。此外,这里,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1。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附加有被RA-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和/或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的信息。这里,附加有被RA-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可以为1。此外,这里,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1。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附加有被Temporary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和/或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的信息。这里,附加有被Temporary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可以为1。此外,这里,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1。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附加有被C-RNTI和/或SPS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和/或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的信息。这里,附加有被SPS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的数量可以为1。此外,这里,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1。这里,附加有被SPS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可用于PDSCH的调度。
即,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在某个子帧中能同时接收的、附加有被C-RNTI和/或SPS C-RNTI加扰的CRC的PDCCH以及PDSCH的组合的数量的信息。这里,PDSCH为通过使用该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
基站装置3可以根据设定的该能同时激活的下行链路小区的数量在MAC层中将下行链路小区激活。
终端装置1对已被激活的小区的PDCCH/EPDCCH进行监控,并通过PDCCH/EPDCCH来接收PDSCH。即,终端装置1在已被激活的小区中对PDCCH/EPDCCH进行监控。此外,终端装置1不会在被停用的小区中监控PDCCH/EPDCCH。
这里,基站装置3可以使用上位层的信号(例如MAC控制元素)来激活(activate)或者停用(deactivate)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例如,激活或者停用的机理可以基于MAC控制元素和与停用关联的定时器(deactivation timer;停用定时器)的组合。
这里,基站装置3可以使用单个命令(a single activation/deactivationcommand;单个激活/停用命令)独立地对包含PUCCH辅小区的多个辅小区进行激活或停用。即,基站装置3可以使用MAC控制元素来发送用于对辅小区进行激活或停用的单个命令。
另外,作为与停用关联的定时器的值,可以通过上位层(例如RRC层)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公用的值。此外,可以按照每个辅小区来保持与停用关联的定时器(定时器的值)。
另外,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的上位层的信号,该信息用于设定为针对辅小区的与停用关联的定时器。
另外,关于能同时监控PDCCH/EPDCCH的小区的数量、能同时接收PDSCH的小区的数量、或者能同时激活的小区的数量,可以不按照每个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来设定,而按照每个小区组(例如PUCCH小区组)来设定。
下面,在图10中,作为另一个本实施方式而示出了如下示例:在设定了多个下行链路小区的情况下,应用通过PDCCH/EPDCCH对多个小区的PDSCH进行指示的联合编码(Jointcoding)。
在图10中,在基站装置3中,至少下行链路小区5、6、7被设定并被激活。终端装置1对下行链路小区5的PDCCH进行监控,并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解码结果中接收下行链路小区5、6、7的PDSCH。此外,对下行链路小区5的PDCCH进行监控,例如可以通过RRC层的第二信息在终端装置1中进行设定,也可以根据作为其他参数设定的参数而隐含地(Implicit)进行设定。
另外,虽然图10示出了使用PDCCH的示例,但也能应用EPDCCH。另外,终端装置1所监控的小区可以是主小区,也可以是以辅小区设定的小区。而且,可以是进行了小区组化的PUCCH小区,终端装置1可以仅对包含被联合编码的PDCCH/EPDCCH的小区进行监控。这里,是否被联合编码可以通过RRC参数例如第三信息对终端装置1进行设定。
这里,终端装置1可以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对PDCCH进行监控,并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接收下行链路小区5中的PDSCH、下行链路小区6中的PDSCH、以及下行链路小区7中的PDSCH。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对PDCCH进行监控,并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接收遍布(over)下行链路小区5、下行链路小区6以及下行链路小区7的一个PDSCH。
即,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可以定义用于多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调度的DCI格式。这里,通过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从而可以在多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各个下行链路小区中对一个PDSCH进行调度。此外,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也可以定义用于遍布(over)多个下行链路小区的一个PDSCH的调度的DCI格式。这里,通过使用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从而可以遍布多个下行链路小区对一个PDSCH进行调度。这里,多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和/或遍布多个下行链路小区的一个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也称作DCI格式6。
这里,用于发送DCI格式6的PDCCH/EPDCCH也称作被联合编码的PDCCH/EPDCCH(第一PDCCH/EPDCCH)。另外,或者也可以使用DCI格式2E等其他名称,以下作为DCI格式6进行说明。这里,终端装置1对第一PDDCH/EPDCCH进行监控的情形也称作基于第一PDDCH/EPDCCH的监控。即,基于第一PDDCH/EPDCCH的监控可以包含对第一PDDCH/EPDCCH尝试解码。监控的意思是:根据被监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在PDCCH候补的集合中尝试各个PDCCH的解码、和/或在EPDCCH候补的集合中尝试各个EPDCCH的解码。
这里,使用某一个DCI格式6而被调度的多个PDSCH可以由基站装置3来设定。例如,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设定对应于多个PDSCH的服务小区索引来设定使用某一个DCI格式6而被调度的多个PDSCH。例如,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使用上位层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来设定使用某一个DCI格式6而被调度的多个PDSCH。
例如,基站装置3可以按照每个服务小区来发送用于设定为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接收DCI格式6)的信息以及表示PDSCH在该某个服务小区中被调度的信息。
例如,基站装置3可以设定为针对下行链路小区5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此外,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表示用于下行链路小区5中的PDSCH的调度的第一PDCCH/EPDCCH(也可以为DCI格式6)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被发送的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表示用于下行链路小区6中的PDSCH的调度的第一PDCCH/EPDCCH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被发送的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表示用于下行链路小区7中的PDSCH的调度的第一PDCCH/EPDCCH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被发送的信息。
另外,虽然图10示出了使用PDCCH的示例,但也能应用EPDCCH。另外,终端装置1所监控的小区可以是主小区,也可以是以辅小区设定的小区。而且,可以是进行了小区组化的PUCCH小区,终端装置1可以仅对包含被联合编码的PDCCH/EPDCCH的小区进行监控。这里,是否被联合编码可以通过RRC参数对终端装置1进行设定。
图11示出了不是联合编码而是按照每个小区通过PDCCH/EPDCCH来接收PDSCH的示例。即,如上所述,作为DCI格式,可以定义用于一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调度的DCI格式(例如可以定义为DCI格式1、DCI格式1A)。这里,用于发送一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DCI格式的PDCCH/EPDCCH也称作被个别编码(Separate Coding)的PDCCH/EPDCCH(第二PDCCH/EPDCCH)。这里,终端装置1对第二PDDCH/EPDCCH进行监控的情形也称作基于第二PDDCH/EPDCCH的监控。即,基于第二PDDCH/EPDCCH的监控可以包含对第二PDDCH/EPDCCH尝试解码。
这里,在基站装置3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为假设PDCCH/EPDCCH的联合编码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如图11所示的PDCCH/EPDCCH的个别编码,而仅使用联合编码来发送PDCCH/EPDCCH。终端装置1在被设定了联合编码的情况下,可以不期待个别编码,而对被设定的下行链路小区的PDCCH/EPDCCH进行监控。
即,基站装置3可以按照每个服务小区来设定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还是进行基于第二PDCCH/EPDCCH的监控。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的上位层的信号,该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还是进行基于第二PDCCH/EPDCCH的监控。这里,针对某一个服务小区,不会设定为同时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和基于第二PDCCH/EPDCCH的监控。即,在某一个服务小区中,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和基于第二PDCCH/EPDCCH的监控可以不混合存在。也就是说,终端装置1在某一个服务小区中可以总是执行针对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或者针对第二PDCCH/EPDCCH的监控。
这里,DCI格式6至少可以用于与该DCI格式6被发送的服务小区相同的服务小区中的PDSCH的调度。即,对于DCI格式6被发送的服务小区中的PDSCH,不使用通过与该服务小区不同的服务小区发送的DCI格式来进行调度。即,对于被设定为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的服务小区,不使用通过与该服务小区不同的服务小区发送的DCI格式(可以为PDCCH)来进行调度。即,对于被设定为进行基于第一PDCCH/EPDCCH的监控的服务小区,总是使用在该服务小区中被发送的DCI格式(可以为PDCCH)来进行调度。
这里,对于DCI格式6(可以为第一PDCCH/EPDCCH),可以仅使用USS来进行接收(检测)。即,DCI格式6可以不映射于CSS中,而仅映射于USS中。即,终端装置1可以仅使用USS尝试针对DCI格式5(可以为第一PDCCH/EPDCCH)的解码。
这里,至少可以根据使用了C-RNTI和服务小区索引的散列函数(Hash function)计算出(给出)例如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USS的位置、索引)。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使用上位层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来设定使用某一个DCI格式6而被调度的多个PDSCH。例如,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表示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发送下行链路小区5(例如服务小区索引1)中的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第一PDCCH/EPDCCH(可以为DCI格式6)的信息。另外,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表示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发送下行链路小区6(例如服务小区索引2)中的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第一PDCCH/EPDCCH的信息。另外,基站装置3可以发送表示下行链路小区7(例如服务小区索引3)中的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第一PDCCH/EPDCCH在下行链路小区5中被发送的信息。
这里,为了算出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服务小区索引可以为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服务小区索引中最小的服务小区索引(在该示例中为服务小区索引1)。另外,为了算出DCI格式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服务小区索引可以为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服务小区索引中最大的服务小区索引(在该示例中为服务小区索引3)。即,可以根据由基站装置3使用上位层的信号发送的信息来决定为了算出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服务小区索引。即,可以根据使用上位层的信号发送的信息来决定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调度中使用的DCI格式(第二PDCCH/EPDCCH)。这里,服务小区索引可以与DCI格式6中所包含的CIF的值相同。
这里,关于为了算出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服务小区索引,可以通过规格书等预先进行定义。例如,为了算出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服务小区索引可以为0。即,在DCI格式6被映射的USS的计算中,可以不使用服务小区索引。
这里,可以根据服务小区索引来决定为了计算DCI格式1/1A(第二PDCCH/EPDCCH)被映射的USS而使用的CIF的值。例如,在设定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该DCI格式中所包含的CIF的值可以用于计算DCI格式1/1A(第二PDCCH/EPDCCH)被映射的USS。
这里,在没有设定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CIF不用于计算DCI格式1/1A(第二PDCCH/EPDCCH)被映射的USS。
图12示出了通过设定了小区组时的PDCCH/EPDCCH来接收PDSCH的图。
在该图中,基站装置3按照每个小区组对终端装置1设定用于监控PDCCH/EPDCCH的下行链路小区。这里,在小区组内一个下行链路小区作为监控小区,小区组可以以发送PUCCH的单位(PUCCH小区组)进行设定,也可以独立地进行设定。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含无线发送接收部10以及上位层处理部14。无线发送接收部10构成为包含天线部11、RF(Radio Frequency;无线电频率)部12以及基带部13。上位层处理部14构成为包含控制部15以及无线资源控制部16。无线发送接收部10也称作发送部或者接收部。
上位层处理部14向无线发送接收部10输出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此外,上位层处理部1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位层处理部1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6进行自身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位层的信号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
无线发送接收部10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物理层的处理。无线发送接收部10对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4。无线发送接收部10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从而生成发送信号,并发送给基站装置3。
RF部12通过正交解调将通过天线部11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向下转换;downcovert)为基带信号,除去不需要的频率分量。RF部12将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输出到基带部。
基带部13将从RF部12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基带部13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除去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除去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基带部13对数据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SC-FDMA符号,对所生成的SC-FDMA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基带部13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输出到RF部12。
RF部12利用低通滤波器从由基带部13输入的模拟信号中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将模拟信号向上转换(Up Convert)为载波频率,并通过天线部11进行发送。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无线发送接收部30以及上位层处理部34。无线发送接收部30构成为包含天线部31、RF部32以及基带部33。上位层处理部34构成为包含控制部35以及无线资源控制部36。无线发送接收部30也称作发送部或者接收部。
上位层处理部3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位层处理部3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6生成或者从上位节点获取配置在物理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信息、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输出到无线发送接收部30。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6进行各个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36可以通过上位层的信号来对各个终端装置1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36用于发送/通知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
由于无线发送接收部30的功能与无线发送接收部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但是,无线发送接收部10的功能根据每个终端装置1而不同。例如,根据每个终端装置1,能应用载波聚合的频带(载波、频率)的组合并不相同。因此,终端装置1将表示自身装置所支持的功能的信息/参数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发送到基站装置3。
另外,“支持”的意思是:终端装置1上安装有实现该功能(或通信方式)所必需的硬件和/或软件等,且通过了3GPP中规定的适应性测试(标准认证测试;Conformance Test)。
这样,本发明中的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部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同时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小区的数量和小区索引的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信息,上述第三信息表示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联合编码还是被个别编码。
另外,本发明中的基站装置3具备:发送部,其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同时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小区的数量和小区索引的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信息,上述第三信息表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联合编码还是被个别编码。
另外,本发明中的通信方法是终端装置1的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接收由上述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另外,本发明中的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3的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另外,本发明中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与基站装置3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1上的集成电路,且该集成电路使其发挥如下功能:接收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联合编码时,对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结果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上述第三信息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对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并接收由上述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另外,本发明中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基站装置3上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使其发挥如下功能: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联合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来发送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当在上述第三信息中设定了个别编码时,通过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由上述第一信息指示的下行链路小区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本发明涉及的基站装置3以及终端装置1中进行动作的程序,可以是控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以实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性地存储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然后保存在Flash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另外,在此提及的“计算机系统”是内置于终端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外围设备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如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一定时间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也可以是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而能够实现前述功能的程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能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集群)来实现。构成装置集群的各个装置可以具备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集群,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大概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即可。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1也能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可以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作为典型的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者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依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例而记载了终端装置,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对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型或者非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的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也能适用。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还包含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且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进行置换而得到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几个形态能够应用于需要高效地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等。
符号说明
1 (1A、1B、1C)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5 下行链路小区
6 下行链路小区
7 下行链路小区
10 无线发送接收部
11 天线部
12 RF部
13 基带部
14 上位层处理部
15 控制部
16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 无线发送接收部
31 天线部
32 RF部
33 基带部
34 上位层处理部
35 控制部
36 无线资源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监控部,其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2.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该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发送部,其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第二发送部,其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发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3.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接收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4.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发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5.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上搭载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使上述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接收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6.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上搭载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使上述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包含第二信息的第二RRC消息;
在基于上述第二信息设定的小区中发送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上述第一信息是指示设定数量大于5的小区的信息,
上述第二信息是上述第二信息是表示上述终端装置在基于上述第一信息而被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中,是否被请求监控用于针对一个小区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调度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在上述第二信息表示在上述第一小区中不被请求监控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小区中发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8776.6A CN113194541B (zh) | 2015-01-29 | 2016-01-28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14990A JP2018050089A (ja) | 2015-01-29 | 2015-01-29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2015-014990 | 2015-01-29 | ||
PCT/JP2016/052471 WO2016121863A1 (ja) | 2015-01-29 | 2016-01-28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8776.6A Division CN113194541B (zh) | 2015-01-29 | 2016-01-28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52712A CN107852712A (zh) | 2018-03-27 |
CN107852712B true CN107852712B (zh) | 2021-08-24 |
Family
ID=5654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7610.1A Active CN107852712B (zh) | 2015-01-29 | 2016-01-28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CN202110468776.6A Active CN113194541B (zh) | 2015-01-29 | 2016-01-28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8776.6A Active CN113194541B (zh) | 2015-01-29 | 2016-01-28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60070B2 (zh) |
EP (1) | EP3264844A4 (zh) |
JP (1) | JP2018050089A (zh) |
CN (2) | CN107852712B (zh) |
AU (1) | AU2016213123B2 (zh) |
WO (1) | WO20161218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3603B (zh) * | 2015-01-12 | 2021-03-1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发送ue能力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9474385A (zh) | 2017-09-08 | 2019-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RU2768973C1 (ru) * | 2018-05-18 | 2022-03-28 | Нтт Докомо, Инк. |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ерминал и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
US20210250981A1 (en) * | 2018-06-18 | 2021-08-12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
JPWO2020008539A1 (ja) * | 2018-07-03 | 2021-07-1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 |
CN112400349B (zh) * | 2018-09-27 | 2024-05-31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终端及接收方法 |
JP7237994B2 (ja) * | 2019-02-14 | 2023-03-1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CN111586872B (zh) * | 2019-02-15 | 2023-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
WO2020209342A1 (ja) * | 2019-04-11 | 2020-10-1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14270945B (zh) * | 2019-08-16 | 2024-10-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356A (zh) * | 2009-06-05 | 2010-1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成员载波的指示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668412A (zh) * | 2009-10-30 | 2012-09-12 | 株式会社泛泰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关于分量载波的激活指示符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812625A (zh) * | 2012-11-07 | 2014-05-2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于载波聚合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12884B1 (en) * | 2008-08-08 | 2019-01-0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st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US20100074204A1 (en) * | 2008-09-16 | 2010-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
US8898257B1 (en) * | 2008-10-20 | 2014-11-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ulti-device complexity broker |
KR101158279B1 (ko) * | 2008-12-11 | 2012-06-1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캐리어 집적 기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 장치 및 그것의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
WO2010090477A2 (ko) * | 2009-02-06 | 2010-08-12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US8724571B2 (en) * | 2009-04-20 | 2014-05-13 | Lg Electronics Inc. | Carrier construction for effective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
KR101670536B1 (ko) * | 2009-07-07 | 2016-10-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9107190B2 (en) * | 2009-08-17 | 2015-08-1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multi-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
US9351293B2 (en) * | 2009-09-11 | 2016-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 carrier indication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
EP3731449B1 (en) * | 2009-10-13 | 2023-02-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50234B2 (en) * | 2010-02-09 | 2014-06-1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47279B1 (en) * | 2010-05-25 | 2013-05-2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elec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and service plans |
US9762372B2 (en) * | 2010-06-15 | 2017-09-1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SI reporting on PUSCH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902770B2 (en) * | 2010-09-28 | 2014-12-02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arrier indicator field usage and configur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045827B (zh) * | 2011-01-06 | 2013-07-3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
JP5224419B2 (ja) | 2011-02-09 | 2013-07-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202011000682U1 (de) * | 2011-03-24 | 2013-11-12 | Rpc Bramlage Gmbh | Spender zur Ausgabe flüssiger bis pastöser Massen |
US9853781B2 (en) * | 2011-07-05 | 2017-12-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572146B2 (en) * | 2011-07-15 | 2017-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Downlink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downlink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WO2013015637A2 (ko) * | 2011-07-26 | 2013-01-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상향링크 신호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3027963A2 (ko) * | 2011-08-19 | 2013-0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3032202A2 (ko) * | 2011-08-26 | 2013-03-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US9241287B2 (en) * | 2011-09-13 | 2016-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arrow bandwidth operation in LTE |
WO2013051909A2 (ko) * | 2011-10-07 | 2013-04-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협력 멀티 포인트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901942B1 (ko) * | 2011-11-17 | 2018-09-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
EP2806593B1 (en) * | 2012-01-17 | 2019-03-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995405B2 (en) | 2012-01-25 | 2015-03-31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US8964683B2 (en) * | 2012-04-20 | 2015-02-2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ounding signa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
JP2013157699A (ja) * | 2012-01-27 | 2013-08-15 | Sharp Corp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KR102004267B1 (ko) * | 2012-02-03 | 2019-07-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또는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3129843A1 (ko) * | 2012-02-28 | 2013-09-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
JP5281704B1 (ja) * | 2012-03-02 | 2013-09-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 |
WO2013133673A1 (ko) * | 2012-03-08 | 2013-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참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JP5314779B2 (ja) * | 2012-03-14 | 2013-10-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379256B2 (ja) * | 2012-03-14 | 2013-12-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9717060B2 (en) | 2012-03-22 | 2017-07-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ACK/NACK signal |
US8958342B2 (en) * | 2012-04-17 | 2015-02-17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
EP2839705B1 (en) * | 2012-04-16 | 2017-09-0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ith timing advance groups |
US9179425B2 (en) * | 2012-04-17 | 2015-11-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
KR101443650B1 (ko) * | 2012-06-15 | 2014-09-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
US9084228B2 (en) | 2012-06-20 | 2015-07-1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8971298B2 (en) | 2012-06-18 | 2015-03-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on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
JP6131458B2 (ja) * | 2012-06-27 | 2017-05-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4021631A1 (ko) * | 2012-07-31 | 2014-02-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US8913518B2 (en) * | 2012-08-03 | 2014-12-16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node 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544801B2 (en) * | 2012-08-03 | 2017-01-10 | Intel Corporation |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
KR101925764B1 (ko) * | 2012-08-23 | 2018-12-05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스케줄러들을 이용한 동작 |
KR101562699B1 (ko) * | 2012-09-13 | 2015-10-2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설정 방법, 그 송수신포인트 |
WO2014051322A1 (ko) * | 2012-09-25 | 2014-04-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US9544880B2 (en) * | 2012-09-28 | 2017-01-1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further L1 enhancement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KR101562704B1 (ko) * | 2012-09-28 | 2015-10-2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에서의 블라인드 디코딩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930646B2 (en) * | 2012-10-10 | 2018-03-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device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formation |
US10116422B2 (en) * | 2012-11-02 | 2018-10-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EPDCCH in LTE |
US9521664B2 (en) * | 2012-11-02 | 2016-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PDCCH resource and quasi-co-location management in LTE |
US9876615B2 (en) * | 2012-11-13 | 2018-0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multiple times in consecutive subframes |
CN104885391B (zh) * | 2012-12-17 | 2018-01-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
US9320032B2 (en) * | 2013-01-03 | 2016-04-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B PDCCH implementation to avoid ambiguous DCI information |
US9756656B2 (en) * | 2013-01-09 | 2017-09-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
EP3399685B1 (en) * | 2013-01-14 | 2019-1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
US9485763B2 (en) * | 2013-01-14 | 2016-1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
US9936486B2 (en) * | 2013-02-08 | 2018-04-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por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
US20140328260A1 (en) * | 2013-02-26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US9173200B2 (en) * | 2013-02-28 | 2015-10-27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network compon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
WO2014168336A1 (ko) * | 2013-04-11 | 2014-10-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
US9585134B2 (en) * | 2013-12-13 | 2017-02-2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
US9756678B2 (en) * | 2013-12-13 | 2017-09-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
US20150189574A1 (en) * | 2013-12-26 | 2015-07-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for dormant cell signaling for advanced cellular network |
WO2015098837A1 (ja) * | 2013-12-26 | 2015-07-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9900844B2 (en) * | 2014-01-13 | 2018-02-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
US9538575B2 (en) * | 2014-01-30 | 2017-01-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US20150327243A1 (en) * | 2014-05-08 | 2015-11-12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US10142945B2 (en) * | 2014-06-05 | 201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wer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two cel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WO2016018056A1 (ko) * | 2014-07-28 | 2016-02-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6021957A1 (ko) * | 2014-08-06 | 2016-0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Ack/nack 피드백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
CN106537995B (zh) * | 2014-08-06 | 2019-12-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
US10257797B2 (en) * | 2014-08-07 | 2019-04-09 | Lg Electronics Inc.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user apparatus,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WO2016021992A1 (ko) | 2014-08-08 | 2016-0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60050667A1 (en) * | 2014-08-18 | 2016-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munication o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
US11212779B2 (en) * | 2014-09-22 | 2021-1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ltra-low latency LTE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
US20170289973A1 (en) * | 2014-09-23 | 2017-10-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
US10433200B2 (en) * | 2014-12-09 | 2019-10-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erminal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 method |
WO2016093618A1 (ko) * | 2014-12-09 | 2016-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264560B2 (en) * | 2014-12-31 | 2019-04-16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uplink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US10070478B2 (en) * | 2015-01-22 | 2018-09-0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PDCCH monito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0356695B2 (en) * | 2015-02-06 | 2019-07-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
KR102045691B1 (ko) | 2015-07-31 | 2019-11-15 |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 스몰 셀 네트워크에서의 서비스 계층들 및 애플리케이션들에 대한 통지 및 트리거 |
US9769828B2 (en) * | 2015-11-10 | 2017-09-19 | Fortinet, Inc. | Optimization of MU-MIMO beamforming in a wi-fi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mobility profiles |
-
2015
- 2015-01-29 JP JP2015014990A patent/JP2018050089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1-28 CN CN201680007610.1A patent/CN10785271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8 AU AU2016213123A patent/AU20162131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28 WO PCT/JP2016/052471 patent/WO20161218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28 US US15/564,192 patent/US106600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28 EP EP16743466.1A patent/EP3264844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6-01-28 CN CN202110468776.6A patent/CN113194541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8-26 US US16/550,660 patent/US1117864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356A (zh) * | 2009-06-05 | 2010-1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成员载波的指示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668412A (zh) * | 2009-10-30 | 2012-09-12 | 株式会社泛泰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关于分量载波的激活指示符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812625A (zh) * | 2012-11-07 | 2014-05-2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于载波聚合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87516A1 (en) | 2019-12-19 |
CN107852712A (zh) | 2018-03-27 |
AU2016213123B2 (en) | 2020-07-02 |
EP3264844A1 (en) | 2018-01-03 |
CN113194541B (zh) | 2023-12-29 |
CN113194541A (zh) | 2021-07-30 |
AU2016213123A1 (en) | 2017-11-23 |
EP3264844A4 (en) | 2018-11-14 |
JP2018050089A (ja) | 2018-03-29 |
US11178645B2 (en) | 2021-11-16 |
US20180132219A1 (en) | 2018-05-10 |
US10660070B2 (en) | 2020-05-19 |
WO2016121863A1 (ja) | 2016-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2712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
US9948443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US10779265B2 (en) | Terminal, base st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10039089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10863536B2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JP6788579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US20160380742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180131598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CN107211421B (zh) |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 |
CN107615857B (zh) |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
EP3334233B1 (en) |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WO2016121850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7211410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 |
EP3334232B1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