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5337B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35337B CN106535337B CN201610912536.XA CN201610912536A CN106535337B CN 106535337 B CN106535337 B CN 106535337B CN 201610912536 A CN201610912536 A CN 201610912536A CN 106535337 B CN106535337 B CN 106535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data
- access layer
- currently belongs
- eps bear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4-decylbicyclo[2.2.1]hept-2-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C1(CCCCCCCCCC)C2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00059544 Arabidopsis thaliana CDC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44969 Arabidopsis thaliana PR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39558 Galectin-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454448 Homo sapiens LGALS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115300 MA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51246 MAC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520018 Ceratodon purpureus PHY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05660 PHY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077212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rl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为UE建立不同组成载波组CC Group下的EPS承载;在建立EPS承载过程中,UE对应CC Group设置自身不同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数据;UE收发数据时,根据承载数据的EPS承载确定对应的CC Group,由该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需要收发的数据;所述站点为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或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本发明保证了保证UE接收聚合来自当前所属第一基站与当前所属第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CarrierAggregation)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通信系统中支持高达1Gbit/s的峰值数据速率传输,目前在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已经采用CA方式作为扩展LTE带宽的方法。CA方式的主要思想就是将多个组成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汇聚成一个较大带宽的载波,以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CA技术传输数据所采用的带宽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于传输数据的下行信道带宽采用了5个20M的载波汇聚而成,包括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
CA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带内载波汇聚(intra-band CA),另一种不同带间载波汇聚(inter-band CA)。对于intra-band CA,由于汇聚的多个载波处于同一频带,所以其数据传输的覆盖范围保持一致。对于inter-band CA,由于汇聚的多个载波处于不同的频带,当频带所占用的频段之间相差比较远时,其数据传输的覆盖范围差别就比较大,一般来说,低频段的载波覆盖范围大,而高频段的载波覆盖范围比较小。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inter-band CA下的不同载波覆盖范围示意图,空白区域为800Mhz载波所覆盖的范围,填充区域为3Ghz载波所覆盖的范围,可以看出,3Ghz载波所覆盖的范围要小于800Mhz载波所覆盖的范围。
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处于小区的中心地带,则UE可以同时使用inter-band CA中的高频载波和低频载波传输数据,但是,如果UE运动到小区的边缘地带,则UE无法使用高频的载波传输数据,小区边缘的UE相比于小区中心的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会下降很多。
因此,为了提高小区边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在小区网络侧可以采用中继站(RN,relay Node)或者小型基站,例如微基站或家庭基站Home eNB等,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网络结构示意图,增加两个RN对高频载波的覆盖进行扩展,从而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但是,即使采用RN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处于小区边缘的UE如果想要同时使用高频段和低频段的组成载波,UE仍然需要聚合来自两个不同站点的载波,即低频段的载波来自宏基站(DeNB,Donor eNodeB),高频段的载波来自RN或者其他小型基站。这里将其称之为不同站点间载波汇聚(inter-site CA)。
因此,UE如何实现聚合来自DeNB与RN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使得UE能够接收来自分属于不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EPS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
所述UE根据所述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调度单元及处理单元,其中,调度单元,用于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EPS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并根据所述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单元,用于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E能够根据不同EPS承载确定对应的CC group,从而在该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调度处理数据,这样就使得UE能够接收聚合来自分属于不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并分别处理,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为用户设备UE建立基于第一组成载波组CC Group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所述第一CC 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UE及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其中,
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用于建立基于第一组成载波组CC Group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所述第一CC 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一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用于在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的指示下为UE建立第二EPS承载,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二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UE,用于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需收发的数据。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建立单元、指示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基于第一组成载波组CC Group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所述第一CC 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一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不同基站,分别建立基于不同CC Group的不同EPS承载,在与UE进行交互时,也通过所建立的不同EPS承载,这样,就可以使得UE根据不同EPS承载识别出所对应的CC Group,以便进行分类处理,有利于不同基站采用不同频段载波向同一个UE传输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CA技术传输数据所采用的带宽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inter-band CA下的不同载波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扩大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一流程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二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结构一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结构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具体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四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五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六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七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UE如何实现聚合来自DeNB与RN的不同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的关键在于,UE如何针对来自不同站点的数据进行接收合并,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站点发送数据。因此,UE收发数据时,根据承载该数据的EPS承载确定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Group),并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由处理该CCGroup的接入层实体对该数据处理,所述CC Group为属于同一个站点的一个或多个CC构成的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UE对应CC Group设置自身不同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数据。这样,就使得UE能够接收聚合来自分属于不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并分别处理,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相应地,UE当前所属不同基站,分别建立基于不同CC Group的不同(EPS,EvolvedPacket System)承载,在与UE进行交互时,也通过所建立的不同EPS承载,这样,就可以使得UE根据不同EPS承载识别出所对应的CC Group,并分别处理,从而使得UE接收聚合来自分属于不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在这里,站点为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或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所述处理数据为执行MAC解复用或复用。另外,在处理数据时还可以对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Control)层进行级联、分段或重组。在处理数据时,也可以只对RLC层进行级联、分段或重组。
这样,就明确了UE如何对来自不同站点的数据进行接收合并,针对不同站点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可以为UE当前所属DeNB,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可以为UE当前所属RN。进一步地,在异构网络中,除了DeNB和RN外,也可以存在微型eNB(Pico eNB)以及家庭eNB(Home eNB).因此,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N替换为微型eNB以及家庭eNB,也同样可以在UE接入到两个不同基站的情况下,将UE当前的EPS承载拆分为不同的EPS承载,分别在DeNB和微型eNB上为UE传输不同的数据。上述RN,Pico eNB以及Home eNB可以统称为小型基站。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以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为例进行叙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设置CC Group与EPS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与UE建立EPS承载的站点为不同CC Group的EPS承载设置不同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比如逻辑信道标识或/和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标识,UE设置EPS承载在接入层标识和该EPS承载所属CC Group标识的对应关系。UE传输数据的数据包头中携带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由UE的接入层实体,比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识别到该数据的数据包头中携带的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后,确定对应的CC Group标识,进一步确认具有该CC Group标识的CC Group对应的执行接入层实体,由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对该数据MAC解复用或复用,以及RLC层的级连、分段或重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来自不同站点的CC划分为不同的CC Group,即不同的CCGroup对应不同的站点,后续描述中,将使用CC Group描述,而不再使用站点等名称。在这里,站点可以为UE当前所属DeNB或UE当前所属RN。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一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4000、UE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EPS承载对应的CC 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EPS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
在该步骤中,UE设置有CC Group与EPS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UE设置的为CC Group标识与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是UE当前所属DeNB统一分配的,并在与UE建立EPS承载过程中下发给UE的,也可以是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自身使用的,并分别下发给UE的,或者分别为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设置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组,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从所对应的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组中选择后,下发给UE;
步骤4001、UE根据所述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
步骤4002、UE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在本步骤中,处理所述数据为对数据进行MAC解复用或复用,或/和执行RLC层的级连、分段或重组。
上述实施例的UE能够根据不同EPS承载确定对应的CC group,从而在该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调度处理数据,这样就使得UE能够接收聚合来自分属于不同基站的不同频段载波传输的数据,并分别进行调度和处理,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所述CC group中可包括至少一个CC。本实施例中UE的服务站点可利用CC group中的CC通过对应的EPS承载向UE收发数据等。
图4b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二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4100、第一基站为UE建立基于第一CC Group的第一EPS承载,所述第一CC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步骤4100是在核心网实体的控制下进行的;
步骤4101、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为UE当前所属DeNB,第二基站为UE当前所属RN,进行举例说明。
在该实施例,UE当前所属DeNB可以根据获得的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的负载情况,及UE向UE当前所属DeNB上报的UE在DeNB和/或RN下的信号质量确定为UE建立一个以上的EPS承载,确定所建立的该一个以上EPS承载建立在DeNB上还是RN上。
在该实施例之前,UE当前所属DeNB还可以接收到核心网实体发送的为UE建立EPS承载请求,为UE建立不同CC Group下的EPS承载。
在该实施例之前,UE当前所属DeNB可以接收到UE当前所述RN发送的分流EPS承载请求。
在该实施例中,当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不同CC Group下的EPS承载时,如果指示UE当前所属RN建立EPS承载,但是UE当前所属RN建立失败时,UE当前所属DeNB还可以为UE建立部分或全部UE当前所属RN建立失败的EPS承载。
在该实施例中,当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不同CC Group下的EPS承载时,还可以根据核心网实体的指示或根据UE当前所属RN反馈的信息,当由于UE当前所属RN要为UE建立高优先级EPS承载而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时,可在UE当前所属DeNB上建立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或者,当由于UE当前所属DeNB要为UE建立高优先级EPS承载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时,可在UE当前所属RN上建立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这时,UE当前所属RN(或者UE当前所属DeNB)将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上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发送给UE当前所属的DeNB(或者UE当前所属的RN)。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不同基站,分别建立基于不同CC Group的不同EPS承载至UE,在与所述UE进行数据交互时,也通过所建立的不同EPS承载,这样,就可以使得UE根据不同EPS承载识别出所对应的CC Group,以便进行分类处理,有利于不同基站采用不同频段载波向同一个UE传输数据,提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特别地,当不同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在建立EPS承载时需要移除低优先级的EPS承载,则可以由另一基站代为建立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使得EPS承载的建立更加灵活,使不同站点通过载波汇聚来为UE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一个站点的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是指相对于该站点需要建立的EPS承载优先级低的承载。这种优先级可能与服务需求相关,例如与重要或紧急的服务相关的承载通常有更高的优先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UE及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其中,
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用于建立基于第一组成载波组CC Group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所述第一CC 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一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用于在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的指示下为UE建立第二EPS承载,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二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UE,用于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需收发的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还用于在核心网实体的控制下或者在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的分流请求下,为UE执行建立所述第一EPS承载并指示第二基站建立所述第二EPS承载。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UE当前所属第一基站,还用于在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要为UE建立第二EPS承载而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时,在自身建立或部分建立所述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结构一示意图,该装置为DeNB,建立单元、指示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基于第一组成载波组CC Group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所述第一CC Group为第一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一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所述UE建立基于第二CC Group的第二EPS承载,所述第二CC Group为第二基站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为UE建立的CC集合;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自身所建立的第一EPS承载与UE之间传输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实体发送的控制指令或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发送的分流请求,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建立单元和指示单元,进行第一EPS承载和指示第二EPS承载的建立。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单元中还包括分建立单元,用于在UE当前所属第二基站要为UE建立第二EPS承载而移除的低优先级别EPS承载时,建立或部分建立所述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装置结构二示意图,该装置为UE,包括包括:调度单元及处理单元,
其中,调度单元,用于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EPS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并根据所述CC Group,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
处理单元,用于在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解复用或复用;和/或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级连、分段或重组。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示意图,其中包括UE当前所属DeNB,其具有的CC Group为CC Group1,即由CC1和CC2构成CC Group1,UE当前所属RN,其具有的CC Group为CC Group2,即由CC3和CC4构成CC Group 2,UE中包括接入层实体和高层实体,其中,接入层实体依次包括物理层(PHY)、媒体接入控制(MAC)、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UE设置CC Group1与CC1和CC2对应,设置CC Group2与CC3和CC4对应,设置CC Group1对应接入层实体为PHY1、MAC1、RLC1和PDCP1,设置CC Group2对应接入层实体为PHY2、MAC2、RLC2和PDCP2。特别地,对于PDCP1和PDCP2可以在UE中合并为一个PDCP实体。这样,当UE收发数据时,根据承载该数据的EPS承载确定对应的CC Group,由该CC Group的接入层实体执行对该数据级连,分段或/和重组,以及进一步地解复用或复用等,统称为处理数据,也就是对数据进行MAC解复用或复用,以及RLC层的级连、分段或重组。如果该数据通过CC1或CC2传输,则对应CC Group1,由该CC Group1的执行接入层实体MAC1对该数据执行复用或解复用、RLC1对该数据执行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如果该数据通过CC3或CC4传输,则对应CC Group2,由该CC Group2的执行接入层实体MAC2对该数据执行复用或解复用、RLC2对该数据执行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具体实施例二示意图,其中包括UE当前所属的DeNB,其具有的CC Group为CC Group1,UE的两个EPS承载EPS承载1和EPS承载2建立在CC1Group 1,并分别为两个EPS承载分配逻辑信道标识1和逻辑信道标识2。即对于UE而言,其可以通过网络为其EPS承载分配的逻辑信道标识来对应确定该EPS承载建立在哪个CC Group.UE当前所属的RN,其具有的CC Group为CC Group2,即由CC3和CC4构成CC Group2.UE在该CC Group 2建立了一个EPS承载,并该EPS承载分配逻辑信道标识3,UE中包括接入层实体和高层实体,其中,接入层实体依次包括PHY,MAC,RLC和PDCP。UE设置逻辑信道标识1和逻辑信道标识2与CC Group1对应,设置逻辑信道标识3与CC Group2对应,设置CC Group1对应接入层实体为PHY1,MAC1和RLC,设置CC Group2对应接入层实体为PHY2和MAC2和RLC。这样,当UE收发数据时,根据该数据的数据包头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就可以确定承载该数据的EPS承载所属的CC Group,由该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执行对该数据的MAC解复用或复用,以及RLC层的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也就是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包头中携带逻辑信道标识1或逻辑信道标识2,则对应CC Group1,由该CC Group1对应的接入层实体PHY1和MAC1对该数据进行复用或解复用,由该CC Group1对应的接入层实体RLC执行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包头中携带逻辑信道标识3,则对应CC Group2,由该CC Group2对应的接入层实体PHY2和MAC2对该数据进行复用或解复用,由该CC Group2对应的接入层实体RLC执行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将CC1Group1对应的接入层实体描述为PHY1,MAC1,RLC1和PDCP1.将CC2Group2对应的接入层实体描述为PHY2,MAC2,RLC2和PDCP2.简言之,即为UE根据承载该数据包的EPS承载对应的CC Group,在UE的接入层实体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即基于CC Group进行数据的分组MAC复用/解复用,进行RLC的分组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这些分组处理,可以说通过软件进行逻辑上的分组处理,也可以是通过硬件进行物理上的分组处理,本发明不做限制。
以下举几个具体实施例对EPS承载建立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一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UE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
在本步骤中,该信号质量信息是UE检测并上报的(在图中表示为由UE发送),或RN检测并上报的,具体包括所属RN所控制各个小区的信号质量信息,或者为UE所选择的在所属RN下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信息;
在本步骤中,该信号质量信息还可以为UE在当前所属RN负责的所有小区下的一个总体平均信号质量信息,或者UE在当前所属RN负责的所有小区中选择的服务小区的一个总体平均信号质量信息;
步骤902、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UE当前所属RN的当前负载状况信息;
步骤903、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为UE建立EPS承载的请求;
在本步骤中,还可以是其他核心网实体,比如服务网关(S-GW),或公共数据网网关(PDN-GW,Public Data Network)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为UE建立EPS承载的请求;
步骤904、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该请求后,根据自身负载、UE当前所属RN的负载信息及UE上报的信号质量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为UE建立EPS承载,及所建立的EPS承载所在的节点;
在该步骤中,假设DeNB确定要将该EPS承载建立在UE当前所属RN上;
步骤905、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
步骤906、UE当前所属RN接收到该请求后,与UE之间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协商建立EPS承载;
步骤907、UE当前所属RN确定为UE建立EPS承载成功或失败,如果成功,向UE当前所属DeNB反馈EPS承载建立成功消息,否则,向UE当前所属DeNB反馈EPS承载建立失败消息;
步骤908、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UE当前所属RN反馈的EPS承载建立消息,如果该消息为EPS承载建立成功消息,则直接向MME发送建立EPS承载响应,如果该消息为EPS承载建立失败消息,则UE当前所属DeNB决定是否接受或部分接受在UE当前所属RN上建立失败的EPS承载,如果都不能,则向MME反馈建立EPS承载失败响应,如果能接受全部,则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建立EPS承载后,向MME发送建立EPS承载响应,如果能部分接受,则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建立部分EPS承载后,向MME发送建立EPS承载响应,携带建立成功的部分EPS承载信息及/或未建立的部分EPS承载信息。
具体实施例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二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MME通过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该请求包括Pre-emption指示,表示MME指示接入网实体可以在传输数据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将低优先级的EPS承载移除,建立当前请求的EPS承载;
在该步骤中,还可以是其他核心网实体,比如S-GW,或PDN-GW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为UE建立EPS承载的请求;
步骤1002、UE当前所属RN接收到该请求后,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协商EPS承载建立,在该过程中,为UE建立EPS承载,移除某个低优先级的EPS承载;
步骤1003、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反馈EPS承载建立成功消息,携带被移除的低优先级的EPS承载的信息;
步骤1004、UE当前所属DeNB确定是否能够接受被移除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如果是,则在UE当前所属DeNB建立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向MME反馈EPS承载建立成功消息,如果否,则向MME转发UE当前所属RN反馈的EPS承载建立成功消息,其中包含被移除的低优先级EPS承载的信息;UE当前所属DeNB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建立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或部分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
在本步骤中,如果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为多个,UE当前所属DeNB只能接受部分,则在UE当前所属DeNB建立部分被RN移除的低优先级的EPS承载,然后向MME反馈EPS承载建立响应,携带无法建立的被RN移除的低优先级的EPS承载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UE的低优先级的EPS承载建立在DeNB后,相应地,UE需要更新该低优先级承载与CC Group或者建立站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1005、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通知其建立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或部分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信息;
步骤1006、UE当前所属RN接收到通知后,向UE当前所属DeNB转发其建立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或部分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所对应的在RN中没有完成收发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如果其建立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或部分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采用RLC AM模式,应该为确认模式,则没有完成传输的数据包含没有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和没有向UE发送的;如果采用UM模式,应该为非确认模式,则没有完成收发的数据包含没有向UE发送的。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由UE当前所属DeNB集中控制UE当前所属RN的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删除。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三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MME通过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该请求包括Pre-emption指示,表示MME指示接入网实体可以在传输数据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将低优先级的EPS承载移除,建立当前请求的EPS承载;
步骤1102、UE当前所属RN确定需要删除自身的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向UE当前所属DeNB反馈EPS承载建立响应,携带EPS Pre-emption指示,表示删除自身的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可选地,可以携带要删除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
步骤1103、UE当前所属DeNB检测是否可以接受或部分接受UE当前所属RN要删除的该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或者建立MME要求建立的EPS承载;
步骤1104、如果UE当前所属DeNB能够建立MME要求建立的EPS承载,则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保持请求消息,指示UE当前所属RN不执行之前DeNB发送的EPS承载建立请求(在图中没有体现);如果可以接受UE当前所属RN要删除的该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消息,指示为UE建立EPS承载,该消息还携带被UE当前所属DeNB接受的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
如果UE当前所属DeNB能够建立MME要求建立的EPS承载,UE当前所属DeNB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建立EPS承载(在图中没有体现);
步骤1105,如果UE当前所属DeNB接受UE当前所属RN要删除的该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UE当前所属DeNB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建立所接受的UE当前所属RN要删除的该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UE当前所属RN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建立EPS承载,并移除UE当前所属DeNB所接受UE当前所属RN要删除的该低优先级别的EPS承载;
在本步骤中,相应地,UE需要更新该低优先级承载与CC Group或者建立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1106、UE当前所属DeNB向MME发送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
步骤1107、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转发其接受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所对应的在RN中没有完成收发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如果其建立的该低优先级的EPS承载采用RLC AM模式,则没有完成传输数据包含没有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和没有向UE发送的;如果采用UM模式,则没有完成传输数据包含没有向UE发送的。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UE当前所属RN请求UE当前所属DeNB分流其已经建立的EPS承载,UE当前所属DeNB请求UE当前所属RN分流其已建立的EPS承载过程类似。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四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EPS承载分流请求,该请求携带被分流的EPS承载在核心网的标识,或者包含请求分流的EPS承载的个数,或者包含请求分流的数据吞吐量;
步骤1202、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分流响应,携带所接受的被分流EPS承载在核心网的标识;
步骤1203、UE当前所属RN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协商EPS承载的修改:相应地,UE需要更新该被分流的EPS承载与CC Group或者建立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被UE当前所属DeNB分流的EPS承载,向UE当前所属DeNB转发所对应的在RN中没有完成传输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如果分流的EPS承载采用RLC AM模式,则没有传输数据包含没有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和没有向UE发送的;如果采用UM模式,则没有传输数据包含没有向UE发送的;
步骤1204、UE当前所属DeNB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协商EPS承载的修改,将从UE当前所属RN分流的EPS承载建立在UE当前所属DeNB。相应地,UE需要更新该被分流的EPS承载与CC Group或者建立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以上实施例是假设UE当前所属RN请求UE当前所属DeNB为其分流EPS承载,对于UE当前所属DeNB请求UE当前所属RN为其分流EPS承载的过程类似。
实施例五
在该实施例中,由核心网实体控制UE当前所属DeNB在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上为UE建立EPS承载。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五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MME接收到UE已经与UE当前所属RN和当前所属DeNB建立了同步连接的通知;
在本步骤中,该通知可以是UE当前所属RN发送的;
在本步骤中,也可以是其他核心网实体接收到,这里不再限定;
步骤1302、MME接收到UE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在UE当前所属RN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及负载信息,及UE当前所属DeNB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及负载信息;
UE当前所属RN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具体为:为UE在当前所属RN负责的所有小区下的一个总体平均信号质量信息,或者UE在当前所属RN负责的所有小区中选择的服务小区的一个总体平均信号质量信息;
在本步骤中,该信号质量信息还可以为UE当前所属RN所有为UE建立的EPS承载传输数据的平均总信号质量信息,或者UE所选择的当前所属RN所有为UE建立的EPS承载在服务小区的平均信号质量信息;
对于UE当前所属DeNB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信息及负载信息,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303、MME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UE建立EPS承载,且确定为UE建立的EPS承载所在UE当前所属DeNB或/和UE当前所属RN上;
在本步骤中,假设MME确定将为UE建立的EPS承载建立在UE当前所属RN上;
步骤1304、MME通过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
步骤1305、UE当前所属RN接收到该请求后,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协商EPS承载建立,建立成功;
步骤1306、UE当前所属RN将EPS建立成功响应发送给DeNB,DeNB转发给MME。
实施例六
在该实施例中,由DeNB统一控制EPS承载所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的分配。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六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来自MME的EPS承载建立请求,确定在UE当前所属RN上为UE建立EPS承载,为要建立的EPS承载分配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402、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包含为要建立的EPS承载分配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403、UE当前所属RN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建立EPS承载,在该过程中,UE设置该EPS承载所属CC Group标识与该EPS承载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CC Group设置不同的接入层实体执行数据包的复用或解复用,以及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
步骤1404、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
步骤1405、UE当前所属DeNB向MME发送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
实施例七
在该实施例中,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互相通知自身使用过的DRB标识和逻辑信道标识,也就是进行分布式管理。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七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501、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来自MME的EPS承载建立请求,确定在UE当前所属RN上为UE建立EPS承载,通知UE当前所属RN其已经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502、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包含其已经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503、UE当前所属RN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建立EPS承载,在该过程中,UE设置该EPS承载所属CC Group标识与该EPS承载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CC Group设置不同的接入层实体复用或解复用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包的级连,分段或重组等;
RN在分配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时,不使用UE当前所属DeNB已经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504、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携带为UE分配的EPS承载所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505、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后,更新所存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实施例八
在该实施例中,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半静态划分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的使用,将所有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分组,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分别使用其中的一组,以下以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请求为例说明,反之亦然。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CA方式下UE当前所属DeNB为UE建立EPS承载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八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601、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为UE建立EPS承载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分组请求消息;
在本步骤中,在该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UE当前所属RN建议建立的RN希望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602、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反馈分组指示消息,携带UE当前所属DeNB和UE当前所属RN为UE建立EPS承载时分别使用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
步骤1603、UE当前所属DeNB接收到MME发送的EPS承载建立请求;
步骤1604、UE当前所属DeNB确定在UE当前所属RN上为UE建立EPS承载;
步骤1605、UE当前所属DeNB向UE当前所属RN发送EPS承载建立请求;
步骤1606、UE当前所属RN从为UE建立EPS承载所分配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中选择一组可用空闲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建立EPS承载,在该过程中,UE设置该EPS承载所属CC Group标识与该EPS承载的DRB标识和/或逻辑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CC Group设置不同的接入层实体复用或解复用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包的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
步骤1607、UE当前所属RN向UE当前所属DeNB发送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
步骤1608、UE当前所属DeNB向MME转发该EPS承载建立成功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步骤1604中,当UE当前所属DeNB确定在UE当前所属RN上为UE建立EPS承载时,向RN发送分组指示消息,或者是在向RN发送EPS承载请求消息时向RN发送分组指示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该实施例的步骤1601和1602可以取消。
除上述方法外,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UE也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建立该EPS承载的RRC消息来源的CC所在的CC Group确定该EPS承载与CC Group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对应CC Group设置不同的接入层实体复用或解复用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包的级连,分段或/和重组等;
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当DeNB(或者RN)确定需要为UE在RN(或者DeNB)建立EPS承载时,上述这些实施例重点描述了通过DeNB(或者RN)首先通知RN(或者DeNB)需要为UE建立所述EPS承载,然后由RN(或者DeNB)通过RRC连接重配置配置过程为UE建立所述EPS承载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当DeNB(或者RN)确定需要为UE在RN(或者DeNB)建立EPS承载时,DeNB(或者RN)也可以直接与UE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为UE在RN(或者DeNB)建立所述EPS承载。进一步地,DeNB(或者RN)需要通知RN(或者DeNB)该EPS承载。使用这种方式时,DeNB(或者RN)可以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明确指示所述EPS承载建立的小区组Cell Group(或者节点),或者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8中分配DRB ID和/或逻辑信道ID的方式来隐式通知UE所述EPS建立的Cell Group(或者节点),即所述EPS承载对应的的Cell Group(或者节点)。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没有RRC功能的RN的情况。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小区边缘UE传输数据的吞吐量,降低小区边缘UE和小区中心UE之间传输数据吞吐量的差别,改善了UE之间的业务性能公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度单元及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 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其中,所述CC Group对应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的一个;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确定与所述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对应的CC Group标识;根据所述CC Group标识,在所述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以及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所述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为第一基站基于第一CC Group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为第二基站基于第二CC Group为所述UE建立;
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设置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与第一CC Group标识对应,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与第二CCGroup标识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与所述CC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具体包括: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解复用或复用;和/或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级连、分段或重组。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收发数据时,确定与承载所述数据的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对应的组成载波组CCGroup,所述CC Group为建立所述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站点所拥有的CC集合或所述站点为UE建立的CC集合,其中,所述CC Group对应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的一个;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对应的CC Group标识;
根据所述CC Group标识,在所述至少两个接入层实体中确定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以及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所述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为第一基站基于第一CC Group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为第二基站基于第二CC Group为所述UE建立;
设置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与第一CCGroup标识对应,第二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在接入层的标识与第二CC Group标识对应。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接入层实体处理所述数据,包括: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解复用或复用;和/或
在与所述CC Group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执行所述数据的级连、分段或重组。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2536.XA CN106535337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2536.XA CN106535337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201110050985.5A CN102655682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50985.5A Division CN102655682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35337A CN106535337A (zh) | 2017-03-22 |
CN106535337B true CN106535337B (zh) | 2023-07-18 |
Family
ID=4673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12536.XA Active CN106535337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201610913758.3A Active CN106411491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201110050985.5A Active CN102655682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13758.3A Active CN106411491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201110050985.5A Active CN102655682B (zh) | 2011-03-03 | 2011-03-03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219584B2 (zh) |
EP (3) | EP3764580B1 (zh) |
CN (3) | CN106535337B (zh) |
ES (1) | ES2932967T3 (zh) |
WO (1) | WO20121166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3319395T3 (da) | 2010-12-03 | 2023-07-3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udførelse af multi-radioadgangsteknologibærersamling |
EP3579485B1 (en) * | 2012-03-21 | 2022-07-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evolved packet system bearer and base station |
KR101925764B1 (ko) | 2012-08-23 | 2018-12-05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스케줄러들을 이용한 동작 |
BR112015007189B1 (pt) * | 2012-10-05 | 2022-09-06 | Nec Corporation |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de rádio, estação de rádio, terminal de rádio,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
KR101908418B1 (ko) | 2012-10-05 | 2018-10-16 |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무선 단말, 네트워크 장치, 베어러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
CN107750064B (zh) * | 2012-11-13 | 2020-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JP5902608B2 (ja) * | 2012-12-28 | 2016-04-1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SG10201701222QA (en) * | 2012-12-28 | 2017-04-27 | Nec Corp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WO2014113998A1 (zh) | 2013-01-28 | 2014-07-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无线通信节点的方法、无线通信节点及系统 |
KR20140107088A (ko) * | 2013-02-27 | 2014-09-0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스몰셀 환경에서 단말의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148782A1 (ko) * | 2013-03-18 | 2014-09-25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다수 캐리어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
WO2014172892A1 (zh) * | 2013-04-26 | 2014-10-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044613B2 (en) * | 2013-05-16 | 2018-08-0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ultiple radio link control (RLC) groups |
CN104581824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包分流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5058379A1 (zh) * | 2013-10-23 | 2015-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KR102157798B1 (ko) | 2013-10-29 | 2020-09-1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TWI495386B (zh) * | 2013-11-18 | 2015-08-0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行動通訊系統中應用站間載波聚合之用戶選擇法 |
US10142965B2 (en) * | 2014-08-01 | 2018-11-27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pplication services to user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4202778B (zh) | 2014-08-05 | 2017-12-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078868A (zh) * | 2014-10-08 | 2017-08-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载波的激活 |
US10244580B2 (en) | 2014-10-16 | 2019-03-26 |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pplication services to user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730120B2 (en) * | 2015-06-01 | 2017-08-08 | Intel Corporation | Handover using group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bearers |
JP6458771B2 (ja) * | 2016-05-24 | 2019-0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給送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10952066B2 (en) | 2016-06-12 | 2021-03-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18103018A1 (en) * | 2016-12-07 | 2018-06-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high frequency connection a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
KR102170530B1 (ko) * | 2017-03-16 | 2020-10-28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제어 메시지 중복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2022448B2 (en) * | 2017-08-11 | 2024-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rrier switching for multiple carriers using the same components of a component path |
WO2019127292A1 (zh) * | 2017-12-28 | 2019-07-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复制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US11297669B2 (en) * | 2018-11-02 | 2022-04-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ing in relay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1930482B2 (en) * | 2021-08-13 | 2024-03-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arrier prioritization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featur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4683A (zh) * | 2009-06-19 | 2009-1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聚合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10121417A1 (zh) * | 2009-04-21 | 2010-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汇聚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64813A1 (en) | 2007-04-27 | 2008-10-30 | Demange Francis Petit | Sports equipment caddy |
CN101784117B (zh) * | 2009-01-15 | 2013-09-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资源指示和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R076391A1 (es) * | 2009-04-23 | 2011-06-0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Metodo y aparato para acceso aleatorio en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multiportadoras |
US9681464B2 (en) * | 2009-09-18 | 2017-06-1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within heterogeneous stations |
CN102668643B (zh) * | 2009-10-30 | 2016-03-02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空闲模式占线优先级 |
US20110134831A1 (en) * | 2009-12-03 | 2011-06-09 | Nokia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Providing Multi-System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1772179A (zh) * | 2010-01-08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场景下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JPWO2011099508A1 (ja) * | 2010-02-12 | 2013-06-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20113831A1 (en) * | 2010-04-30 | 2012-05-1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US8498666B2 (en) * | 2010-05-05 | 2013-07-3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two radio systems |
EP3145108A1 (en) * | 2010-06-18 | 2017-03-22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
2011
- 2011-03-03 CN CN201610912536.XA patent/CN10653533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03 CN CN201610913758.3A patent/CN106411491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03 CN CN201110050985.5A patent/CN102655682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28 EP EP20169262.1A patent/EP37645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2-28 ES ES20169262T patent/ES2932967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2-28 WO PCT/CN2012/071705 patent/WO20121166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2-28 EP EP12752732.3A patent/EP2675228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2-28 EP EP16206608.8A patent/EP3229545B1/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03 US US14/017,098 patent/US921958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1-24 US US14/951,269 patent/US958427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1417A1 (zh) * | 2009-04-21 | 2010-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汇聚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94683A (zh) * | 2009-06-19 | 2009-1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聚合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Definitions and Architecture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ing Advanced Relay concepts;Hervê Bonnevill;《ARTIST4G Project》;全文 * |
ZTE.Group D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3GPP tsg_ran\WG2_RL2 R2-104624.2010,R2-104624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29545A1 (en) | 2017-10-11 |
EP2675228A4 (en) | 2014-04-02 |
CN106411491B (zh) | 2019-09-10 |
US9219584B2 (en) | 2015-12-22 |
US20160087770A1 (en) | 2016-03-24 |
WO2012116625A1 (zh) | 2012-09-07 |
CN102655682A (zh) | 2012-09-05 |
EP2675228B1 (en) | 2017-02-01 |
CN102655682B (zh) | 2016-12-07 |
ES2932967T3 (es) | 2023-01-30 |
CN106411491A (zh) | 2017-02-15 |
EP2675228A1 (en) | 2013-12-18 |
US20140010192A1 (en) | 2014-01-09 |
EP3229545B1 (en) | 2020-04-29 |
US9584274B2 (en) | 2017-02-28 |
CN106535337A (zh) | 2017-03-22 |
EP3764580B1 (en) | 2022-09-21 |
EP3764580A1 (en) | 2021-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35337B (zh) |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US1175844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72166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tention-based and non- contention-bas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34369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requency measurement and setting frequency measurement for non-connection mode terminal | |
EP3288310B1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in a handover involv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
KR102276116B1 (ko)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와 rlc 헤더 포맷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90143782A (ko)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c 비활성화 모드 단말의 이중 접속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412077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consideration of dormant bandwidth part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27776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buffer state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technology | |
KR20110108232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를 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17508406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マシンタイプ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端末のネットワーク選択、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202362B (zh) | 一种增量信令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7437985B (zh) | 一种建立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方法及基站 | |
CN113455086A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传输用户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191401A (zh) | 通信系统中确定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 | |
CN102843730B (zh) | 联合传输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侧及用户设备 | |
US2022003063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ser data through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3029220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lice-based cell reselection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4034569A1 (ja) | 通信方法 | |
WO2024071245A1 (ja) | 通信方法 | |
WO2023127638A1 (ja) |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
WO2024029518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WO2023127639A1 (ja) |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
KR20240163869A (ko) | 차세대 이통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 단말의 QoE 측정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10128302A (ko)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휴면 부분 대역폭을 고려한 부분 대역폭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