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6159B -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56159B CN106256159B CN201580021387.1A CN201580021387A CN106256159B CN 106256159 B CN106256159 B CN 106256159B CN 201580021387 A CN201580021387 A CN 201580021387A CN 106256159 B CN106256159 B CN 1062561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terminal installation
- drs
- measurement
- sub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1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001056707 Homo sapiens Proepiregul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2100025498 Proepiregul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group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3721 Pro-MCH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1018494 Homo sapiens Pro-MCH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087 cell mo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800002739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15 cel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使用被汇集的多个小区而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在第一状态下,识别为服务小区停止,在第二状态下,识别为服务小区启动,并基于接收到的PDCCH而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或者“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基站)称为eNode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将终端装置(移动台、移动台装置、终端)称为UE(用户装置(UserEquipment))。LTE是将基站装置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一的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以及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也将采用了FDD方式的LTE称为FD-LTE或者LTE FDD。TDD是通过将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频分复用,从而能够在至少2个频带中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技术。也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称为TD-LTE或者LTE TDD。TDD是通过将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从而能够在单一的频带中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技术。FD-LTE以及TD-LTE的细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对终端装置发送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已知的信号即参考信号(也被称为RS;Reference Signal)。该参考信号为了信号或信道的解调或信道状态的报告等各种目的,能够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例如,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作为小区固有的参考信号而在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此外,例如,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作为终端装置固有的参考信号,在被映射对于该终端装置的数据信号的资源中被发送。参考信号的细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
在3GPP中,研究小小区(Small Cell)的导入。小小区是构成小区的基站装置的发送功率小且覆盖范围比现有的小区(宏小区)更小的小区的统称。例如,通过在高频带中应用小小区,具有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小小区,提高每面积的频率利用效率的效果。在小小区的导入研究中,为了低消耗功率化或小区间干扰降低等各种目的,研究将基站装置切换为停止的状态的技术。细节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1),3GPP TS36.211V11.5.0(2014-01).
非专利文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mall cell enhancements for E-UTRAand E-UTRAN-Physical layer aspects(Release 12),3GPP TR36.872V12.1.0(2013-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基站装置切换为停止的状态的情况下,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的发送也被停止,终端装置难以发现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在这样的状况下,由于终端装置与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连接时花费较多的准备时间,所以成为使传输效率大幅劣化的要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以下的手段。即,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检测部,检测信号或者信道;以及信道测量部,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信号或者信道的步骤;以及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的步骤,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在终端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安装以下功能:检测信号或者信道的功能;以及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的功能,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DRS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CRS的结构和/或DRS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DRS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对于DRS的设定的资源元素的指定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测量的模型(model)的图。
图14是表示PDCCH以及EPDCCH的搜索空间的数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被设定多个小区。这里,将终端装置1经由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载波聚合或者双重连接。也可以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多个小区的每一个小区中应用本实施方式。此外,也可以在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也将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
在载波聚合(CA)中,被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括1个主小区(PCell:PrimaryCell)和1个或者多个副小区(SCell:Secondary Cell)。
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主小区在主频率下进行操作。也可以在(重新)建立了连接的时间点或者之后设定副小区。副小区在副频率下进行操作。另外,连接也可以被称为RRC连接。
对支持CA的终端装置1,由1个主小区和1个以上的副小区进行汇集。
双重连接(双重连接)是,由预定的终端装置1消耗从至少2个不同的网络点(主基站装置(MeNB:Master eNB)和副基站装置(SeNB:Secondary eNB))提供的无线资源的操作。换言之,双重连接是终端装置1在至少2个网络点中进行RRC连接的连接。在双重连接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且通过非理想回程(non-idealbackhaul)来连接。
在双重连接中,将至少连接到S1-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且起到核心网络的移动性锚的作用的基站装置3称为主基站装置。此外,将对终端装置1提供追加的无线资源且不是主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3称为副基站装置。有时将与主基站装置相关的服务小区的组称为主小区组(MCG:Master Cell Group),将与副基站装置相关的服务小区的组称为副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
在双重连接中,主小区属于MCG。此外,在SCG中,将相当于主小区的副小区称为主副小区(pSCell:Primary Secondary Cell)。另外,有时将pSCell称为特殊小区或特殊副小区(Special SCell:Special Secondary Cell)。在特殊SCell(构成特殊SCell的基站装置)中,也可以支持与PCell(构成PCell的基站装置)同等的功能(能力、性能)。此外,在pSCell中,也可以只支持PCell的一部分功能。例如,在pSCell中,也可以支持发送PDCCH的功能。此外,在pSCell中,也可以支持使用与CSS或者USS不同的搜索空间进行PDCCH发送的功能。例如,与USS不同的搜索空间是基于在标准中规定的值而决定的搜索空间,基于与C-RNTI不同的RNTI而决定的搜索空间等。此外,pSCell也可以是始终启动的状态。此外,pSCell是能够接收PUCCH的小区。
在双重连接中,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DRB:Date Radio Bearer)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也可以在MeNB和SeNB中单独被分配。
在双重连接中,也可以在MCG和SCG或者PCell和pSCell中,分别单独地设定双工模式。
在双重连接中,也可以在MCG和SCG或者PCell和pSCell中不同步。
在双重连接中,也可以在MCG和SCG(或者PCell和pSCell)的每一个中,设定多个用于定时调整的参数(定时提前组(TAG:Timing Advancce Group))。即,也可以在MCG和SCG间不同步。
在双重连接中,终端装置1将与MCG内的小区对应的UCI只在MeNB(PCell)中发送,将与SCG内的小区对应的UCI只在SeNB(pSCell)中发送。例如,UCI是SR、HARQ-ACK和/或CSI。此外,在每一个UCI的发送中,使用了PUCCH和/或PUSCH的发送方法在每一个小区组中应用。
在主小区中,能够发送接收所有的信号,但在副小区中,有不能发送接收的信号。例如,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只在主小区中被发送。此外,除非在小区间没有设定多个TAG(定时提前组(Timing Advance Group)),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只在主小区中被发送。此外,PB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只在主小区中被发送。此外,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只在主小区中被发送。
在主副小区中,发送接收在主小区中能够发送接收的信号。例如,PUCCH也可以在主副小区中被发送。此外,尽管设定有多个TAG,PRACH也可以在主副小区中被发送。此外,PBCH或MIB也可以在主副小区中被发送。
在主小区中,检测RLF(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在副小区中,即使符合检测RLF的条件,也不识别为检测到RLF。在主副小区中,若满足条件,则检测RLF。在主副小区中,检测到RLF的情况下,主副小区的上位层向主小区的上位层通知检测到RLF的情况。
在主小区和/或主副小区中,也可以进行SPS(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或DRX(间歇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SPS设定和DRX设定的总数也可以根据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总数来决定。在副小区中,也可以进行与同一个小区组的主小区或者主副小区相同的DRX。
在副小区中,与MAC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参数基本上与同一个小区组的主小区/主副小区共同。一部分参数(例如,sTAG-Id)也可以对每个副小区设定。
一部分定时器或计数器也可以只对主小区和/或主副小区应用。也可以只对副小区设定被应用的定时器或计数器。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应用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或者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的帧结构类型(Frame StructureType)。另外,帧结构类型有时被称为帧构造类型或双工模式。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多个小区的全部应用TDD方式。此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应用TDD方式的小区和应用FDD方式的小区也可以进行汇集。在应用TDD的小区和应用FDD的小区进行汇集的情况下,能够对应用TDD的小区应用本发明。
在应用FDD的小区中,也可以应用半双工(half-duplex)FDD方式或者全双工(full-duplex)FDD方式。
在应用TDD的多个小区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半双工(half-duplex)TDD方式或者全双工(full-duplex)TDD方式。
终端装置1将表示由终端装置1支持载波聚合的频段的组合的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3。终端装置1对频段的组合的每一个,将指示是否支持不同的多个频段中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同时发送以及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3。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者Y”的含义。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以及Y”的含义。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含义。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也将终端装置1A~1C称为终端装置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能够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包括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等。
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Transport blo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的ACK(确认(acknowledgement))/NACK(否定确认(negative-acknowledgement))。也将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或者响应信息。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的物理信道。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同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只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只发送HARQ-ACK以及信道状态信息。
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物理信道。PRACH以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取时域的同步为主要的目的。除此之外,PRACH还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PUSCH资源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包括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等。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使用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等。DM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相关。DMRS与PUSCH或者PUCCH进行时分复用。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者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以下,将一同发送PUSCH和DMRS简称为发送PUSCH。以下,将一同发送PUCCH和DMRS简称为发送PUCCH。另外,上行链路的DMRS也被称为UL-DMRS。SRS不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相关。基站装置3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SRS有2个触发类型的SRS(触发类型0SRS、触发类型1SRS)。触发类型0SRS在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与触发类型0SRS有关的参数的情况下发送。触发类型1SRS在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与触发类型1SRS有关的参数且通过在DCI格式0/1A/2B/2C/2D/4中包含的SRS请求而被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另外,关于DCI格式0/1A/4,SRS请求包含在FDD和TDD的双方中,关于DCI格式2B/2C/2D,SRS请求只包含在TDD中。在相同的服务小区的相同的子帧中产生触发类型0SRS的发送和触发类型1SRS的发送的情况下,触发类型1SRS的发送被优先。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使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包括PB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M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等。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1中共同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MIB能够以40ms间隔来更新。PBCH能够以10ms周期重复发送。具体而言,在满足SFN mod 4=0的无线帧中的子帧0中进行MIB的初始发送,在其他的全部无线帧中的子帧0中进行MIB的重复发送(repetition)。SFN(系统帧号(systemframe number))是无线帧的号码。MIB是系统信息。例如,MIB包括表示SFN的信息。
PCFICH用于发送指示在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区域(OFDM符号)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表示对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的ACK(确认(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例如,在终端装置1接收到表示ACK的HARQ指示符的情况下,不重复发送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在终端装置1接收到表示NACK的HARQ指示符的情况下,重复发送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单一的PHICH发送对于单一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基站装置3使用多个PHICH发送对于在同一个PUSCH中包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的每一个。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也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称为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以及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下行链路许可也称为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或者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llocation)。
PDCCH通过连续的1个或者多个CCE(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集合而被发送。CCE由9个REG(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构成。REG由4个资源元素构成。由n个连续的CCE构成的PDCCH从满足i mod n=0的CCE开始。这里,i是CCE号码。
EPDCCH通过连续的1个或者多个ECCE(增强控制信道元素(Enhanced ControlChannel Element))的集合而被发送。ECCE由多个EREG(增强资源元素组(EnhancedResource Element Group)构成。
下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DSCH的调度。下行链路许可用于与被发送了该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与被发送了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比4个以上在后的子帧内的单一的PUSCH的调度。
在DCI格式中,被附加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位。CRC校验位通过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而被加扰。RNTI是能够根据DCI的目的等而规定或者设定的识别符。RNTI是在标准中预先规定的识别符、作为小区固有的信息而被设定的识别符、作为终端装置1固有的信息而被设定的识别符、或者作为属于终端装置1的组固有的信息而被设定的识别符。例如,CRC校验位通过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或者SPS C-RNTI(半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而被加扰。C-RNTI以及SPS C-RNTI是用于识别小区内的终端装置1的识别符。C-RNTI用于控制单一的子帧中的PDSCH或者PUSCH。SPS C-RNTI用于周期性地分配PDSCH或者PUSCH的资源。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此外,PDSCH还用于发送上位层的控制信息。
PMCH用于发送多播数据(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包括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 Signal:DL RS)等。
同步信号用于终端装置1取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同步信号配置在无线帧内的预定的子帧。例如,在T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1、5、6。在F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和5。
在同步信号中,有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副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用于粗略的帧/符号定时同步(时域的同步)或小区组的鉴定。SSS用于更准确的帧定时同步或小区的鉴定。即,通过使用PSS和SSS,能够进行帧定时同步和小区识别。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装置1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校正。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装置1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装置1测量本装置的地理的位置。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包括CR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与PDSCH相关的URS(UE固有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与EPDCCH相关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NZP CSI-RS(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Non-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MBSFN RS(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单频网络参考信号(Multimedia Broadcastand Multicast Service over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PRS(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NCT CRS(新载波类型小区固有参考信号(New Carrier Type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以及DRS(发现参考信号(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等。此外,下行链路的资源包括ZP CSI-RS(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IM(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量(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Interference Measurement))等。
CRS在子帧的全部频带中发送。CRS用于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CRS也可以用于终端装置1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PBCH/PDCCH/PHICH/PCFICH通过用于C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
与PDSCH相关的URS在用于URS相关的PDSCH的发送的子帧以及频带中发送。URS用于进行URS相关的PDSCH的解调。
基于发送模式以及DCI格式,PDSCH通过用于CRS或者U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DCI格式1A用于通过用于C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的PDSCH的调度。DCI格式2D用于通过用于U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的PDSCH的调度。
与EPDCCH相关的DMRS在用于DMRS相关的EPDCCH的发送的子帧以及频带中发送。DMRS用于进行DMRS相关的EPDCCH的解调。EPDCCH通过用于DM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
NZP CSI-RS在被设定的子帧中发送。发送N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NZP CSI-RS用于终端装置1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终端装置1使用NZP CSI-RS进行信号测量(信道测量)。
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基站装置3以零输出来发送ZP CSI-RS。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ZP CSI-RS。基站装置3在设定了ZP CSI-RS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以及EPDCCH。
CSI-IM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CSI-IM的资源与ZP CSI-RS的资源的一部分重复(交叠)而被设定。即,CSI-IM的资源具有与ZP CSI-RS同等的特征,基站装置3在被设定为CSI-IM的资源中以零输出来发送。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CSI-IM。基站装置3在设定了CSI-IM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以及EPDCCH。在某小区中NZP CSI-RS对应的资源中,终端装置1能够在被设定为CSI-IM的资源中测量干扰。
在信道状态信息(CSI)中,有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使用CSI-RS或者CRS而被测量。
MBSFN RS在用于PMCH的发送的子帧的全部频带中发送。MBSFN RS用于进行PMCH的解调。PMCH通过用于MBSFN 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
PRS用于终端装置1测量本装置的地理的位置。
NCT CRS能够映射到预定的子帧。例如,NCT CRS映射到子帧0以及5。此外,NCT CRS能够使用与CRS的一部分同样的结构。例如,在每一个资源块中,NCT 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的位置能够设为与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的位置相同。此外,用于NCT CRS的序列(值)能够基于通过PBCH、PDCCH、EPDCCH或者PDSCH(RRC信令)而被设定的信息来决定。用于NCT CRS的序列(值)能够基于小区ID(例如,物理层小区识别符)、时隙号码等参数来决定。用于NCT CRS的序列(值)能够通过与用于天线端口0的CRS的序列(值)不同的方法(式)来决定。另外,NCT CRS也可以被称为TRS(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BCH、MCH、UL-SCH以及DL-SCH是传输信道。将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也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者MAC PDU(协议数据单位(Protocol Data Unit))。在MAC层中,按每个传输块进行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转交(deliver)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到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等。
作为从基站装置3对于终端装置1的控制信息的信令(通知、广播)的方法,使用通过了PDCCH的信令即PDCCH信令、通过了RRC层(层)的信令即RRC信令以及通过了MAC层(层)的信令即MAC信令等。此外,RRC信令是通知终端装置1固有的控制信息的专用的RRC信令(专用RRC信令(Dedicated RRC signaling))或者通知基站装置3固有的控制信息的公共的RRC信令(公共RRC信令(Common RRC signaling))。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简记为RRC信令的情况下,RRC信令是专用的RRC信令和/或公共的RRC信令。有时也将RRC信令或MAC CE等从物理层看的上位层使用的信令称为上位层信令。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每个无线帧是10ms长。此外,每个无线帧由2个半帧构成。每个半帧是5ms长。每个半帧由5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是1ms长,且由2个连续的时隙所定义。每个时隙是0.5ms长。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每个无线帧中,规定了10个子帧。
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子帧(第一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第二子帧)、特殊子帧(第三子帧)等。
下行链路子帧是用于下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Reserve)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子帧。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是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GP(保护期间(Guard Period))以及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为1ms。DwPTS是用于下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字段。UpPTS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字段。GP是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此外,特殊子帧可以仅由DwPTS以及GP构成,也可以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特殊子帧在TDD中配置在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用于从下行链路子帧切换为上行链路子帧。
单一的无线帧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或特殊子帧构成。即,无线帧也可以只由下行链路子帧构成。此外,无线帧也可以只由上行链路子帧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5ms和10ms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downlink-to-uplink switch-point periodicity)。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5ms的情况下,在无线帧内的双方的半帧中包括特殊子帧。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只在无线帧内的最初的半帧中包括特殊子帧。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OFDM符号应用正常CP(正常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此外,也可以对OFDM符号应用扩展CP(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在每个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所表现。在下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对于频率方向的多个子载波和对于时间方向的多个OFDM符号所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对于频率方向的多个子载波和对于时间方向的多个SC-FDMA符号所定义。子载波或者资源块的数目依赖于小区的带宽。构成1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数目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为7,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为6。将资源网格内的每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使用子载波的号码和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号码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某物理信道(PDSCH或者PUSCH等)对于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定义了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映射到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1个物理资源块由在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和在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所定义。因此,1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外,1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1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从0开始标号。此外,同一个物理资源块号码对应的、1个子帧内的2个资源块作为物理资源块对(PRB对、RB对)而被定义。
以下,说明在每个子帧中发送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基站装置3能够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BCH、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PBCH只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中发送。另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在频域以及时域中配置在分散的资源元素中。为了说明的简化,在图4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也可以在PDCCH区域中,多个PDCCH进行频分、时分和/或空分复用。也可以在EPDCCH区域中,多个EPDCCH进行频分、时分和/或空分复用。也可以在PDSCH区域中,多个PDSCH进行频分、时间和/或空分复用。PDCCH和PDSCH或者EPDCCH也可以进行频分、时分和/或空分复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DMRS、SRS)。在PUCCH区域中,多个PUCCH进行频分、时分、空分和/或码分复用。也可以在PUSCH区域中,多个PUSCH进行频分、时分、空分和/或码分复用。PUCCH和PUSCH也可以进行频分、时分、空分和/或码分复用。PRACH也可以配置在单一的子帧或者2个子帧中。此外,多个PRACH也可以进行码分复用。
SRS使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而被发送。即,SRS配置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终端装置1能够限制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SC-FDMA符号中同时发送SRS和PUCCH/PUSCH/PRACH。终端装置1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使用除了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之外的SC-FDMA符号来发送PUSCH和/或PUCCH,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SRS。即,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终端装置1能够发送SRS和PUSCH以及PUCCH。另外,DMRS与PUCCH或者PUSCH进行时分复用。为了说明的简化,在图5中未图示DMRS。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Dw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个至第10个SC-FDMA符号构成,GP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1个和第12个SC-FDMA符号构成,Up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符号构成。
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同步信号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基站装置3能够限制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BCH。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RACH以及SRS。即,终端装置1能够限制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UCCH、PUSCH以及DMRS。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包括上位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发送接收天线109而构成。此外,上位层处理部101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子帧设定部1013、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控制部1017而构成。此外,接收部105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以及信道测量部1059而构成。此外,发送部107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而构成。
上位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发送部107。此外,上位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上位层处理部101具有在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小区的激活/去激活而进行物理层的控制的功能以及为了管理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而进行物理层的控制的功能。上位层处理部101具有在接收部105中计算的测量的指示以及判断是否报告在接收部105中计算出的测量结果的功能。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有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要在上行链路的各信道中配置的信息,并输出到发送部107。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有的子帧设定部1013基于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信息,管理基站装置3和/或与基站装置3不同的基站装置(例如,基站装置3A)中的子帧设定。例如,子帧设定是对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的设定。子帧设定包括子帧模式设定(Subframepattern 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Uplink reference configuration)、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Downlink reference configuration)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transmissiondirection configuration)。子帧设定部1013设置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此外,子帧设定部1013能够设置至少2个子帧集。另外,子帧模式设定包括EPDCCH子帧设定。另外,子帧设定部1013也被称为终端子帧设定部。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有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对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格式(调度信息)进行解释,并基于对所述DCI格式进行了解释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103。
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基于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决定要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
CSI报告控制部1017确定CSI参考资源。CSI报告控制部1017指示信道测量部1059导出与CSI参考资源相关的CQI。CSI报告控制部1017指示发送部107发送CQI。CSI报告控制部1017设置在信道测量部1059计算CQI时使用的设定。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基于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发送接收天线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接收部105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发送接收天线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中间频率(下变频:down covert),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信号电平被适当地维持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从所提取的信号分别分离PHICH、PDCCH、EPDCCH、PDSCH和/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HICH、PDCCH、EPDCCH和/或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后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测量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以对应的码并合成,对合成后的信号进行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往本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HARQ指示符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和/或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和/或EPDCCH的解码,并在解码中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16QAM(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等通过下行链路许可而被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的状态,并将所测量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的状态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此外,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1055。信道测量部1059为了计算CQI而进行信道测量和/或干扰测量。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要向上位层通知的测量。信道测量部1059进行RSRP以及RSRQ的计算,并向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出。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而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将PUCCH、PUSCH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发送接收天线109发送给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此外,编码部1071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将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按每个信道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决定要进行空分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目,将通过使用MIMO SM(多输入多输出空分复用(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Multiplexing))而在同一个PUSCH中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个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称为物理小区身份(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被通知的循环移位、对于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生成通过预先确定的规则(式)来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列地重新排序之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进行复用。即,复用部1075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配置在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部1077将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进行了SC-FDMA调制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从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相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为高频率的信号(上变频:up convert),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109而发送。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包括上位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发送接收天线309而构成。此外,上位层处理部301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子帧设定部3013、调度部3015以及CSI报告控制部3017而构成。此外,接收部305包括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量部3059而构成。此外,发送部307包括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而构成。
上位层处理部3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位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303。此外,上位层处理部301具有取得被报告的测量结果的功能。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有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者从上位节点取得在下行链路的PDSCH中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等,并输出到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个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有的子帧设定部3013对各个终端装置1进行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的管理。子帧设定部3013对各个终端装置1设置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子帧设定部3013将与子帧设定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1。另外,子帧设定部3013也被称为基站子帧设定部。
基站装置3也可以决定对于终端装置1的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从上位节点被指示对于终端装置1的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
例如,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业务量以及下行链路的业务量,决定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
子帧设定部3013能够进行至少2个子帧集的管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对各个终端装置1设置至少2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对各个服务小区设置至少2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对各个CSI进程设置至少2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能够将表示至少2个子帧集的信息经由发送部307发送给终端装置1。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有的调度部3015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从信道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或信道的质量等,决定要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5决定在灵活子帧中是调度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还是调度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调度部3015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并输出到控制部303。
调度部3015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的信息。调度部3015基于UL-DL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发送方向UL-DL设定,决定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子帧)。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有的CSI报告控制部3017控制终端装置1的CSI报告。CSI报告控制部3017将终端装置1在CSI参考资源中为了导出CQI而设想的、表示各种设定的信息经由发送部307发送给终端装置1。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要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而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发送接收天线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发送接收天线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中间频率(下变频:down covert),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信号电平被适当地维持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此外,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而决定,基于在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进行。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后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信道测量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分别使用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或者本装置对各个终端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对各个终端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要进行空分复用的序列的数目和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将使用MIMO SM而在同一个PUSCH中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将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或者本装置对终端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编码率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在PUSCH为重复发送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在HARQ缓冲器中保持的编码比特和解调后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信道测量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进行测量,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位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而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复用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经由发送接收天线部309对终端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将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或者使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将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CI)等且通过预先确定的规则来求出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将已调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3075将已调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在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对进行了OFDM调制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从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相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up convert)为高频率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部309而发送。
这里,PDCCH或者EPDCCH使用于向终端装置通知(指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有关的信息、与加扰身份(也被称为加扰识别符)有关的信息、与参考信号序列身份(也被称为基本时序身份、基本时序识别符、基本时序索引)有关的信息等。
以下,说明小小区。
小小区是由与宏小区相比低发送功率的基站装置3构成的、覆盖范围小的小区的统称。由于小小区能够设定为覆盖范围小,所以能够紧密地配置而运用。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配置在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不同的地点。紧密地配置的小小区之间同步,能够作为小小区簇(Small cell Cluster)而构成。小小区簇内的小小区间通过回程(光纤、X2接口、S1接口)来连接,在小小区簇内的小小区中,能够应用eICIC(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enhanced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FeICIC(进一步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Further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CoMP(协调多点发送/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等干扰抑制技术。小小区可以在与宏小区不同频带中运用,也可以在相同频带中运用。尤其,从传播路径衰减(路径损耗)的观点,通过与宏小区相比,将小小区在高频带中运用,容易以更小的覆盖范围来构成。
在不同频带中运用的小小区使用载波聚合技术或者双重连接技术而与宏小区进行运用。
此外,小小区也可以在与宏小区相同频率中运用。小小区也可以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外进行运用。此外,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配置在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相同的地点。
此外,某小区是宏小区还是小小区是由基站装置3进行识别的,不需要由终端装置1进行识别。例如,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能够将宏小区设定为Pcell,将小小区设定为Scell或者pSCell。在任何情况下,终端装置1都只要识别为PCell、SCell或者pSCell即可,不需要识别为宏小区或者小小区。
以下,说明载波聚合技术以及双重连接技术的细节。
根据终端装置1的能力(性能、功能),副小区与主小区一起构成服务小区的集合(set)而被设定。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目必须多于或等于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不能只将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设定为副小区。
终端装置1在PUCCH的发送中始终使用主小区以及主副小区。换言之,终端装置1不期待在主小区以及主副小区以外的副小区中发送PUCCH。
副小区的重新设定/追加/删除通过RRC进行。在追加新的副小区时,通过专用RRC信令而发送新的副小区所需的全部系统信息。即,在RRC连接模式中,不需要通过广播而从副小区直接获得系统信息。
在设定了载波聚合时,支持副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机制。主小区不被应用激活/去激活。在副小区被去激活时,终端装置1不需要接收相关的PDCCH或者PDSCH,不能通过相关的上行链路来发送,并且,不需要进行CQI测量。相反地,在副小区被激活时,终端装置1由于接收PDSCH和PDCCH,所以期待为能够进行CQI测量。
激活/去激活的机制基于MAC CE和去激活定时器的组合。MAC CE通过比特映射而通知副小区的激活和去激活的信息。被设置了1的比特表示相关的副小区的激活,被设置了0的比特表示相关的副小区的去激活。
另外,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副小区作为初始状态而被设定去激活。即,即使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对于副小区的各种参数,也不能立即使用该副小区而进行通信。
接着,说明MAC CE的一例。
说明激活/去激活MAC CE的结构的一例。MAC CE是固定尺寸,且由7个Ci字段和1个R字段构成,且被如下定义。在有Ci被设定为副小区索引(SCellIndex)i的副小区的情况下,Ci字段表示伴随着副小区索引i的副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状态。在没有设定了副小区索引i的副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忽略Ci字段。在Ci字段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表示伴随着副小区索引i的副小区被激活。在Ci字段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表示伴随着副小区索引i的副小区被去激活。此外,R是被保留的比特,被设置为“0”。
接着,说明对于副小区的去激活定时器(DeactivationTimer)的一例。
在对副小区设定了去激活定时器的情况下,去激活定时器是与副小区的维持时间相关的定时器。终端装置1按每个副小区保持去激活定时器,若去激活定时器期满,则将与期满的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副小区进行去激活。
对于副小区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从上位层(RRC层)使用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而被设定。对于副小区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例如从作为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的rf2、rf4、rf8、rf16、rf32、rf64、rf128中被设定一个。这里,rf2对应于2个无线帧,rf4对应于4个无线帧,rf8对应于8个无线帧,rf16对应于16个无线帧,rf32对应于32个无线帧,rf64对应于64个无线帧,rf128对应于128个无线帧。
另外,与对于副小区的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字段(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只对设定了一个以上的副小区的终端装置1进行设定。
另外,在不存在与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字段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删除与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字段的现有的值,假设作为值而被设定无限大(infinity)。
另外,在对终端装置1只设定了一个与对于副小区的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字段的情况下,对各副小区应用相同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与去激活定时器相关的功能在各副小区中独立执行)。
说明激活/去激活的机制的一例。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激活的副小区设定为激活。这里,终端装置1能够对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激活的副小区进行以下的操作。该操作是副小区中的SRS的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的报告、副小区中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RA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PDCCH的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启动或者重新启动与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激活的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另外,启动是指保持值而定时器的计数开始。另外,重新启动是指将值设定为初始值而定时器的计数开始。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触发发送功率余量(功率余量(PHR:Power head room))的发送。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去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去激活的副小区设定为去激活。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去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停止与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去激活的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
在接收到指示副小区的去激活的MAC CE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刷新与通过MAC CE而被设定了去激活的副小区相关的全部HARQ缓冲器。
在被激活的副小区中的PDCCH表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调度被激活的副小区的服务小区中的PDCCH表示对于被激活的副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被激活的副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重新启动与被激活的副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
在副小区被去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对被去激活的副小区不进行以下的操作。该操作是副小区中SRS的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的报告、副小区中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发送、副小区中RACH的发送、副小区中PDCCH的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在对正在执行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的副小区设定了去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中止正在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基站装置3即使是在与终端装置1不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为了使空闲状态的终端装置1连接到基站装置3,也发送PSS/SSS、CRS、PBCH、SIB等同步信号、参考信号、广播信息。因此,这些信号产生小区间干扰。此外,通过始终发送这些信号,基站装置3的功率被浪费。
因此,基站装置3转移到开启(ON)状态(动作中的状态、启动的状态)和关闭(OFF)状态(停止的状态)。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不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能够转移到关闭状态。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能够转移到开启状态。
例如,基站装置3停止的状态是指,PSS/SSS、CRS、PBCH、PDCCH、PDSCH中的至少一个没有被发送的状态。例如,是指在1个半帧以上(5个子帧以上)没有被发送PSS/SSS的状态。例如,基站装置3停止的状态是指,只有DRS被发送的状态。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下也在基站装置的接收部中进行接收处理。
小区/基站装置3启动的状态是指,至少PSS/SSS、CRS中的至少一个被发送的状态。例如,是指在1个半帧中被发送PSS/SSS的状态。
此外,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也可以与终端装置1对于预定的信道或者预定的信号的处理(设想、动作)进行关联。这里,处理是监视、接收处理或者发送处理等。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识别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情况,终端装置1只要切换对于预定的信道或者预定的信号的处理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中,基站装置3中的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转移包括终端装置1中的对于预定的信道或者预定的信号的处理的切换。基站装置3中的启动的状态相当于终端装置1中的对于预定的信道或者预定的信号的第一处理。基站装置3中的停止的状态相当于终端装置1中的对于预定的信道或者预定的信号的第二处理。
例如,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是终端装置1能够进行与以往的终端装置同样的处理的状态。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下的具体的例如下所述。终端装置1期待接收PSS、SSS以及PBCH。终端装置1在预定的子帧中监视PDCCH和/或EPDCCH。终端装置1基于被设定的CSI报告模式,进行CSI报告。终端装置1期待用于CSI报告的参考信号(例如,CRS或者CSI-RS)以及CSI参考资源存在。
例如,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是终端装置1进行与以往的终端装置不同的处理的状态。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下的具体的例如下所述。终端装置1不期待接收PSS、SSS以及PBCH。终端装置1在全部的子帧中不监视PDCCH和/或EPDCCH。与被设定的CSI报告模式无关,终端装置1不进行CSI报告。终端装置1不期待用于CSI报告的参考信号(例如,CRS或者CSI-RS)以及CSI参考资源存在。
基站装置3中的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转移例如基于终端装置1的连接状态、连接到所述基站装置3的终端装置1的数据请求状况、来自终端装置1的CSI测量和/或RRM测量的信息等而决定。
基站装置3能够对终端装置1显式或者隐式地设定或者通知与基站装置3中的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转移有关的信息(小区状态信息)。例如,基站装置3使用RRC、MAC、PDCCH和/或EPDCCH对终端装置1显式地通知小区状态信息。基站装置3根据预定的信道或者信号的有无而对终端装置1隐式地通知小区状态信息。
说明启动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向停止的状态转移的手续(小区状态信息的通知)的一例。
终端装置1所连接的基站装置3(服务小区)基于终端装置1的连接状态、终端装置1的数据的状况、终端装置1的测量的信息,决定是否使启动的状态向停止的状态转移。判断为向停止的状态转移的基站装置3对周围小区的基站装置3发送向停止的状态转移的信息,进行小区的停止准备。另外,是否使启动的状态向停止的状态转移的决定以及向停止的状态转移的信息的发送也可以不在服务小区中进行,例如也可以在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中决定以及发送。在小区的停止准备中,终端装置1连接到所述基站装置3的情况下,对终端装置1发送使其切换到周围小区的指示或者发送使其去激活的指示等。通过小区的停止准备而不存在所连接的终端装置1的所述服务小区从启动的状态转移到停止的状态。
在终端装置1与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基站装置3从停止的状态向启动的状态转移。另外,将从停止向启动的状态转移为止的时间以及从启动向停止的状态转移为止的时间称为转移时间(Transition Time)。通过缩短转移时间,能够降低基站装置3的功耗或各种干扰。
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是否向启动的状态转移例如基于来自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自终端装置1的小区的检测信息、来自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的测量的信息等而决定。
说明基于物理层的测量的信息的、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手续的一例。
终端装置1所连接的基站装置3(服务小区)和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相邻小区)经由回程而共享DRS的设定。此外,服务小区对所述终端装置1通知所述DRS的设定。相邻小区发送DRS。终端装置1基于从服务小区通知的DRS的设定,检测从相邻小区发送的DRS。此外,终端装置1使用从相邻小区发送的DRS,进行物理层的测量。终端装置1对服务小区进行测量的报告。服务小区基于来自终端装置1的测量的报告,进行是否使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决定,在决定了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情况下,经由回程而将指示启动的信息通知给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另外,是否使停止的状态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决定以及指示启动的信息的发送也可以不在服务小区中进行,例如也可以在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中决定以及发送。接受到指示启动的信息的相邻小区从停止的状态向启动的状态转移。
说明基于物理层的测量的信息的、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手续的一例。
终端装置所连接的基站装置3(服务小区)和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相邻小区)经由回程而共享终端装置1的SRS的设定。此外,服务小区对所述终端装置1通知所述SRS的设定。终端装置1基于所述SRS的设定或者SRS请求的指示而发送SRS。相邻小区检测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SRS。此外,相邻小区使用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SRS进行物理层的测量。相邻小区基于SRS的测量结果,进行是否使基站装置3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决定,从停止的状态向启动的状态转移。另外,是否使停止的状态向启动的状态转移的决定也可以不在相邻小区中进行,例如也可以在服务小区、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中决定以及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相邻小区在使用SRS进行了物理层的测量之后,对服务小区、MME、S-GW发送测量结果,并接收指示启动的信息。
服务小区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通知表示周围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终端装置1通过识别小区的启动的状态或者停止的状态,切换终端装置1的动作。所述终端装置1的动作例如是干扰的测量方法等。
说明小区状态信息(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表示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通过L1信令(层1信令(Layer1signalling))而被通知。换言之,表示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通过PDCCH或者EPDCCH而被通知。被分配与对象小区对应的1比特,0(假(false)、禁用(disable))表示停止,1(真(true)、启用(enable))表示启动。与对象小区对应的比特也可以作为集合的比特映射来构成,同时对多个小区通知启动/停止的状态。比特和对象小区的相关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被通知。
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格式1C而被通知。另外,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DCI格式3/3A而被通知。另外,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与DCI格式1C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比特数)的格式而被通知。
接着,说明DCI格式。
DCI格式有与上行链路调度相关的DCI格式和与下行链路调度相关的DCI格式。将与上行链路调度相关的DCI格式称为上行链路许可,将与下行链路调度相关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此外,也可以对多个终端装置1发送1个DCI格式。例如,在只发送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PC command: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的情况下,也可以汇总发送给多个终端装置1。将这样的调度(或者触发)称为组调度(组触发)。终端装置1被单独分配索引,检测基于该索引的比特。
DCI格式0对1个上行链路小区中的PUSCH的调度使用。
DCI格式1对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码字的调度使用。
DCI格式1A对通过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码字的紧凑调度(Compact scheduling)以及PDCCH order而被开始的随机接入处理使用。另外,相当于PDCCH order的DCI也可以通过PDCCH或者EPDCCH而被传输。DCI格式0和DCI格式1A能够使用相同的比特信息字段而发送,基于某比特字段所示的值,终端装置1判别在接收到的比特信息字段中映射的DCI格式是DCI格式0还是DCI格式1A。
DCI格式1B对伴随着预编码信息的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码字的紧凑调度使用。
DCI格式1C用于通知多播控制信道(MCCH: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的变化(变更)以及用于进行1个PDSCH码字的紧凑调度。此外,DCI格式1C也可以用于通过使用RA-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而被加扰,通知随机接入响应。这里,紧凑调度例如是调度窄带宽的PDSCH的调度。DCI格式尺寸依赖于用于进行调度的PDSCH的带宽而决定。若带宽窄,则还能够减小必要的DCI格式尺寸。此外,DCI格式1C通过使用与动态TDD(第一类型(模式)的TDD)有关的RNTI(例如,eIMTA-RNTI)而被加扰来设置表示TDD UL-DL设定的信息。若将动态TDD设为第一类型(模式)的TDD,则现有的TDD称为第二类型(模式)的TDD。
动态TDD是根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通信状况,使用L1信令而切换TDD UL-DL设定的TDD。此外,动态TDD用于扩展干扰管理以及业务量的自适应控制。有时也将动态TDD称为eIMTA(增强干扰测量和业务量自适应(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Traffic Adaptation))或TDD-ModeA。
DCI格式1D对伴随着与预编码以及功率偏移有关的信息的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码字的紧凑调度使用。
DCI格式2/2A/2B/2C/2D除了对1个PDSCH码字的调度使用之外,还对2个(或者多个)PDSCH码字的调度使用。
DCI格式3/3A表示用于对多个终端装置1调整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终端装置1通过检测与对本台分配的索引(TPC-Index)对应的比特信息,能够检测与PUSCH或者PUCCH对应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此外,DCI格式3/3A根据被加扰的RNTI的种类,判别是表示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还是表示对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
DCI格式4对伴随着多天线端口发送模式的1个上行链路小区中的PUSCH的调度使用。
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用于DCI发送的错误检测。CRC通过各RNTI而被加扰。
CRC校验位通过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SPS C-RNTI(半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emi PersistentScheduling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I-RNTI(系统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p Information-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P-RNTI(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aging-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PC-PUCCH-RNTI(发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TransmitPower Control-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TPC-PUSCH-RNTI(发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ransmit Power Control-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临时C-RNTI、M-RNTI(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Broadcast Muticast Services))-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或者TDD-ModeA-RNTI而被加扰。
C-RNTI以及SPS C-RNTI是用于在小区内识别终端装置1的识别符。C-RNTI用于控制单一的子帧中的PDSCH或者PUSCH。
SPS C-RNTI用于周期性地分配PDSCH或者PUSCH的资源。具有通过SI-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控制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具有通过P-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控制寻呼。
具有通过RA-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控制对于RACH的响应。
具有通过TPC-PUCCH-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进行PUCCH的功率控制。具有通过TPC-PUSCH-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进行PUSCH的功率控制。
@具有通过临时C-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制信道用于通过C-RNTI未被识别的终端装置。
具有通过M-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控制MBMS。
具有通过TDD-ModeA-RNTI而被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在动态TDD中将各TDD服务小区的TDD UL/DL设定的信息通知给终端装置1。
另外,不限定于上述的RNTI,也可以使用新的RNTI而对DCI格式进行加扰。
以下,说明PDCCH或者EPDCCH的细节。
各服务小区的控制区域由CCE的集合构成。CCE从0到NCCE,k-1进行标号。这里,NCCE,k是子帧k的控制区域内的CCE的总数。
终端装置1监视通过上位层信令而对控制信息设定的1个或者多个被激活的服务小区的PDCCH候选的集合。这里,监视是指尝试与全部被监视的DCI格式对应的集合内的各PDCCH的解码。
监视的PDCCH候选的集合被称为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定义了公共搜索空间(CSS)和终端固有搜索空间(USS)。
CSS(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是使用基站装置3(小区、发送点)固有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而被设定的搜索空间。例如,CSS是在多个终端装置中能够公共使用的搜索空间。因此,基站装置3通过将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控制信道映射到CSS,能够降低用于发送控制信道的资源。
USS(UE固有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是至少使用终端装置1固有的参数而被设定的搜索空间。因此,由于USS能够单独发送终端装置1固有的控制信道,所以基站装置3能够有效率地对终端装置1进行控制。
另外,CSS也可以进一步使用终端装置1固有的参数而被设定。此时,终端装置1固有的参数优选被设定为在多个终端装置之间成为相同的值。即使是在CSS进一步使用终端装置1固有的参数而被设定的情况下,该CSS也在被设定为相同的参数的多个终端装置之间成为公共。例如,在多个终端装置之间设定为相同的参数的单位是小区、发送点、UE组等。由于被设定为相同的参数的多个终端装置能够接收映射到该CSS的公共的控制信道,所以能够降低用于发送控制信道的资源。另外,这样的搜索空间也可以被称为USS,而不是CSS。即,也可以设定作为在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搜索空间的USS。1个终端装置固有的USS也被称为第一USS,多个终端装置公共的USS也被称为第二USS。
每个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S(L) k由PDCCH候选的集合所定义。用于1个PDCCH的CCE的数目也被称为聚合等级。用于1个PDCCH的CCE的数目为1、2、4或者8。在被监视PDCCH的各服务小区中,与搜索空间S(L) k的PDCCH候选对应的CCE通过图14的式(1)提供。这里,Yk表示子帧k中的值。在CSS中,m’=m。在PDCCH的USS中,在被监视PDCCH的服务小区中,当对监视的终端装置1设定了CIF的情况下为m’=m+M(L)·nCI,当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为m’=m。这里,m是0至M(L)-1的值,M(L)是在预定的搜索空间中监视的PDCCH候选的数目。
在CSS中,Yk是预先被规定的值或者基于基站装置3固有的参数而决定的值,例如,对聚合等级L=4以及L=8设定0。在聚合等级L的终端固有搜索空间S(L) k中,Yk是终端装置1固有的值,例如通过Yk=(A·Yk-1)mod D提供。这里,Yk的初始值Y-1使用RNTI(例如C-RNTI)的值。
聚合等级对每个搜索空间所定义。例如,在CSS中,定义了聚合等级4以及8。例如,在USS中,定义了聚合等级1、2、4以及8。
PDCCH候选的数目由各搜索空间的各聚合等级所定义。例如,在CSS中,聚合等级4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4,聚合等级8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2。例如,在USS中,聚合等级1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6,聚合等级2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6,聚合等级4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2,聚合等级8时PDCCH候选的数目为2。
EPDCCH使用一个以上的ECCE(增强控制信道元素(Enhanced control channelelement))的集合而被发送。每个ECCE由多个EREG(增强资源元素组(Enhanced resourceelement group))构成。EREG用于定义EPDCCH对于资源元素的映射。在各RB对中,定义了从0到15进行标号的16个EREG。即,在各RB对中,定义了EREG0~EREG15。在各RB对中,对映射了预定的信号和/或信道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将频率方向优先而周期性地定义了EREG0~EREG15。例如,映射了与通过天线端口107~110而被发送的EPDCCH相关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不定义EREG。
用于1个EPDCCH的ECCE的数目依赖于EPDCCH格式,基于其他的参数而决定。用于1个EPDCCH的ECCE的数目也被称为聚合等级。例如,用于1个EPDCCH的ECCE的数目基于1个RB对中的能够用于EPDCCH发送的资源元素的数目、EPDCCH的发送方法等而决定。例如,用于1个EPDCCH的ECCE的数目是1、2、4、8、16或者32。此外,用于1个ECCE的EREG的数目基于子帧的种类以及循环前缀的种类而决定,是4或者8。作为EPDCCH的发送方法,支持分散发送(Distributed transmission)以及局部发送(Localized transmission)。
EPDCCH能够使用分散发送或者局部发送。分散发送以及局部发送中,ECCE对于EREG以及RB对的映射不同。例如,在分散发送中,1个ECCE使用多个RB对的EREG构成。在局部发送中,1个ECCE使用1个RB对的EREG构成。
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进行与EPDCCH有关的设定。终端装置1基于来自基站装置3的设定,监视多个EPDCCH。能够设定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的RB对的集合。该RB对的集合也被称为EPDCCH集合或者EPDCCH-PRB集合。能够对1个终端装置1设定1个以上的EPDCCH集合。各EPDCCH集合由1个以上的RB对构成。此外,与EPDCCH有关的设定能够对每个EPDCCH集合单独进行。
基站装置3能够对终端装置1设定预定数的EPDCCH集合。例如,2个为止的EPDCCH集合能够设定为EPDCCH集合0和/或EPDCCH集合1。EPDCCH集合的每一个能够由预定数的RB对构成。各EPDCCH集合构成多个ECCE的1个集合。在1个EPDCCH集合中构成的ECCE的数目基于被设定为该EPDCCH集合的RB对的数目以及用于1个ECCE的EREG的数目而被决定。在1个EPDCCH集合中构成的ECCE的数目为N的情况下,各EPDCCH集合构成由0~N-1进行了标号的ECCE。例如,在用于1个ECCE的EREG的数目为4的情况下,由4个RB对构成的EPDCCH集合构成16个ECCE。
终端装置1监视的EPDCCH的候选基于在EPDCCH集合中构成的ECCE而被定义。EPDCCH的候选的集合被定义为搜索空间(探索区域)。定义了终端装置1固有的搜索空间即终端固有搜索空间以及基站装置3(小区、发送点、UE组)固有的搜索空间即公共搜索空间。EPDCCH的监视包括根据被监视的DCI格式,终端装置1对搜索空间内的EPDCCH的候选的每一个尝试解码。
聚合等级L∈{1、2、4、8、16、32}中的EPDCCH的终端固有搜索空间ES(L) k由EPDCCH候选的集合所定义。
在EPDCCH集合中,与搜索空间ES(L) k的EPDCCH候选m对应的ECCE通过图14的式(2)提供。
这里,Yp,k表示EPDCCH集合p以及子帧k中的值。Yp,k能够通过搜索空间独立地设定。在公共搜索空间的情况下,Yp,k是基站装置3(小区)固有的值。例如,在公共搜索空间的情况下,Yp,k是预先被规定的值或者基于基站装置3固有的参数而决定的值。在终端固有搜索空间的情况下,Yp,k是终端装置1固有的值,通过Yp,k=(A·Yp,k-1)mod D提供。例如,Yp,k基于预定的值、子帧k以及终端装置1的RNTI(例如,C-RNTI)而被决定。另外,多个公共搜索空间和/或多个终端固有搜索空间也可以被设定为1个EPDCCH集合。
这里,b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对于被监视EPDCCH的服务小区的CIF情况下为b=nCI,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为b=0。
终端装置1监视的DCI格式依赖于对每个服务小区进行了设定的发送模式。换言之,终端装置1监视的DCI格式根据发送模式而不同。例如,设定了下行链路发送模式1的终端装置1监视DCI格式1A和DCI格式1。例如,设定了下行链路发送模式4的终端装置1监视DCI格式1A和DCI格式2。例如,设定了下行链路发送模式10的终端装置1监视DCI格式1A和DCI格式2D。例如,设定了上行链路发送模式1的终端装置1监视DCI格式0。例如,设定了上行链路发送模式2的终端装置1监视DCI格式0和DCI格式4。
配置了对于终端装置1的PDCCH的控制区域不被通知,终端装置1尝试对于在各搜索空间中定义的全部聚合等级的全部PDCCH候选以及与发送模式对应的全部DCI格式的解码。换言之,终端装置1在有可能面向终端装置1发送的全部聚合等级、PDCCH候选以及DCI格式中尝试解码。然后,终端装置1将解码成功的PDCCH识别为发往终端装置1的控制信息。这被称为盲解码。
另外,若即使DCI格式不同但为相同的比特尺寸,则解码次数也不增加。例如,由于DCI格式0和DCI格式1A是相同的比特尺寸,通过1次的解码次数而解码2种DCI格式。
例如,设定了上行链路发送模式1的终端装置1在CSS中,在聚合4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终端装置1在USS中,在聚合1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在聚合2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在聚合4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即,终端装置1在1个子帧中尝试44次PDCCH的解码。
例如,设定了上行链路发送模式2的终端装置1在CSS中,在聚合4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2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终端装置1在USS中,在聚合1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3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在聚合2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3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在聚合4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3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3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即,终端装置1在1个子帧中尝试60次PDCCH的解码。
通过盲解码,无事先信息,终端装置1就能够对编码率不同的PDCCH进行解码,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间能够有效率地发送控制信息。
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通过共享搜索空间而被通知。共享搜索空间是在小区中公共的搜索空间。此外,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通过终端组共享搜索空间而被通知。这里,终端组共享搜索空间是决定PDCCH候选使用在终端组中公共地分配的RNTI(UE-group C-RNTI、TP-specific-RNTI、SCE-RNTI)而被配置的CCE的开始点的搜索空间。设定了终端组RNTI的多个终端装置1使用在相同的搜索空间中配置的PDCCH而检测DCI格式。
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在预先被规定的定时或者被设定的定时进行。例如,该通知的定时以1个无线帧为单位。
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表示接收到L1信令的下一个无线帧的信息。另外,在无线帧内的最初的子帧(子帧0)中接收到L1信令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接收到的无线帧的信息。
说明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也可以通过DRS的结构发生变化(变更)而隐式地示出。表示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DRS的结构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成为不同的结构而隐式地示出。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从对象小区发送的DRS的结构不同而被发送。终端装置1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分别接收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与DRS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与DRS的结构有关的信息。
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也可以通过DRS的某结构的参数(或者,参数的值)发生变化(变更)而示出。换言之,在DRS的设定中包含的某参数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不同(或者,也可以单独设定)。例如,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资源元素的配置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天线端口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加扰序列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加扰序列的初始值或者用于生成初始值的方法(式)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发送功率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被发送的子帧间隔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也可以是发送带宽或者资源块数不同。即,也可以单独设置与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DRS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和与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DRS的设定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令而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发送。即,表示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是与DRS的结构有关的参数的设定信息。换言之,对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每一个设定某参数。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监视表示启动的状态的DRS的结构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2组。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表示启动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监视2组。在这种情况下,对终端装置1通知与2个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有关的信息。即,在没有通知与1个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1个监视模式而监视2个结构的DRS。
在停止的状态的DRS的测量子帧中,测量了启动的状态的D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停止的状态的小小区识别为是启动的状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通过检测到DRS的监视模式而隐式地取得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表示启动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也可以被预先定义。表示启动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D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过专用RRC信令(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
说明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另一例。
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也可以通过对象小区的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CRS的结构(CRS的设定)不同而隐式地示出。此时,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从对象小区发送的CRS的结构不同而被发送。此时,不同的结构的CRS的设定信息被通知给终端装置1。
对象小区为启动/停止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涉及CRS的结构的某参数(或者,参数的值)发生变化而示出。例如,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资源元素的配置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天线端口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加扰序列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加扰序列的初始值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发送功率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被发送的子帧间隔不同。此外,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的状态下发送的CRS也可以是发送带宽或者资源块数不同。即,表示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是与CRS的结构有关的参数的设定信息。此时,对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的每一个单独设定某参数。这里,例举了CRS,但在PSS或SSS、CSI-RS、PRS等中也可以同样示出。
终端装置1监视表示启动的状态的CRS的结构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CRS的结构的2组。终端装置1使用表示启动的状态的C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和表示停止的状态的C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监视2组。终端装置1通过检测了CRS的监视模式而隐式地取得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表示停止的状态的C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也可以被预先定义。表示停止的状态的CRS的结构的监视的模式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被通知。
说明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另一例。
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被通知。表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与中心频率(载波频率)和小区ID相关成为列表而被通知。
终端装置1能够通过上述的通知方法而识别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以下,在终端装置1根据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而切换动作时,应用上述的通知方法中的任一个。
以下,说明小区(基站装置3)的检测。
小区的检测是指在终端装置1中检测从构成该小区的基站装置3发送的同步信号(PSS或SSS等)和/或参考信号(CRS或CSI-RS等)。在用于小区的检测的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中,包括小区ID的信息。终端装置1通过该小区的小区ID和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检测该小区。
小区的检测也可以包括基站装置3的检测。在主小区的检测中,也可以包括主基站装置的检测。此外,在主副小区的检测中,也可以包括副基站装置的检测。
说明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的一例。
终端装置1基于来自小区的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和/或接收功率质量,决定检测。终端装置1将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和/或接收功率质量和阈值进行比较,在接收强度和/或接收质量高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所述小区。接收功率强度例如是RSRP等。接收质量例如是干扰量、RSRQ、SINR等。此外,小区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后述的测量的事件而判断。
说明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的一例。
终端装置1基于来自小区的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信息的解码成否,决定检测。例如,小区(构成小区的基站装置3)在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中加载CRC等奇偶校验位而发送。终端装置1使用在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奇偶校验位进行解码,在通过奇偶校验检测而判断为能够准确地解码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所述小区。
在终端装置1中检测到小区之后,终端装置1进行要连接/激活的小区的选择以及要切断/去激活的小区的选择。
或者,在终端装置1中检测到小区之后,终端装置1将检测到的小区的信息报告给所连接的基站装置3。检测到的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ID、测量的信息。
以下,说明CRS的细节。CRS通过天线端口0~3而被发送。CRS配置在作为非MBSFN子帧(non-MBSFN subframe)的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换言之,CRS配置在除了MBSFN子帧之外的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CRS基于物理小区识别符(PCI)而决定资源元素以及信号序列。
图10是表示CRS的结构的一例的图。CRS的信号使用伪随机数序列而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是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物理小区识别符(PCI)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号码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号码而计算。在正常CP的情况下的CRS的资源元素使用图10的R0~R3。R0对应于天线端口0的CRS的配置,R1对应于天线端口1的CRS的配置,R2对应于天线端口2的CRS的配置,R3对应于天线端口3的CRS的配置。通过1个天线端口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而配置。通过天线端口0而被发送的CRS和通过天线端口1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隔着3个子载波而配置。基于小区ID,CRS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地进行偏移。通过天线端口0而被发送的CRS和通过天线端口1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在正常CP的情况下配置在OFDM符号0、4中,在扩展CP的情况下配置在OFDM符号0、3中。通过天线端口2而被发送的CRS和通过天线端口3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配置在OFDM符号1中。在下行链路中设定的带宽中,对宽带发送CRS。另外,DRS也可以是与CRS同样的结构。
以下,说明DRS(发现参考信号(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的细节。DRS以下行链路的时域的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下行链路的频率的同步(frequencysynchronization)、小区/发送点的确定(cell/transmission point identification)、RSRP的测量(RSRP measurement)、RSRQ的测量(RSRQ measurenet)、终端装置1的地理的位置的测量(UE定位(UE Positioning))、CSI的测量(CSI measurement)等各种用途为目的而从基站装置3发送。DRS能够设为用于支持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参考信号。DRS能够设为用于终端装置1检测开启状态和/或关闭状态的基站装置3的参考信号。
DRS由多个信号构成。作为一例,DRS由PSS、SSS以及CRS构成。在DRS中包含的PSS以及SSS有可能用于时间同步、频率同步、小区的确定以及发送点的确定。在DRS中包含的CRS有可能用于RSRP的测量、RSRQ的测量以及CSI的测量。作为另一例,DRS由PSS、SSS以及CSI-RS构成。在DRS中包含的PSS以及SSS有可能用于时间同步、频率同步、小区的确定以及发送点的确定。在DRS中包含的CSI-RS有可能用于发送点的确定、RSRP的测量、RSRQ的测量以及CSI的测量。另外,由多个信号构成的DRS也可以被称为检测突发(发现突发(Discoveryburst))。另外,进行RSRP的测量和/或RSRQ的测量的参考信号也可以被称为DRS。
基站装置3也可以切换由PSS、SSS以及CRS构成的第一DRS和由PSS、SSS以及CSI-RS构成的第二DRS而发送。此时,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一DRS或者第二DRS。
DRS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DRS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发送。
DRS在基站装置3为停止的状态(关闭状态(off state)、休眠模式(dormantmode)、去激活(deactivation))下发送。此外,DRS在基站装置3为启动的状态(开启状态(onstate)、激活模式(active mode)、激活(activation))下也可以发送。
DRS能够在每一个基站装置(小区、发送点)中独立地设定。例如,多个小型小区使用互不相同的资源而发送互不相同的设定的DRS。
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与DRS有关的列表和DRS的测量(检测、监视、发送)定时。与DRS有关的列表是与发送终端装置1有可能接收的DRS的基站装置相关的信息的列表。例如,与DRS有关的列表是发送DRS的发送点的发送点ID的列表。多个发送点基于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DRS的测量定时,发送每一个发送点固有的DRS。终端装置1基于与对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DRS有关的列表和DRS的测量定时,进行DRS的测量。例如,终端装置1在基于DRS的测量定时而决定的子帧或者资源中,测量基于与DRS有关的列表而决定的DRS。此外,终端装置1将DRS的测量的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装置3。
每一个发送点在1个子帧中发送DRS。即,每一个发送点在1个子帧中发送与1个DRS相关的PSS、SSS、CRS和/或CSI-RS。终端装置1期待在1个子帧中发送与1个发送点对应的DRS。另外,1个DRS也可以在多个子帧中发送。
DRS的发送或者DRS的测量定时在时间轴上周期性地设定。此外,DRS的发送或者DRS的测量定时也可以在连续的子帧中设定。换言之,DRS也可以进行突发发送。例如,DRS的发送或者DRS的测量定时以M个子帧周期在连续的N子帧中设定。也可以设定在周期内配置DRS的子帧L。M、N和/或L的值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另外,在周期内连续地发送的子帧数N也可以预先规定。通过将子帧周期M设定为长期,从停止的状态的基站装置3发送DRS的次数减少,能够降低小区间干扰。另外,M、N和/或L的值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和启动的状态下应用不同的设定。此外,与M、N和/或L的值对应的参数也可以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
另外,与M对应的参数也可以除了周期之外,还示出子帧偏移(或者开始子帧)。即,与M对应的参数也可以是与周期和/或子帧偏移相对应的索引。
另外,与N对应的参数也可以进行表管理。与N对应的参数的值也可以不直接表示子帧数。此外,与N对应的参数也可以除了子帧数之外,还包括开始子帧而示出。
另外,与L对应的参数也可以进行表管理。与L对应的参数也可以与周期相对应。与L对应的参数的值也可以不直接示出子帧的偏移。
在有可能发送DRS的子帧或者DRS的测量子帧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除了DRS的测量之外,还进行PDCCH的监视。例如,在上述与N对应的参数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监视PDCCH。此时,在终端装置1中,也可以是支持对停止的状态的小小区监视PDCCH的功能作为条件。
DRS也可以包括发送点ID的信息而被发送。这里,发送点ID的信息是用于识别发送DRS的发送点(小区)的信息。例如,发送点ID是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physCellID、物理层小区ID(physical layer cell ID))、CGI(小区全球身份(Cell GlobalIdentity))、新的小区识别符(小小区ID(small cell ID)、发现ID(Discovery ID)、扩展小区ID(extended cell ID等))。此外,发送点ID也可以是与通过在DRS中包含的PSS以及SSS而被识别的物理小区识别符不同的ID。发送点ID也可以是与通过在DRS中包含的PSS以及SSS而被识别的物理小区识别符相关的ID。例如,某发送点ID也可以与通过在DRS中包含的PSS以及SSS而被识别的物理小区识别符中的任一个相关。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与小区有关的ID通过DRS而发送多个。例如,当配置要是物理小区识别符的话不够的数目的小区的环境中,通过DRS将物理小区识别符和新的小区识别符进行组合而发送,能够实质上扩展物理小区识别符。
DRS通过天线端口p、……、p+n-1而被发送。这里,n表示发送DRS的天线端口的总数。p、……、p+n-1的值也可以应用0~22、107~110以外的值。即,DRS也可以使用与用于其他的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不同的天线端口而被发送。
接着,说明DRS的结构(或者设定)的一例。
DRS也可以应用多个结构(structure)和/或设定(configuration)。这里,多个结构也可以是多个信号的结构或设定。此外,多个结构也可以是具有多个结构的信号。换言之,DRS也可以由多个信号构成。例如,DRS也可以应用与PSS同样的结构(或者设定)。此外,DRS也可以应用与SSS同样的结构(或者设定)。此外,DRS也可以应用与CRS同样的结构(或者设定)。此外,DRS也可以应用与CSI-RS同样的结构(或者设定)。即,DRS也可以基于第一信号至第n信号(n为自然数)的结构(或者设定)。换言之,DRS也可以基于第一结构的信号至第n结构的信号。另外,在信号的结构中,也可以包括无线资源配置(资源设定)或子帧设定。
根据目的,DRS的每个结构的信号(无线资源)区分使用。例如,用于时域或频域的同步、小区识别、RSRP/RSRQ/RSSI测量(RRM测量)的信号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结构的信号来进行。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一信号进行时域或频域的同步,使用第二信号进行小区识别,使用第三信号进行RSRP/RSRQ测量。此外,也可以使用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进行时域或频域的同步以及小区识别,使用第三信号进行RSRP/RSRQ/RSSI测量(RRM测量)。
此外,也可以在DRS由基于多个结构的信号生成的情况下,通过发送特定的结构的信号而示出小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例如,也可以在发送第四信号(第四结构的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识别为小小区处于启动的状态,进行处理。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通过检测第四信号(第四结构的信号),将小小区识别为处于启动的状态。
进一步,也可以使用第五信号(第五结构的信号),进行CSI测量。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进行了CSI测量的情况下,在从进行了CSI测量的子帧起预定的子帧后的最初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进行CSI报告。另外,CSI测量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信号进行,而不是第五信号。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CSI测量的情况下,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使用上位层信令而通知用于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CSI测量/CSI报告的设定信息。
此外,也可以在小小区的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从小小区(构成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发送的DRS的结构不同。例如,也可以若是停止的状态,则发送第一结构至第三结构的信号,若是启动的状态,则发送第一结构至第四结构的信号。此外,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下,发送第四结构的信号,而不是第三结构的信号。此外,也可以在设定了与SSS同样的结构的多个信号的情况下,在小小区的停止的状态下发送多个信号,但在小小区的启动的状态下只发送1个。即,DRS也可以根据小小区的状态而切换其结构。
此外,DRS也可以为了发送扩展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CI:Physiccal layer CellIdentity),由多个信号构成。此外,也可以使用多个信号,发送物理层小区识别符以及发送点识别符(TP ID:Transmission Point Identity)。这里,多个信号也可以是多个SSS或者与SSS同样的结构的信号。这里,多个信号也可以是与PSS和SSS同样的结构的信号。此外,多个信号也可以是与PSS和多个SSS同样的结构的信号。另外,TPID也可以是虚拟小区识别符(VCID:Virtual Cell Identity)。TPID也可以是用于识别发送点、即基站装置3的ID。另外,VCID也可以是用于信号序列的识别符。换言之,DRS也可以通过第一结构的信号而识别小区ID组,通过第一结构的信号和第二结构的信号而识别小区ID,通过第一结构的信号、第二结构的信号、第三结构的信号而识别TPID。此外,也可以通过第四结构的信号而TPID进行扩展。
另外,DRS也可以与PSS、SSS、CRS、CSI-RS单独进行设定。即,DRS的资源设定或子帧设定、天线端口索引、天线端口数、用于序列生成的ID等也可以与PSS、SSS、CRS、CSI-RS独立(单独)进行设定。
图9是表示DRS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这里,用于DRS的序列(信号序列、参考信号序列)也可以通过频率轴上的Zadoff-Chu序列而生成。此外,DRS也可以在频率轴上连续地配置。DRS也可以使用6个资源块,使用其中的62个子载波而被发送。DRS也可以将所述6个资源块中的10个子载波以零功率(Zero power)来发送。换言之,DRS也可以预约所述6个资源块中的10个子载波,不发送信号。DRS在FDD(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配置在时隙号码0和时隙号码10的最后的OFDM符号中,在TDD(帧结构类型2)的情况下配置在子帧1和子帧6的第3个OFDM符号中。DRS也可以包括确定小区ID的信息的一部分而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PSS不同的资源块(不同的频率位置)中。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PSS不同的资源块数而发送。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PSS不同的子载波数而发送。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PSS不同的OFDM符号中。另外,DRS也可以包括与小区ID(PCI或VCID)不同的信息而发送。
说明DRS的结构的另一例。
进一步,在图9中,示出了DRS的结构的另一例。用于DRS的序列(信号序列、参考信号序列)也可以连结2个长度为31的二进制序列而进行交织。DRS的序列也可以基于M序列而生成。DRS与配置在子帧0中的信号和配置在子帧5中的信号不同。DRS在FDD的情况下配置在时隙号码0和时隙号码10的第6个OFDM符号中,在TDD的情况下配置在时隙号码1和时隙号码11的第7个OFDM符号中。换言之,在FDD的情况下配置在时隙号码0和时隙号码10的从最后起第2个OFDM符号中,在TDD的情况下配置在时隙号码1和时隙号码11的最后的OFDM符号中。此时,DRS也可以包括确定小区ID的信息的一部分而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SSS不同的资源块(不同的频率位置)中。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SSS不同的资源块数而发送。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SSS不同的子载波数而发送。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SSS不同的OFDM符号中。另外,DRS也可以包括与小区ID不同的信息而发送。
另外,发送所述DRS的子帧数没有被限定。例如,所述DRS也可以在子帧0、1、5、6中发送。即,也可以发送基于SSS的结构的多个DRS。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很多信息包含在所述DRS中发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正交序列数增加,所以具有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效果。
进一步,在图10中,示出了DRS的结构的另一例。DRS的信号使用伪随机数序列(Pseudo-random sequence)而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是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小区ID(PCI、VCID、加扰识别符(scramble ID)、加扰识别符(scramblingIdentity)、加扰初始化识别符(scrambling initialization ID))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号码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号码而计算。通过1个天线端口而被发送的DRS的资源元素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而配置。通过天线端口p而被发送的DRS和通过天线端口p+1而被发送的DRS的资源元素隔着3个子载波而配置。基于小区ID,DRS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地进行偏移。通过天线端口p而被发送的DRS和通过天线端口p+1而被发送的DRS的资源元素在正常CP的情况下配置在OFDM符号0、4中,在扩展CP的情况下配置在OFDM符号0、3中。通过天线端口p+2而被发送的DRS和通过天线端口p+3而被发送的DRS的资源元素配置在OFDM符号1中。在下行链路中设定的带宽中,对宽带发送DRS。另外,DRS的发送带宽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DRS的发送带宽也可以当作与测量带宽相同。
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C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而发送。另外,DRS也可以使用与C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另外,DRS也可以以与CRS不同的子载波周期在频率上配置。另外,发送DRS的天线端口p和发送DRS的天线端口p+1的资源元素的配置关系也可以与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的配置关系不同。DRS也可以基于与CRS不同的信息而使配置在频率上进行偏移。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CRS不同的OFDM符号中。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CRS不同的带宽中,也可以配置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带宽中,对窄带进行发送。
进一步,在图10中,示出了DRS的结构的另一例。DRS(图10的D1、D2)的序列(信号序列、参考信号序列)使用伪随机数序列而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是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来自上位层的信息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在没有设定有来自上位层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小区ID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号码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号码而计算。配置DRS的资源元素由资源设定号码(DRS资源设定索引(D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dex))所确定,也可以使用图12的表而计算。这里,k’是子载波号码,l’是OFDM符号号码,ns表示时隙号码,ns mod 2表示子帧内的时隙号码。例如,在设定号码0的情况下,DRS配置在时隙号码0、子载波号码9、OFDM符号号码5以及6的资源元素中。在对下行链路所设定的带宽中,对宽带发送DRS。
另外,DRS的序列也可以使用与CSI-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另外,DRS的序列也可以基于与CSI-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而生成。另外,并不限定于图12的表,DRS能够配置在与CSI-RS不同的资源元素中。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CSI-RS不同的带宽中,也可以配置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带宽中,对窄带进行发送。
进一步,在图10中,示出了DRS的结构的另一例。配置DRS的资源元素由资源设定号码(DRS资源设定索引(D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dex))所确定,也可以使用图12的表而计算。这里,k’表示子载波号码,l’表示OFDM符号号码,ns表示时隙号码,ns mod 2表示子帧内的时隙号码。例如,在设定号码0的情况下,DRS配置在时隙号码0、子载波号码9、OFDM符号号码5以及6的资源元素中。在对下行链路所设定的带宽中,对宽带发送DRS。DRS也可以在被设定的资源元素中以零输出而发送。换言之,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被设定的资源元素中不发送DRS。从终端装置1的观点出发,从基站装置3不发送DRS的资源元素能够用于来自相邻小区(或者相邻的基站装置)的干扰测量。此外,DRS也可以是与图11的R6同样的结构。
在图11中,示出了DRS的结构的一例。DRS的序列使用伪随机数序列而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是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小区ID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号码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号码而计算。通过1个天线端口而被发送的DRS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而配置。基于小区ID,DRS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地进行偏移。在正常CP的情况下,DRS配置在时隙0的OFDM符号3、5、6以及时隙1的OFD符号1、2、3、5、6中,在扩展CP的情况下,DRS配置在时隙0的OFDM符号4、5以及时隙1的OFDM符号1、2、4、5中。DRS的资源元素在第1个OFDM符号和第l+L个OFDM符号中在频率上偏移L个而配置。在对下行链路所设定的带宽中,对宽带发送DRS。
另外,DRS的序列也可以使用与P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另外,DRS的序列也可以使用与P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另外,DRS也可以以与PRS不同的子载波周期而在频率上配置。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PRS不同的OFDM符号中。另外,DRS也可以配置在与PRS不同的带宽中,也可以配置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带宽中,对窄带进行发送。即,DRS的发送带宽或者测量带宽也可以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
DRS也可以包括CSI-IM资源而构成。CSI-IM资源是终端装置1用于测量干扰的资源。例如,终端装置1将CSI-IM资源用作在CSI测量中用于测量干扰的资源或者在RSRQ测量中用于测量干扰的资源。CSI-IM资源使用与CSI-RS的设定方法相同的方法而被设定。CSI-IM资源有可能是作为零功率CSI-RS而被设定的资源。
以上,说明了DRS的结构,但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一例,DRS也可以将上述的例组合多个而构成。
举优选的组合的具体的一例。DRS也可以将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和基于M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和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进行组合而构成。此外,也可以是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与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相比由宽带构成,基于Zadoff-Chu序列而构成的信号使用6个资源块而发送,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在子帧的全部频带中发送。即,发送DRS的带宽也可以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configurable)。即,DRS优选由不同的序列且具有不同的结构的信号构成。
此外,DRS也可以将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和基于M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和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和以零输出(Zero power)而发送的信号进行组合而构成。此外,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以及以零输出而发送的信号也可以由DRS的设定信息来指定资源元素。此外,也可以是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与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相比由宽带构成,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使用6个资源块而发送,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在子帧的全部频带中发送。
终端装置1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被通知DRS的设定。所述DRS的设定包括发送RS的小区间公共的信息和发送DRS的小区专用的信息。另外,DRS的设定也可以包含在后述的测量对象的设定信息中通知。
在发送DRS的小区间公共的信息中,包括频带的中心频率的信息、带宽的信息、子帧的信息等。
在发送DRS的小区专用的信息中,包括频带的中心频率的信息、带宽的信息、子帧的信息、指定资源元素的信息、确定小区的信息(小区ID、PCI、VCID)等。
终端装置1由于能够通过DRS的设定而识别包括DRS的子帧,所以也可以在不包括DRS的子帧中不进行DRS的检测处理。由此,能够降低终端装置1的功耗。
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第一结构的信号的设定至第n结构的信号的设定。例如,各结构的信号的资源设定也可以单独被设置。此外,各结构的信号的子帧设定或发送功率也可以是公共的(或者公共的值)。此外,也可以只对某结构的信号,设置小区ID或天线端口索引、天线端口数。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对某结构的信号设置多个资源设定或子帧设定等。
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发送DRS的频率的信息(参数)。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有可能发送DRS的子帧的偏移(偏移的值)的信息。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有可能发送DRS的子帧周期的信息。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用于生成DRS的序列的识别符。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发送DRS的天线端口的信息。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DRS的突发发送期间的信息。
此外,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表示在子帧周期中测量一次DRS的子帧期间的信息。
即,在DRS的设定中,也可以包括DRS的发送所需的信息和/或DRS的接收所需的信息和/或DRS的测量所需的信息。
在上述的DRS的设定中包含的信息也可以对各结构的每个信号进行设置。即,也可以对不同的结构的每个信号设定上述的信息。
DRS的设定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此外,DRS的设定也可以使用系统信息而被通知。此外,DRS的设定的一部分信息也可以使用L1信令(DCI格式)或L2信令(MACCE)而被通知。
DRS也可以在用于基于同一频率中的无线接口的基站装置间同步(网络监听:network listening)的参考信号(监听RS:listeningRS)中使用。
以下,说明基于使用了DRS的无线接口的基站装置间同步。
通过在基站装置间发送定时同步,能够进行TDD系统的应用、eICIC、CoMP等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的应用、发送点不同的基站间的载波聚合的应用。但是,当小型小区配置在回程的延迟大的环境且建筑物内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基于回程或卫星定位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SNN: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时刻同步。因此,为了进行下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的同步,使用无线接口。
说明基于无线接口的基站装置间同步的过程。首先,通过回程,进行成为发送定时的基准的基站装置3的决定以及监听RS的发送定时的指定。此外,同时,通过回程,进行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的决定以及监听RS的接收定时的指定。成为发送定时的基准的基站装置3、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以及监听RS的发送/接收定时的决定也可以由基站装置、MME或者S-GW进行。成为发送定时的基准的基站装置3基于通过回程而被通知的发送定时,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下行链路子帧中进行监听RS的发送。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在被通知的接收定时进行监听RS的接收,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另外,即使在成为发送定时的基准的基站装置3为停止的状态下,也可以发送监听RS。另外,即使在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为启动/停止的状态下,也可以接收监听RS。
在TDD中,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在接收监听RS的期间停止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进行无线信号的接收处理。换言之,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在接收监听RS的期间通过上行链路子帧而被设定。这里,连接到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的终端装置1在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接收监听RS的期间识别为停止的状态。即,终端装置1识别为从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不发送PSS/SSS、PBCH、CRS、PCFICH、PHICH以及PDCCH。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接收监听RS的定时。换言之,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停止的状态。终端装置1在接收监听RS的定时中,不进行对于基站装置3的测量。另外,连接到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接收监听RS的期间识别为是上行链路子帧。
在FDD中,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在接收监听RS的期间停止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进行接收处理。这里,连接到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的终端装置1在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接收监听RS的期间识别为是停止的状态。即,终端装置1识别为从要进行发送定时的同步的基站装置3不发送PSS/SSS、PBCH、CRS、PCFICH、PHICH以及PDCCH。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接收监听RS的定时。换言之,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停止的状态。终端装置1在接收监听RS的定时中,不进行对于基站装置3的测量。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从成为发送定时的基准的基站装置3发送的监听RS,进行小区的检测。
接着,说明物理层的测量的细节。终端装置1进行要对上位层报告的物理层的测量。在物理层的测量中,有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等。
接着,说明RSRP的细节。RSRP作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而被定义。RSRQ作为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而被定义。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作为将发送在被考虑的测量频带宽中包含的CRS的资源元素的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而被定义。在RSRP的决定中,使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若终端装置能够检测天线端口1的CRS,则为了决定RSRP,除了使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映射到被分配给天线端口0的资源元素的无线资源)之外,还能够使用天线端口1的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映射到被分配给天线端口1的资源元素的无线资源)。以下,将使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而计算出的RSRP称为基于CRS的RSRP或者第一RSRP。
终端装置1在RRC空闲(RRC_IDLE)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P。这里,RRC空闲状态的频率内的小区是与终端装置通过广播而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相同的频带的小区。这里,RRC空闲状态的频率间的小区是与终端装置1通过广播而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不同的频带的小区。终端装置1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P。这里,RRC连接状态的频率内的小区是与终端装置1通过RRC信令或者广播而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相同的频带的小区。这里,RRC连接状态的频率间的小区是与终端装置1通过RRC信令或者广播而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不同的频带的小区。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作为将发送在被考虑的测量频带宽中包含的DRS的资源元素的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而被定义。在RSRP的决定中,使用DRS被映射的资源元素。发送DRS的资源元素以及天线端口通过上位层而被通知。
终端装置1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P。
说明RSSI的细节。RSSI由使用接收天线而被观测的总接收功率所定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设想为包括对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包括天线端口0的C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观测了全部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观测了不包括D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发送DRS的资源元素和/或天线端口通过上位层而被通知。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和RSRP的值的合计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和RSRP的值的合计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以下,说明RSRQ的细节。RSRQ由RSRP和RSSI之比所定义,以与通信质量的指示符即测量对象小区的信号对干扰噪声比(SINR)同等的目的来使用。RSRQ中的、RSRP和RSSI的组合并不限定于以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RSRQ中的、RSRP和RSSI的优选的组合。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作为通过N×RSRP/RSSI的式而计算的比来定义。这里,N是相当于RSSI的测量带宽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由相同的资源块的集合构成。这里,RSRP是第一RSRP。以下,将使用采用第一RSRP而计算的RSRQ来计算出的RSRQ称为基于CRS的RSRQ或者第一RSRQ。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包括对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包括天线端口0的CRS(映射到天线端口0的无线资源)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进行RSRQ的测量的预定的子帧通过上位层的信令而被指定的情况下,RSSI由所述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进行测量。
终端装置1在RRC空闲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Q。终端装置1在RRC连接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Q。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作为通过N×RSRP/RSSI的式而计算的比来定义。这里,N是RSSI的测量带宽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的资源块的集合构成。这里,RSRP是第二RSRP。以下,将使用采用第二RSRP而计算的RSRQ来计算出的RSRQ称为第二RSRQ。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设想为包括对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包括天线端口0的C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进行RSRQ的测量的预定的子帧通过上位层的信令而被指定的情况下,RSSI由所述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进行测量。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作为通过N×RSRP/RSSI的式而计算的比来定义。这里,N是相当于RSSI的测量带宽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由相同的资源块的集合构成。这里,RSRP基于DRS(CRS和/或CSI-RS)而测量。
RSSI(E-UTRA载波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和RSRP的值的合计值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只观测了不包括DRS(CRS和/或CSI-RS)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进行了线性平均的值和RSRP的值的合计值构成。RSSI在资源块数N的带宽中进行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括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此外,用于RSRQ的RSSI也可以基于RSRP和通过不包括测量带宽内的DRS的OFDM符号而得到的总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而得到。
此外,用于RSRQ的RSSI也可以从通过测量带宽的所有OFDM符号而得到的总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得到。
此外,用于RSRQ的RSSI也可以从通过不包括测量带宽内的DRS的OFDM符号而得到的总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得到。
此外,用于RSRQ的RSSI也可以从对于构成DRS的CRS的RSSI测量得到。
在DRS为与CSI-RS同样的结构的情况下,测量带宽也可以被设定为5MHz以上。
在DRS为与CSI-RS同样的结构的情况下,测量带宽也可以设定为6RBs和/或15RBs。
DRS的测量带宽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
终端装置1在RRC连接状态下测量频率内的小区和/或频率间的小区的RSRQ。
说明第一测量的手续(第一测量过程(first measurement procedure))。第一测量是第一RSRP或第一RSRQ的测量。另外,第一测量也可以是第一信号(第一结构的信号)的测量(RRM测量、RSRP测量、RSRQ测量、RSSI测量)。
终端装置1根据物理小区识别符(PCI),识别配置了通过天线端口0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然后,根据配置了通过天线端口0而被发送的CRS的资源元素,测量第一RSRP。另外,用于测量的子帧数并不限定,也可以横跨多个子帧进行测量,并报告平均值。接着,认识包括天线端口0的OFDM符号,进行RSSI的测量。然后,根据第一RSRP和RSSI,进行第一RSRQ的计算。另外,第一RSRP和RSSI的测量子帧也可以不同。
另外,将基于第一测量的手续而得到的结果(第一RSRP、第一RSRQ)称为第一测量结果。
说明第二测量的手续(第二测量过程(second measurement procedure))。第二测量是第二RSRP或第二RSRQ的测量。
终端装置1根据DRS的设定信息,识别配置了DRS的资源元素。然后,根据配置了DRS的资源元素,测量第二RSRP。另外,用于测量的子帧数并不限定,也可以测量多个子帧,并报告它们的平均值。接着,进行RSSI的测量。然后,根据第二RSRP和RSSI,进行第二RSRQ的计算。
另外,将基于第二测量的手续而得到的结果(第二RSRP、第二RSRQ、第二RSSI、第二RRM)称为第二测量结果。另外,第二测量也可以是第二信号(第二结构的信号)的测量(RRM测量、RSRP测量、RSRQ测量、RSSI测量)。
接着,说明将在终端装置1中测量的测量值报告给上位层的机制。
说明测量的模型。图13是表示测量的模型的一例的图。
测量部1301也可以包括第一层过滤部13011、第三层过滤部13012以及报告基准的评价部13013而构成。另外,测量部1301也可以包括接收部105以及上位层处理部101的一部分功能而构成。具体而言,第一层过滤部13011也可以包含在接收部105中,第三层过滤部13012以及报告基准的评价13013包含在上位层处理部101中。
从物理层输入的测量值(样本)通过第一层过滤(Layer 1filtering)部13011而被施加了过滤器。第一层过滤部13011例如应用多个输入值的平均、加权平均、追随信道特性的平均等,也可以应用其他的过滤器方法。从第一层报告的测量值在第一层过滤部13011之后输入到第三层。输入到第三层过滤(Layer 3filtering)部13012的测量值被施加过滤器。第三层过滤的设定从RRC信令提供。通过第三层过滤部13012而被过滤后报告的间隔与被输入的测量间隔相同。在报告基准的评价部13013中,检查实际是否需要测量值的报告。评价基于一个以上的测量的流程。例如,不同的测量值间的比较等。至少在每次被报告新的测量结果时,终端装置1进行报告基准的评价。报告基准的设定通过RRC信令而被提供。在报告基准的评价中判断为需要测量值的报告之后,终端装置1通过无线接口传送测量报告信息(测量报告消息)。
接着,说明测量(measurement)。基站装置3使用RRC信令(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RRC连接重新设定(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对终端装置1发送测量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终端装置1设定在测量设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的系统信息,且根据被通知的系统信息,进行对于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以及相邻小区(包括列表小区(listed cell)和/或检测小区(detectedcell))的测量、事件评价、测量报告。列表小区是被列为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的小区(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作为相邻小区列表而被通知的小区),检测小区是在通过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而被指示的频率中终端装置1进行了检测但没有被列为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的小区(没有作为相邻小区列表而被通知的终端装置1自身检测到的小区)。
在测量(measurement)中,有3个类型(频率内测量(intra-frequencymeasurements)、频率间测量(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inter-RAT measurements))。频率内测量(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是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下行链路频率)中的测量。频率间测量(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是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中的测量。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inter-RATmeasurements)是与服务小区的无线技术(例如,EUTRA)不同的无线技术(例如,UTRA、GERAN、CDMA2000等)中的测量。
在测量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括测量识别符(meas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的设定的追加和/或修正和/或删除、物理量设定(quantityConfig)、测量间隙设定(measGapConfig)、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等。
在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为EUTRA的情况下,物理量设定(quantityConfig)指定第三层过滤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第三层过滤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规定最新的测量结果和过去的过滤测量结果之比(比例)。过滤结果在终端装置1中利用于事件评价。
测量间隙设定(measGapConfig)被利用于控制测量间隙模式(measurement gappattern)的设定、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激活(activation)/去激活(deactivation)。在测量间隙设定(measGapConfig)中,作为在使测量间隙激活的情况下的信息,被通知间隙模式(gap pattern)、开始系统帧号(startSFN)、开始子帧号码(startSubframeNumber)。间隙模式(gap pattern)规定使用哪个模式作为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开始系统帧号(startSFN)规定开始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系统帧号(SFN:System Frame Number)。开始子帧号码(startSubframeNumber)规定开始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子帧号码。
测量间隙是在没有被调度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发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有可能利用于进行测量的期间(时间、子帧)。
在对支持DRS的测量(或者,设置了DRS设定)的终端装置1设定了测量间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基于测量间隙设定而规定的子帧中(即,在测量间隙上)进行DRS的测量。
在对支持DRS的测量(或者,设置了DRS设定)的终端装置1设定了测量间隙的情况下,若基于在DRS设定中包含的子帧设定的DRS发送子帧与基于测量间隙设定而被规定的子帧重复,则也可以在测量间隙上测量DRS。若DRS发送子帧位于测量间隙上,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测量间隙上测量DRS。
在对支持DRS的测量(或者,设置了DRS设定)的终端装置1设定了测量间隙的情况下,也可以只对通过DCI格式或者MAC CE而示出了停止的状态的小区,在测量间隙上测量DRS。即,也可以对示出了启动的状态的小区,终端装置1不在测量间隙上测量DRS。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的小区中不发送DRS。
测量间隙也可以对每个DRS或者示出了启动/停止的状态的每个小区进行设定。
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表示与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质量有关的阈值,被利用于控制终端装置1是否需要进行测量(measurement)。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作为对于RSRP的值而被设定。
这里,测量识别符(measId)被利用于使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和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进行链接,具体而言,使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进行链接。对测量识别符(measId)对应有一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测量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能够对测量识别符(meas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的关系进行追加/修正/删除。
measObjectToRemoveList是删除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以及与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对应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命令。此时,与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相对应的全部测量识别符(measId)被删除。该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
measObjectToAddModifyList是将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修正为被指定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或者追加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被指定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命令。该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
reportConfigToRemoveList是删除被指定的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以及与被指定的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对应的报告设定(Reportingconfigurations)的命令。此时,与被指定的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相对应的全部测量识别符(measId)被删除。该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
measIdToRemoveList是删除被指定的测量识别符(measId)的命令。此时,与被指定的测量识别符(measId)相对应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没有被删除,而是被维持。该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识别符(measId)。
measIdToAddModifyList是将被指定的测量识别符(measId)修正为与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被指定的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相对应、或者将被指定的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被指定的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与被指定的测量识别符(measId)相对应且追加被指定的测量识别符(measId)的命令。该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识别符(measId)。
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按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Technology)以及频率进行规定。此外,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有对于EUTRA的规定和对于除了EUTRA以外的RAT的规定。
在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中,包括与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等。
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是用于识别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设定的识别符。如前述那样,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设定按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以及频率进行规定。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对EUTRA、UTRA、GERAN、CDMA2000分别进行标准化。对于EUTRA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即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规定对EUTRA的相邻小区应用的信息。此外,在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不同的频率的测量对象作为不同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objects)而被处理,分别被分配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
说明测量对象的信息的一例。
在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括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天线端口1存在信息(presenceAntennaPort1)、偏移频率(offsetFreq)、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
接着,说明在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指定要设为测量对象的载波频率。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载波频率中动作的全部相邻小区公共的测量带宽。天线端口1存在信息(presenceAntennaPort1)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小区中是否使用天线端口1。偏移频率(offsetFreq)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频率中应用的测量偏移值。
说明测量对象的信息的一例。
基站装置3为了使终端装置1进行第二测量,进行与第一测量不同的设定。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中成为测量对象的信号(或者,信号的结构、信号的设定)不同。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中对成为测量对象的信号设置的小区ID不同。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中成为测量对象的信号的天线端口不同。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中成为测量对象的信号的测量周期(或者,测量子帧模式)不同。即,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也可以单独进行设定。
在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括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DRS设定信息、偏移频率(offsetFreq)、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list)有关的信息。
接着,说明在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指定要设为测量对象的载波频率。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载波频率中动作的全部相邻小区公共的测量带宽。DRS设定信息用于对终端装置1通知在用于检测DRS设定所需的频带中公共的设定信息,例如,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小区中被发送的子帧号码或子帧周期等。偏移频率(offsetFreq)表示在设为测量对象的频率中应用的测量偏移值。
说明与相邻小区列表以及黑名单有关的信息的一例。
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包括事件评价或与成为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包括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或小区固有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表示对相邻小区应用的测量偏移值)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作为终端装置1用于对已经从广播信息(被广播的系统信息)已经取得的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而被利用。
此外,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包括事件评价或与不成为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包括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作为终端装置1用于对已经从广播信息取得的黑名单小区列表(black listed cell 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而被利用。
说明与相邻小区列表以及黑名单有关的信息的一例。
设想在进行第二测量的情况下,要是物理小区识别符(PCI)的话不够的情形下使用。因此,需要将物理小区识别符进行了扩展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以及新的黑名单。
与新的相邻小区列表(相邻小小区列表(neighbour small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事件评价或与成为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小区ID、小区固有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表示对相邻小区应用的测量偏移值)、小区固有的DRS设定信息等。这里,小区固有的DRS设定信息是小区固有地设定的DRS的信息,例如,表示所使用的DRS的资源元素的信息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作为终端装置1用于对已经从广播信息(被广播的系统信息)已经取得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而被利用。
此外,与新的黑名单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事件评价或与不成为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此外,作为与新的黑名单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小区ID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作为终端装置1用于对已经从广播信息取得的新的黑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小区列表(black listed small cell 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而被利用。
这里,小区ID例如是物理小区识别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物理层小区ID(physical layer cell ID))、CGI(小区全球身份/识别符(Cell Global Identity/Identifier))、ECGI(E-UTRAN小区全球识别符/身份(Cell Global Identifier/Identity))、发现ID(Discovery ID)、虚拟小区识别符(virtual cellID)、发送点ID等,基于通过DRS而被发送的小区(发送点)ID的信息而构成。此外,也可以不是小区ID,而是与序列生成器(加扰序列生成器、伪随机数序列生成器)相关的参数。
另外,在DRS的设定中包括小区ID(或者,与伪随机数序列生成器相关的参数(例如,加扰ID))的情况下,相邻小区列表也可以表示DRS的列表。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进行在相邻小区列表中设置的小区ID的DRS的测量。
另外,在DRS的设定中包括小区ID的情况下,黑名单也可以表示DRS的黑名单。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进行在黑名单中设置的小区ID的DRS的测量。
接着,说明报告设定的细节。
在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中,包括与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相对应的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等。
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是用于识别与测量有关的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的识别符。如前述那样,与测量有关的报告设定(Reportingconfigurations)有对于EUTRA的规定和对于除了EUTRA以外的RAT(UTRA、GERAN、CDMA2000)的规定。对于EUTRA的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即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规定在EUTRA中的测量的报告中利用的事件的触发条件(triggeringcriteria)。
此外,在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中,包括事件识别符(eventId)、触发量(triggerQuantity)、迟滞(hysteresis)、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报告量(reportQuantity)、最大报告小区数(maxReportCells)、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报告次数(reportAmount)。
事件识别符(eventId)被利用于选择与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reporting)有关的条件(criteria)。这里,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是在满足了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报告测量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在满足了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测量以一定间隔报告某次数的事件触发周期性报告(event triggeredperiodic reporting)。
在满足了通过事件识别符(eventId)而被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进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是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量。即,指定RSRP或者RSRQ。即,终端装置1利用通过该触发量(triggerQuantity)而被指定的量,进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判定是否满足通过事件识别符(eventId)而被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
迟滞(hysteresis)是在事件触发条件中利用的参数。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表示应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期间。报告量(reportQuantity)表示在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中报告的量。这里,指定通过触发量(triggerQuantity)而指定的量或者RSRP以及RSRQ。
最大报告小区数(maxReportCells)表示在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包含的小区的最大数。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对周期性报告(periodical reporting)或者事件触发周期性报告(eventtriggered periodic reporting)所利用,每隔由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表示的间隔进行周期性报告。报告次数(reportAmount)根据需要而规定进行周期性报告(periodical reporting)的次数。
另外,在报告设定中,在后述的事件触发条件中利用的阈值参数或偏移参数与事件识别符(eventId)一起被通知给终端装置1。
另外,基站装置3有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和不通知的情况。在基站装置3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在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RSRP比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更低时,终端装置1进行相邻小区的测量和事件评价(是否满足事件触发条件,也称为报告条件(Reporting criteria)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基站装置3不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与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RSRP无关地,终端装置1进行相邻小区的测量和事件评价。
接着,说明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细节。
满足了事件触发条件的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在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包括测量结果(Measurement result)。
定义了多个用于进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事件触发条件,且分别有加入条件和脱离条件。即,满足了对于从基站装置3被指定的事件的加入条件的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另一方面,发送了满足了事件加入条件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终端装置1在满足了事件脱离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发送。
以下说明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一例使用第一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测量结果中的任一个。
以下,说明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的指定方法的一例。
通过报告设定,指定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根据参数,使用第一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测量结果中的任一个而评价事件触发条件。
作为具体的一例,是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根据触发物理量(triggerQuantity)而指定。在触发物理量中,也可以由{第一RSRP、第一RSRQ、第二RSRP、第二RSRQ}这4个选择栏进行规定。终端装置1利用通过该触发物理量(triggerQuantity)而被指定的物理量,进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判定是否满足通过事件识别符(eventId)而被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
作为具体的一例,是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也可以除了触发物理量之外还规定指定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的新的参数(triggerMeasType)。所述新的参数被设置表示使用第一测量结果而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或者表示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例如,在所述新的参数中设置了表示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进行第二测量,并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另外,所述参数也可以与指定要报告的测量结果的种类的参数(reportMeasType)共享。
另外,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和周边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比较等的、在1个条件式中使用2个以上的测量结果的事件触发条件中,也可以分别指定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例如,也可以规定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用的新的参数(triggerMeasTypeServ)和周边小区的测量结果用的新的参数(triggerMeasTypeNeigh)。
以下,说明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的指定方法的一例。
通过报告设定,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依赖于指定测量的条件而决定。
作为具体的一例,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依赖于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而决定。例如,若对象小区为启动的状态,则事件触发条件使用第一测量结果而被评价,若对象小区为停止的状态,则事件触发条件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被评价。
作为具体的一例,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依赖于参考信号的检测而决定。例如,也可以在检测到CRS且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事件触发条件使用第一测量结果而被评价,在未检测到CRS且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事件触发条件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被评价。此外,也可以在检测到CRS和DRS的双方的情况下,事件触发条件使用接收功率更高的一方的测量结果而被评价。此外,也可以在检测到CRS和DRS的双方的情况下,事件触发条件使用将双方的接收功率进行了平均化的测量结果而被评价。此外,也可以在未检测到CRS和DRS的双方的情况下,不评价事件触发条件。
接着,说明测量结果的细节。
该测量结果(Measurement result)由测量识别符(measId)、服务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Serving)、EUTRA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EUTRA)构成。这里,在EUTRA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EUTRA)中,包括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CellIdentity)、EUTRA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EUTRA)。这里,如前述那样,测量识别符(measId)是被利用于测量对象识别符(measObjectId)和报告设定识别符(reportConfigId)的链接的识别符。此外,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CellIdentity)利用于识别小区。EUTRA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EUTRA)是对于EUTRA小区的测量结果。只在发生相关的事件时包括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说明测量结果的一例。
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测量结果中包括对于对象小区的RSRP以及RSRQ的结果而报告。一次被报告的RSRP以及RSRQ也可以是第一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测量结果中的任一个。另外,第一测量结果也可以是从第一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此外,第二测量结果也可以是从第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换言之,第一测量结果是基于与第一测量有关的设定信息而得到的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是基于与第二测量有关的设定信息而得到的测量结果。
举具体的一例的话,测量结果基于决定是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的参数而被报告。决定是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的基准例如是新的参数(reportMeasType)。所述新的参数也可以被设置表示报告第一测量结果的信息或者表示报告第二测量结果的信息。例如,在所述新的参数中设置了表示报告第二测量结果的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识别所述新的参数,进行第二测量,并将第二测量结果搭载在测量报告消息中进行发送,且不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此外,所述新的参数也可以被设置表示报告第一测量结果以及第二测量结果的信息。
另外,所述新的参数也可以与指定利用于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种类的参数(triggerMeasType)共享。另外,所述参数也可以与指定测量方法的上位层参数共享。
另外,表示报告物理量的参数(reportQuantity)也可以作为对于RSRP的参数(reportQuantityRSRP)和对于RSRQ的参数(reportQuantityRSRQ),按要测量的每个种类进行设定。例如,在reportQuantityRSRP被设定为第一RSRP且reportQuantityRSRQ被设定为第二RSRQ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发送第一RSRP和第二RSRQ,不发送第二RSRP和第一RSRQ。
举具体的一例的话,也可以依赖于指定测量的条件而报告。
例如,被报告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也可以依赖于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而决定。
例如,被报告的测量结果的种类依赖于参考信号的检测而决定。例如,在检测到CRS且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报告第一测量结果,在未检测到CRS且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报告第二测量结果。在检测到CRS和DRS的双方的情况下,报告接收功率更高的一方的测量结果。在未检测到CRS和DRS的双方的情况下,不报告或者报告最低值。
另外,终端装置1为了使基站装置3认识被报告的测量结果是通过第一测量而计算出的结果还是通过第二测量而计算出的结果,也可以在测量结果中追加明示被设置了哪个测量的种类的参数。
在上述中,说明了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量结果的报告的一例。通过它们的组合,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报告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量结果的报告的组合,但以下说明优选的组合的一例。
说明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量结果的报告的组合的一例。
在进行第一测量的情况下,设定包括被设定物理小区识别符的相邻小区列表或黑名单在内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此外,设定被设定通过第一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Config),它们通过ID相关联而发送包括第一测量结果(measResults)在内的测量报告消息。进一步,在进行第二测量的情况下,设定包括被设定被扩展的小区ID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或新的黑名单在内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此外,设定被设定通过第二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Config),它们通过ID相关联而发送包括第二测量结果(measResults)在内的测量报告消息。
即,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一测量用的测量对象、报告设定、测量结果以及第二测量用的测量对象、报告设定、测量结果。即,对于第一测量结果的报告设定和对于第二测量结果的报告设定分别独立地进行设定。
说明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量结果的报告的组合的一例。
在进行第一测量的情况下,设定包括被设定物理小区识别符的相邻小区列表或黑名单在内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此外,设定被设定通过第一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Config),它们通过ID而与测量结果(measResults)相关联。在进行第二测量的情况下,设定包括被设定被扩展的小区ID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或新的黑名单在内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此外,设定被设定通过第二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Config),它们通过ID而与所述测量结果(measResults)相关联。在发生了通过第一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的情况下,在测量结果中代入第一测量结果,且通过测量报告消息而发送。在发生了通过第二测量而被触发的事件的情况下,在测量结果中代入第二测量结果,且通过测量报告消息而发送。
即,设定第一测量用的测量对象、报告设定以及第二测量用的测量对象、报告设定,测量结果在第一测量和第二测量中字段被共享。通过事件而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测量结果。
由此,终端装置1能够将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装置3。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是与基站装置3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5,基于第一RS(CRS)进行第一测量,基于第二RS(DRS)进行第二测量;以及上位层处理部101,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3,在第一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3,在第二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者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3。
作为一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报告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事件和报告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事件由所述基站装置3所设定。此外,作为一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只有报告所述第二测量的事件由所述基站装置3所设定。报告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事件触发条件使用第二测量结果而被规定。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是没有被通知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从所述基站装置3通知了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是没有被设定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从所述基站装置3设定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二状态是没有被发送所述第一RS的状态。
对于DRS的报告设定也可以与对于CRS或CSI-RS的报告设定单独设置。
在发送功率或PHR(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中,依赖于路径损耗而决定值。以下,说明估计路径损耗(传播路径衰减值)的方法的一例。
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通过PLc=referenceSignalPower-higherlayer filtered RSRP的式而由终端装置1进行计算。这里,referenceSignalPower由上位层提供。referenceSignalPower是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这里,higher layerfiltered RSRP是通过上位层而被过滤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
假设服务小区c属于包括主小区的TAG(pTAG)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在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主小区。对于上行链路副小区,在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通过上位层的参数pathlossReferenceLinking而被设定的服务小区。假设服务小区c属于不包括主小区的TAG(例如,sTAG)的情况下,在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layer filtered 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服务小区c。
说明估计路径损耗的方法的一例。
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情况下,通过PLc=discoveryReferenceSignalPower-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2的式而由终端装置1进行计算,否则使用PLc=referenceSignalPower-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的式而由终端装置1进行计算。这里,referenceSignalPower由上位层提供。referenceSignalPower是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这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是通过上位层而被过滤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这里,discoveryReferenceSignalPower是与DRS的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由上位层提供。此外,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2是通过上位层而被过滤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二RSRP。
这里,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的DRS的设定的情况。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的测量的设定的情况。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的情况。即,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情况也可以包括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参数或者信息且对终端装置1进行了设定的情况。
假设服务小区c属于包括主小区的TAG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在discovery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主小区。对于上行链路副小区,在discovery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 layerfiltered 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通过上位层的参数pathlossReferenceLinking而被设定的服务小区。假设服务小区c属于不包括主小区的TAG的情况下,在discoveryReferenceSignalPower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中使用服务小区c。
也可以在副小区为停止的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不进行以下的处理。其处理是副小区中的SRS的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的报告、副小区中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RA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PDCCH的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也可以在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即使副小区为停止的状态,终端装置1也进行以下的处理。其处理是副小区中的SRS的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的报告、(副小区中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RACH的发送、副小区中的PDCCH的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有对于副小区的SRS发送的请求(发送SRS请求),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发送SRS。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期待接收SRS。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有对于副小区的CSI报告的请求(发送CSI请求),则终端装置1使用主小区的PUSCH而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期待通过主小区的PUSCH而接收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发送基于PDCCH order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R许可),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期待在副小区中接收RA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能够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对副小区检测伴随着RA-RNTI被加扰的CRC的DCI格式,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期待在副小区中接收RA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若没有对副小区设置EPDCCH集合的设定(或者EPDCCH设定),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监视PDCCH。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小小区中发送PDC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在通过跨载波调度而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对副小区发送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CSI请求或SRS请求、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等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此时,也可以只有在没有对终端装置1设定EPDCCH集合(或者EPDCCH设定)或者终端装置1不支持使用EPDCCH而接收DCI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进行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小小区中发送PDC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小小区的情况下,即使对副小区发送了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终端装置1也不进行基于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的上行链路发送。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不期待在停止的状态的小小区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特殊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自调度,有对于副小区的SRS发送的请求(发送SRS请求),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发送SRS。即,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期待接收SRS。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自调度,有对于副小区的CSI报告的请求(发送CSI请求),则终端装置1使用副小区的PUSCH而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自调度,发送基于PDCCH order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R许可),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自调度,能够对副小区检测伴随着RA-RNTI被加扰的CRC的DCI格式,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对副小区没有设定EPDCCH集合,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监视PDCCH。即,若对主副小区没有接收到EPDCCH集合的设定,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监视PDCCH。此外,也可以是若对主副小区没有设置EPDCCH集合的设定,则基站装置3在副小区中发送对于终端装置1的PDC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在通过自调度而对副小区发送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CSI请求或SRS请求、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等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此时,也可以只有在没有对终端装置1设定EPDCCH集合或者终端装置1不支持使用EPDCCH而接收DCI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进行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自调度,对副小区发送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PUSCH许可、CSI请求、SRS请求),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基于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的上行链路发送。例如,也可以在对副小区检测到DCI格式0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PUSCH发送。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特殊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有对于副小区的SRS发送的请求(发送SRS请求),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发送SRS。此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功能。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有对于副小区的CSI报告的请求(发送CSI请求),则终端装置1使用主小区的PUSCH而发送对于副小区的CQI/PMI/RI/PTI。此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功能。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发送基于PDCCH order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R许可),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此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可以通过跨载波调度,对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发送基于PDCCH order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R许可)。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能够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对副小区检测伴随着RA-RNTI被加扰的CRC的DCI格式,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进行RACH发送。此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功能。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没有对副小区设定EPDCCH集合,则终端装置1在副小区中监视PDC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在通过跨载波调度而从主小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PDCCH/EPDCCH(DCI格式))对副小区发送下行链路许可或上行链路许可、CSI请求或SRS请求、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等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监视对于副小区的PDCCH。此时,也可以只有在没有对终端装置1设定EPDCCH集合或者终端装置1不支持使用EPDCCH而接收DCI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进行对于副小区的PDCCH的监视。
也可以在跨载波调度对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无效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中监视PDCCH。
也可以在跨载波调度对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无效且没有接收到与EPDCCH有关的各种设定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中监视PDCCH。
也可以是若对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没有进行EPDCCH设定和/或EPDCCH集合的设定,则终端装置1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中监视PDCCH。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根据是否对终端装置1设置了对于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的EPDCCH设定和/或EPDCCH集合的设定,决定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中是否发送PDCCH。
也可以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若通过跨载波调度,从主小区对副小区发送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则终端装置1进行基于与上行链路调度有关的信息的上行链路发送。此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主小区和主副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功能。
若对某服务小区设定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信令而接收与发送模式1~9相应的PDSCH数据发送、且设定了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则终端装置1假设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服务小区的天线端口0~3、107~110被伪共享配置。
若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信令而接收与发送模式10相应的PDSCH数据发送、且对各EPDCCH-PRB集合设定了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的情况下,进一步,通过上位层而设定终端装置1对与伪共享配置(准同位置(QCL:Quasi Co-Location))类型A相应的PDSCH进行解码,则终端装置1假设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服务小区的天线端口0~3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另一方面,若通过上位层而设定终端装置1对与伪共享配置类型B相应的PDSCH进行解码,则终端装置1假设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与上位层参数(qcl-CSI-RS-ConfigNZPId)对应的天线端口15~22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
在QCL类型A中,有可能终端装置1假设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服务小区的天线端口0~3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
在QCL类型B中,有可能终端装置1假设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与上位层参数(qcl-CSI-RS-ConfigNZPId)对应的天线端口15~22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
即,终端装置1在基于上位层参数QCL操作而被设置类型A的情况下,假设服务小区的天线端口0~3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在被设置类型B的情况下,假设与上位层参数(qcl-CSI-RS-ConfigNZPId)对应的天线端口15~22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换言之,被设定了监视EPDCCH的终端装置1在基于上位层参数QCL操作而被设置类型A的情况下,假设CRS和EPDCCH被伪共享配置,在被设置类型B的情况下,假设CSI-RS和EPDCCH被伪共享配置。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信令而接收与发送模式10相应的PDSCH数据发送、且对各EPDCCH-PRB集合设定了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的情况下,为了决定EPDCCH资源元素映射和EPDCCH天线端口伪共享配置,使用通过上位层参数(re-MappingQCL-ConfigId、PDSCH-RE-MappingQCL-ConfigId)而被指示的参数集(PDSCH-RE-MappingQCL-Config)。用于决定EPDCCH资源元素映射和EPDCCH天线端口伪共享配置的各种参数(crs-PortsCount、crs-FreqShift、mbsfn-SubframeConfigList、csi-RS-ConfigZPId、pdsch-Start、qcl-CSI-RS-ConfigNZPId)包含在该参数集中。
也可以在某服务小区(副小区)中,设定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信令而接收DRS且设定了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用于决定DRS和EPDCCH资源元素映射和EPDCCH天线端口伪共享配置的上位层参数(qcl-DRS-ConfigId)。
在某服务小区(副小区)中,设定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信令而接收DRS且设定了终端装置1监视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假设与上位层参数(qcl-DRS-ConfigId)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天线端口和天线端口107~110被伪共享配置。
也可以设置有对于DRS的、用于决定EPDCCH资源元素映射和EPDCCH天线端口伪共享配置的各种参数(drs-PortsCount、drs-FreqShift、drs-ConfigZPId、qcl-DRS-ConfigNZPId、qcl-DRS-ConfigId等)。即,也可以在EPDCCH和DRS的伪共享配置的设定中包括DRS的天线端口数(drs-PortsCount)。此外,也可以在EPDCCH和DRS的伪共享配置的设定中包括DRS的频移(drs-FreqShift)。此外,也可以在EPDCCH和DRS的伪共享配置的设定中包括零功率DRS-ID(drs-ConfigZPId)。此外,也可以在EPDCCH和DRS的伪共享配置的设定中包括被伪共享配置的非零功率DRS的ID(qcl-DRS-ConfigNZPId)。
与EPDCCH的伪共享配置也可以根据服务小区(副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而成为对象的信号发生变化。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服务小区的停止的状态下,假设通过D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在服务小区的启动的状态下,假设通过C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服务小区的停止的状态下,假设通过CSI-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在服务小区的启动的状态下,假设通过C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服务小区的停止的状态下,假设通过CSI-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在服务小区的启动的状态下,假设通过CSI-RS和CRS和EPDCCH而被伪共享配置。即,终端装置1基于被设置的设定信息,决定EPDCCH的伪共享配置(资源元素映射和天线端口)。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变更EPDCCH的伪共享配置的情况下,发送与多个QCL设定有关的信息。
接着,说明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
终端装置1有可能为了控制对于终端装置1的C-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SPS-RNTI的终端装置1的PDCCH监视的激活(是否进行PDCCH监视),通过伴随着DRX功能的RRC而设定DRX。若没有设定DRX,则终端装置1连续地继续监视PDCCH。为了进行DRX,对终端装置1设定多个定时器(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等)。此外,通过设定周期(longDRX-Cycle、shortDRX-Cycle)和开始偏移(drxStartOffset),在DRX中设定要监视PDCCH的子帧。与短DRX有关的参数(drxShortCycleTimer、shortDRX-Cycle)也可以作为选项而被设定。对(除了广播进程之外的)每个DL HARQ进程定义了HARQ RTT定时器。另外,将在DRX中能够监视PDCCH的期间称为激活时间(Active Time)。
激活时间也可以是在多个定时器(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中的至少一个定时器启动的时间。此外,激活时间也可以是调度请求通过PUCCH而被发送且被待定(pending)的时间。此外,激活时间也可以是有对于待定的HARQ发送的上行链路许可且在对应的HARQ缓冲器中有数据的时间。此外,激活时间也可以是在成功接收到对于没有由终端装置1所选择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没有接收到指示涉及终端装置1的C-RNTI的新的发送的PDCCH的时间。此外,激活时间也可以是作为DRX激活时间(drx-Activetime)而被设定的子帧数。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于各子帧来说在该子帧中HARQ RTT定时器期满或者对应的HARQ进程的数据的解码中没有成功,则终端装置1启动对于对应的HARQ进程的DRX重发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各子帧接收到DRX命令MAC控制元素(MAC CE),则终端装置1停止继续时间定时器(onDurationTimer)以及DRX去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
继续时间定时器(onDurationTimer)用于在DRX循环的开始规定连续的PDCCH子帧。
DRX去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用于在发送了指示对于某终端装置1的初始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的PDCCH的子帧之后规定连续的PDCCH子帧的数目。
DRX重发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用于规定直到接收下行链路发送为止的连续的PDCCH子帧的最大数。
HARQ RTT定时器用于规定由终端装置1期待下行链路HARQ发送之前的子帧的最小数(最小量)。
MAC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用于规定在发送了消息3(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PUSCH)之后的终端装置1监视PDCCH的连续的子帧的数目。
DRX短循环定时器(drxShortCycleTimer)用于规定终端装置1跟随短DRX循环的连续的子帧的数目。
DRX开始偏移(drxStartOffset)用于规定DRX循环启动的子帧。
激活时间是与DRX操作相关的时间,定义终端装置1在PDCCH监视子帧中监视PDCCH的期间(时间)。
PDCCH监视子帧基本上与PDCCH子帧相同。但是,当终端装置1在某服务小区中能够进行eIMTA的情况下,PDCCH监视子帧是包括根据通过与eIMTA有关的L1信令(例如,eIMTA-RNTI被加扰的DCI格式)被指示的TDD UL-DL设定而决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DwPTS在内的子帧。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于各子帧来说DRX去激活定时器期满或者在该子帧中接收到DRX命令MAC CE且进一步设定了短DRX循环,则终端装置1启动(重启)DRX短循环定时器(drxShortCycleTimer),利用短DRX循环。除此以外,利用长DRX循环。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于各子帧来说DRX短循环定时器期满,则终端装置1利用长DRX循环。
在设定了DRX时,基于系统帧号、子帧号码、短DRX循环(和/或长DRX循环)、DRX开始偏移(drxStartOffset)的式对各子帧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启动继续时间定时器。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各子帧是在激活时间中、且对于PDCCH子帧来说该子帧对于与半双工FDD终端装置操作对应的上行链路发送来说不需要或者该子帧不是被设定的测量间隙的一部分,则终端装置1监视PDCCH。进一步,若PDCCH指示下行链路发送,或者若对该子帧设定了下行链路分配,则启动对于对应的HARQ进程的HARQ RTT定时器,停止对于对应的HARQ进程的DRX重发定时器。此外,在PDCCH指示新的发送(下行链路或者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启动(或者重启)DRX去激活定时器。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各子帧,在最新的子帧n中终端装置1不是考虑在评价全部DRX激活时间条件(包括子帧n-5)的子帧n-5之前发送的调度请求以及接收到的许可/分配/DRX命令MAC CE的激活时间中,则终端装置1不发送触发类型0SRS。
在设定了DRX时,若对各子帧,CQI掩模(cqi-Mask)通过上位层而被设置,则当在最新的子帧n中,继续期间定时器不是考虑在评价全部DRX激活时间条件(包括子帧n-5)的子帧n-5之前接收到的许可/分配/DRX命令MAC CE的激活时间中时,终端装置1在PUCCH中不报告CQI/PMI/RI/PTI。除此以外,若在最新的子帧n中,终端装置1不是考虑在评价全部DRX激活时间条件(包括子帧n-5)的子帧n-5之前接收到的许可/分配/DRX命令MAC CE的激活时间中,则在PUCCH中不报告CQI/PMI/RI/PTI(即,CSI)。
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根据是否监视PDCCH,若存在产生的可能性,则终端装置1接收/发送HARQ反馈,并发送触发类型1SRS。
相同的激活时间也可以对全部激活服务小区(activated serving cell(s))进行应用。
也可以在下行链路空分复用的情况下,若在HARQ RTT定时器为启动中以及同一个传输块的之前的发送在从最新的子帧起至少N个子帧前的子帧中接收的期间,接收到传输块,则终端装置1对其进行处理,并重启HARQ RTT定时器。这里,N相当于HARQ RTT定时器或者对HARQ RTT定时器所设置的值。
也可以在主小区中,设定了DRX且设置了对于副小区的DRS的设定的情况下,基于DRS的设定而被设置的测量子帧和基于DRX的设定而被设置的PDCCH子帧重复时,终端装置1在重复的子帧中,在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中进行DRS的测量以及PDCCH的监视。DRX的激活时间对激活服务小区、即启动的状态的全部服务小区进行应用,但对去激活服务小区、即停止的状态的服务小区不进行应用。也可以在设置了DRS设定的情况下,在该服务小区(或者副小区)中,即使是去激活(关闭状态(off state)、去激活(deactivation)、休眠模式(dormant mode)),也应用DRX的激活时间。此时,也可以在DRS设定中不包括子帧设定。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DRX激活时间而发送DRS。
也可以在全部的激活服务小区中设定了DRX的情况下,在设置了DRS的设定的停止状态的小型小区中,终端装置1在通过DRX而成为激活时间的子帧中测量DRS。
也可以在DRX去激活定时器或者继续时间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对期满后的子帧,即使能够基于DRS测量子帧进行测量,也不进行DRS的测量。即,在DRX去激活定时器或者继续时间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不期待在以后的DRS测量子帧中发送DRS。
也可以在设定了DRX的终端装置1中,对于(作为小型小区)停止的状态的副小区的DRS设定使用上位层信令而被通知(提供、给予)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与DRX的激活时间重复的副小区的DRS发送子帧中,进行DRS的RRM(RSRP/RSRQ/RSSI)测量。
DRX的设定(drx-Config)也可以在MCG和SCG或者主小区和主副小区或者MeNB和SeNB中单独设置。SCG中的DRX也可以示出主副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在对SCG设定了DRX的情况下,也可以在DRX子帧中发送DRS和PDCCH。
虽然在这里设为DRX的设定,但对DRX的设定所设置的各种参数也可以作为DTX(间歇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的设定而被设置。
接着,说明无线链路监视。在无线链路监视中,为了对上位层表示是同步中(in-sync)还是不同步(out-of-sync),由终端装置1监视主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
在非DRX操作中,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按每个无线帧(构成无线帧的子帧数),评价对于基于与无线链路监视相关的测试而定义的阈值(Qin、Qout)在过去的(之前的)时间周期(previous time period)中已评价的无线链路质量。
在DRX操作中,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按至少1个DRX周期(构成DRX周期的子帧数)的每一个,评价对于基于与无线链路监视相关的测试而定义的阈值(Qin、Qout)在过去的(之前的)时间周期(previous time period)中已评价的无线链路质量。
若上位层信令为了限制无线链路监视而指示某子帧,则无线链路质量在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指示的子帧以外的子帧中不被监视。即,在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限制了进行无线链路监视的子帧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只在被限制的子帧中进行无线链路监视。
在评价无线链路质量的无线帧中,无线链路质量比阈值Qout更差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对上位层表示不同步。此外,在无线链路质量比阈值Qin更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在评价无线链路质量的无线帧中,对上位层表示同步中。
支持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也可以对主小区和主副小区分别进行无线链路监视。此外,也可以对主小区和主副小区分别定义涉及无线链路质量的阈值。
支持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也可以在主小区和主副小区中单独评价无线链路质量(不同步、同步中)。
在评价无线链路质量时,不同步持续预定的次数的情况下,支持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启动保护定时器。在该保护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对上位层通知在该小区中产生不同步(换言之,检测到物理层问题)。在检测到物理层问题的小区为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上位层识别为检测到无线链路故障(RLF:Radio LinkFailure)。此时,终端装置1的上位层也可以对基站装置3通知在主小区中检测到RLF。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到物理层问题的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上位层不识别为RLF。此外,也可以在检测到物理层问题的小区为主副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上位层进行与主小区同样的处理。
接着,说明半持续调度(SPS)。在通过RRC层(上位层信令、上位层)而被设定为半持续调度有效的情况下,对终端装置1提供以下的信息。该信息为半持续调度C-RNTI;在半持续调度对上行链路有效的情况下,上行链路半持续调度间隔(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和隐式地释放前的空发送的数目(implicitReleaseAfter);是否只对TDD,2个间隔设定(twoIntervalsConfig)对上行链路有效;在半持续调度对下行链路有效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半持续调度间隔(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和对半持续调度所设定的HARQ进程的数目(numberOfConfSPS-Processes)。
在对于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的半持续调度通过RRC层(上位层信令、上位层)而被设定为无效的情况下,对应的设定的许可或者设定的分配被忽略。
半持续调度只被主小区所支持。
半持续调度不被伴随着RN子帧设定的组合的E-UTRAN的RN通信所支持。
在设定了半持续下行链路分配之后,若在满足某条件的系统帧号和子帧中,产生第N分配,则终端装置1当作连续。这里,某条件也可以基于在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下行链路分配被初始化(或者重新初始化)时的系统帧号(SFNstart_time)和子帧(subframestart_time)而决定。
在设定了半持续上行链路许可之后,若终端装置1设定为2个间隔设定在上位层中有效,则设置基于某表的子帧偏移(Subframe_Offset),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将子帧偏移设置为0。
在设定了半持续上行链路许可之后,若在满足某条件的系统帧号和子帧中,产生第N许可,则终端装置1当作连续。这里,某条件也可以基于在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上行链路许可被初始化(或者重新初始化)时的系统帧号(SFNstart_time)和子帧(subframestart_time)而决定。
终端装置1在通过将实体进行复用、构成而被提供包括零MAC SDU(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连续的MAC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的隐式地释放前的空发送的数目之后,立即清除被设定的上行链路许可。
在终端装置1支持进行双重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SPS也可以除了主小区之外,还在主副小区中进行。即,SPS设定也可以除了主小区之外,还对主副小区进行设置。
在支持进行双重连接的功能的终端装置1中,只设置了1个SPS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只对主小区应用SPS。
在支持进行双重连接的功能的终端装置1中,只设置了1个SPS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主小区和主副小区中应用相同的设定。
在支持进行双重连接的功能的终端装置1中,下行链路SPS设定和/或上行链路SPS设定也可以对主小区和主副小区分别单独设置。即,对主小区和主副小区,下行链路SPS设定和/或上行链路SPS设定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分别单独设定。也可以基于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功能信息,决定是否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中对主小区和主副小区单独进行SPS。
以下,说明在主副小区中发送的PDCCH以及EPDCCH。
在主副小区中发送的PDCCH也可以使用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而被加扰。另外,在没有设定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的情况下,使用物理小区识别符而被加扰。
在主副小区中发送的PDCCH也可以基于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以REG单位进行循环移位。另外,在没有设定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的情况下,基于物理小区识别符的值而被循环移位。
在主副小区中,配置有USS和不同于USS的搜索空间。不同于USS的搜索空间是监视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区域的搜索空间。在主小区中配置的CSS也被称为第一CSS,在主副小区中配置的不同于USS的搜索空间也被称为第二CSS。
第二CSS是使用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而被设定的搜索空间。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从上位层被通知。作为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的一例,使用基站装置3(小区、发送点)固有的参数。例如,作为发送点固有的参数,使用虚拟小区识别符、TPID等。作为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参数的一例,是能够以终端装置专用地进行设定的参数但在多个终端中被设定共同的值的参数。例如,作为设定了多个终端装置中公共的值的参数,使用RNTI等。
也可以在第二CSS中配置PDCCH。在这种情况下,第二CSS使用多个终端中公共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决定搜索空间开始的CCE。具体而言,对在图14的式(1)中使用的Yk的初始值设定多个终端中公共的RNTI(例如,UE-group-RNTI、CSS-RNTI)。此外,第二CSS的搜索空间开始的CCE也可以通过上位层参数而终端公共地进行指定。具体而言,在图14的式(1)中使用的Yk为始终固定的值,且被设置上位层参数(例如,指定CCE索引的参数)。此外,Yk也可以始终被设置0。
在PDCCH中配置的第二CSS的聚合等级支持4和8。此外,在聚合等级4中定义4个PDCCH候选,在聚合等级8中定义2个PDCCH候选。另外,也可以支持聚合等级1、2、16、3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限制PDCCH候选数,在第二CSS中不会增加盲解码数。例如,在第二CSS的聚合等级中支持2、4、8的情况下,在各聚合等级中定义2个PDCCH候选。
也可以在第二CSS中配置EPDCCH。在这种情况下,第二CSS使用多个终端中公共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决定搜索空间开始的ECCE。具体而言,对在图14的式(2)中使用的Yp,k的初始值设定多个终端中公共的RNTI(例如,UE-group-RNTI、CSS-RNTI)。此外,第二CSS的搜索空间开始的ECCE也可以通过上位层参数而终端公共地进行指定。具体而言,在图14的式(2)中使用的Yp,k为始终固定的值,且被设置上位层参数(例如,指定ECCE索引的参数)。此外,Yp,k也可以始终被设置0。
在第二CSS中配置有EPDCCH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在第二CSS中配置的EPDCCH集合。例如,也可以在USS中配置EPDCCH集合0,在第二CSS中配置EPDCCH集合1。此外,1个EPDCCH集合也可以配置在USS和第二CSS中。例如,EPDCCH集合0也可以配置在USS和第二CSS中。
配置有EPDCCH的第二CSS的聚合等级支持4和8。此外,在聚合等级4中定义4个EPDCCH候选,在聚合等级8中定义2个EPDCCH候选。另外,也可以支持聚合等级1、2、16、3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限制PDCCH候选数,在第二CSS中不会增加盲解码数。例如,在第二CSS的聚合等级中支持2、4、8的情况下,在各聚合等级中定义2个PDCCH候选。
第二CSS配置在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被设定的主副小区中。因此,在第二CSS中,不需要配置与广播信息相关的控制信息。因此,不需要通过与它们有关的RNTI来进行监视。在第二CSS中的PDCCH监视中使用的RNTI的种类(第二RNTI组)与在第一CSS中的PDCCH监视中使用的RNTI的种类(第一RNTI组)不同。
说明在第一CSS中的PDCCH监视中使用的RNTI的种类(第一RNTI组)的一例。
终端装置1使用C-RNTI、SPS C-RNTI、SI-RNTI、P-RNTI、RA-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临时C-RNTI、M-RNTI或者TDD-ModeA-RNTI,监视在第一CSS中配置的PDCCH。
说明在第二CSS中的PDCCH监视中使用的RNTI的种类(第二RNTI组)的一例。
在第二CSS中,能够配置至少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的PDCCH、对特定的终端装置1指示TPC命令的PDCCH或者进行TDD UL/DL设定的通知的PDCCH。此外,在MeNB和SeNB间的回程的延迟大的情况下,即使是RRC重新设定时,也需要从SeNB进行发送。即,终端装置1使用RA-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TDD-ModeA-RNTI、C-RNTI、SPS C-RNTI、临时C-RNTI,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
另一方面,在第二CSS中,不需要配置被分配了系统信息或者与寻呼有关的信息的PDCCH。此外,由于主副小区在RRC连接模式下使用,所以不需要配置被分配了用于基于RRC重新设定时所需的下位的发送方式的发送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使用SI-RNTI、P-RNTI而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
说明在第二CSS中的PDCCH监视中使用的RNTI的种类(第二RNTI组)的一例。
在第二CSS中,能够配置至少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的PDCCH、对特定的终端装置1指示TPC命令的PDCCH或者进行TDD UL/DL设定的通知的PDCCH。即,终端装置1至少使用RA-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TDD-ModeA-RNTI,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
另一方面,在第二CSS中,不需要配置被分配了系统信息或者与寻呼有关的信息的PDCCH。此外,由于主副小区在RRC连接模式下使用,所以不需要配置被分配了用于基于RRC重新设定时所需的下位的发送方式的发送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使用SI-RNTI、P-RNTI、C-RNTI、SPS C-RNTI、临时C-RNTI而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
另外,也可以在第二CSS中配置包括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PDCCH。即,终端装置1使用与小型小区开启/关闭相关的RNTI(SCE-RNTI),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
通过第二CSS,终端装置1在主副小区中盲解码数增加。具体而言,在副小区中只配置有USS,与此相对,在主副小区中配置有USS和第二CSS的双方。若设为第二CSS的盲解码数与第一CSS的盲解码数相等,则成为12次的盲解码数的增加,终端装置1的负担增大。
说明第二CSS中的盲解码数的削减的一例。
在不使用C-RNTI、SPS C-RNTI、临时C-RNTI而监视在第二CSS中配置的PDCCH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二CSS中不配置DCI格式0/1A,能够削减第二CSS中的盲解码数。
此时,DCI格式3/3A配合DCI格式1C的有效载荷尺寸而被填充。或者,设定用于发送TPC命令的新的DCI格式(DCI格式3B)。
DCI格式3B用于发送基于1比特的功率调整的对于PUCCH以及PUSCH的TPC命令。终端装置1通过检测与被分配给本台的索引(TPC-Index)对应的比特信息,能够检测与PUSCH或者PUCCH对应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此外,DCI格式3B根据被加扰的RNTI的种类,判别是表示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还是表示对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DCI格式3B配合DCI格式1C的有效载荷尺寸而被填充。
由此,在第二CSS中,由于只配置有与DCI格式1C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的控制信息,所以能够削减盲解码数。具体而言,在第二CSS中,在聚合4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1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1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即,终端装置1在第二CSS中尝试6次解码。由此,能够使CSS中的盲解码数减半。
说明第二CSS中的盲解码数的削减的一例。
在第二CSS中,直到成为与DCI格式0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为止,DCI格式1C插入填充比特。由此,在第二CSS中,由于只配置有与DCI格式0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的控制信息,所以能够削减盲解码数。具体而言,在第二CSS中,在聚合4中尝试6个PDCCH候选和1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此外,在聚合8中尝试2个PDCCH候选和1种比特尺寸的DCI格式的解码。即,终端装置1在第二CSS中尝试6次解码。由此,能够使CSS中的盲解码数减半。
从盲解码数的增加的观点出发,不需要全部终端装置1支持第二CSS的监视。因此,也可以对基站装置3通知表示终端装置1能否监视第二CSS的能力的信息(能力)。
处理能力高的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通知表示能够监视第二CSS的信息。另一方面,处理能力低的终端装置1对基站装置3通知表示不能监视第二CSS的信息。基站装置3从各终端装置1取得表示能否监视第二CSS的能力的信息,只对能够监视第二CSS的终端装置1进行第二CSS的设定。这里,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能够监视第二CSS的终端装置1作为UE组来进行设定。
对能够监视第二CSS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在第二CSS中配置PDCCH,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或TDD UL/DL设定的通知等。
对不能监视第二CSS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在USS中配置PDCCH,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或TDD UL/DL设定的通知等。此时,从盲解码数的观点出发,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使用DCI格式1A,此外,在TDD UL/DL设定的通知中使用的DCI格式1C被填充到与DCI格式0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
由此,对不能监视第二CSS的处理能力低的终端装置1,也能够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通知或TDD UL/DL设定的通知等。
另外,表示能否监视第二CSS的能力的信息也可以与表示在双重连接模式下能否运用的信息相关地进行通知。即,也可以若在双重连接模式下能够运用则能够监视第二CSS。
说明在指示对于小型小区的副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使用DCI格式(伴随着DCI格式的PDCCH/EPDCCH)而被发送的情况下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3的处理。
也可以在某DCI格式中,设置有指示对于多个小区(小型小区、副小区、服务小区)的每一个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1比特。例如,在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由15比特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意味着包括指示15个小区量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即,也可以由1比特来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此外,在由该1比特来表示启动的状态时,也可以同时识别为对于与该1比特对应的小区的CSI请求。在由该1比特来表示启动的状态时,在接收之后预定的子帧后的最初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与该1比特对应的CSI。此外,构成DCI格式的比特的位置和小区索引(例如,服务小区索引、小型小区索引、开启/关闭小区索引等)也可以预先进行对应。
另外,也可以在DCI格式中只指示启动的状态。例如,1比特中的‘1’表示启动,‘0’表示与之前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与去激活定时器等的指示停止的状态的其他方法并用。
另外,也可以在DCI格式中只指示停止的状态。例如,1比特中的‘1’表示停止,‘0’表示与之前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与基于MAC CE的激活的通知等指示启动的状态的其他方法并用。
也可以在某DCI格式中,设置有指示对于多个小区(小型小区、副小区、服务小区)的每一个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n比特。例如,在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由15比特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意味着包括指示15÷n个小区量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即,也可以由n比特来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例如,通过n比特而被通知的信息是n子帧的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n比特中的各比特对应于子帧。具体而言,通过8比特而被通知的信息是指示8子帧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例如,通过n比特而被通知的信息是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子帧模式(Pattern)的信息。启动/停止的状态的子帧模式也可以预先确定。启动/停止的状态的子帧模式也可以通过上位层而被通知。具体而言,通过2比特而被通知的信息表示4组子帧模式。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比特的长度根据子帧模式的种类的最大数而被决定。子帧模式的种类的最大数也可以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
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PDCCH/EPDCCH通过用于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RNTI(例如,SCE-RNTI)而被加扰。在通过SCE-RNTI而成功解码了某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识别为在该PDCCH/EPDCCH中包括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由此,即使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包含在与其他的控制信息相同的DCI格式中,也能够使终端装置1识别为是用于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
另外,指示对于小型小区的副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与包括通过其他的RNTI而被加扰的其他的控制信息的DCI进行绑定。例如,也可以使用动态TDD中的UL/DL设定7的状态而表示小区的停止的状态。换言之,UL/DL设定1~6也可以表示小区的启动的状态。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用表示动态TDD中的UL/DL设定的信息以外的剩余的比特而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用通知TPC命令的信息以外的剩余的比特而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
另外,指示对于副小区的启动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在指示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许可的DCI格式中设定字段而被通知。例如,在DCI格式4或DCI格式2D中设定有指示服务小区的3比特的字段。终端装置1识别为通过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许可的DCI格式而被指示的服务小区是启动的状态。
另外,指示对于副小区的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在指示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许可的DCI格式中设定字段而被通知。例如,在DCI格式4或DCI格式2D中设定有指示服务小区的3比特的字段。终端装置1识别为通过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许可的DCI格式而被指示的服务小区是停止的状态。
在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中,优选不横跨多个小区组而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例如,指示与属于主小区组的副小区对应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和指示与属于副小区组的副小区对应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不包含在1个DCI格式中。换言之,在1个DCI格式中包含的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只对应于属于1个小区组的服务小区。
包括指示属于主小区组的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配置在主小区的第一CSS中。从盲解码的处理负担的观点出发,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优选为与在第一CSS中配置的其他的DCI格式相同的比特数。具体而言,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以成为与DCI格式0/1A/3/3A或者DCI格式1C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的方式被填充比特而配置在第一CSS中。终端装置1监视主小区的CSS,通过DCI格式而取得主小区所属的小区组的多个副小区(小型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由此,容易通过1个PDCCH对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知,削减开销。
包括指示属于副小区组的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配置在主副小区的SS中。包括指示属于副小区组的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优选配置在主副小区的多个终端装置能够监视的SS中。例如,包括指示属于副小区组的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配置在第二CSS中。从盲解码的处理负担的观点出发,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优选为与在第二CSS中配置的其他的DCI格式相同的比特数。具体而言,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以成为与DCI格式0/1A/3/3A或者DCI格式1C相同的有效载荷尺寸的方式被填充比特而配置在CSS中。终端装置1监视主副小区的第二CSS,通过DCI格式而取得主副小区所属的小区组的多个副小区(小型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由此,容易通过1个PDCCH/EPDCCH对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知,削减开销。
另外,包括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也可以配置在该小区的USS中。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1比特的信息进行通知。
终端装置1也可以直到通过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下一个DCI格式而被指示为止,继续识别通过之前发送的DCI格式而被指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DCI格式优选被周期性地发送。发送用于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DCI格式的周期以及定时(子帧)被通知给终端装置1。发送用于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DCI格式的周期例如是1个无线帧(10个子帧)或1个半帧(5个子帧)。发送用于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DCI格式的定时例如是子帧0或子帧5。通过被周期性地发送,终端装置1能够显式地识别用于认识启动/停止的状态的期间。
终端装置1也可以进行变更,使得在通过指示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下一个DCI格式而被指示之前,识别为停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设置有用于转移到停止的状态的定时器(小型小区去激活定时器),且定时器超过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接受来自基站装置3的指示之前识别为停止的状态。
此外,也可以通过DCI格式而进行对于服务小区和发送点不同的小区(相邻小区、发送点)的每一个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小区和发送点不同的小区优选通过光纤等低延迟的回程而连接。
开启/关闭小区PDCCH设定(on/off cell PDCCH configuration)用于规定用于表示小型小区(或者,相当于小型小区的副小区/服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RNTI以及索引。小型小区的开启/关闭的功能也可以与该设定一同被设置或者被释放。
也可以在开启/关闭小区PDCCH设定中,包括表示DCI格式是指示小型小区(服务小区)的启动/停止的状态的DCI格式的RNTI(例如,SCE-RNTI)。此外,也可以在开启/关闭小区PDCCH设定中,包括通过DCI格式而表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小型小区的索引的列表。也可以通过该列表,对特定的小型小区通知启动/停止的状态。例如,在某DCI格式由15比特构成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只对与由列表表示的索引对应的比特检查启动/停止的状态,而不对全部比特检查启动/停止的状态。关于除此以外的比特,也可以全部识别为停止的状态。
在某子帧i(i=0,1,2,…)中,终端装置1检测到包括对某小区表示启动的状态的信息的DCI格式的情况下,识别为在子帧i+k(k为预定的值)中该小区为启动的状态。关于停止的状态,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在启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k的值不同。
在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第一DCI格式尺寸也可以与其他DCI格式的尺寸相同。通过使得与DCI格式的尺寸一致,能够设定新的指示信息,而不会增加盲解码数。在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中要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数目(种类)或所需的比特数等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填充不作为控制信息而使用的比特。
此外,在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除了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所需的比特以外的比特。即,第一DCI格式尺寸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减。
也可以在通过指示启动/停止的状态的信息而被指示了启动的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进行对于被指示了启动的状态的小区的CSI测量,在预定的子帧后的最初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进行CSI报告。
当PDCCH/EPDCCH和DRS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为了对PDCCH/EPDCCH进行解调/解码,URS(或者DMRS)也可以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
当PDCCH/EPDCCH和DRS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DRS(构成DRS的多个信号中的一个)进行PDCCH/EPDCCH的解调/解码。
也可以在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设置了对于某小区的DRS的设定的情况下,若在对于某小区的DRS的测量子帧中,测量结果预定的次数不满足阈值,则终端装置1使用主小区而请求DRS的重新设定。
接着,说明开启/关闭(ON/OFF)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隐式去激活(implicitdeactivation))。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也可以与小小区(Small Cell)相同。
设想在通过使基站装置3从开启状态(动作中的状态、启动的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停止的状态)而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情况下(为了说明,称为基站装置3使用开启/关闭小区的情况),在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期满之前,开启/关闭小区成为关闭状态。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为关闭状态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不期待从基站装置3发送下行链路的状态。即,也可以是不发送PSS/SSS、CRS、CSI-RS、PBCH、PDCCH、EPDCCH、PDSCH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例如,是1个半帧以上(5个子帧以上)不发送PSS/SSS的状态。例如,基站装置3为关闭状态是只发送DRS的状态。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为关闭状态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进行与现有的终端装置不同的处理的状态,开启/关闭小区为开启状态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能够进行与现有的终端装置同样的处理的状态。
另外,在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进行PUCCH、PUSCH等的上行链路的发送。即,该开启/关闭小区在关闭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接收处理。
另外,在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解放(释放、删除)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在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下,终端装置1保持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在开启/关闭小区成为开启状态时,再次使用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成为关闭状态也可以与开启/关闭小区被去激活相同,开启/关闭小区的去激活也可以与现有的去激活(非开启/关闭小区的去激活)相同。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为关闭状态和现有的去激活也可以同时执行。
若在开启/关闭小区每次从开启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基站装置3从启动的状态转移到停止的状态)时,基站装置3通过L1信令(DCI格式)或L2信令(MAC CE)而将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通知给终端装置1,则控制信息的开销增加。
但是,若不在开启/关闭小区每次从开启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时将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通知给终端装置1,则由于终端装置1直到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小区的关闭状态定时器期满为止,在已成为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进行PDCCH的监视等操作,所以浪费地消耗电池。
因此,在基站装置3使用开启/关闭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隐式地判定(假设)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终端装置1将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隐式地识别为关闭状态(隐式去激活(implicit deactivation))是有效的,或者在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是有效的。例如,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也可以是假设了不发送PSS/SSS、CRS、CSI-RS、PBCH、PDCCH、EPDCCH、PDSCH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例如,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进行与现有的终端装置不同的处理的状态。例如,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只进行PUCCH、PUSCH等的上行链路的发送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接收与表示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小区是否为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发送与表示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小区是否为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终端装置1进行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的报告。即,在开启/关闭小区从开启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直到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期满为止,或者直到由基站装置3通知该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为止,在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测量与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的计算相关的信息。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用于终端装置1测量与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的计算相关的信息的参考信号(CRS、CSI-RS、DRS等)。即,若终端装置1计算对于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则计算出特定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的可能性提高。因此,若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预定的次数以上计算出特定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则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参考信号,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例如,也可以在预定的次数计算出“out of range(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子帧数连续的子帧中预定的次数计算出“out of range(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次数连续计算出“out of range(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和/或预定的次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DRS。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或者在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DRS,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例如,也可以在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子帧数连续的子帧中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次数连续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未检测到RS的情况是RS被映射的RE的平均功率不超过阈值的情况。另外,计算功率的RE也可以横跨多个子帧而进行平均。计算功率的RE也可以只在特定的子帧中进行平均。另外,计算功率的RE也可以在系统带宽的一部分资源块中进行平均,在一部分资源块中不进行平均。
另外,RS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存在的子帧被通知给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在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存在的子帧中,不包括在对RS不存在的RE计算的功率的平均中。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和/或预定的次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在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RSRP和/或RSRQ而判定。
另外,在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此外,也可以在独立地定义表示开启状态的DRS模式和表示关闭状态的DRS模式,且检测到表示关闭状态的DRS模式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使用不同的DRS模式而发送DRS。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CRS。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或者在假设发送C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CRS,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例如,也可以在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子帧数连续的子帧中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次数连续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和/或预定的次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在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RSRP和/或RSRQ而判定。
另外,在未检测到CRS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C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此外,也可以在独立地定义表示开启状态的CRS模式和表示关闭状态的CRS模式,且检测到表示关闭状态的CRS模式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使用不同的CRS模式而发送CRS。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终端装置1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监视PDCCH/EPDCCH。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没有预定的子帧数以上连续检测到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在基于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CIF的值的搜索空间中,没有预定的子帧数以上连续检测到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在基于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CIF的值的搜索空间中不配置PDCCH/EPDCCH。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在未检测到PDCCH/EPDCCH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而未检测到错误或者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没有预定的子帧数以上连续地检测到表示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在对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没有预定的子帧数以上连续地检测到表示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grant)的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在基于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CIF的值的搜索空间中,没有预定的子帧数以上连续地检测到表示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在基于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CIF的值的搜索空间中,不配置表示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在对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设定了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Reception)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在设定了与短DRX有关的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优选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不识别为关闭状态(优选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不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也可以按每个开启/关闭小区独立设定。
另外,与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继续时间相关的定时器也可以以子帧单位进行设定。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PHICH(不发送表示对于终端装置1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的ACK(确认(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在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未检测到PHICH(未检测到表示对于终端装置1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的ACK(确认(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否定确认(Negative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关闭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例如,也可以在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PHICH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子帧数连续的子帧中预定的次数未检测到PHICH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定的次数连续未检测到PHICH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判定开启/关闭小区中的关闭状态的预定的子帧数和/或预定的次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在未检测到PHICH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PHICH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上述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关闭状态的例并不限定于分别单独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2个以上,此外,也可以与在规格说明书等中规定的其他的去激活同时执行。
另外,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向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转移)可以从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进行应用,也可以从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起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后进行应用。
另外,直到应用判定(假设)为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向与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转移)为止的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接着,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隐式去激活(implicitactivation))。
另外,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是终端装置1能够进行与现有的终端装置同样的处理的状态。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中的具体的例如下所述。终端装置1期待接收PSS、SSS以及PBCH。终端装置1在预定的子帧中监视PDCCH和/或EPDCCH。终端装置1基于被设定的CSI报告模式,进行CSI报告。终端装置1期待用于CSI报告的参考信号(例如,CRS或者CSI-RS)以及CSI参考资源存在。
另外,在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再次使用在关闭状态下保持的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成为开启状态也可以与开启/关闭小区被激活相同,开启/关闭小区的激活也可以与现有的激活(非开启/关闭小区的激活)相同。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为开启状态和现有的激活也可以同时执行。
若在开启/关闭小区每次从关闭状态转移到开启状态(基站装置3从停止的状态转移到启动的状态)时,基站装置3通过L1信令(DCI格式)或L2信令(MAC CE)而将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通知给终端装置1,则控制信息的开销增加。
因此,在基站装置3使用开启/关闭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隐式地判定(假设)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终端装置1将判定(假设)为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隐式地设为开启状态(隐式激活(implicit deactivation))是有效的,或者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是有效的。例如,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再次使用在开启/关闭小区为关闭状态下保持的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的动作。例如,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能够进行与现有的终端装置同样的处理的动作。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接收与表示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小区是否为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发送与表示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小区是否为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信息。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DRS,即有时开启/关闭小区只在开启状态下发送DRS。在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或者在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发送DRS,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在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RSRP和/或RSRQ而判定。
另外,在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此外,也可以在独立地定义表示开启状态的DRS模式和表示关闭状态的DRS模式,且检测到表示开启状态的DRS模式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使用不同的DRS模式而发送DRS。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DRS,即有时开启/关闭小区只在关闭状态下发送DRS。在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或者在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DRS,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在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RSRP和/或RSRQ而判定。
另外,在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D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有时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不发送CRS,即有时开启/关闭小区只在开启状态下发送CRS。在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中检测到CRS的情况下,或者在假设发送C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在开启/关闭小区中发送CRS,即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在检测到CRS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RSRP和/或RSRQ而判定。
另外,在检测到CRS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子帧的平均接收功率或者假设发送CRS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定。另外,预定的阈值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此外,也可以在独立地定义表示开启状态的CRS模式和表示关闭状态的CRS模式,且检测到表示开启状态的CRS模式的情况下,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也可以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使用不同的CRS模式而发送CRS。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在对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检测到表示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表示对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的、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优选不配置在基于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Field)的搜索空间中(优选配置在基于与设定了开启状态的小区相关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的搜索空间中)。
另外,表示对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的、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优选通过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RNTI而进行CRC掩模。
另外,表示对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的、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PDCCH/EPDCCH优选为包括和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Field)有关的比特信息的有效载荷尺寸。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在与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Reception)相关的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也可以按每个开启/关闭小区独立设定。
另外,与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继续时间相关的定时器也可以以子帧单位进行设定。
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一例。
在与对于设定了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短DRX相关的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定(假设)为基站装置3是开启状态,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开启状态(在该开启/关闭小区中转移到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短DRX也可以按每个开启/关闭小区独立设定。
另外,与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短DRX的继续时间相关的定时器也可以以子帧单位进行设定。
另外,上述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的例并不限定于分别单独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2个以上,此外,也可以与在规格说明书等中规定的其他的激活同时执行。
另外,判定(假设)为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向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转移)可以从判定(假设)为开启状态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进行应用,也可以从判定(假设)为开启状态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起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后进行应用。
另外,直到应用判定(假设)为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向与开启状态的开启/关闭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转移)为止的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上述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和/或隐式关闭状态也可以在终端装置1具有预定的功能(能力、UE Capability)的情况下执行。
另外,上述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和/或隐式关闭状态也可以在终端装置1为预定的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例如,在定义了隐式/显式激活模式(Implicit/Explicitactivation mod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隐式模式(Implicit mode)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开启/关闭小区的隐式开启状态和/或隐式关闭状态。隐式/显式激活模式(Implicit/Explicit activation mode)的切换优选使用在MAC CE中保留的R字段而被通知,优选在R字段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表示显式激活模式(Explicit activation mode),在R字段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表示隐式激活模式(Implicit activation mode)。
接着,说明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定时器(关闭定时器、小型小区去激活定时器)。
在接收到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的指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启动或者重新启动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
在开启/关闭小区中的PDCCH不表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对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的PDCCH不表示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不存在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PDCCH的指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增加计数(进1、加1)。另外,在关闭状态定时器为无线帧单位的情况下,在预定的无线帧的全部中不存在PDCCH的指示时进行增加计数。另外,在关闭状态定时器为多个子帧的单位的情况下,在多个子帧的全部中不存在PDCCH的指示时进行增加计数。
另外,关闭状态定时器也可以只在特定的子帧中进行增加计数。换言之,关闭状态定时器在特定的子帧以外中不进行增加计数。例如,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关闭状态定时器即使满足了上述的条件也不进行增加计数。例如,在MBSFN子帧中,关闭状态定时器即使满足了上述的条件也不进行增加计数。例如,在通过上位层而被指示的子帧中,关闭状态定时器即使满足了上述的条件也不进行增加计数。
在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该开启/关闭小区识别为关闭状态。
在开启/关闭小区中的PDCCH表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对开启/关闭小区进行调度的服务小区中的PDCCH表示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对于开启/关闭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启动或者重新启动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
在接收到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的指示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停止与该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定时器也可以与去激活定时器(与小区的维持时间相关的定时器)相同。即,开启/关闭小区的关闭状态定时器也可以是与开启/关闭小区的维持时间相关的定时器。
在使用开启/关闭小区而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情况下,根据终端装置1的位置或业务量而动态地切换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并且,开启/关闭小区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切换变得越高速,对于终端装置1的位置或业务量的适应性变得越高。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和/或非开启/关闭小区可以对主小区进行设定,也可以对副小区进行设定,也可以对在副小区中也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主小区的功能)的副小区(主副小区、特殊小区)进行设定。
另外,开启/关闭小区和/或非开启/关闭小区也可以始终被设定开启状态。
即,开启/关闭小区和非开启/关闭小区优选在终端装置1中被独立维持。即,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和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优选被独立设定。
说明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设定的一例。
也可以从上位层(RRC层)使用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2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从上位层(RRC层)使用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而设定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
说明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设定的一例。
也可以使用2个以上的相同的参数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和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例如,也可以使用2个以上的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和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
说明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设定的一例。
也可以将和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相关的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替代为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例如,也可以在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设定了作为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的rf2的情况下,替代为rf1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
也可以将和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相关的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设定为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
另外,优选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2和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设定作为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的rf2、rf4、rf8、rf16、rf32、rf64、rf128中的至少一个。这里,rf2对应于2个无线帧,rf4对应于4个无线帧,rf8对应于8个无线帧,rf16对应于16个无线帧,rf32对应于32个无线帧,rf64对应于64个无线帧,rf128对应于128个无线帧。
另外,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2和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所设定的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也可以从不同的值进行选择。例如,优选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设定作为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的rf2、rf4、rf8、rf16、rf32、rf64、rf128中的至少一个,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2设定作为与无线帧的数目相关的值的rf1、rf2、rf4、rf8、rf16、rf32、rf64中的至少一个。这里,rf1对应于1个无线帧,rf2对应于2个无线帧,rf4对应于4个无线帧,rf8对应于8个无线帧,rf16对应于16个无线帧,rf32对应于32个无线帧,rf64对应于64个无线帧,rf128对应于128个无线帧。
另外,对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2和/或参数sCellDeactivationTimer-r10所设定的值也可以从与子帧的数目相关的值进行选择。
另外,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可以从接收到设定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进行应用,也可以从接收到设定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起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后进行应用。
另外,在对设定了第一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的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可以从接收到第二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的设定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进行应用,也可以从接收到第二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的设定的无线帧和/或子帧起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后进行应用,也可以忽略第二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
另外,应用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的预定的无线帧数/或者预定的子帧数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从基站装置3通知。
另外,也可以使用上位层(RRC层)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
另外,也可以使用L1信令(例如,DCI格式)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例如,也可以使用L1信令(例如,DCI格式)而设定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使用上位层(RRC层)而设定与非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去激活定时器的初始值。
另外,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多个开启/关闭小区的情况下,与开启/关闭小区相关的关闭状态定时器的初始值可以对所设定的多个开启/关闭小区设定共同的值,也可以对所设定的多个开启/关闭小区的每一个设定单独的值,也可以对将所设定的多个开启/关闭小区进行了分组的组设定共同的值。
以下,说明终端装置1的CSI测量以及CSI报告的细节。
CSI由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和/或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构成。RI表示发送层的数目(秩数)。PMI是表示预先规定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PMI通过1个信息或者2个信息而表示1个预编码矩阵。在使用2个信息的情况下的PMI也被称为第一PMI和第二PMI。CQI是表示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的信息。对基站装置3报告推荐的CSI。终端装置2按每个传输块(码字),报告满足预定的接收质量的CQI。
基于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信息(CQIPMI索引、RI索引),通过报告的周期以及子帧偏移而决定能够进行周期性CSI报告的子帧(报告实例(reporting instances))。另外,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信息能够按用于测量CSI而设定的每个子帧集进行设定。在只对多个子帧集设定了1个信息的情况下,该信息也可以当作在子帧集间是公共的。
对通过发送模式1~9而被设定的终端装置2,1个P-CSI报告对各服务小区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
对通过发送模式10而被设定的终端装置2,1个以上的P-CSI报告对各服务小区通过上位层信令而被设定。
对通过发送模式9或者10而被设定的终端装置2设定8CSI-RS端口,宽带CQI且单PMI的报告模式(模式1-1)通过上位层信令使用某参数(PUCCH_format1-1_CSI_reporting_mode)而被设定为子模式1或者子模式2。
对终端选择子带CQI(UE-selected subband CQI)的某服务小区的某子帧中的CQI报告是作为带宽部分而表示的服务小区的带宽的特定的部分(一部分)中的信道质量的报告。
CSI报告类型支持PUCCH CSI报告模式。CSI报告类型有时也被称为PUCCH报告类型(PUCCH reporting type)。类型1报告支持对于终端选择子带的CQI反馈。类型1a报告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类型2、类型2b、类型2c报告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类型2a报告支持宽带PMI反馈。类型3报告支持RI反馈。类型4报告支持宽带CQI。类型5报告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类型6报告支持RI和PTI反馈。
以下,说明在支持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基站装置3中,终端装置1的CSI测量以及CSI报告的细节。
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被设定与CSI测量以及CSI报告有关的信息。CSI测量基于参考信号和/或参考资源(例如,CRS、CSI-RS、CSI-IM资源和/或DRS)而进行。用于CSI测量的参考信号基于发送模式的设定等而决定。CSI测量基于信道测量和干扰测量而进行。例如,信道测量对期望的小区的功率进行测量。干扰测量对期望的小区以外的功率和噪声功率进行测量。
作为一例,终端装置1基于CRS而进行信道测量和干扰测量。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基于CSI-RS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CRS而进行干扰测量。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基于CSI-RS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CSI-IM资源而进行干扰测量。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基于DRS而进行信道测量和干扰测量。
终端装置1能够考虑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而进行CSI测量。例如,终端装置1能够对用于进行CSI测量的参考信号和/或参考资源考虑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CSI测量中的参考信号还包括参考资源。尤其,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能够替代为用于干扰测量而被参考的资源。即,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也可以没有被映射信号。因此,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能够根据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而决定是有效还是无效。
作为一例,终端装置1设想在CSI测量中,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只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下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只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下发送。即,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的子帧中不发送。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的子帧中不发送。换言之,终端装置1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干扰测量。由此,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能够阻止用于终端装置1中的CSI测量的参考信号。
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设想在CSI测量中,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只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下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下发送。即,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的子帧中不发送。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发送。换言之,终端装置1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干扰测量。由此,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能够阻止用于终端装置1中的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此外,由于终端装置1能够与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无关地进行干扰测量,所以当终端装置1在干扰测量中在时间方向上进行平均化等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其处理的精度。
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设想在CSI测量中,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下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只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下发送。即,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关闭状态的子帧中不发送。换言之,终端装置1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干扰测量。由此,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能够阻止用于终端装置1中的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此外,由于终端装置1能够与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无关地进行信道测量,所以当终端装置1在信道测量中在时间方向上进行平均化等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其处理的精度。
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设想在CSI测量中,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下发送,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下发送。即,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发送。终端装置1设想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发送。换言之,终端装置1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信道测量,基于在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中的预定的子帧中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进行干扰测量。由此,基站装置3即使在关闭状态下阻止了参考以外的信号以及信道的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终端装置1中的CSI测量。此外,由于终端装置1能够与基站装置3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无关地进行CSI测量,所以当终端装置1在干扰测量中在时间方向上进行平均化等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其处理的精度。
以下,说明用于信道测量以及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具体的例。
在设定为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中,该终端装置1进行用于计算CQI的值的信道测量。该CQI的值在预定的子帧中报告,且对应于某CSI进程。该信道测量只基于与该CSI进程相关的CSI-RS资源的设定中的非零功率CSI-RS而进行。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情况下,开启状态的子帧以内的CSI-RS资源用于进行该信道测量。
在设定为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中,该终端装置1进行用于计算CQI的值的信道测量。该CQI的值在预定的子帧中报告,且对应于某CSI进程。该信道测量只基于与该CSI进程相关的CSI-RS资源的设定中的非零功率CSI-RS而进行。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情况下,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以内的CSI-RS资源用于进行该信道测量。
在设定为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中,该终端装置1进行用于计算CQI的值的干扰测量。该CQI的值在预定的子帧中报告,且对应于某CSI进程。该干扰测量只基于与该CSI进程相关的CSI-IM资源的设定中的零功率CSI-RS而进行。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CSI子帧集的情况下,属于CSI参考资源的子帧的子集以内的CSI-IM资源用于进行该干扰测量。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情况下,开启状态的子帧以内的CSI-RS资源用于进行该干扰测量。
在设定为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中,该终端装置1进行用于计算CQI的值的干扰测量。该CQI的值在预定的子帧中报告,且对应于某CSI进程。该干扰测量只基于与该CSI进程相关的CSI-IM资源的设定中的零功率CSI-RS而进行。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CSI子帧集的情况下,属于CSI参考资源的子帧的子集以内的CSI-IM资源用于进行该干扰测量。假设在该CSI进程中,对设定为该预定的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情况下,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子帧以内的CSI-RS资源用于进行该干扰测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设定也被称为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用于通过物理层而被显式或者隐式地通知的小区状态信息。例如,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包括用于接收通过物理层而被显式或者隐式地通知的小区状态信息所需的信息。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能够按每个CSI进程单独设定。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能够按每个CSI子帧集单独设定。
CSI进程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为终端装置1固有的信息。终端装置1被设定一个以上的CSI进程,基于该CSI进程的设定而进行CSI测量以及CSI报告。例如,在设定有多个CSI进程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独立地报告基于这些CSI进程的多个CSI。每一个CSI进程包括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CSI进程的识别符、与CSI-RS有关的设定信息、与CSI-IM有关的设定信息、用于CSI报告而被设定的子帧模式、与周期性的CSI报告有关的设定信息和/或与非周期性的CSI报告有关的设定信息。另外,用于小区状态信息的设定也可以对多个CSI进程是公共的。
以下,说明某服务小区中的CSI参考资源的细节。
CSI参考资源是终端装置1用于进行CSI测量的资源。例如,终端装置1使用由CSI参考资源表示的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的组,对在发送PDSCH的情况下的CSI进行测量。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CSI子帧集的情况下,每一个CSI参考资源属于CSI子帧集的其中一个,不属于CSI子帧集的双方。
在频率方向上,CSI参考资源由和与要求的CQI的值相关的频段对应的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的组所定义。
在层方向(空间方向)上,CSI参考资源由要求的CQI附加条件的RI以及PMI所定义。换言之,在层方向(空间方向)上,CSI参考资源由在求得CQI时设想或者生成的RI以及PMI所定义。
在时间方向上,CSI参考资源由预定的1个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具体而言,CSI参考资源由比进行CSI报告的子帧在预定的子帧数前的子帧所定义。定义CSI参考资源的预定的子帧数基于发送模式、帧结构类型、被设定的CSI进程的数目和/或CSI报告模式等而决定。例如,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1个CSI进程和周期性的CSI报告的模式的情况下,定义CSI参考资源的预定的子帧数为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中4以上的最小值。
以下,说明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细节。
考虑某服务小区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在符合以下条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下为有效。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是在设定有与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有关的RRC参数的终端装置1中开启状态的子帧。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在终端装置1中作为下行链路子帧而被设定。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在预定的发送模式下不是MBSFN(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子帧。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不包含在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测量间隔(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范围中。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是在周期性的CSI报告中对终端装置1设定CSI子帧集时对周期性的CSI报告进行链接的CSI子帧集的元素或者一部分。作为条件之一,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是在对于CSI进程的非周期性CSI报告中对伴随着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内的对应的CSI请求的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链接的CSI子帧集的元素或者一部分。在该条件中,对终端装置1设定预定的发送模式、多个CSI进程、对于CSI进程的CSI子帧集。
此外,在不存在某服务小区内的用于CSI参考资源的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情况下,该服务小区中的CSI报告在对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被排除。即,在以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为开启状态的子帧为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设想关闭状态的子帧不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在基站装置3(服务小区)成为了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设想包括其以前的开启状态的子帧的全部子帧不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即,在基站装置3(服务小区)成为了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设想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是之后成为了开启状态的子帧或者通知了开启状态的子帧以后的预定的子帧。
此外,即使是关闭状态的子帧,终端装置1也可以设为用于作为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条件。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子帧无关地决定是否为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设为用于作为开启状态的子帧和关闭状态的一部分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条件。关闭状态的一部分子帧是预先规定的预定的子帧、基站装置3固有地设定的预定的子帧或者终端装置1固有地设定的子帧。例如,关闭状态的一部分子帧是预定的子帧和从该预定的子帧起预定数前的子帧之间的子帧。例如,该预定的子帧是成为了开启状态的子帧或者通知了开启状态的子帧。该预定的子帧是接收到包括CSI请求的DCI格式的子帧。该预定的子帧是进行CSI报告的子帧。
以下,说明基站装置3的小区状态(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通知方法的具体的一例。
基站装置3通过RRC的信令对终端装置1进行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基站装置3基于对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通过预定的方法而通知小区状态。终端装置1通过RRC的信令从基站装置3关于小区状态信息进行设定。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3设定的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通过预定的方法而识别小区状态。
通知小区状态的方法是显式的方法或者隐式的方法。作为一例,小区状态基于使用在PDCCH或者EPDCCH中发送的DCI而被通知的小区状态信息,被显式地通知。例如,终端装置1在小区状态信息表示1的情况下识别为开启状态,在小区状态信息表示0的情况下识别为关闭状态。作为另一例,小区状态基于参考信号的有无而被隐式地通知。参考信号的有无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电平和预定的阈值的比较而决定。作为另一例,小区状态基于DRX的设定或者顺序而被隐式地通知。例如,终端装置1在非DRX期间识别为开启状态,在DRX期间识别为关闭状态。作为另一例,小区状态基于在MAC层中通知的小区的激活(Activation)或者去激活(Deactivation)而被隐式地通知。例如,终端装置1在小区的激活(Activation)的期间识别为开启状态,在小区的激活(Activation)的期间识别为关闭状态。
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被设定终端装置1用于识别小区状态的信息。例如,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包括子帧信息、与搜索空间有关的信息、与RNTI有关的信息等,作为用于接收或者监视被通知小区状态信息的PDCCH或者EPDCCH的信息。与小区状态信息有关的设定包括与参考信号有关的信息、虚拟小区识别符、预定的阈值、子帧信息等,作为用于识别参考信号的有无的信息。
以下,说明终端装置1中的小区状态的通知的识别的细节。
作为一例,终端装置1中的小区状态的通知的识别基于在包括通知小区状态信息的DCI的PDCCH或者EPDCCH中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而进行。例如,在通过循环冗余校验而得到的值不准确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断为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
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中的小区状态的通知的识别基于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电平是否在预定的阈值的范围内而进行。例如,若规定或者设定了第一阈值和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且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电平在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的范围内,则终端装置1判断为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此外,在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电平低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断为是关闭状态。在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电平高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判断为是开启状态。
以下,说明在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
作为一例,在某子帧中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设想为是关闭状态。即,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进行与在通知了关闭状态的情况相同的处理。
作为一例,在某子帧中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设想为是开启状态。即,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进行与在通知了开启状态的情况相同的处理。
作为一例,在某子帧中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设想为是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不同的状态。即,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进行与在通知了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情况不同的处理。
例如,在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不同的状态的子帧中,终端装置1设想下行链路子帧是开启状态,上行链路子帧是关闭状态。即,终端装置1进行一部分或者全部下行链路的信号和/或信道的接收或者监视,不进行一部分或者全部上行链路的信号和/或信道的发送。例如,终端装置1进行参考信号的接收、PDCCH的监视和/或EPDCCH的监视,不进行周期性的CSI报告和/或SRS的发送。
例如,在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不同的状态的子帧中,终端装置1设想下行链路子帧是关闭状态,上行链路子帧是开启状态。即,终端装置1不进行一部分或者全部下行链路的信号和/或信道的接收或者监视,进行一部分或者全部上行链路的信号和/或信道的发送。例如,终端装置1不进行参考信号的接收、PDCCH的监视和/或EPDCCH的监视,进行周期性的CSI报告和/或SRS的发送。
例如,在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不同的状态的子帧中,终端装置1进行与开启状态不同的预定的PDCCH和/或EPDCCH的监视。预定的PDCCH和/或EPDCCH在与开启状态不同的预定的搜索空间中进行监视。预定的PDCCH和/或EPDCCH被附加通过与开启状态不同的预定的RNTI而被加扰的CRC。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某子帧中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直到进行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为止,设想为是预定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某子帧中终端装置1不能识别(检测)小区状态的通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直到应用下一个小区状态的通知所表示的小区状态的子帧为止,设想为是预定的状态。由此,进行小区状态的通知的子帧和应用由该通知所表示的小区状态的子帧能够独立地规定或者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方法、顺序、设定和/或处理也可以在双重连接中,在Pcell和pScell中是独立的。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上行链路CoMP的功能(ul-CoMP)。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频段组合(CA、非CA(non-CA))的功能(supportedBandCombination,supportedBandListEUTRA)。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跨载波调度的功能(crossCarrierScheduling)。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多个定时提前的功能(multipleTimingAdvance)。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CSI进程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使用不同的TDD UL-DL设定的小区(多个小区)而进行通信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进行eIMTA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使用小型小区而进行通信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与多个基站装置同时进行通信的功能(双重连接(dual-connectivity))。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使用不同的帧构造类型的小区(多个小区)而进行通信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同时进行发送接收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接收EPDCCH的功能。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表示上述支持的功能的信息(UE-EUTRA-capability或FeatureGroupIndicator)发送给基站装置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PDCCH子帧也可以不仅作为伴随着PDCCH的子帧而被定义,还作为伴随着EPDCCH(Enhanced PDCCH)或R-PDCCH(Relay-PDCCH)的子帧而被定义。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细节,在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
在涉及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以及终端装置1中动作的程序也可以是以实现涉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存储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中,之后存储在Flash 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等各种ROM或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中,根据需要由CPU进行读出、修改/写入。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而执行,也能够实现。
另外,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系统”是在终端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中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外围设备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一步,“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既可以包含如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也可以包含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恒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既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还能够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组)而实现。构成装置组的各个装置也可以具有涉及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组,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一组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即可。此外,涉及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还能够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3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是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对于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此外,既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的一例而记载了终端装置,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在室内外设置的固定式或者不可移动式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吸尘/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
[总结]
(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以下的手段。即,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检测部,检测信号或者信道;以及信道测量部,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根据信号或者信道被配置的资源的接收功率,检测信号或者信道。
(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信号是DRS。
(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信号是CRS。
(5)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信号是CSI-RS。
(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信道是PDCCH。
(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信道是PDSCH。
(8)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信号或者信道的步骤;以及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的步骤,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为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9)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在终端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安装以下功能:检测信号或者信道的功能;以及基于由一个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所定义的CSI参考资源来测量CSI的功能,在子帧中检测到信号或者信道的情况下,期待为所述子帧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此外,也包含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且起到同样的效果的要素之间进行了置换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位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位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子帧设定部
1015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7 CSI报告控制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子帧设定部
3015 调度部
3017 CSI报告控制部
1301 测量部
13011 第一层过滤部
13012 第三层过滤部
13013 报告基准的评价部
Claims (7)
1.一种用户装置,具备基于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测量部,其中
如果下行链路子帧既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也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则认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不是所述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下行链路子帧被用于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或者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则认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是所述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包括检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接收部,
如果所述PDCCH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被用于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或者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则认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是所述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子帧能够用于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或者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子帧既不可用于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也不可用于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
6.一种用户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基于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测量步骤,其中
如果下行链路子帧既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也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则认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不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7.一种集成电路,安装在用户装置中,在所述集成电路中安装基于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功能,其中
如果下行链路子帧既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也不被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传输,则认为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不是有效的下行链路子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2342 | 2014-04-28 | ||
JP2014-092342 | 2014-04-28 | ||
PCT/JP2015/062602 WO2015166893A1 (ja) | 2014-04-28 | 2015-04-24 |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6159A CN106256159A (zh) | 2016-12-21 |
CN106256159B true CN106256159B (zh) | 2019-11-19 |
Family
ID=5435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21387.1A Active CN106256159B (zh) | 2014-04-28 | 2015-04-24 |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24142B2 (zh) |
EP (1) | EP3139682A4 (zh) |
JP (1) | JP6559657B2 (zh) |
CN (1) | CN106256159B (zh) |
WO (1) | WO20151668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19916B2 (en) | 2013-03-15 | 2016-04-19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
CN110932835B (zh) | 2014-01-29 | 2023-07-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处理基站间载波聚合的激活/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
KR101789460B1 (ko) * | 2014-02-26 | 2017-10-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Fdd 반이중 통신에서 pdcch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그 단말 |
JP6701091B2 (ja) * | 2014-04-30 | 2020-05-27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測定ギャップ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EP3282627B1 (en) * | 2015-04-10 | 2020-07-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9076043B (zh) * | 2016-05-12 | 2021-09-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US10652835B2 (en) | 2016-06-01 | 2020-05-12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Signal condition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impac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US10298279B2 (en) | 2017-04-05 | 2019-05-21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
CN109041098A (zh) * | 2017-06-12 | 2018-12-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
US10812121B2 (en) | 2017-08-09 | 2020-10-20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84313B2 (en) | 2017-08-09 | 2019-05-07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594468B2 (en) * | 2017-09-29 | 2020-03-17 | Mediatek Inc. | Efficient bandwidth adaptation for a wideband carrier |
CN109842846B (zh) * | 2017-09-29 | 202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0887073B2 (en) | 2017-10-26 | 2021-01-05 | Ofinno, Llc |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bandwidth part |
CN109981155B (zh) | 2017-12-27 | 2021-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
JP2019118036A (ja) * | 2017-12-27 | 2019-07-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2019140452A (ja) * | 2018-02-07 | 2019-08-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
CN113286318B (zh) * | 2018-03-16 | 2023-1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0324855B (zh) * | 2018-03-30 | 2022-1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US11510215B2 (en) * | 2019-03-28 | 2022-11-22 | Mediatek Inc.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relaxation |
US11582745B2 (en) | 2019-08-14 | 2023-02-1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BWP operating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WO2021176267A1 (en) * | 2020-03-02 | 2021-09-10 | Zeku Inc. | Cell measurement based on physical broadcasting channel payload |
US20220085966A1 (en) * | 2020-09-17 | 2022-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ing event trigger full duplex abortion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205A (zh) * | 2010-08-09 | 2013-04-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17410A (ko) * | 2010-02-17 | 2012-02-28 | 지티이 (유에스에이) 인크. | Lte-어드밴스 시스템들에서의 csi-rs 송신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시스템들 |
US9065647B2 (en) * | 2010-02-25 | 2015-06-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3219507A (ja) * | 2012-04-06 | 2013-10-24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ローカルエリア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5065029A1 (en) * | 2013-10-28 | 2015-05-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15113612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ell operation signalling |
KR20150123679A (ko) * | 2014-04-24 | 2015-11-04 |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디스커버리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674535B2 (en) * | 2015-11-13 | 2020-06-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
2015
- 2015-04-24 JP JP2016516361A patent/JP655965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4-24 WO PCT/JP2015/062602 patent/WO20151668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24 EP EP15785275.7A patent/EP3139682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5-04-24 CN CN201580021387.1A patent/CN10625615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4-24 US US15/307,038 patent/US1052414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205A (zh) * | 2010-08-09 | 2013-04-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39682A4 (en) | 2017-04-19 |
CN106256159A (zh) | 2016-12-21 |
US20170048734A1 (en) | 2017-02-16 |
JP6559657B2 (ja) | 2019-08-14 |
JPWO2015166893A1 (ja) | 2017-04-20 |
EP3139682A1 (en) | 2017-03-08 |
WO2015166893A1 (ja) | 2015-11-05 |
US10524142B2 (en) | 2019-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56159B (zh) |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6105303B (zh) |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JP6675977B2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
US20200350969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6578272B2 (ja) | 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JP6602756B2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6511689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5940713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7148789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方法 | |
CN105940708A (zh) |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
CN107710806A (zh) | 终端装置、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6664548A (zh) | 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
CN105940707A (zh) |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
JP2017208584A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
JP2017208583A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
WO2015166886A1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