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50273B -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0273B
CN105450273B CN201510524737.8A CN201510524737A CN105450273B CN 105450273 B CN105450273 B CN 105450273B CN 201510524737 A CN201510524737 A CN 201510524737A CN 105450273 B CN105450273 B CN 105450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precoding matrix
matrix
stag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4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0273A (zh
Inventor
李辉
陈山枝
高秋彬
陈润华
陈文洪
拉盖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524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0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0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273A/zh
Priority to US15/755,090 priority patent/US1056704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0523 priority patent/WO2017032185A1/zh
Priority to EP16838445.1A priority patent/EP3343777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0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2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pattern-reading type
    • H03M1/24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pattern-reading type using relatively movable reader and disc or strip
    • H03M1/26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pattern-reading type using relatively movable reader and disc or strip with weighted coding, i.e. the weight given to a digit depend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digit within the block or code word, e.g. there is a given radix and the weights are powers of this rad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使用波束向量子组结合列选择生成的码本中的码字的分辨率不能灵活调整的问题。方法包括: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通过方向加权向量,灵活调整预编码矩阵的分辨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预编码的码本主要基于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向量,并且使用了两级码本结构。以Rel-12中的8天线码本为例,第一级确定一个DFT波束向量子组,终端将该波束向量子组在所有波束向量子组集合中的索引,即PMI1(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反馈给eNB;第二级对该DFT波束向量子组进行列选择,从中选出1列或几列并进行极化方向间的相位调整,终端将上述列选择与相位调整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即PMI2)反馈给eNB。eNB根据两级反馈的PMI1和PMI2生成最终的预编码矩阵,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现有LTE系统中,对于使用DFT波束向量子组结合列选择生成的码本中,码字的分辨率完全由定义好的DFT波束向量确定,分辨率不能灵活调整,从而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使用DFT波束向量子组结合列选择生成的码本中,码字的分辨率不能灵活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所述网络侧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装置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以及与该收发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
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装置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以及与该收发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
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以及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进行插值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表示交叉极化天线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确定了用户设备的大致方位,再通过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各波束向量进行角度的插值,使波束向量指向用户设备的精确方位,从而能够通过方向加权向量,灵活调整预编码矩阵的分辨率,得到高分辨率的预编码矩阵,进而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由于是进行角度插值,保证了码本的横模特性,即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每根天线具有相同的发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基于线性预编码的多天线系统中,接收机根据信道信息从预先定义好的由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中选择合适的预编码矩阵,将选中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索引反馈给发射机,该集合称为码本。发射机根据接收到的索引确定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并用其对发送信号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码本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元素。码本设计需要使其尽可能地匹配信道分布特性、最小化码本量化带来的性能损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MIMO信道下的采用插值方式的码本生成方法,解决使用DFT波束向量子组结合列选择生成的码本中,码字的分辨率不能灵活调整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用户设备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S12、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以及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进行插值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表示交叉极化天线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确定了用户设备的大致方位,再通过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各波束向量进行角度的插值,使波束向量指向用户设备的精确方位,从而能够通过方向加权向量,灵活调整预编码矩阵的分辨率,得到高分辨率的预编码矩阵,进而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由于是进行角度插值,保证了码本的横模特性,即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每根天线具有相同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矩阵表示为W=f(W1,c,φ);其中,W1表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表示方向加权向量,φ表示相位调整因子,f()表示非线性函数。
在实施中,S11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举例说明,所述用户设备在选择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时,可以根据信道特性,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使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最大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同理,所述用户设备在选择方向加权向量时,可以根据信道特性,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使CQI最大的方向加权向量。
优选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在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索引,记为PMI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S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每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包括M个波束向量,索引号相邻的两个第一预编码矩阵所包含的波束向量部分相同或全不相同,S和M均为正整数。
具体的,首先生成N个波束向量,此波束向量包括以下两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方式1、每个波束向量指向一个角度θi,i=0,1,2,…,N-1。对于双极化天线阵列,此波束向量用于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端口。其中第i个波束向量定义为:
v i = 1 K 1 e j 2 π λ d cosθ i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osθ i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osθ i ;
其中,k=1,2,…,K,K表示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λ表示网络系统的工作波长;d表示相邻两个天线端口的间距。
该方式下,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即θi
方式2、每个波束向量为DFT向量,具体表示为:
v i = 1 K 1 e j 2 π N i . . . e j 2 π N ( k - 1 ) i . . . e j 2 π N ( K - 1 ) i .
该方式下,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即波束向量vi中表示该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
然后,将所述N个波束向量划分为S个子组,每个子组包括M个波束向量。相邻子组内的波束向量可以有部分重叠或者完全无重叠,每个子组组成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第s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表示为:
W 1 ( s ) = X ( s ) 0 0 X ( s )
X ( s ) = v s · N p v s · N p + 1 ... v s · N p + M - 1 ;
其中,NP表示索引号相邻的两个第一预编码矩阵包含的波束向量中不同的波束向量的数量(即索引号相邻的两个第一预编码矩阵中非重叠的波束向量的数量),1≤NP≤M,s=0,1,2,…,S-1。
优选的,第s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包含的第m个波束向量的索引为:
s·NP+m;
其中,m=0,1,2,…,M-1。
进一步,若s·NP+m>N-1,则第s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包含的第m个波束向量的索引为:
mod(s·NP+m,N-1)-1;
其中,mod()表示取模运算。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预编码矩阵的秩为R(即传输流的数目为R),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W = 1 2 · R Y + ( 1 ) Y + ( 2 ) ... Y + ( R ) φ ( 1 ) Y - ( 1 ) φ ( 2 ) Y - ( 2 ) ... φ ( R ) Y - ( R ) ;
其中,φ(·)表示两个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一种可能的取值为 φ ( r ) ∈ { e j 2 π t T , t = 0 , 1 , ... , T - 1 } ; 分别表示交叉极化天线的第r层的两个不同的极化方向的预编码子矩阵,r=1,2,…,R。
其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层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层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面以为例进行说明,与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若第l个波束向量vl采用上述方式1,即:
v l = 1 K 1 e j 2 π λ d cosθ l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osθ l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osθ l ;
则X(s)中的波束方向为 θ s · N p θ s · N p + 1 ... θ s · N p + M - 1 . 为了以下描述方便,将其改写为 θ 0 s θ 1 s ... θ l s ... θ M - 1 s .
一、若采用线性插值,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
Y + ( r ) = 1 K 1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 o s ( Σ l = 0 M - 1 c l θ l s )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 o s ( Σ l = 0 M - 1 c l θ l s ) ;
其中,k=1,2,…,K,K表示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λ表示网络系统的工作波长;d表示相邻两个天线端口的间距;cl表示方向加权向量中的第l个元素,且cl为[0,1]内的任一实数,且满足
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线性插值,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的每个方向加权向量中均包含M-1个元素,即: c = c 0 c 1 ... c M - 1 . 所述用户设备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内选择一个作为方向加权向量。
二、若采用非线性插值,如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法,为:
Y + ( r ) = 1 K 1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 o s ( θ c s ) . . . e j 2 π λ d ( K - 1 ) c o s ( θ c s ) ;
其中, θ c s = Σ j = 0 M - 1 θ j s · L j M - 1 ( c ) , L j M - 1 ( c ) = Π i = 0 i ≠ j M - 1 c - i j - i , c表示方向加权向量,且c取值为(0,M-1)内的任一实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非线性插值,所述用户设备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中仅包含一个元素,所述用户设备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即(0,M-1))内选择一个实数作为方向加权向量。当M=2时,线性插值方法与非线性插值方法相同。
举例说明,若第l个波束向量vl采用上述方式2,即:
v l = 1 K 1 e j 2 π N l . . . e j 2 π N ( k - 1 ) l . . . e j 2 π N ( K - 1 ) l ;
此时, X ( s ) = v s · N p v s · N p + 1 ... v s · N p + M - 1 .
一、若采用线性插值,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
Y + ( r ) = 1 K 1 . . . e j 2 π ( k - 1 ) Σ l = 0 M - 1 c l · s · N p + l N . . . e j 2 π ( K - 1 ) Σ l = 0 M - 1 c l s · N p + l N ;
其中,k=1,2,…,K,K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的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端天线口的数量;cl表示方向加权向量中的第l个元素,且cl为[0,1]内的任一实数,且满足
二、若采用非线性插值,如Lagrange插值法,为:
Y + ( r ) = 1 K 1 . . . e j 2 π ( k - 1 ) θ c s . . . e j 2 π ( K - 1 ) θ c s ;
其中, θ c s = Σ j = 0 M - 1 s · N p + j N · L j M - 1 ( c ) , L j M - 1 ( c ) = Π i = 0 i ≠ j M - 1 c - i j - i , c表示方向加权向量,且c取值为(0,M-1)内的任一实数。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此时N个波束向量由水平维波束向量和垂直维波束向量的Kronecker积生成。第i个波束向量表示为
v i = v v i ( v ) ⊗ v h i ( h ) ;
其中,表示垂直维度的第vi个波束向量,vi=0,1,…,Nv,Nv表示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的个数;表示水平维度的第hi个波束向量,hi=0,1,…,Nh,Nh表示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的个数;总波束向量的个数N=NvNh
若每个波束向量使用方式1实现,则:
v v i ( v ) = 1 K v 1 e j 2 π λ d v cosθ v i . . . e j 2 π λ d v ( k - 1 ) cosθ v i . . . e j 2 π λ d v ( K v - 1 ) cosθ v i ; v h i ( h ) = 1 K h 1 e j 2 π λ d h cosθ h i . . . e j 2 π λ d h ( k - 1 ) cosθ h i . . . e j 2 π λ d h ( K h - 1 ) cosθ h i .
其中,Kv和Kh分别表示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的天线端口的数量;λ表示网络系统的工作波长;dv和dh分别表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上相邻两个天线端口的间距。
若每个波束向量使用方式2实现,则:
v v i ( v ) = 1 K v 1 e j 2 π N v v i . . . e j 2 π N v ( k - 1 ) v i . . . e j 2 π N v ( K v - 1 ) v i ; v h i ( h ) = 1 K h 1 e j 2 π N h h i . . . e j 2 π N h ( k - 1 ) h i . . . e j 2 π N h ( K h - 1 ) h i .
其中,Nv为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的个数,Nh为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的个数。
此时,第s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对角块X(s)由vi中的M个波束向量构成,表示为 X ( s ) = v 0 ( s ) v 1 ( s ) ... v M - 1 ( s ) . 其中包含Mv个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和Mh个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
所述预编码矩阵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得到:
方式一、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
方式二、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
方式三、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该方式下,c=[cv ch],且
Y + ( r ) = Y v + ( r ) ⊗ Y h + ( r ) , c v = [ c v 0 , c v 1 , ... , c vM v - 1 ] , c h = [ c h 0 , c h 1 , ... , c hM h - 1 ] ; 以采用线性插值为例,若每个波束向量使用第一种方式实现,
Y v + ( r ) = 1 K v 1 . . . e j 2 π λ d v ( k - 1 ) c o s ( Σ l = 0 M v - 1 c v l θ v l s ) . . . e j 2 π λ d v ( K v - 1 ) c o s ( Σ l = 0 M v - 1 c v l θ v l s ) , Y h + ( r ) = 1 K h 1 . . . e j 2 π λ d h ( k - 1 ) c o s ( Σ l = 0 M h - 1 c h l θ h l s ) . . . e j 2 π λ d h ( K h - 1 ) c o s ( Σ l = 0 M h - 1 c h l θ h l s ) ;
其中,cv表示垂直维度的方向加权向量,ch表示水平维度的方向加权向量;dv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相邻两个天线端口在垂直方向的间距,dh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相邻两个天线端口在水平方向的间距;Mv表示中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的角度的个数,Mh表示中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的角度的个数;Kv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的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垂直方向的天线端口的数量;Kh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的每个极化方向对应的水平方向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非线性插值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每个波束向量使用第二种方式实现,与上述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实施中,S12中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设定的第一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设定的第二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周期为长周期,例如,每100ms向网络侧发送一次;或者,所述第一周期为短周期,例如,每10ms或5ms向网络侧发送一次。其中,第一时间长度大于第二时间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周期为短周期,例如,每10ms或5ms向网络侧发送一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S22、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S22中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所述网络侧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即上述方式1),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即上述方式2),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发送模块32,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
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装置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模块4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处理模块42具体用于: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下面结合优选的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5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51、以及与该收发机51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2,其中:
处理器52,用于读取存储器5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收发机51,用于在处理器52的控制下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5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5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3可以存储处理器5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器52具体执行:
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装置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下面结合优选的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6的实施例中,基站包括收发机61、以及与该收发机61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62,其中:
处理器62,用于读取存储器6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6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调整因子,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6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3可以存储处理器6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实施中,所述处理器62具体执行:
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优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处理器62具体执行: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所述方向加权向量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5.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所述方向加权向量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所述网络侧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网络侧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网络侧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9.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所述方向加权向量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一个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并确定所选择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从方向加权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方向加权向量,从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相位调整因子;将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和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的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组合中的索引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或者将所选择的相位调整因子在所述相位调整因子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和用于表示所选择的方向加权向量的值的比特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的函数矩阵。
13.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所述方向加权向量用于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对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不同极化方向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所述方向加权向量和所述相位调整因子用于生成预编码矩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
将第一级预编码矩阵、方向加权向量和相位调整因子的函数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的函数,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值;或者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中的波束向量采用DFT向量,所述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为所述波束向量中的每个元素的指数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为二维天线端口,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所有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相同;或者
采用方向加权向量对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水平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和垂直维度的每个极化方向的所有波束向量中表示所述波束向量对应的角度的部分均进行插值处理,并将得到的函数矩阵确定为预编码矩阵。
CN201510524737.8A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450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4737.8A CN10545027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US15/755,090 US10567049B2 (en) 2015-08-24 2016-07-19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PCT/CN2016/090523 WO2017032185A1 (zh) 2015-08-24 2016-07-19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EP16838445.1A EP3343777A4 (en) 2015-08-24 2016-07-19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4737.8A CN10545027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0273A CN105450273A (zh) 2016-03-30
CN105450273B true CN105450273B (zh) 2016-11-23

Family

ID=5556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4737.8A Active CN10545027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7049B2 (zh)
EP (1) EP3343777A4 (zh)
CN (1) CN105450273B (zh)
WO (1) WO2017032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7435B (zh) * 2015-08-24 2020-03-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50273B (zh) 2015-08-24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8311A1 (en) * 2015-09-15 2017-03-23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m interpola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7623932B (zh) * 2016-07-15 2019-08-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系统信息区域或网络区域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682054B (zh) * 2016-08-02 2022-05-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72260B (zh) * 2016-09-28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888323B (zh) * 2016-09-29 2020-01-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8081277A1 (en) * 2016-10-25 2018-05-03 Docomo Innovations, Inc.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debook with multiple resolu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8282207B (zh) * 2017-01-06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88987B (zh) * 2017-01-07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分集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7025206B (zh) * 2017-04-13 2020-06-19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量子傅立叶变换实现量子线路设计的方法
CN109150266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012126B2 (en) * 2017-08-04 2021-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lection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802712B (zh) * 2017-11-17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设备和预编码方法
TWI648910B (zh) * 2017-12-26 2019-01-21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Phase controller for antenna array
EP3732794B1 (en) * 2017-12-27 2024-07-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systems and units of a distributed base staton system for handling downlink communication
WO2020006689A1 (zh) * 2018-07-03 2020-0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5850B (zh) * 2019-01-11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向量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994925A4 (en) 2019-07-04 2023-03-29 ZTE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5039400A (zh) * 2020-01-31 2022-09-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366A (zh) * 2010-09-26 2011-02-09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CN10394462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适用于4Tx交叉极化天线配置的两级码本集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9402A1 (en) * 2010-08-10 2012-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t least two codebooks
US8687727B2 (en) 2010-11-05 2014-04-01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ing interference feedback
JP5578619B2 (ja) 2010-1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KR101869778B1 (ko) 2010-12-10 2018-06-22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Ofdm 신호생성방법, ofdm 신호생성장치, 수신데이터 생성방법 및 수신데이터 생성장치
WO2012111256A1 (ja) 2011-02-18 2012-08-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び信号生成装置
WO2012144205A1 (ja) 2011-04-19 2012-10-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び信号生成装置
US8781018B2 (en) * 2011-04-25 2014-07-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x transmit antenna codebook design
JP5784740B2 (ja) 2011-09-08 2015-09-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信号生成方法及び信号生成装置
CN105009626B (zh) * 2013-02-24 2018-09-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于3维波束形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WO2014176813A1 (zh) * 2013-04-28 2014-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JP2017511989A (ja) 2014-01-02 2017-04-2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放送受信装置の動作方法
WO2016206052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debook search method for 4tx dual codebook (ran1)
CN106357314A (zh) * 2015-07-14 2017-0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下行预编码方法及基站
CN105450273B (zh) * 2015-08-24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366A (zh) * 2010-09-26 2011-02-09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CN10394462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适用于4Tx交叉极化天线配置的两级码本集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1445A1 (en) 2018-08-23
US10567049B2 (en) 2020-02-18
EP3343777A1 (en) 2018-07-04
EP3343777A4 (en) 2018-09-12
WO2017032185A1 (zh) 2017-03-02
CN105450273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0273B (zh)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85447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487435B (zh)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1761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72615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09195B (zh)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848330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coding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precoding codebook
EP2457334B1 (en) Techniques for mimo beamforming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243003B (zh) 一种基于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556244B2 (ja) コードブック確定方法及び装置
TWI622276B (zh)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CN107113643A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6160938B (zh) 一种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682054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52279A (zh) 码本的配置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149129B (zh) 确定波束赋型权值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462519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ue及接入网实体
EP3079265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6612137A (zh) 码本生成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EP2816768B1 (en) Low complexity and accurate cluster of beams selection
CN118264286A (zh)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