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88 lines (119 loc) · 17.7 KB

detail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88 lines (119 loc) · 17.7 KB

主要特性

  • 支持多种模型格式,可以很方便地加入新的格式支持;
  • 支持不同后端,也可以很方便地加入新后端;
  • 支持将一个模型拆分成若干部分并交给多个异构设备后端执行;
  • 支持不同层次的优化策略;
  • 支持一个模型的多推理实例并行且共享权重数据;
  • 支持执行模型的一部分;
  • 框架开销比例 < 1%;
  • ...

整体架构

alt arch

代码结构

  • include:对外暴露的接口;
  • cmake:编译脚本;
  • docker:构建用于运行 pplnn 的 docker 配置;
  • docs:相关文档;
  • python:python 接口封装;
  • samples:例子集合;
  • src/ppl/nn
    • auxtools:一些辅助工具,不涉及功能的实现;
    • common:一些公共库;
    • engines:后端支持,每种后端的支持都在 engines 目录下的一个子目录,例如 engines/x86
    • ir:模型中间表示;
    • models:支持的模型格式,每种模型格式一个目录,例如 models/onnx
    • optimizers:提供的一些通用优化实现,框架只提供实现,不会主动调用这些优化(GenericOptimizerManager 除外,这个会默认调用),需要各个后端按需调用;
    • oputils:和 op 相关的一些有用的函数;
    • params:op 属性定义;
    • quantization:量化配置文件解析;
    • runtime:推理运行时的代码;
    • utils:在实现中用到的一些有用的模块,大部分情况都会用到,非必需。
  • tests:单元测试;
  • tools:有用的工具。

编译出来的 lib 包括以下部分:

  • pplnn_basic_static:这个是基本框架,包含除了 enginesmodels 之外的模块;
  • pplnn_onnx_static:onnx 模型格式支持,由 PPLNN_ENABLE_ONNX_MODEL 控制是否编译,依赖 pplnn_basic_static;
  • pplnn_cuda_static:cuda 支持,由 PPLNN_USE_CUDA 控制是否编译,依赖 pplnn_basic_static 和 cuda kernel;
  • pplnn_x86_static:x86 支持,由 PPLNN_USE_X86_64 控制是否编译,依赖 pplnn_basic_static 和 x86 kernel;
  • pplnn_arm_static:arm 支持,由 PPLNN_USE_AARCH64 控制是否编译,依赖 pplnn_basic_static 和 arm kernel;
  • pplnn_riscv_static:riscv 支持,由 PPLNN_USE_RISCV64 控制是否编译,依赖 pplnn_basic_static 和 riscv kernel;
  • ...

上面 lib 的依赖关系,在编译生成的 pplnn-config.cmake 中都配置好了,建议集成时直接导入这个配置文件。

主要数据结构

alt data-structures

EngineImpl/Engine

提供算子实现的后端。如果一个模型里面有 LoopIf 这样包含 onnx::GraphProto 的算子,那么在这些算子的实现中也有一个新的 EngineImpl 实例,这个实例是通过外部传进来的 EngineImplCreate() 生成的。上面图中的 X86Engine/CudaEngine/NpuEngine 都是 EngineImpl 的派生类。

也负责保存在多个 RuntimeImpl 中需要被共享的数据,例如权重及其它。

生命周期贯穿整个推理过程,需要在 RuntimeImpl 之后释放。

EngineImpl::ProcessGraph() 是执行图优化的函数,结果保存在函数参数中的 RuntimePartitionInfo,同时参数列表中的 ir::Graph::topo 也要做相应的修改(ir::Graph::data 可以不同步修改,因为这部分是在 cpu 上的数据,当 builder 被删除后这部分数据也会被释放)。对于不需要拷到设备上的数据,也可以直接引用 ir::Graph::data 中的数据(是一个 shared_ptr 指针)从而减少拷贝。如果是其它设备的话则需要将数据拷贝到设备上,并保存在 RuntimePartitionInfo::constants 中(注意:这里要求把转换后的数据保存在 RuntimePartitionInfo::cconstants 中是因为序列化的时候会做去重以及压缩,这些工作最好由框架来统一处理)。

EngineContext

EngineContextRuntimeImpl 在执行过程中用到的和 engine 相关的内容,在生成 RuntimeImpl 的时候会调用 EngineImpl::CreateEngineContext() 生成,和 RuntimeImpl 实例一一对应。

ppl::nn::onnx::RuntimeBuilderImpl

用于创建 RuntimeImpl 的数据结构。builder->CreateRuntime() 是线程安全的,可以在不同的线程并行执行,创建出来的多个 RuntimeImpl 可以在不同的线程并行执行,这些 RuntimeImpl 共享同一份模型数据。

builder 实例在创建完 RuntimeImpl 之后可以被释放以节约资源(主要是 ir::Graph::data)。

其它模型格式的 builder 类似。

RuntimeImpl/Runtime

用于推理的核心数据结构,非线程安全。如果需要执行多个推理实例,可以通过 builder->CreateRuntime() 创建多个实例来执行。多个 RuntimeImpl 实例共享模型权重(或后端自己的其它数据)。

OptKernel

保存算子在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共享的只读数据(推理过程中不需要的数据不要保存,一般情况下会被修改的数据不要保存,如果需要保存会被修改的共享数据,注意多线程访问保护,在 pplnn 中,OptKernel 会被不同 RuntimeImpl 中的 KernelImpl 实例共享,而多个 RuntimeImpl 可能会被不同的线程使用)。onnx::GraphProto 中每个 onnx::NodeProto 实例和 OptKernel 实例一一对应。

KernelImpl

每个 RuntimeImpl 实例中用于执行推理的算子实例,由 OptKernel::CreateKernelImpl() 生成,可以引用 OptKernel 中的只读数据。一个 KernelImpl 实例只在一个 RuntimeImpl 实例中,同一个 OptKernel 生成的多个 KernelImpl 可能位于不同的 RuntimeImpl 中。

KernelImpl::Execute() 是算子执行的入口函数。

TensorImpl/Tensor

可以通过 TensorImpl::SetBufferPtr()TensorImpl::GetBufferPtr() 来设置和获取数据指针。当使用外部设置指针,在内部调用 TensorImpl::ReallocBuffer() 时不会对 buffer 做任何操作,默认外部设置的指针可以满足数据大小。通过 SetBufferPtr() 设置指针时,必须保证所设置的指针能够被该 tensor 所使用的 device(TensorImpl::GetDevice() 返回的结果)操作。例如,cuda 后端 set ptr 的时候要注意所在的 device id。

Device/DeviceContext

算子所用的设备抽象,主要是数据拷贝接口和数据类型转换操作的抽象。在框架的视角,一个 EngineImpl 实例只有一个 Device 实例,一个 kernel 只跑在一个 device 上。这里要注意的是 Device 是框架层面的抽象,并不要求和实际中的设备一一对应,例如,一个 Device 可以由多个 cuda 卡组成(自己管理 device id),或者是一个集群,等等。

InputOutputInfo

用于隐藏获取 Tensor/TensorSequence/… 等结构的抽象,主要在 KernelImpl::Execute() 中使用,用于获取对应的输入输出,以及作为 KernelImpl::Reshape() 的参数。

例如,cuda 后端中,由于在图优化的时候需要对 shape 进行推导,推导函数是 CudaOptKernel 中的 infer_dims_funcinfer_type_funcKernelImpl::Reshape() 通常就是调用这两个函数。

模型拆分和优化

入口函数是 src/ppl/nn/optimizers/utils.cc 中的 ppl::nn::utils::ProcessGraph()

首先会调用通用的优化函数(GenericOptimizerManager),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处理函数如 Constant 算子转成 tensor,去掉 Dropout 算子等等。

另外框架还提供了一些通用的优化函数,封装在 NNOptimizerManager 中。这些优化不是必须的,框架不会统一调用,由各个后端实现的 EngineImpl::ProcessGraph() 自己按需调用。

然后是使用 EngineGraphPartitioner 来对整个模型做拆分。目前默认的实现是按照 engine list 的顺序来分配算子,主要逻辑是,如果某个算子类型,第一个 engine 能够支持(EngineImpl::Supports() 返回 true),那么该算子就分给第一个 engine;否则检查第二个 engine 是否支持,如果支持则分给第二个 engine,依此类推。分配算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形成循环依赖(EngineGraphPartitioner 有注释说明)。可以通过派生 GraphPartitioner 来实现不同的拆分策略,在 EngineOptions 提供拆分策略配置参数(TODO)。

拆分得到的一部分图称为 partition,会交由各个后端实现的 EngineImpl::ProcessGraph() 做进一步的优化。各个后端在优化的时候,拓扑关系直接修改 ir::Graph::topo,转换后的数据存放在 EngineImpl::ProcessGraph() 的参数 GraphPartitionInfo::constants,每个节点的优化结果(例如算法选择)存放在 GraphPartitionInfo::kernels。最后框架会把各个后端返回的 GraphPartitionInfo 合并成 GraphRuntimeInfo

得到最终的 GraphRuntimeInfo 后,会生成用于运行时的一些辅助信息 RuntimeAuxInfo

关于 ir::Graph

ir::Graph 有两个成员:topodata

topo 表示图的拓扑关系,主要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包括节点(node)和节点之间的有向边(edge)。node 有 input,output 和 extra input;edge 有 producer 和 consumer。edge 可能是 input,output 或 constant。注意这里的 input 和 output 是通过解析模型配置而不是拓扑关系得到的。举个例子,业务想要将某个中间 edge 作为输出,需要通过 builder->ReserveTensor() 来标记需要保留,也可以把需要输出的中间 edge 加到 output 中(使用 topo->MarkAsOutput())。如果采用后者,那么解析出来的 topo 中会包含要保留的中间结果,尽管这些中间结果并不是拓扑结构中的 output。

关于 extra input 简单说下,这个主要是包含 onnx::GraphProto 的算子会用到的概念。将 onnx::GraphProto 类比成编程语言中的 block,edge 类比成 block 中的变量,也就是一个 onnx::GraphProto 中的 edge 可以来自外层的 onnx::GraphProto。举个例子,某个 If 算子 O 中有一个 subgraph S,其中有一条边 E,可以来自包含这个 If 算子的 graph G。那么对于算子 O 来说,edge E 就是这个 node 的 extra input;对于 subgraph S 来说,E 也是 extra input,在 graph G 中,E 就是一条正常的边。

ir::Graph::topo 中的 node 使用 node id 来标识,edge 使用 edge id 来标识。在同一个 ir::Graph 中,node id 和 edge id 都是单调递增的连续整数,也就是说,新增加的 node 和 edge,它们的 id 都是唯一的,已经删掉的 node 和 edge 的 id 不会被复用,因此可以用 id 来标识 node 和 edge,同时由于 id 是连续递增的,也可以使用以 id 为下标的数组来保存数据方便查找。

ir::Graph::data 保存 node(也就是 op)的 attr,以及 edge shape。这些数据分别使用 node id 和 edge id 作为索引。

注意到 ir::GraphTopo 是一个虚基类,但是 ir::GraphData 不是,这是为了方便在做图优化的时候共享数据。由于 node id 和 edge id 在同一个 ir::Graph 是唯一的,同时如果有多个 engine 的话,不同的 engine 会读写 ir::Graph 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没有),为了避免数据拷贝,ir::GraphData 在不同 engine 中是共享的,通过 id 可以索引到对应的数据;但是每个 engine 看到的经过 partition 之后分给自己的 ir::GraphTopo 是不一样的,在做图优化的时候看到的 edge 并不是同一个。

例如,下面这个简单的 graph ABC:

                in_0
                 |
                 v
               +---+
               | A |
               +---+
                / \
            ab /   \ ac
              /     \
           +---+   +===+
           | B |   | C |
           +---+   +===+
             |       |
             v       v
           out_0   out_1

分成了两个 partition:AB 和 C。对于 AB 来说,边 ac 是 output,只有 producer 没有 consumer;对于 C 来说,ac 是 input,只有 consumer 没有 producer;对于整个 graph ABC 来说,ac 是内部边,既有 producer 也有 consumer;边 ab 的属性没有变化。 为了区分这种情况,ir::GraphTopo 有两个派生类实现:FullGraphTopoPartialGraphTopo。其中 ABC 是完整的模型,对应的是 FullGraphTopo,AB 和 C 对应的都是 PartialGraphTopo。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不同 partition 的 node 不会重合(因此 ir::Node 是个 final class,node 都是一样的),但是 edge 会有重合(ir::Edge 是个 virtual class),从不同的 partition 看来属性(producer/consumer)也不一样。因此 PartialGraphTopo::node_ptrs_ 中的指针指向的都是 FullGraphTopo 的 node;而对于有变化的边,则会在 PartialGraphTopo 中生成新的实例 PartialEdge(是 ir::Edge 的派生类),保存在 PartialGraphTopo::override_edges_ 中。PartialGraphTopo::edge_ptrs_ 数组里面的指针可能指向 FullGraphTopo 里面的 edge(例子里的 ab),或者是新生成的 edge(例子里的 ac,存放在 PartialGraphTopo::override_edges_ 中 ),和 FullGraphTopo 中的边拥有同样的 edge id 和 name,但是 producer 和 consumer 不一样。

这样从不同的 engine 看来,它们各自拿到的都是完整的图(ir::Graph::topo 是一个指针,可能指向 FullGraphTopoPartialGraphTopoir::Graph::data 都是同一个,通过 topo 获取 node/edge id 来索引数据,避免不同 partition 之间拷贝),并且操作都会反映到原始模型中(例如在 AB 中把两个节点融合了,那么在 ABC 中看来,AB 也被融合了,并且边 ab 也被删掉了),对整个模型来说,拓扑关系都是正确的。如下图所示:

alt topo

内存管理

通用策略有 3 种:plain,mru 和 bestfit。其中 plain 就是对后端的 alloc/free 函数的封装,由于频繁分配释放,性能一般比较差,通常用来 debug;mru 就是选取最近一次回收的内存块,bestfit 就是选取空闲块中和需要的大小最接近的一块,如果不够就 realloc 补足。

对于支持虚拟地址的后端,还有一种 compact 策略,做法就是先预留一段虚拟地址,当真正需要内存的时候再分配内存块,然后把内存块映射到预留的虚拟地址空间中,这样每次分配的内存块地址都是连续的,释放之后可以和相邻的块合并成一个大块,因此通常比通用策略要省内存。

除了 plain 的释放是真正归还给系统外,mru,bestfit,compact 都是内存管理器负责回收管理,不会还给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内存压力,可以考虑定一个条件(例如本次使用的总内存小于已分配内存的 1/2),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新 realloc(TODO)。目前开源的 cpu(x86,arm,riscv)以及 cuda 默认采用 compact 策略。

默认保留 input/output/constant 的内存,其它中间结果的 tensor 内存会被回收复用。如果需要保留某个中间结果,需要通过 builder->ReserveTensor() 来指定,如果不在 builder 的时候指定,该 tensor 可能会被图优化删掉。对于目前的串行执行策略,框架预先对节点拓扑排序,然后记录每个 tensor 的最后一个使用到它的 kernel,当该 kernel 执行完之后,会把最后一个使用者是它的 tensor 释放,回收该 tensor 占用的内存。tensor 最后的使用者信息保存在 RuntimeAuxInfo::edge_last_consumer

通过派生 Device 类来实现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可以通过 EngineOptions 选项指定。

调度

目前的调度类是 SequentialScheduler,按照预先拓扑排序排好的顺序,串行执行每个 kernel。拓扑排序结果保存在 RuntimeAuxInfo::sorted_nodes

通过派生 Scheduler 类来实现不同的调度策略。例如,在 RuntimeGraphInfo 中保存了在模型拆分阶段得到的 partition 信息,将 partition 拓扑排序后,没有依赖关系的 partition 可以并行执行。可以通过 EngineOptions 指定调度策略(TODO)。

执行模型的一部分

pplnn 支持执行模型的某一部分(partition),通过指定 inputs 和 outputs 可以确定要执行的 partition。注意如果要执行的 partition 的输入输出是中间输出的 tensor,需要先通过 builder->ReserveTensor() 来标记这些 tensor 防止被复用。通过 RuntimeImpl::CreatePartitionRunner() 创建一个 PartitionRunner 实例来执行指定的 partition。

PMX 格式

PMX 是 PPL Model eXchange 的缩写,目的是保存经过优化(拆分,算子融合,算法选择,权重转换,等等)之后的模型,模型格式定义在 src/ppl/nn/models/pmx/schema/pmx.fbs。pmx 采用 flatbuffers,特点是加载模型的时候很快,不需要额外的解码操作;缺点是模型文件偏大,这个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压缩来解决,在 pmx.fbs 里面的 Constant::flags 可以设置数据压缩相关的 flags(TODO)。

由于 ir 中的 node 和 edge id 只是递增,在经过一系列修改后会出现某些 id 无效的情况。在序列化成 pmx 格式的时候,会将 node 和 edge 重新映射到连续的整数(映射关系保存在 SerializationContext 这个结构体中)。如果后端需要支持 pmx 格式的话,序列化的时候需要根据 SerializationContext 提供的映射关系,重新映射 node 和 edge id。

从上面的主要数据结构图可以看到,pmx 模型和 onnx/caffe 等通用的模型格式接入的位置不一样。像 onnx/caffe 这些通用的模型格式,需要经过拆分优化等一系列步骤,pmx 模型因为保存的是已经处理过的模型,所以导入之后省略了以上的步骤,最大化地节约模型加载的时间,在端侧这种对加载时间有要求的场景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