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表友
 
|
9039
浏览
/
11
回复
2025“钟表与奇迹”,真力时最迷茫的一年
本帖最后由 XB_AToHBrYW 于 2025-4-7 11:11 编辑
一年一度的钟表与奇迹,可谓是手表届的新年。
各家都会在这个时候推出自己的新表款,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
今年又恰逢真力时160周年,对于真力时来说更是浓墨重彩的一次机会。
然而真力时呈上来的“真力时蓝”大餐,却颇有一种迷茫的滋味。
160周年的真力时蓝系列
除了那一枚G.F.J正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余三款表似乎似曾相识。
在往年的评论贴中我曾写到
真力时用了几年时间彻底重建了自己的产品架构:
聊胜于无的三针类正装表:菁英
以星速机芯为核心的传统表:旗舰
造型硬朗的一体式表壳表:DEFY
独特赛道的运动表:飞行员
并且随着Defy skyline、旗舰sport等款式的推出,除了菁英系列仍旧是标准三针,其他系列全部提供真力时看家的星速计时机芯,均包含了正装和运动两大取向。
可以说,真力时的产品架构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丰富、最完善的程度。
但,结果呢?
拿出摩根士丹利的逐年手表行业报告:
2021年,真力时销量1.4万块,销售额折7.64亿元
2022年,真力时销量1.3万块,销售额折9.44亿元
2023年,真力时销量1.2万块,销售额折11.29亿元
2024年,真力时销量1万块,销售额折9.26亿元
随着真力时平替迪通拿、平替皇家橡树、杂糅了万国和鹦鹉螺风格新飞行员逐一上市,销量和营收确有起色。
特别是扭转了以前靠入门Defy拉销量的做法,一众新表款拉高了价格。但2024年却又现了原形,可谓折腾了一大圈又回去了。
在手表狂热逐渐降温的当下,那些一表难求的表也开始不再那么火爆,自然平替也就更加无人问津。
特别是今年劳力士亲自推出了一体表壳的陆使型,12万元的定价更是宣判了Defy这类5-10万元标价上下一体式表壳表的死刑。这表要是火,大家自然攒钱追求一劳永逸;这表要是像探险家之类的不温不火,那标价更是对下毁灭性打击。
现在再回头看在这160周年关键时刻,真力时拿出来的这几块表。
显然除了G.F.J,其他三块都是单纯的换了蓝陶瓷材质。
而这蓝陶瓷也不是什么第一次面世的新材料,这是同集团的宇舶早就玩烂了的一碗剩饭(顺便一提,宇舶的市场地位和销量也在逐年下滑,从曾经的前十守门员,到如今即将跌出前20)。
-
真力时已经迷茫了,在打造了全品类产品架构,覆盖了市面上几乎所有主流热门类型,甚至脸都不要了甘愿做别人的平替。却什么也没换来。它还能怎么办?再大刀阔斧的重建产品吗?不可能了。真力时拿不出新的表款了,只能草草从集团的库房里搞点蓝陶瓷应付了事。
和真力时有类似境遇的表是雅典,都曾经钟情于镂空,搞新技术,雅典现在仍旧在继续搞镂空,做卡罗素,出一些像宇宙飞船一样的奇奇怪怪的手表(当然,雅典的销量和营收也是毫无起色,2024年和真力时一样下滑)。而真力时在放弃硅震盘技术试作品后,就标志着开始了自己不想成为一个为情怀而没有市场的另一个雅典。
-
真力时最大的问题和迷茫就是,它不知道自己的消费群体在哪。
谈历史底蕴不行:这个牌子说起来好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纵然拥有阁楼的传奇保证了血脉延续, 但仍然无法掩盖真力时是一个在石英危机时转卖美国,又被宣判死亡的失败者。因此对于老钱们来说,这牌子最多算一个奇巧的玩物。而迫切期望成为老钱们买表的年轻人,自然也不会青睐于这种根基不牢品牌。毕竟你不能在2025年谈及自己的光辉时,还像一个被休了小媳妇一样念叨自己曾经给劳力士供应过机芯。
探技术创新不行:星速机芯是很好。但是,谁在乎?硅震动被放弃后,那一点点高帧频和精准度带来的的存在感,远不如同集团每年刷新超薄记录的宝格丽。
谈艺术合作不行:同集团的老大哥宇舶是这条路成功的典范,搞艺术,搞年轻人富二代,搞夜店风,居然真的做的风生水起。真力时的当代艺术家联名合作系列确实照猫画虎也做的有模有样,可惜一山不容二虎,这条路注定不可能是它的主要道路。
拉下脸做热门品牌的做平替:试了,好了一阵,药效过了。
在整个市场萎缩的现在,资源越来越往头部集中,劳力士都要和皇家橡树挣口饭,百达翡丽也要搞一个福寿螺争取多吃一口。吃相都一般,活下去最重要。
真力时现在得方向可能就只剩下发挥自己阁楼传奇的余热,再发掘一些复古的正装表,努力不要让自己饿死。
作为我最喜欢的手表品牌,我真的由衷希望真力时不要被LVHM作为累赘抛弃掉就好。
|
|